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skull Base Surgery 중국이비인후저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520
  • 国内刊号: 43-124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71
  • 曾用名: 中国耳鼻咽颅底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田勇泉 肖健云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简介

               本刊于1995年7月创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国内唯一综合报道耳鼻咽喉、颅颌外科的专业性杂志,注重实用性、科学性,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本刊设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病案报道和综述等栏目,其内容反应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进展,更侧重报道与耳鼻咽喉相关的颅颌外科的新进展,目的在于为广大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神经外科专业的临床医学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园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选择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投稿须知

  本刊从2010年1月1日起主要采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2010年度内对部分有困难者仍接受纸质及Email投稿)。请登陆本刊网站www.xyosbs.com, 点击“作者投稿查稿”,如果是第1次登陆则先请注册,然后登陆“登陆作者”系统进行投稿,文稿均采用word格式(图表均插入文章内)。网上投稿的同时若有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章还请附基金项目批准号(基金项目批准号复印件通过邮局寄至本编辑部),所有文章均免收审稿费,若1个月内未收到作者提供的以上文件,则将按作者自动退稿处理,如遇特殊情况可与本编辑部联系。

  2. 本稿要求

  (1)文稿:内容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结构精炼,层次分明,数据客观准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类文稿以3500~4500字为宜,病例报道、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以800~2000字为宜。

  (2)文题:简明、具体、确切,中文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文题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码等。

  (3)作者及工作单位:按序排列在文题的下方,并应标示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及Email。

  (4)摘要:凡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类文稿均需附300~400字的中文和英文结构式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列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综述类摘要用陈述式结构)。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

  (5)关键词:凡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经验交流、综述类文稿应标注关键词。每篇文章须标3~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主题词。

  (6)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指文章所产出的资助背景,基金项目名称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投稿须提供基金项目批准号复印件。

  (7)表格:表格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号,随文编排。每张表格上方需有表题,表格采用三线表,如有统计学处理数据需要列出时,可以底线上加一细横线,表注可用不同符号表示。

  (8)图:一幅图可由数张图片组成,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号,正文中需在相应的位置列出图片,图的下方应有图题,图注接在图题之后对图片加以注释,要求做到脱离正文时读者也能够理解图的内容,图中病变部位或阳性结果处要用箭头标示,推荐提供JPG格式图片,清晰度必须达到1024×768像素。

  (9)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明,如“天”用d,“小时”用h,“分钟”用min表示。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天应写为mg.kg-1·d-1或mg.(kg·d)-1,血压用mmHg作单位。

  (10)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汉字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百分号不能省略,如5%~9%不要写成5~9%,附带尺寸的数值相乘如3cm×4cm×5cm,不能写成3×4×5cm。

  (11)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标准差有英文小写s;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概率用英文大写P,以上均用符号斜体。

  (12)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须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并且是作者自己亲自阅读过的,尽可能引用近3~5年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前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应为已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尽量避免引用教科书、摘要和综述。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前3名作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et al。引用文献为杂志应先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止页;如为书名先写著者(主编)名、书名,卷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

  3.稿件处理与发表

  被接受送稿的稿件一般在2个月左右通过Email通知作者稿件的处理意见,修回后的稿件一般在4-6个月内刊登,作者需了解稿件处理进展情况可以登陆本刊网站在线查询,在接到稿件处理意见前切勿另投他刊,如有特殊情况请与编辑部联系。修改时作者须附信逐条修改回答修稿意见提出的全部问题,退修4周内不返回者,视作者自动退稿处理。出版前的清样由作者校对,一般只作印刷错误的修正。清样校对须在5个工作日内返回。被录用的稿件按规定收取版面费,本刊刊登的文章,包括其中图表的使用权归中国耳鼻咽颅底外科杂志社所有。本刊有权以电子期刊及光盘等方式出版接受登载的论文,未经本刊同意,论文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已刊登文章赠送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当期杂志2本。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数据统计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发文量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无法辨别期刊质量?专业编辑老师一对一讲解,现在咨询 现在咨询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常见问题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官网是什么?

