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중국당대아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8830
  • 国内刊号: 43-13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18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杨于嘉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内源性类洋地黄因子测定

    作者:宋义琴;张健;唐卉;魏艳红;刘革光

    目的 检测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时,内源性类洋地黄因子含量变化,以进一步了解心衰时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支气管肺炎及健康儿各30例血清中内源性类洋地黄因子含量。结果 与健康儿童比较,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组,内源性类洋地黄因子含量升高,(t=2.65,P<0.02),支气管肺炎组降低(t=2.38,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时,内源性类洋地黄因子含量升高是机体代偿作用的结果,此代偿仍不能维持正常心功能时,需用洋地黄治疗。

  • 婴幼儿急性肺炎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观察

    作者:肖延风;郑纯礼;赵琦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否参与小儿肺炎发病过程。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查3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体内ET、CGRP的水平变化。结果 肺炎患儿血浆ET含量为(87.02±30.80) ng/L,CGRP含量为(63.85±29.89) ng/L,ET较对照组(60.47±14.53) ng/L明显升高,而CGRP较对照组(86.95±12.85) ng/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ET,CGRP参与了小儿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监测肺炎患儿血浆ET,CGR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一项参考指标。

  •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分析

    作者:邓长柏;ZHU Ping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的1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院内外出生者高胆红素血症常见的原因是围产因素和感染,重度高胆红素主要见于感染和Rh溶血病,126例经过治疗,其中死亡1例、治愈110例、15例黄疸减轻。结论 要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做好围产期保健及宣传工作十分重要,蓝光治疗效果好。

  • 过敏性紫癜的胃肠道表现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作者:卢立肖;胡伟国

    目的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胃肠道表现及胃镜下粘膜改变特点,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 对83例腹型过敏性紫癜进行分析,19例行胃镜检查。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以腹痛、呕吐等为主要胃肠道表现,胃镜下粘膜呈斑、点状出血或糜烂改变,HP阳性率78.9%,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可能与HP感染相关。

  • 静脉营养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刘曼;邓元芝

    目的 探讨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外周静脉供给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完全或部分静脉营养,并监测硬肿的发生率、体重、血糖。结果 硬肿的发生率由28.3%下降为9.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体重平均生后6 d开始增长,多35 g/d,少10 g/d。结论 静脉营养可减少危重新生儿的并发症,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 磁共振血流成像对儿童烟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富建华;姚秀云;WANG Yi-Sha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agiography, MRA)对儿童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Elscint 2.0T超导型磁共振对5例患儿进行头颅MRA检查,并结合脑电图(EEG)、经颅三维多普勒(TCD)及磁共振成像(MRI)等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EEG 4例提示病变侧慢波灶;TCD 3例受累血管血流加速;MRI 4例脑梗塞,1例脑萎缩;MRA 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大脑前动脉狭窄,5例均可清晰显示异常血管网。结论 对儿童烟雾病的诊断MRA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明显优于MRI,TCD及EEG等检测方法;MRA可作为小儿脑血管疾病确诊的首选检测方法。

  • 学龄前儿童哮喘脉冲振荡法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国强;洪建国;李臻;李晓青;王乃礼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法用于学龄前儿童哮喘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IOS肺功能仪和Masterlab设备测定呼吸生理参数。结果 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相比,呼吸总阻抗(Zrs),外周弹性阻力(X5)异常率较高,IOS各参数中X5敏感(P<0.05),肺功能改善与吸入皮质激素疗程有关。结论 IOS用于学龄前儿童哮喘肺功能测定是可行的,能更敏感的反映小气道阻力变化。

  • 对婴儿脚气病的再认识

    作者:郑才奘

    目的 进一步探讨对婴儿脚气病的认识。方法 对54例婴儿脚气病进行临床分析及诊治并在治疗上对重症作了尝试。结果 重症患儿经静脉应用维生素B1后疗效确切,未发生过敏性休克及过敏反应。婴儿脚气病发病集中在每年3~6月份,重症中,小婴儿(<4个月)以冲心型多见,大婴儿(>6个月)以脑型多见。结论重症可给大剂量B1抢救。发病率与多种因素有关。

  • 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监测指标的对比研究

    作者:唐章华;董文斌;冉隆瑞;王胜会;肖大成;陈书琴;胡晓

    目的 对比研究反映窒息新生儿肾损伤的指标差异。方法 测定48例窒息新生儿(重度25例、轻度23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γ-谷胺酰转肽酶(GGT)、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常规的变化。结果 重度窒息组各项指标的异常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重度、轻度窒息组内尿NAG,GGT,β2-MG的异常发生率(83.3%和50.0%,83.3%和50.0%,83.3%和70.0%)高于血清BUN,Cr,Ua异常发生率(33.3%和15.0%,57.1%和40.0%,50.0%和33.3%)。结论 窒息新生儿普遍存在肾功能损害,以肾小管损伤为主为重。早期诊断用尿酶、β2-MG和尿常规反映更为有价值。

  • 尘螨皮试与儿童呼吸道疾病关系的探讨

    作者:王金龙;徐耀;吴本静

    目的 探讨尘螨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1∶100尘螨浸液每例0.1 ml挑刺儿童前臂皮肤,20 min后观察皮肤反应,皮肤风团≥5 mm为阳性。结果 检查的2 816名儿童尘螨皮试阳性571例,阳性率为20.27%,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在18.24%~21.02%之间,经统计学检验,χ2=1.04,P>0.05,各年龄组无显著性差异;男性阳性率为20.64%,女性阳性率为18.09%;经统计学检验,χ2=3.62,P>0.05,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尘螨皮试阳性反应组和阴性反应组2组人群之间,在慢性干咳,支气管哮喘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患病率上,经统计学检验,χ2分别为27.70,114.41,182.55,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尘螨过敏与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关系密切,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对防治儿童呼吸道疾病有积极的意义。

  • 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0例误诊分析

    作者:肖曼和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10例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PH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胸片改变多样化,胃液、痰液找含铁血黄素细胞阳性率较低,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 凡小儿反复发作性咳嗽伴咳血,不明原因的贫血,胸片改变用肺炎、结核难以解释,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者,均应考虑IPH,经胃液、痰液寻找含铁血黄素细胞确诊。

