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Smith-Peterson截骨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畸形

    作者:袁华澄;游戊已;林晓毅;刘复安

    [目的] 探讨Sinith-Peterson截骨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畸形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4年5月-2007年10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畸形病例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56~77岁,平均67岁.25例患者均行三个阶段以上的腰椎Smith-Peterson截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重建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结果]手术时间150~320 min,平均200 min,术中出血量600~2 000 ml,平均1 000 ml.术后脑脊液漏2例,均通过拔管压迫缓解,术后双下肢酸痛麻木加重2例,1例3周后完全缓解,1例12周后完全缓解.随访24~60个月,平均36个月.采用下腰痛JOA 29分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88.2%,差0%.冠状位Cobb's角由术前平均23°(15°~40°)改善至术后平均12°(8°~20°);矢状位Cobb's角由术前平均0°(-15°~15°)改善至术后平均33°(25°~40°).[结论]通过Smith-Peterson截骨术可有效地对腰椎管狭窄减压,同时有助于矫正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矢状位畸形,该术式具有对患者神经干扰相对较小的优点.

  • 关节镜和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相关并发症的系统评价

    作者:罗世兴;赵劲民;苏伟;沙轲;韦庆军;李晓峰

    [目的] 比较关节镜和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并发症差异,系统评价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双切口关节镜和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0.1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55例手术,关节镜组465例,开放手术组380例.Meta分析显示两组在并发症总发生率、术中损伤率、切口并发症率和再次手术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前者术后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RR=2.90,95%CI[1.19,7.07],P=0.02).[结论]关节镜组的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开放手术组,多为术中牵拉损伤所致,严重的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别不大.开放手术仍是较可靠的治疗选择.但还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 高龄患者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准备与疗效分析

    作者:刘兴炎;高秋明;樊晓海;厉孟;李旭升;刘景堂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髋臼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准备与手术疗效.[方法] 对24例32个髋臼发育不良伴有程度不同骨性关节炎并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全髋置换.本组患者年龄70~82岁,平均74.3岁,伴有一个或多个器官程度不同功能衰退或代谢性疾病,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充分围手术期准备,使所有病例满足了手术要求.[结果] 经术后2~8年,平均3年随访,患者心肺功能明显改善,置换关节稳固,行走平稳有力,疼痛消失,关节畸形矫正.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8.5分增至术后87.2分,疗效满意.[结论] 高龄患者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并股骨头坏死,病史冗长,活动能力下降致全身主要脏器机能衰退,加以代谢功能紊乱,代谢疾病滋生,严重危及手术安全,影响手术疗效.为此,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应得到与手术技术同等程度的重视,才能获得一个安全稳定、无痛、功能良好的人工关节.

  • Southwick角和Klein线在股骨头骺滑脱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徐易京;傅刚;张建立;朱振华;郭源

    [目的] 探讨Southwick角和Klein线在股骨头骺滑脱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8月~2006年4月,本科所收治并获得随访的SCFE病例4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10.4岁.分析患儿的标准前后位双髋正位和双髋蛙式侧位片.在正位X线片上观察股骨头骺板是否增宽和不规则,测量Southwick角,绘制Klein线.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外侧骺干角,绘制Klein线.[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股骨头骺板增宽和不规则.Southwick角随着滑脱程度加重而减少.正侧位Klein线阳性率均随着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但是正位Klein线在轻中度滑脱组中阳性率不高,侧位Klein线在全部组中阳性率均高.[结论] Southwick角和Klein线在SCFE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要重视髋关节侧位片在诊断中的作用.

  • 颈前路选择性节段减压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石健;汤逊;周田华;徐永清;潘险峰

    [目的] 探讨颈前路选择性节段减压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6月~2008年6月期间,采用颈前路选择性节段减压治疗并获随访的27例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和术后随访时JOA评分结果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18~27个月(平均19.7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内置物无松动、移位.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为56.1%,其中优8例,占29.6%;良11例,占40.7%;中6例,占22.2%;差2例,占7.4%.[结论] 颈前路选择性节段减压能够兼顾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全身情况及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术前减压节段的正确选择是决定术后恢复效果的关键.

  • 自制抗生素占位器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翻修中的应用

    作者:孙玺淳;牛东生;白志刚;马军;巩凡

    [目的] 探讨应用抗生素占位器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1年3月~2008年5月共11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取出假体并清创后,用混有抗生素粉剂的骨水泥自制成临时假体(抗生素占位器)治疗感染.备行二期翻修术.[结果]所有病例伤口均在2周后愈合,感染无复发.3~6个月后均顺利进行了二期翻修术.[结论]应用抗生素占位器在关节置换术后治疗感染,疗效明显,方法简单可靠,复发率低,能有效防止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及挛缩,为二期翻修创造了良好条件.

