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小腿内侧胫骨骨膜皮瓣移植术

    作者:王嘉宁;张世斌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胫骨骨膜皮瓣移植在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中的价值.方法:设计一种以胫后血管为蒂的在小腿内侧皮瓣基础上带胫骨骨膜构成小腿内侧胫骨骨膜皮瓣,移植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结果:经应用该术式治疗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10例,6个月以上随访,效果良好.结论:以胫后血管主干为蒂的小腿内侧胫骨骨膜皮瓣移植术是一种解剖恒定、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帕金森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士;徐卫东;羊国民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患有髋关节病变的帕金森病人中应用价值和手术方法.方法:1999年4月~2002年8月对9例患有髋关节病变的帕金森病人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果:9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经2~4年随访,按Harris评分标准:优2例;良3例;可3例;差1例.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在帕金森病人中的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综合评估患者,对术中发现髋关节内收挛缩的患者需行内收肌切断,同时避免广泛的软组织剥离是防止髋关节脱位的关键.

  • 膝关节镜手术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的体会

    作者:于雪梅;年爱时;王立德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4年4月自愿要求行单侧下肢阻滞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15~76岁,采用德国贝朗公司StimuplexR HNS11神经刺激器行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并使用新型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手术主要包括半月板切除、韧带重建、关节清理、滑膜切除等.结果:神经阻滞成功率高,麻醉效果佳;阻滞范围局限,对机体影响小,血液动力学状态稳定;术后镇痛好,恢复快.结论:膝关节镜手术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和效果良好的麻醉方法.更适合老年人和椎管内麻醉穿刺困难者.

  • 仰卧位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体会

    作者:袁涛;翁文杰;胡学信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中的体位对手术操作、疗效及病人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共107例(119髋),男性46例,女性61例.年龄24~90岁,平均67.08岁.其中初次髋关节置换术97例,翻修术10例.本组全部采用连硬或全麻后仰卧位,患髋部垫高30°,取Hardinge入路,术中离断臀中肌前、中1/3,切除前关节囊,暴露股骨头颈,截断之.处理髋臼及股骨侧,安装螺旋臼、Zweymuller非骨水泥假体柄.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66min,术中出血100~800ml,平均300ml.结果:术后无感染、脱位等早期并发症,无神经损伤,术后第2d拔除引流管后即可扶拐下床活动,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2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9分.95%的病人在术后3个月后恢复正常生活能力,肌力恢复良好.结论:该手术体位对安装髋臼假体较好,易于掌握前倾角、俯倾角等.提高髋臼假体安装的准确度.对老年病人,更符合生理要求,心肺功能干扰小;术中可直接测量肢体长短,减少误差;避免术中污染.

  • 四肢大关节结核192例报告

    作者:田小宁;白虎虎

    目的:探讨四肢大关节结核的发病、诊断、治疗.方法:收集四肢大关节骨结核192例进行分析.结果:男性(119例)多于女性(73例);下肢关节11~20岁居多,左右差别不大;上肢关节30岁以上居多,右侧显著多于左侧.漏诊及误诊率较高;病灶清除或关节成形术,待其自融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好.结论:四肢大关节结核的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应加强其诊断、治疗.

  • 腔镜技术治疗关节外疾病23例分析

    作者:张宏志;徐健;赵微;孙练功;梁柱

    目的:了解腔镜技术在关节外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腔镜技术治疗关节外疾病23例,其中骨肿瘤6例,腕管综合征8例,骨不连和骨延期愈合9例.结果:术后随访6~8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6例骨肿瘤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植骨愈合.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麻木、感觉、运动障碍恢复,无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其中有1例术后无名指屈肌腱与切口处皮肤粘连.9例骨不连和骨延期愈合患者术后骨折全部愈合.结论:腔镜技术在一定的关节外疾病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 骨科手术中异体输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李大鹏;徐学芳;任红;吕高霞;冯永军

    目的:研究骨科手术中异体输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骨科手术457例,用血型群体遗传学等方法,调查输注ABO成分血血型表现型等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结果:(1)股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脊柱侧弯等为主要骨科手术输血适应证,每例总输血量平均为(5.06±2.88)U.(2)患者输血量与性别无相关性,同性别不同适应证及不同性别同种适应证骨科手术输血量无显著差异.(3)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B型表现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B型表现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制定主要骨科手术输血基数,增加一定比例B型且减少一定比例AB型成分血储备,这样可合理预约输血,保证手术中充分有效利用血源.

  • 大剂量化疗加自体干细胞解救治疗儿童肉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光新

    儿童常见的肉瘤包括骨肉瘤、横纹肌肉瘤、尤文肉瘤.近20多年来,通过多阶段的化疗和局部病灶的治疗(扩大性的手术和更精确的放疗),儿童肉瘤的预后已显著提高.虽然如此,其预后还是令人难以乐观.鉴于肉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和剂量依赖性,很多研究者认为采用大剂量化疗辅以或不辅以放疗,加上干细胞解救能够提高这些病人的预后.本文旨在评价采用大剂量化疗辅以干细胞解救对高危肉瘤患者的疗效.

