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Journal of Parasitic Biology 중국병원생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7/R
  • 国内刊号: 王利磊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pd@vip.163.com
  • 曾用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理化因素对我国新城疫病毒流行株感染力的影响

    作者:黄艳艳;魏冉;许传田;杨少华;黄庆华;张琳;崔言顺;吴家强;张秀美

    目的 了解水环境的理化因素对国内新城疫病毒流行株感染力的影响,以及新城疫病毒强、弱毒株对理化因素耐受性差别.方法 测定3株NDV强毒株和3株弱毒株在不同温度(20、37和54℃)、盐度(0、15和30 g/L)和pH(4.4、5.4和7.4)条件下保存时,病毒的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使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不同理化条件下病毒的感染持续期.结果 对照组用磷酸盐缓冲液(pH7.4和20℃)保存时,病毒EID50保持相对稳定,RT(病毒感染力降低90%所需天数)可达26.25~64.52d;在30 g/L NaC1条件下,病毒RT为5.78~24.51 d;在pH4.4条件下病毒的EID50下降较快,RT在4.54~10.66 d之间;在57℃条件下,病毒的EID50迅速下降,RT<1 d.NDV强、弱毒株RT值相似.结论 酸度增加和盐度增高可一定程度上缩短病毒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而水温增高则导致病毒感染力的迅速降低.病毒对理化因素的耐受力因毒株而异,但与病毒的毒力无关.因此可利用不利于病毒存活的理化因素如高温或化学品进行消毒,减少禽舍或环境中新城疫病毒的存在,阻断病毒传播.

  • 梅毒螺旋体Tp0259假定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研究

    作者:谢亚锋;徐嫚;李霞;肖勇健;刘卓然

    目的 表达、纯化梅毒螺旋体(Tp)重组蛋白Tp0259 (rTp0259),鉴定其免疫原性,并探讨其在梅毒血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PCR扩增tp0259基因,构建pET-28a(+)/Tp0259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以重组蛋白Tp0259为抗原,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一期梅毒患者血清21份,二期梅毒患者血清13份,潜伏梅毒患者血清6份,并与梅毒诊断金标准比较).结果 PCR扩增获得600 bp左右大小的目的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Tp0259,经诱导高效表达分子质量单位为28 ku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证实该重组蛋白为Tp0259假定蛋白,能被梅毒患者血清识别.以Tp0259为抗原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梅毒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结果与梅毒诊断金标准(临床症状、病史结合血清学诊断方法)间的κ值为0.944,表明这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成功表达、纯化了可溶性rTp0259,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并具有较高的血清学诊断价值.

  • 鼠疫菌基因组差异编码序列的筛选研究

    作者:王梅;唐新元;粱莹;张志凯;张恩民;申小娜;赵忠智;俞东征;海荣

    目的 对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2株青藏高原型已测序鼠疫耶尔森菌株的全基因组编码序列进行比对,寻找青藏高原型鼠疫菌中存在的差异编码序列.方法 应用BLAST软件、Perl编程及Excel软件等,对青藏高原型全基因测序鼠疫耶尔森菌株与测序鼠疫菌“默认编码序列数据库”进行编码序列比对和统计分析.结果 初步比对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2株青藏高原型鼠疫菌编码序列有418个差异编码序列,其与鼠疫菌“默认编码序列数据库”中存在差异的编码序列有135个,终确定在鼠疫菌全基因组数据库中真实有差异的编码序列共86个.结论 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2株青藏高原型鼠疫菌编码序列存在差异,真实有差异的编码序列是鼠疫菌存在差异的编码序列集合,为研究青藏高原型鼠疫菌的遗传特征提供了资料信息.

