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Emergency Resuscitation and Disaster Medicine 중국급구복소여재해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救援学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6966
  • 国内刊号: 11-54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aderm.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宗浩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双能CT表现及临床相关因素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后继发脑出血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清;吴芳;刘佳宾;祝小莲;王臣;王艳;李倩文;杜祥颖;卢洁

    目的 通过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评估多个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与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早期脑出血和对比剂外渗的关系,以及与双能CT表现结合对迟发脑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血管内介入治疗,且术后24 h内行双能CT头颅平扫检查的患者,采集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NIHSS评分、术前静脉溶栓情况、闭塞血管位于前/后循环、卒中发作至血管再通时间、介入手术时长、血管再通情况(TICI分级)、介入手术后-双能CT检查时间间隔等临床资料,分析双能CT表现,分别比较各指标在早期无出血组、对比剂渗出组及出血组之间的差异,以及在无脑出血组及迟发脑出血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50例患者中,11例于术后24 h内发生脑出血,11例于术后24 h后发生.前循环血管闭塞者易发生早期脑出血(P<0.05);术前高NIHSS评分、术前静脉溶栓治疗及对比剂渗出者继发脑出血的风险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在组间均亦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双能CT有助于识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早期脑出血及对比剂渗出的发生;而术前NIHSS评分、术前静脉溶栓及双能CT发现对比剂渗出等对术后迟发性脑出血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应对相应患者进行重点观察,以改善预后.

  • 低辐射剂量CT扫描行冠状动脉3D建模打印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冠;邹明宇;刘文源;王金宝;曹志强;曹东兵;祁光泽

    目的 探讨低辐射剂量CT扫描技术生成原始DICOM数据行冠状动脉3D建模打印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将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南京总医院拟行冠脉3D建模打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组1(低剂量组):低管电压:100 kVp;低对比剂浓度:碘克沙醇(Iodixanol 270 mgI/mL);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算法;组2(常规剂量组):常规管电压:120 kVp;高对比剂浓度:碘佛醇(Ioversol 350 mgI/mL);采用FBP重建算法.扫描结束后,分别计算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值及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ize-specific dose estimates,SSDE)值.将两组原始数据传至3D打印机行冠脉3D建模打印,并由两名资深3D打印工程师完成对两组方案获取的冠脉3D建模打印质量的主观评价.结果 两组间患者所受ED、SSDE比较,低辐射剂量组较常规辐射剂量组显著降低(39%、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脉3D建模打印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BMI指数在20~25kg/cm2之间的患者,应用低剂量CT扫描技术生成原始DICOM数据行冠脉3D建模打印能够满足临床医生需求,同时可大幅度降低患者所受的CT辐射剂量.

  • CT门静脉成像对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预测研究

    作者:王贵生;马雅丽;侯文文;韩文娟;赵国全;陈晓霞

    目的 通过多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helical portography,MDCTP),探讨门静脉及其各属支管径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varices bleeding,EVB)的关系及MDCTP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2017年6月在武警总医院均行胃镜检查和MDCTP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47例,对MDCTP与胃镜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果 行一致性检验;应用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方法 测量47例患者的门静脉主干(main portal vein,MPV)、肝内门静脉左支(intrahepatic left portal vein,IHLPV)、肝内门静脉右支(intrahepatic right portal vein,IHRPV)、脾静脉(plenic vein,SPV)、胃左静脉(left gastric vein,LGV)、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应用ROC曲线评价门静脉及其属支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MDCTP与胃镜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断一致性较好(κ=0.790).MPV近端径及远端径、IHLPV、SPV、LGV直径在出血组及未出血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在预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8、0.690、0.737、0.626、0.846,LGV直径的准确性高.结论 多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可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诊断,其中胃左静脉直径有助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

  • 武警特战队员身体疲劳状态生理指标研究

    作者:李成;刘辉;耿瑞慧;马红亮;彭启华

    目的 研究武警特战队员在身体疲劳状态下的生态指标,筛选出适宜做身体状态监控的指标,为科学改进训练方法 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7年7-10月来自武警某部特战队员90例为研究对象,以比武竞赛中的2 km武装越野射击为主要研究科目,在科目执行前采集特战队员的心率、血液、尿液等样本,在科目执行完武装越野后,生理样本再进行一次采集测量,然后执行科目中的射击内容.主要检测内容有心率(heart rate,HR)、血乳酸(lactic Acid,LAC)、尿蛋白阳性率(protation-rate,PRO-r)、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训练后武警特战队员的心率值普遍超过100次/min,LAC、PRO-r显著升高(P<0.01),Hb显著下降(P<0.01),T略有下降(P>0.01).同时对比采样结果 处理时间,其中心率数据采样周期短,为便捷.结论 以心率带为基础的心率监测可以快捷有效地用于监测武警特战队员是否进入疲劳状态,是较好的筛选指标.

