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肺癌杂志

中国肺癌

中国肺癌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 중국폐암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防痨协会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3419
  • 国内刊号: 12-139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30
  • 曾用名: 肺癌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肺癌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周清华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支气管结核的外科治疗

    作者:阮军忠;张天辉;李福根;段勇;韩鸣;王子彤

    背景与目的 支气管结核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手术指征及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36例诊断明确且造成支气管狭窄或肺不张的支气管结核患者,给予药物及内镜腔内治疗无效而进行外科治疗,术前规律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9个月-12个月.其中全肺切除8例,肺叶切除23例,袖状肺叶切除5例.结果 36例患者均治愈,无手术死亡,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给与对应治疗痊愈出院,无支气管胸膜瘘及结核播散.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对于药物及内镜治疗无效,伴有肺内不可逆病变的支气管结核患者应考虑积极手术.

  • 体外循环辅助下难治性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朱蓉英;段善州;杨文涛;施立;张福全;陈勇兵

    背景与目的 回顾性总结体外循环辅助下累及心脏或大血管的难治性胸部肿瘤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1月-2017年5月实施的体外循环下外科手术切除累及心脏或大血管的11例胸部肿瘤患者,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辅助下手术.肿瘤全部切除者8例,大部分切除者3例,其中1例先行左房内转移性肺平滑肌肉瘤切除,再行右肺中下叶切除术;1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左肺中央型肺癌切除术;2例同时行肺动脉修补术,3例同时行部分心包切除术,3例同时行肺楔形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无院内及术后30天死亡率.3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于抗生素治疗后恢复.1例淋巴瘤术后6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1例心包内纤维肉瘤患者于术后13个月局部复发伴广泛转移,15个月死亡,1例肺平滑肌肉瘤患者于术后15个月发现局部复发灶,予以化疗后缓解.其余8例患者均存活,且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对于累及心脏或大血管的难治性胸部肿瘤可以实施体外循环辅助下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提高难治性胸部肿瘤的手术切除率,有效缓解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明显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期.

  • VSD应用于胸部手术后感染防治体会

    作者:马继龙;赵静;柏启州;贺生亮;于珺;苟云久

    背景与目的 手术切口感染是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危害与感染程度、部位等相关,轻者致局部疼痛、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重者可导致严重感染,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妥善处理切口感染,有利于促进恢复、降低疾病负担、奠定进一步治疗良好基础.切口感染传统外科处理措施包括彻底引流、加强换药、使用抗生素等,存在治疗过程长、治疗效果不确切等不足.本研究对我科6例胸部手术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尝试性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改进传统应对患者胸部手术术后感染的处理模式.方法 对我院近一年来出现胸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或手术切口瘘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和总结,选择了其中6例使用VSD材料治疗术后感染的患者,对其使用VSD处理的过程和终临床结果进行总结讨论.结果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使用VSD后6 h-10 h内发热、伤口渗出症状消失.7天-10天后拔除引流装置,5例患者创面感染情况明显改善,伤口分泌物消失,手术切缘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手术关闭胸腔和皮肤.1例患者感染严重,去除VSD后分泌物仍较多,效果不明显,再次放置VSD装置,7天后去除VSD装置,患者手术切口无渗出,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手术关闭胸腔和皮肤.所有6例患者终感染症状缓解,症状改善,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出院.2例食管癌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427.5 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40天,术后平均换药次数8.5次,住院期间平均总花费111,893.47元;4例慢性脓胸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192.5 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7.75天,术后平均换药次数5.5次,住院期间平均总花费48,237.71元.结论 VSD在处理胸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效果良好,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保证了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

