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前后路手术一期矫正重度脊柱侧弯的疗效分析(附15例报告)

    作者:陈君生;朱大成;高健伟;孟新;刘厚实;吴修辉

    [目的]探讨前路松解后路中华长城矫正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采用前路松解后路中华长城矫正治疗.[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死于术后13 d的肺动脉栓塞,余14例均效果满意.本组经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侧凸矫正53°~85°,平均55°.[结论]重度脊柱侧凸采用前后路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 玻璃酸钠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113例(129指)效果观察

    作者:王希;袁君君;范全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的临床效果和应用.[方法]将113例(129指)指屈肌腱腱鞘炎,按临床症状分为Ⅰ~Ⅳ期.均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2 ml,配合2%利多卡因1ml,行鞘管内注射.每周1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129指显效率64.0%,有效率32.0%,无效率4.0%.治疗3次,手指功能的恢复强于疼痛症状的改善.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6.0%.[结论]玻璃酸钠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疗效肯定,作用持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脑瘫近期随访

    作者:田洪孝;张广国;尹燕新;倪风云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性瘫痪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76例脑瘫患者施行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手术前后配合应用脑细胞营养药物.根据临床观察、自我感觉及综合功能(流涎、语言、吞咽、智力、共济失调及运动功能等)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结果]176例脑瘫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3.2%.主要表现在患者肢体痉挛减轻、功能改善、流涎减轻或消失、语言及吞咽功能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该研究对脑瘫治疗行之有效,特别是脑瘫病人非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是其他治疗方法难以达到的.经近期随访,效果可靠.临床实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 人工髓核假体置换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放;戴刚;关凯;孙天胜;单建林;赵广民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4月至2004年5月,作者采用PDN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8岁.突出节段分布为:L3、42例、L4、516例、L5S17例.所有病人均主诉典型的单侧坐骨神经痛,其中8例伴有腰痛.病人术前均经过3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且效果不满意.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标准髓核摘除术后,按假体植入要求准备椎间隙,植入适当型号的人工髓核假体.[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经过1 a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17.7个月.按照MacNab疗效标准评定,优1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2%.[结论]临床随访结果显示了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应用时要注意适应证的把握、椎间隙的准备、假体型号的选择等关键问题.长期的临床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 桡骨粗隆下截骨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

    作者:朱国太;孙海浪;左文山

    [目的]研究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0例行单侧桡骨粗隆下截骨,术后辅以功能锻炼.[结果]1例因功能锻炼困难,旋后功能不满意,其余9例均获满意的功能.[结论]桡骨粗隆下截骨术辅以较完善的功能锻炼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一个较好的方法.

  • 脊柱后凸畸形翻修术

    作者:张承敏;高吉昌;陈庆贺;王正雷;屈金良

    [目的]总结脊柱后凸畸形翻修术的方法与治疗结果.[方法]2001年6月~2005年8月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加椎弓根螺钉框架系统内固定翻修治疗脊柱后凸畸形17例.[结果]椎弓根共置钉168枚,脊椎后凸翻修截骨多3个平面,大翻修矫正后凸100°,截骨平面高达T10,平均矫正脊柱后凸56.2°.[结论]脊柱后凸畸形术后复发,脊柱翻修术可收到良好效果.

  • 射频汽化仪在盘状软骨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云升;董长军;李淑洁

    [目的]探讨冷融化技术用于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盘状软骨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行关节镜检查后,应用Arthrocare 2000射频汽化仪,首先进入汽化钩,将射频能量调整为高档,进行盘状软骨的切割、待半月板基本成形后,退出汽化钩,改用汽化刷,将射频能量调整为低档,在成形的半月板边缘,均匀涂刷,修整至平滑.镜下动态观察与股骨磨合情况,进行调整.关节内其它病变进行相应的镜下处理.[结果]术后行患膝屈伸功能锻炼,无关节积血,术前疼痛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负重摄片,内外侧关节间隙平衡.[结论]射频消融汽化技术,根据能量的高低,既能行组织的切割、又能行修整,对治疗盘状软骨有一定优势,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粘连.是关节镜下操作的重大进展,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危象"概念的探讨

