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중국당대아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8830
  • 国内刊号: 43-13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18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杨于嘉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INSURE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西林;陈丹;李小萍;李明玉;沈剑锋;吴晓松

    目的 研究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使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INSURE)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减少肺损伤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 将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入院并同意使用PS的NRDS患儿64例随机采用INSURE治疗(观察组)和常频通气(CMV)治疗(对照组),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呼吸功能、上机时间、用氧时间、合并症及转归,测定两组白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铁蛋白(SF)的表达差异.结果 治疗后48 h观察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氧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上机时间、气胸、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和SF水平在6h、24 h、48 h、72 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INSURE策略能更好地改善NRDS患儿氧合功能,减少VAP的发生率,缩短了用氧时间,这可能与其减少TNF-α、SF产生,抑制抗炎因子IL-10减少有关.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柯莉芹;王凤美;李银洁;罗运春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3156例住院患儿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同时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1)3156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检出427例,阳性率为13.53%,其中女性患儿感染率高于男性(16.30% vs 11.70%,P<0.01).(2)<1岁、1岁~、3岁~、6~14岁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出率分别为3.6%、12.5%、19.2%、24.4% (P <0.01),其中≥3岁者总检出率高于<3岁者(P<0.01).(3)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出率不同,夏秋季节明显高于冬春季节(19.18%vs 9.61%,P<0.01).(4)427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患儿中,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60例(14.1%),合并比例高的呼吸道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结论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呈全年散发,以夏秋季节多见,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高发,同时还存在混合感染现象.

  • 母乳喂养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子代儿童期超重的影响

    作者:赵亚玲;马润玫;黄永坤;梁琨;丁臻博

    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子代的随访,探讨母乳喂养是否可以降低GDM子代发生超重的风险性.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GDM母亲子代1189例进行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后0~3月母乳喂养方式及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对GDM子代超重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 在对孕前BMI、孕期增重、孕期血糖水平、性别、出生体重、年龄及父亲体重等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0~3月纯母乳喂养组GDM子代儿童期超重发生风险低于人工喂养组(OR:0.479,95%CI:0.256~0.897);接受0~3月母乳喂养、4~6月母乳喂养及大于6月母乳喂养GDM子代儿童期超重发生风险均低于人工喂养组(分别OR:0.456,95% CI:0.233 ~0.827;OR:0.29,95% CI:0.103 ~0.817;OR:0.534,95% CI:0.280~0.970);接受4~6月母乳喂养GDM子代儿童期超重发生风险低于0~3月母乳喂养组(OR:0.372,95% CI:0.129 ~ 0.874);而接受母乳喂养时间<6月与接受母乳喂养时间≥6月与GDM子代儿童期超重发生风险无相关性(OR:0.769,95% CI:0.4701~1.258).结论 出生后0~3月母乳喂养,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可以降低GDM子代发生超重的风险,且在出生后6月内,随着母乳喂养时间的增加,GDM子代超重发生风险降低,而出生6月以后,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可能并不能降低超重的发生风险.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江华;胡文婷;陈静;罗长缨;王坚敏;周敏;叶启东;汤燕静;罗成娟

    目的 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儿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的治疗效果,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对接受allo-HSCT治疗的20例儿童CML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诊断至移植间隔时间、供受体HLA配型相合情况、移植时患儿疾病状态以及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ost-v-host disease,GVHD)等多种因素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截止至随访日期,20例患者中,13例无病存活,7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急性重度GVHD,2例死于慢性GVHD及其并发症,1例死于移植后复发,3年总无病生存率为(64.6±1.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儿童CML治疗预后重要的因素之一(P<0.05),年龄≥10岁是CML儿童移植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其他因素,包括性别、HLA配型、移植时疾病状态、诊断至移植间隔时间以及急、慢性GVHD等均对治疗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进一步证明仅年龄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1).各种严重急慢性GVHD是引起患者死亡重要的原因.选择10位点全相合的供体进行移植治疗预后好.结论 allo-HSCT能有效治疗儿童CML,对于年龄≥10岁的CML患儿宜早期行allo-HSCT移植治疗,且尽可能选择10位点全相合的供体进行移植,积极防治GVHD,改善CML患儿移植治疗后的转归.

  • 220例住院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的分子检测及其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徐巧;林书祥;郭伟;董汉权;王维;彭林

    目的 通过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特点.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20例住院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MP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将检测阳性标本用HaeⅡ和HaeⅢ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反应后与标准株对比,分析阳性标本MP的基因分型.通过随机采样对部分阳性标本扩增产物测序证实基因分型的准确性.结果 220份标本MP的阳性检出率为55.0% (121/220).MP感染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63.5%,101/159),6个月内的婴儿阳性率低20% (1/5),无明显性别差异和季节差异.随机抽取的60份MP阳性标本经酶切反应均显示为P1-Ⅰ型,4份测序结果也证实其为P1-Ⅰ型.结论 MP是肺炎患儿的重要病原之一,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流行型以P1-Ⅰ型为主.