  • 脑挫裂伤进展与伤后首次CT征象及早期临床表现的相关关系研究

    作者:周芳;黄婵桃;李彩霞;许乙凯

    目的 探讨脑挫裂伤的伤后首次CT征象、早期临床表现与脑挫裂伤进展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84例脑挫裂伤,根据脑挫裂伤是否进展分为两组,分析患者伤后是否出现意识障碍和首次CT征象(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对冲伤),找出与脑挫裂伤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将相关因素通过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结果 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对两组病例首次头颅CT检查中出现的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对冲伤等CT征象进行卡方检验,P值分别为0.045、0.755、0.020、0.132、0.500,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此外通过建立判别函数,可以使错判率达到小.结论 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进展性脑挫裂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 X线、CT、MRI在军人早期疲劳性骨折中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高明;陈晓霞;韩文娟;赵国全;王贵生

    目的 探讨X线、CT、MRI在军人早期疲劳性骨折中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疲劳性骨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7年11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经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军人疲劳性骨折患者,对其X线、CT和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初诊患者中,8例X线、CT仅显示轻度骨膜反应,髓腔内密度正常时,MRI已明确显示骨髓和周围软组织水肿、骨膜增生改变;11例X线、CT已显示骨膜反应,髓腔内局部密度有改变时,MRI能更清晰显示骨髓和周围软组织水肿、骨膜增生改变的程度和范围;16例X线、CT未显示低密度骨折线时,MRI已明确显示典型的双低信号的骨折线;MRI能更清晰显示另5例跖骨陈旧疲劳性骨折病变及周围改变.结论 MRI比X线、CT在早期诊断军人疲劳性骨折中的价值更大,当怀疑疲劳性骨折,X线、CT检查结果 为阴性时,也要及早进行MRI检查.

  • ABI联合CIMT对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无症状性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作者:颜雯;张焕基;杨美兰;廖欢;张伟勇

    目的 评价踝臂指数(ankle branchial index,ABI)ABI联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IMT对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患者无症状性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7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院确诊PAD且无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152例,依ABI及CIMT水平分为观察组A组(ABI≤0.9且CIMT<1.5mm)、B组(ABI≤0.9且CIMT≥1.5mm)、C组(ABI≤0.9且CIMT≥1.5mm),以及对照组D组50例(ABI>0.9且CIMT<1.5mm),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并对所有入选者进行6个月以上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随访,比较各组无症状冠心病与MACE事件的发生率的及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各组中的冠心病及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C组高.校正血糖、血脂及一般临床资料等因素影响后,ABI串行联合CIMT预测PAD患者无症状性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4.74% ,特异性为61.25% ,比值比28.26;ABI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282,P<0.01),CIMT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05,P<0.01).绘制ROC曲线提示ABI≤0.9且CIMT≥1.5 mm时对PAD无症状性冠心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909±0.023,95%CI 0.864-0.955,P<0.01).结论 ABI联合CIMT对可用于识别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为临床工作中对PAD患者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早期发现提供一个无创、价廉、简单、可重复的有效手段.

  • 256层CT血管成像对四肢血管急性闭合性损伤的评价

    作者:黄婵桃;许乙凯;周芳;郝鹏;贾铭;林炳权

    目的 探讨应用256层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四肢动脉不同部位血管急性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6年1月-2018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12例外伤患者CTA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观察血管损伤情况,并与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进行比较.结果 12例血管损伤患者包括下肢血管损伤10例,上肢血管损伤2例.结论 256层CTA能很好显示血管损伤的程度,包括断裂或破裂部位、范围、局部是否伴有血栓形成、动静脉瘘形成,是否伴有活动性出血、假性动脉瘤,为四肢血管损伤患者明确血管损伤情况提供直接依据,对临床决定患者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高吸收护理产品对住院卧床患者皮肤护理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春梅;高艳红;邓丽;林牡丹;魏巍;汪曙燕;靳美娜;纪慧茹