  • 透明质酸对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郝一勇;卫小春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由Meyer和Palmer于1934年首次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的一种高黏性物质,又名玻璃酸.现已广泛应用于眼科、骨科、肌腱外科等疾病的治疗领域,其中在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价值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

  • 促磷酸钙骨水泥吸收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朝晖;范清宇

    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LeGeros[1]曾总结其生物学特性有:(1)与骨矿物化学结构相似性;(2)可吸收性;(3)生物活性;(4)促进细胞功能表达;(5)骨传导性.但是和天然骨相比,CPC降解速度慢、没有韧性及约束力、不适合承重骨修复等不足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促进CPC吸收是当前CPC研究的热点之一.

  • 体外冲击波促进成骨机制基础研究的相关进展

    作者:付军;郭征

    简介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应用于肾结石治疗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泌尿系结石病的治疗.但是冲击波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泌尿外科.近几年,创伤和矫形外科开始渐渐将冲击波应用于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并取得了可喜的疗效,在世界范围内,已有数以万计的患者接受了这项治疗.然而体外冲击波对骨折后延迟愈合、骨不连以及无菌性骨坏死的治疗机制还尚不清楚.因此,阐明确定冲击波对于骨生长和骨形成的基本生物学效应是非常有意义的.以下是冲击波治疗促进成骨机制基础研究的相关进展.

  • 获得性扁平足的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燕晓宇;俞光荣

    近年来国外对获得性扁平足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探讨了足弓的维持因素、平足的发生发展机理和治疗方法,现多主张对有症状的扁平足行手术治疗,软组织手术旨在为足弓提供动力支持,骨矫形手术主要是矫正畸形,并为软组织结构提供合适的生物力学环境,现普遍采用软组织手术和骨性手术相结合的方法.兹将相关基础研究综述如下.

  • 关节融合术在平足症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雁西;俞光荣

    平足症是以足纵弓降低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足部疾患,该病症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并发足部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导致下肢疼痛、无力、行走受限等临床症状.平足症治疗旨在消除临床症状、矫正畸形,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有赖于从根本上恢复足弓的生物力学性能.目前,在平足症外科治疗中的术式选择及术式组合上仍存在争论.而选择性中后足关节融合术因其在减轻疼痛、维持足弓稳定性上疗效显著,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 磷酸钙骨水泥/rhBMP-2修复犬股骨头软骨下骨缺损重建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康鹏德;裴福兴;王坤正

    目的:研究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股骨头骨缺损后力学性能的变化.方法:20只犬随机分为A、B两组,各组对侧作为C组.用活门法(Trapdoor)造骨缺损模型,通过活门在骨缺损区A组植入磷酸钙骨水泥/rhBMP-2;B组植入多孔磷酸钙骨水泥;C组缺损区不做处理.回植活门区软骨瓣与骨关节面平齐.16周后进行组织标本观察、组织学检查、生物力学测试.结果:A组,关节面光滑,无活门区软骨瓣塌陷,活门区软骨瓣色泽与周围关节软骨相近,缺损区磷酸钙骨水泥几乎完全吸收由新生骨组织替代,力学强度明显高于B、C组;B组,6只软骨瓣塌陷(1~3.6mm),软骨瓣色苍白,质软易碎,力学强度低于A组,骨缺损区尚残存部分磷酸钙骨水泥;C组,几乎所有软骨瓣塌陷(1.6~5.5mm),色灰白,软易碎,表面有细小的裂纹,力学强度低,缺损区有纤维组织填充.结论:新型生物活性材料多孔磷酸钙骨水泥/rhBMP-2能明显加快股骨头软骨下骨缺损的修复并有效的恢复股骨头的力学性能.

  • 胶原凝胶包埋软骨细胞接种CPPf/PLLA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作者:李忠;杨柳;段小军;陈光兴;林炎水

    目的:探讨软骨细胞均匀、高效种植于三维支架的细胞接种方法.方法:将胶原凝胶包埋的软骨细胞整合入CPPf/PLLA三维支架并进行体外培养,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粘附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内分布的均一性,组织形态学检测细胞-胶原凝胶-支架复合物形成软骨组织的情况.结果:超过90%的种植细胞能有效、均匀种植于CPPf/PLLA支架,体外培养3周的复合物能形成较成熟的工程化软骨组织.结论:胶原凝胶包埋软骨细胞三维接种能有效提高组织工程软骨的体外构建质量,同时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势.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作者:焦强;卫小春;杨自权;任步方;郝一勇;陈崇伟

    目的:探讨体外单层培养中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条件.方法:采集志愿者骨髓3例,分离培养BMSCs,流式细胞仪分析表面标志.用含TGF-β1的无血清诱导培养基培养7d后,分别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碱性磷酸酶染色,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掺入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培养的BMSCs表达CD9,而CD34、CD38、CD45、CD61呈阴性.细胞经诱导培养7d后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可检测到Ⅱ型胶原的表达,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弱阳性,但细胞3H-TdR掺入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MSCs在特定的诱导下能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但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无法有效的增殖.

