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중국초성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 影响因子: 1.5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01
- 国内刊号: 11-211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射频消融治疗肝移植术后肝癌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肝移植状态下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1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价疗效,分析病灶的完全消融率,局部复发率,肝内复发率.以术后1月MRI、CECT复查病灶无异常强化,或超声造影检查病灶完全无强化为局部完全消融的标准,复发病灶距原射频消融病灶<0.5 cm为局部复发,>0.5 cm为肝内复发.结果 1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64岁,平均49岁)共行12次肝脏RFA治疗,共消融病灶数19个,术后随访1~11个月.术后局部完全消融率100% (19/19),局部复发率0,肝内复发率66.7% (8/12).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移植术后肝癌的局部灭活率高,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肝移植术后肝癌的一项局部治疗手段.但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原因,肝内及肝外肿瘤的复发率较高,不能有效延缓肿瘤进展,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手段.
-
外周动脉僵硬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外周动脉僵硬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二尖瓣舒张早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E/Em),将79例心血管高危患者分为舒张功能不全组(E/Em≥10,n=25)和对照组(E/Em< 10,n=54).采用ET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及硝酸甘油诱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评价外周动脉僵硬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舒张功能不全组动脉僵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多项指标明显相关(P<0.05).结论 外周动脉僵硬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可能是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左心室功能不全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超声造影评价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前后肾脏微循环改变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新技术在评价临床慢性肾衰患者治疗前后肾脏微循环变化之可能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肾内科提供参加药物(药物名暂不公开)实验的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患者20例.采用西门子S2000超声仪器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对患者右肾肾皮质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灌注成像,使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为声诺唯(Bracco SonoVue),选取肾脏皮质中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通过软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得到相关的定量参数如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等.同时测各时间点24 h尿蛋白定量(urinary protein quantitative,NDBDL)、尿蛋白质计数(urine protein count,PR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分析其与超声造影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或增多时,肾血流灌注参数,特别是肾皮质部血流灌注参数也会相应出现明显改变,其造影参数AUC的改变与患者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变存在线性相关性.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新技术可较敏感反映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前后肾皮质部微血管血流灌注变化特点,该技术可作为临床早期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肾脏微循环变化首选手段.
-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变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 对13例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实时3D-STI检查.结果 术后1周,患者的LVEF降低,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整体长轴应变峰值平均值从(-11.34±7.05)%降低到(9.38±7.34)%(P<0.05),环向应变从(-13.84±11.40)%降低到(-6.24±7.05)%(P<0.01),面积应变从(-22.57±11.26)%降低到(-11.44±11.38)%(P<0.01),径向应变从(38.78±10.14)%降低到(16.15±15.60)% (P<0.01).结论 3D-STI可以精确反映同一心动周期内局部心肌收缩活动的变化,是敏感检测心肌节段运动异常的新方法;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造成损伤,至少术后1周尚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
-
彩超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不足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透析过程中临床显示内瘘流量不良患者109例,采用高频彩超检查内瘘,扫查内瘘动脉流入道及静脉流出道近心端、远心端、瘘口二维、血流显像及血流频谱测量其收缩期峰值(PSV)、舒张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结果 在109例内瘘流量不良的患者中,超声显示内瘘功能正常者42例(A组)(42/109),不良者67例,其中静脉侧内膜局限性增厚26例(B组),血栓形成18例,静脉瘤样扩张11例,静脉侧狭窄10例,动脉瘤破裂修补2例.A组和B组超声检查,其结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指标(PSV、EDV及RI)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超声筛查,瘘的血栓发生率逐年从6.4%下降到3.8%,溶栓率逐年从29%上升到100%,手术率逐年从71%下降到25%.结论 彩超是评估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的首要手段,它能快捷准确地评估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结构和功能情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
右室流出道远端血流加速斜率预测三尖瓣反流压差:一种新的半定量肺动脉压的方法
目的 根据右室流出道远端血流频谱加速斜率估测三尖瓣反流压差,为半定量肺动脉收缩压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103例因各种原因行心脏超声检查的患者.男46例,女57例,年龄(62.0±14.8)岁.所有患者都能用连续多普勒记录完整的三尖瓣反流频谱定量反流压差.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肺动脉瓣环上游,记录血流频谱,测定收缩期加速斜率,结果与三尖瓣反流压差比较.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三尖瓣反流压差(4.44±2.53) kPa.平均右室流出道远端血流加速斜率为(672±214)cm/s2.右室流出道远端血流加速斜率与三尖瓣反流压差相关(r=0.78,P<0.001).右室流出道远端血流频谱加速斜率>643 cm/s2,预测三尖瓣反流压差>3.99 kP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和82%.随着右室流出道远端血流频谱加速斜率的增加,预测三尖瓣反流的压差也增加,当右室流出道远端血流加速斜率>765 cm/s2,预测三尖瓣反流压差>8.65kP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0%.结论 在心脏超声检测不到三尖瓣反流的情况下,右室流出道远端血流频谱加速斜率可以准确地估测三尖瓣反流压差.