    作者:周华江;刘波;张琦

    [目的]提出"腰椎间盘突出危象"的概念即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马尾神经功能障碍,并分析其在临床上对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危象诊断的46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42例马尾神经损伤完全恢复,2例大小便功能恢复,但鞍区麻木、阴茎不能勃起,2例出现大小便部分失禁,鞍区麻木、阴茎不能勃起.[结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一旦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危象,即出现马尾神经功能障碍,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 骨盆肿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建常;史振满;季明华;许刚;梁景灏;王鑫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切除、重建方式及并发症.[方法]根据Enneking骨盆肿瘤分区,行Ⅰ区髂骨翼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重建3例;Ⅱ区髋臼周围肿瘤切除后异体半骨盆重建1例;Ⅲ区耻骨局部切除3例;Ⅰ、Ⅱ区转移瘤肿瘤血管介入与化疗1例;Ⅰ、Ⅲ区肿瘤切除+重建1例.[结果]7例良性肿瘤中1例Ⅰ区巨细胞瘤刮除术后局部复发,二次手术切除治愈,术后全部功能正常.5例原发恶性肿瘤中2例Ⅰ区淋巴瘤术后化疗,局部无复发,功能良好;2例Ⅰ、Ⅲ区和Ⅰ区肿瘤切除后重建,半年后可持拐下地,1 a后步态接近正常;1例Ⅱ区肿瘤切除,异体半骨盆置换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不愈及局部肿瘤复发.1例Ⅰ、Ⅱ区转移瘤血管介入+化疗后存活2 a.[结论]骨盆肿瘤的手术切除首先应考虑完整切除肿瘤,然后再考虑重建,术者要权衡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骨盆 肿瘤 外科手术
  • 抑肽酶在矫形外科手术中的血液保护

    作者:林惠琴;张劭博;宁志杰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对外科手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倡术中尽一切可能减少血液丢失,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珍惜血液资源,节约医疗成本,更重要的是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输血所引起的并发症(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及免疫抑制等),同时还有减少传播疾病(如肝炎、疟疾、梅毒、艾滋病等)的危险.国内外一些学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尽可能减少术中出血,从而减少库血的输注,如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高容性血液稀释、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等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异体库血的输注,但效果有限.术中预防性给予一些止血药,如6-氨基己酸(EACA)和凝血酶(TA,氨甲环酸),可以减少术中的出血,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抑肽酶早主要用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由于它对血小板有保护作用,所以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近年来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针对其在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加以综述.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类和治疗进展

    作者:庞贵根;张涛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我国深入的开展,尤其是非骨水泥型假体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亦日益多见.因其需要很长时间的随访,准确的发生率较难获得.Beal报道发生率是2.5%~27.8%,Schwatz等报道人工关节翻修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高于初次置换者,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4.1%~27.8%)高于骨水泥型假体置换者(小于3%).

  • 在髋关节手术脱位下处理关节内病变--一种新的手术入路

    作者:傅刚;张洪

    自1992年始,Ganz等[1-3]基于对股骨头、颈血供的研究,采用先将髋关节脱位,然后再处理髋关节疾病,至2002年已报道相应手术225例,疗效满意,还没有出现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等并发症.

  • 上颈椎手术翻修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尹磊;倪斌;陶春生

    上颈椎处于颅颈交接区,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毗邻关系复杂,历来被视为脊柱外科手术的"禁区".然而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上颈椎手术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造成不良预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上颈椎手术技术的发展.本文参阅国内外文献就上颈椎翻修术原因进行综述如下.

  • 髋臼钛板加颗粒植骨治疗髋臼严重骨缺损

    作者:彭庄;李增春;尹峰;祝建光;蔡俊丰;黄宇峰

    [目的]探讨髋臼钛板加颗粒植骨治疗髋臼严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该技术治疗27例患者,髋臼骨缺损分型(AAOS分类)Ⅰ型6例,ⅡC型4例,Ⅲ型17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37分,术后根据临床及X线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该方法重建髋臼,术后假体脱位1例,原因是重建钛板前倾过多与大粗隆发生撞击,经凿去部分粗隆骨质消除撞击因素后治愈.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平均随访3 a,Harris评分平均87分.X线无1例患者的髋臼骨床、移植骨、重建钛板和聚乙烯内衬交界面出现透亮带.[结论]髋臼钛板加颗粒植骨可有效修复髋臼骨缺损,为假体提供坚强的初始固定,具有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的作用.