    杂志官网:http://www.xyosbs.com

权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5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目录文献
  • CT联合鼻内镜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金兰;李杰恩;陈飚友;骆禹良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探讨CT联合鼻内镜检查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CT初步诊断为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患者184例,再结合鼻内镜检查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单纯CT、CT联合鼻内镜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准确率,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者的准确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单纯CT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准确率为75.8%,CT联合鼻内镜检查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准确率为93.0%,CT联合鼻内镜检查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准确率比单纯CT检查高17.2%,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于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具有重大价值,CT与鼻内镜联合诊断提高了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的准确率,对临床诊治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 Orai1蛋白体外干预对小鼠nuocyte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蔺林;陈峥;戴飞;魏瑾瑾;汤欣玥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探讨nuocyte细胞是否表达Orai1蛋白及该蛋白的功能.方法 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建立小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计数AR小鼠的打喷嚏、挠鼻次数,分离、提纯并体外培养AR小鼠鼻相关淋巴组织(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中的nuocyte细胞,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定性检测该细胞Orai1蛋白的表达,以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分别定量检测该细胞Orai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量,将小鼠重组(recombinant,rm)白介素(interhukin,IL)-33加入nuocyte细胞培养基,检测其中IL-5和IL-13蛋白及其mRNA的浓度,然后再将Orai1蛋白抗体加入nuocyte细胞培养基,再次检测其中IL-5和IL-13蛋白及其mRNA的含量.结果 小鼠AR模型打喷嚏和挠鼻次数较正常小鼠显著增多,OVA诱导NALT来源的小鼠nuocyte细胞被鉴定为CD3CD4CD8CD19CD11bCD11 cFcεR1 (lineage)-ICOS+,该细胞表面表达Orai1蛋白,其蛋白和mR-NA含量均较正常小鼠显著升高,rmIL-33加入nuocyte细胞培养基后,IL-5和IL-13蛋白及其mRNA的浓度均明显增多,而加入Orai1蛋白抗体后,其浓度出现下降.结论 nuocyte细胞表达Orai1蛋白,该蛋白的干预抑制nuocyte细胞的正常功能.

  • 颈腮入路及其拓展术式在咽旁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缪陶林;刘业海;吴静;吴开乐;赵益;童步升;高潮兵;李亦凡;王杨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探讨颈腮入路及其拓展术式在咽旁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8年4月行经颈腮入路手术治疗的29例咽旁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颈腮入路切除颅底咽旁隙复发肿瘤,1例颈腮入路下颌骨升支离断再复位切除侵犯颅底咽旁隙巨大复发性多形性腺瘤,2例颈腮入路下颌骨升支后缘部分切除暴露咽旁隙切除侵犯颅底的多形性腺瘤,22例颈腮入路将下颌骨前上牵拉暴露颅底咽旁隙并切除该部位肿瘤,2例颈腮入路结合内镜辅助切除颅底咽旁隙复发神经来源肿瘤.结果 本组29例患者皆成功手术,其中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27例;27例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25例,复发神经来源肿瘤2例.25例多形性腺瘤病例中3例为复发多形性腺瘤;本组病例均无出血、张口受限等不良并发症.复发良性肿瘤病例中2例行术后预防气管切开,术后1个月皆拔除气管套管.2例颅底咽旁隙复发恶性肿瘤中手术后短存活时间为1年7个月,长3年.结论 颈腮入路不仅适应于大部分咽旁隙肿瘤的切除,而且可以根据肿瘤的性质和累及颅底的范围进行适当拓展,以实现有效切除肿瘤和保证重要解剖结构的安全.

