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应用带锁钉治疗股骨骨折74例报告

    作者:李连亭;刘一星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带锁钉治疗股骨骨折,骨不连的优越性。方法:对3年来应用股骨带锁钉治疗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畸形愈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骨折、骨不连病人术后1~2周部分负重行走,6~8周后完全负重行走。平均骨愈合时间新鲜骨折12周,骨不连18周。结论:应用股骨带锁钉治疗股骨骨折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固定牢固,能早期负重下床活动等优点。

  • C-D技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并发症及其对策

    作者:马胜忠;李明;侯铁胜;倪春鸿

    目的:探讨应用C-D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并发症及其对策。方法与结果:总结32例实施C-D手术的病历,术后随访1年~2年10月。8例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其中脊柱不平衡2例,椎板、椎弓骨折2例,脊髓不全损伤1例,出现枢轴现象1例,C-D棒突出1例,肺功能衰竭1例。分析了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结论:要重视预防和处理C-D手术的并发症。

  • 腰椎及椎管内肿瘤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报告

    作者:冮相保;董晓俊;鲁周同

    目的:分析腰椎及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运用X线影像学诊断对腰椎及椎管内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鉴别诊断。结果:4例行腰椎管造影,1例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确诊。结论:在无MRI的医院,对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及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腰椎管造影有重要意义。

  • 38例青壮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洪加源;郭林新;练克俭;丁真奇;郭延杰;康两期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38例青壮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结果:随访6~30个月,优30例,良8例,无1例发生内固定失败、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青壮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损伤严重,骨折不稳定,均应早期行手术治疗,DHS符合髋部生物力学,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是治疗青壮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方式选择

    作者:唐运鹏;林健

    目的:寻求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的方式。方法:从1985年12月~1999年12月,共对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采用3种方式。分别是扩大开窗、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减压18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器植入、螺丝钉关节突扣锁12例;以关节突为中心减压、RF-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器植入6例。结果:随访6月~14年,优良率8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应根据有关影像学检查,明确疼痛性质和部位选用手术方式。

  • MAY解剖型钢板在胫骨下段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陈明凡;马建兵;王晓安;庄岩;张育民;巩四海

    目的:为提高胫骨下段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1998年3月~2000年2月使用MAY解剖型腓侧胫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21例,其中粉碎骨折8例,平均年龄34岁(18~25岁),伤后手术时间短8h,长8个月。结果:术后随访6~11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钢板螺钉无松动及折断,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MAY解剖型钢板紧密贴合胫骨下段的骨骼形态,术中无须塑形且容易复位,2个平面的立体固定使断端更加稳定,是胫骨下段骨折理论想的固定材料。

  • 四肢骨干开放骨折的早期治疗

    作者:郭延章;梁进;李宗峰

    目的:进一步了解开放性四肢骨干骨折的治疗规律,探索骨折固定的佳方法。方法:回顾1990年7月~2000年6月以来的431例开放性四肢骨干骨折的早期治疗情况。分析了骨折愈合、伤口感染与软组织伤程度、受伤手术时间、骨折固定方法之间的关系。结果: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和骨牵引治疗的感染、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率偏高;骨折固定方法不同,骨折愈合的情况亦不同。结论:只有对开放性四肢骨干骨折早期彻底清创、早期固定、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才有利于多发伤病人的抢救,有利于骨折的解剖复位,有利于降低并发症,有利于功能的恢复。骨外固定器成为目前治疗骨折特别是开放性、粉碎性、感染性、多发性骨折及骨不连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 骨干骨折 开放 固定
  • 针尾带孔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孙友良;周鹏;朱世华;杨景东;张晓东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针尾带孔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治疗可行性。方法:38例髌骨骨折病人接受此手术治疗。年龄:16~56岁,男28例,女10例。结果:38例均得到随访,疗效优良率达97.4%,骨折愈合率达100%。未发现克氏针松动、脱出、戳破皮肤、钢丝断裂及脱落等并发症。结论:该固定法固定牢靠,使用安全,疗效确切,符合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减少了传统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的并发症,完善了髌骨骨折内固定技术。

