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중국당대아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8830
  • 国内刊号: 43-13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18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杨于嘉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C-反应蛋白、血沉、乳酸脱氢酶及血清铁蛋白联合检测对儿童发热待查病因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谢婷;潘家华;张雪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及血清铁蛋白(SF)联合检测对发热待查患儿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热程2周以上的发热待查住院患儿154例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出院诊断分为感染组(n=54)、风湿组(n=67)、恶性肿瘤组(简称为肿瘤组,n=33),对3组患儿血清CRP、ESR、LDH及SF 4项指标的均值进行比较,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其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发热待查患儿病因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风湿组、肿瘤组3组患儿血清CRP和ESR均升高,其中风湿组升高明显;血清LDH在肿瘤组升高明显;SF在风湿组和肿瘤组均明显升高。LDH对风湿性疾病、CRP和ESR对恶性肿瘤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P>0.05)。CRP诊断感染和风湿性疾病的AUC分别为0.861、0.782;ESR诊断感染和风湿性疾病的AUC分别为0.770、0.743;LDH诊断感染和恶性肿瘤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均较低;SF诊断感染的AUC、灵敏度、约登指数均为高,但特异度低;SF诊断风湿性疾病的AU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都较高;SF诊断恶性肿瘤的AUC较低。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风湿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比单独检测时高。结论在发热待查患儿的病因诊断中,CRP、ESR、LDH及SF对初步诊断风湿性疾病有一定临床意义,对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有限;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发热待查患儿的病因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检测。

  • 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血管系统受累10例临床分析及随访

    作者:齐艳华;齐建光;刘玉鹏;闫辉;刘雪芹;张欣;肖慧捷;杨艳玲;杜军保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简称合并型MMA)患儿存在心血管系统受累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合并型MMA存在心血管系统受累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转归进行随访。结果10例患儿中,4例以气促、呼吸困难等心血管系统症状首发,3例以水肿、血尿、蛋白尿等泌尿系统症状首发,3例以发育落后、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首发。10例患儿存在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心血管系统损害。经过3个月至8年的治疗和随访,2例先天性心脏病缺损自然闭合;1例心律失常患儿无明显变化;5例高血压患儿中,1例失访,3例血压已正常;5例肺动脉高压患儿中,2例死亡,2例肺动脉压力恢复正常,1例肺动脉压力仍轻度升高。7例进行了MMACHC基因检测,5例存在c.80A>G突变。结论对于以气促、呼吸困难起病的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和高血压患儿应注意代谢性疾病的可能。心血管系统受累的严重程度可能是影响合并型MMA预后的重要原因。患儿心血管系统受累可能主要与MMACHC基因c.80A>G突变相关。

  • 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

    作者:蔡岳鞠;宋燕燕;黄志坚;李坚;齐俊冶;肖旭文;王兰秀

    目的: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早产儿生后生长迟缓对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出生并定期随访至校正胎龄6个月的17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IUGR早产儿4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AGA)131例。比较两组校正胎龄40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及校正胎龄3个月、6个月时的神经发育情况。神经发育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IUGR组校正胎龄40周、3个月、6个月的生长迟缓率均明显高于AGA组;校正胎龄3个月时Gesell各项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均低于AGA组;校正胎龄6个月时,IUGR组精细动作及语言发育商低于AGA组,但两组大运动、适应性及个人社交发育商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IUGR组6月龄时体重追赶落后的患儿各项发育商均明显低于追赶理想的IUGR和AGA患儿。结论 IUGR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生长迟缓可对早期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 儿童不同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构成分析

    作者:杨珍;陈同辛

    目的:研究不同过敏性疾病患儿的常见过敏原,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对1179例患各种过敏性疾病的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6组:特应性皮炎组(n=140)、过敏性胃肠炎组(n=37)、过敏性结膜炎组(n=77)、过敏性鼻炎组(n=301)、哮喘组(n=285)、混合过敏性疾病组(n=329)。结果1179例患儿过敏原阳性总检出率为82.0%,阳性率高的吸入过敏原是粉尘螨(68.1%)和屋尘螨(53.5%),阳性率高的食物过敏原是牛奶(5.0%)和鸡蛋(4.8%)。特应性皮炎组和过敏性胃肠炎组中≤3岁患病的人数分别占84.3%和83.8%,过敏性结膜炎组、过敏性鼻炎组、哮喘组和混合过敏性疾病组均以4岁以上儿童占多数。特应性皮炎组以食物过敏原阳性为主,常见的过敏原是鸡蛋和粉尘螨;过敏性胃肠炎组以食物过敏原阳性为主,常见的过敏原是鸡蛋和牛奶;过敏性结膜炎组、过敏性鼻炎组、哮喘组和混合过敏性疾病组均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为主,常见的过敏原均是粉尘螨和屋尘螨。结论不同过敏性疾病患儿的年龄分布和过敏原种类不同:特应性皮炎和过敏性胃肠炎多见于婴幼儿,以食物过敏原为主;过敏性结膜炎、鼻炎、哮喘和混合过敏症多见于年长儿,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

