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중국골종류골병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中科康辰骨关节伤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252X
- 国内刊号: 10-102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基本情况介绍《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中科康辰骨关节伤病研究所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 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承办,目前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广大骨与关节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内容涵盖骨与关节疾病流行病学、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骨科康复、骨科影像学及相关基础研究。本刊每期设一个重点号,报道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临床诊治经验和基础科研成果。常设栏目有:述评、专论、论著、专题讲座、综述、临床研究与实践、骨科教案、标准·方案·指南、指南解读、读者• 作者• 编者、专家点评、病例报告等。本刊采用在线审编系统,不接受纸质投稿。投稿请登录《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网站 ( http://www.cjb304.com ) 进入远程稿件采编系统进行操作,稿件全文应采用 word97 版以上格式。
1-3个月
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及逻辑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语句通顺,结构严谨。论著、基础研究、综述、经验交流等一般不超过 5000 字 ( 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 2000 字 ( 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
2. 文题与作者署名:文题简明扼要,突出主题。作者署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要求提供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和第一作者单位的全称英译。作者如为不同单位、院、所、科室则分别在不同单位名称后的括号内详细列举作者姓名。如有通信作者,请注明其 E-mail 地址,通信作者是指导者的署名位置,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不可谓同一人。如须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对多中心研究,本刊将特别注明:各单位第一作者均为本文第一作者。论文如涉及课题基金,须在文稿作者署名后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基金证明电子版照片。
3. 摘要与关键词:论著类文稿要求附 600 字左右中、英文摘要,综述类文稿附 500 字左右中、英文摘要;摘要的目的与结论须对应;摘要中凡是给出 P 值的地方,均须给出实际统计数据。所有文稿需附 3~5 个中、英文对应的关键词,关键词请从 CMeSH 表中查取。
4. 图表:力求少而精,避免与正文重复。每幅图表应冠有中英文对照的图题和表题,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格使用三横线表;表内空白项为未测,“-” 为阴性结果;如有合计和统计学内容,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图片须清晰,层次分明,需说明的地方应按制版要求制作箭头或注字加以解释。图片的高宽比例以 5∶7 为宜。组织切片图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要求与比例尺同时拍照。图表中如引自它刊者,请给出文献。图片请以 JPG 格式保存。
5. 数字与统计学符号: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元、世纪、年、月、日、时刻、计数和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 3 位数字时,每 3 位数字一组,组间空 1 / 4 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号不能省略,如 25%~30% 不要写成 25~30%;( 10.44±2.12 ) % 不要写成 10.44%±2.12%。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5 cm× 4 cm×8 cm,而不要写成 5×4×8 cm3 。统计学符号根据《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x - ,( 中位数仍用 M );② 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③ 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s x -;④ F 检验用英文大写 F;⑤ t 检验用英文小写 t;⑥ 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 χ 2 ;⑦ 自由度用希文小写 υ;⑧ 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⑨ 概率用英文大写 P ( 注明 P 值并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 t 值、χ 2 值、q 值等 )。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6. 参考文献:应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以近 5 年内为主,近 10 年文献所占比例应超过 70%。按 GB/T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著录,依照其在文内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 名全部列出,3 名以上只列前 3 名,后加“,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发文量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官网?
期刊的官网网址为:http://www.cjbj2012.com,可以直接百度搜索到。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属于什么档次?
该期刊是核心刊物,是科技核心期刊,级别还是比较高的。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影响因子?
经知网查看,期刊的(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030,(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889。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可以发meta分析的文章吗?
有关期刊的meta分析相关的论文可以在知网中进行搜索查看,可以学习经验,帮助写作投稿。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投稿周期?
期刊的投稿周期一般在6-8个月的时间,投稿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耽误时间。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如何?
该期刊是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是核心期刊,同时期刊被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是正规的刊物,可以选择投稿,对晋升还是很有帮助的。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初审过了,可以顺利被录用吗?
