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海波;王义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重组技术(VRT)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胫骨平台骨折(TPF)分型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8月-2009年2月对45例49侧TPF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46岁).4例为双侧TPF.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和64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在轴位CT扫描后行VRT和MPR成像.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应用X线片与64层螺旋CT扫描(包括VRT、MPR成像)分别进行分型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参考VRT、MPR成像后,更改X线分型13侧(13/49)、更改治疗方案8侧(8/49)、发现胫骨髁问嵴骨折15侧(漏诊率46.9%)和腓骨近端骨折6例(漏诊率28.6%).[结论]MSCT(VRT+MPR)可以清晰显示TPF塌陷的范围和程度、细节及隐匿骨折,有助于骨折的正确分型、降低漏诊率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X线片和轴位CT扫描有效的补充手段,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单双侧经椎弓根穿刺路径的选择

    作者:李涛;朱裕成;郑红兵;马军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后凸成形术中单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的选择.[方法]3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根据伤椎椎弓根CT层面经椎弓根进针线确定单、双侧入路,采用球囊或Sky扩张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术后1周及1年时摄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Cobb's角及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结果]36例50节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44节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计划单侧经椎弓根入路32节椎体,双侧经椎弓根入路12节椎体;术中单侧入路22节椎体,双侧入路22节椎体,其中10节椎体由单侧入路改为双侧入路.术后1周及1年时VAS评分、椎体后凸Cobb's角及椎体高度恢复率较术前均改善(P<0.05).但单侧组与双侧组比较,上述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术前伤椎CT椎弓根进针线可以初步确定单、双侧椎弓根穿刺路径.腰椎及大部分胸椎可以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部分下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需行双侧经椎弓根入路.

  • 543例地震骨折术后随访报告

    作者:权毅;周劲松;廖冬发;邓少林;潘显明;邓冰;谢庆云

    [目的]总结大批量地震伤骨折伤员救治方法和预后,分析影响疗效的原因.[方法]介绍本院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收治的骨折伤员的主要救治措施和手术方法,随访术后疗效.[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随访率78.4%.525例骨折术后一期愈合(96.7%),延迟愈合和不愈合18例(3.3%),其中开放性骨折16例,闭合性骨折2例,主要发生在胫腓骨(14例),占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总数的77.8%.感染数46例,感染率8.5%.疗效优352例(64.8%),良108例(19.9%),可51例(9.4%),差32例(5.9%),优良率84.7%.[结论]多学科联合急救分类、合理医师组配和专家组决策手术预案等卫勤组织管理方法,快速、简便、有效、安全的手术原则是提高手术通过量和手术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地震 骨折 手术 随访
  • 新鲜高能量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作者:张海波;李华强;王晓

    [目的]回顾分析空心螺钉结合克氏针或单纯空心螺钉内固定方法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探讨新鲜高能量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2002年9月-2008年4月应用空心螺钉结合克氏针或单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43例新鲜高能量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男35例,女8例;年龄18~55岁,平均37.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重物压砸伤21例,高处坠落伤7例.左足28例,右足15例.按照Myerson分型:A型9例,B1型2例,B2型25例,C1型4例,C2型3例.其中开放性损伤8例(Gustilo I型6例,Gustilo II型2例),闭合性损伤35例.伤后至手术内固定的时间平均4.6 d(2.5 h~21 d).所有患者术后4~6周拆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术后16~18周去除内固定后开始部分负重行走.[结果]43例获得13~38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无感染、断钉、内固定松动、骨不连和足弓塌陷等并发症.参照周许辉疗效标准,优26例,良15例,中2例,优良率为95.3%.6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均伴有伤后关节面的损伤.[结论]对新鲜高能量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取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均能确诊.早期诊断和正确分型、把握手术时机、解剖复位、合理的内固定和外固定及适时的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安永胜;李桂萍;刘文涛;吕永明;杨晓华;李明军

    [目的]探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前中柱骨折的技术操作特点和疗效.[方法]采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前柱骨折或伴随不严重的中柱骨折(后纵韧带完整,CT显示椎管狭窄<30%)14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X线片检查,测定正侧位X线片成角段Cobb's角度变化及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变化,对比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观察骨折愈合及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结果]术后3~5 d常规下地活动,随访6~18个月,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达到1.29±0.91,术前侧位Cobb'S角13.64°±4.67°,术后2.53°±7.57°,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0.67±0.12,术后为0.96±0.0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随访病例未出现明显的椎体高度的再丢失,无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Rekha创伤钉棒系统结构设计特殊,操作方便快捷,手术时间短,椎体高度回复满意,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断钉断棒的风险小,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效果良好.