  • 随访观察——主病灶切除的胸腔内播散腺癌或鳞癌患者的可选治疗策略

    作者:陈英;李巍;唐文芳;杨学宁;钟文昭

    背景与目的 手术非晚期期患者治疗的标准治疗,但是大量的回顾性研究显示胸腔内播散型肺癌接受主病灶切除后获益明显.非标准治疗之后患者该选择何种治疗策略?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数据去探究接受了主病灶切除的胸腔内播散型肺癌患者接下来何总治疗方式更优.方法 回顾性收集早期肺腺癌或肺鳞癌且复发模式为胸腔内播散型患者;或拟行肺癌根治术,但术中胸腔探查发现胸腔内播散,接受主病灶切除的肺腺癌或肺鳞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淋巴结状态、基因突变状态、初始治疗方式等,随访至进展、死亡或失访,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从确诊到开始治疗的时间.通过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相关预后因子.结果 研究共纳入141例患者,70例r-M1a和71例s-M1a1患者.化疗组、靶向组、随访观察组患者中位PFS分别是14.7个月、41.0个月和31.0个月(95%CI: 19.01-26.01;P<0.001),靶向治疗组和随访观察组患者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0).中位OS分别为39.0个月、42.6个月和38.1个月(95%CI: 32.47-45.33;P=0.478).TTI<3个月组和TTI≥3个月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是15.2个月和31.0个月(95%CI: 19.01-26.06;P<0.001),中位OS分别是41.7个月和38.7个月(95%CI: 32.47-45.33;P=0.714).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27)、淋巴结状态(P=0.036)、初始治疗方式(P<0.001)是PFS独立预后因子.结论 随访观察不会缩短胸腔内播散腺癌和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是一种可选的治疗策略.

  •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彩伟;徐美青;徐广文;熊燃;吴汉然;解明然

    背景与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手术后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能否进一步缓解肺癌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我院接受单孔或三孔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的患者232例,其中131例接受单孔胸腔镜手术,101例接受三孔胸腔镜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和手术资料,以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 NR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第1、2、3、7、14天,3个月和6个月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孔组在术后第1、2、7、14天NRS评分和术后第3、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方面较三孔组具有优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第3天NR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术后慢性疼痛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和术后第14天NRS评分是术后3个月、6个月发生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急性和慢性疼痛发生方面较三孔胸腔镜手术存在优势,手术时间缩短可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术后第14天疼痛发生是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 持续负压引流在口咽部来源急性前纵隔感染中的治疗经验

    作者:陈安平;徐刚;李剑;宋永祥;蔡庆勇

    背景与目的 纵隔感染是累及纵隔结缔组织的严重感染,并发症较多且死亡率较高;治疗上应用广谱抗生素及营养支持外,早期充分引流为成功救治的关键;在引流方式上,我们应用持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严重口咽部来源的急性前纵隔感染取得较好效果,在此予以总结分享.方法 2017年1月-12月我院共收治17例来源于口咽部急性纵隔感染,已形成纵隔脓肿,手术均采用胸骨后对口负压引流方式,即经胸骨上窝及剑突下切口游离胸骨后前纵隔间隙,使之贯通并放置引流装置,缝合封闭创口,持续负压引流,负压采用3 cm-5 cm水柱.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患者经持续负压引流引流液清亮感染消退,然后拔除引流管;2例患者感染破溃入右侧胸腔,行闭式引流术导致负压消失,放弃负压引流改用常规引流,引流管液体清亮后拔除引流管;1例患者已经形成纵膈脓肿切开引流时间较晚,并发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严重急性纵隔感染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胸骨切开引流,患者创伤大、心理难以承受,且医生工作负担较重;持续负压引流术减轻患者痛苦、能够充分引流纵隔积液,并且避免了敷料反复渗出而需要的换药,对治疗严重急性前纵隔感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该方法对中、后纵隔引流存在局限性,有待进一步优化.

  • HIV合并肺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作者:王琳;宋言峥

    背景与目的 观察HIV合并肺癌患者临床特征、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治疗方案及临床效果,为HIV合并肺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3例HIV合并肺癌患者,其中47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6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24例接受手术联合化疗,22例接受单纯化疗,7例放弃治疗;其中I期-III期28例,IV期25例;28例I期-III期患者中手术联合化疗24例,2例放弃治疗,2例合并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接受化疗.根据患者治疗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治疗情况,将治疗前接受HAART治疗的视为观察组(n=27),未接受HAART治疗患者放入对照组(n=19).对比两组生存率情况,分析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生存率及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53例HIV合并肺癌患者中接受治疗的4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无组间差异;I期-III期生存期患者1年生存率为76.0%,2年生存率为60.0%.IV期患者1年生存率为13.6%,2年生存率为0%.24例手术联合化疗患者1年生存率83.3%,2年生存率62.5%;22例接受单纯化疗的患者1年生存率18.0%,2年生存率为0%.结论 HIV合并肺癌患者经不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早期手术联合化疗效果显著.

