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Emergency Resuscitation and Disaster Medicine 중국급구복소여재해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救援学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6966
- 国内刊号: 11-545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记忆合金爪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记忆合金爪治疗尺骨、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尺骨或桡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爪内固定术,观察固定的强度、效果,早期功能锻炼、手功能恢复的情况;随访至骨折愈合.结果 42例患者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术后X线片示即刻固定牢靠、允许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骨折按期愈合,前臂功能优良.无骨不连、畸形愈合或尺、桡骨间骨桥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记忆合金爪治疗尺骨、桡骨骨折时应力分布更为均匀,能够达到即刻的坚强固定,有利于早期积极功能锻炼和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前臂功能的恢复.其机理可能是记忆合金爪不会干扰尺、桡骨髓内的血运.
-
严重下肢缺血性坏疽伴感染导致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严重下肢末端缺血坏疽伴感染患者发生肺水肿的现象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典型下肢缺血坏疽伴感染患者,在截肢术前后全身炎症状态及肺水肿的现象及转归.结果 上述患者在出现全身炎症反应时,体温高达38.5℃以上,肺部满布中细湿哕音甚至哮鸣音,呼吸困难明显,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但在患肢高位截肢后,肺部症状体征在数小时内很快缓解,体温、血象及全身情况迅速好转.结论 下肢末端缺血坏疽伴感染患者发生肺水肿的原因,主要是坏死及感染组织毒素吸收后,刺激引起全身炎症介质释放所致,也与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此时,坚决果断的患肢高位截肢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
-
第29届奥运会场馆内心脏猝死抢救成功一例
2008年8月19日,一位南非自行车教练在老山自行车馆发生猝死.一位第一反应者--女运动员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3 min后专业急救人员跑步赶到,接替该运动员进行现场抢救.一位主任医师任现场指挥.所需要医疗设备亦迅速送到.猝死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被清除以打通气道.在贵要静脉留置插管,并行颈外静脉穿刺.通过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和阿托品.气管插管通气.进行高频率的胸外心脏按压,术中出现胸骨下端塌陷(胸肋关节脱位).尽早开始心电监控.11 min后出现室颤,予以及时除颤取得成功.12 min后,患者恢复血压、心跳,心电转为不齐的窦性心律.头颈部冷敷.待患者面色红润、血压稳定后通过奥运车道将患者转送奥运指定医院.运送过程中有专人负责插管的固定.途中转运9 min后送到医院,院前抢救时间持续39 min.1 d后,患者脱离呼吸机,气管插管拔出.未发现脑损伤.
-
浅论地震救援卫勤信息化保障的重要性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武警四川总队医院迅速接受救援任务,在短时间内先后派出5批16支医疗队奔赴重灾区执行救援任务.面对震后通讯不畅、应急卫勤保障信息化装备缺乏、信息情报收集不全等不利局面,紧急启动<卫勤保障信息化处理预案>,依托卫生信息网络系统构建抗震救援信息化保障模式.通过"军字一号"、"军字二号"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对灾区情况进行现场报道,随时发布各类急救、防疫、心理干预等专题信息,使官兵了解和掌握了应急救治、疾病预防及地震灾区自我保护知识.为地震后开展医疗救援、疾病防治、伤员救治、灾区防疫等打下良好基础.
-
汶川大地震后县级医院后勤保障在医疗救护中的作用
汶川大地震后,受损相对较轻的郫县医院立即启动医疗应急预防案.因为地方狭小,只能在医院的院子里、郫县实验学校、郫县一中搭建帐篷和防震棚,用作3个临时医疗点,收治病情、伤情相对较轻的患者.病情、伤情相对较重者转送成都等地的上级医院.一些医务人员被派到灾区.药剂科迅速调拨库存的急需药品并紧急购买急用的药品和器材,总务科也调拨、调集被褥和搭建帐篷、防震棚的材料,购买大量方便面、饼干、牛奶、面包等食品,保证了水、电、燃气的供应,并熬煎中药等.后勤工作确保了医疗工作的进行.
