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脊柱侧弯患者云纹图法诊断的研究

    作者:郭伟;刘益善;冯宇;王飞

    [目的]探讨云纹照相检出脊柱侧弯的有效性和云纹照相技术在描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体形变化的应用意义和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患者背部云纹图、腰椎X线对脊柱侧弯的检出率,其中32例进行对比治疗前后云纹图的变化.[结果](1)云纹图检查与X线脊柱检查脊柱侧弯,2种方法在检出率上是一致的,符合率较高;(2)治疗前后对照云纹图检查,差异显著.[结论]云纹图照相在脊柱侧弯的诊断和测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 儿童和青少年股骨头剥脱性骨软骨炎7例临床治疗观察

    作者:唐凯;楼跃;张志群

    [目的]探讨儿童和青少年股骨头剥脱性骨软骨炎临床和诊断要点.[方法]对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例经过短期的保守治疗后有6例手术切除软骨碎片和游离的变性软骨,刮除砂粒状骨质,修整缺损的基底部和边缘,平整股骨头表面.1例保守治疗3个月后失随访.6例手术病例分别随访1~4年,平均随访2年.术后3个月疼痛缓解,1年后跛行逐渐改善,无髋关节疼痛和关节交锁.X线检查股骨头缺损改善不明显,关节间歇没有变窄.[结论]儿童青少年剥脱性骨软骨炎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手术可大限度地保持病人的正常活动.

  •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82例随访观察

    作者:丁浩;杜谦;黄彧翰;陈忠益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型脑瘫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采用SPR手术治疗82例脑瘫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3~19岁,平均8岁.根据术前判断下肢痉挛的范围并参考痉挛所造成的下肢主要畸形,施行SPR手术.[结果]通过6~60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病例肌张力均较术前下降Ⅰ~Ⅲ级,下肢痉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有效地解除肢体痉挛,改善肢体功能.

  • 对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治疗的分析探讨

    作者:赵海;陈文生;王祖朝;于淼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和对策、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对45例手术疗效不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1%.[结论]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很多.精确的定性、定位,正确的诊断和彻底的减压是获得满意疗效的根本保证.再手术治疗只要诊断明确,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大多数可获得满意疗效.

  • 肱桡关节炎的超声诊断与综合治疗

    作者:宓士军;马秀清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肱桡关节炎的价值和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对34例肱桡关节炎病人进行检查诊断,从超声表现上与"网球肘"相鉴别,并根据超声、临床表现和普通X线片进行临床分期,针对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制动、局部糖皮质激素封闭治疗5例,症状消失,复诊B超关节囊恢复正常.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10例,8例症状消失,关节内积液消失,B超检查关节间隙恢复正常.Ⅲ型在关节镜下手术2例,镜下手术包括病变滑膜切除,关节冲洗,病变软骨修整手术开放手术1例,滑膜切除、关节软骨修复桡骨小头切除.随访3个月~2年,开放手术治疗功能恢复效果不如关节镜手术.局部疼痛症状均消失,3例病人有5°左右的旋转功能受限.开放手术桡骨小头切除病例肘关节屈曲5°受限.[结论]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精确、简易、经济的检查手段对诊断肱桡关节炎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临床分型采取不同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肱桡关节炎 超声
  • 短节段钉棒系统在Ⅱ~Ⅲ度腰椎滑脱中的复位效果评价

    作者:黄志海;金才益;吴鹏;曾忠友;任忠明

    [目的]探讨短节段钉棒系统在治疗腰椎滑脱中复位效果.[方法]特异性的选择腰椎滑脱患者,应用短节段钉棒系统,通过术前、术后、术后1年的影像学分析,观察滑脱被复位的情况.[结果]本组69例患者得到完整随访,临床效果满意,达到解剖复位58例.[结论]短节段钉棒系统在Ⅱ~Ⅲ度腰椎滑脱的治疗中可以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提高了临床疗效,避免了长节段融合所带来的弊病.