稿件初审通过后会送外审,然后进行终审,初审通过只是稿件审稿的第一步,初审过了不代表一定会被录用。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版面费多少?
稿件在确认发表后需要收取版面费用,版面费是由稿件的篇幅决定的,写作可以控制稿件的篇幅,可以节省费用。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投稿周期长吗?
期刊的审稿周期一般为2个月的时间,具体审稿速度看稿件的质量。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可以并列第一作者?
一般而言,中文核心期刊不支持并列一作,可以咨询本期刊的编辑,是否可以共一作,同时要看单位是否可以认可共同一作。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是核心吗?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是一本科技核心,对于一些医院而言,可以用来晋升副高。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审稿周期多久?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的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超过时间可以咨询编编稿件状态。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5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局麻下经皮椎弓根螺钉钉棒杠杆复位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策略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局部麻醉下经皮椎弓根螺钉钉棒杠杆复位及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26例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均于伤后3天内手术,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18~62岁,平均45.2岁;骨折部位:T10骨折1例,T11骨折1例,T12骨折9例,L1骨折9例,L2骨折7例.术前进行脊柱正、侧位X线、CT和MRI检查,评价椎体、椎管、椎间盘及韧带损伤情况.根据脊柱骨折Magerl分型:A1型骨折16例,A2型骨折3例,A3型骨折5例,B1型骨折1例,B2型骨折1例.神经功能Franke1分级E级14例,D级9例,C级3例.在局麻X线监视下,通过一系列置钉及复位方法来矫正压缩及后凸角.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85.9±12.4)min,术中失血(24.3±10.1)ml,切口长度(6.3±0.3)cm,术中麻醉评分优良率为84.6%,伤处疼痛VAS评分由术前(7.2±0.8)分减轻为术后(2.1±0.6)分.矢状面后凸Cobb's角由术前(9.4±9.4)° 减少为术后(3.0±7.7)°,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由术前(74.0±15.3)% 恢复至术后(101.8±18.5)%.无神经损伤加重或其它并发症.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13.2个月,存在神经功能不全损伤患者术后获得1级及以上神经功能恢复.椎体高度和后凸矫正较术后无明显丢失(P>0.05),VAS评分得到进一步缓解(P<0.05).结论 局麻下经皮椎弓根螺钉钉棒杠杆复位技术能有效恢复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临床效果满意,为临床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
后入路腰椎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
对于治疗腰椎相关退行性疾患,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联合融合器椎间融合术因术后融合率高、椎间隙高度丢失率低、早期稳定性好 [1-4],已成为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但学者们在应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疗效评估上的分歧从未停止.其争议主要集中在单侧内固定术是否可提供牢固的稳定性、确保融合器不松动脱出并达到椎间骨性融合的临床疗效.相比之下,双侧内固定又存在术中创伤大、手术费用昂贵、并发症发生率潜在升高等缺点.
-
腰椎Topping-off术式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疗效确切,是治疗多种腰椎退行性疾患的"金标准".但应用这种经典术式长期随访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如假关节形成、活动度下降以及邻近节段退变 (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 ) 等[1-2].随着越来越多非融合技术应用于临床,将两者混搭使用扬长避短,已初显成效.现对腰椎混搭手术 ( hybrid surgery,HS ) 常见的手术方式——Topping-off 术式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及相关基础研究综述如下.