  • “L”形钢板治疗外踝骨折38例临床观察

    作者:靳昭国

    目的:介绍自制L形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方法、疗效。方法:应用自制L形钢板治疗各种类型外踝骨折38例,对其临床资料、自制L形钢板的结构特点、操作要点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随访6~36个月,功能参考Leed's评定标准,皆达优良。结论:该L形钢板适用各种类型的外踝骨折,恢复了外踝的角度,防止骨折旋转,固定坚强牢固,材料普及,操作方便,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 加压滑动式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体会(附65例)

    作者:范树满;潘水章;林燕;吴小山

    目的:探讨老年粗隆部骨折的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5例粗隆部骨折患者经Richard钉固定前后X线片、肢体功能和全身情况。经8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术后24h能坐起,4~6周能扶拐下床活动。除3例骨质疏松螺钉切割致髋关节轻度内翻(内翻≤15°)、3例80岁以上因原发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外,其余均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按赵氏法评定,优良率在92%以上。结论:采用本文介绍的手术方法,固定坚强,有利愈合,能早期关节活动,降低威胁老年患者生命的并发症,疗效满意。

  • 胸椎管内肿瘤并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及文献复习漏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张德文;冯敏;汪飞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并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诊断。方法:报告1例胸椎管肿瘤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及复习文献,分析漏误诊的原因。结果:椎管内肿瘤误诊率63%,合并椎间盘 突出症诊断更为困难。结论:系统学习解决对椎管内肿瘤与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反差,注意共有症状,体征和CT结果的导向,深究胸背痛、腰腿痛、根性痛的特点是椎管内肿瘤并椎间盘突出症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 神经伤的实验形态学研究进展

    作者:丁自海

      在临床上,肢体由于受外周压迫、体位不当或注射等因素可致医源性神经伤。这种损伤并不象创伤那样完全中断神经干解剖学上的连续性,但可不同程度的造成神经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功能丧失不可逆转,已成为肢体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神经伤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规律和防治措施,国内、外进行了深入的神经伤实验形态学研究。

  • 神经束膜切开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晨阳;缪力;刘郑生

      神经束膜是周围神经三层囊膜中重要的一层结构,其功能已有明确的结论。但在神经松解术中,是否处理神经束膜,多年来一直存有争议,尚无定论。1 历史回顾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神经内松解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得到广泛开展,尽管其效果很好,但仍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1]。直到1984年,Mackinnon等[2]制成了大鼠坐骨神经重度嵌压模型,1988年对此模型进行了神经内松解,对该手术进行了充分肯定,其适应证得到进一步明确。Sunderland[3]将神经内松解术分为3型,即只松解束间瘢痕组织的简单法以及束膜切开法和束膜切除法。按其分型,临床广泛应用的只是神经内松解术的简单法,其有效率报告离散较大,约30%~90%不等。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是新的瘢痕压迫还是松解时减压不够或二者兼而有之,是否需要处理神经束膜?有必要了解束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损伤与修复,明确神经束膜的处理方法。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成骨细胞

    作者:储诚兵;陈艺新;尹培荣;陈雄德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个由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由3个二硫键相连,分子量为760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生长介素C是同一部分,受垂体生长激素的控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各种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原,包括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对成骨细胞有中等促进有丝分裂作用。调节了动物细胞周期G1期的活动,并具有胰岛素样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骨骼细胞分泌的重要生长因子,以自分泌、旁分泌的形式调节成骨细胞的功能。以下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构成、骨骼分布特点及其对成骨细胞作用等作一综述。

  • 复合生物活性材料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廷宝;范清宇

      骨缺损修复是骨科临床常见并涉及多方面理论和技术的难题,不论是先天性或外伤、感染、肿瘤造成的骨缺损,还是老年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骨萎缩,都将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和畸形,对此,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是修复骨缺损,以恢复功能和矫正畸形。长期以来,骨缺损修复常用的方法是自体骨移植。但自体骨移植取骨数量受限、影响供骨区生物力学强度和功能,增加患者创伤和痛苦,不易被患者接受。异体骨移植可减少手术次数、容易取材,但其具有抗原性,可引起机体的排斥反应。