  • 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30例分析

    作者:李金龙;李为;樊大钊;王志永;薛宇全

    [目的]探讨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posterior stabilized knee arthroplasty,PSKA)治疗膝关节疾患的优点及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方法]2001年10月~2006年1月,共计PSKA 30例,男3例(5膝),女27例(32膝),其中双膝7例.年龄54~78岁.术前诊断全部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有骨质缺损4膝.术前X线膝关节测量膝内翻畸形28例,膝外翻2例,屈曲畸形28膝,有膝关节手术史4膝.30例随访12~60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1].[结果]术前平均62分,术后平均89分,活动范围术前平均89°,术后平均115°,其中优30膝,良5膝,中1膝,差1膝.手术优良率94.8%.[结论]PSKA可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大屈曲度,并限制其向后半脱位.它不但用于原发的膝关节疾病,还应用于膝关节手术后的患者.髌骨并发症在PSKA常见,对于骨质疏松者,术中髌骨强力翻转易导致髌腱止点撕脱、上移,术后伸膝无力应予重视.强调术后的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 应用经皮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体会

    作者:楚万忠;李晓光;王晓庆;张凯宁;任延军

    [目的]总结分析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15例行经皮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随访期平均1年3个月.[结果]疗效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经皮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 椎间盘退变的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肖飞;刘国辉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前提和基础病理过程,临床上常表现为椎管狭窄、脊柱节段不稳、腰腿痛、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等病症.传统的观点认为IDD主要与过度的身体负荷引起的损伤以及衰老过程中伴随出现的变化有关.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IDD及其病因的认识有了巨大的进步.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特别是对同卵双生者IDD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可能在ID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相关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椎间盘退变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建福;刘国辉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可以引起一系列脊柱退变性疾病如椎间盘突出、脊柱不稳、神经根病变和脊髓病变等,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方法只是处理终末期的症状,不能逆转疾病过程本身.因此国内外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能逆转这个疾病过程的方法,近来对椎间盘的生化构成及其内环境的进一步了解以及某些基因被发现对椎间盘内基质合成和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为科学家寻求逆转这个疾病过程提供了新方法.为此,在过去几年里很多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基因治疗上,并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就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 生物力学在人工椎体研究中的意义

    作者:叶福标;宋建榕

    自1969年Hamdi首次报道L2浆细胞瘤和转移性腺癌行椎体肿瘤切除、假体替代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报道的人工椎体模型,经过一系列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应用发现,对不同脊柱节段的椎体骨折、不同类型的人工椎体的选择、术中放置人工椎体位置的差异[1],乃至辅加不同类型的内固定物,均可对脊柱重建术后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近年来生物力学应用在人工椎体上的研究进行如下的综述.

  • 复发性腕管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占雷;高顺红;刘德群

    腕管综合征是常见的一种嵌压外周神经病,主要为各种原因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卡压而产生其相应支配区的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主要是行腕管松解术.术后病人的症状一般都有所减轻,但是还有一部分手术会失败.据报道有14%~32%的病人会出现持续性或者复发性症状.其中有12%需要手术修复[1].腕管综合征复发的主要原因有:(1)腕横韧带不完全松解;(2)腕管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3)疼痛性瘢痕肥大;(4)复发性腱鞘滑膜炎;(5)手术所致正中神经或掌皮支损伤形成神经纤维瘤.其治疗方法已提出很多种,现就复发性腕管综合征的诊治综述如下.

  • 老年人(足母)外翻畸形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鲁英;杨波;高化;陈浩

    [目的]探讨老年人(足母)趾外翻畸形围手术期处理的意义和诊治要点.[方法]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实施老年人(足母)趾外翻矫形术45例,69足;病人年龄60~79岁,平均66.6岁,伴随疾病9种,共46个病变.手术前对伴随疾病作全面诊断,妥善治疗.根据(足母)趾外翻畸形程度、病人年龄及伴随症选择佳麻醉和手术方式.术后注意预防各种并发症及实施适合老年人的康复治疗.[结果]本组45例,手术全部成功.围手术期伴随疾病无发作或加重,未出现全身及局部并发症.术后患足X线片,与术前比较:(足母)趾外翻角平均改善25°;第Ⅰ、Ⅱ跖骨间角平均改善7°.[结论]老年人(足母)趾外翻畸形保守治疗无效应当采取手术治疗,完善的围手术处理是手术成功和病人安全的保证.