-
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的诊断和内镜治疗进展
椎体后缘离断 ( posterior apophyseal ring separation, PARS ) 是一类多发生于青少年,特别是青年运动员的疾患,常合并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 及腰椎管狭窄症 ( 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 )[1-2].据报道,在所有年龄的 LDH 患者中,PARS 占 5.35%~8.20%[3],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更高,分别可达 19% 和42%[4].PARS 因与单纯 LDH 或 LSS 表现相似,临床易误诊或漏诊,并且由于骨性致压因素的影响,PARS 患者的症状较单纯 LDH 严重[5].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神经根性症状或马尾神经损伤表现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
经皮脊柱内镜处理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管内骨化三例报告
腰椎管狭窄症 ( 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 ) 包括发育性椎管狭窄和继发性椎管狭窄,继发性椎管狭窄原因包括退变性椎管狭窄、椎管内骨化所导致的狭窄、肿瘤性狭窄和外伤性狭窄等.骨化性疾病导致的继发性 LSS 包括椎体后缘离断 ( posterior ring apophysis separation,PRAS ),后纵韧带、纤维环、黄韧带的骨化或钙化等 [1].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F-36量表对172例RA患者的疾病相关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与正常人群对比,探讨RA患者疾病相关生活质量及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RA患者SF-36量表在全部8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小于正常人群,其中RA患者在PF(55.23±31.61)、RP(21.75±38.85)、BP(51.11±33.53)、VT(56.56±23.01)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组(93.53±8.58)、(82.84±29.21)、(96.14±17.94)、(72.94±1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RA患者SF-36积分与其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疼痛VAS评分、DAS28、HAQ评分等临床指标呈负相关性,其中HAQ与SF-36量表总分相关程度高(r=-0.668);(3)RA患者病情早期组的SF-36得分为50.94±22.53,均分别高于病情中期组的46.42±23.43和病情晚期组的37.98±15.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关节功能I级组的SF-36得分为59.38.±25.35,均分别高于关节功能II级组的51.74±18.42、III级组的39.69±17.30和IV级组的20.29±7.4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X线分级I级组的SF-36得分为51.75±22.66,均分别高于II级组的47.44±24.10、III级组的36.14±15.72和IV级组的37.41±15.07,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的疾病相关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群,SF-36量表能很好地反应RA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后病情改善常伴随着SF-36得分的增高.
-
全脊柱内镜在骨化类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述评
腰椎管狭窄症 ( 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 )是指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腰椎椎管、椎间孔狭窄,引起神经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阻碍,并出现臀部或下肢疼痛、神经源性跛行、伴或不伴腰痛症状的一系列综合征.LSS 的分类较多,临床分类可分为中央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及椎间孔狭窄,病因分类可以分为发育性LSS、继发性 LSS 两大类 [1],发育性 LSS 是指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导致的腰椎管狭窄,在后天的压迫因素下容易出现神经根、马尾神经压迫症状.继发性LSS可包括退变性狭窄,如椎间盘退变引起的椎间隙变窄、黄韧带皱缩、退变性侧凸、退变性滑脱等.
-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我科运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并随访32例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的患者,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7~44岁,平均30.5岁.病变节段L2~31例、L3~42例、L4~516例、L5~S113例.在经脊柱内镜治疗时L2~3、L3~4和L4~5节段采用经椎间孔入路,L5~S1节段运用经椎板间入路进行手术.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本组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4.6±7.4)min.术后所有患者腰部疼痛,腿部疼痛、麻木,下肢感觉异常、肌力减退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所有患者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1例术后3个月出现责任间隙腰椎间盘突出,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手术翻修.VAS评分术前(6.33±1.63)分,术后3个月(3.67±1.34)分,术后6个月(1.45±0.82)分,术后12个月(0.93±0.31)分;术后不同时间段与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前(48.84±11.33)分,术后3个月(31.27±12.08)分,术后6个月(19.86±6.37)分,术后12个月(10.37±5.1)分.术后不同时间段与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运用MacNab评价临床疗效,优23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6.9%.结论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保留运动节段、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其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
经皮脊柱内镜在治疗胸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脊柱内镜在治疗胸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其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并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21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2~65岁,平均(54.5±8.4)岁.其中T9~104例,T10~113例,T11~127例,T12~L1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评估临床疗效,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MacNab标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并行MRI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术中转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145 min,平均(85±45)min;术中均无明显出血.术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硬膜囊撕裂、大血管及脊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未见胸腔积液及明显硬膜外血肿的形成.3例出现手术入路侧肋间神经刺激症状,并通过保守治疗逐步缓解.在术后1年的随访中,复查MRI提示椎管减压满意.VAS评分由术前(6.5±0.8)分降至末次随访的(1.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DI指数由术前39.41±1.66降至末次随访的15.12±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JOA评分由术前(16.55±1.59)分升至末次随访的(26.35±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MacNab功能评定,优17例,良3例,可1例.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髓核残留、复发性椎间盘突出及二次翻修手术.结论 经皮脊柱内镜处理胸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术后1年的随访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