  • 肺泡灌洗液Th17细胞水平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儿预后的影响

    作者:熊燚;王健;魏笛;赵君;叶梅

    目的:研究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儿肺泡灌洗液Th17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50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泡灌洗液Th17细胞比例,同时在入院24 h内对患儿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按PCIS评分分为极危重组、危重组及非危重组;根据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别比较Th17细胞在各组的差异及其与PCIS分数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病情危重程度的增加,肺泡灌洗液中Th17细胞水平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7细胞水平与PCIS评分呈负相关(r=-0.853,P<0.01)。死亡患儿Th17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儿,PCIS评分低于存活患儿(P<0.05)。结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儿肺泡灌洗液中Th17细胞水平的增加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 2',5'-寡腺苷酸合成酶1基因多态性与自发性早产和胎膜早破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杨晓;张小爱;吴志豪;彭薇;朱丽娜;王艳

    目的:探讨2',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基因多态性和自发性早产和胎膜早破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自发性早产儿599例作为病例组,其中包括胎膜早破171例;孕母无自发性早产和胎膜早破病史的673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OAS1内含子区rs1077467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间OAS1 rs10774671基因型AA、GA、GG以及等位基因A、G的频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无胎膜早破病例组分别和对照组比较,上述频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胎龄的自发性早产亚组分别和对照组比较,上述频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AS1基因多态性与自发性早产和胎膜早破易感性之间缺乏关联。

  • 血清锌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孙桂香;王炳花;张亚峰

    目的:探讨血清锌与我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的关系。方法系统收集2000~2015年涉及我国儿童ADHD血清锌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7篇文献,包括ADHD病例2177例,对照2900例。Meta分析显示,ADHD组儿童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合并效应值SMD=-1.33,95%CI:-2.22~-0.44,P=0.003)。敏感性分析显示两组在血清锌水平上的差异结果可靠,Egger's检验显示无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儿童血清锌水平的下降可能与ADHD的发生有关。

  • 儿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邓永超;王勋;唐喜春;黄彩芝;杨娟;莫丽亚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95例KD患儿的病历资料,将其分为并发CAL组(n=284)和未并发CAL的对照组(n=611),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对KD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发生CAL以外并发症、不典型K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抵抗、IVIG治疗前发热时间>5 d、血清降钙素原(PCT)增高为KD患儿并发CAL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12、2.028、3.655、2.912、1.350、1.068,均P<0.05),而血清白蛋白(ALB)较高为保护性因素(OR=0.931,P<0.05)。血清PCT与ALB预测KD患儿并发CA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1、0.558。结论男性KD患儿、不典型KD患儿以及发生CAL以外并发症、发热时间较长、IVIG治疗抵抗的KD患儿并发CAL的风险较高。血清PCT与ALB预测KD患儿并发CAL的价值不大。

  • 儿童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脓毒症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程超;林业鑫;李玖军;张智洁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MDR-KP)脓毒症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止和减少MDR-KP脓毒症的发生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41例MDR-KP脓毒症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53例非MDR-KP脓毒症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脓毒症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结果病例组感染前PICU住院天数、感染前机械通气天数、机械通气总天数及感染前抗生素使用天数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感染前抗生素使用种类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前抗生素使用种类及使用三代头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MD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MDR-KP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 呼吸道吸出物MP-DNA检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文婧;张新星;陈正荣;严永东;朱灿红;黄莉;王美娟;邵雪君;季伟

    目的:探讨鼻咽抽吸物(NPA)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MP)-DNA检测对儿童MP肺炎(MPP)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164例MPP患儿入院24 h内的NPA及BALF,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DNA;同时在入院24 h内及治疗7~10 d病情好转时采集所有患儿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IgM。结果164例患儿NPA的MP-DNA阳性检出率为51.8%,低于双份血清MP-IgM阳性检出率(63.4%)(P=0.044),两者检出一致性中等(Kappa=0.618,P<0.01);BALF的MP-DNA阳性检出率为71.3%,与双份血清MP-IgM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检出一致性好(Kappa=0.793,P<0.01);NPA的MP-DNA阳性检出率低于BALF(P<0.01),两者检出一致性中等(Kappa=0.529,P<0.01)。BALF中MP的中位拷贝数高于NPA(P<0.01)。NPA和BALF MP-DNA的检出率均随病程延长有下降趋势(P<0.05),病程~2周及~4周患儿BALF MP-DNA检出率高于NPA(P<0.05)。结论 BALF中MP-DNA检出敏感性高,对临床早期诊断MPP具有重要意义;而NPA MP-DNA检测可能会引起漏诊。[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9):937-941]