-
声速匹配与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比评价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声速匹配与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价值及两者相关性.方法 53例患者分为肝纤维化组32例、早期肝硬化组21例,33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运用声速匹配与声触诊组织量化测量所有受检者肝右叶各段区域声速指数、区域声速值、剪切波速度值.结果 三组间各肝段剪切波速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其他两组区域声速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肝硬化组与肝纤维化组区域声速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区域声速指数与剪切波速度值呈正相关(r=0.52,P<0.001),回归方程y=25.15x-12.8.结论 声速匹配对诊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有一定价值,但尚不能精确分级肝纤维化.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环成形术后瓣口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目的 比较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PG)、连续方程法(CE)和压差降半时间法(PHT)计算二尖瓣口面积(MVA)评估二尖瓣环成形术后瓣口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5例二尖瓣环成形术患者超声心动图图像,测量二尖瓣舒张期平均PG,应用CE及PHT计算MVA (MVA-CE、MVA-PHT).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按照Ea<8 cm/s及Ea≥8 cm/s分为两组.分析PG、MVA-PHT、MVA-CE、每搏量(SV)及心率(HR)的相关性.结果 PG、MVA-CE、MVA-PHT分别为(4.92±2.19) mm Hg(1 mm Hg=0.133 kPa)、(1.92±0.46) cm2、(2.14±0.47) cm2.Ea≥8 cm/s组PG、MVA-CE及MVA-PHT两两间呈良好相关性,MVA-PHT与MVA-CE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1±0.37) cm2 vs (2.06±0.41) cm2,P=0.516].Ea<8 cm/s组PG与MVA-CE相关性良好,MVA-PHT与PG及MVA-CE相关性差,MVA-PHT>MVA-CE [(2.17±0,53) cm2 vs (1.81±0.47) cm2,P=0.001].PG与MVA、SV、HR独立相关.结论 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连续方程法和压差降半时间法均可用于评价二尖瓣环成形术后瓣口狭窄程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时(Ea<8 cm/s),连续方程法较压差降半时间法更为稳定.应用平均跨瓣压差时应注意每搏量和心率的影响.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VCDS)对宫颈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65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65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息肉样病变的患者均经宫腔镜下电切术后病理检查为宫颈息肉158例(95.76%),真性肿瘤7例(4.24%).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息肉样病变具有安全、便捷、准确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宫颈息肉样病变 -
三维声学造影技术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 结合三维超声及声学造影技术的优势,探讨其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价值.方法 98例不孕症女性,以SonoVue为造影剂注入宫腔,经阴道三维声学造影(3D-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程度,判定标准分为通畅、通而不畅、阻塞3种;并对患者检查中的疼痛感进行0~5分的6级评分;其中46例对象进行了腹腔镜美兰通液手术.结果 与腹腔镜美兰通液术比较,3 D-HyCoSy对输卵管通畅、通而不畅、阻塞的检出率分别为89.2%、93.3%、88.0%,诊断输卵管阻塞的敏感性88.0%,特异性94.0%,符合率92.4%,阳性预测值84.6%,阴性预测值95.5%.86.7%的研究对象未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结论 3DHyCoSy安全、客观、可视、可控性好,副反应小,临床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主要筛查方法.