  • 婴幼儿沙眼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军;刘春峰;苏力;袁壮

    目的 探讨婴幼儿沙眼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检测血清CT-IgM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999年10月至2000年2月住院的150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采静脉血1~2 ml,用ELISA法检测血清CT-IgM抗体。结果 150例患儿中阳性18例,阳性率12%。其中6个月以下婴儿阳性16例。均应用红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或者二者联合应用治疗,其中17例全部治愈,1例好转。结论 婴幼儿沙眼衣原体(CT)被认为是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婴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临床发病无特异性表现,对婴幼儿肺炎早期行血清CT-IgM的检测,可及早诊断、及早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病程。

  • 106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QT离散度观察

    作者:唐红平;汪秋珍;刘小华

    目的 通过对106例肺炎合并心衰QT离散度(QTd)的检测,了解其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 肺炎无心衰组(84例),肺炎并心衰组(106例),入院时采集12导联心电图,入选病例排除了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结果 肺炎无心衰组,QTd(26.10±8.69) ms,肺炎心衰组QTd(63.10±18.70) m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肺炎心衰组内死亡者QTd(82.31±23.03) ms,痊愈者QTd(56.00±15.90) 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衰纠正前,QTd(54.7±14.20) ms,心衰纠正后为(39.6±13.50) m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QTd是预测肺炎并心衰患儿预后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5例临床分析及复发原因探讨

    作者:金献江;游欢庆;项如莲

    目的 总结小儿甲亢的临床表现,探讨治疗方法及复发原因。方法 对15例患儿进行治疗及随诊。结果 小儿甲亢的临床表现和成人相仿,亦有不同之处。药物治疗复发率为44.4%。放射性131碘及外科手术存在局限性。结论 小儿甲亢以药物治疗为首选,对甲状腺重度肿大、药物治疗失败、年龄已进入青春期可考虑放射性131碘或外科手术治疗。

    关键词: 甲亢 临床分析 复发
  • 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48例疗效观察

    作者:马惠兰;阚兴华;董守梅;卢秀霞;马光举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对照组仅采用综合治疗,对两组病例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小剂量肝素不失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有效药物。

  • 宫内生长迟缓儿脐血瘦素 胰岛素 生长激素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韩树萍;石丽娥;顾筱琪;孙慧瑾

    目的 探讨脐血瘦素、胰岛素、生长激素在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1例足月IUGR儿(轻度11例,重度20例)和47例足月适于胎龄儿(正常组)脐血瘦素、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结果 IUGR儿脐血瘦素、胰岛素、生长激素明显低于正常儿,瘦素(5.55±3.79) ng/ml vs (9.47±5.97) ng/ml,胰岛素(9.75±4.80) mU/L vs (15.59±9.11) mU/L,生长激素(8.71±4.54) ng/ml vs (12.77±4.30) ng/ml,(P<0.01),且IUGR儿的不良生长程度越重,三者水平越低。结论 瘦素、胰岛素、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内分泌紊乱,形成一个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的内环境而至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 丙种球蛋白 强的松联合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于明水;于建博;孙翔飞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强的松联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近期疗效。方法 观察组采用蓉生静丙,剂量每日400 mg/kg,连用5 d,后续用强的松治疗4周;对照组单用强的松4~6周。结果 观察组血小板达高峰时间为1~2周,峰值约180×109/L,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上述数值分别为4周,116×109/L和40%(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强的松联合治疗ITP明显优于单用强的松组。

  • 57例围生期新生儿死因分析

    作者:邢林;杜洪蓉

    目的 探讨围生期新生儿死亡原因,为降低围生期新生儿的死亡率而制定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近7年57例死亡围生期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死亡围生期新生儿中足月28例(49.3%),早产儿23例(40.3%),过期产6例(10.6%)。顺产33例(58%),剖宫产19例(33%),臀位牵引4例(7%),急产1例(2%)。死亡原因依次为:新生儿围生期窒息、出生缺陷、极低体重、败血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采取适宜分娩方式,预防窒息与早产的发生是降低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 围生期 死因 新生儿
  • 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中手指与静脉采血测定MP-IgM的比较

    作者:方洁;过仲珍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的更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及感染后抗体滴度的改变。方法 采用改良的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富士明胶颗粒凝聚法测定MP-IgM,对手指采血和静脉抽血的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同时对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水平进行追踪。结果 手指采血检测MP-IgM,其抗体滴度出现时间及上升幅度等同于静脉抽血(r=0.9792)。结论 在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中手指采血测MP-IgM可替代静脉抽血。

  • 新生儿身长与母亲宫颈溶脲脲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

    作者:陈晓岚;黄仁彬

    目的 探讨溶脲脲原体(UU)感染与新生儿身长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85例足月妊娠(38~40周)孕妇行宫颈粘液UU培养,同时B超检测其胎儿身长(顶跟长);于孕妇分娩后测量其新生儿身长。结果 85例孕妇宫颈粘液UU培养阳性率为42.4%;UU培养阳性组孕妇的胎儿身长为(47.2±1.5) cm,新生儿身长为(48±4) cm,均明显低于UU培养阴性组分别为(48.7±1.3) cm和(51±5) cm,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UU可经母体泌尿生殖道上行感染传播给胎儿,影响胎儿身长与新生儿身长。

  • 鼠药中毒后遗症22例分析

    作者:王若鉴;李鸿英;阎晓莉

    目的 探讨鼠药中毒引起癫痫和中毒性脑病后遗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鼠药中毒恢复期留有癫痫和中毒性脑病22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10 min均发生抽搐,其中19例呈癫痫持续状态,其它类型的发作有肌阵挛、失张力、不典型失神;随访18例中,智力恢复正常14例,其中痊愈11例(癫痫发作停止),显效3例(癫痫发作减少75%以上)。遗留智力低下4例。结论 为防治鼠药中毒后遗症问题应在急性期早期足量使用乙酰胺,洗胃与清洁口腔并举,立即止抽、防止再发。