-
河南3起重大灾害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的启示
目的 总结河南省3次重大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经验.方法 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紧急救援中心,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人员共同参加现场急救,保持通讯和道路通畅,维持现场秩序,现场急救后,迅速将伤员顺利转运到医院.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专家迅速赶赴现场和救治伤员的医院,指导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结果 3次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共死亡217例,95例伤员被送入院治疗,其中危重伤员22例.仅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其余93例康复出院.结论 河南省的急救站均依托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从而构成一个急救站网,可全天候、全方位、高效率地应对突发事件,将损失降低到低限度.
-
北京市院外急救死因分析及急救对策
目的 分析院外急救中死亡者的死因,为提高院外急救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急救中心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出诊中死亡患者的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死因分类按照ICD-10标准进行.结果 这段时间内北京急救中心出诊院外死亡2939例,循环系统疾病为首要死因,其中心源性猝死居全死因第一位(占46.89%).呼救-车辆到达现场的平均反应时间为12.8 min.结论 心源性猝死为院外死亡病因之首,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院外猝死的复苏存活率.
-
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细胞中GnRH及其受体的表达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GnRH-R)在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和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酶消化分离法培养EMS和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培养细胞GnRH和GnRH-R表达.结果 17例标本15例培养成功,成功率88.2%;GnRH和GnRH-R在EMS和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培养细胞胞浆内均表达阳性,但经过3-4次传代后,GnRH不再表达,而GnRH-R持续表达.结论 在位子宫内膜细胞的消化分离培养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GnRH-R在培养细胞中持续表达提示其可以用于研究GnRH类似物(GnRH-a)对子宫内膜的直接作用.
-
262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救治的262例严重多发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平均23.5±6.2.急诊手术164例次,其中84例在1次麻醉下分组同台完成了2个以上部位的手术.重症监护病房(ICU)平均住院(23.8±5.2)d.临床治愈205例(78.2%),致残39例(14.9%),死亡18例(6.9%).结论 对严重创伤患者,在复苏同时应尽快采用简单省时的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主动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DCO)策略,可提高严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
-
汶川地震中麻醉科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汶川地震后大量伤病员被送到离震中180公里的绵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时段经过安排,保证24小时都可以提供麻醉服务.地震后1小时,新搭建的帐篷手术室内以配备必要的麻醉药物和设备.设计了登记有关信息的表格.地震后15天内,对328例接受手术的伤员施行了不同形式的麻醉.
-
乌司他丁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和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和对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60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入院后均予以输血、补液、抗休克及急诊开腹异位妊娠手术.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在术前或术中给予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公司生产)20万U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术后3 d给予乌司他丁10万U加入100 mI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MAP、HR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ALT、AST、Scr、BUN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LT、AST升高幅度明显较低(P<0.05),恢复更快(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cr、BUN恢复亦明显要快(P<0.05).两组患者术后IL-6、IL-8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TNF-α较术前均有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NF-α恢复明显较快(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的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猝死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分析及应对策略
随着危重医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危重监护病房(包括急诊、内科、外科、呼吸监护病房等)的建立完善,危重症患者院内猝死率呈喜人的下降趋势,患者生存率明显改善.相对于送入急诊科患者,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发现晚、延误抢救时机、错过有效复苏时间窗、多脏器功能衰竭进入不可逆期、医学本身的局限性等,成功复苏率仍小于院内科室.
-
严重挤压伤128例死亡原因分析
严重挤压伤病情变化快、处理难、病死率极高.地震发生时造成的房屋倒塌,所引起的损伤绝大多数为严重挤压伤,对深埋伤员进行及时搜救、现场急救、转送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由于转送伤员循就近医院进行抢救的原则,而这些医院大多是基层医院,因此,提高基层医院对严重挤压伤的诊治水平、掌握救治原则、实施恰当的救治手段,对有效降低死亡率尤为重要.现就2002年6月~2007年6月浙江省中医院收治的128例严重挤压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并对其中48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寻求降低严重挤压伤患者死亡率的对策.
-
地震后大批伤员抢救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2003年2月24日,发生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一伽师县的6.8级强烈地震造成大批人员伤亡,地区附近县市医院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往重灾区就地抢救,同时做好接收重伤员的准备.我院收治危重伤员51例,经过积极有效的抢救与护理,5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圆满完成救治大批伤员的任务.现报告如下.