  • 骨关节炎滑膜uPA,uPAR,tPA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茂强;史晨辉;李宽新;胡文浩;王永明;刘维钢;董金波;李洪安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在OA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uPA,uPAR,tPA的表达.结果:40例OA滑膜中阳性表达uPA 31例(77.5%)、uPAR 22例(55%)、tPA 37例(92.5%).10例对照滑膜中阳性表达uPA 2例(20%)、uPAR 1例(10%)、tPA 8例(80%).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滑膜衬里层细胞.结论:uPA系统可能参与介导软骨降解.促进OA的发生发展;而tPA可能与OA关系不密切.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膜 uPA uPAR TPA
  • 嗅鞘细胞移植预防失神经骨骼肌萎缩

    作者:王春生;时志斌;王坤正;陈君长

    目的:了解嗅鞘细胞移植对失神经后骨骼肌萎缩的作用.方法: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骨骼肌内包埋,进行DMEM和嗅鞘细胞的移植,在术后4、8、16和32周进行诱发电位、肌肉湿重、骨骼肌病理学改变和肌纤维截面积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嗅鞘细胞移植与对照组相比在肌肉功能和抗肌萎缩方面都有明显优越的作用.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对失神经骨骼肌有恢复功能和对抗肌萎缩的作用.

  • 不同转移特性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亚系的建立及特征

    作者:石晓兵;陈安民

    目的:建立高低不同转移特性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亚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体外克隆技术和体内移植,筛选并建立了6个细胞亚系,测量其细胞电泳率、细胞增殖率,利用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比较各细胞亚系的转移特性.结果:A2、A3、A16亚系的细胞电泳率、细胞增殖率、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和肺转移灶形成率均明显高于A1、A6、A20亚系.结论:通过体外克隆技术和体内移植的方法可建立不同转移特性的MG-63细胞亚系,有助于骨肉瘤转移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 腹壁浅动脉皮瓣一期治疗软组织火器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强;赵春荣;刘立峰;王平山;曹学成;蔡锦方

    目的:建立腹壁浅动脉皮瓣一期治疗兔后肢软组织火器伤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皮瓣或肌皮瓣一期治疗软组织火器性损伤的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使用54式手枪制造兔后肢软组织火器伤,观察伤道入出口大小、骨折与血管伤发生情况、伤道周围骨骼肌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带腹壁浅动脉的皮瓣转移一期修复创面,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所有动物致伤后均可见典型软组织火器伤病理改变,未见骨折及较大血管神经损伤.术后皮瓣均成活,伤口达一期愈合.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皮瓣转移一期修复火器伤的动物模型,而且此模型安全、可靠,并有良好的重复性.

  • 聚乙烯醇/羟基磷灰石复合水凝胶移植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作者:卢华定;蔡道章;刘青;王迎军;郑裕东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羟基磷灰石复合水凝胶移植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疗效及了解其组织相容性.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原位复合制备PVA/HA水凝胶,通过体外力学性能测试,植入到兔膝关节实验性关节软骨缺损中,对照组的缺损不作任何处理,术后4、8、12周取材作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4周,实验组的缺损由PVA/HA充填,材料与软骨下骨连接无间隙,术后12周,植入材料与软骨交界面有大量的软骨细胞增殖,未见软骨退变,植入材料与软骨下骨连接紧密,有骨样组织长入;对照组缺损主要由纤维肉芽组织修复.结论:PVA/HA复合水凝胶可以作为良好的人工关节软骨替代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

  • 骨肉瘤细胞外体培养中仿血管发生现象

    作者:贾永伟;蔡宣松;梅炯;程黎明;俞光荣;张世民

    目的:对骨肉瘤血管产生机理进行初步的研究,观察骨肉瘤细胞是否有仿血管发生的能力.方法:应用Ⅰ型胶原蛋白凝胶的三维培养基对骨肉瘤细胞进行培养,观察骨肉瘤细胞在三维培养基中是否可形成血管样结构,并运用电镜、光镜观察这些血管样结构的形态学构成.结果:电镜、光镜下观察到骨肉瘤细胞在Ⅰ型胶原蛋白凝胶的三维培养基中能够形成血管样结构.结论:骨肉瘤细胞体外能够自身形成血管样结构,具有仿血管发生的能力.