  • 探究单孔胸腔镜应用于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叶、肺段及两者对比分析

    作者:黄麟;郑斌;陈椿;郑炜;朱勇;郭朝晖

    背景与目的 肺癌的发病率长期位于癌症之首.I期、II期和部分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 NSCLC)的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为两类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single-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SP VATS)在胸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逐渐被国内外专家所认识和接受.随着社会高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这类患者成为NSCLC诊疗的难点.本研究探讨并分析SP VATS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在治疗高龄NSCL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在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行SP VATS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的417例患者资料.其中高龄患者139例(肺叶切除124例vs肺段切除15例),非高龄患者278例(肺叶切除248例vs肺段切除30例).分别比较高龄与非高龄患者行SPVATS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及高龄患者行肺叶、肺段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及术后短期恢复情况.结果 SP VATS肺叶切除和肺段切除的比较组中,除在术前合并症患病率上,高龄患者均高于非高龄患者(P<0.05),在其余比较项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和肺段切除的高龄患者比较中,可发现淋巴结清扫站数[(7.61±0.21)组vs (5.60±0.35)组]及数目[(20.39±0.97)枚vs(15.40±2.64)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术前合并症患病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却无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肺叶切除和肺段切除的高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术后房颤和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上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3.18±1.32)天vs (5.04±1.30)天]、胸管放置时间[(7.00±1.31)天vs (5.00±0.74)天]及总住院费用[(70.06±5.23)千元vs(61.20±5.22)千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由于合并更多基础疾病,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但单孔胸腔镜肺叶及肺段切除术并不增加高龄患者的手术相关风险,且对合适的高龄病例行肺段切除可获得与肺叶切除相类似的短期疗效.

  • 胸腺肿瘤微创手术研究进展

    作者:方文涛;谷志涛;陈克能

    手术是胸腺肿瘤重要的治疗方式.近年来,胸腺肿瘤的微创手术在国内外获得迅速推广.微创手术目前主要用于早期胸腺肿瘤的外科治疗,已有证据表明,微创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有效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降低术后疼痛,并且目前已有一定临床证据初步证实其肿瘤学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同时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保证外科学和肿瘤学原则的前提下,微创手术有可能使包括局部进展期、诱导治疗后以及复发转移的患者从中获益.

  • 恶性胸腺瘤侵犯上腔静脉的外科治疗

    作者:许林

    恶性胸腺瘤侵犯上腔静脉在临床上较常见,但其外科治疗相关总结经验较少.本文详细介绍了恶性胸腺瘤侵犯上腔静脉外科治疗的发展历史与治疗现状,结合典型病例对恶性胸腺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影像学表征进行了探讨,重点描述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恶性胸腺瘤侵犯上腔静脉的综合治疗方法.该手术复杂程度高,手术风险大,为便于广大年轻医生的学习了解与实践操作,作者系统介绍了恶性胸腺瘤联合上腔静脉切除的4种手术方法,希望对年轻医生的学习应用有所裨益.

  • 基于标准化术语的胸外科结构化电子病历实践

    作者:姜杰;于修义

    电子病历作为现代化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往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就胸外科标准化、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进行介绍,并提出效果评价和展望.

  • 单孔胸腔镜技术培训的思考

    作者:朱余明;姜格宁

    近年来,单孔胸腔镜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外科发展方向.单孔胸腔镜外科医师的针对性,规范化、系统化培训已成为重要的课题,技术培训是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单孔电视胸腔镜技术培训应包括:由临床大中心经验丰富的专家直接面对面的教授手术技巧,或聘请专家导师前往学员所在单位进行针对性现场指导,这是一个代表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网络视频通常也可以作为培训的方式.目前的技术提供了很多模拟训练,诸如:体外模拟器,人工合成胸腔、肺模型,动物实验,3D和VR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层面的培训需求.对于大样本量的培训中心,短期的集中培训和中长期的系统性培训目前越来越受关注.根据学员的分级评估,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因材施教的针对性训练,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我科在单孔胸腔镜外科医师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一些培训经验,我们认为这样的培训是可行且完全有必要的.