    目的 探讨一种高吸收护理垫捷护佳在卧床患者的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9月武警总医院骨科卧床7 d以上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8例,使用临床常用的护理垫,实验组使用新型高吸收医用护理垫捷护佳,观察比较2组卧床患者的舒适度情况及研究周期内护理垫更换数量、时间和医疗成本计算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舒适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更换数量及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使用新型高吸收医用护理垫捷护佳能保护患者皮肤,减少潮湿降低压疮的发生因素以及粪水性皮炎的发生.有效提高卧床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护理工作量.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PET/CT影像表现

    作者:陈翼;李江城;董丽华;黄淏;王涛;彭艳梅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8月-2015年8月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被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患者33例,根据同机CT肺部病灶分布特征,回顾分析18F-FDG PET/CT显像肺部病灶的解剖结构及细胞代谢情况.结果 33例患者中,PET显像提示阳性病灶29例,阴性病灶4例,PET/CT诊断PAP患者28例,3例误诊为肺炎,1例患者误诊为结核,1例误诊为肿瘤,诊断符合率为85%(28/33);PET显像的放射性浓聚程度与CT肺部病变的浸润范围和实变类型呈正相关,CT扫描肺部病变改变愈重,PET显像放射性浓聚程度愈高, T/NT比值愈大.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准确反映病灶大小、形态、解剖结构等情况,还能够提供病灶细胞的代谢信息,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北京市区属120院外急救质量管理实践与研究

    作者:于海玲;杨宁;王越;陈建军;翁文杰;向珍君

    目的 总结北京市区属120院外急救质量管理实践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区属120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的出车量、投诉率及执行任务90 min超时率、执行救治任务2 min出车超时率.结果 北京市城区区属120执行任务90 min超时率及执行救治任务2 min出车超时率明显下降;全市区属120出车量逐年增加、投诉率逐年下降.结论 逐步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是院外急救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北京市区属120院外急救质量管理取得明显效果.

  •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优化急查检验报告单等待时间中的应用

    作者:高兴;张云;梁佳丽

    目的 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缩短门、急诊患者在检验高峰时段检验报告单等待的时间.方法 2016年9-12月海军总医院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按照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这5个步骤,对门、急诊患者的急查检验报告单等待时间进行调查并分析,找出导致门、急诊患者等待急查检验报告单的时间过长的主要原因,提出整改的措施,改进检验流程,优化等待环节.结果 门诊患者急查检验报告单等待时间由改进前的平均135.8 min缩至118.4 min,六西格玛值(Z值)从1.56提高到2.76;急诊患者检验报告单等待时间由改进前的平均63.1 min缩至54.2 min,六西格玛值(Z值)从2.43提高到3.39.结论 通过六西格玛管理法在门、急诊检验流程中的应用,有效缩短了患者报告单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医院赢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胃肠超声造影对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戴婷;孙志霞;李吉桦

    目的 探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择选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术前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60例,结合术后病理结果 ,评价胃肠超声造影对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意义.结果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回报对比,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T准确率达78.3%,N准确率达85.0%,M准确率达96.7%.结论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作为结直肠癌筛查以及其术前评估TNM分期的常规检查方法 ,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急诊电子预检分诊系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继发心肌缺血性灌注损伤的研究

    作者:吴琳;李雪;秦臻臻

    目的 观察急诊电子预检分诊系统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继发心肌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行急诊PCI的AMI患者64例,根据是否经急诊电子预检分诊系统干预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32),检测术前、术后外周血中白介素-1(interleukin-1, IL-1)、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含量和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neutrophils,PMNs)凋亡率;分别测定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应用校正TIMI帧数评价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计算分诊正确率.结果 PCI术前,两组的IL-1、IL-6、IL-10、TNF-α和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与对照组比,干预组IL-1、IL-6、TNF-α和MDA浓度降低(P<0.05),IL-10浓度升高(P<0.05).PCI术中,与对照组比,干预组术中的LVEF、FMD和分诊正确率明显增高(P<0.05),PCI术后,与对照组比,干预组PMNs凋亡率增高(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前和术后应用急诊电子预检分诊系统可显著减轻或改善AMI相关的炎性及心功能损伤.