  • 人BMP-7及VEGF基因共表达腺病毒的构建及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共表达

    作者:鱼兵;闫露;范清宇;龙华;文艳华

    目的:构建人BMP-7及VEGF165基因共表达腺病毒并观察其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rBMSC)中的表达.方法:利用AdEasy腺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人BMP-7及VEGF165基因共表达腺病毒AdB7V,体外感染rBMSC后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及RT-PCR、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rBMSC经AdB7V感染后72h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RT-PCR、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实外源性BMP-7及VEGF165基因均可在rBMSC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人BMP-7及VEGF165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证实了其在rBMSC的表达,为骨再生的局部联合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 人成骨蛋白-1成熟肽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和诱骨活性测定

    作者:王琦;葛宝丰;殷莹;白孟海

    目的:扩增、克隆人成骨蛋白-1(human osteogenic protein-1,hOP-1)成熟肽cDNA基因,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hOP-1成熟肽.方法:PCR扩增hOP-1成熟肽cDNA基因,将其克隆入受控于含有PRPL启动子的温控型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DH,构建成的重组质粒pDOPm以大肠杆菌DH5α为宿主菌进行温度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纯化和复性后,以小鼠肌袋模型检测诱骨活性.结果:扩增得到hOP-1成熟肽基因;含重组质粒pDOPm的工程菌经42℃诱导后在SDS-PAGE上出现一条新蛋白条带,分子量约为16ku,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1%,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纯化和复性处理,得到纯度高于85%、具有良好异位诱导成骨活性的hOP-1成熟肽.结论:成功克隆出hOP-1成熟肽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复性后具有诱骨活性.

  •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对成骨细胞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张永先;汤继文;蔡锦方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玻璃作为成骨细胞培养支架的可行性,为骨组织工程寻找一种良好的细胞载体.方法:采用骨膜源性成骨细胞与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体外复合培养,通过光镜、电镜、上清液ALP测定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及检测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对成骨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成骨细胞在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表面及空隙内生长状态良好,上清液ALP测定值及细胞凋亡率(Ap)两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成骨作用,可以成为骨组织工程中一种新型的细胞支架材料.

  • 股骨头坏死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

    作者:康鹏德;裴福兴;王坤正

    对疾病进行分期的目的是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疾病的预后.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多种分期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的、大家公认的一种分期方法.早的Ficat和Arlet[1,2]依据X线表现和骨功能的评价基础上提出的四期分期法,该分型系统包括骨内静脉造影和对骨内压的测量.其它分期方法包括Marcus[3]分期,ARCO[4]分期,日本骨坏死研究学会分期[5],Sternberg[6]分期,Hungerford和Lennox分期等.以上各种分期各有优缺点,但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没有涉及坏死骨的范围和部位.随着MRI的应用和发展,MRI已经作为一种股骨头坏死早期检查的非常灵敏的方法,早期发现和诊断股骨头坏死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99%[7].

  • 小腿后侧远端带蒂筋膜皮瓣的临床运用

    作者:肖荣驰

    1手术方法1.1皮瓣设计根据缺损部位,可选用3种切取方法:(1)外踝上后外侧筋膜皮瓣:该皮瓣血供来自腓动脉在外踝后上方的穿支.以腓肠神经的走行路线为轴心线,即小腿后正中线中点与外踝、跟腱中点的连线.旋转轴点在外踝上5cm.皮瓣前界不应超过腓骨前缘,但后界可超过后正中线,近端可达小腿中部,长×宽=13~17cm×5~6cm,基底蒂部可略窄,但不应小于3cm.(2)内踝上后内侧筋膜皮瓣:血供来自胫后动脉的内踝上筋膜穿支.轴点:内踝上5cm.轴心线:胫后动脉中下段的走行线即胫骨内髁中点与跟腱、内踝中点的连线,旋转轴点;内踝尖上方7cm.皮瓣上界于膝下10cm,两侧至前后正中线,但长宽小于15cm×4cm为宜.(3)包括整个小腿后方的筋膜皮瓣;血供来自胫后动脉和腓动脉的筋膜穿支,旋转轴在踝间线上6~8cm,上界可达横纹下5cm,两侧达内外正中线.

  • 12例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体会

    作者:李三喜;聂建堂;张艳勤

    本科自1996~2002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716例,其中12例髓核突出不在一般常见位置,占总数的1.82%.

  • 腰椎间盘突出伴有马尾神经根严重损害(11例报告)

    作者:李启旺

    腰椎间盘突出造成马尾神经根严重受压,括约肌损害,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马鞍区麻木或部分肌肉瘫痪,此类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本院自1983年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0例,手术所遇到11例,约占0.9%,现报告如下.

  • 膝关节结核的关节镜下治疗

    作者:陈德生;张志刚;闫连元;马丽艳;王洁颖

    膝关节结核发病率较高,居全身肢体六大关节的第二位,仅次于髋关节结核.膝关节结核多为单侧发病,极少两侧同时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或不足之处,可能遗留下大部分解剖及功能上障碍,使患者的劳动能力大大丧失.自2001年10月始,本院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结核,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关节镜下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报道如下.