  • 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bax和bcl-2的表达

    作者:傅强;侯铁胜;鲁凯伍;李明;赵杰;贺石生;石志才

    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以探讨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大鼠脊髓(T8.9)经中度压迫损伤后,分别在30min、2h、4h、8h、24h、48h和72h处死取材(n=6)。主要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对脊髓组织进行标记,以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损伤4h后bax蛋白大量表达,而bcl-2蛋白仅有少量表达,bcl-2 mRNA未见表达。结论:脊髓损伤后凋亡基因bax大量表达,并可能在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凋亡 Bax Bcl-2 脊髓损伤
  • 兔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延长区BMP、TGF-β1的蛋白表达

    作者:代飞;吴梅英;李起鸿

    目的:研究肢体延长过程中延长区内源性BMP、TGF-β1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兔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延长区内源性BMP、TGF-β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MP、TGF-β1主要表达在软骨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中。BMP在开始延长后前2周高度表达,2周后表达逐渐降低;停止延长1周时在延长区中央见到少量的阳性表达细胞,停止延长2周时,随着延长中央区域纤维组织消失,BMP阳性表达细胞也消失。TGF-β1在延长前2周表达逐渐增强,到2周时强,2周后逐渐减弱,并在延长及停止延长期间均可见阳性表达细胞。结论:肢体延长中延长区内源性BMP、TGF-β1持续表达。

    关键词: 骨延长 胫骨 BMP TGF-β1
  • 神经节苷脂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

    作者:傅强;侯铁胜;鲁凯伍;李明;赵杰;石志才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损伤脊髓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重度脊髓损伤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及神经节苷脂治疗组(n=15)。在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20μl或神经节苷脂30μg。观察体重变化、局部血流量、凋亡细胞原位标记、神经功能评价和定量组织学分析。结果:局部血流量2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存活率、体重、神经功能评分和残余神经组织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神经节苷脂对损伤脊髓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对神经细胞凋亡的阻断来发挥作用的。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凝溶紊乱的实验研究

    作者:尹良军;王爱民;杜全印;孙红振;邓少丽

    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模型的血液凝溶功能变化,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健康雄性成年家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冲击注射地塞米松)。检测血脂、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的阶段性变化。观察实验35、70d双侧股骨头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15d甘油三脂、总胆固醇、TXA2/PGI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30、60d,实验组tPA/PAI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35、70d双侧股骨头软骨下区骨陷窝空虚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地塞米松冲击应用可引起家兔血液高凝、低纤溶。血液凝溶功能紊乱可能参与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

  • 右拇长伸肌腱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报告

    作者:朱亚中;冯水云;染再跃;杨德兴;吴包金

      患者,男,22岁。右足背多发肿块1年入院。否认外伤史。1年前无诱因右足背出现无痛肿块5个,大如蚕豆,小似黄豆,未予重视。现肿块长至5个,大如鸽蛋,小红蛋豆,行走时隐痛,无放射痛及牵涉痛,影响穿鞋及行走。查体见沿右拇长伸肌腱排列呈现条索样、串珠状肿块5个,质较韧,界欠清,可横向稍移动,纵向不能移动,触及结节感,轻度压痛,大的7cm×7cm×2cm,小的2cm×2cm×5cm,右拇长伸肌腱肌为IV级。X线片示右第1跖骨质内侧小囊状透光区,见软组织肿胀影。初步诊断:右拇长伸肌腱多发性腱鞘囊肿。治疗:手术切除自第1跖趾关节沿拇长伸肌腱止肌腹部条索状病变组织,长25cm、宽3cm,肿块破溃见咖啡样液体流出,剖面见绒毛及小结节若干,见拇长伸肌腱弓条状裸露,切除破坏的关节囊,跖骨头前人侧关节软骨破坏,穿破皮质骨,松质骨内约5mm×5mm×4mm囊腔,充满咖啡色组织,腔壁较硬,刮除病变组织,无水酒清灭活。取右小腿深筋膜4cm×3cm重建跖趾关节囊,返折形成腱鞘,使弓状肌腱固定。术后随1年半,病变未复发,无包块形成,伸拇肌力V级,拇趾背伸及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步态正常。