  • 第1跖骨基底斜行闭合截骨治疗中重度(足母)外翻畸形

    作者:刘凤岐;鲁英

    [目的] 回顾性研究第1跖骨基底长斜行闭合截骨治疗足母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2月~2008年11月间行第1跖骨基底长斜形截骨结合远端软组织松解内侧关节囊重叠缝合治疗<足母>外翻共21例24足,均属中重度足母外翻,第1、2跖间角均大于15°,行第1跖骨基底斜行闭合截骨螺钉内固定术.[结果]平均随访7.6个月,术前平均HVA、IM 1-2角分别为31.30°±6.68°和16.62°±2.65°,术后平均HVA、IM 1-2角分别为12.96°±7.15°和9.80°±2.43°,平均矫正HAV角19.6°、IM角8.2°,术前、术后平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第1跖骨长度与第2跖骨长度比术前、术后分别为(89±6.7)%、(84±5.6)%,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第1跖骨基底长斜形闭合截骨手术方法治疗中重度<足母>外翻畸形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矫正结果.

  • 股骨假体翻修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翟吉良;翁习生;林进;金今;赵庆;钱文伟;边焱焱

    [目的] 回顾分析股骨假体翻修术的原因及其疗效.[方法]对2003年5月~2007年11月于本院行股骨翻修手术并且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40例(42髋)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分析假体稳定性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获得随访者共23例(25髋),其中采用骨水泥同定8例(8髋),采用非骨水泥固定的15例(17髋),平均随访41.7个月(25~71个月).翻修的原因包括感染2例,假体周嗣骨折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1例,假体松动17例(19髋).按Paprosky分型:Ⅰ型2髋;Ⅱ型11髋;ⅢA型8髋,ⅢB型3髋;Ⅳ型1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8.3分,末次随访时平均82.9分,其中优良14例(15髋),一般6例(7髋),差3例(3髋),其中1例为再翻修病例.骨水泥同定假体中可能松动的有3例,其余均无松动;非骨水泥固定假体中1例为纤维性固定,其余为骨性固定.术后2例患者发生伤口渗液,考虑为异体骨反应,无感染、骨折、脱位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股骨假体翻修术的主要原因为假体松动,其近期随访结果良好、并发症较少.

  • 微创治疗小儿骨囊肿31例报告

    作者:丁雪勇;丁煜恒;解庆骐;陈波涛

    [目的] 回顾性地总结小儿骨囊肿的临床和X线特点,微创治疗的结果,为今后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既往医院诊治的资料完整的小儿骨囊肿31例进行临床分析,找出其一定的规律性.[结果]该病好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多见于股骨、肱骨近端,X线片、CT扫描可明确诊断,少数骨囊肿诊断困难时,可行MRI检查或骨穿刺活检确诊.[结论]31例12岁以下骨囊肿患儿,均采用囊肿穿刺引流、激素灌注术、自体骨髓血移植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方式的探讨

    作者:马永刚;刘世清;卫爱林;范里

    [目的] 探讨影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疗效的手术因素以寻求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行漂浮法减压,7例行全椎板揭盖法减压.分别在病人入院时和术后6个月,用改良JOA评分标准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漂浮法减压组5例患者,3例疗效可,1例差,1例加重;全椎板揭盖组7例患者,1例疗效优,3例良,3例可.全椎板揭盖组疗效优于漂浮法减压组.[结论]全椎板揭盖法减压彻底,对受累脊髓干扰小,疗效优于漂浮法减压.减压方式和减压程度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

  • 脊柱结核74例诊断分析

    作者:杨华;邢维平;尚显文;张皓;宁旭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9年2月收治、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脊柱结核的74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在本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在首诊时即考虑脊柱结核并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证实者28例,占37.8%.行X线片检查后诊断为脊柱结核者51例,占68.9%,行CT及MRI检查后诊断为脊柱结核者73例,占98.6%.临床、影像资料齐全,术前仍误诊为脊柱转移瘤1例,占1.4%.[结论]早期的脊柱结核或不典型脊柱结核很难根据临床表现在首诊时即诊断为脊柱结核,影像学检查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CT及MRI对于脊柱结核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极少数诊断困难的病例,可以作介入穿刺检查或者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疗效评价