-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短期疗效
目的 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我科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18~49岁,平均28.6岁.27例有明确腰部外伤史.其中L4~521例,L5~S133例.单独位于L4椎体后下缘5例,L5椎体后上缘14例,L5椎体后下缘7例,S1后上缘24例,位于L4后下缘及L5后上缘2例,位于L5后下缘及S1后上缘2例.突出骨块位置单独位于中央椎管区13例,位于中央椎管区+侧方椎管区23例,单独位于侧方椎管18例.均采用症状侧椎间孔或椎板间入路,镜下摘除突出椎间盘、去除部分或全部骨块.术后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术中手术顺利,无中转开放、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等并发症.手术时间35~100 min,术中透视3~15次,术中出血量约10~50 ml.术后影像学提示减压彻底,部分切除14例,完全切除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45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6.2%.结论 经皮内镜治疗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破坏少、恢复快等优点,近期效果较好,同时结合中央椎管及侧隐窝功能分型,可以进一步指导手术方案,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病的椎间孔镜手术策略
目的 探讨采用侧路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病的手术策略.方法 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我科采用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患者82例,其中男52例,女30例;年龄14~65岁,平均39.2岁.手术涉及T12~L1节段2例(2.4%),L1~2节段1例(1.2%)、L3~4节段7例(8.5%)、L4~5节段52例(63.4%)、L5~S1节段20例(24.3%).术前、术后随访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下肢)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PTED术中因疼痛和显露困难转可动式椎间盘镜手术2例,发生出口神经根损伤1例.术后随访12~60个月,平均20.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7.88±1.20)分下降至(0.70±0.83)分,ODI由术前(46.00±11.71)分下降至(4.80±5.9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疗效评定优36例、良39例、可7例,优良率91.46%(75/82).结论 PETD适用于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患者,良好的疗效说明其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手术不必追求完全切除骨化物,应围绕着"神经充分减压"这个中心目标.
-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内骨性占位的短期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腰椎管内骨性占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我科采用PEID治疗腰椎管内骨性占位患者共58例,其中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1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17~75岁,平均(37.75±2.51)岁,病程3个月至7年,中位病程14个月,随访12~15个月.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脊柱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mJOA)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评估,并于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分级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2.3±17.32)min.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疼痛、感觉肌力减退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NRS评分分别为(7.63±0.628)分,(1.93±0.829)分,(1.70±0.687)分;ODI评分分别为(51.60±2.329)分,(23.23±1.291)分,(22.80±1.244)分;mJOA评分分别为(8.03±0.698)分,(18.63±0.740)分,(18.83±0.813)分;改善率为51.50%.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NRS评分分别为(8.17±0.786)分,(2.22±0.878)分,(2.11±0.900)分;ODI评分分别为(48.39±2.477)分,(23.33±1.138)分,(23.06±0.802)分;mJOA评分分别为(7.78±0.808)分,(19.06±0.639)分,(19.11±0.832)分,改善率为53.39%.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NRS、ODI评分分别与术前相比,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次随访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mJOA评分分别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次随访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使用改良MacNab标准,总体优良率为89.66%.结论 经皮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管内骨性占位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及较高的安全性,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策略,其短期疗效确切,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
经关节突全内镜侧隐窝减压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后路经关节突全内镜下侧隐窝减压治疗单节段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单节段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56~76岁,平均(66.32±5.20)岁.病变节段:L4~518例,L5~S1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经关节突入路全内镜下侧隐窝减压技术,对引起临床症状的责任区域进行精准减压.术前、术后次日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情况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通过改良MacNab评分对末次随访进行评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实施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76~103 min,平均(90.96±7.06)min,术中出血量5~10 ml,平均(6.04±1.34)ml.术后1周复查腰椎CT及MRI,结果显示侧隐窝减压彻底.随访时间为24~37个月,平均(28.80±3.52)个月.患者腰痛VAS评分在术前、术后次日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6.92±0.91)分、(3.48±0.77)分、(2.00±0.96)分;坐骨神经痛VAS评分在术前、术后次日、末次随访分别为(7.24±0.78)分、(3.28±0.76)分、(1.92±0.91)分;ODI术前、术后次日和末次随访分别为80.40±3.92、58.96±3.66、29.44±4.34.术后腰痛及坐骨神经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以改良MacNab疗效评价:优1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6%.结论 经关节突全内镜侧隐窝精准减压是治疗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术式.