  • 胸廓出口综合征姐妹2例

    作者:伊力哈木;阿布力米提;艾热体

    1 临床资料  例1 女、13岁、维吾尔族,左上肢间断性疼痛并肌肉萎缩10年余入院。出生后遂左上肢不灵活,持物不紧、麻木感。查体:锁骨上窝叩击痛,肱二、三头肌肌力Ⅲ级并萎缩,手部无力且皮温低,活动及受凉时加重。斜角肌试验阳性,肋锁试验阳性,MCG示尺神经传导速度测定52m/sek,细胞遗传学检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核型为46XX。明确诊断后加强提高肩部的肌力锻炼、理疗、止痛剂等治疗1个月后稍缓解出院。随访半年患者继续功能锻炼,较有效。

  • 1例巨大骶骨肿瘤患者手术护理

    作者:张秀娟;黄孔芳;闫丽铭

      患者,女,39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腰臀部持续性钝痛,有时向双下肢放射,夜间疼痛较重并逐渐加重。曾一度大便困难,小便正常。我院诊断为骶骨肿瘤,建议手术。因其害怕手术到外地行X光刀治疗。肿瘤未见缩小,即回我院治疗。查体:骶骨处轻度隆起,压痛明显,会阴及臀部皮肤浅感觉减退。拍片及CT示:骶骨前有10cm×10cm异常占位性病变,骨质破坏,病理结果:脊索瘤。入院后行骶骨瘤切除术,术后无任何并发症。1月痊愈出院。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一)

    作者:徐卫东;吴岳嵩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以脱位形式表现的不稳定是这一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它可能需要延长住院、康复时间。如果是复发性脱位,就意味着有一定的功能性损害并需要手术治疗。经报道的术后脱位的发病率为<1%~约10%不等[1]。术前评估脱位的风险因素以及术中和术后避免髋关节不稳定的技术性处理是预防的主要两个方面。

  • 不该手术的“腰椎病”

    作者:梅芳瑞;张峡;李长青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椎管狭窄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典型的上述两症的诊断并不困难。然而不典型者要确诊并行手术治疗则非易事。其鉴别诊断也比较多。自从CT和MRI应用以来,发现不少无症状的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有的病人CT或MRI显示有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而其症状并非由此引起,这些现象并非个别病例。近年来,我们遇到一些病例,听起来很荒诞,但这是真的。现在以“不该手术的‘腰椎病’为题,报告如下。

  •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骨科,陕西,710054

    作者:朱振安;戴尅戎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已逐步下降,治疗效果也得到不断改善,但它仍然是困扰医生和病人的严重并发症。据统计,在美国,全髋或全膝成形术后的深部感染,每1例治疗费用超过50 000美元。我国虽无这方面的统计,但估计费用也十分高。因此,预防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 美国医疗队来中国为孤残儿手术医疗

    作者:李文玲

      在国务院有关领导的批示下,由国家民政部和美国残疾儿童基金会组织协调,美国纽约哥仑比亚大学附属张老会儿童医院小儿矫形外科主任David Roye教授带领14人手术医疗队于2000年9月20日~10月2日携带全套外科手术设备、器械、药品赴哈尔滨市,在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各地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义务手术治疗。民政部社会福利司邀北京市朝阳区矫形外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秦泗河赴哈尔滨参入美国医疗队,完成这期义诊义治手术。医疗队共做孤残儿手术30例,其中肢体残疾17例。有3例较重的肢体残疾(其中2例是小儿麻痹后遗症)Roye 教授特邀秦泗河医师制定手术方案、并主持手术,手术完毕后,美国矫形外科专家对秦泗河制定的手术方案、手术操作程序、手术技巧和石膏固定方法给予高度评价,并认真的学习每一个操作程序。中美两位矫形外科专家在哈尔滨分别时,热烈拥抱,美国专家赠送给秦泗河医师一些新的矫形外科手术器械,秦泗河赠送给David Roye教授一本他主编的“下肢畸形外科”专著。  这次手术交流,使中国医生了解到美国医疗队先进的手术设备器械,学到了肢体残疾矫治的一些新手术方法和微创手术技术,美国医疗队那种以人为本、标准化、制度化、严谨的外科工作作风和对病人认真负责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每一个参加本次医疗工作的中国医护人员。北京市朝阳区矫形外科医院