  • 经皮加压钢板微创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系统评价

    作者:曾波;熊鸿燕;牡仁;许建中;谢肇

    [目的]对经皮加压钢板(PCCP)微创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 Direct以及CNKI、CBM、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等网站进行检索.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2000年1月~2009年3月.再对入选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系统收集PCCP微创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问骨折的相关文献,并按临床科研方法的国际通用原则进行阅读和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 4.2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PCCP微创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指标的相关证据.[结果]共检索到216篇原始文献,有7篇符合终的入选标准,总计随访患者839例.分析研究表明,PCCP的平均输血需要量低于DHS、GN(P<0.05).[结论](1)PCCP具有减少平均输血需要量的优势;(2)PCCP的术中内固定失败率、切口感染率、额外二次手术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恢复行走百分率和病死率等指标与常规手术无显著差异.

  • 髋关节置换股骨侧骨水泥鞘质量和厚度分析

    作者:蔡宏;张克;田华;刘岩;李子剑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周围水泥鞘的质和厚度.[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自2004年2月-2007年12月采用相同入路、操作技术和假体完成的262例(279髋)初次髋关节置换病例,分析术后出院前X线片,对股骨侧骨水泥鞘质量和厚度进行分析.[结果](1)按Barrack标准,骨水泥质量A级87.1%,B级11.8%,C级1.1%,无D级骨水泥;(2)按Gruen分区,骨水泥鞘厚度<2 mm区域多见于正位片上1、2、5区和侧位片上8、9、12区;透亮带多位于假体中远端的2~5区和10~12区;气泡影出现在假体远端的3~5区和10~12区.(3)股骨假体和股骨解剖轴线在正位片上的夹角,在骨水泥鞘厚度>2 mm组中为1.46°±0.75°(-1.60°~3.41°);在骨水泥鞘厚度<2 mm区域组中为3.90°±1.52°(-2.99°~7.6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使用第3代骨水泥技术,可获得可靠的骨水泥固定质量.股骨假体应参考股骨解剖轴线中立位置入,以期获得均匀一致,足够厚度的骨水泥鞘.

  • 掌侧入路治疗掌侧Barton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毛路;沈忆新;桂召柳;郭哲;赵广超;王辉;权良忠;童立;陈辉海

    [目的]探讨经掌侧人路治疗掌侧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手术治疗掌侧Barton骨折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7~69岁,平均41岁,新鲜骨折25例,陈旧骨折5例.采用"T"钢板固定内固定23例,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7例.[结果]随访11~40个月(平均28个月),掌倾角、尺偏角、腕掌关节半脱位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照Garland-Werley功能评估标准:优21,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掌侧Barton骨折手法复位容易,外固定维持复位位置较难,应早期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自制"U"形钉治疗膝侧副韧带附着点撕脱性损伤

    作者:毛瑞君;关家文;丛永健;窦建;孙海涛

    [目的]探讨对膝侧副韧带附着点撕脱性损伤术中应用克氏针自制"U"钉固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62例膝关节侧副韧带附着点撕脱性损伤患者,术中根据撕脱的大小,用1.6~2.0 mm的克氏针制作合适大小的"U"形钉,清理撕脱处的血凝块及肉芽组织,韧带拉紧复位,用"U"形钉固定,撕裂的周缘缝合加强.关节内伴发伤给予先前处理.[结果]术后病人的随访时间为5~52个月,平均16个月,固定效果好,愈合快,关节功能良好.膝关节内外侧应力试验阴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优47膝,良12膝,可3膝,优良率为95.16%.[结论]本治疗方法取材方便,大小自行设定,固定牢固,操作简单,费用微廉,效果好,便于在基层推广应用.