  •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高位咽旁隙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邓月;程寅;徐亚平;陶绮蕾;杨子轩;刘环海;郎军添;廖建春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高位咽旁隙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收集上海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5月~2016年5月诊断为咽旁隙肿瘤的患者13例,根据肿瘤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径路,全麻后,沿术前设计切口切开组织,暴露肿瘤,在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肿瘤,其中经颈侧径路7例,经口径路6例.术中出血前者约40ml后者约80 ml,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接受了60Gy剂量放疗.结果 13例患者肿瘤均完全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示良性肿瘤12例(多形性腺瘤8例、神经鞘膜瘤2例、脉管瘤1例、脑膜瘤1例),恶性肿瘤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13例患者随访2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 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高位咽旁隙肿瘤,能清晰暴露深部不可直视的肿瘤,达到完全切除的效果,手术局部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甲状舌管癌的临床诊治并文献复习(附2例报告)

    作者:胡丽敏;阎志毓;张彤;崔子赟;黄江成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通过对甲状舌管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和准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报道2例甲状舌管癌患者的诊治过程,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2例患者术前均被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常规行Sistrunk手术,术后病检1例为甲状舌管乳头状癌,另1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合术中所见后诊断为甲状腺舌管乳头状癌,2例术后复查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复查甲状腺超声未见明显恶性肿瘤特征,均未行甲状腺手术治疗,1例未做任何其他补充治疗,随访8年无局部复发和转移,另1例行甲状腺素抑制治疗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甲状腺舌管癌临床罕见,术前易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术前超声及增强CT有助于诊断,需病理确诊,手术方案的制定需综合考虑,病理分型决定其预后.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锥体束CT影像评估

    作者:方军杰;胡宝华;王建锋;丁忠祥;孙微;干放;郑建军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利用锥体束CT及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显示植入耳蜗电极位置、深度、计数植入电极数及测量离蜗轴距离,并对植入电极清晰度进行评价,探讨锥体束CT对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植入电极影像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行CI手术患者35例,所有患者在术后行植入侧锥体束CT扫描,仪器为(VATECH) PaX-Uni3D高分辨锥体束CT,管电压为:89 KV,管电流为:4.0 mA;并分别做垂直及平行于蜗轴轴位的冠状及斜矢状位的MPR图像和三维图像;计数植入电极数、测量电极深度、离蜗轴距离、评估电极位置,并进行电极清晰度的评价.结果 锥体束CT可清晰显示耳蜗内电极矩阵走行,可测量电极植入深度和计数电极个数;测得植入电极共766颗,平均(21.88 ±2.17)颗;测定电极植入深度的平均值(19.37±1.96)mm,对比术中实际测定深度平均值(19.31±2.03) mm,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生对电极清晰度的评价一致性良好(t=-0.502,P=0.619).结论 锥体束CT能显示植入电极位置、深度、计数植入电极数及测量离蜗轴的距离,可应用于临床CI术后对耳蜗内植入电极的评估.

  • Tiam1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伟谕;王爽;李仕晟;刘家佳;杨新明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检测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Tiam1蛋白在98例喉癌石蜡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Tiam1蛋白表达水平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Tiam1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的淋巴结转移(P <0.001)、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P=0.027)、组织病理学分级(P=0.020)及复发(P =0.003)密切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iam1高表达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P=0.001)和5年总生存率(P<0.001)均明显低于Tiam1低表达组;而且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iam1蛋白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头颈鳞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发现Tiam1高表达并有淋巴结转移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其它(Tiam1低表达或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显示,淋巴结转移(P=0.001)及Tiam1表达水平(P =0.020)为喉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iam1在喉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且其高表达与喉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复发及预后密切相关.Tiam1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对喉癌的复发及预后具有评估价值.