  • 免疫调节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综合探讨

    作者:范亚可;梁华;蔡红;吕婕;张廷熹

    目的 探讨免疫调节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法。治疗组分别应用转移因子(TF)及胸腺肽(A组);必思添(B组);泛福舒(C组),当感染时加用抗生素。对照组仅在感染时单用抗生素。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减少,A组治疗组,治疗后5个月平均为(2.70±0.14)次,而对照组为(4.35±1.28)次,两者相比P<0.01。B组治疗组,5个月平均为(2.83±0.27)次,而对照组为(5.97±0.27)次, 两者相比P<0.01。C组治疗组,5个月平均为(2.20±1.42)次,对照组为(3.60±1.92)次, 两者相比P<0.01。感染的持续时间缩短,A组治疗组,治疗后1~5个月发病持续时间为(9.43±0.13) d,与对照组(14.01±1.36) d比较明显缩短P<0.01。B组治疗组,治疗后1~5个月发病持续时间平均为(8.60±0.47) d,与去年同期(23.50±0.54)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对照组与去年同期比较也有缩短,但治疗组更明显。C组治疗组感染持续时间5个月平均为(4.70±1.73) d,与对照组(6.90±2.06) d比较明显缩短P<0.01。CD系列值提高,A组治疗后CD4从(27.7±6.4)升高到(31.9±6.4);B组CD3从(64.8±1.8)升高到(69.2±1.5),CD4从(36.0±1.4)升高到(37.4±1.5);C组CD3从(62.4±7.3)升高到(66.6±6.6),CD4从(32.7±5.7)升高到(35.8±5.6)。各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A组有效率为66.6%,B组有效率为73.3%,C组有效率为73.3%。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 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28例早期误诊分析

    作者:王远旭;ZHANG Yuan-Gao;谷勤

    目的 探讨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28例结核性脑膜炎误诊病例,对误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问诊不详细,症状、体征及脑脊液早期改变不典型,是造成误诊常见原因。结论 掌握该病早期多样化表现,注重卡介苗接种史及结核接触史,及时行相关检验,并对脑脊液动态观察,可减少误诊。

  • 小儿呼吸道疾病与胃食道反流

    作者:梁淡湄;王琳琳;姜海行;陆红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疾病与胃食道反流关系。方法 对2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做胃镜检查,并取食道下段粘膜1~2块送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21例患儿胃镜肉眼观察发现食道炎12例,其中食道炎Ⅰ度4例,Ⅱ度8例,9例正常。而组织病理检查14例食道下段粘膜鳞状上皮增生,肥厚。其中2例呈乳头样增生。肉眼观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5.7%。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常合并胃食道返流,后者又往往加重呼吸道症状,从而使疾病迁延不愈。故建议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时,除常规抗炎、对症处理外,可试加用抗反流药物。

  • 拉萨地区藏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CT动态观察

    作者:德吉美朵;益西央宗;桑沧

    目的 探讨拉萨地区藏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特征与CT表现。方法 对32例藏族足月新生儿HIE进行前瞻性的动态观察,分析临床分度和临床分期与CT分度的相关性。结果 32例HIE患儿临床分度轻度8例,中度16例,重度8例。8例临床分度为轻度者CT改变均为轻度;16例临床分度为中度者15例CT改变为中度,1例为重度;8例临床分度为重度者CT改变均为重度;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符合率达98%;临床各期CT表现多样,后遗症期仍有15例尚未恢复。结论 HIE的诊断临床分度与CT分度有较好的相关;对中、重度HIE患儿需长期随访。

  • 小儿腹泻病与一氧化氮

    作者:许炽华;王志钢;马登华;张业新;王青;沈惟堂;徐凤飞

    目的 了解小儿腹泻病时体内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 22例腹泻病住院患儿于入院24h内及治疗后72~96 h各采静脉血检测NO值,并设对照组30例。以经典镉还原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硝酸根离子水平,为指示NO合成与释放指标。结果 3组(急性期,恢复期,对照组)NO值分别为(140.96±14.55) μmol/L;(66.40±7.28) μmol/L;(18.53±9.58) μmol/L,经各组两两比较t值分别为9.65,18.08,10.66,均P<0.001。结论 急性腹泻病时NO值明显增高,增高程度和腹泻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原发性淋巴结外淋巴瘤13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景荣;张国元

    目的 探讨原发性淋巴结外淋巴瘤(PENL)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总结1995~2000年住院PENL病例共13例。结果 该组病例发病年龄高峰6~10岁,原发部位以胃肠道常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是相应组织器官受累引起的浸润、压迫、阻塞、出血症状和全身症状。病理类型本组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误诊率极高,该组误诊率为76.9%。结论 病理活检结合免疫组化为确诊手段。

  • 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150例分析

    作者:王蓓

    目的 明确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病因。方法 排除了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入院的150例病例全部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肝功能,部分病例查AFP,γ-GT,G-6-PD活性测定,MCV-PCR,MCV-IgG,IgM,细菌学培养等等,并以“暂停母乳法”确诊母乳性黄疸。结果 早期高胆的主要病因为感染(33.3%),围生因素(25.3%),母乳性黄疸(18.7%),G-6-PD缺陷(8%),新生儿硬肿症(8%),另有原因不明占10.7%。结论 早期高胆的病因感染仍居首位,其他依次为围生因素、母乳喂养、G-6-PD缺陷、硬肿症。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变化

    作者:杨静丽;张国珍;程秀永;栾斌;贾莉婷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方法 分别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15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及25例足月HIE新生儿(HIE组)在生后24 h内、3 d和7~10 d血清NSE和TNF水平。结果 HIE组在生后24 h内、3 d和7~10 d的血清NSE浓度分别为(13.93±2.71) μg/L,(12.46±2.36) μg/L和(8.41±1.44) μg/L,对照组NSE浓度分别为(8.04±1.53) μg/L,(7.92±1.73) μg/L和(7.56±1.02) μg/L;HIE组血清TNF浓度分别为(0.401±0.183) μg/L,(0.339±0.126) μg/L和(0.183±0.076) μg/L,对照组TNF浓度分别为(0.170±0.085) μg/L,(0.179±0.116) μg/L和(0.165±0.052) μg/L。HIE组在生后3 d内血清NSE水平和TN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7~10 d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NSE和TNF参与了新生儿HIE的病理生理过程。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防治体会

    作者:张洪荣

    目的 了解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其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 对近6年收治的44例患儿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防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患儿年龄为生后17天~4个月,95.5%为纯母乳喂养儿,25%在病前应用过抗生素或磺胺药。症状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出血、贫血、前囟饱满、惊厥、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率达90.9%。病死率18.2%,所随访的存活者有36%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该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应早期诊断,及早输新鲜血,补充维生素K。

  • TEL-AML1和bcl-2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早期治疗反应的关系

    作者:方拥军;陆谨;郭锡熔;陈荣华

    目的 探讨TEL-AML1融合基因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e leukemia, ALL)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检测了42例初诊ALL病例及正常对照10例的TEL-AML1融合基因和bcl-2的表达,并与其早期治疗反应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 实验组TEL-AML1阳性表达10例,阴性率23.8%,bcl-2阳性表达27例,阳性率64.3%;TEL-AML1阳性病例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病例(P<0.01);TEL-AML1阳性病例高危ALL明显低于阴性病例(P<0.05);TEL-AML1阳性病例的地塞米松诱导试验的阳性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TEL-AML1出现往往预后较好。RT-PCR可作为有效的测定方法。