  • 膝关节滑膜切除术与关节腔灌洗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波;白人骁;王志彬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切除术与关节腔灌洗术2种不同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对32例RA患者(36个膝关节)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RA)进行分期[1],分别采用膝关节滑膜切除术与关节腔灌洗术2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中20例(22个膝关节,以Ⅰ期为主)行关节腔灌洗术配合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对12例(14个膝关节,以Ⅱ期为主)行膝关节滑膜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正规抗类风湿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按Lysholm标准评分,判断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早期症状均改善,灌洗组优良率为86.4%;滑切组优良率为85.7%.[结论]对于早期RA患者,经系统的抗类风湿治疗后,病变局限于单侧或双侧膝关节时,行关节腔灌洗术配合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疗效,对于中期以上滑膜重度增生,关节软骨部分破坏的患者,为抢救关节功能,宜尽早施行开放滑膜切除手术.

  • 胸腰椎半椎体畸形后路矫形节段内固定松动失效原因分析及翻修术

    作者:李波;张铭华;郑华;钱邦平

    [目的]探讨胸、腰椎半椎体畸形后路矫形节段内固定的松动、失效原因,并分析翻修术的疗效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胸、腰椎半椎体畸形后路矫形节段内固定的松动、失效患者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1.8~13岁.就诊时术前侧弯Cobb's角平均34.1°,后凸平均为40.2°.均行后路翻修术.[结果]初次手术未切除孤立单发的半椎体4例,固定及融合节段过短5例,术中对幼儿矫形操作不当2例,内固定选择不佳2例,术中未植骨融合1例.本组术后侧弯Cobb's角平均12.6°,矫形率63.0%.后凸Cobb's角术后17.3°,矫形率56.9%,随访18~28个月,获得矫形无丢失,植骨融合良好.无感染、脊髓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结论]未切除孤立单发的半椎体、固定及融合节段的策略失误、术中对幼儿矫形操作不当、内固定选择不佳、术中未植骨融合的影响是初次术后内固定的松动、失效原因.在翻修术中避免以上5种原因而制订策略,临床疗效满意.

  • 全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

    作者:郝定均;贺宝荣;吴起宁;王晓东;贺增良;刘团江

    [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方法,总结钉棒系统矫正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咬除进钉点骨皮质,以据术前测量的深度和旋转的程度,分别先后用1.5 mm、2.5 mm克氏针沿椎弓根方向钻孔,如阻力加大、克氏针弯曲,说明遇到骨皮质,调整进针方向.达到测定的深度停止进针,球形探子探查无误后改用锤子将导锥顺着制造的钉道小心缓慢击入,深度一致后,再次用球形探子探查,植入螺钉.[结果]胸椎椎弓根螺钉一次性植入成功率胸段97%(600/619),腰段99%(733/740).术后未出现脊髓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无切口感染.术后冠状面平均矫正率73%.矢状面后凸Cobb's角(T1~T12)6°~30°,平均23°.旋转畸形矫正Ⅰ~Ⅱ度.103例平均随访4.9年,躯干平衡良好,无平背畸形,植骨融合良好,末次随访冠状面角度丢失率平均为3.7%,迟发性感染1例,螺钉断裂2例,均行内固定取出.[结论]克氏针制备螺钉钉道,是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较好方法.钉棒结构具有良好的三维矫正控制力.全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效果良好.

