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ntrol of Endemic Diseases 중국지방병방치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889
- 国内刊号: 22-113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2-11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徐伟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长春市1995~1999年布氏菌病防治情况调查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养殖户明显增多,个别县(市)、区出现了人间、畜间布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传播,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深入了解布病疫情的有关情况,总结布病防治经验,更好地落实布病防治措施.2000年8~9月,对长春市近5年布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
-
2000年山西省克山病监测结果分析
为掌握山西省克山病病情动态及发生规律,为克山病防治科研提供可靠依据,我们根据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对本省克山病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1988~1998年滇西南地区鼠疫与地震关系浅析
经查阅微机联网的医学文献资料,截至目前尚未见有关鼠疫与地震关系方面的论述,滇西南地区(包括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临沧地区一部分)是90年代以来我国鼠疫、地震多发的重灾区,典型性十分突出,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现根据空军驻滇西南某部积累、搜集的资料,以行政管辖区域大的思茅地区为代表,对其1988~1998年所发生的鼠疫与地震的关系作以粗浅的剖析、探讨,试图发现二者间相互作用的某些特性、规律,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
2000年四川省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
根据2000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于2000年3月对我省汉源、若尔盖、阿坝县等3个大骨节病监测点进行病情监测,现将病情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
遥感技术及其在鼠疫监测中应用
遥感技术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在飞机、卫星等空间平台上获取的对地观测信息,进而识别地球表面各种资源的一种现代方法.用遥感技术监测资源变化,具有速度快,费用省和宏观性强的特点,并能客观地反映地面真实情况[1].
-
达乌尔黄鼠生态密度和拥挤度调查
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简称黄鼠)是我国松辽平原察哈尔丘陵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曾多次酿成动物鼠疫流行,威胁人类健康,其鼠种群空间数量是动物鼠疫流行的首要条件,法尔(Farr)定律指出“动物居住密度越大和它们彼此之间接触越多,那么感染的可能性就愈大,并愈能形成动物成群患病(即发生动物流行病)的良好条件”[1].
-
鄂尔多斯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人类鼠疫预防与控制对策
1概况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危害人类生命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它即可以在动物间也可以在人间流行.在人间流行时,死亡率较高.
-
1992~1999年甘肃省庆阳县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掌握大骨节病的病情消长趋势,更好地指导防治工作,从1992~1999年在庆阳县蔡家庙乡蔡家庙村和庆阳县南庄乡东塬村进行了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急性心肌炎点状暴发流行心电图改变报告
近年来,在云南省内发生20余起急性心肌炎点状暴发流行,临床流行病特点[1]为:多在7~8月末雨季节;多发于贫困、卫生条件差、饮水受污染的农村或山区;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死亡以青壮年居多;发病突然,多无前驱症状,病死率高,多在3人以上,病区死亡持续7~10天,存活者多有心悸、胸闷、头昏、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发病具有明显家庭聚集性,与死者家庭密切接触者发病率增高.
-
X线胸片质量评价在克山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建立X线胸片质量评价标准,应用于克山病X线检测和诊断.方法克山病病区500例X线正位胸片用主观法制定出甲、乙、丙、丁照片质量等级及其观察内容,直观反映X线照片质量差异;用客观法对胸片观察内容有代表性的3个点实施密度计测量,验证主观法评价照片质量效果.结果X线正位胸片密度值波动范围及影像观察点密度值波动区域均为甲级片<乙级片<丙级片,表明甲级片影像显示清晰,心脏测量及X线诊断准确率均高于乙、丙级片,排除了照片影像质量下降对克山病X线检测的干扰影响,肯定了主观法照片质量评价效果.结论X线胸片质量评价对克山病诊断及心脏大小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在阅片中既简便又可靠,可推广应用.
-
385名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与尿碘、盐碘的关系
有关资料报道,尿碘水平达到控制碘缺乏病(IDD)标准后,甲状腺肿大率并未达到5%以下的指标.为进一步研究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与尿碘、盐碘的关系,2000年作者对385名8~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及家中盐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砖茶含氟量测定方法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建立砖茶氟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砖茶氟含量.结果沸水浴加热,水浸提砖茶样品,总离子强度缓冲液的柠檬酸钠浓度为120g/L,电极法测定样品含氟量;加标回收率平均为94.0%,平均变异系数CV=1.02%(0.51%~1.61%);测定国家茶叶标准物质氟含量与标准值相符.结论本实验方法测定砖茶样品氟含量结果可靠,操作简便,有实际应用意义.
-
济南市潜水高氟区改水井水氟与地质地层关系的研究
一般认为潜水高氟区在地质地层中具有氟的上富下贫、高钙镁伴生等特征,但是低水氟水体存在于何种特征的地质地层、如何被钻井过程所掌握,一直是有关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拟以潜水高氟区域58眼降氟井同等深度上的水体水氟与地层地质的相互关系揭示该问题.