  • 牵拉成骨技术在发育期间脊柱畸形中的应用

    作者:田慧中;曲龙;吕霞;田斌

    [目的]探讨牵拉成骨技术在发育期间脊柱畸形中的应用价值.针对发育期间的脊柱弯曲畸形、侏儒症性脊柱发育障碍或合并有胸廓畸形、骨盆倾斜的病例,均可采用牵拉成骨技术达到治疗目的.[方法]根据头盆环牵引装置的原理,制成头环和盆环.头环用4钉法固定,盆环用2针法固定.另外用4根立柱连接头环与盆环,采用逐日升高的方法,使脊柱逐渐延长伸直,对弯曲畸形的脊柱产生三维矫正的作用.[结果]本组10例患者采用此法治疗,经过70~120 d的牵拉过程,使脊柱畸形产生自家矫正功能,楔形椎体在牵拉的作用下恢复方形,使弯曲的脊柱伸直,旋转的椎体复位,达到三维矫正的目的.[结论]牵拉成骨技术在发育期间脊柱畸形中的应用,是一种代替脊柱内固定手术的微创技术.

  • 椎管内硬膜下肿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吴玉杰;贾连顺;崔学文;宋希元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硬膜下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1例颈椎管内硬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所有病人均行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进行肿瘤切除,部分病人并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果]15例完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症状消失13例,症状减轻7例,症状恶化1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仔细评价肿瘤大小及肿瘤与脊髓的关系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仔细操作避免损伤脊髓,并注意保护好椎动脉及防止椎管内静脉丛大出血,是将肿瘤完全切除的前提.

  • 经后路采用RF椎弓根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宋磊;林欣;王冰;邢汝鹏

    [目的]探讨经后路采用RF椎弓根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自1999年2月~2003年12月,39例腰椎滑脱症的患者经后路采用RF-Ⅱ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其中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18例,Ⅲ度滑脱9例;退变性腰椎滑脱2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17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超过12个月,平均(27.6±7.2)个月.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及X线片.根据Asher的疗效观察项目:优22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9.7%.并发症共6例,其中术中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7.7%;术后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7.7%.[结论]经后路采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能使腰椎滑脱得到较为确实的复位和固定,脊柱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 关节镜结合放射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作者:王晓旭;廖瑛;黄华扬;席雅文;李朝旭;韩志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结合放射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1月~2003年7月,共收治14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常规器械加双极射频进行关节内病变切除,术后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辅以放疗,13例通过10~45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膝活动度、疼痛、肿胀情况.[结果]13例随访患者,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58.7±6.4)分,后随访时,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86.5±5.7)分.[结论]通过关节镜能完成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较彻底切除,对弥漫性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辅以术后放疗是一种有效方法.

  • 应用Solis融合器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王会民;刘海鹰;张健

    [目的]观察聚醚醚酮制Solis颈椎融合器在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间盘切除后椎体间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4年9月用Solis融合器治疗的16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定期X线检查,观察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次日即下床活动,手术节段能获得即刻稳定,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术区3~6个月就能获得融合,无感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15/16的病人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Solis融合器可以使颈椎手术节段获得即刻稳定,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融合效果确定,并发症较低,对于不连续的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融合术,Solis融合器更具优点.

  • 内窥镜下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张亚东;张向阳;王嘉;曹德良

    [目的]探讨对复发性腰突症患者行显微内窥镜下髓核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19例有不同初次手术史,已明确诊断为复发性腰突症的患者接受MED手术.[结果]除1例术中改为开放式外,18例均在MED方式下完成手术.全部18例得到随访0.5~2.5 a,平均随访1.5 a.据Macnab评分,优为7例,良为9例,可为2例,差为0例,优良率88.89%.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61±3.4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26.17±2.60)分,有效率为86.32%.[结论]对于术前影像学上无明显腰椎不稳的复发性腰突症患者,只要遵循微创手术原则,掌握微创手术技巧,操作仔细,MED术也是治疗复发性腰突症较好的有效方法之一.