-
日遗化武器处置现场突发化学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的护理
侵华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我国境内,凡日军所到之处均发现有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以下简称"日遗化武").目前,中日双方已着手处理日遗化武.因存在炮弹爆炸或化学毒剂泄漏中毒的可能,现场处置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一旦发生突发事故,需要迅速有序地展开现场医学应急救援,包括事故现场伤员的抢救、检伤分类、洗消、急救和后送.通过多次参与日遗化武处置现场医疗保障工作的经验,结合突发化学事故伤员伤情特点及医学救治流程,就如何做好现场处置突发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的急救护理工作探讨如下.
-
地震搜救现场的急救和护理
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于2001年,是一支可以参加世界各地灾害救援的国家级专业救援队伍,先后成功执行了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地震救援行动.搜索、营救、医疗是地震救援的三大主体,搜救现场的急救工作又是医疗的重中之重,现就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地震搜救现场的急救和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
解读《云南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1].医疗卫生部门要规范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从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
医院整体搬迁中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
根据无锡市委、市政府关于市属医疗资源整合的部署,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无锡市儿童医院)、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全建制整合组建为无锡市人民医院.在无锡市一院、五院搬迁前,医院对收治的各种不同病种的危重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和病情进行合理分流.对于搬迁前具备出院条件的患者,先行安排出院;对不具备出院条件、但不愿转往市人民医院的患者,经签署专项医患沟通书后安排出院或转院;对于不宜搬迁的危重患者,由市医管中心统一协调,按照就近、安全的原则,提前1~2 d在严密监护下迁入指定医院.
-
浅谈院外急救中的传染病隐患及预防
"SARS"后,医院内感染的危害性及管理的重要性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特别是在突发疫情面前,医务人员的感染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院外急救是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出诊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和接送患者进出的医院是易污染区域或疫源地.在院外急救的过程中,出诊人员所接触的患者形形色色,其中就包括各种各样的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这会对急救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加强对院外急救人员感染的监控和管理并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将风险与危害降到低.现将院外急救中传染病预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
电击伤后院外心肺复苏成功一例
电击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是院外急救中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死亡率很高,但是如果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望抢救成功.笔者于2007年7月成功抢救一名电击致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经过现场10余分钟抢救后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后完全康复出院.现将抢救过程和体会报道如下.
-
只需动手(仅做胸部挤压)的心肺复苏——美国心脏协会(AHA)2008年的新科学建议
心肺复苏(CPR)在抢救院外心脏骤停(心脏猝死)的重要性已得到证实,而早期高质量的CPR及迅速除颤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近年来的动物实验及人类临床试验的结果 表明,对成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目击者只做胸部挤压的CPR与常规CPR(胸部挤压加通气)相比,其疗效相似,存活率无差别.根据这些近期的科学研究及美国心脏协会(AHA)的专家共识,AHA的ECC委员会于2008年4月22日对公众提出了科学建议:未经培训的目击者对心脏骤停患者提供只需动手(仅做胸部挤压)的CPR,可以简化CPR的操作,有利于消除或减少目击者实施CPR的障碍和顾虑,更好地推广和普及目击者进行CPR,从而提高心脏猝死患者复苏的成功率.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对AHA的建议也作出了相应反应.
-
某部队医学院校学员急救知识现状调查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多样化等因素,使突发危重伤病员和意外灾害事故的发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医学救援已从医院内迅速延伸至院外事故现场.为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对院外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部分在校医学生的急救知识来源、急救技能及掌握程度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希望能为探索院外急救教育模式提供一点有益的资料.
-
夯实基础,直面灾害——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武警部队学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世纪以来,灾害医学问题逐渐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经常性的问题.武警部队承担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重任.作为国家反恐斗争、抗灾减灾的"生力军",武警各级卫生机构应成为国家反恐斗争和社会救援的基本卫勤力量.
-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二十三)儿科高级生命支持(上)
1 概述新指南对2000年指南的大部分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补充了新近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进展,并尽量简化操作程序和缩减篇幅.新指南仍然强调:与成人相比,小儿突发性心脏骤停并不常见,而且心脏骤停的原发性疾病多半不是心源性的,更常见的情况是进展性呼吸衰竭或休克的终末期事件,因此也叫窒息性心脏骤停.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4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