  • 鼠伤寒沙门氏菌STM1697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作者:刘燕;李鹏;岳盈盈;宋楠楠;林玮;秦立增;李冰清

    目的 原核表达并纯化沙门氏菌毒性相关蛋白STM1697,为其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STM1697基因,双酶切后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L01中.将阳性重组子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 (DE3)以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镍离子亲和柱进行纯化,并用SDS-PAGE分析鉴定蛋白及纯度.结果 成功将STM1697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L01中.STM1697蛋白在大肠埃希菌BL21 (DE3)以可溶形式表达,经镍离子亲和柱纯化后得到的蛋白纯度>95%.结论 伤寒沙门氏菌STM1697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可稳定表达,为其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田鼠巴贝虫棒状体相关蛋白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杨春利;蔡玉春;卢艳;吴秀萍;田利光;艾琳;陈韶红;陈家旭

    目的 通过对专业数据库的搜索,筛选出田鼠巴贝虫棒状体相关蛋白的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方法 搜索NCBI、EMBL-EBI、Uniprot及PiroplasmaDB数据库,筛选田鼠巴贝虫棒状体蛋白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多种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其对应氨基酸序列的疏水区、跨膜区、信号肽及结构域,预测该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其抗原表位;利用Clustal-X软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利用PAUP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mutiple sequence alignment).结果 在EMBL-EBI和PiroplasmaDB中各筛选出1条田鼠巴贝虫棒状体蛋白基因,登录号分别为XP_012649548和BBM_Ⅲ04695.通过软件APE进行序列比对,两个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证明为同一条基因序列.该基因共含有4 443 bp,可编码1 480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质量为165.307ku,为分泌蛋白,含一个信号肽,4个跨膜区,并含有较多抗原表位.结论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田鼠巴贝虫棒状体相关蛋白含有较多的抗原表位,可作为疫苗和诊断抗原的候选分子.

  • 新疆乌恰县人体泡球蚴线粒体DNA分析

    作者:郑雪婷;吴川川;冉博;邵英梅;温浩;况玲;李军;张文宝

    目的 通过线粒体DNA测序初步确定新疆乌恰县多房棘球蚴的来源.方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乌恰县泡球蚴病患者5例,采集其病灶组织,提取DNA,PCR扩增多房棘球绦虫线粒体DNA Nad2序列,并与已发表的泡球蚴线粒体DNA Nad2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新疆南疆乌恰县是一个新的泡型包虫病流行区.Nad2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及遗传距离矩阵显示,5例AE患者病灶扩增的Em Nad2基因存在差异,人体感染的虫株之间存在低的遗传变异.Nad2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这些虫株是亚洲多房棘球绦虫亚型,包含3个单倍体型.结论 新疆乌恰县多房棘球绦虫流行株属于亚洲基因型,至少有3种单倍体型.关于乌恰县多房棘球绦虫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的种群以及其在疾病的传播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证实.

  • 细粒棘球绦虫胰岛素受体蛋白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作者:卢帅;刘辉;吕国栋;文丽梅;郑海亚;王建华;赵军

    目的 制备细粒棘球绦虫胰岛素受体(EgIR)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EgIR蛋白的功能提供检测抗体.方法 利用Gamier-Robson、Chou-Fasman、DNAMAN等软件预测EgIR蛋白抗原表位,进行引物序列设计.将预测的EgIR基因部分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E.coli ROSETTA(DE3)株,IPTG诱导蛋白表达,表达产物EgIR蛋白经谷胱甘肽琼脂糖柱纯化后注射免疫家兔10 d,收集免疫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与EgIR蛋白的结合特性.结果 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DE3后经0.8mmol/L IPTG诱导,成功表达约55 ku的EgIR重组蛋白;目的蛋白纯化后的浓度为3 mg/ml,纯度为85%;免疫家兔后收集的血清经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1∶51 200;Western blot检测该抗体能与10、5、1 ng/ml的EgIR重组蛋白特异结合,该抗体1∶1 000稀释后仍可检测到原头蚴、囊泡蛋白样品中的胰岛素受体蛋白.结论 成功制备兔抗EgIR亚基多克隆抗体,为EgIR蛋白的功能和药物靶标研究奠定了基础.