  • 脊柱外科中脑脊液漏的防治

    作者:贺石生;侯铁胜;傅强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中较常见并发症脑脊液漏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法对1995年1月~2000年5月发生的21例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术中、术后仔细的处理,21例脑脊液漏患者除1例保守治疗无效于21d再次开放切口修补硬膜外,其余20例患者全部经保守治疗后于6~36d内治愈,无1例发生脑脊髓膜炎;有6例腰椎手术脑脊液漏患者随访术后3月~2年内发现形成脑脊液囊肿。结论:通过术中对硬脊膜损伤及时修补或堵塞,术后采取正规的保守治疗措施,绝大多数脑脊液漏均可治愈,极少数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开放切口,重新修补硬膜。对晚期形成的交通性或有症状的脑脊液囊肿,可采取手术切除。

  • DRFS装置治疗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

    作者:田敏;李佩佳;孙磊;胡宏伟;罗永忠;陈君生;宁廷民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脊柱滑脱复位固定装置。方法:对28例腰椎峡部裂并滑脱患者采用DRFS装置复位固定并脊柱融合术。结果:24例获得1~4年随访,平均复位率82.4%,脊柱融合率达100%。与STEFFEE、RF等相似类型装置相比较,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复位满意、固定牢固及手术创伤小等优点。结论:DRFS是治疗腰椎滑脱较理想的复位固定装置。

  • 脊髓型颈椎病误诊误治的临床分析

    作者:史建刚;贾连顺;袁文;倪斌;陈德玉;陈雄生;贾宁阳

    目的:通过对13例误诊误治患者的临床分析,明确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治原则。方法:讨论13例误诊误治患者原因。结果:误诊误治患者的原因均属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概念含混,对其治疗原则模糊。结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首先要重视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严格手术指征。

  • 颈椎椎体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附135例报告)

    作者:陈德玉;赵定麟;贾连顺;倪斌;肖建如;沈强;叶晓健;朱海波

    目的:观察比较3种颈椎椎体间融合器前路减压后椎体间融合的固定及融合效果。方法:采用BAK、CHTF和InterFix?3种颈椎椎体间融合器行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后椎体间融合135例,其中BAK 65例,CHTF 42例,InterFix 技术28例。术后颈椎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手术椎节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随访8~31月,施术节段稳定,3种颈椎椎体间融合器固定融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颈椎椎体间固定融合技术使施术椎节立即稳定,避免了自体植骨引起的并发症,可作为替代传统颈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方法之一。

  • 常见新生儿矫形问题

    作者:刘立美;周铁东

    1 髋关节发育异常  髋关节发育异常是新生儿骨骼畸形中独特的,因此它需要通过体检检查。建议在对每个新生儿进行检查时应该考虑4个问题:①髋关节是否进行过复位?②髋关节是否脱位?③如果进行过复位,是否还有脱位可能?④如果已脱位,能否复位?如果对检查结果存在疑虑,可采用超声诊断或MRI来确认检查结果。由于正常的新生儿体检不能确保婴儿髋关节不会发生异常,所以整个婴儿期的系列检查至关重要。