  • 初发1型糖尿病儿童辅助性Th1细胞因子紊乱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吕玲;刘佳悦;马静;林书祥;黄乐

    目的 检测初发1型糖尿病患儿IL-1β、IL-12、IL-18、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与感染、起病时间等临床指标相关性.方法 选择初发1型糖尿病患儿33例为病例组,依据外周血白细胞(WBC)水平将33例患儿分为WBC增高组和WBC正常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儿童27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IL-12、IL-18、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检测病例组患儿血气pH值、血糖、血乳酸、果糖胺、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各临床指标水平.结果 病例组细胞因子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IL-18水平与发病时间呈负相关(r=-0.413,P=0.015);中性粒细胞与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413,P=0.023);外周血WBC与IL-18水平亦呈正相关(r=0.352,P=0.038).WBC增高组细胞因子IL-1β、IL-12、IL-18水平高于WBC正常组(均P<0.05).结论 1型糖尿病患儿存在Th1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紊乱,感染可进一步提高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可能推动了早期糖尿病起病过程.

  • CD4+ CD25high+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秀芳;郭智兰;雷瑞瑞;韩影

    目的 探讨CD4+ CD25high+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31例2岁以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毛细支气管炎组,同期住院的同年龄段支气管肺炎患儿25例和患有疝气、肾结石等非感染性疾病患儿25例分别作为支气管肺炎组和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患儿外周血中CD4+ CD25high+ 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外周血中CD4+ CD25high+ CD127lowTreg占总CD4+T细胞的8.0%±2.1%,低于支气管肺炎组(9.6%±2.6%)及对照组(11.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high+ CD127lowTreg水平可能是一个较好的反映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状态的参考指标,其在外周血中数量下降提示Treg细胞可能参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

  • Infanib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院早产儿早期运动发育及预后评估

    作者:罗芳;陈正;马晓路;林慧佳;鲍毓;王陈红;施丽萍

    目的 探讨Infant Neurological International Battery (Infanib)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院的高危早产儿后期运动发育异常的预测效度.方法 纳入对象为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出院的早产儿,在纠正年龄3~4月、6~7月龄时采用Infanib进行运动发育评估;在纠正年龄12月龄或12月龄以上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或临床神经学体检评估运动结局.通过计算Infanib对后期运动发育结局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等进行预测效度评价.结果 共147例早产儿参与临床随访,在纠正年龄3~4月、6~7月龄时进行Infanib评估的患儿分别为147例、117例;纠正年龄12月龄或12月龄以上129例.终运动发育正常90例(69.8%),运动发育落后28例(21.7%),脑瘫11例(8.5%).纠正年龄3~4月龄和6~7月龄Infanib评估对运动发育异常的敏感性分别为84.6%、100%;特异性75.6%、91.7%;阳性预测值60.0%、82.5%;阴性预测值91.9%、100%.结论 Infanib可以用于早产儿运动发育的早期评估,并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造血干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王西阁;周玉洁;王丹凤;王璇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儿骨髓造血干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和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的表达变化和关系.方法 用重复序列扩增(TRAP)银染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52例慢性再障患儿(CAA组)、13例急性再障患儿(SAA组)和21例骨髓造血正常儿童(对照组)端粒酶活性及hTERT和hTERC mRNA的表达.结果 CAA组、SAA组端粒酶活性和hTERT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CAA组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水平较SAA组升高(P<0.05);hTERC mRNA在各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2);hTERTmRNA的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呈正相关(r=0.660,P<0.01).结论 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变化与儿童再障发病及发展过程有关,hTERT表达在端粒酶活性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德双;陈超;周伟;陈娟;母得志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药敏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40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5例患儿发生了VAP.结果 革兰阴性菌为VAP的主要致病菌(97%),前3位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51%)、鲍曼不动杆菌(17%)、大肠埃希菌(12%).药敏试验显示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唑林、头孢噻肟等均耐药(药敏率<15%),且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药物敏感性明显下降(药敏率<75%).出生体重(OR=1.399,P<0.05)、机械通气时间(OR=1.966,P<0.01)、住院时间(OR=1.812,P<0.01)、插管次数(OR =2.056,P<0.01)、1 min Apgar评分(OR=2.146,P<0.01)为新生儿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VAP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减少VAP的发生.