-
北京平谷区三年出生缺陷产前超声筛查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产前筛查对出生缺陷的诊断价值,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动态,为减少先天畸形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将平谷区2007-2009年(统计时间为每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分娩后7d内诊断的出生缺陷儿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年全区共分娩畸形儿162例,产前超声共筛查出60例畸形胎儿,且出生后证实超声诊断正确,超声筛查的检出率为37%.漏诊心脏畸形45例,指(趾)异常26例,唇、腭裂8例等.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检出绝大多数的胎儿先天畸形,目前平谷区对腹裂、无脑儿等明显的胎儿畸形检出率高,对微小畸形如指(趾)异常3年从未检出过,对胎儿心脏异常的超声检查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
乳腺增生超声造影特征表现及诊断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对乳腺增生病灶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 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4例(58个肿块)乳腺增生肿块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对肿块的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进行分型,并将其超声造影的特征与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乳腺增生组58个肿块造影强度分别为高增强14个,等增强16个,低增强18个,极少至无10个,内部可呈均匀及不均匀增强,造影剂进入肿块的大小及范围与二维超声图像基本一致,小部分超出,囊性增生特征常表现为中间无回声的边界环状增强或半环状增强;偶见声像图类似纤维腺瘤并钙化;该组时间-强度曲线常呈“慢上快下及快上快下”型;超声造影诊断良性肿瘤的符合率为85.1% (46/54).结论 乳腺增生肿块在超声造影下可呈现一定的特征,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及诊断符合率.
-
超声造影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睫状后动脉血流速度的研究
目的 应用声诺维(超声微泡)测定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患者睫状后动脉血流速度.方法 选取经临床确诊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28例(33只眼)和正常人28例(28只眼)设为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行声诺维造影,观察睫状后动脉的血管分布和和血流速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睫状后动脉血流速度为(2.82±0.88) cm/s,正常组睫状后动脉血流速度为(4.90±1.00) cm/s,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实验为临床诊断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评价睫状后动脉血流状态提供了一种直观的、实时动态的新技术手段,增加了超声诊断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客观性和可行性.
-
高频超声在臀纹不对称婴儿髋关节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早期诊断臀纹不对称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临床发现臀纹不对称0~8个月617例婴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采用Graf静态超声波髋关节检查方法并按简化分类标准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正常髋关节344例,占55.75%,髋关节不稳定194例,占31.44%,DDH 79例,占12.80%.计算正常髋关节、髋关节不稳定、DDH婴儿的超声诊断与X线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6.67%、100%.结论 高频超声早期诊断臀纹不对称婴儿DDH安全有效,且在DDH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
-
经颅超声影像诊断帕金森病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经颅超声影像诊断帕金森病(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疑似PD患者72例及对照组50例,经颅超声探查患者中脑(MB)的黑质区是否有片状增强回声(SNH),描记MB及SNH面积,计算SNH/MB;随访行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患者17例,观察电极植入形态和位置.结果 54例患者(76%)出现明显SNH,其中39例诊断为PD,SNH面积(0.33±0.07) cm2,SNH/MB为9%~19%.15例非PD患者SNH面积(0.30±0.07) cm2,SNH/MB为8%~19%.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别显著(P<0.001),PD与非PD相比,SNH无显著性差异.随访脑立体定向术后的患者,可清晰显示微电极回声及位置.结论 经颅超声影像可显示PD患者中脑异常增大的片状强回声区,对PD的诊断及术后随访有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研究
目的 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不同部位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左室心肌应变特征及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24例心梗患者及20例正常人进行心肌运动分析,自动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室整体及各节段纵向、圆周、径向与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前壁心肌梗死组左室12/17节段的面积峰值应变减低;集中于前、侧壁、室间隔及心尖部;下壁心肌梗死组左室11/17节段面积峰值应变减低,集中于下、后壁.与非梗死节段比较,梗死节段的纵向、圆周、径向及面积峰值应变均显著降低(P<0.01).前壁心肌梗死组整体纵向、圆周、径向及面积峰值应变均与LVEF显著相关(r=-0.752,r=-0.892,r=0.828,r=-0.876,P<0.01),下壁心肌梗死组各整体峰值应变与LVEF无显著相关(r=-0.08,r=0.113,r=0.044,r=-0.019,P>0.05).结论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是准确、定量评价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及整体收缩功能新的无创方法.面积应变峰值可能是全面、准确、定量评价心功能的新指标.