  • 28例小儿细菌性痢疾并发惊厥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有成

    目的 探讨小儿细菌性痢疾引起惊厥的原因。方法 分析28例小儿细菌性痢疾并发惊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既往有高热惊厥史和/或惊厥家族史者8例,28例惊厥均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伴意识丧失,惊厥发生于发热24 h内22例,~48 h 6例,惊厥发作1次21例,2次6例,4次1例;发作持续时间≤15 min 25例,~30 min 2例,>30 min 1例,惊厥停止后意识很快恢复23例,2~4 h恢复5例,休克1例。经积极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小儿细菌性痢疾引起惊厥的主要原因是高热惊厥,其次是中毒型菌痢。

  • 41例儿童夜惊梦游的动态脑电图结果分析

    作者:尹蓉;李国良;姜海燕;郭五英

    目的 探讨夜惊、梦游患儿脑电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41例夜惊、梦游患儿、40例正常儿童、60例癫痫患儿进行监测。结果 夜惊、梦游儿童有较高的脑电图异常率。主要表现普遍和局部的阵发性慢波,棘-慢、尖-慢综合波。结论 夜惊、梦游儿童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但低于癫痫儿童的脑电异常率,提示可能存在大脑皮层发育延迟。

  • 围术期处理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爱军;纪成福;王涛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处理体会。方法 手术治疗先心病患儿83例,年龄1 d~3岁,其中单纯畸形55例,复杂畸形28例。除动脉导管未闭(PDA)外,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矫治。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主动脉缩窄者行分期手术,合并其它畸形者均予以同期矫治。结果 全组住院死亡6例(7.2%),并发症发生率12%,余77例随访1年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围术期处理。

  • 家庭成员带菌对儿童HP感染根除后1年再感染率的影响

    作者:项立;文飞球;唐沂;李玉华;卓卫华;李国锋

    目的 探讨父母带菌对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后1年再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对经13 C尿素呼吸试验(13 C-Urea Breath Test, 13 C-UBT)监测HP已经根除的反复腹痛患儿26例及其父母进行3,6,12个月门诊随访并复查13 C-UBT。结果 患儿组3,6,12个月仅1例再感染HP,HP再感染率均为3.85%,而同期父母组HP带菌率分别为80.8%,84.6%,84.6%。结论 儿童HP根除后年再感染率很低,其父母亲HP带菌对儿童HP根除后1年再感染率影响不大。

  • 儿童糖尿病缓解期的免疫状况探讨

    作者:李明;郑铠军;李振华;何洁冰;潭益恒

    目的 了解儿童糖尿病缓解期的免疫状况,寻找儿童糖尿病易感染的病因。方法 设13名患儿为实验组,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IgG,IgA,IgM,C3水平。并设正常儿童13名作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CD3(66.32±5.67)%,CD4(41.88±7.99)%,CD8(21.43±4.07)%,CD4/CD8(1.45±0.25)%;IgG(64.67±5.57)g/L,IgA(1.26±0.36)g/L,IgM(1.50±0.20) g/L。对照组分别为(68.05±4.55)%,(46.66±5.01)%,(23.32±3.09)%,(1.65±0.35)%,(68.02±4.55)g/L,(1.56±0.36)g/L,(1.72±0.33)g/L两组相比,t值分别为2.56,4.15,2.80,2.45,2.98,2.31,2.49,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补体C3无改变,t值为2.01,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儿童糖尿病缓解期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临床上可考虑给予免疫增强剂治疗,减少感染。

    关键词: 糖尿病 免疫 儿童
  • Holt-Oram综合征2例报告

    作者:陈妍;朱建幸;储淞雯

      Holt-Oram综合征又称心-手综合征,国内文献未见报道。由于本综合征罕见,临床上容易漏诊。本院儿科近20年来先后收治2例,报告如下。  例1:女性,22天,G2P1,足月顺产,因发热4 d入院,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检呈现特殊面容,两眼距增宽,鼻根部低平,下颌骨较小,腭裂。胸骨左缘2~4肋间处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两肘关节屈曲,不能伸直,两手外展屈曲状,双手手指较长,双足拇趾较短。心脏彩超示室间隔缺损。染色体46,XX。

  • 急性氨茶碱中毒1例

    作者:王书华

    患儿,男,2月,体重5kg。因患肺炎在外院治疗7d,病情明显好转,体温正常情况下误将氨茶碱200mg1次静脉滴入,约100min即出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即转入我院。体查:体36.5℃,神清,面色苍白,阵发性呼吸急促,呼吸90~100次/min,四肢肌肉颤动,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心率200次/min,律齐,腹软,肝肋下2cm,质中等硬,肌力正常。

  • 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1例

    作者:郑成中;刘彦君;孙玉平;牛杰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2 d,因生后拒奶44 h,发热、阵发性四肢抽动6 h入院。第1胎1产,孕39周在家自然分娩(新法接生),出生体重1900 g,羊水呈深绿色,出生时全身青紫、不哭、呼吸弱,5 min后渐缓解,但一直很少哭、肢体活动少,出生后一直未吃奶或糖水,6 h前出现发热伴不规则阵发性四肢抽动。母孕期体健,饮食正常,无发热等疾病史,无毒物、药物、放射线接触史,无糖尿病家族史。查体:T37.7℃,R 66次/min,P 168次/min,体重1 800 g,足月新生儿貌,发育营养较差,反应差,嗜睡,哭声弱,皮肤胎粪污染,皮肤轻度干皱,无硬肿,前囟2 cm×2 cm,张力稍高,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68次/min,心音有力,心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腹部较胀,肝脾不大,肠鸣音1次/min。四肢肌张力低。血常规:WBC 10.2×109/L,RBC 4.69×1012/L,Hb 154 g/L,PLT 120×109/L。尿检:尿糖++,酮体阴性,血生化(未进食及输液前):K+ 4.37 mmol/L,Na+ 142.5 mmol/L,Cl-97.8 mmol/L,Ca2+ 1.86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0 mmol/L,血糖:15~18.6 mmol/L。血胰岛素测定(IRI)11.57 μIU/ml(正常5~20),C肽7.15 ng/ml(正常0.6~3.8),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阴性,糖化血红蛋白<2.5%(正常3.4%~6.1%)。腹部B超:胰腺大小形态正常。脑CT扫描示急性缺氧缺血性脑病改变,胸部X线检查示肺纹理粗,上消化道碘水造影:胃容积变大,胃蠕动弱,贲门处可见造影返流入食道,肠管扩张。其父母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正常。诊断:①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②足月小于胎龄儿;③新生儿窒息;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轻-中度);⑤新生儿肺炎;⑥代谢性酸中毒;⑦低钙血症。用胰岛素治疗,普通胰岛素0.4 U+5%葡萄糖50 ml,静脉滴注,1次/8 h,第2,3日改为1次/12 h,以后渐减量及给药次数,第9天停药。其它疾病按常规治疗,停药后测血糖6.8 mmol/L,患儿恢复正常吃奶,2周内血糖偏高(6~9 mmol/L),尿糖阴性,第19天门诊复查血糖正常(4.8 mmol/L)。