    关键词: 喉癌 Tiam1 转移 预后
  • 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熊国平;刘芳;严飞鹏;周剑勇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13年7月~2017年8月采用内镜下口内径路切除的15例咽旁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吞咽梗阻感、打鼾及发声含糊等,但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仅影像学检查显示咽旁隙占位性病变.所有患者采用内镜下口内径路切除肿瘤.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均进行顺利,术后均无面颈部皮肤切口瘢痕,无一例出现术区感染、出血、声嘶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4年,肿瘤均未见复发.结论 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隙肿瘤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咽旁隙肿瘤的有效方法.通过内镜系统的辅助,该术式有效的解决了视野暴露小、操作空间狭小、手术存在盲目性等弊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及美容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诊治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石嘉俪;王颖;周争;邓星程;刘君;李吉平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探讨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ervical necrotizing fasciitis,CNF)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外科医生对坏死性筋膜炎的认知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耳鼻咽喉科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颈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1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接受紧急手术,其中10例患者接受了1次清创手术,6例患者接受了两次以上的清创手术,10例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术.结果 16例患者经手术及药物治疗均痊愈.其中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行坏死性纵隔炎,经颈部清创术联合胸腔镜手术及药物治疗均痊愈;10例进行了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出院前气管套管均拔除,均无气管狭窄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2 d,出院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情况良好.结论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是病情凶险、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的颈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彻底清创、联合应用敏感抗生素及配合全身支持治疗是诊治的关键所在.

  • 额筛气房与额窦引流通道影像解剖学特征

    作者:颜丙会;陈伟;张烽;张勇;许莉;王志颐;薛飞;江满杰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通过观察明确额窦引流通道(frontal sinus drainage pathway,FSDP)与额筛气房位置关系的影像学特征,为额窦分型和额窦手术分级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患者鼻窦CT,在图像工作站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按l mm层厚重建,根据国际额窦解剖分类(the international frontal sinus anatomy classification,IFAC)方法,观察与FSDP相关的额筛气房的影像学关系和各类额筛气房的出现率.结果 根据FSDP与额筛气房的影像学位置关系,将与FSDP密切相关的额筛气房分3组:FSDP前侧气房(包括鼻丘气房、鼻丘上气房、鼻丘上额气房)、FSDP后侧气房(包括筛泡上气房、筛泡上额气房及眶上筛房)、FSDP内侧气房(额窦中隔气房).FSDP前侧气房的出现率:鼻丘气房为96%,鼻丘上气房为30%,鼻丘上额气房为24%;FSDP后组气房出现率:筛泡上气房为46%,筛泡上额气房为13%,眶上筛房为8%;FSDP内侧气房出现率:额窦气房为30%.结论 根据鼻窦CT三维重建图像,将额筛气房进行分组,对Wormald额窦手术分级有临床指导意义.

  • 声带颗粒细胞瘤合并声带息肉1例

    作者:闫志刚;文连姬;徐艳萍;于丹;张慧慧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软组织肿瘤,发生于声带的GCT较少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普通的喉镜等检查难以与声带息肉等区分,当声带GCT合并其他声带病变时,易单纯误诊为声带其他病变.我院收治声带颗粒细胞瘤合并声带息肉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颈段颈内动脉异位伴喉癌1例

    作者:鞠欣;金永德;金军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正常的颈内动脉起源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位于颈动脉三角的浅部,沿颈外动脉外侧后行,与咽升动脉及喉上神经相隔,沿咽隐窝外侧上行,直达颅底.因先天性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颈内动脉畸形,在临床中较为罕见,容易被临床医生所忽略,在行气管插管或行支撑喉镜手术时如不加以注意,则可能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本文报道了颈段颈内动脉异位合并声门型喉癌1例,术后患者愈合良好,使得临床医师对于颈部颈内动脉血管的变异有更深刻的了解,避免发生危险的并发症.