  • Ilizarov技术矫正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

    作者:梅海波;刘昆;伍江雁;赫荣国;唐进;董琳;易银芝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作者在2000年3月~2005年3月间,使用Ilizarov技术矫正9例11足重度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将连接于胫骨、跟骨、跖骨的外固定环互相连接、组合成复杂的三维外固定架,通过逐渐调整外固定架矫正畸形,从而使患足达到或接近正常足的外形和功能.[结果]按Garceau标准评定疗效,优6足,良4足,差1足.[结论]Ilzarov外固定架三维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效果确实,尤其适用于大年龄儿童之僵硬、复发或难治性马蹄内翻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退变性腰椎不稳的外科治疗

    作者:李光磊;路世勇;魏勇;朱海波;段强民;吕云亮;常西海;李福东;闫德强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的诊断、椎管手术减压范围及固定融合原则.[方法]对本院2000年2月~2006年10月158例退变性腰椎不稳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常规检查腰椎正侧位,前曲后伸动力位X线片及CT检查,手术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椎体间或横突植骨融合,1周后根据内固定情况戴支具或不戴支具下床活动,6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活动.[结果]术前椎管横截面积56~114 mm2,平均74 mm2,术后椎管横截面积204~296 mm2,平均221 mm2,比术前扩大3倍.随访6个月~5年,平均2年5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3.7分,术后平均13.2分,症状体征改善率85%,术前术后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根据改善率优108例,良46例,可3例,差1例,全组优良率97.5%.[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可有效的维持和重建脊柱的稳定,解除患者症状,是目前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较好的治疗方法.

  • 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定的临床观察

    作者:文益民;蓝旭;张军华;王世勇;李慎松;张巧娥

    [目的]通过对腰椎不稳定患者使用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临床观察,探讨其在腰椎不稳定中的治疗效果、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方法]对42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盘组织切除,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融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经6个月~6年随访,JOA评分优良率为95%,椎间隙高度恢复率、复位率、骨愈合率均达98.6%.[结论]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注意术中技术操作,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定可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提高骨愈合率.对Ⅰ~Ⅱ度腰椎滑脱可有效复位,保持腰椎稳定,改善临床症状,是一种治疗腰椎不稳定的理想方法.

  •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的脊髓偏移及临床意义

    作者:孙旭;邱勇;朱泽章;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

    [目的]揭示青少年胸椎特发性侧凸患者椎管内脊髓的偏移,明确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包括39名以右胸弯为主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测量主胸弯节段内(T5~12)椎管内脊髓与凸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计算脊髓的偏移,揭示其变化趋势,并分析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T5~12节段椎管内,脊髓与凸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与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P<0.05),即脊髓向凹侧椎弓根偏移,且以顶椎区为显著,而逐渐向两侧端椎区递减.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1和0.546).[结论]胸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存在侧凸节段椎管内脊髓偏移的现象,且以顶椎区显著.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偏移可能与脊椎偏移后凹侧脊神经的牵拉有关,而且凹侧置钉的风险高于凸侧.

  • BMP-2活性多肽体外定向诱导大鼠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段智霞;郑启新;郭晓东;白玉;袁泉;陈顺广

    [目的]骨形成蛋白-2(BMP-2)具有较强的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MSCs)向成骨方向定向分化的能力.天然的BMP-2数量有限,结构复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实验设计合成了BMP-2活性多肽,体外试验探讨其对BMSCs向成骨方向定向诱导成骨分化的能力,评价BMP-2活性多肽的诱导成骨效应.[方法]实验分2组,诱导组和非诱导组.取4周的Wistar大鼠分离培养BMSCs,传至第3代时,实验组,改用成骨诱导培养基(DMEM完全培养基+BMP-2活性多肽200 μg/ml).非诱导组,仍采用DMEM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2~4周,采用细胞爬片培养、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测定、实时定量PCR检测Ⅰ型胶原(C0l-Ⅰ)及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评价BMP-2活性多肽的体外诱导成骨能力.[结果]诱导组BMSCs生长良好,表现出与典型的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ALP活性上升,钙含量增加,Col-Ⅰ和OPN的mRNA呈高表达.非诱导组,成骨特性不明显.[结论]合成的BMP-2活性多肽能有效地促进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是组织工程化骨中理想的诱导成骨的细胞因子.具有与天然BMP-2类似的骨诱导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hIGF-1基因在退变椎间盘中的表达