  • 超声在新生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玉昌;于振武;郭瑞军

    新生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临床并不多见,但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早期诊断对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非常重要.自2002年以来,作者在新生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检查中常规应用超声检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臀部复发性巨大脂肪瘤1例

    作者:肖海军;侯春林;张伟;刘亚平

    患者,女,64岁,14年前曾因右臀部皮下巨大肿物在当地医院行肿物摘除术,诊断为脂肪瘤.术后3个月,再次发现右臀部皮下出现包块,进行性增大,但因局部无明显疼痛,活动不受限,未到大医院进一步诊治.近半年开始感觉右臀部胀痛,站立时有下坠感,影响坐姿.于2004年5月到本院骨科住院治疗.入院查体:右臀部可见约42cm×34cm的隆起.表面皮肤无红肿及浅静脉怒张,皮温正常,活动度差.质软,无压痛,于包块正中偏外侧可见长约20cm的纵行手术瘢痕.右下肢运动感觉正常(图1).实验室检查:AKP、ESR、血钙、血沉正常.骨盆X线平片无骨性异常.CT及B超示右臀部实质性包块.

  • L2、3椎管内畸形骨1例报告

    作者:林世德;赵廷宝;张云昌;刘鑫

    患儿,男性,7岁,因硬脊膜膨出修复术后6年,骶尾部包块、小便时疼痛1年余于2004年7月12日入院.专科查体:脊柱无侧弯畸形,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骶部可见一长约6cm的弧行手术瘢痕,愈合良好,瘢痕周围少量毛发生成,L1、2、5棘突缺如,骶尾部轻压痛,无叩击痛及放射痛,右足略内翻,右躅指屈曲畸形.双下肢深浅感觉无异常,肌力Ⅴ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均未引出,双跟腱、膝反射正常,双侧Hoffmann'S及Babinski'S均未引出.

  •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

    作者:李战德;赵龙

    本院自1996~2003年,治疗有移位的尺骨冠状突骨折12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法治疗,经6个月~6年的随访,疗效极佳,介绍如下.

  • 双侧多节段骶神经根硬膜囊样变异1例

    作者:廖可国;田敏;李国庆;徐伟忠

    1病例介绍王某,女性,32岁,商场售货员,山东人,因腰痛3年伴双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3个月,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L5双侧椎弓根峡部陈旧性崩裂收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肝脾不肿大.月经史:14,3~5/28~30,量色正常.25岁足月分娩一女.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椎各方功能活动明显受限,前屈25°时右小腿麻木至足底,左小腿内外侧麻木.后伸15°时右小腿及双足底麻痛.右侧屈15°时左大腿疼痛至膝部、右下肢麻痛至足底.左侧屈15°时右下肢放射痛至足底.L5、S1棘突旁固定压痛点并放射至右小腿及足跟.直腿抬高试验双侧均50°阳性,双髋各方功能良好.双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减退,鞍区及肛周感觉正常.

  • 颈性眩晕的X线片特点

    作者:李曙明;张志刚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的X线片特点,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方法:统计2003年5月~2004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例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33~72岁(平均53.4岁).摄X线片采用标准的Borden氏法,将颈曲分为颈曲存在、颈椎变直及颈椎反曲三种类型.使用椎体角度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AD)和椎体水平位移(Horizontal Displacement,HD)这两种方法测量颈椎稳定性.诊断颈椎不稳的标准为:AD<11°,HD<3.5mm.结果:颈椎变直及反曲发生率为97%.角度位移不稳率为67%,水平位移不稳率为58%.结论:颈椎不稳等是颈性眩晕的基础因素;颈肩部的疼痛是颈性眩晕的诱发因素;交感神经则是将两者结合的关键因素.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软组织松解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孙客;彭明惺;刘利君;覃均昌;唐盛平;唐学阳;张敬东

    目的:评价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不同软组织松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40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采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其疗效进行随访.结果:经平均3.9年随访,单纯跟腱延长术组:良25%(1/4足);后内侧软组织松解、跟腱延长术组:优良率70.6%(24/34足);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移术组:全部达到优良.总优良率79%(24足).结论:本文讨论了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重点是在彻底松解软组织固定畸形的基础上,建立肌力平衡.

  • 强直性脊柱炎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附18例/31髋中期随访分析)

    作者:廉永云;裴福兴;杨静;沈彬;周宗科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并分析中期疗效.方法:对18例(31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了平均5.2年(2~9.2年)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X线随访根据Gruen等和Delee and Charnley分区法分别进行股骨柄和臼杯X线片分析.结果:至近1次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7.6分(3~52分)提高到了术后的平均83.3分(54~92分):优良率为87.1%,其中,优5髋,良22髋,可3髋,差1髋.髋关节的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35.6°(0~115°)提高到了术后的平均185.6°(54~215°).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脱位或折断;异位骨化发生率9.7%(3髋).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重建髋关节,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 Chiari截骨术治疗成人髋发育不良的远期随访