  • A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探讨

    作者:张殿英;姜保国;傅忠国;Nabees;徐海林

    目的:探讨A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更好的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46例,男16例,女30例。按AO分类法分类后严格按照AO内固定原则及AO技术和材料进行骨折治疗。结果:46例胫骨平台骨折随访39例。膝关节功能恢复按KDLMERT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者34例(87.2%),可、差者5例(12.8%)。结论:我们认为,胫骨平台骨折的AO分类法能综合骨折的受伤机制、骨折类型、骨折治疗及预后来反映骨折的特点,并能指导治疗。移位性平台骨折应扩大手术范围,进行满意复位后采用AO坚强的固定技术重建关节的正常平整关系。术前术后应用静脉泵及早期配合膝关节被动(CPM)练习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 髂部肿瘤切除重建钢板重建骨盆环

    作者:纪方;孙庆斌;蔡郑东;陈舰;刘植珊;顾雄华;贾金鹏

    目的:探讨髂部肿瘤切除自体髂骨翻转植骨重建钢板重建骨盆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髂骨肿瘤应用此法治疗效果,其中男8例,女4例,骨盆肿瘤Enneking分区全部为1区肿瘤,骨巨细胞瘤5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软骨肉瘤2例,骨转移瘤2例,骨肉瘤1例。肿瘤全部行瘤段切除。结果:本组12例病人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月~3年,平均12个月。植骨全部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3月。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8月局部复发,术后1年死于肺转移。全部病例均可负重行走,髋关节功能正常。结论:肿瘤切除自体髂骨翻转植骨+重建钢板重建骨盆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髂骨肿瘤的保肢方法,但对于2B期髂骨肿瘤应慎用。

  • 小儿单纯性骨囊肿腔内激素注射5年随访

    作者:覃均昌;韩镜明;刘宝萍;刘正全;张德文;唐盛平

    目的:探讨小儿单纯性骨囊肿腔内激素注射治疗其远期疗效。方法:对17例本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1例,女6例,年龄4~12岁,17例行骨囊肿腔内强地松龙注射治疗,2~3月注射1次,总疗程共给药3~5次,其中9例5次、5例4次、3例3次。每例每次注射均行X线摄片作比较。结果:本组17例随访5~14年,根据骨囊肿完全消失或尚存残微小囊腔而不必治疗者为痊愈,囊腔消失50%以上者为好转和经注射2次骨囊肿无变化为无效。本组17例痊愈,好转和无效为零例。但本组有4例从放射学角度属异常。17例均无激素并发症。结论:本病激素注射治疗远期疗效良好,简单易行。

  • 脊椎管内脑脊膜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文钧;夏军;王世龙;姜建元;周建伟;黄煌渊;顾湘杰

    目的:回顾分析了32例脊椎管内脑脊膜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特点。方法:从1990~1999年收治32例椎管内脊膜瘤,颈段9例,胸段21例,颈胸段2例。结果:31例得到完整切除,1例大部切除。随访半年~8年4个月,平均3年8个月。优良率为90.6%。结论:(1)椎管内脊膜瘤是椎管内较常见的肿瘤,有复发倾向。(2)多位于胸段,其次为颈段,腰骶段少见。(3)肿瘤必须经病理切片检查才能确诊。(4)彻底切除肿瘤,合理的手术进路及熟练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脑脊膜瘤 椎管 手术
  • 改良莎式手术及其改进方法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作者:董扬;曾炳芳;王永刚;王哲军

    目的:报告用莎式手术及其改进方法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的临床效果。方法:1996年1月~1999年7月手术治疗11男、14女共25位CDH患者,15例作改良莎式手术,10例采用改进的方法:不截断大粗隆、保留髋臼缘和关节囊、作粗隆下股骨截骨。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按4级分类法评定,用改良莎式手术治疗的,优3例,良8例,中3例,差1例;用改进方法治疗的,优8例,良2例。结论:改进后的莎式手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是治疗CDH的有效方法。

  • 儿童脑性瘫痪尿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俞兴;徐林;易斌;洪毅;张小东

    目的:探讨儿童脑性瘫痪尿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本组病例为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脑瘫儿童78例,术前1周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25例(32.05%)脑瘫儿童合并下尿路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其中20例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3例为混合型运动神经元损害、1例为单纯下运动神经元损害、1例正常;53例(67.95%)脑瘫儿童无下尿道临床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其中35例(66.04%)膀胱总容量及顺应性下降、膀胱充盈压增加。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可明确脑瘫儿童下尿道症状的神经病学原因,同时发现无下尿道症状的脑瘫儿童中至少50%以上合并临床静止性膀胱功能障碍,符合SPR适应证的患儿应尽早行SPR术。