    作者:黄宗强;刘尚礼;郑召民

    [目的]探讨hIGF-1基因在退变椎间盘中的表达.[方法]参考文献[1~3]制备出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k degeneration,IVDD)动物模型24只,随机分为Ad/CMV-hIGF-1、hIGF-1生长因子及PBS组,每组有新西兰大白兔8只.L4、5、L5、6椎间盘中分别注射第2代Ad/CMV-hIGF-1(8×108 PFU)、hIGF-1生长因子(100 μg/L)、PBS 25 μL.注射后1、2、4、8周,Western blot检测椎间盘中hIGF-1蛋白表达.[结果]hIGF-1蛋白带出现在7 539.96μ.Ad/CMV-hIGF-1、hIGF-1蛋白表达持续达4周以上,hIGF-1组表达持续约2周;PBS注射组无hIGF-1蛋白表达.[结论]hIGF-1基因能够在退变椎间盘中表达;hIGF-1基因转染表达的持续时间长于单纯hIGF-1生长因子直接注射.

    关键词: 椎间盘 退变 hIGF-1
  • 胫骨高位截骨对胫骨近端解剖形态的影响

    作者:蒋毅;周一新;黄德勇;周乙雄

    [目的]测量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胫骨近端解剖形态,并与术前比较,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2005年,35例(59膝)因膝关节内侧室骨性关节炎接受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的完整影像学资料,在术前、术后标准正侧位X线片中测量:胫骨角;胫骨后倾角度;胫骨近端关节面外移;关节线高度.所得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胫骨角术前平均为99.1°±4.3°,术后平均为91.1°±3.8°;胫骨后倾角度术前平均为8.9°±2.6°,术后平均为5.0°±2.3°;胫骨近端关节面外移术前平均为(46.2±3.6)%,术后平均为(53.1±3.9)%;关节线高度术前平均(41.2±3.6)mm,术后平均(38.0±3.2)mm.手术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胫骨近端解剖形态在胫骨高位截骨术后会发生明显变化,如胫骨角变小,后倾角度变小,胫骨近端关节面外移,关节线高度相对下降等,将对转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产生不良影响.

  • 髂腰肌囊扩张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意义

    作者:胡桂香;任延德;孟军

    本文通过对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12例髂腰肌囊扩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 以跟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肾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

    作者:高巍;冯常智;青祖宏;李永换;周建力;刘杨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5岁,因右足跟胀痛3个月就诊.患者于住院前1个月曾因右足跟胀痛于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未见异常,现手术伤口已愈合.住院查体:右足跟明显肿胀,跟骨结节下纵向手术切口瘢痕,已愈合.可触及足跟下外侧波动感,压痛明显.辅助检查:X线示右跟骨下方骨质破坏,无骨膜反应(图1).CT示右跟骨骨质破坏,未见骨膜反应,周围无硬化,未见死骨(图2).尿常规化验正常.行病变部取材送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癌(图3),考虑肾癌,跟骨骨转移.行肾脏B超、增强CT检查(图4)发现,右肾占位病变,腹腔脏器多处转移.

  • C7原发性骨母细胞瘤误诊肩周炎1例

    作者:李忠海;赵杰;陈志明;袁健东;马辉;刘爱刚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因颈部疼痛不适4年,右上肢体麻木、放射痛3年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酸痛,颈背部僵硬,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以劳累后明显.3年前出现右肩部及右上肢放射痛,偶感右手麻木,夜间疼痛明显加重.曾在当地医院以"肩周炎"给予对症治疗,无明显疗效,近期,患者感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口服止痛药物未见明显缓解.查体:颈部活动稍受限,尤其左右旋转,右肩背部感觉减退,右上臂触、痛觉较左侧迟钝,双上肢肌力正常.右侧Hoffman征(+).双下肢感觉、肌力、肌张力均正常.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双膝腱反射正常.双Babinski征(-),双Op-penheim征(-),双踝阵挛(-).CT、MRI检查提示C7肿瘤侵犯椎板及右侧横突,压迫神经根及脊髓(图1).