    作者:祁敏;贾连顺

    1 颈椎人工椎间盘的背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治疗颈椎病等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传统手段,自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长期随访发现ACDF术后融合率可达到73%~90%,并且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 [1、2].但刚性融合会导致邻近节段活动度和应力的代偿性增加,从而引起或加速邻近节段退变,进而引起原有症状的加重或复发 [3~5].Hillibrand等 [6]随访21年409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发现,邻近节段新发病的发生率约为2.9%,在手术后10年内大约有近1/4的患者出现邻近节段新发病而需行再次颈椎手术治疗.为解决异常应力作用于融合邻近节段的问题,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应运而生,它可以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性活动度及稳定性,改善邻近椎间隙的压力,并能减少正常颈托制动时间,使患者早期恢复正常工作生活,而且可以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与ACDF相比,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恢复或重建了颈椎的生理功能,无疑是治疗颈椎病更加理想的手术方式.常见的颈椎人工椎间盘包括Bryan、Cervitech PCM(porous coated motion)、Pro-disc-C等.

  •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作者:李育霖;覃佳强;张德文

    近年来,尽管骨不连的治疗出现了很多新技术,但骨不连的治疗仍然是骨科界的一大难题,也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在所有治疗方法中,大致可以分为有创干预技术(植骨或骨替代物、骨搬移术等)和无创干预技术(超声、电磁脉冲、体外高频振动波等),而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则是一种微创的技术.1986年connelly [1]首先报告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感染性胫骨骨不连成功的病例.1999年梁雨田等 [2]在完成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31例骨不连,26例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个月,与开放植骨术愈合时间几乎相同,从而奠定了该技术在我国骨不连治疗的应用地位.本文就其应用现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发育性髋脱位闭合复位治疗后股骨头骨骺坏死

    作者:芦天亮;李连永;赵群

    闭合手法复位是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常用方法,但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简称头坏死,avascular Becrosis,AVN).它严重影响髋关节的发育,其远期效果不佳,甚至造成终身残疾.自从1910年Legg,Calve, Penlles报告儿童股骨AVN以来,许多学者也相继报告了DDH治疗中的类似现象,AVN被认为是由股骨头血供障碍所致.近年来,在治疗DDH中发生AVN的原因方面已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认为该病由股骨头与髋臼之间压力增加所致.

  • 有限元方法在颈椎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金水;倪斌

    有限元方法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属于数学物理方法范畴.有限元方法在人体的生物力学分析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脊柱的有限元分析是热点之一,有限元模型不仅能逼真地模拟椎体、椎间盘、脊髓、韧带,甚至肌肉,还能分析模型内部各种组织的应力和张力.近些年,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颈椎有限元模型的不断完善,有限元方法在颈椎损伤机制,颈椎手术方式以及内固定器械等方面的生物力学分析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将近年来有限元方法在颈椎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如下综述.

  • 粗大异体神经两种化学萃取方法的比较

    作者:王鑫;王玉;彭江;郭全义;张莉;赵斌;许文静;卢世璧

    [目的] 采用两种不同的化学法萃取粗大的异体神经,对比观察这两种方法在萃取效果方面的差别.[方法] 取新鲜猪坐骨神经,每段长60 mm,分别在 Triton-100、脱氧胆酸钠及SB-10、SB-16、Triton-200中去细胞处理.实验分两组:Ⅰ组,Triton-100、脱氧胆酸钠去细胞2遍;Ⅱ组SB-10、SB-16、Triton-200去细胞处理2遍.另设对照组:新鲜未处理的猪坐骨神经.从去细胞程度、基底膜板层素活性、脱髓鞘程度及神经纤维管道完整性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所有实验组神经段神经纤维管道尚可,Ⅰ组较Ⅱ组去细胞完全,laminin成分保存;Ⅰ组脱髓鞘完全,Ⅱ组髓鞘成分有残留;Ⅰ组和Ⅱ组神经管道完整性比正常神经管道结构完整性差,在去细胞神经的制备过程中,应考虑基底膜的活性、去细胞、脱髓鞘及结构完整性的程度.[结论]对于粗大神经的处理,Triton-100、脱氧胆酸钠法作去细胞神经处理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TGF-β1对腱鞘成纤维细胞a-SMA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作者:姜大朋;李昭铸;张玉波;韩福友;管声扬;蒋志涛

    [目的] 研究TGF-β1对腱鞘成纤维细胞a-SMA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培养兔趾深屈肌腱腱鞘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TGF-β1(5ng/ml).培养48 h后,用Western-Blot检测a-SMA表达;ELISA测定细胞Ⅰ型胶原及纤维结合素的表达.[结果]TGF-β1(5 ng/ml)作用后的成纤维细胞a-SM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纤维细胞(P<0.05).TGF-β1同样可以诱导Ⅰ型胶原及纤维结合素的表达(P<0.05).[结论] TGF-β1能诱导体外培养的腱鞘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纤维结合素及a-SMA的表达,明确了TGF-β1在诱导肌腱愈合后粘连产生的机制,这为肌腱损伤后粘连及瘢痕的预防和治疗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提供了依据.