  • 胸壁骨性重建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代星;王磊;李小飞;黄立军

    肿瘤切除或外伤等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胸壁缺损,骨性胸壁缺损的重建依旧是胸外科手术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材料学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运用于骨性胸壁重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胸壁外科的发展.但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重建材料尚无一种能完全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3D打印技术也逐步运用于临床,个性化治疗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个性化治疗配合新材料的使用极有希望克服现有材料的不足,使胸壁外科达到一个新高度.因此,本文对缺损胸壁重建的发展和现状做一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做一积极展望.

  • 微课在胸腔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小飞;雷杰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短小精悍的教学内容能快捷、方便、反复获取,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胸腔外科临床教学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引入适应社会发展且适合学员学习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提升临床教学效果.本文就"微课"的概念、特点及优势进行阐述,同时对其在胸腔外科教学过程中应用进行探讨和思考,以进一步促进微课在胸腔外科临床教学中合理应用.

  • 胸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

    作者:肖高明

    肿瘤切除或外伤等原因导致胸壁缺损的病例并不少见,该文章"胸壁骨性重建的研究进展"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胸壁修复与重建的原则和方法,对近几年兴起的3-D打印技术与3-D打印材料植入进行了介绍.临床上胸壁缺损主要见于胸壁肿瘤切除,包括原发胸壁肿瘤,直接侵犯胸壁的肿瘤(如肺癌侵犯胸壁)以及单纯胸壁转移瘤的切除.胸壁缺损按组织来源和部位分为:①软组织缺损;②骨性缺损;③混合缺损(即有软组织缺损又有骨性缺损,如全层胸壁缺损);④复合缺损(合并有邻近器官组织如颈部、锁骨、膈肌、胸椎和腹壁的缺损).对于临床诊断胸壁肿瘤而言,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前应做好如下准备:①术前必须明确诊断,排除胸壁结核(初诊)、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非手术治疗疾病;②排除胸壁肿瘤是否远处转移;③对于胸壁巨大肿瘤需进行营养评估,因为创伤大,渗出多,消耗大,白蛋白下降明显且不易纠正,影响伤口愈合;④如胸壁肿瘤破溃,应做细菌培养,排除铜绿杆菌等特殊感染.

    关键词:
  • 食管癌术后纵隔感染不常见,但更重要

    作者:刘俊峰

    食管癌术后纵隔感染并不少见,但大部分患者,感染物能自行引流入胸腔,通过胸腔引流治愈,而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在少数情况下,纵隔感染与胸腔隔离,造成引流困难,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出现明显症状,甚至造成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 重视肺结核的外科治疗

    作者:宋言峥

    外科技术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外科仍然是一种不能被替代的、和化疗相辅相成的结核病治疗手段.外科可以用引流术、清除术和切除术等方法将结核病变移出体外,用以减少患者身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负荷,切除传染源,减少结核中毒症状,以使有效的结核化疗药物将术后残存的结核分枝杆菌杀灭,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这对结核病控制和个体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 鼓励对罕见病例的多中心回顾研究

    作者:王俊;杨帆

    系统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但对于手术中意外发现或怀疑胸腔内播散的患者,当主病灶可以局部切除且手术风险完全可以掌控时,不少外科医生都会尝试主病灶切除,这种治疗策略可以立竿见影地减少肿瘤负荷,但是否能够延长患者生存尚无定论.这项研究比较了出现胸腔内播散的复发患者(r-M1a)与术中意外发现胸腔内播散并接受主病灶切除患者(s-M1a)的PFS和OS,并提出M1a患者主病灶切除后可以继续观察,延期进行系统性治疗.这种新的治疗理念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
  • 减轻肺叶切除术后急慢性疼痛,"单孔"比"三孔"更有优势么?