  • 婴幼儿溃疡性结肠炎1例

    作者:昌晓军;卢宏柱;伍晓红

      患儿,男,1(10)/(12)岁。因反复腹泻粘液血便和脓液1年入院。病初为稀便,3~5次/日,逐渐便尾带红白粘液,后为暗红色血水样便,便前多有腹痛,便时里急后重,便后腹痛缓解。时有间断低热,食欲欠佳,精神萎糜,不活泼。父母健康,无类似病史。T 36.8℃,P 120次/min,R 28次/min,体重8.5 kg,身长80.2 cm,慢性贫血貌,方颅,前囟0.8 cm×1 cm,口腔粘膜可见4个直径为0.3 cm~1.1 cm溃疡灶。心肺未见明显异常。由于腹泻迁延不愈,故行纤维结肠镜检。其结果为:肠粘膜粗糙不平,各肠段均见云絮状充血,水肿,广泛存在溃疡、糜烂,粘膜质脆,触之易出血,肠血管网络模糊不清,肠腔形态无异常,所检肠段未见异常赘生物(图1,见插页Ⅱ),病检示慢性炎症。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给予抗感染,维持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贫血,纠正低蛋白血症,解痉,止痛,激素等治疗2周,好转出院。

  •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9例报道

    作者:朱慧娟;周长虹;刘华林;王一冰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简称SSSS)是多见于婴幼儿的感染性疾病,本组9例病人男5例,女4例。年龄7个月~4岁,其中7个月1例,1.5~2.5岁4例,3~4岁4例。全部病人有发热和皮疹,体温在37.5~39℃之间,皮疹表现为面部、躯干和四肢皮肤弥漫性潮红及散在大小不等的疱疹,眼和口周皮肤并有糜烂和放射状皲裂,触痛明显,尼氏征阳性。恢复期皮肤呈皮糠样脱屑及结痂。眼睑浮肿4例,眼部分泌物增多3例。均有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7例,其中3例有脓栓。血培养8例,其中2例培养出金葡菌,眼分泌物培养2例为金葡菌,咽分泌物培养4例,其中3例为金葡菌,皮疹液分泌物培养2例为金葡菌。药敏示对先锋霉素V、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先锋必、菌必治、白霉素、复方新诺明敏感。

  • 火棉胶样婴儿并双足趾畸形1例

    作者:卫小平;刘明;王厚眷;邵荣昌

      患儿,男,生后7 h因全身皮肤干燥发红而入院,患儿系第3胎,胎龄39周顺产,羊水胎盘无异常,母亲孕期无疾病及服药史。入院时,患儿全身皮肤干燥、发红、发亮,整个躯体似覆一层火棉胶样包膜,皮肤无弹性,且广泛裂开,以腹股沟区等皱褶处更为明显,裂开处露出淡红色新皮肤,心、肺、腹未发现异常,四肢关节伸展受限,双足除第一拇趾外余四趾极短小约0.5 cm长,右足第3,4趾呈并趾畸形。(图1,2,见插页 Ⅰ)。查WBC 10.8×109/L。入院后裸体暴露于温箱中,皮肤外用红霉素软膏,接触患儿前严格洗手,辅以抗生素,补充维生素A和热卡等治疗,3 d后裂开之表皮薄膜大片剥脱,皮肤呈广泛弥漫性潮红,上有灰褐色多角形大片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口周皮肤轻度皲裂,住院11 d后患儿全身鳞屑基本脱落,露出淡红色皮肤,精神反应好、吃奶正常,皮肤病理检查为表皮过度角化、皮脂腺消失、血细菌培养阴性、染色体核型分析无异常。

  • 获得性癫痫性失语2例报道

    作者:初梅;孟晓萍;涂娟;杨健

      例1,男,4岁6个月。主因“3年内抽搐4次,频繁发作伴少语10 d,不认人4~5 d”入院。患儿1岁6个月外伤后出现抽搐,呈强直性阵挛发作,约持续1 min。以后间断出现3次,性质同前。未长期服药。入院前10 d无诱因频繁发作,7~8次/d,发作形式多变,可仅有某些肢体的抽动,双侧发作频率相等。近4~5 d,对外界反应差,少语,不认识其母。查体:神清,目光呆滞,不说话,可正确完成简单指令,双眼不追物,左侧巴氏征(+),右利手,余查体未见异常。脑电图:药物诱导睡眠中,中央、顶、左颞导联,可见散在棘波。头颅CT正常。入院后予以丙戊酸钠每日20~30 mg/kg,并配合语言训练。抽搐控制2 d,语言较前好转,可说简单字词,之后抽搐又频繁发作,说话又较前减少,且无故打人、多动。遂加用氯硝基安定每日0.07~0.08 mg/kg,口服3 d后,未再抽搐,可认人,并逐渐主动说话,反应灵敏,住院3周,好转出院。

  • 川崎病误诊1例

    作者:冯琳;张宝玺

      患儿,女,1岁10个月。因“喘憋、多汗、少尿1个月”入院。查体:呼吸52次/min,端坐呼吸,精神差,不能平卧。眼睑轻度浮肿,颈静脉怒张,心前区稍隆起,心尖搏动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60次/min,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肝肋下7 cm,剑下6 cm,脾肋下2.5 cm。血常规:WBC 8.8×109/L,N0.55,L0.38,Hb 91 g/L,血小板230×109/L。胸片示心脏增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I,aVL,V5,V6呈异常Q波,ST-T改变。心肌酶、血沉均正常。二维超声心动图:全心增大,以左心增大为主。入院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入院后追问病史,患儿自生后至发病前无心衰表现。生后3个月时曾经发热1个月,体温波动于38~39℃,伴口唇干裂,无皮疹、手足硬肿、脱屑。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不详。发热1周时查血常规:WBC 11×109/L,血小板330×109/L。血沉30 mm/h,当时诊断不明,抗生素治疗无效,间断予激素后退热。