    关键词:
  •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鼻腔黏膜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根据有无鼻息肉可分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和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鼻息肉组织常见有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增多,根据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可将CRSwNP分为两个亚型: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with nasal polyps,ECRSwNP)和非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sinophil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onECRSwNP);将慢性鼻窦炎分为: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ECRS)和非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non-eosinophilic,NECRS).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形成、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嗜酸性粒细胞在鼻窦炎鼻息肉炎症趋化、息肉形成、分型和预后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 LncRNA在喉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邓陈虎;马俭;张丙文;邢奋丽;高志伟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nt,且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LncRNA可通过表观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多种调控方式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喉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近来研究发现多种LncRNA在喉癌中异常表达,可作为喉癌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的标志物.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数个与喉癌关系紧密的LncRNA进行综述,期望为喉癌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 中美两国头颈部肿瘤规范化诊疗差异浅析

    通过从中美两国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入手,对比中美头颈部肿瘤发病原因、多学科团队构成、诊断原则、证据级别和推荐级别、常见头颈肿瘤治疗原则及随访要求等方面差异,并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和对我国肿瘤专业临床医师的启示.未来肿瘤治疗的方向强调个体化治疗和精准治疗,任何指南均不能作为临床诊疗的唯一标准.美国NCCN指南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循证医学范例,参考NCCN指南对于规范我国肿瘤治疗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医疗发展不均衡,我们在强调肿瘤诊疗规范化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地区经济条件、医疗水平以及患者个人综合情况进行精准施治.

  • 听神经瘤治疗策略

    听神经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颅底良性肿瘤,常见症状有单侧感音性听力下降等.目前听神经瘤治疗方法包括定期随访观察、手术切除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术切除是听神经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常用途径包括经乙状窦后(枕下)入路、经迷路入路及经颅中窝入路等.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手术入路各有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因此,针对不同患者采取合适治疗方式十分必要.

  • 巨大实性高血运听神经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刘宁;韩松;杨亚坤;韩明阳;韩劲松;闫长祥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巨大实性高血运听神经瘤的临床显微手术技巧,以期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6年8月手术的21例巨大实性高血运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操作技巧,总结肿瘤切除程度、术后面瘫情况及其余并发症.结果 21例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大径62 mm,小直径40 mm;肿瘤全切6例,近全切除15例.无一例死亡.术后面神经功能H-B 1级7例,2级7例,3级5利,4级2例;共济运动障碍者2例.术后2年以上随访H-B 2级患者有3例恢复至1级.结论 合理控制出血是切除巨大实性高血运听神经瘤的关键步骤,内听道后壁的精细打磨、面神经扇形扩张平面的确认与保护是保留面神经功能的重要步骤.

  • 囊性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策略与临床分析

    作者:舒凯;朱明欣;孙守家;杨正明;雷霆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探讨囊性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囊性听神经瘤69例.所有囊性听神经瘤均行手术治疗,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61例(88.4%),次全切除6例(8.7%),部分切除2例(2.9%);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64例(92.7%).术后2周采用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其中Ⅰ-Ⅱ级47例(68.1%),Ⅲ-Ⅳ级16例(23.2%),Ⅴ-Ⅵ级6例(8.7%);术后后组脑神经功能障碍4例(5.8%),术后实用听力保留患者4例(5.8%).结论 囊性听神经瘤应尽量早期积极手术,在充分保护面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力争全切肿瘤.同时术者丰富的显微外科技术,以及超声刀、激光刀、电生理监测等重要工具的应用,是保障囊性听神经瘤手术效果和保全神经功能的关键因素.

  • 经迷路径路听神经瘤手术中对颈静脉球的处理

    作者:陈哲;朱伟栋;汪照炎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探讨经迷路径路听神经瘤手术中处理颈静脉球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由同一术者经迷路径路手术治疗的72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对颈静脉球的处理和效果.结果 72例患者中颈静脉球高位的出现率为29.2%(21例).术中所有颈静脉球均予清楚暴露.为充分显露桥小脑角,降低50例颈静脉球的高度,其中颈静脉球破裂4例,均为高位颈静脉球(3例使用双极电凝止血,1例通过止血纱布和骨蜡填塞止血).肿瘤直径为(2.4±1.5)cm,手术全切70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面神经解剖及功能保留72例,均未出现后组脑神经功能异常.术后一年随访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面神经功能HB-Ⅰ~Ⅱ 66例(91.7%),HB-Ⅲ~Ⅳ 6例(8.3%).结论 经迷路径路手术中恰当处理颈静脉球,可充分显露桥小脑角,同时降低颈静脉球破裂和误伤后组脑神经的风险.