  • 苏黎世克罗诺杆菌DSM 18703株外膜蛋白OmpA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李远宏;姜华;焦阳

    目的 克隆苏黎世克罗诺杆菌(CT) DSM 18703株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OmpA)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以CT DSM 18703株DNA为模板,PCR扩增OmpA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MD19-T进行测序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编码OmpA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亲水性/疏水性、信号肽、跨膜区、亚细胞定位、抗原决定簇、二级和三级结构及同源性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CT DSM 18703株OmpA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 044 bp,其编码蛋白由347个氨基酸组成(基因登录号:AGQ57145.1),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单位为37.11 ku,等电点值理论为5.20.该蛋白具有1个跨膜蛋白保守结构域,含有1个信号肽,不含跨膜区,是一种外膜蛋白;含11个与免疫相关的抗原决定簇,具有形成抗原表位的优势结构,可作为潜在的候选疫苗.二级结构中a-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分别为29.97%、19.60%、8.93%和41.50%.多重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显示,该蛋白序列与CT z2032株OmpA蛋白(CBA 29736.1)有高度同源性,且在系统发育树上与二者聚为一簇.结论 成功克隆了CT DSM 18703株Omp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编码蛋白OmpA含有潜在的抗原决定簇区域,可作为苏黎世克罗诺杆菌工程疫苗候选基因.

  • 猪带绦虫重组BCG-TSOL18疫苗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江楠;杨凤娇;周必英

    目的 研究猪带绦虫重组BCG-TSOL18疫苗的稳定性.方法 将猪带绦虫重组质粒pMV261-TSOL18电穿孔转化入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获得猪带绦虫重组BCG-TSOL18菌株,实验设野生型BCG对照,连续培养10 d,用分光光度计测定600 nm处吸光度A值,绘制生长曲线;人工传代10次,通过PCR分析其稳定性.结果 同期培养的野生型BCG与重组BCG-TSOL18第1~7 d为对数生长期.培养10 d时野生型菌株A600由0.09升至1.24,重组型菌株A600由0.11升至1.28.此后分别进入平台期,且略有下降,其A600分别降至1.12和1.15.重组BCG-TSOL18第1~10代菌落均经PCR检测到TSOL18目的基因,未发生TSOL18基因丢失.结论 重组BCG-TSOL18对数生长期为前7d,且能稳定遗传至少10代,为猪带绦虫重组BCG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基于RNA-Seq技术分析氟康唑与环孢菌素A联合应用对生物膜态白念珠菌转录谱的影响

    作者:班传伟;张甲;李刚;刘晓明;魏军;贾伟

    目的 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技术)分析生物膜态白念珠菌不同处理组间转录谱的表达差异,寻找与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耐药等相关的功能基因.方法 构建白念珠菌标准菌株的生物膜模型,将其分为生物膜态无处理组与氟康唑、环孢菌素A联合用药两个处理组,利用高通量RNA-Seq技术分析联合用药对转录组产生的影响,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与生物膜形成、耐药等的相互关系,并对临床筛选的白念珠菌进行目的基因验证.结果 通过产膜能力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出8株与白念珠菌标准菌株产膜与药敏结果相同的临床分离菌株.测序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共有522个,其中上调的差异基因有253个,下调的差异基因有269个.根据GO功能分类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壁、浆膜的合成,外排转运,免疫反应,菌相转换等功能;KEGG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糖酵解,脂肪酸代谢,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分裂等信号通路.通过分析筛选出9个目的基因,利用临床分离株白念珠菌对目的基因验证,这些目的基因变化均与转录组结果一致.其中,als3,cdr1,cln1,cln2,rfg1,erg3,ddc1基因表达量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p1,efg1呈升高与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RNA-Seq技术初步分析得到与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与耐药相关的几个基因,发现氟康唑与环孢菌素A联合用药抑制生物膜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个生物过程协同调控的过程,从而为研发新型抗真菌药物提供了新的靶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提供了依据.