  • 儿童心电监护电极位置的改良研究

    作者:方晗;杨天伦;周环;蒋敏娜;方芳;黄叶红;裴志芳

    目的:探讨改良电极位置对心电图波形的影响,以获得更好的儿童心电监护电极位置。方法采用缩短电极距离的改良电极位置以及传统电极位置分别测量50例儿童的体表监护心电图,比较两种不同电极位置所获心电图P波、QRS波振幅的差异,以及改良电极位置后,患者体位变化对P波、QRS波振幅的影响。结果改良电极位置以及传统电极位置两种方式测量的心电图P波、QRS波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电极位置后,患者体位变化对P波、QRS波振幅的影响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极位置可获得理想的体表监护心电图,而且不受体位影响,提示在儿童改良电极位置可以替代传统电极位置进行体表心电图监测。

  • 生物学标志物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诊断价值的评价

    作者:穆云;孙朝;王亮;孟冬梅;孙续国

    目的:筛选辅助检查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生物学标志物,并用ROC曲线评价各生物学标志物对诊断HSP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诊断为HSP的12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儿童127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IL)-6、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补体(C3、C4)、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和血清铁蛋白(Fer)等12项生物学指标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所筛选标志物对HSP的诊断价值。结果 HSP患者SAA、IL-6、CRP、WBC、IgA和IgM等6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5项指标(SAA、IL-6、WBC、IgA和Ig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SAA佳临界值为3.035μg/mL时,敏感度为95.1%,特异度为90.2%;当IgA为1579.5 mg/L时,敏感度为75.6%,特异度为85.4%;当IgM为922.5 mg/L时,敏感度为72.3%,特异度为82.4%;当WBC计数为8.850×109/L时,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70.7%;当IL-6为7.035 pg/mL时,敏感度为63.4%,特异度为80.5%。结论 SAA、IL-6、WBC、IgA和IgM对诊断HSP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SAA的诊断价值高。

  • 小儿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阴沟肠杆菌发生的时间序列分析

    作者:布力布丽·巴哈提;马志华;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院内感染阴沟肠杆菌发生的时间分布特点,为做好院内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儿科ICU感染阴沟肠杆菌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月记录阴沟肠杆菌感染发生例数,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时间系列分析,得到的模型使用2014年1~6月的数据进行预测验证。结果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儿科ICU共发生157例阴沟肠杆菌感染,其中2010年33例,2011年35例,2012年37例,2013年52例。时间序列拟合曲线具有代表性(R2=0.702,Ljung-Box Q(18)=36.021,P=0.004),显示阴沟肠杆菌在5~7月多发。使用2014年1~6月数据验证发现,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相差较小。结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ICU患儿院内感染阴沟肠杆菌发生的时间分布特点为每年5~7月多发;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以用作感染预防工作的参考。

  • 血清降钙素原在早期判断婴儿捂热综合征严重程度中的价值

    作者:蔡小芳;孙继民;李文斌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早期评估婴儿捂热综合征(IMS)病情严重程度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预测价值。方法50例IMS患儿,根据是否发生MODS分为MODS组(n=29)和非MODS组(n=21);根据患儿随访30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36)和死亡组(n=14)。记录患儿入院后24 h内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等指标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转归。采用半定量胶体金免疫色谱法床旁检测血清PCT水平。结果50例IMS患儿中,47例(94%)入院时血清PCT≥0.5 ng/mL;死亡组中血清PCT水平及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CIS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PCT水平与PCI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84,P<0.05)。MODS组患儿血清PCT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1)。以发病24 h内血清PCT值为10.6 ng/mL作为截断点,预测发生MOD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79.3%和90.5%,AUC为0.924(P<0.01)。结论 PCT作为一项炎症指标,入院时其血清水平与IM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可早期预测MODS的发生。

  •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在重症手足口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卢秀兰;仇君;祝益民;陈鹏;左超;唐亮;刘潇;肖政辉;杜玉开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424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纳入该研究,其中存活390例,死亡34例。收集患儿PCIS评分系统的相关生理参数及结局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PCIS评分系统对并发症和结局的分辨力。结果存活组患儿PCIS评分明显高于死亡组患儿(P<0.01)。424名患儿中,通过PCIS评分进行病情评估发现危重型病例仅26名(6.1%)。PCIS评分分辨是否发生肺水肿、肺出血和死亡的AUC和95%可信区间分别是0.74(0.66,0.82)、0.82(0.74,0.90)和0.83(0.75,0.92)。结论 PCIS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症及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但根据现有评分体系不能充分反映重症手足口病病情的严重程度。