  • CT三维重建在检测儿童脊柱侧弯生长棒矫治调控现象中的影像学价值研究

    作者:王贵生;赵国全;刘昊;吕志强;王倜;陈晓霞

    目的 通过脊柱CT三维重建方法 对脊柱侧弯顶锥区域椎间隙进行观察,摸索建立一个客观、无创的观测脊柱侧弯患者行板-棍系统(plate-rod system for scoliosis,PRSS)植入术后对于脊柱生长调控现象的指征.方法 对2000年2月-2012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植入脊柱侧弯PRSS系统超过5年且现年龄≥10岁的儿童脊柱侧弯患者进行全脊柱CT扫描,对扫描结果 进行三维重建,通过旋转图像观察顶锥区域终板软骨成熟、钙化、融合情况,评价PRSS的调控效果.同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 ED).结果 15例PRSS术后的脊柱侧弯患者,平均年龄16.75岁,手术时平均年龄8.17岁,检查时间平均为术后8.58年.全脊柱CT扫描平均ED为(6.97±2.31)mSv,为安全范围.经三维重建后,观察顶锥区域融合情况,观察到10例患者脊柱侧弯凸侧终板软骨提前成熟、钙化,凸侧椎间隙较早出现融合,且随年龄增加逐渐明显,其中凹侧未融合者8例,凹侧融合者2例;无单纯凹侧融合者.结论 运用CT扫描后三维重建方法 ,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生长中的脊柱侧弯受调控后的生长成熟情况,是检测儿童脊柱侧弯生长棒矫治调控现象的可靠检测方法 ,且对于生长棒的手术取棒时机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现代航空医疗救援全信息化指挥系统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作者:徐婉瑛;陈尔真;朱立峰

    目的 通过建立上海航空医疗救援中心基地医院指挥信息管理系统,以保障航空医疗救援的全流程信息传递通畅,提升救援效率与质量.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系统建设等方法 ,从突发公共事件任务管理、伤病员信息管理、基地医院应急指挥及应急物资管理等几个方面,建立了现代航空医疗救援指挥信息管理系统.结果 在上海航空医疗救援的整体流程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化系统的五大特色功能.结论 通过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提高医疗救援的效率,完善和规范应急医疗救援流程.

  • 颅脑术后继发头皮感染的原因及处理

    作者:赵卫良;李娟;缪国专

    目的 分析颅脑术后继发头皮感染的原因,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神经创伤外科收治的27例颅脑术后继发头皮感染患者的全身情况、感染部位,留取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并给予原切口入路清创手术,彻底清除骨蜡等异物和炎性肉芽组织.复习颅脑手术病历和术中所见探讨伤口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结果 27例患者入院后经个性化调整及原切口入路清创缝合手术,除2例经多次清创手术外,其余25例经一次手术治愈.结论 颅脑术后继发头皮感染与颅脑术中额窦处理不当、骨蜡等异物存留、高血糖有关,建议尽早彻底清创,取出异物;并调整全身状况,控制血糖、加强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关键词: 头皮感染 颅脑术后
  • 多学科综合康复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32例临床分析

    作者:贾军峰;张杰;迟小千;张其军

    目的 分析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特点,探索难愈合创面多学科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014年5月-2017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截瘫患者压力性溃疡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压疮4例,烧伤后创面2例,糖尿病足部溃疡2例.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给予全身治疗结合局部创面治疗,临床治疗融合康复治疗.全身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康复运动、控制感染及控制血糖等,局部创面治疗包括阶段性清创、换药、理疗、封闭负压疗法、自体皮片移植等.结果 治疗后创面全部愈合,治疗时间3~12周.结论 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身体状况差,多伴有内科基础疾病、肢体功能障碍及营养不良,应进行多学科联合诊治,加强全身治疗结合局部创面治疗,临床融合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加速创面愈合.

  • 测定患者中心静脉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彦青;高瑞丽;孙玉蓉

    文章综述了影响患者中心静脉压测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体位因素、导管相关因素、机械通气等,并对测量中心静脉压的不同方法 进行了对比.文中针对各项影响因素综述了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对研究中一致性结论 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文献中出现的不同测量结果 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给出相关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临床工作中的相关护理对策.

  • 农村灾害多发地区小学生防灾减灾培训模式的探讨

    作者:陈璇;张建娜;魏晓梅;赵静;刘谦;李斯俭

    目的 探讨建立小学生防灾减灾培训模式.方法 采用类实验设计方法 ,选取云南省鲁甸县火德红镇某小学五年级三班88名学生开展培训,并评估培训效果.结果 完成防灾减灾学习后,农村在校高年级小学生的自然灾害基本知识和逃生技能、家庭防灾基本知识和技能、急救技能明显提高.结论 本培训模式可提高农村灾害多发地区小学生防灾减灾能力,可在更大范围推广使用.