  • 红细胞生成素在新生儿应用的研究近况

    作者:黄玫;方亦兵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调节红系晚期祖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的主要生长因子,是决定组织氧合状态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EPO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特异的红细胞受体(EPO-R)而发挥功能[1]。EPO及其受体功能异常即产生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或早产儿贫血,并可导致70%怀孕母鼠胎仔死亡。开始认为EPO专一在造血细胞上,现已发现功能性EPO-R存在于多种非造血细胞上。早产儿使用重组EPO(rEPO)可减少其住院期间需要输血的次数和输血的总量。此种治疗可视为生理性的。然而在使用的剂量、间隔及治疗期限上还有争议,本文就EPO的结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在新生儿的使用进行综述。

  • 小儿肠息肉的病理研究及处理

    作者:薛娟;陈永田;吴中匡

      1985年4月至1998年10月,我院儿科共收治小儿肠息肉591例,其中直肠结肠幼年性息肉(juvenile polyps of colorectum, JP)581例,幼年性息肉病(juvenile polypsis, JPs)4例,黑斑-胃肠息肉病即P-J综合征(Peutz-Jegher syndrome, PJS)3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3例。复习文献,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本文重点综述小儿肠息肉的病理研究及处理。

  • 神经肽Y及心肌肌钙蛋白T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中的意义

    作者:王虹;王志超;周卓

    目的 探讨神经肽Y(NTY)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月诊治的甲亢23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NTY,cTnT,游离T3,游离T4(FT3,FT4),促甲状腺素(TSH)以及检测代表左心射血功能的指标心脏指数(CI)和射血分数(EF),并进行相关性对比。结果 NTY治疗前升高192.8±7.1 ng/L,治疗后降至正常,t=2.185,P<0.05,差异有显著性。cTnT治疗前仅6例升高0.13±0.04 ng/L,治疗后均降至正常,t=2.08,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EF有9/23例减低,治疗4周后8/13例恢复正常。NTY与CI,EF均成反比,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333,-0.203。结论NTY,cTnT在甲亢心脏病中均升高,NTY对心脏有负性肌力作用。甲亢性心脏病存在神经内分泌调节引起的继发性缺血性改变,只要治疗及时可以痊愈。

  • 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作者:杜悦;徐刚;郝良纯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和地塞米松(DEX)对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剂量IVIG及DEX随机治疗46名AITP患儿,治疗后监测患儿血小板变化,同时观察IVIG及DEX的副作用。结果 静脉滴注IVIG 5 d,3 d及DEX 3组之间治疗后血小板(Tc)持续≤20×109/L与Tc≥50×109/L开始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IVIG组≥50×109/L的人数所占比例明显增多,其中以IVIG 2组更显著,与DEX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9.17,P<0.05)。结论 对于急性重症ITP患儿,合并严重粘膜及/或重要脏器出血者,应首选IVIG治疗。

  • 单纯性肾病患儿甲状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家发;刘芸;吴澄清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肾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双抗体放免法检测肾病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各20例血清甲状腺素,比较两组变化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正常,肾病组血清T3,T4,TSH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分别为(1.0±0.5) nmol/L,(15.5±32.4) nmol/L,(20.2±13.2) mU/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检测单纯性肾病患儿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对增进治疗效果,估计和改善预后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 重组hpAKP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新生小鼠脑内的表达

    作者:薄涛;韩玉昆

    目的 探索逆转录病毒载体(RV)作为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及靶基因在其脑内表达特点。方法 将从质粒DAP获得的报告基因人胎盘碱性磷酸酶(hpAKP)克隆至RV pLXSN,用脂质体转染法导入包装细胞系PT67,获得高滴度的重组病毒。将其注射入生后1 d的小鼠脑内,通过原位杂交、酶组化法,检测hpAKP在新生小鼠脑内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法,确定所转染细胞的种类。结果 注射后,新生鼠脑内hpAKP表达渐增高,但28 d表达已较前减弱。RV转染的细胞位于皮层的Ⅱ~Ⅴ层锥体细胞、脑干神经核,小脑Purkenje细胞层,脑血管壁,脑膜及室管膜细胞等处。绝大多数细胞GFAP(+),少数GFAP(-)细胞也有转染,未见RV对神经系统的损害。结论 RV可高效广泛转染包括神经元在内的新生小鼠脑细胞,靶基因表达正常,RV适于作为新生动物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的载体。

  • 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NSE阳性细胞

    作者:贾延;杨于嘉;宋元宗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在体外分化为NSE阳性细胞的方法。方法 采用β-巯基乙醇预诱导MSCs 24h,再诱导5 h。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计数诱导前后的细胞。结果 诱导后MSCs形态改变,胞体呈锥形,突起交织成网。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表达率达到(63.7±4.5)%。结论 β-巯基乙醇可以诱导成年大鼠MSCs在体外分化成为NSE阳性细胞。

  • 甲状腺激素对新生鼠小脑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作者:帖利军;潘建平;葛玲;张瑞娟

    目的 研究甲状腺激素对新生鼠小脑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质(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他巴唑复制的甲状腺机能减退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对正常及甲状腺机能减退新生鼠小脑皮质的GAP-43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生后15 d及30 d甲状腺机能减退新生鼠的体重(14.00±3.03) g,(29.88±8.92) g、脑重(0.825±0.078) g,(1.150±0.110) g均较正常同龄新生鼠低(33.00±4.12) g,(80.00±14.28) g;(1.098±0.040) g,(1.430±0.114) g(P<0.001);生后15 d甲状腺机能减退新生鼠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T3 (0.26±0.28) nmol/L,T4 (10.00±4.80) nmol/L也较正常同龄鼠降低T3 (1.052±0.143) nmol/L,T4 (93.85±7.92) nmol/L (P<0.001);正常及甲状腺机能减退新生鼠小脑皮质GAP-43分布趋势相似,均表现为分子层染色重,神经元胞体不染色;图像分析显示甲状腺机能减退新生鼠小脑皮质分子层GAP-43灰度值在生后15d(171.35±0.69)明显高于正常组(160.83±4.69)(P<0.001);其灰度值在生后30 d(149.60±3.94)则低于正常对照组(159.42±6.66)(P<0.01)。结论 在脑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小脑皮质GAP-43的表达。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儿童血脂的影响