  • 7个血友病A家系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分析

    作者:梁伟玲;韦红英;廖宁;周竣荔

    目的:确定各家系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突变类型,了解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7个家系患者进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因子Ⅷ凝结活性(FⅧ:C)检测,再采用PCR方法对7个血友病A家系患者进行内含子22、内含子1倒位检测,对检测结果阴性患者采用直接测序法确定基因突变类型,并对家系相关成员进行相应位点的扩增与测序。结果8例血友病A患者APTT为91.6~131 s,FⅧ:C为0.8%~2%,基因检测结果显示8例患者中未检出内含子22倒位,仅检出1例内含子1倒位。余7例血友病A患者中,共检出5种基因型,其中6例位于外显子14,1例位于外显子23,均为单碱基突变;有1例检出基因型为p.His1202LeufsX16(c.3666delA),经检索为新突变。结论 FⅧ突变热点区域位于外显子14,新突变p.His1202LeufsX16的发现丰富了FⅧ基因突变数据库。

  •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司徒勋;张剑珲;陶建平;吴艳兰;郑健斌;黎明

    目的:比较分析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血流动力学、血管活性因子及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确诊为脓毒性休克的36例患儿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容量血液滤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管活性因子[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和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的变化情况,分析超滤液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心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XB2和sE-select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6-keto-PGF1α和EDR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超滤液显著降低了内皮细胞的跨细胞电阻(P<0.05)。结论与常规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相比,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能更有效改善脓毒性休克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活性因子水平,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

  • 广西地区595例HbH病患儿基因型与临床检验特点分析

    作者:何升;张强;陈碧艳;黄朋;唐燕青;韦媛;陈秋莉;郑陈光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HbH病患儿的基因类型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单管多重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反向斑点杂交确定595例患儿地贫基因型,并分析不同基因型的贫血程度。结果595例HbH病患儿中包括--SEA/-α3.7232例,--SEA/αCSα174例,--SEA/-α4.2122例,--SEA/αWSα35例,--SEA/αQSα24例,检出罕见泰国缺失型复合α地贫-2型HbH病8例,其中合并CD41-42、CD17-28、CD26、IVS-Ⅱ-654、IVS-Ⅰ-1和CD27-28等轻型β地贫23例。其中HbH-CS患儿贫血程度重,HbH-WS轻,均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结论广西地区HbH病患儿基因型以缺失型为主,有一定的轻型β地贫合并率,非缺失型HbH病患儿多较缺失型贫血重。

    关键词: HbH病 基因型 贫血 儿童
  • 肝窦阻塞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宇丽;罗建明

    目的:总结肝窦阻塞综合征(SO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OS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情况。结果12例患儿中,8例患儿原发病为白血病,4例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临床表现主要有腹胀(4例)、肝肿大伴触痛(9例)、脾大(6例)、体重增加(10例)。1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凝血功能检测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7例;7例患儿行血D-二聚体检查,其中4例升高。血常规检测中,4例白细胞、粒细胞均降低;9例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降低。8例患儿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弥漫性肝肿大、实质非均质改变,肝静脉变细、显示不清或胸腹水、脾大。2例行肝活检,示肝窦内细胞浸润或肝窦扩张。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均预后良好。结论白血病及干细胞移植患儿治疗后如果发生肝肿大、体重突然增加、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表现,需警惕SOS的发生。

  • 先天性膈疝继发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斌;刘敏(综述);徐畅(审校)

    先天性膈疝(CDH)继发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导致CDH患儿生后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的重要因素。CDH继发PPHN的病情危重,治疗困难,治疗预后差,故针对阻止CDH病理进程的产前干预已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关于阻断PPHN形成过程的病因治疗。鉴于PPHN的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效果差,该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为基础,综述CDH-PPHN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枸橼酸咖啡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