  • 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0例分析

    作者:童良勇;曾国庆;张志凌;陈爱宝;马建国

    [目的]评价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0例,术后随访时间14~42个月,平均17.2个月.[结果]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1例病人出现浅表感染,经局部换药愈合.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及下肢深静脉栓塞.膝关节功能评分参照HSS评分标准:优25例,良2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可以允许早期膝关节全范围活动、促进关节功能迅速康复.

  • 四肢火器伤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曾波;王培信;谢逸波;廖春来;李培浩

    [目的]探讨四肢火器伤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60例四肢火器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54例,女6例;年龄5~60岁,平均33岁.病程50 min~6 h.据软组织缺损部位、面积或功能重建需要,应用胸脐皮瓣、股前外侧皮瓣、阔筋膜张肌皮瓣、足背皮瓣、小腿外侧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重建缺损.[结果]60例软组织缺损全部得到修复.随访8个月~3年,53例功能恢复满意,7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行矫形或功能重建手术,功能得到改善.[结论]显微外科治疗四肢火器伤软组织缺损能够收到修复和功能重建的良好效果.

  • 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作者:李凡;勘武生;黄珩;方真华;谢鸣

    [目的]分析治疗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对18例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行腓骨内同定,后踝固定或未固定,三角韧带修复术,未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2个月.[结果]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8例,良8例,可2例.未见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时,往往同时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腓骨,修复三角韧带,就能够恢复踝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环境和稳定性,这时即使不固定下胫腓联合,也可以获得下胫腓联合的稳定.固定腓骨和下胫腓联合,而不修复三角韧带,虽然仍能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但三角韧带会愈合不佳、韧带松弛及功能不良,终仍会导致创伤性踝关节炎.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脱位15例报告

    作者:史庆轩;李佩佳;罗永忠;赵汉平;刘宁;高玉镭

    [目的]探讨一期关节置换术选择性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脱位的方法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陈旧性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脱位患者一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通过固定骨折、植骨、使用钛网等方式来重建髋臼.[结果]经2~7年的随访,按Harris评分,治疗优良率达86.7%,无感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陈旧性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脱位的患者通过关节置换术,可以帮助患者早期恢复关节功能,尽早下地活动,尽可能地避免关节病残和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临床证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脱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积极方法.

  •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体位浅探

    作者:和艳红;孙永强;张云彬;魏景梅;刘汝银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固定体位.[方法]2002年9月-2008年8月选择21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进行多中心对照研究,对照组应用传统夹板掌屈位固定,治疗组塑性弹力夹板中立位固定.对腕关节局部症状、体征按照一定方法计分后,在受伤当日、整复后1周、去除外固定后3个时间点进行总积分比较,借以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周期结束后3个月按照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考虑中心效应差之后,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末、治疗前与去除固定器后临床总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随访腕关节功能评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塑性弹力夹板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进行中立位固定,对腕关节临床症状、体征和功能的改善均明显好于小夹板掌屈位固定.

  • 经后路颈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作者:姚晓东;李金泉;唐焕章;陈建梅;王万宗;徐皓

    [目的]探讨和评价经后路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颈椎骨折脱们位,并颈脊髓损伤病人行一期经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进针点显露过程中出现静脉从出血1例.其余病例未发生与置钉相火的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复企X线、CT,颈椎骨折脱位复位良好,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钉现象.[结论]经后路颈椎弓根钉系统提供三柱生物力学稳定性,对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 后路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并不全瘫48例

    作者:王万忠;黄海;付启桥;黄绍飞;田昌勋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并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治疗,其中单侧椎板开窗28例、双侧椎板开窗减压20例.随访椎管内减压情况、椎体高度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椎管减压允分,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8.5%矫正到术后93.2%,后凸角(Cobb's角)由术前的平均28.5°矫正到术后的平均6.5°.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后有1~3级恢复,X线片未见椎体高度及脊柱成角加重.[结论]经后路椎管减压钉-棒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瘫,可同时解决脊髓或/和神经根减压和脊梓稳定的问题,在正确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游离串联皮瓣在下肢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董谢平;沈录峰;李振肃;周立义;柯雪蕾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串联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块轴型游离皮瓣的远端血管与另一皮瓣的血管吻合,串联成一块复合皮瓣后,游离移植至已作清创的创面,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共计11例,其中小腿内侧皮瓣串联背阔肌皮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串联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1例,股前外侧皮瓣串联背阔肌皮瓣8例.串联皮瓣大面积54 cm×28 cm,小面积38 cm×16 cm.[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8~1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游离串联皮瓣设计灵活,有多处供区可供选择,是治疗受区血管条件受限的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良好方法.