-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89个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评估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并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各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对于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8.24%、90.34%、89.67%及85.29%、88.97%、87.89%,而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效率高,敏感性为98.53%,特异性为96.55%,准确率为97.1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较有前途的超声检查技术,综合考虑更有助于提高诊断的信心.
-
颈部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
患者男,藏族,46岁.因颈背部巨大包块影响正常生活来我院就诊.病史:患者于7年前发现颈部有小包块,无明显不适,7年内逐渐增大,并出现头痛等症状.查体:患者颈部见一长径约22.0 cm的球形巨大突起(图1~2),质软,不活动,无压痛.超声所见:颈背部皮下探及一大小约22.0 cm×19.0 cm×5.0 cm的团块,边缘回声欠清晰,未见明显包膜,其内呈不均质稍低回声,并可见散在线状及条索状强回声.
-
外伤后肝梗死超声表现1例
患儿男,5岁.被重物砸伤上腹部0.5h急诊来院.查体:患儿哭闹不止,呼吸急促,查体不合作,上腹部皮肤可见表皮划伤.超声显示:肝脏大小正常,实质内未见明显液性无回声区,左外叶回声均匀性减低,肝右叶及左内叶回声相对增高,两者之间以门静脉矢状部为界,明显分为高、低回声(图1);肝右叶动静脉血流可显示,门静脉矢状部血流正常,左外叶实质内动静脉血流均未显示;肝门部及肝脏周围未见明显囊实性回声.
-
下腔静脉走行异位1例
患者男,76岁.无任何症状.查体发现:腹部横切面可见腹主动脉呈圆形,走行正常.下腔静脉呈扁圆形,下腔静脉走行于腹主动脉左后方,内径正常,向上与腹主动脉并行至剑突下2 cm左右,向右前方横跨腹主动脉前方汇入右心房.患者心脏位置正常,无内脏反位.超声提示:下腔静脉走行异位.
-
左输卵管乳头状瘤经阴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47岁.因左下腹胀痛持续6d,阴道排液量增多5d就诊.妇科查体:左附件区可触及肿物,质实有囊性感,呈腊肠样,有轻触痛.彩超检查:子宫未见异常,右卵巢大小正常,右侧输卵管增粗,厚处为7 mm.左侧输卵管大小约50 mm×22mm,壁增厚,于内壁上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向腔内突出,形态不规则,多数呈乳头状(图1),大14mm×8 mm,内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图2),血流速20cm/s,RI:0.47.
-
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方法和可能性.方法 总结我院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并经出生后超声证实的3例胎儿冠状动脉瘘的诊断方法和超声表现,分析二维超声心动图(2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连续多普勒(CW),以及后期运用E-flow血流显像技术诊断该病的特征.结果 结合2D、CDFI、CW、E-flow多种显像方法能够在产前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瘘的起源、瘘管的走行以及瘘口的位置,并评估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能够在产前诊断冠状动脉瘘,对出生后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
羟乙基淀粉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及对比分析72例TIA加用羟乙基淀粉(观察组)与未加用者(对照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双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Vm)与临床疗效.以两组治疗7d为统计界限.结果 两组MCA、ACA、VA、BA治疗前Vm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P<0.01),但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可显著提高TIA者MCA、ACA、VA、BA血液流速及临床疗效.