    作者:吴文华;杨鸿生

    目的:对成人髋发育不良行Chiari截骨术进行远期随访,评估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对接受Chiari截骨术治疗的病人,分别测定其术前和术后JOA评分、中心边缘角和Sharp角、术后截骨远端内移率和截骨平面的高度,并对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2.8年,病人38例,共45侧髋,其中男3例,女35例,手术时平均年龄为38.5岁.45侧髋中,有17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得到明显改善,占37.7%;有13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无明显变化,占28.9%;有15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变继续恶化,占33.3%.术前JOA平均为59.9分,术后83.8分.术后疗效为优占37.0%,良占34.2%,一般占15.5%,差占13.3%.术前平均中心边缘角-11.5°,术后为24.6°.术前平均Sharp角为54.4°,术后平均为43.3°.平均截骨角度为7.51°,股骨头顶点至截骨平面的距离平均为8.17mm.截骨远端内移率平均值为33.6%.结论:经过10年以上的随访表明,Chiari截骨术能使成人髋发育不良的疼痛症状得到缓解,一部分病人骨性关节炎的过程得到有效的遏制.

  • 颈椎疾病前后路手术的选择与并发症的防治(附512例报告)

    作者:王义生;翟福英;王利民;皮国富;殷力;王卫东;吴学建

    目的:探讨颈椎疾病的前后路手术选择与并发症防治.方法:手术治疗颈椎疾病共512例.其中,前路扩大脊髓减压376例;后路手术136例.结果:平均随访8.1(0.3~14)年,前、后路手术的优良率分别为90.2%和90.4%.结论:对于脊髓前方的压迫、少节段病变、运动障碍为主者,宜行前路手术.对于脊髓后方的压迫、多节段病变、感觉障碍为主者,宜行后路手术.对于来自脊髓前后两方的压迫,可分期或一期施行后、前路手术.尤应注意防治并发症,一旦发生,立即处理.

  • 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与相关问题的探讨(附1516例分析)

    作者:鲁玉来;孙其伟;王瑞臣;董军;李虎;闫英芹;姜桂玲;解兰英;孙淑芳

    目的:探讨腰椎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机制和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3月~2003年3月治疗的151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16例,优851例,良415例,可174例,差76例,优良率83.5%.按病程分析:3年及其以下者1016例,优良率90.1%,3年以上者455例,优良率68.1%.结论:在重力牵引下,腰神经根松弛、位移,偏离了突出髓核高峰,建立了新的、和谐的"根-盘"关系,压迫或牵张减弱或消失,腰腿痛缓解或治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并论及了牵张反射及其处理.

  • 颈黄韧带对颈黄韧带叠压症的临床和组织学研究

    作者:毛宾尧;应忠追;胡裕桐;司全明;李新春

    目的:研究颈黄韧带对颈黄韧带叠压症的临床影响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994~2003年经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随访的76例黄韧带叠压症进行临床观察和黄韧带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组织病理学观察,并与正常颈椎黄韧带进行比较.结果:切除黄韧带和扩大椎管成形术后76例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光镜和电镜发现患者组黄韧带比正常组弹力纤维明显减少,胶原纤维代偿性增多,纤维排列紊乱,近椎板附丽部明显变性和骨化,比较两组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退变和骨化的黄韧带变长变薄,缺乏弹性和柔韧性,导致椎管有效容积下降压迫脊髓,是颈黄韧带叠压症的主要原因.

  • 关节镜微创技术在关节外的应用与疗效

    作者:刘玉杰;王志刚;贾金鹏;唐佩服;王岩;李众力;蔡胥;高丽;朱娟丽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在关节外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关节镜监视下行关节外手术134例,其中臀肌挛缩射频汽化松解术38例,胭窝囊肿摘除25例,腕横韧带切开松解治疗腕管综合征22例,关节内骨折18例,网球肘8例,跟腱炎4例,髌腱炎3例,足踝关节融合8例,钢板螺钉取出5例,胸锁乳突肌切断治疗斜颈3例.结果:臀肌挛缩术后弹响消失,下肢交腿试验阴性、并膝下蹲功能正常;胭窝囊肿术后无复发及血管神经损伤;腕横韧带切开术后感觉运动功能正常;关节镜下撬拨达解剖复位,关节功能良好;肌腱末端病术后疼痛解除12例,症状明显缓解3例.无感染、血管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在关节外的应用扩大了关节镜技术领域,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 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附28例报告)

    作者:陈君生;孙伟;朱大成;高健伟;倪义涛

    目的:探讨中华长城器械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28例,通过比较术前术后的Cobb角、顶椎移位旋转、身高的变化及矫正度丢失度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20.5个月.术前Cobb角平均57°,术后平均17°.顶椎移位术前平均2.75cm,术后平均1.37cm.身高平均增加4cm.所有患者在术后随访均获得满意的脊柱融合和矫正效果,达到脊柱矫形的平衡原则.结论: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对矫正青少年脊柱Cobb角40~70°脊柱侧凸疗效满意,有很好的稳定性.特制探子在椎弓根钉置入时有突出作用.