  • 围手术期镇痛在骨关节手术中的新进展

    作者:鲁昕;邱贵兴

    骨关节手术术后疼痛十分常见,不仅病人痛苦,而且因患者肢体活动不足,引起关节肌肉功能废用、组织慢性水肿、软组织萎缩、局部骨质疏松、关节僵硬,是导致生活质量丧失的永久性损害.因此,术后镇痛对骨关节术后其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现就对骨关节围术期疼痛的评估、各种常用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方式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目前国内外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骨关节术后疼痛临床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作者:孙海波;潘进社

    骶骨骨折常见于多发创伤,容易漏诊,当合并神经损伤时治疗较为困难.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分型、受伤机制、诊断(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包括各种手术方法和不同内固定材料的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这些技术的运用在治疗过程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不同改良后路术式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林慰光;林本丹;胡奕山

    近年来,胸腰椎骨折的病人逐年增加.随着手术器械的改进、手术操作技巧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务工作者对胸腰椎骨折的深入研究,胸腰椎骨折病人的后路手术治疗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现就手术时机、后路器械和改良后路术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锁骨骨折的治疗研究

    作者:李鼎斌;张昭涛

    锁骨骨折是一类很常见骨科疾病,传统治疗锁骨骨折往往采取非手术疗法,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往往会导致骨不连或者畸形愈合,预后较差.很多种治疗方法被报道,但是仍未能对治疗方法的选择达成统一意见.本文试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能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锁骨骨折治疗的新动向.

  • 骨折愈合及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坚平;宋世锋;姚伦龙

    临床上许多骨不连或者延迟愈合往往出现在骨愈合的早期,等到发现已为时已晚.X线片目测骨盐含量变化达成25%才能分辨,因而无法观察极有临床意义的早期变化.本文介绍了骨折愈合理论和骨不连的定义,多细胞基本单位(BMU)和OPG-RANKL-RANK系统在骨重建中的作用;在超声检测、振动响应分析、机械阻抗分析、骨髓腔造影技术、高分辨率CT等方面对骨的研究以及早期诊断骨折不愈合已有相关的报道,但缺乏分子水平上的早期诊断方法研究.

    关键词: 骨不连 早期诊断
  • 可控微结构EBM钛合金支架与成骨细胞的体外三维复合培养

    作者:李国臣;王林;桑宏勋;李祥;王成焘;黄鑫;雷伟;姥伟

    [目的]探讨可控微结构EBM钛合金支架作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载体的可行性,并观察载体类蜂巢状孔结构在成骨细胞培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直接金属快速成形技术一电子束熔化成形(electron beam melting,EBM)过程直接构建和制备可控性微结构钛合金支架.分离培养1 d龄胎兔颅骨成骨细胞,以兔颅骨源性成骨细胞复合支架作为实验组,以单独培养的兔颅骨源性成骨细胞作为对照组.将成骨细胞与支架复合培养1、7、14 d后,进行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细胞与材料复合情况,以MTT比色法及碱性磷酸酶的定量检测研究材料结构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成骨细胞/支架复合培养7d后,大量细胞通过伸出多个伪足粘附在支架表面以及孔周围并与支架牢固结合;培养14 d后支架表面及孔隙内有大量细胞分布,细胞伸出数个突起沿着孔隙壁逐渐向孔隙内延伸、汇集.支架上的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转移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BM钛合金支架有利于细胞的贴附、生长及增殖,并对细胞的功能无不良的影响.支架类蜂巢状孔结构能够调节成骨细胞在支架内的分布.

  • 两种治疗方法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童良勇;马建国;张志凌;陈爱宝;曾国庆

    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60%,全身骨折的3%[1].该骨折治疗方法多样,治疗不当常会遗留肘内翻畸形,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文献报道肘内翻发生率为9%~57%.