  • 江苏江阴院外救治道路交通伤患者特征分析

    作者:车斌

    目的 分析2016年江苏江阴地区院外救治的道路交通伤患者的相关特征,为提高院外救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2016年1-12月江阴市急救中心救治的道路交通伤患者的年龄、性别、日期和时间、患者的损伤部位、伤害类型等进行研究.结果 在2016年共救治583例道路交通伤患者,其中男367例(63.0%),女216例(37.0%),男:女=1.69:1.患者年龄5~96岁,平均(42.49±15.38)岁,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43(30,56)岁;7月份发生道路交通伤的患者多,106例(18.2%),二月份少,17例(2.9%);8:00~9:59发生道路交通伤的患者多,共124例(21.3%),其次是18:00~19:59,共104例(17.8%);02:00~03:59患者少,共2例(0.34%);身体的创伤部位多见为头部(236例,40.5%)和四肢(220例,37.7%),同时见头部和四肢创伤的患者占36.5%;出现2处及以上损伤部位的人数共为253人(43.4%);道路交通伤导致危重创伤患者131例(22.5%).结论 江阴地区道路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提示在合理安排院外急救资源的同时还需针对主要伤情特征不断深入研究.

  • 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吕志强;邱爽;张红玲;王倜;陈晓霞

    目的 调查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通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监测和鉴定、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媒介生物的病原携带研究,分析2015年8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特征.结果 该患者出现发热、腹泻(清水样),淋巴结肿大,伴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肝功能进一步受损,血液标本SFTSV RNA检测阳性.予以药物、输注血小板、保肝及其他对症治疗,两周后好转出院.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伴有实验室检测指标明显异常,在诊疗过程中,宜采取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

  •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教授赴徐州医科大学调研

    作者:徐州医科大学

    4月26日,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首席专家,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卫生部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医学救援专家组组长李宗浩教授赴徐州医科大学调研.上午,校长郑葵阳教授会见了李会长.他代表学校对李会长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其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以及急救医学专业的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快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建设、提升学科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推动急救与救援医学人才培养与国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接轨、提出适宜中国急救事业发展的急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郑校长与李会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就《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期刊)合作办刊问题,双方进行了研讨,希望在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刊质量、增强办刊水平和影响力等方面展开更深度的合作.

    关键词:
  • 医学救援 影像先行

    作者:王振常;王贵生;陈晓霞

    灾害救援医学(disaster medicine)是研究灾害环境下(包括各种自然灾害及社会事故)医学救援规律的科学,它不是传统医学的简单分支,而是急救医学、工程脱险技术、应急管理三门学科在灾害救援过程中的高度融合[1];其内涵是以急救医学、灾害救援医学、危重症监护医学为基础,融合灾害学、生物医学工程、社会学、管理学、法学、信息科学、工程学、建筑学等为一体的交叉学科[2].

    关键词:
  • 多学科专家巡诊模式在航天基地职工健康保障中的实践

    作者:刘挺;刘丽娜;王旭东

    多学科专家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医学模式被广泛应用.通过组建航天基地职工健康保障多学科专家巡诊团队,定期对试验基地职工开展MDT模式健康宣教和MDT模式多学科巡诊,从而解决基地职工健康保障医务人员不足和专业单一所造成的救治困难问题,探索出一种新的航天试验基地保障任务形式.

  • 缅怀过去 戮力前行 携手打造新时代中国医学救援事业新辉煌——2018年中国·国际第16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暨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综述

    作者:李玉坤;刘圣军

    201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1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段、特殊的地点,注定了这一天在共和国历史上的不平凡,也注定了我们10年之后缅怀回望,痛定思进,携手致力于新时代共和国医学救援事业新发展.在这一背景下,"2018年中国·国际第16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暨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活动"于2018年5月4-8日在成都举行.来自世界各地当年曾经奋战医学救援一线的国内外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云集一堂,围绕着"科学谋划、身体力行,打造新时代中国医学救援事业"的主题,开展了医学救援学术交流、新技术展示、缅怀纪念等活动.与会代表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结合10年来我国救援医学发展历程,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做法,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在缅怀中感悟,在交流中互勉,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共同携手书写我国医学救援事业新篇章.

  • 绵阳生命广场 当代诺亚方舟

    作者:李宗浩

    历史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分.强烈的8级地震发生在四川汶川地区,灾情重的是北川县,县城遭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周边幸存的危重伤病员陆续被送到了就近的绵阳市中心医院.而医院本身,急待手术、抢救和住院的患者,也需迅速撤出大楼.怎么办?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门诊楼前约6 800㎡的广场.很快,这个广场被打造成一所"战地医院".