    作者:徐发林;程慧清;王彩红;张彦华;郭佳佳

    目的:研究枸橼酸咖啡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白质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48只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枸橼酸咖啡因干预组,每组16只。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缺氧(80 mL/L氧气和920 mL/L氮气)2 h制作HIBD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行结扎及缺氧处理;干预组在缺氧缺血前、缺氧缺血后0、24、48、72 h给予枸橼酸咖啡因(20 mg/kg)腹腔注射,HIBD组分别在同一时间点以等量生理盐水行替代腹腔注射。各组大鼠于12日龄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左侧脑皮层下白质MBP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左侧脑组织腺苷A1受体(A1R)和A2a受体(A2aR)mRNA的含量。结果 HIBD组左侧脑皮质下白质MBP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5),干预组较HIBD组MBP表达增多,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5);HIBD组A1R mRNA较假手术组显著上调(P<0.05),干预组A1R mRNA较HIBD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能减轻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腺苷A1R表达有关。

  • 红花注射液对白血病HE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探讨

    作者:段培锋;贾秀红;王建勇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对白血病HEL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HEL细胞随机用或不用红花注射液处理,不用红花注射液处理者为对照组。不同浓度(10、20、30、40、50 mg/mL)的红花注射液作用于HEL细胞24、48、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10、20、30 mg/mL红花注射液处理HEL细胞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HOXB3 mRNA的表达。结果 HEL细胞经浓度为10、20、30、40、50 mg/mL的红花注射液处理24、48及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均不同程度地受抑制,且随着红花注射液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P<0.05)。不同浓度红花注射液作用HEL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的分布发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G2/M期细胞数显著增多,S期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随着红花注射液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红花注射液组HEL细胞中HOXB3 mRNA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体外可有效抑制HEL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相关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HOXB3基因的表达有关。

  • 哮喘小鼠气道重塑过程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表达的动态变化

    作者:娄春艳;李敏;李丽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Th17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脾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将SPF级雌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利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混悬液致敏及雾化吸入OVA激发制备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替代。两组分别在雾化2周、4周及8周后的24 h内随机处死8只小鼠,左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肺气道重塑程度;流式细胞仪测定脾组织中Th17、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随着激发时间的延长,哮喘组支气管总管壁面积(Wat/Pbm)及支气管平滑肌面积(Wam/Pbm)逐渐增厚(P<0.01);脾组织细胞悬液中Th17细胞水平逐渐升高,与气道重塑的程度呈正相关(P<0.01),而CD4+CD25+Treg细胞水平逐渐降低,与气道重塑程度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激发的时间越长,气道重塑越严重,Th17细胞表达越高,CD4+CD25+Treg细胞表达越低,两者间免疫失衡可能是哮喘气道重塑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 eNOS和NADPH氧化酶在慢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肺组织中表达关系的研究

    作者:吴西玲;杜立中;徐雪峰

    目的:探讨eNOS和NADPH氧化酶在慢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肺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方法将野生型及eNOS基因敲除的C57BL/6雄性小鼠各30只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7 d组、低氧21 d组、治疗7 d组和治疗21 d组,每种每组小鼠各6只。低氧和治疗组小鼠在10%氧浓度条件下进行饲养,治疗组小鼠饮水中加入10 mmol/L 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TEMPOL)进行干预。比较各组小鼠肺小动脉重塑(MT%)及右心室肥厚指标的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肺组织ROS浓度的变化;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NOX2、4及eNOS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野生型及基因敲除低氧组小鼠肺血管重塑及右心室肥厚指标较常氧组和治疗组均明显上升(P<0.05),而治疗组和常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低氧及治疗组小鼠肺组织ROS浓度均低于常氧组(P<0.05),而低氧组和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低氧组小鼠eNOS、NOX2和NOX4的mRNA表达较常氧组均显著上升(P<0.05),TEMPOL干预可逆转上述指标的过度表达。基因敲除常氧组小鼠NOX2和NOX4 mRNA表达高于同组野生型小鼠(P<0.05);慢性缺氧后NOX4 mRNA表达较常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X2 mRNA表达较常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NOX2 mRNA表达较低氧组进一步下降,而NOX4 mRNA表达较低氧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 eNOS是低氧条件下NOX2、4表达的重要调控因素,eNOS和NOX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塑过程中可能有着重要的联系。

  • 维生素D受体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的表达

    作者:方柳惠;范晓晨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中的表达动态变化和作用。方法选取120只4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80),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制备VMC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DMEM液作为替代。分别在注射3、7、14和28 d后各处死15只实验组小鼠和10只对照组小鼠,取小鼠心脏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VDR的表达动态变化,并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接种病毒后VDR表达显著升高,并在第7天表达水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在第28天仍处于较高水平(P<0.01);在第3、7、14和28天,实验组小鼠VDR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小鼠心肌病理评分变化趋势与VDR表达变化趋势一致;实验组小鼠心肌VDR表达水平与其心肌病理变化呈正相关(P<0.01)。结论 VDR可能参与了VMC发病的炎性免疫过程。[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9):1007-1012]

中国当代儿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