  • 听神经瘤MR影像学特点与术后残留相关性分析

    作者:郭玥;张绍森;夏寅;高培毅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术前MR影像学特点与经乙状窦后入路术后残留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4例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病理报告为神经鞘瘤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及MR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存在病灶残留分为残留组及无残留组.影像征象包括侧别、肿瘤大小、囊实性、内听道T2WI是否可见脑脊液信号影、是否存在周围水肿、是否压迫邻近脑组织等因素并与术后残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之间性别、年龄、侧别、肿瘤大小、囊实性、是否压迫邻近脑组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听道T2WI是否可见脑脊液信号影、是否存在周围水肿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是术后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听道T2WI无脑脊液信号影(OR=3.617,95%CI=1.330~ 9.838,P=0.012)及存在周围组织水肿(OR=0.293,95%CI=0.111~0.774,P=0.013)为术后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内听道无脑脊液信号影及存在周围组织水肿为术后病灶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以上两点,可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同时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从而减少术后残留,改善患者预后.

  • 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相关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对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Ⅱ,NF-2)相关听神经瘤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其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994年12月~ 2008年12月行伽玛刀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60例NF-2患者,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2~59岁,中位年龄30岁.60例患者的120个听神经瘤中,14个单纯行开颅手术,13个处于动态观察中,其余93个听神经瘤中74个单纯行咖玛刀治疗,19个开颅术后再行咖玛刀治疗.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00个月(12~ 245个月),NF-2相关听神经瘤的肿瘤控制率为77%,3、5、10及15年累积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6%、94%、80%及70%.远期听力保留率为25%,3、5、10及15年累积听力保留率分别为89%、81%、47%及19%.结论 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能长期控制中小体积NF-2型相关听神经瘤的生长,但肿瘤控制率及听力保留率低于散发的单侧听神经瘤.Wishart型较Gardner型发展快疗效差,基因表型是影响预后的显著因素.

  • 脑CTV评估听神经瘤与岩上窦关系的价值

    作者:欧洁琳;卓沛;李知晓;谢芳芳;孙贤婷;陈伟;陈登明;廖伟华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2019年01期

    目的 探讨颅脑CT静脉成像(cerebral CT venography,CTV)术前评估听神经瘤与岩上窦、岩上静脉关系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听神经瘤患者的术前CTV资料及临床资料,由2位放射科医生判定肿瘤的大径、岩上窦引流类型,以及岩上静脉汇入岩上窦的节点与内听道后上壁的位置;进一步判断肿瘤与岩上窦的关系,分析岩上窦及岩上静脉保留情况及术后静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对比肿瘤与岩上窦关系、岩上窦引流类型、岩上静脉汇入点的不同组别间肿瘤大小.结果 按岩上窦引流类型分为3型:完整型、内侧型、外侧型;其中27例(90.0%)患者岩上窦为完整型;2例(6.7%)为外侧型;1例(3.3%)为内侧型.根据岩上静脉汇入岩上窦的节点与内听道后上壁的位置,分为内侧型、中间型、外侧型;11支(35.5%)岩上静脉汇入点为中间型;13支(41.9%)为内侧型;7支(22.6%)为外侧型,其中有1例患者发现两支岩上静脉,分别为内侧型、中间型.25例(83.3%)患者岩上窦走行于瘤体外侧,其中4例岩上窦受压;5例(16.7%)患者岩上窦走行于瘤体上方,岩上窦无受压.肿瘤大径在不同肿瘤与岩上窦关系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岩上窦、岩上静脉完整保留,术后无静脉性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脑CTV可术前评估听神经瘤与岩上窦关系,有助于减少术中对岩上窦、岩上静脉的损伤.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网友评论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个人认为期刊对文章的创新性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外审速度也是比较快的,投稿后二十几天返修,送审了两个专家,其中一个专家提出了近十条问题,都很有建设性,经修改后文章有了很大的提升,还是很满意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选择周期: 2个月内