  •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液灌流在儿童溶血尿毒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朱颖;董扬;徐达良;江家云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儿童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内科治疗基础上,急性期均采用CBP联合HP治疗HUS患儿8例.治疗前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并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8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经CBP联合HP治疗后,8例HUS患儿均存活,病情好转;Hb、PLT水平较治疗前回升,血清IL-6、IL-8、TNF-α、BUN、SCr、ALT、CK、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联合HP治疗能迅速清除致病因子,又能持续清除炎症介质和毒素,逆转多脏器功能障碍,是治疗儿童HUS的有效方法之一.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分析

    作者:刘翔腾;王桂兰;罗序锋;陈玉兰;欧俊斌;黄娟;容嘉彦

    目的 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微生物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1560例年龄在1个月至9岁间的CAP患儿于入院2h内、抗感染药物治疗前分别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和静脉血进行多病原联合检测.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拭子标本中呼吸道病毒抗原,痰液用于行细菌培养,ELISA法检测静脉血中肺炎支原体及肺炎衣原体IgM.结果 在1560例CAP患儿中,痰培养细菌57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13株(36.8%),革兰阴性菌366株(63.2%);检出前5位的细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7.50%)、肺炎链球菌(6.73%)、金黄色葡萄球菌(6.35%)、卡他莫拉菌(5.19%)和大肠埃希氏菌(3.46%),前5位细菌中产酶菌占检出全部细菌的3.3%.其他病原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高,为12.88%,其次为肺炎支原体(7.88%)和肺炎衣原体(8.91%).混合感染严重,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与流感嗜血杆菌混合感染为常见.多数病原微生物在1岁以下患儿中的感染率高于1岁以上患儿.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为儿童CAP的主要病原体,多数病原微生物在1岁以下患儿中感染率高于1岁以上患儿,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率高.

  • 不同控制水平的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向莉;付亚南;李珍;任亦欣;饶小春

    目的 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ractional nitric oxide concentration in exhaled breath,FeNO)测定技术在辅助评价儿童哮喘控制水平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26例哮喘患儿分为哮喘控制组(n=86)、部分控制组(n=63)和未控制组(n=77),9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瑞典尼尔斯(NIOX)呼出一氧化氮测定仪测定哮喘患儿和健康对照儿童FeNO浓度.结果 对照组儿童FeNO浓度为14 ±6 ppb,控制组为29±26 ppb,部分控制组为32±30 ppb,未控制组为40±32 ppb,3组哮喘患儿的FeNO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未控制组患儿FeNO浓度高于控制组(P<0.05);哮喘部分控制组FeNO浓度与未控制和控制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哮喘患儿FeNO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且与哮喘控制程度相关.

  •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4例报告

    作者:钟燕兰;党西强

    例1,女,4个月,因反复蛋白尿1月余入院.因横位行剖宫产出生,胎龄37周,有宫内窒息史,出生后吸氧.体查:体温36.8℃,脉搏110次/min,呼吸30次/min,体重7kg.双眼睑轻度水肿,心、肺、腹体查无异常,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28.6 U/L(参考值0~40 U/L),谷草转氨酶(A ST)27.9 U/L(参考值0~45 U/L),总蛋白(TP)54.2 g/L(参考值60 ~80 g/L),白蛋白(ALB) 37.8 g/L(参考值35~55 g/L),总胆固醇(CHOL) 6.2 mmol/L(参考值2.84~5.68mmoL/L);肾功能:尿素氮(BUN) 1.88 mmol/L(参考值1.8 ~ 7.1 mmol/L),肌酐(CREA) 21.3 μmol/L(参考值44~138 μmol/L);电解质无异常.肾活检病理:免疫荧光阴性;光镜:先天性弥漫性系膜硬化;电镜: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诊断:先天性肾病综合征(CNS).给予口服强的松(10 mg,qd)、吲哚美辛(5 mg,tid)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后患儿水肿消退,尿蛋白转阴,病情好转出院.

    关键词:
  • 新生儿原发性肉碱缺乏症1例

    作者:孙增贤;蓝菊红

    患儿,男,3h,因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收住院.患儿系第2胎第1产,孕29+5周在当地医院自然分娩出生,羊水清亮,1分钟Apgar评分7分,5分钟Apgar评分9分.因生后2h口吐泡沫明显,呼吸浅促,伴呻吟转我院.母亲孕期体健,年龄24岁,父亲体健,年龄30岁,无家族遗传病史.入院体查:T 36.8℃,P164次/分,R62次/分,体重1400 g,身长40 cm,头围24 cm;早产儿貌,反应差,哭声低,有呻吟、口吐泡沫;前囟1.5 cm×1.5 cm,平坦.呼吸浅促、不规则,无三凹征.两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低钝,无杂音;腹软,脐部无渗血,肠鸣音弱.原始反射未引出,四肢肌张力低.