  • 微小巴贝斯虫烯醇化酶蛋白主要特征与抗原表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刘相叶;郑辰;潘志华;寇艳波;郑葵阳

    目的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微小巴贝斯虫烯醇化酶(BmEno)基因编码蛋白的主要特征和抗原表位.方法 运用ORF Finder、PROSITE、ProtPar am、SignalP、TMpred、SOSUI、Motif Scan、Bcepred、HNN等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软件,结合DNASTAR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BmEno蛋白的开放阅读框、特征结构域、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翻译后修饰位点、可溶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结果 该蛋白由438个氨基酸组成,在349-362位存在烯醇化酶的特征结构域,分子式为C2098H3366N570O648S18,分子质量单位为47.5203 ku,等电点理论值为5.98,有25个翻译后修饰位点,10个亲水性参数得分≥1.9的区域,6个柔韧性参数得分≥2.0的区域,18个表面可及性参数得分≥1.9的区域,7个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15个潜在的T细胞抗原表位,为可溶性蛋白.结论 微小巴贝斯虫烯醇化酶蛋白为可溶性蛋白,有多个抗原表位,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微小巴贝斯虫的疫苗候选抗原.

  • 旋毛虫病人血清Western blot对成虫可溶性蛋白中早期诊断抗原的鉴定

    作者:文慧;王李昂;刘春颖;胡晨曦;宋艳艳;殷向阳;姜鹏;刘若丹;崔晶;王中全

    目的 鉴定旋毛虫成虫早期特异性诊断抗原.方法 应用感染19 d和35 d的旋毛虫病患者血清,通过Western blot对旋毛虫成虫可溶性蛋白的抗原组分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 SDS-PAGE显示,旋毛虫成虫可溶性蛋白有27条蛋白带,分子质量单位分别为95、81.3、73.4、63.6、61.4、55、50.6、47、45.1、43.7、41.9、40.6、39、37.4、35.1、33.3、31、30.4、27.8、26.6、25.4、24、21、19.2、17.9、15.4和14.4 ku.Western blot显示,成虫可溶性蛋白中的41.9 ku和50.6 ku蛋白与感染19d和35 d的旋毛虫病患者血清反应率均为100%(15/15),与囊尾蚴病、裂头蚴病、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与棘球蚴病和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3.8%和44.44%.结论 旋毛虫成虫可溶性蛋白中的41.9 ku和50.6 ku蛋白用于人体旋毛虫病早期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

  • 我国常用IHA方法对日本血吸虫人体感染检测效能的综合评估

    作者:王利磊;王用斌;魏冬冬

    目的 对我国日本血吸虫人体感染检测的常用IHA方法诊断效能进行综合评估.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重庆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和Google Scholar中检索有关间接血凝试验(IHA)诊断日本血吸虫人体感染的全部文献,采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IHA检测日本血吸虫人体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有14项研究纳入终分析,IHA法诊断日本血吸虫人体感染的灵敏度为37.6%(95%CI:32.1%~43.3%)~95.1% (95%CI:83.5%~99.4%),特异度为34.7% (95%CI:33.2%~38.2%)~91.6%(95%CI:91.6%~95.6%).不同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加权合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5.6%(95%CI:73.9%~77.7%)、73% (95%CI:72.4%~73.7%)、2.877(95%CI:2.106~3.931)和0.306(95%CI:0.196~0.48).应用加权小二乘法、一般小二乘法和稳健法计算得出的IHA合并准确度为0.71、0.759和0.749,合并OR值分别为5.997、9.937和8.893,3种方法拟合的IHA法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0.826、0.815;合并优势比DOR值为9.41(95%CI:4.88~18.182).散点图中散点基本对称,纳入文献发表偏倚较小.结论 IHA法对日本血吸虫人体感染诊断效能较高,是适合在向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乃至消除迈进中应用的适宜技术.

  • 活体成像技术在实验脑型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丁艳;刘太平;郑鸿;徐文岳;付雍