  • 活体小动物Micro-CT动态评价大鼠股骨牵张成骨

    作者:薛静;彭江;汪爱媛;袁玫;眭翔;赵斌;王玉;范猛;郭全义;许文静;卢世璧

    [目的] 利用活体小动物Micro-CT可连续观察大鼠股骨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的优点,观察DO的不同时期骨愈合的模式,为寻找加速DO的愈合速度和带架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应用自行研制的大鼠股骨DO外固定架系统,对12只大鼠制备股骨DO模型,术后截骨端加压固定7 d(静息期),第8 d开始按0.25mm/12 h的速度牵引延长共14 d,延长7 mm(延长期).术后第21 d延长结束后,用可透X线的高分子夹板材料替换金属外固定架,再固定35 d(巩固期).术后第28、42 d分别处死2只大鼠用于组织学检查,其余8只大鼠分别于术后第21、28、42、56 d麻醉后行X线及活体Micro-CT检查,并于术后56 d取材,对其中5只行生物力学测试,余3只用于组织学检查.[结果] 在DO静息期及延长期,延长区无明显新骨形成,延长区内主要为由纤维样组织组成的假性生长板结构.在巩固期前期(21 d以内)主要为骨量的增加,表现为骨矿含量增加,骨小梁数量增多;巩固期21 d以后,骨量仍持续增加,同时骨的质量也开始明显提高,表现为骨小梁增厚,已矿化组织矿化度提高.在术后56 d(延长结束后5周)后,延长区内仍处于成骨和骨结构的改建中,假性生长板基本消失,未骨化的软骨组织依然存在.术后56 d,DO侧股骨的大扭矩及失效能量均小于健侧股骨.[结论] ①在大鼠股骨DO延长结束后应用可透X线的高分子夹板固定牵引针可以获得稳定的固定;②改进大鼠股骨DO模型的固定方式后,Micro-CT可用于活体动态观察及评价其新骨形成;③长骨牵张成骨中骨量的增加自延长结束后开始,持续5周以上,骨质量的改建在延长结束后2~3周才开始,二者的发生具有时相性,提示相应的干预手段应在不同的时期进行;④对DO的全面观察应长于术后56 d或延长结束后5周.

  • 脱细胞软骨基质三维支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作者:于龙;胡蕴玉;毕龙;李丹;刘民;白建萍;吴拮;王军

    [目的] 探索脱细胞软骨基质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及其应用于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新鲜牛膝关节软骨粉碎后,梯度离心法获取软骨微粒,采用改进的Courtman改良法处理细胞后,再冷冻干燥,制备脱细胞软骨基质三维多孔支架.然后,采用京尼平对三维支架进行交联,再次冷冻干燥后,对支架材料进行大体、组织学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分别测定支架的孔隙率、溶胀率、降解率.后,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采用MTT法检测BMSCs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增殖情况,以柱形图表示.[结果] 大体观察显示支架呈疏松多孔状,京尼平交联后整体呈深蓝色.组织学观察显示支架材料无软骨细胞碎片残留.HE染色、甲苯胺兰染色观察均未见软骨细胞残留.测量示支架孔隙率为90%,溶胀率为(1 314±337)%,降解率2周为(13.69±7.3)%,4周为(25.99±8.9)%.MTT法显示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与对照组DMEM培养液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支架无细胞毒性.扫描电镜显示支架内孔洞较明显,BMSCs通过细胞突起黏附于支架表面,黏附良好,能较好地在其上生长.[结论]经改进的Courtman改良法处理的软骨基质三维多孔支架脱细胞更彻底,保留了软骨的天然细胞外基质成分,天然交联剂京尼平交联后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好,抗降解性得到了提高,是一种适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良好载体.