  • 三角肌挛缩症术后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彭方敏;邓贞建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三角肌挛缩症的远期疗效,录求佳治疗时机.方法:随访36例49肩术后5年以上患者的畸形矫正,功能恢复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优良率85.7%,各年龄组优良率:3~7岁为96.1%,8~12岁为81.3%,12岁以上为57.1%,年龄愈大疗效愈差.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阻断病程的进展,提高治疗优良率.

    关键词: 三角肌 挛缩 手术
  • 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关节镜治疗

    作者:范宏斌;张春礼;王臻;李明全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5月~2003年4月对37例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男25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8岁.8例病史较短采用皱襞部分切除,29例采用皱襞完全切除.结果:术后32例获随访,随访4~35个月,平均20.5个月,其中优25例(78.1%),良5例(15.6%),可2例(6.3%),优良率93.7%.结论:关节镜下诊断治疗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实.

  • 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术供区晚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丹;吴震东;黄宰宇;王勇;张磊;应志豪;王圣斌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术供区的晚期并发症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16例颈椎伤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术.髂前上棘后2~3cm处沿髂嵴向后作切口,取全层髂骨.切口置半管引流,加压包扎2~3d,24~48h拔除引流管.术后24h可在颈托保护下坐起或下地活动.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84个月,平均15.4个月.供区严重并发症3例,占18.8%.结论: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术供区并发症将对患者工作生活造成明显影响,不容忽视.临床上应重视取骨手术技巧及颈椎伤病新术式新材料的应用以减少或杜绝供区并发症的发生.

  • 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性腰痛的手术治疗

    作者:罗卓荆;李明全;杜俊杰;朱锦宇;刘继中;王树森;叶正旭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腰椎峡部裂的手术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共11例,年龄15~20岁,平均18岁.手术采用前、中、后柱360°脊柱融合方法治疗该疾病,术后3d开始下床活动,腰围固定2个月.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3h,失血量为250ml,术后平均随访1O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愈合.结论:青少年下腰椎峡部裂,3360°脊柱融合方法治疗该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峡部裂 腰椎 融合
  • 读《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家顺

    在科技迅猛增发展的今天,骨科学已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其分科也越来越细,骨关节炎就是其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大类疾病.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作者:刘卫东

    先天性髋脱位是小儿骨科常见的四肢畸形,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发病率与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很大差异,比如,意大利高达1%,法国为0.4%,中国沈阳为0.175%,上海为O.091%,香港为O.007%.一般认为白种人发病率高,黑种人低;中国北方发病率高,南方发病率低;女孩发病率高,男孩发病率低.

  • 小儿麻痹症后期综合征

    作者:秦泗河;褚大由

    小儿麻痹后期综合征是指在小儿麻痹后遗症基础上继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和症状,他反映了对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深入研究,是学术上的一种新概念.

  • 第二届海峡两岸矫形外科研讨会暨学习班纪要

    作者:杨成林;张震宇;毕郑钢

    1概况第二届海峡两岸矫形外科研讨会于2004年8月13~1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分别来自22个省(含台湾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他们中有多年从事骨科临床的老专家,更多的是从事骨科临床一线工作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康复医疗、康复工程及临床护理方面的代表.大会共收到论文206篇,大会宣读论文49篇.大会的主题是展示祖国海峡两岸矫形外科领域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加强两岸学术交流,推动矫形外科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本次研讨会学术讨论专题分脊柱外科进展、关节外科和人工关节进展以及小儿骨科进展三大专题进行讨论,同时举办了现代矫形器与假肢应用学习班.

  • 2005年本刊继续开办"继续医学教育园地"并授予中华医学会"继教"学分证书

    作者:

  • 消痛贴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80例疗效分析

    作者:蔺军田;李军;李红;张倚

    目的:比较消痛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消痛贴外敷,每日1次,对照组用狗皮膏外敷,5d后对两组患者肿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快,肿胀消退快,优良率为78.75%;对照组优良率6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痛贴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肯定,兼有冷敷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起到快速消肿止痛的效果.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

    作者:邵世坤;裴福兴;沈彬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治疗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7~67岁,平均42岁,平均随访28个月(12~48个月).所有病例均为车祸伤致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中心性脱位5例,其中1例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后脱位6例;髋臼横行骨折7例,后柱及后壁骨折4例.所有病例前次手术前均行X线片、CT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10min,平均失血量1200ml.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所有病例髋关节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按Harris评分,平均86分(84~94分),髋关节屈伸平均活动度106°.髋臼侧假体固定牢固,无假体松动及骨溶解征象.有3例髋臼周围轻度异位钙化,按Brooker分级,Ⅰ级1例,Ⅱ级2例.无1例发生术后感染.结论: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后全髋关节置换重建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 特制股骨假体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部不稳定骨折