    目的 构建表达Luciferase的伯氏疟原虫ANKA株(Plasmodium berghei ANKA),感染昆明小鼠并于实验脑型疟发生时对小鼠进行活体成像,建立实验脑型疟活体成像平台,为脑型疟发病机理及疟疾疫苗和药物评价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大量制备重组质粒p10027并酶切使其线性化.复苏冻存原虫并于体外培养富集成熟裂殖体.收集成熟裂殖体与线性化的质粒混匀后进行电转化,对构建的虫株进行药物筛选;提取疟原虫基因组,进行PCR鉴定.构建的伯氏疟原虫ANKA-Luciferase疟原虫采用常规方法感染昆明小鼠,当小鼠于感染6d后出现偏瘫、昏迷及视网膜病变等典型脑型疟症状时,采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疟原虫增殖及分布情况;解剖分离感染小鼠各脏器组织并成像,观察疟原虫在各器官组织粘附情况.结果 PCR检测两端插入序列及Luciferase序列均能获得预期片段,提示重组质粒成功整合入伯氏疟原虫ANKA基因组内.活体成像观察感染小鼠在小鼠脑型疟发生时体内原虫水平较高,且随血流呈全身性分布;器官成像观察原虫在小鼠各重要脏器均有粘附,特别是脑部聚集了大量的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结论 成功构建了伯氏疟原虫ANKA-Luciferase疟原虫,并利用此原虫感染小鼠建立了实验脑型疟活体成像平台.

  • 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陈瑜;李艳;余赟;杨亚琼;黄世梅;王佳;杨平;李敏惠

    细胞焦亡是一种特异性依赖于caspase-1和/或caspase-11活化的致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模式识别受体识别胞内外致病相关的微生物成分,进而启动机体炎性体信号应答,激活细胞焦亡信号通路,释放IL-1β、IL-18等炎症因子,终诱导细胞炎性死亡.细胞焦亡与微生物感染所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联,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确定,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全新的药物靶点.本文就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微生物感染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载体介导的刚地弓形虫SAG疫苗的研制现状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

    刚地弓形虫引起的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采用疫苗防治该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SAG抗原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述了乳酸乳球菌、耻垢分枝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流产布鲁菌、根癌农杆菌、酵母菌、腺病毒、杆状病毒、假狂犬病毒、工型猫疱疹病毒、新培斯病毒、A型流感病毒、蜥蜴利什曼原虫和犬新孢子虫等载体介导的刚地弓形虫SAG疫苗的研制现状.

  •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刘丽君;凌继祖;赵福林

    目的 了解对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病原学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 采集2013-2015年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P-IgM和血清CP-IgM,对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感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37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样本中共分离233株病原体,阳性率16.93%,其中肺炎支原体214株(91.85%),肺炎衣原体19株(8.15%).2013年病原体阳性率12.26%(39/318),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分别为30株和9株;2014年病原体阳性率16.05%(74/461),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分别为68株和6株;2015年的病原体阳性率20.10%(120/597),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分别为116株和4株.春季分离病原体58株,阳性率23.11%(58/251),均为肺炎支原体;夏季分离病原体86株,阳性率13.98%(86/508),均为肺炎支原体;秋季分离病原体38株,阳性率10.98%(38/346);冬季分离病原体51株,阳性率18.82%(51/271).男性患儿分离病原体156株,阳性率18.44%(156/846);女性患儿分离病原体77株,阳性率14.53%(77/530).<1岁患儿病原体阳性率19.21%(44/229),1~3岁患儿病原体阳性率16.23%(93/573),3~6岁患儿病原体阳性率10.09%(35/347),6~12岁患儿病原体阳性率26.87%(61/227).42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病原体124株,阳性率29.45%,543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分离病原体92株,阳性率为16.94%,344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离病原体17株,阳性率为4.94%,均为肺炎支原体.52例喉气管支气管炎患者和16例哮喘合并感染患者均未检出病原体.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体,感染情况呈逐年升高趋势.男性6~12岁患儿,尤其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检出率较高,临床治疗时应给予格外重视.