  • 脱脂程序对异体松质骨免疫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加亮;侯树勋;衷鸿宾;解英俊

    [目的] 研究脱脂程序对异体松质骨免疫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4种不同程序处理待移植异体骨块,检测处理后各组骨块总脂肪和总蛋白含量.根据待移植骨块的不同将受体大鼠分为4组,行双侧股部肌囊袋内骨块植入.于术后1、2、4、8周取材,检测体外淋巴细胞二次刺激增殖指数、血CD4+/CD8+细胞比值,并进行组织学观察.对术后4周时各组的免疫反应指标同相应骨块总脂肪含量行相关分析.[结果]骨块内总脂肪含量为A组>B组>C组>D组.对移植术后体外淋巴细胞二次刺激增殖指数及血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测定发现:同一时间点各组水平均为A组>B组>C组>D组,且均于术后4周时达到峰值.各组骨块总脂肪含量同移植术后4周时体外淋巴细胞二次刺激增殖指数、血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呈正相关.组织学观察示移植早期各组骨块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程度:A组>B组>C组>D组;D组在术后4周时可见血管长入,8周时可见新骨的形成.[结论]脱脂程序可有效降低异体松质骨移植后免疫反应,并可能提高移植后的成骨能力.总脂肪含量可作为提示异体骨移植后免疫反应强弱的一个指标.

  • 腓肠肌腱膜切断回缩术

    作者:张世民

    正常踝关节的活动幅度,平均为跖屈48°,背屈18°.马蹄足(equinus)是指踝关节的背屈活动受限,一般认为在下肢伸直时背屈≤10°即可诊断,近来国外有将诊断指标放宽至≤5°的趋势.马蹄足的原因包括:①软组织挛缩(后方肌肉、关节囊);②骨性阻挡(前方骨刺);③神经肌肉功能紊乱(痉挛性马蹄足,如脑瘫、中风、脑外伤、糖尿病等).马蹄畸形被认为是加速足踝部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1].因此解除马蹄畸形就成为许多足踝部矫形手术的辅助方法.

  • 骨外固定技术矫正创伤性手虎口挛缩与桡骨远端畸形1例

    作者:秦泗河;郑学建;夏和桃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7岁,右前臂挤压伤后遗留前臂畸形、手功能障碍4年入院.4年前右前臂被机器挤压,前臂软组织广泛挫裂伤伴桡骨远端骨折,通过多次手术治疗后创面愈合,后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前臂缺血性挛缩与手的功能障碍,于2001年10月就诊.查体见右前臂掌侧曾实施腹部带蒂皮管移植覆盖创面,轻度爪形指伴手指的伸屈功能障碍(前臂缺血性肌肉挛缩表现),其中手虎口挛缩较蓖,拇指不能完成与食指对掌,手的感觉功能正常.X线检查显示:手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正常,桡骨远端有桡偏、屈曲,畸形愈合.

  • 老年陈旧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伴截瘫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亮元;曹奇;杨铁军;唐国军;陈小明

    老年陈旧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伴截瘫以往常常不仅因其合并症多、病情复杂,而且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被列为手术禁忌.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该病进行手术治疗,本院2004~2009年手术治疗老年陈旧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伴双下肢截瘫患者13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切除量与疗效分析

    作者:杨兆宏;陈蕾;刘其斌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大多采取手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7年7月本院收治的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初次手术治疗和随访疗效,对腰椎间盘髓核切除适宜量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探讨,以指导临床工作,提高手术疗效.

  • 颈性眩晕的临床分型及相关治疗

    作者:左金良;陈安民;韩建龙

    [目的] 明确颈性眩晕的临床分型和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347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治愈率及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颈性眩晕进行临床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 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术后超长时间随访报告:长38年

    作者:Tomihisa Koshino;宁桦;高贤铭

    文章报告了日本横滨市立大学附属医院一组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术后超长时间随访报告.手术原因为"O"腿、"X"形腿、屈曲及旋转畸形等,关于患病原因,通过作者的对比研究和相关检索,发现日本儿童在24个月以内学步者"O"形腿发病率较24个月以后学步者高,因此建议24个月以后学步.一般资料:自1969~1999年,应用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治疗40岁以下膝关节畸形患者共57例72膝.其中12例失随访,45例随访至今.男19例,女26例;共57膝,左侧29膝,右侧28膝.

  • 报告4字试验的早期文献记载

    作者:Patrick Hugh Talbot;李晓光

    关键词: 试验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来稿要求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矫形外科
  • 矫形外科创新发展与外语

    作者:黄庆森

    语言是指特定的国家和地区人民用书写文字或口语进行交流的系统(工具).近30年来,随着党和政府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观政策的指导下,出国留学人员和国外学者访华日益增多,骨科同行掌握国际上通用的英语,有余力者旁通日、德、俄等语言,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已为大势所趋.在骨科创新发展中,外语至少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1)建立研究课题中的"查新";(2)创新成果的对外推广与交流.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