  • 保留颈半棘肌肌止的椎板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为;董玉昌;申勇;丁文元;张标;李宝俊;姚晓光

    [目的]研究确定行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时完整保留X2颈半棘肌肌止是否能有效维持颈椎术后矢状序列,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方法]2002年3月~2003年12月,本院行保留颈半棘肌肌止的椎板成形术48例,其中32例获得至少2 a的随访列为试验组,对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颈椎轴性症状严重程度、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本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分别为(9.0±2.9)和(12.5±3.1),恢复率(44.9±26.9).手术前、后有明显症状颈椎轴性症状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6.8%和18.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患者颈屈指数、颈椎活动范围等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差别.[结论]保留颈半棘肌肌止的椎板成形术可以减少对颈椎后伸机理的破坏,有效维持术后颈椎矢状序列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神经学评价和疗效影响因素

    作者:胡玉华;王长峰;李家顺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神经学评价标准和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对21例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术前和术后实施Nurick分级法、JOA评分以及我国的40分评估法,并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影响神经学功能恢复的可能因素加以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术后Nurick颈椎病脊髓功能分型提高2~3级.JOA评分提高1~6分;我国的40分法提高7~12分.影响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技术因素有:椎体后缘骨赘切除不全、颈椎生理弧度恢复不良、椎体高度撑开不足或术后的过度丢失.[结论]Nurick分类允许更严格的比较,对某些脊髓病并不适合;JOA评分方法简便、有效,能较为全面地反映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功能的改变;40分评定方法评价较为客观,但较为繁琐.椎体后缘骨赘切除不全和椎体高度撑开不足与手术疗效关系为密切.

  • 以PHBV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

    作者:吴俊;孙俊英;李海燕;常江

    [目的]探讨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PHBV)多孔材料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以及体内外培养方式对软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压片-热处理-粒子析出"技术制备PHBV多孔支架.体外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后接种到PHBV支架体外培养2周,期间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然后与单纯PHBV支架同植入裸鼠皮下继续培养4、8周后取材,与体外培养至6、10周的细胞-支架复合物同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电镜观察示软骨细胞在支架上黏附、增殖良好并能分泌细胞外基质;组织学观察示PHBV浅层有新生软骨组织形成,且皮下培养的软骨组织比体外培养的更为成熟.单纯PHBV支架皮下培养没有软骨组织形成.[结论]PHBV可以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体内培养较体外更有利于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形成.

  • 冲击波干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IGF-Ⅰ和TGF-β1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五洲;邢更彦;叶启彬;白晓东;姜川

    [目的]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和测得理想冲击波(ESW)干预能量的基础上,观察体外冲击波干预后成骨活性因子IGF-Ⅰ和TGF-β1表达,探讨其促进成骨作用.[方法]将5kV、100频次的体外冲击波作用于第1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隔代观察(P1-P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计数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设定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ESW干预后的第3代细胞IGF-Ⅰ染色,胞浆及胞核中出现大量黄色-棕黄色颗粒,对照组无明显着色;第7代干预组IGF-Ⅰ呈强阳性(87.9%);TGF-β1出现较晚,第9代细胞TGF-β1阳性率为72.2%,随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ESW干预能够提高hMSCs增殖活性,IGF-Ⅰ和TGF-β1等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表达是体外冲击波促进hMSCs成骨活动的适时信号和有力证据.