  • 高血压患者上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分析

    作者:杨彩鸾;何丽立;唐春丽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上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本院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K-B法进行耐药性分析,PCR扩增法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2013-2015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377株,各菌株对氨曲南耐药率100%,对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77.98%、77.45%、77.98%、70.56%和74.27%,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5.28%和34.22%.377株鲍曼不动杆菌OXA-23、OXA-58、TEM、PER、IMP和CTX-M-9等耐药基因阳性菌株分别为141、44、133、68、61和22株,阳性率分别为37.40%、11.67%、35.28%、18.04%、16.18%和5.84%.2013-2015年各年度鲍曼不动杆菌OXA-23、OXA-58、TEM、PER、IMP、CTX-M-9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7.36%、4.72%、32.08%、16.04%、9.43%、3.77%,32.28%、11.81%、34.65%、18.90%、11.02%、4.72%和49.31%%、16.67%、38.19%、18.75%、25.69%、8.33%.各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 2013-2015年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者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明显,耐药基因阳性率逐年升高,耐药基因检测对防控病原菌耐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与免疫系统功能变化的关系

    作者:石彦杰;郑惠;郑春雷;刘晓刚

    目的 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5例.患者入院后即进行NIHSS评分,根据评分将入选患者分为重症组(57例)和轻症组(38例);根据入院后1~2周内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SAP组(53例)和非SAP组(42例);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痰培养结果分析SAP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变化,分析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NIHSS评分(15.3±5.4)分,与非SAP组(8.8±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SAP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81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5株(18.5%),肺炎克雷伯菌12株(14.8%),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32.1%),铜绿假单胞菌9株(11.1%),大肠埃希菌7株(8.6%),粪、屎肠球菌5株(6.2%),肺炎链球菌5株(6.2%),真菌2株(2.5%).卒中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重症组CD3+ (61.20±5.29)%、CD4+ (27.66±4.59)%、CD4+/CD8+值为0.91±0.46,轻症组分别为(66.61±4.98)%、(33.70±4.95)%和1.23±0.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CD3+(62.24±4.87)%、CD4+ (30.59±5.26)%,CD4+/CD8+值为0.98±0.45,与非SAP组(64.64士4.49)%、(33.13±4.90)%和1.21±0.5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值均与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82、-0.521、-0.291,P均<0.05).结论 SAP患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SAP的发生与卒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有关,且卒中病情越重,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越严重.

  • HPV 16/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表达

    作者:王霞;李霞斌;李宗恒

    目的 分析HPV 16/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表达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113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67例官颈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PCR扩增HPV的DNA片段,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在上皮内瘤变组织中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软件分析HPV 16/18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PCR扩增HPV16/18病毒,得出HPV16扩增片段大小为152 bp,HPV18扩增片段大小为471 bp;113例上皮内瘤变组织标本中,HPV病毒感染率为55.75%,单一感染HPV16占79.37%,单一感染HPV18占17.46%.67例宫颈癌组织样品中,HPV病毒感染率为79.10%,其中单一感染HPV16占92.45%,单一感染HPV18占5.66%.HPV16/18在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级无显著相关性(x2=2.1799,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x2=9.8421,P<0.01),与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性(x2=2.3050,P>0.05).结论 HPV16/18在宫颈瘤中异常表达,二者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尿路感染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研究

    作者:孟晶茜;王建生;赵瑛瑛;张文吉;张宛哲;申鹏霄;苏晨皓;刘丁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检出情况,为菌株感染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尿路感染者送检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及分离纯化,鉴定菌株,并采用PCR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174株,K-B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苯唑西林、四环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替考拉宁、克林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94%、39.08%、37.93%、59.20%、0、31.03%、0、47.70%、17.82%和45.98%,中介率分别为10.92%、0、5.17%、1.72%、0、2.87%、0、9.20%、0和6.90%,敏感率分别为74.14%、60.92%、56.90%、39.08%、100.00%、66.09%、100.00%、43.10%、82.18%和47.13%.PCR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ermA基因为421 bp、ermC基因为572 bp、qacA基因为629 bp、ermB基因为359 bp、aac(6')/aph(20基因为220 bp、mecA基因为162bp,检出率分别为21.26%、10.92%、16.09%、35.06%、29.89%和43.10%.结论 分离自尿路感染者尿液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一定耐药性,在抗感染治疗中可优先考虑使用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但仍应合理选用.为控制菌株耐药性发生及发展,应及时分析菌株耐药基因分布情况.

  •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吴利先;白丽;王国富;张雷;武有聪;刘奇

    为做好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的建设工作,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以及课程文化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讨,逐渐形成了一门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精品课程.

中国病原生物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