    作者:张晓;麦根荣;江钟炎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是否影响了中国学龄儿童的血脂水平。方法 检测214名本地的两所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儿童的血脂,其中男116名,女98名,年龄8~12岁。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APOE基因型。结果 APOE的基因型分布为E3/3 148例(69.2%),E4/3 41例(19.1%),E2/3 20例(9.3%),E4/4 5例(2.4%),E2/4和E2/2未检测到;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按E4>E3>E2的顺序减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甘油三酯则按上述顺序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的影响在中国汉族学龄儿童中存在。

  •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儿童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高莉莉;方先勇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对儿童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FNAC检查法诊断儿童甲状腺炎。结果 经细胞学诊断为甲状腺炎共计100例,经临床治疗及其它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符的98例(98%),只有2例(2%)在分类上出现误差,而血清学(T3,T4,TG,TM,TSH)检查敏感性则相对较低,桥本氏甲状腺炎为63.1%~73.6%,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26.0%~84.7%,其它血清学检查均无意义。结论 FNAC检查法吸出细胞成分充足,几乎不含血液成分,有利于甲状腺炎的诊断及分类。

  • 肺高压肺血管重建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因表达

    作者:秦玉明;周爱卿;贲晓明;沈捷;梁瑛;李奋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因表达与肺高压形成的关系。方法 利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T)诱导的大鼠肺高压动物模型,经导管介入测定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肺组织MM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第3周肺动脉压力已明显升高,以第4周为高,而大鼠肺组织MMP-1 mRNA表达水平以实验第2周为明显,第3,4周表达水平下调,但仍高于第1周。结论 MMP-1早期基因表达升高参与细胞外基质屏障的降解,对肺血管重建可能起了触发作用,实验后期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导致细胞外基质积聚的重要原因之一。

  • 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学研究

    作者:张丽芳;杨晓苏;肖波

    目的 研究我国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的运动神经元生存(SMN)基因及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蛋白(NAIP)基因外显子的缺失情况,以探讨此二种基因与SMA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和PCR-酶切法检测15例Ⅰ~Ⅲ型SMA患者(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8例)、20例表型正常的SMA直系亲属及30例正常对照的SMN基因的第7,8号外显子和NAIP基因的第5,6号外显子缺失情况。结果 7例Ⅰ型和Ⅱ型SMA患者中6例纯合缺失SMN基因外显子7和8,1例纯合缺失外显子7而保留外显子8;8例Ⅲ型SMA患者仅1例有外显子7和8的缺失,余7例均无SMN基因的缺失;15例Ⅰ~Ⅲ型SMA患者均未检测到NAIP基因外显子5和/或6的缺失。结论 Ⅰ型、Ⅱ型SMA可通过SMN基因第7,8号外显子的检测进行确诊,方法简便可靠,Ⅲ型SMA患者SMN基因缺失率低,故通过检测SMN基因7,8外显子进行基因诊断尚需谨慎,NAIP基因在SMA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 内毒素诱导的动物ARDS肺内分流气体交换及呼吸力学的研究

    作者:刘锦铭;许德凤;李秀忠;张红;周玮;吴振裘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急性肺损伤(ALI)时肺内分流(Qs/Qt)、肺泡死腔(VDalv)、气体交换及呼吸力学的改变。方法 对麻醉后机械通气的10只幼猪给予持续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ARDS/ALI的发生,并进行180 min的实验观察。测定了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输出量(CO)、呼吸系统顺应性(Crs)、潮气末CO2分压(ET-CO2)、一口气CO2测定(SBT-CO2)、PaO2及PaCO2,并计算出心脏指数(CI)、Qs/Qt 、VDalv及ET-CO2/PaCO2。结果 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发ARDS/ALI后10 min,MPAP开始升高,30 min达高峰后略有下降,维持较高水平至180 min;Qs/Qt于90 min达高峰;VDalv增加并持续180 min,而CI,Crs,PaO2,ET-CO2/PaCO2降低(P<0.05)。结论 Qs/Qt,VDalv,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血气分析的综合测定,对ARDS/ALI早期诊断及了解其病理生理变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优秀

    作者:

      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评优颁奖大会于2000年12月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的宗旨是促进我国学术期刊的现代化、规范化工作,加快我国学术期刊信息化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这次评优活动历时近1年,其规模和档次在我国都是史无前例的,有2400余种期刊执行了《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有1950余种学术期刊参加了评优活动,在评优的竞争中,《中国当代儿科杂志》脱颖而出,以其版面编排精美,数据完整规范,检索项目齐全荣获中国学术期刊规范优秀奖。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作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于2000年12月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之一的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此标志着〖HTST〗中国当代儿科杂志〖HTSS〗已开始与国际接轨,学术地位在不断地提高。

  • 小剂量氟哌啶醇结合支持性心理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王文光;张亚君;肖洁芳

    目的 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TS)治疗方法。方法 观察组26例,采用小剂量氟哌啶醇,(起始剂量每日0.025 mg/kg,大剂量≤2 mg/d)结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并与21例单纯小剂量氟哌啶醇组(剂量同前)及28例常规剂量治疗组(起始量每日0.05 mg/kg,大剂量≤6 mg/d)作对照。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单纯小剂量组(P<0.01),与常规剂量组相近(P>0.05);而药物毒副反应观察组(11.5%)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46.4%)(P<0.05)。结论 小剂量氟哌啶醇结合心理干预是治疗TS一个疗效好且安全的方法。

  • 小切口加皮内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作者:邵景明;李丰德;钟峰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微创手术的方法。方法 采用下腹部横切口,长约1~1.5 cm,以触摸精索的方法确定切口的位置,即在耻骨上方用食指左右滑动触扪精索,在精索向上延续摸不清处,以此点为中心作横切口,可直接暴露外坏(不需要切开外环),于外环下方用弯钳提出提睾肌分层撑开,即可寻及疝囊,近端行高位结扎。后用5-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皮肤。结果 采用该术式其平均住院天数缩短为3 d,治愈率为100%,均无术后并发症,随访1~1.5年,无1例复发,另18例急症手术,亦取得同样结果。结论 小切口加皮内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简便、安全、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可在临床上推广。