    作者:易善钧;潘有春;李廷林;李成祥;魏清玉

    目的:分析和评价应用特制人工肿瘤型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特制人工肿瘤型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68~82岁,平均72.4岁.骨折类型按Tronzo和Evans分类:Ⅲa 2例,Ⅲb 6例,Ⅳ6例.结果:14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6~24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感染,无假体松动,无DVT发生,无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发生,无1例病人死于手术并发症,12例病人髋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应用特制人工肿瘤型股骨头置换是一种治疗老年粗隆部不稳定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

    作者:赵汉民;吴敏刚;章锦辉;冯建威;李伟成;何勇毅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的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0例获得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9.3个月.2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损伤节段稳定,植骨愈合良好,无内置物并发症,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75级.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能使损伤节段获得稳定性,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辅以其他措施则能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 应用足延长器治疗足缺损9例观察报告

    作者:郑韶博;刘伟;赵立强;李景先

    目的:探讨前中足缺损的病例,应用自行设计的足延长装置在施加牵伸应力的条件下,使缺损的前中足复合组织再生的可行性.方法:对9例(10足)患者采取在残留后足的跟骨、距骨截骨,以1.5或2.0mm的克氏针分别多平面穿过截骨后的跟、距骨两侧骨块,并与延长装置连接固定.术后调节装置每天以0.75~1.0mm的速率延长撑开器,直至达到预定延长长度.观察对比残足延长前后外形及功能的变化.结果:9例病人残足平均延长8.25cm.再生新足皮肤(包括足底)的感觉、厚韧度及弹性正常;外形接近健侧足长度及宽度;马蹄内翻足畸形及跛行步态矫正满意.结论:应用足延长器行前中足缺损延长再造新足,是解决前中足缺损所致足部继发畸形、发育障碍及功能缺陷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 RA及OA关节滑液TNF-α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王毅;朱江;张震宇;杨国夫;杨卫良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骨性关节炎(OA)关节滑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差异,同时分析活动期与稳定期RA滑液TNF-α水平,探讨可否将此作为RA、OA的鉴别指标及活动期与稳定期RA病情分期标准,提供一种早期鉴别分析方法,以利早期针对性治疗.方法:取8例RA患者(其中活动期5例、稳定期3例),9例OA患者,10例年轻急性关节内损伤(AAT组)及6例老年慢性关节内损伤患者(CAT组)关节滑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水平.结果:RA组滑液TNF-α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OA组TNF-α水平高于AAT组及CA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动期及稳定期RA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RA和OA滑液中有TNF-o的存在,TNF-α水平在RA和OA患者滑液有显著性差异,可作为鉴别因素.TNF-α水平尚不能作为活动期及稳定期RA病情分期标准.

  • 股骨重建钉治疗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

    作者:李光辉;李锋;王体沛;陈安民;夏仁云;吴华

    目的:分析复杂股骨骨折的临床特点,评价股骨重建钉治疗此类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9年6月~2003年2月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4例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股骨颈骨折均为基底型:Garden Ⅰ型2例,GardenⅡ型9例,GardenⅢ型3例,同时合并股骨干中上段骨折,采用股骨重建钉治疗.全部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获得骨性愈合,2例术后11个月时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无髓内针及锁钉断裂、松动或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合理可靠的内固定方法治疗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 三种方法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肖睿;唐强;蔡程;裴富生;刘勇;单旭彬

    目的:通过对胫骨闭合性Pilon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分析比较,旨在找出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4月~2003年6月胫骨闭合性Pilon骨折28例,根据治疗前后的X线片资料和随访结果,对不同类型(Ruedi-Allgower分型)的骨折,比较有限内固定、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坚强内固定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8~26个月(平均15.2个月),发现3种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上有明显差别,参照Helfet提出的标准判断,胫距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的骨折疗效优良率为92%.对Ⅱ型和Ⅲ型骨折,坚强内固定组应用胫腓骨钢板,其内支撑作用能够更有效地恢复肢体长度和达到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其他手术组.结论:治疗的效果决定于原始损伤的程度、复位的质量和固定的稳定性.治疗方案的选择在胫骨闭合性Pilon骨折的治疗、预后中起重要的作用.

  •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作者:王根林;杨惠林;牛国旗;徐耀增;杨同其;唐天驷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未行椎板减压,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结果:伤椎前后缘高度和Cobb's角分别是:术前40.2%、79.6%、24.5°,术后93.5%、97.3%、4.7°,随访时87.8%、94.2%、4.9°;椎管截面积术前平均42.5%,术后93.4%;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无迟发性神经损伤发生.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术具有间接椎管减压、恢复和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防止迟发性神经损伤发生等优点,是治疗该类骨折的较好方法.

  • 关节内长期注射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软骨破坏

    作者:

  • 非洲警惕小儿麻痹症再度流行

    作者:

    关键词: 非洲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