  • 论医学论文写作

    作者:鲁玉来;刘学军

    医学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价值和效益取决于其发表论文的质量.为了在这个平台上展示才华,作者除有基础或临床研究工作的资料和临床经验以外,还应重视论文的选题、构思和文字表达,不断提高论文撰写水平,以增加刊用率.

  • 怎样才能成功实施人工踝关节置换术——关于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注意要点

    作者:毛宾尧

    1 关于人工踝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作者采用的均为3件套双关节假体,全部系weLink GmbH&Go,Hamburg,Germany生产.麻醉方式:硬膜外神经阻滞/腰椎管内神经阻滞/全麻.

  • 读《骨搬移治疗骨缺损与骨不连》有感

    作者:秦泗河

    20世纪世界骨科学界出现多项突破性进展,如脊柱侧凸的矫正固定系统,完善的骨折内固定与外固定系统,人工关节、关节镜技术等,由此展现了21世纪骨科学界缤纷多彩的局面,但在欢呼科学成就的同时,骨科临床与学术界也出现了忽视自然规律,分科过细,重视高科技,过分关注替代重建发展的倾向.

  • MRI诊断半月板和交叉韧带损伤的准确性:与关节镜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士光;孙磊

    本研究通过与关节镜检查相对照,探讨不同医学中心常规核磁共振检查对膝关节半月板和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前瞻性检查了年龄在22~59岁之间的病人70例,在对所有的病人进行了详细的病史采集,X线片检查,临床查体,常规核磁共振检查和关节镜检查术,计算出其相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P值和kappa值.结果表明:MRI检查对内侧、外侧半月板的敏感性分别为47%和100%,特异性分别为95%和75%.准确性分别为73%和78.5%.对前交叉韧带(ACL)的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4%.研究发现MRI对内侧、外侧半月板检查与关节镜检查有着良好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43、0.45;对前交叉韧带的检查有极佳的一致性,kappn值为0.84.由此可见,MRI对半月板、交叉韧带的检查具有高度准确性,应当用做确定关节镜手术指征的初步诊断手段.

  • Ender氏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回顾

    作者:吴维才;汤美玉;陈勇;李志超;罗安玉;卫会明

    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除用点式接触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或者用外固定架外,用的多的是交锁髓内钉,此类内固定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的病例还不是个别.对比之下,现在仍感觉到Ender氏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许多好处和优点.

  • 从生物骨骼的起源与演变看肢体损伤与重建的发展史

    作者:秦泗河

    [目的]针对骨科学过细的分科、过分依赖高、新医疗技术以及替代重建为主导的发展方向,探索肢体损伤与重建的发展史,反思现代骨科医疗模式与生命本质、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生物进化与人类演化的历史,排列出己被科学证明的生命起源、细胞与骨结构的诞生、生物界骨与关节形成、发展、演化的历史年代,以及终进化出脊椎动物和高级人类的形态结构.通过骨与关节进化的规律,总结人类进入社会后,肢体伤残与重建的发展脉搏.[结果]从生命的起源、骨与关节的发生、高等哺乳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有一条科学有序的演化序列,并不足大自然的随意或意外创造.人类肢体伤残的发生原因、医疗理念、选择的技术方法,与社会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直接关系.现代礼会的科技水平、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理念发生巨大改变,肢体损伤与骨科疾病的发生原因与疾病种类也随之变化,但人体生命的自然属性没有改变.[结论]各种治疗骨科创伤与疾病的技术与方法只能顺应生命的自然过程,而不能过度干预.人类的文化理念、物质与精神需求可以飞扬,非生命物质的科学研究可以击破自然的某些规律,但生命科学的研究,医疗理念不能违背人体生命的自然过程与人性本质.观察、抚慰、看护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适宜技术,仍是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自然永远是医学的老师和本源.

  •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外科

    作者: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下属骨外科学是河北省重点学科,优秀硕士学位授权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学科,挂设有河北省创伤研究所、中国煤矿创伤医学研究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医疗救护培训基地等机构,研究的重点方向为煤矿创伤救治、、脊柱与脊髓损伤、骨与关节疾病、骨质疏松症等.

  • 应激性溃疡初的报告

    作者:李晓光

    原著题目:On acute ulceration of the duodenum,in cases of burn.原著作者:Curling Thomas Blizard (1811-1888),伦敦医院外科医师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