-
全脊柱内镜治疗多节段钙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估全脊柱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多节段钙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脊柱外科施行全脊柱内镜下治疗2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9~65岁,平均51.3岁.21例均有单侧上肢放射痛症状,其中19例合并轴性疼痛;9例为右上肢痛,12例为左上肢痛;多节段钙化型患者4例.记录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颈部和上肢疼痛程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结果 21例手术时间90~158 min,平均102 min,多节段钙化型患者手术时间108~158 min,平均126 min,全组病例住院时间平均5.2天,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平均2年.术前上肢VAS评分为(7.2±0.8)分,末次随访时为(1.3±0.9)分;术前颈部轴性疼痛VAS评分为(3.9±0.6)分,末次随访为(1.6±0.8)分;结果显示,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上肢VAS评分、颈部轴性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MacNab标准,21例末次随访时,优1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0.4%.4例多节段钙化型患者末次随访优3例,良1例.结论 全脊柱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多节段钙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短期临床疗效良好.
-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局灶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我科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的32例胸椎O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为(101.04±29.36)min,术中出血量(24±12.41)ml,住院时间(11.8±5.18)天,VAS评分由术前(7.89±1.07)分降至术后1天(3.81±0.57)分,12个月随访的(1.51±0.57)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明显;JOA评分由术前(12.63±1.31)分升至术后1天(17.81±1.18)分,12个月随访的(25.63±1.31)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平均改善率(79.85±6.32)%;病程 ≤12个月患者JOA改善率与病程>12个月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OA评分 ≤12的患者JOA改善率显著高于JOA评分>12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32例恢复情况:优22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7.50%.结论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局灶型胸椎OLF患者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临床上值得探索与研究的、新的、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年 | 期数 |
2019 |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
未知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11月下旬投的稿件,小修后被收录,期间编辑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很感谢,期刊对文章的格式要求比较严格,投稿前可以适当的修改,相信很快就会被收录的,祝大家投稿顺利。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我的文章是一篇基础研究,历经两次的修改被收录,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格式进行修改,经修改后被收录,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在中国骨与关节上投了一篇专题报道,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投稿后一个月被收录,审稿专家给出的意见都很中肯,对文章的修改有很大的帮助,编辑的态度也很好,很有耐心的帮我解决问题,很感谢。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审稿速度很快,投稿到录用历时一个月,历经一次的修改,期间编辑给予了我中肯的意见帮助我修改文章,很感谢。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11月份投的稿件,半个月左右返修,指出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经修改后于12月录用,效率很高。
-
未知录用情况:选择周期: 1个月内
去年8月27日在中国骨与关节上投的稿件,9月25号被收录,历时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很满意的,期刊对文章的创新性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有合适的文章可以尝试投稿。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12月底投的稿件,1月底被录用,期间修改了一次,修改期间编辑态度很好,沟通很顺利,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受益匪浅。
10月份在期刊上投稿,一个月不到就被收录了,送审了两个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个都很有价值,推荐大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