    关键词:
  • 完善国家救援体系 为全民健康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周长强

    女生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年是汶川5·12地震10周年.十载同心,涅槃重生.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各国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参加第16届中国·国际现代救援医学论坛暨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活动,开展医学救援国际学术交流,共商医学救援发展的大计,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此,我谨代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此次会议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关键词:
  • 中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现状与发展

    作者:许树强

    汶川地震整整的十年了,今天我们在成都举办2018年中国·国际第16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暨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要深切的、沉痛的缅怀汶川地震中的遇难者.要感谢参与汶川抗震救灾的医疗卫生人员,以及后来的各类突发事件中进行紧急医学救援的医疗卫生人员,他们所付出的心血、辛劳,以及专业技术、管理各个方面,真的非常表示感谢.今天的纪念活动也是一个感恩的活动.

    关键词:
  • 缅怀峥嵘岁月 携手迎接新时代

    作者:沈骥

    尊敬的朱鹤新省长,尊敬的李宗浩会长、主席,尊敬的周长强副局长,来自海内外的各位医疗救援专家、学者和来宾们,大家上午好!十年前的5月12日下午2:28,历史永远定格在这一刻.8万多同胞瞬间被夺去宝贵的生命,37万多名伤员处在与生死抗争的痛苦之中.一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的战役就此拉开序幕.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国家卫生部的直接指挥下,千里驰援四川.协和医院、中山医院、长海医院等数百家医院的数万名医务人员,以气吞山河之势,血脉相连之情,妙手仁心之术,与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国际的医疗同行们共同构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线,与死神展开赛跑,创造了低死亡率、低致残率的人类医疗救援奇迹,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非战争状态下大规模伤员转运的创举.

    关键词:
  • 汶川地震十年来的实践与启示

    作者:闪淳昌

    女士们、先生们,非常感谢大会主席和论坛的邀请.我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汶川地震十年来的实践.2008年是中国应急管理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多灾并发,大灾多发,举世瞩目.2008年年初,南方十几省市发生了罕见的冰雪灾害,紧接着就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冰雪灾害是一个间接式的,发生在我国东中部比较发达的地区,而汶川大地震是突发性的,发生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灾难特别严重.

    关键词:
  • 致敬生命 科普同行——纪念汶川抗震救灾十周年,科普中国走进四川绵阳

    作者:贾嘉

    2018年5月7日上午,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绵阳市中心医院承办的"科普中国——自救互救科普宣传暨志愿者公开选拔活动走进四川绵阳"在绵阳市"生命广场"举行.这次活动已纳入汶川抗震救灾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中.

    关键词: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作者:朱鹤新

    尊敬的各位主席和教授,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医学救援界的朋友,我要向你们表示致敬,我要代表9 100万四川人民向你们表示致敬,特别是在"5·12"纪念十周年的日子里,我更要向你们表示致敬!因为你们的付出、你们的努力才有四川生命的延续,才有四川希望的开始,才有四川从此迈上新时代、走在新的时代.我提议今天在座的各位,为你们的付出表示感谢!并表示由衷的感恩.谢谢各位,谢谢大家!

    关键词:
  • 历史的纪念 明天的曙光

    作者:李宗浩

    在人类共同约定的时间刻度表上,标志着21世纪第18个年头的五月,我们在这里回顾十年前那场地动山摇的汶川地震,纪念瞬间被夺去10万生灵和被毁坏的万千家庭的惨烈场景,心情无比沉重.但是,再重的阴霾,也无法与人类文明相对峙.乌云一扫,阳光明媚,姹紫嫣红,百业兴旺.

    关键词:
  • 重建咳嗽峰流速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伟权;王芳

    目的 探讨通过医用文丘里装置建立的咳嗽峰流速,其形成高速冲击气流对气囊上滞留物清除的效果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入住同济医院ICU的气管插管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均已建立带有声门下吸引功能的气管导管,其中观察组通过将4 L/min氧气连接到文丘里空氧混合阀上,出来高速气流经过加温、加湿后连接到声门下吸引导管入口,利用高速气流冲击原理来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而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技术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比较两组患者在操作前后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心率、刺激性咳嗽、粘膜损伤、痰痂、吸引管堵塞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建咳嗽峰流速不仅可以有效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而且该操作对患者心率影响小、不良反应轻.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4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