-
富砷饮水对居民神经系统的影响
为了解饮水型慢性砷中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对长期饮用高砷水并具有砷性皮肤损害的砷中毒患者57名和饮用非高砷水的健康人57名进行对照(1:1配比)研究.结果发现:砷中毒患者末稍感觉异常以痛觉、温度觉、压觉减退为明显,与其对照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以少汗、无汗及指甲异常(弧影消失、指甲变暗)为明显,与其对照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砷中毒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
-
串珠镰刀菌素致软骨细胞损伤及硒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以串珠镰刀菌素MON和硒Se共同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观察其对软骨细胞及基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加MON 0.4、0.7、1.0mg/L组,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软骨细胞损伤加重,NDA合成和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减低,细胞膜流动性逐渐降低,基质中葡萄糖醛酸含量逐渐减少,加Se0.1mg/L后以上影响有所减弱,但不能阻止损伤的发生.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变化不大,电镜下毒素组细胞损伤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
-
耶尔森氏菌培养方法和检测技术
致病性的yersinia菌包括y.pestis,y.pseudotuberculosis,y. enteroolitica,非致病性的yersinia包括y.intermedia,y.frederksenii,y.kristensenii,y.mollaretii,y.bercovien,y.aldovae,y.rohdci,y.ruckeri,其中y.mollaretii和y.bercovien是近年来从y.enterocolitia血清型中单独被命名的菌.在三中致病性的yersinia菌中,y.pseudotuberculesis和y.enterocolitica为肠道致病菌,在经粪口途径进入动物体内之前,自由的生活在淡水系及潮湿的自然环境下和食物中,引起感染大部分为胃肠炎症状,偶而侵入肠膜淋巴结进入血液、肝脏、脾脏引起伤寒症状,生存环境决定着基因的表达和致病性,37℃几乎丧失运动性,而在25℃左右运动性强[1].鼠疫菌能引起鼠疫,更多交替式地隐匿在蚤体或宿主体内.
-
氟对胎脑的毒性作用和对仔代智商的影响
氟是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是防龋齿及骨的矿化.但摄入过量就会对机体各组织器官造成毒性损伤.氟对孕妇的影响除了造成母体本身的危害之外,还可对胎儿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近年的研究已证实,氟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蓄积于胎儿各组织器官,尤以脑组织为重,导致胎儿脑神经细胞损伤及出生后的神经行为功能异常和智商的低下.
-
氟化物的神经毒性
自1937年Short报道氟骨症伴有神经系统损害以来,人们对氟中毒的认识又翻开了新的一页.神经系统损伤是地方性氟中毒各种非骨相损伤中严重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与许多疾病类似,如颈椎病、脊髓肿瘤、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病等.1975年Rao指出,氟骨症患者有10%合并神经损害,认为是骨及骨周组织硬化,椎管及椎间孔狭窄压迫脊髓及神经根所致.1976年Frank根据地方性氟中毒四肢瘫痪病人的尸检材料发现,其椎管及椎间孔均无狭窄,而骨髓前角细胞数目减少,胞核空泡形成,Nissl小体减少,后索和侧索有退行性变,认为是氟化物直接损害神经组织所致.
-
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神经系统损害
甲状腺功能减退(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并不少见,问题是临床医生对甲减认识不足,临床医生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多能认识,而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尤其是亚临床型甲减误诊率较高,国内滕中杰、于国防等报道误诊率分别为48%[1]和47%,可见数字相当惊人.现从几个方面对甲减神经系统损害加以论述.
-
由饮用牛奶引发布氏菌病1例调查
由羊、猪、牛等动物引起的人间布氏菌病(简称布病)已显为人知,大多报道皆与饲养、助产、放牧等直接接触相关,与之未接触者皆为原因不明报告.而由饮用布病牛牛奶引起的布病尚属少见,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
三门峡市8~12岁儿童尿氟正常值调查分析
为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防治、病区确定、划分和防治效果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1999年对我市8~12岁儿童尿氟正常值进行了调查.
-
宜阳县布氏菌病疫情分析
为了解宜阳县90年代末布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规律和特点,给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对1999年人间和畜间布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齐齐哈尔市人间布氏菌病流行趋势分析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的老疫区,据资料记载,除拜泉县外,其他县区均有布病发生,50年代布病发病为高,发病率为29.96/10万,60、70年代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分别为12.06/10万、10.01/10万,80年代达历史低点,发病率为0.49/10万,90年代出现疫情回升现象,发病率为3.30/10万.
-
达乌尔黄鼠带蚤情况调查分析
达乌尔黄鼠是承德市围场丰宁坝上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啮齿动物之一,了解其带蚤情况,对制定鼠疫的监测计划和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有一定的意义.为此,我们于1999年5~7月末在围场丰宁坝上地区对达乌尔黄鼠带蚤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
吉林省高砷区人群尿、发砷含量的检测
由于饮水中砷含量过高所致的地方性砷中毒在国内新疆、内蒙古、山西等省份有报道.吉林省于1994年对通榆县进行了环境砷含量调查,发现通榆县部分地区的饮水含砷量不同程度地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超标率占调查总井数的39.06%,含砷量高值为0.362mg/L,超出国家规定标准7倍.调查结果证实了通榆县高砷区的存在,为此,我们选择了饮水含砷量超标的地区开展了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现的疑似患者采集尿样、发样进行砷含量测定.
-
青海省循化县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简称循化县)于1970年自喜马拉雅旱獭分离出2株鼠疫菌,继而被判定为鼠疫自然疫源地县.30年来,循化县在疫源地内全面开展了鼠疫监测和鼠疫防治工作.历年的鼠疫监测结果表明,循化县的鼠疫防治工作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现将鼠疫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
西部开发与鼠疫防治
我国近年动物鼠疫疫情非常活跃,1961~1980年,20年间平均流行县份6~8个,而1981~1995年,15年间猛增至253个县,增加了31.6倍,而且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因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鼠疫防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战.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鼠疫防治与西部大开发的密切联系.如何搞好鼠疫防治,确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是摆在鼠疫防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