  • 影响痉挛性脑瘫SPR术后行走能力的因素及其意义分析

    作者:王波;徐林;洪毅;王业华;周均;王海军

    目的:研究影响SPR术后行走功能的预后因素,为痉挛性脑瘫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128例无独立行走能力的痉挛性脑瘫患儿术前及术后进行肌张力检查、步态评分、判定爬行能力、蹲位起立能力、双踝背伸能力及脑瘫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爬行能力、起立能力、脑瘫类型和踝背伸能力与术后行走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而术前肌张力水平与术后行走能力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爬行能力、起立能力和脑瘫类型是SPR术后行走能力强有力的预后因素。功能训练对术后功能有重要意义。

  • 骨矿改变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监测

    作者:沈是铭;应忠追;王岱生;夏宏建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周骨矿含量的改变。方法:对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25例27髋,在术后不同时段用DEXA测定髋周5个区域的骨矿含量,并与其各自合适的对照作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1个月内(平均23d)测定组显示第4区骨矿量显著增加(P<0.05);术后4~6月(平均4.4月)和7~12月测定组显示5个区骨矿量无显著增减(P>0.05);术后14~49月(平均27.4月)测定组显示第2区和第5区骨矿量显著降低(P<0.05);第1区也有明显降低趋势(P=0.064)。结论:骨水泥型人工全髋置入后髋周承重部位骨矿量在12月内改变不大;术后约2年在髋臼周围和股骨小粗隆部骨矿明显丢失,与置入假体后产生应力遮挡可能有关。

  •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韩涛;王立德;姜长明;汤欣;孙立众

    目的:研究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9例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99mTc-MDP(亚甲基二磷酸盐)骨动态三相显像,结合临床、X线及关节镜分组分期对比研究。结果:发现29例患者核素骨显像中的血流相、血池相及静态相病变处摄取均较健侧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放射性核素骨三相显像是诊断老年性膝OA非创伤性和灵敏的手段,且对于指导治疗、预测预后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应用AO特殊钢板治疗近关节骨折(附45例报告)

    作者:林本丹;钟志刚;邱雪立;蔡植英;周来喜;胡奕山

    目的:探讨AO特殊钢板在肢体近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6月以来应用AO特殊钢板治疗肢体近关节骨折45例,其中股骨粗隆部骨折28例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股骨髁上、髁间骨折7例用髁钢板及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e Screw,DCS)固定;Pilon骨折6例用1/3环形腓骨钢板及三叶蓿形支持钢板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4例用T形支持钢板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股骨粗隆间及髁上髁间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在术后3~4个月骨愈合,Pilon骨折有4例在术后6个月骨愈合。本组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AO特殊钢板设计合理,组织相容性好,对复杂近关节骨折能起到坚强固定,满足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作用,疗效优良。

    关键词: AO钢板 近关节骨折
  • 切除性胸锁关节成形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

    作者:林晓生;刘元曦;谭富生

    目的:探讨切除性胸锁关节成形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采用切除性胸锁关节成形术和修复或重建肋锁韧带治疗5例胸锁关节脱位的病例,并对结果进行平均1.8年随访、评价。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平均1.8年,所有病人均获优秀效果,无感染、疼痛、畸形。结论:我们认为切除性胸锁关节成形术,保留或重建肋锁韧带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疗效可靠的方法。

  • 应用谷康泰灵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量化观察

    作者:张涛;司书理;闫守月

      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退行性病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非手术疗法仍然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作者自1998年5月起,应用四川国泰制药厂生产的谷康泰灵注射加理疗方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4例,并以同期单纯行理疗方法的40例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 生物玻璃+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