  • 应力刺激对于后纵韧带骨化因子的影响

    作者:谭炳毅;贾连顺;王海燕;蔡国栋;董军

    [目的]建立颈椎后路手术动物模型,增加后纵韧带的张力,检测后纵韧带中BMP-2及BMP-7的表达及水平,探讨机械应力刺激对后纵韧带骨化的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100只,分为5组,每组20只,手术方式:(1)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组;(2)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肌肉切断组;(3)单纯椎旁肌止点切断组;(4)假手术组,仅作切口,剥离椎旁肌暴露;(5)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1、2、4、8周,取实验动物手术节段后纵韧带标本,PCR方法检测BMP-2及BMP-7的表达水平.[结果](1)颈椎手术后,全椎板切除+肌肉切断组BMP-2,BMP-7水平上升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组BMP-2,BMP-7水平水平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单纯椎旁肌止点切断组BMP-2,BMP-7水平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假手术组BMP-2,BMP-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手术导致的机械刺激提高BMP-2,BMP-7在大鼠后纵韧带内的表达水平;认为虽然动物模型不能完全模拟人体情况,但是BMP-2,BMP-7在OPLL的早期可能具有始动作用,而BMP-7在后续的骨化过程中可能继续发挥作用.建议临床手术时应尽量采取微创,减少术后不稳增加后纵韧带的应力.

  • TGF-β1干预下体内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退变椎间盘治疗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梓汝;吴小涛;祁亚斌;付文芹;王刚

    [目的]评价在TGF-β1干预下的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兔退变椎间盘后是否可诱导向髓核细胞分化并增加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含量.[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骨髓血中分离、纯化和培养,成功传代、纯化后并在TGF-β1干预下植入兔退变椎间盘的模型中.分别于2、4、6、8周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多糖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Ⅱ型胶原的含量变化.所得数据经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显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倍增能力,并且8周内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含量的恢复实验组对比模型组增高明显,统计学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将TGF-β1干预下的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退变椎间盘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增加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含量,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

  • 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两种不同手术入路中假体位置的X线测量比较

    作者:李奇;Urban Rydholm;Uldis Kerteris;Gunna Flivik;Jian-Sheng Wang;林荔军;靳安民

    [目的]了解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两种不同入路中髋关节表面置换中假体位置的差异.[方法]72个关节中,分为两组:A组21例病人,共26个髋关节,采用Hardinge的外侧入路.B组44例,共46个髋关节,采用改良的Gibson入路,股骨头由关节后方脱出.测量的指标包括:(1)术前颈干角和术后股骨假体柄干角;(2)髋臼假体的外展角;(3)股骨假体的中心偏移距;(4)术前髋臼前倾角和术后髋臼假体前倾角;(5)股骨假体侧方中心偏移距;(6)股骨假体的侧方偏移角.[结果]股骨假体的柄干角A组为139.5°,B组为140.5°,2种入路间的柄干角无显著性差异;髋臼假体的外展角A组为37.7°,B组为44.4°;前倾角A组为21.6°,B组为15.2°.[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可以采用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股骨假体安放位置在两种入路中差别不大,但在髋臼假体安放时,相差显著.与后外侧入路比较,外侧入路中,髋臼假体的外展角较小,但前倾角较大.

  • 取髂骨植骨致髂腹股沟神经损伤2例

    作者:张庆胜;代宏杰;房根强;马荣花;李秀菊;范秋生

    髂腹股沟神经损伤,是引起腹股沟部和阴囊或大阴唇皮肤感觉障碍的原因之一,表现为腹股沟部和阴囊或大阴唇区麻木、疼痛、烧灼感.单纯取髂骨植骨致髂腹股沟神经损伤极为罕见,本院自2005年9~12月发生2例,报告如下.

  • 桡骨脂肪瘤1例报道

    作者:蔺大伟;李慎江;张艳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近2个月来左腕部疼痛来本院就诊,查体左腕部活动受限,自诉夜间加重,无红肿、发热,无麻木、无盗汗及咳嗽、咳痰症状.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高吉昌;屈金良

    1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概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青春前期或骨骼成熟前发生的脊柱侧凸,占整个脊柱侧凸的80%,形成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常伴有脊柱的旋转畸形和矢状面上生理弯度的变化,胸廓、肋骨、骨盆、下肢的长度、双侧肩胛高度也会随之变化,并常伴有骨质疏松,严重的病例(Cobb's角>80°)会影响到呼吸功能、心脏变位,甚至发生截瘫.在生理和心理上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负担.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