  • 钢板支架矫治小儿先天性漏斗胸

    作者:曹辛;李劲松;吴骏

    目的 观察特制钢板对小儿先天性漏斗胸的矫治效果。方法 将二侧凹陷的肋软骨作部分切断直至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使凹陷的肋软骨上抬无阻力感,采用特制钢板支架,将钢条二翼分别插入两侧第4或第5肋骨锁骨中线处的肋骨骨髓腔内,用固定钢板将二根钢条固定,用钢丝将胸骨固定在钢板上,使胸骨保持平整。结果 12例手术效果满意,胸骨至脊柱椎体间的小距离从术前的(4.0±1.1) cm增加到(5.9±1.1) cm。结论 采用特制钢板支架矫治小儿先天性漏斗胸,术式操作简便,损伤范围小,矫治效果满意。

  • 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中循环内皮细胞变化

    作者:王清江;刘素琴;郭春燕;常永超;朗然;马国瑞

    目的 探讨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中循环内皮细胞(CEC)变化和纳络酮对内皮细胞数目的影响。方法 制作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用Hladovec法从富含血小板血浆中分离循环内皮细胞。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组循环内皮细胞分别为(2.15±0.81)×106/L,(3.25±0.71)×106/L,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24 h后,HIBD组、纳络酮组CEC数目无明显差别。48 h后纳络酮组CEC数目明显低于HIBD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循环内皮细胞数目可显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程度,可作为脑损伤的指标之一。纳络酮对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 低剂量吸入普米克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启山

    目的  观察持续低剂量吸入普米克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对骨和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低剂量吸入普米克,对照组给予间歇吸入喘乐宁气雾剂,缓解后停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控制率及吸入普米克前后大呼气流速(PEF)及PEF变异率的变化和对骨及钙、磷代谢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02,P<0.01);吸入普米克前后PEF实测值/预计值及PEF变异率有极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38.64,44.38,均P<0.01);治疗前后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结果无统计学上差异(t值分别为0.07,0.23,1.18,P>0.05);治疗后骨密度较治疗前增加。结论 低剂量吸入普米克,可较好地控制哮喘症状,患儿大呼气流速及变异率均显著改善,并且不会影响小儿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亦不会影响体内钙、磷代谢,在临床上是安全和有效的。

  • 思密达 654-2对小儿静脉滴注红霉素消化道副作用的干预作用

    作者:罗晓明;周馥英

    目的 探讨思密达、654-2对红霉素抗感染剂量消化道副作用(GISE)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思密达口服加654-2静脉滴注组50例,口服思密达组46例,静脉滴注654-2组42例,3组作为治疗组,37例为对照组,观察175例静脉滴注红霉素患儿GISE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GISE发生率分别为12%,30.4%,28.6%,较对照组75.7%明显减少(P<0.005),且程度明显减轻。单用思密达组与单用654-2组之间无差异(P>0.05),而两药合用效果明显好于单药组(P<0.05)。结论 思密达、654-2均能明显减轻红霉素的GISE,作用机制不同,两者有协同作用;红霉素与思密达尽量避免共同服用。

  • 反复咯血

    作者:黄榕;梁莉;俞燕;谢珉

    1 病例资料  患儿,女,11岁,因反复咯血5个月,再发3 h第2次入院。患儿5月前因咯血11 d第1次入院治疗。入院后查血红蛋白103 g/L,白细胞5.0×109/L,中性0.51,淋巴0.49,血小板197×109/L;尿常规:镜检红细胞0~2/HP,余正常;肝、肾功能、血沉正常;PPD皮试(1∶2000),PPD-IgG,PPD-IgM,肺吸虫皮试均阴性;快速血培养、高渗血培养无菌生长;胸片:右下肺感染?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右下叶前基底支改变,癌症?结核?钳夹物活检阴性;痰找癌细胞阴性;CT示右下肺感染。诊断为“右下肺炎,轻度失血性贫血”。予以抗炎、止血、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患儿无低热、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于入院前3 h无明显诱因感咽喉部痒,随即咯出鲜血约100 ml,在入院途中再咯1次,量同前,咯血时患儿感胸闷不适,面色苍白,精神差。以“咯血查因”收住院。起病以来无发热、咳嗽、气促,无头昏、呕吐及其它部位出血现象,大小便正常。患儿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体查:体温36.8℃,呼吸20次/min,脉搏82次/min,体重41.5 kg,血压110/60 mmHg(14.7/8 kPa)。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无黄染、出血点及皮疹,未见扩张的毛细血管;胸廓对称无畸形,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脏各瓣膜区无震颤,心界不大,心率82次/min,律齐,心音正常,未闻及杂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3 g/L,红细胞4.24×1012/L,白细胞12×109/L,中性0.80,淋巴0.20,血小板235×109/L。胸片正常。入院诊断:咯血查因:①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②肺出血肾炎综合征;③肺动静脉瘘;④支气管扩张症。入院后复查血红蛋白91 g/L,红细胞3.48×1012/L,白细胞5.6×109/L,中性0.72,淋巴0.28,血小板278×109/L;尿常规正常;ESR,ASO,CRP,肝功能、肾功能、免疫球蛋白正常;PPD-IgG,PPD-IgM,ANA,ENA,dsDNA阴性;PT,KPTT正常;血β2-MG阴性,尿β2-MG正常;血吸虫、肝吸虫、肺吸虫、旋毛虫、囊虫及弓形虫抗体检测阴性;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及柯萨奇病毒抗体检查阴性;血气分析:正常;痰找含铁血黄素细胞阴性。肺CT检查示右上肺尖段、后段,右中叶及右下叶背段,后基底段散在斑片状高密度影,未见“印戒”征,支气管通畅,未见明显扩张征象,左肺正常,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右肺抽出物培养阴性。入院后第1~3天,患儿仍出现咯血,每次约30~50 ml,血中有少量泡沫痰,咯血时精神差,面色苍白,右肺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但不伴大汗淋漓和烦躁不安,血压正常。每次经垂体后叶素及立止血治疗后咯血可停止,但咯血反复发生。

  • 人类疾病的基因治疗

    作者:曹亚

    1 基因治疗概述1.1 基因治疗的定义  基因治疗的传统含义是指单纯校正突变基因来对遗传性疾病进行治疗。目前认为所谓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性目的基因通过基因转移的途径导入由于基因缺陷的患者体内靶细胞中并产生具有治疗功能的蛋白质。就是以正常的或野生型的基因替代或置换致病基因的一种治疗方法。常有4大策略:基因置换、基因修正、基因修饰、基因失活。

中国当代儿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