-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靶向超声造影剂制备及稳定性实验
目的 探讨静电吸附法制备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抗体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可行性及体内、外稳定性.方法 根据抗体和微泡的体积比将靶向造影剂分为3组,采用静电吸附法制备并检测微泡大小、形态和荧光亮度,流式细胞仪检测靶向造影剂的体外稳定性.复制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进行靶向微泡的血管造影,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靶向微泡的体内稳定性.结果 通过静电吸附法可将VCAM-1抗体与SonoVue两者结合,VCAM-1抗体与SonoVue按1∶1比例配制的佳.体外实验中,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剧烈震荡前后VCAM-1抗体携带率无明显变化(78.2%±4.2% vs 76.3%±3.6%).体内实验中,可见大量靶向微泡在受损血管内膜处黏附,未见靶向微泡在正常血管内膜处黏附.结论 静电吸附法可以制备VCAM-1抗体靶向微泡,并与受损血管内膜特异性结合,且体内、外均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
载5-氟尿嘧啶肿瘤靶向超声微泡的制备及其初步评价
目的 制备载5-FU肿瘤靶向超声微泡并对其特性做出初步评估.方法 复乳化-溶剂挥发法联合碳二亚胺法制备载5-FU肿瘤靶向PLGA超声微泡,并检测该微泡一般特性及体外寻靶、造影能力.结果 制备出载5-FU VEGFR-2抗体PLGA超声微泡.微泡为薄壁中空结构,粒径(374.5±79.1) nm,zeta电位-5.05mV,载药量0.5%,在体外能与高表达VEGFR-2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且具备造影能力.结论 制备出载5-FU肿瘤靶向超声微泡,为下一步研究载药靶向超声微泡增强HIFU的消融效应打下研究基础.
-
超声辐照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脂质微泡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波辐照击破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脂质微泡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制备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脂质微泡,测定微泡粒径、载药量;采用鸡胚尿囊膜模型观察超声辐照载药微泡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制备的载药微泡平均粒径(3.0±0.4) μm,荧光显微镜可见FITC标记的微泡表面发出绿色荧光,ELISA测得每108微泡载药量为0.8 mg;超声辐照载药微泡治疗组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面积、血管面积/总面积比值均小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 超声波辐照击破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脂质微泡具有明显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作用.
-
携Herceptin靶向纳米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其靶向性研究
目的 在前期制备出含羧基末端连接臂纳米脂质微泡的基础上,再在羧基末端连接抗体,制备出能够靶向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纳米脂质微泡造影剂.方法 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携Herceptin纳米级靶向微泡造影剂,用制成的靶向微泡造影剂靶向HER2高表达乳腺癌细胞BT474和HER2表达阴性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观察各自的微泡结合率.结果 含羧基末端连接臂纳米脂质体微泡与Herceptin的结合率达90.8%;携Hereeptin纳米级靶向微泡与HER2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细胞结合率为81%;而与HER2表达阴性的乳腺癌细胞未见结合.结论 所制备的靶向微泡造影剂能够与HER2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细胞特异性结合,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显像奠定了基础.
-
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骨愈合的声场研究
目的 通过对圆形平面超声换能器近声场的实验测量,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治疗骨折愈合时,骨组织的厚度和裂缝位置、形状等对近声场的影响,为LIPUS促进骨愈合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圆形平面超声换能器近声场声轴上的一个声压极大值和极小值端点处作为参考位置,分别对这两个位置上垂直于声轴断面的声压分布进行测试,分析讨论不同功率、骨组织厚度、水体深度、骨折裂缝宽度及其位置,对垂直于声轴断面上的声压分布的影响.结果 近场声压随功率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骨组织厚度在1~5 mm范围时,在声轴上极大值点处的声压随骨组织厚度增厚明显减小,但在极小值点变化较小;声压受骨组织和换能器之间水体的影响较小;随骨折裂缝宽度增大,声压在裂缝处增大.结论 骨组织厚度以及骨折裂缝的位置、形状等对声场分布均有影响,且对近声场内极大值和极小值处的声压影响程度不同;在进行LIPUS促进骨折愈合治疗时,需要根据骨折位置等不同条件设定不同的治疗参数.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