  • 致密性成骨不全1例报道

    作者:蔺大伟;张艳;刘士明;李慎江

    致密性成骨不全非常少见,据统计[1],国内外文献报道仅有百余例,而国内报道不过十余例.现本院发现1例,资料完整,报告如下.

  •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后再次外科治疗的探讨

    作者:张成程;陈建明;肖茂明;王金;文景;李勇;许天明;昂建华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作为一项微创新技术近年来已逐渐在各地医院应用于临床.本院于2005年12月~2007年3月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4例,整体疗效满意,但其中有11例行PLDD术后再次外科手术治疗,现对其发生原因、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坐骨神经出口狭窄症

    作者:朱晓东;王兆林;高天勤;盛莉莉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3岁,因腰痛多年伴下肢放射性疼痛,影像学诊断为L4、5椎间盘左侧突出压迫神经根,L5S1椎间盘膨出.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在某医院行手术治疗,摘除L4、5椎间盘,探查L5S1椎间盘膨出未行处理,术后左下肢疼痛仍未消失,经多种处理不见效果,术后半月查体可见:腰部无压痛及叩击放射痛,梨状肌处压痛、放射痛明显,病人惧怕触压,坐骨神经行径压痛,直腿抬高试验30°加强试验阳性,下肢内旋试验阳性,股后、小腿外侧及后侧感觉减退,足背外侧及足底感觉麻木,隐神经支配区感觉正常,踝关节主动背伸及跖屈不能,伸(足母)及伸趾、屈(足母)及屈趾肌力2~3级,踝反射消失.

  • 关节镜下诊治前交叉韧带囊肿并重建前交叉韧带1例报道

    作者:李伯休;程飚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膝关节疼痛.疼痛为持续性,深蹲时加重,伸膝时可略缓解.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查体:左膝关节无肿胀,浮髌实验阴性,左膝伸0°,屈130°疼痛,McMurray征阴性,前后抽屉实验阴性,Lachman实验阴性.MRI报告示:(1)左膝前交叉韧带囊肿.(2)左膝关节腔内少量积液(图1、2).

  •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罗先正

    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很高,美国每年超过150万,75%为低能量损伤,髋部骨折的严重性超过其他骨质疏松性骨折,每年发生率为30万,桡骨远端骨折每年为25万,其他部位骨折为30万.年龄50岁以上50%女性及18%的男性将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每年应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医疗费用高达138亿美金(13.8 billion). (J.AAOS,Vol.11,No2P.109~119.2003)髋部骨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均很高.骨折后第1年的死亡率为20%,1/3病人出院后不能生活自理,需要家庭护理,不足1/3的病人能恢复到骨折前的生活质量.

  • 第十届全军骨科学术大会会议纪要

    作者: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委员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承办的第十届全军骨科学术大会于2007年9月21~23日在重庆隆重召开.大会共收到来自101个单位的稿件1 438篇,其中有来自各军医大学教学医院和各军区总医院,武警系统医院以及基层驻军医院及部分卫生队.内容涉及骨科的各个领域,包括:军事医学与严重创伤,颈胸腰椎退变、感染、畸形及其相关基础研究,关节镜及军事训练伤,关节置换与翻修,骨折、骨不连与骨缺损的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骨病及康复与护理等.出席大会的军队注册代表438人,地方及其他代表600余人,共同探讨和交流了近年来骨科与创伤领域的新进展.

  • 本刊投稿重要启事

    作者:

    关键词: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