    关键词:
  • 婴儿期感染性心内膜炎伴二尖瓣后叶瓣膜穿孔1例

    作者:刘静;陆彪

    患儿,男,6个月,因间断发热半月余入院.入院前半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38℃,家长自予口服布洛芬悬液后患儿体温可降至正常,间隔12 h后患儿再次出现发热,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片示"右下肺炎症改变、肺门结核?",初步临床诊断为肺部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5d,无明显效果.心脏彩超示"左心增大、二尖瓣前后叶钙化、左房内赘生物、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二尖瓣赘生物?、三尖瓣反流(轻度)".为求进一步诊治故来我院门诊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患儿病程中精神好,食纳欠佳,无恶心及呕吐,无先天性心脏病史及外伤史,入院前两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出生体重3345 g,生后一般状况好,无窒息抢救史.母乳喂养至今.

    关键词:
  •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松果体钟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李永富;金美芳;孙斌;冯星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松果体中CLOCK、BMAL1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钟基因表达异常在HIBD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72只7日龄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HIBD模型组,每组36只.采用改良Levine法建立HIBD模型,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两组新生大鼠术后0、2、12、24、36、48 h松果体中CLOCK、BMAL1蛋白水平.结果 HIBD模型组松果体的CLOCK及BMAL1蛋白表达水平在HIBD后48 h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0、2、12、24、36 h CLOCK及BMAL1蛋白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BD新生大鼠松果体中CLOCK和BMAL1蛋白在损伤48 h后有显著升高,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缺氧缺血时昼夜节律紊乱的发生.

  • 肥胖幼鼠脂肪组织vaspin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高芳芳;刘戈力;郑荣秀;姜丽红;鲍鹏丽

    目的 探讨幼年肥胖Sprague-Dawlely(SD)大鼠脂肪组织vaspin含量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断乳3周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和普通饮食组,每组12只.成功建模后,测定各组体重、腹围.禁食12h后取内眦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再腹腔注射50%葡萄糖(2 g/kg),于注射后60 min、120 min再次取内眦静脉血测定各时间点血糖(BG)及胰岛素(INS).幼鼠处死后将内脏脂肪组织称重.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幼鼠内脏脂肪组织中vaspin的含量,并对vaspin表达量与各体格测量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脂饮食组大鼠的体重、腹围、内脏脂肪重量、FPG、FINS、120 min INS、vasp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均高于普通饮食组(P<0.05),高脂饮食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低于普通饮食组(P<0.01).Vaspin含量与肝脏重量、内脏脂肪重量、腹围、120 min INS、FPG、FINS、HOMA-IR、HOMA-β呈正相关(P<0.05),而与ISI呈负相关(P<0.05).结论 幼年肥胖SD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与vaspin高水平表达有关,推测vaspin是一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和改善糖耐量的脂肪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状态的形成.

  • 1,25-(OH)2D3对哮喘小鼠肺内TIM-4表达的影响

    作者:栾斌;王亚哲;张艳丽;谷惠茹;李彦玲;赵杰

    目的 建立小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观察1,25-(0H)2D3对哮喘小鼠气道结构及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粘蛋白域蛋白4(T 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 protein-4,TIM-4)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1,25-(OH)2D3干预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取小鼠肺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气道重塑情况,并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肺内TIM-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哮喘组发生典型的气道重塑改变,与对照组比较,TIM-4表达水平升高(105±9 vs 42 ±5,P<0.05);1,25-(OH)2D3干预组较哮喘组气道重塑有所改善,TIM-4表达降低(78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M-4可能参与小鼠气道重塑过程;新型免疫调节剂1,25-(OH)2D3可下调哮喘小鼠肺内TIM-4的表达,改善气道重塑.

  • 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

    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系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母体-胎儿间通过胎盘血流进行的气体交换发生急性障碍,引起胎儿发生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继而出现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等系统的抑制,以致出生后不能建立和维持正常呼吸的一种危急病理状态.迄今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为了加强对新生儿窒息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和我国国情,制定了新生儿窒息诊断与分度标准,供临床参照应用.

    关键词:
  • “新生儿窒息诊断与分度标准建议”解读

    作者:陈自励;刘敬

    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母体-胎儿间通过胎盘血流进行的气体交换发生急性障碍,引起胎儿发生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继而出现中枢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抑制,以致出生后不能迅速建立和维持正常呼吸的一种危急病理状态.但长期以来,国内外尚缺乏一个比较客观、科学的窒息评价标准,为了规范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和我国国情,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新生儿窒息诊断与分度标准建议[1].为了加强广大读者对该标准的正确理解与应用,在此对其予以解释和说明.

    关键词:
中国当代儿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