    作者:田鸿来;王明喜

      随着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各种生物材料正逐渐被作为骨移植的替代品用于骨科临床。近2年来,我院骨科应用生物玻璃+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6~42岁之间,按疾病类型分: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肱骨上端骨巨细胞瘤1例,骨迟缓愈合3例。

  • 腰骶神经节异位在临床中的影响

    作者:刘同行;郭德权;张志士;羊国民

      我院自1994年12月~1998年12月共作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手术118例,探查196个椎间隙,发现6例6个间隙有神经节异位,占3.1%,均妥善地进行了处理,取得满意效果。

  • 应用血管吻合器治疗四肢血管伤的体会

    作者:陈扬波;杨忠明;杨庆雄

      笔者自1984~1999年共收集了资料完整的四肢血管伤28例,应用73—Ⅱ型血管吻合器修复血管36条,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中,男性27例,女性1例;年龄大42岁,小12岁,平均2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7例,刀刺伤3例,机器绞伤5例,弹片伤3例,钢筋灼伤4例,其他6例。损伤的血管部位及修复血管:肱动脉7条,肱静脉5条, 尺动脉2条,尺静脉1条,桡动脉3条,髂外动脉1条,髂外静脉2条,股动脉4条,股静脉2条,动脉4条,静脉3条,胫前动脉2条。血管损伤类型及病种:断肢再植4例,切割伤5例,烧灼伤5例,动脉瘤切除3例,四肢严重开放伤血管缺损7例,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4例。

  • 带蒂肌瓣转移与经皮注射红骨髓治疗胫骨C型骨折

    作者:王瑞旻;蔡晓峰;李亚非;苏正曙

    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共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8~63岁,平均33.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7例,坠落伤6例,撞击伤3例。按OTA的骨折分型:胫骨干骨折C型中C116例,C26例,C34例。合并皮肤损伤情况:皮肤完整无损伤6例,GiustiloⅠ型12例、Ⅱ型5例、Ⅲa3例,合并血管损伤作一期修复1例,合并内脏损伤出现休克1例,伴有糖尿病病史2例。骨折固定采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14例,选用加压钢板固定8例,选用江苏武进医疗器械厂生产的胫骨交锁髓内钉4例。

  • 角形钢板定位器研制及临床应用

    作者:赵雁波;徐根贤;杨振国;赵刚

      角形钢板为股骨上段骨折内固定器械,临床使用中,发现其在击入时,容易发生偏前或偏后,与髋臼发生摩擦或击入髋臼,使髋关节活动受限,我们自行研制了角形钢板定位器,并于2000年1月~7月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 网状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作者:王洪;杜靖远;罗怀灿;杨述华;郑启新;邵增务;孟春庆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作为一种治疗髌骨骨折的经典手术而肯定。许多作者在钢丝和克氏针的使用上作了各种改进[1,2]。我科在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基础上,自1994年对2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网状张力带固定治疗,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病历摘要(八)〔续〕

    作者:杨述华;杜靖远;李进;许伟华;杨操;冯敢生;杨秀萍

    讨  论  李进主治医师(骨科)  骶骨肿瘤是一组发生于骶骨部位的骨肿瘤。因其发生部位特殊,发病时间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待有典型体征和神经压迫症状时往往已属晚期,病灶范围广泛,治疗非常困难。骶骨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一般指转移性肿瘤。

  • 病历摘要(九)[续]

    作者:何勍;阮狄克;侯黎升

    3 讨 论3.1 前期诊断及治疗有何经验教训3.1.1 关于诊断  ①第1次术前患者以慢性胸背部疼痛,劳累后加重为主要症状,推拿治疗后出现双下肢不全瘫,从X线片及CT看,有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及椎旁软组织影存在,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比较支持“胸椎结核”的诊断,但手术中未发现脓液及干酪样物质,且病理报告为“炎性细胞浸润,伴增生纤维血管组织”,并未找到典型的郎罕氏细胞,亦未见到肿瘤细胞。病理结果未能证实术前诊断,且术后仅给予抗痨2周,说明术者对胸椎结核的诊断并不能肯定。遗憾的是未能进一步深入探讨诊断问题。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