    作者:李鹤成;张亚杰

    胸外科手术后急性与慢性疼痛的发生与严重程度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影响患者咳嗽、咳痰及早期活动,严重者可造成肺不张、肺部感染、低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等并发症.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视胸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胸外科疾病的诊治[2],目前胸腔镜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或系统淋巴结采样术已成为早期肺癌的标准手术式.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4],但仍有超过50%的患者有术后疼痛或胸壁感觉异常等不适.近年来由于手术方式的改进及手术器械的发展,胸腔镜手术的入路逐渐由四孔法到三孔法,再到双孔法甚至发展到单孔法.2004年Rocco等[6]首次报道了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2011年Gonzalez等[7]首次报道了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目前单孔胸腔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几乎涵盖了传统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所有术式.研究表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安全、可行,并可以达到肿瘤根治的效果.与传统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手术去除了副操作孔和观察孔,在患侧胸壁第4或5肋间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作单个切孔,手术操作难度更大,对术者技术要领及器械设备要求更高,但其是否能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目前仍存有争议.有研究报道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急性疼痛评分低于三孔传统胸腔镜组.然而一项关于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对比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单孔手术在减轻术后疼痛方面并无优势,但其研究对象混杂包括有气胸、肺叶切除等多种手术方式.目前关于单孔胸腔镜对术后疼痛影响的研究均为回顾性研究,入组例数较少,且多集中于急性疼痛的研究.

    关键词:
  • 纵隔炎诊治应尽早外科干预

    作者:闫天生

    本期刊出的遵义医学院附院胸外科陈安平等"持续负压引流在口咽部来源急性前纵隔感染中的治疗经验"一文,对17例口咽部来源的急性下行性纵隔感染,采用胸骨后通道对接持续负压引流的方式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诊断和外科引流治疗时机把握的较好,引流方式主动积极、及时充分是其可取之处.

    关键词:
  •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陈晓峰;谈宇龙

    近年中国的癌症流行病学统计中,肺癌已经成为患病率和致死率高的癌症.在全球范围约有1.41千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肺癌病例有180万,占癌症发病总数的13%,同时也是癌症中诊断率高的病种.全球男性、发达国家女性癌症死亡率高的也是肺癌.中国女性的肺癌发病率为20.4/10万,该数据已超过部分欧洲国家(女性吸烟率较高的).

    关键词:
  • 特殊人群的肺癌也需要我们大家关注

    作者:李辉

    本文探讨了"HIV合并肺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一篇非常有临床指导和参考价值的临床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是对人群健康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它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病变,造成免疫力低下,其常表现为反应性增生和肿瘤性病变,例如卡波齐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HIV相关性肿瘤.

    关键词:
  • 体外循环在普胸外科手术的应用和前景

    作者:马海涛

    局部晚期肿瘤的治疗一直是胸外科领域的难点,尤其是累及心脏或大血管的肿瘤,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对于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存在较多争议,对于常规手术方式无法切除或者手术风险极大的局部晚期肿瘤,体外循环增加手术切除的机会,但也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该项技术在普胸外科的应用仍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 针对胸腔内播散的IVa期肺癌患者,外科手术是否还有用武之地?

    作者:刘宏旭;张晨雷

    本期发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广东省人民医院陈英等的论著"随访观察—主病灶切除的胸腔内播散腺癌或鳞癌患者的可选治疗策略".回顾性分析了141例早期肺腺癌或肺鳞癌且复发模式为胸腔内播散型患者;或拟行肺癌根治术,但术中胸腔探查发现胸腔内播散,接受主病灶切除的肺腺癌或肺鳞癌患者的资料.研究发现了肺癌治疗中非常有趣的现象:随访观察(即起始治疗在发现M1a 3个月后启动)不会缩短局限于胸腔内IVa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另外,本研究中IVa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为3年-3.5年,要明显好于以往的大多数研究结果.

    关键词:
  • 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单孔是否较多孔更微创?

    作者:秦建军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创"这一概念已深入到外科手术的各种领域,其主要优势就是在减少手术损伤的同时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手术创伤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切口创伤,二是脏器损伤,三是全身系统性影响.

    关键词:
  • 聚焦肿瘤治疗,关注其他疾病

    作者:刘伦旭;陈克能;高树庚

    继续教育,专题讲座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协会年会担负的重要看点.1、临床数据标准化.上期张逊会长畅谈了大数据互联网时代胸外科的美好未来与机遇,本期我们约请了身兼专家和院长双重角色的姜杰教授的专题《基于标准化术语的胸外科结构化电子病例实践》,是胸外科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具体体现,也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由之路.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国肺癌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