    之前在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上投过一篇文章,一个多月后被拒了,外审专家很专业,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水平,指出了文章中的很多问题,只能好好修该投其他刊物了,希望可以顺利。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2月19号投的稿件,3月4号退修,经修改后返回,4月18号有历经一次的修改,直到5月3号被收录,外审期间和编辑都很认真,给予了我很多的修改指导,帮助我修改了文章,很感谢,希望期刊可以发展的越来越好。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感觉审稿速度很快,我是10月初投的稿件,小修后于1月收录,外审专家给出的意见都很有价值,编辑的态度也很好,每次咨询都会耐心的回答,很赞,推荐大家投稿。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我是10月9号在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上投了一篇文章,1月9号收到了录用通知,这三个月还是忐忑的,庆幸的是结果很好。个人觉的只要外审专家和编辑给了退修的机会,针对意见认真修改,一般还是很好中的,祝大家投稿顺利。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1月中旬投的稿件,3月初返回,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修改文章,之后送复审,月底被收录,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感觉文章有创新性,还是很好中的,推荐大家投稿。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硕士期间的第一篇文章,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被收录,期间历经两次的修改,外审专家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编辑对格式要求比较严格,经修改后文章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开心。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前不久刚被期刊收录了一篇文章,外审专家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修改后被收录,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期刊是统计源核心,在耳鼻咽喉科方向有一定的权威性,以后还会投稿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2个月内

    去年8月份投的稿件,9月份返修,10月录用,感觉速度还时很快的,可以安排加急见刊,需要评职称的朋友可以尝试投这个期刊。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2个月内

    我的文章是一篇综述,1月22号投的稿件,23号初审通过送外审,2月8号返修,20过提交修改稿件,之后又历经两次的小修,3月13号录用,历时两个月左右,很快。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我的文章是8月12号投的,10月中旬返修,经修改后被收录,期间和编辑沟通了好几次,编辑都能及时的回复我的稿件信息,值得称赞。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2个月内

    我的文章是9月20号投的,39号送外审,9月20号返回外审意见,11月中旬经修改后被收录,效率还是很高的,编辑态度很好,会耐心的解决问题,值得称赞。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在期刊上投了两篇文章,一个多月的时间返回修改,每次外审专家都能给出好几条意见,一篇文章历经三次的修改被收录,还有一篇文章修改了四次,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整体效率还是很快的,值得称赞。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外审专家审稿十分认真,投稿后两个月返修,把文章中的几十个公式都推翻了,提出了二十几个问题,很多问题直切要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修改文章,之后被收录,历时三个月的时间,还是很快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的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外审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很中肯,文章历经几次的修改被收录,历时近三个月的时间,整个看流程还是比较顺利的,编辑认真负责,态度很好,值得推荐。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在期刊上投了一篇临床研究的文章,投稿后两个月返修,经修改后直接被收录,还是很幸运的,很感谢外审专家和编辑在修改期间对我的帮助,以后还会来投稿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选择周期: 3个月内

    我是6月份投的稿件,两个月左右外审返回,针对专家给出的意见认真修改,提交修改稿件后,十天被收录,效率很高。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选择周期: 2个月内

    我的文章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被拒稿了,但是我感觉期刊的质量还是很好的,审稿专家外审期间会给出很多中肯的意见,指引了我修改方向,会认真采纳外审专家的意见好好修改的。

相关文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