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锁定板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

    作者:赵洪普;徐秋玉;曾勉东;潘永谦;吕玉明;张平

    [目的]比较临床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板(locking proximal femur plates,IPFP)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过程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采用IPFP治疗,43例采用DHS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术式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输血量平均值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0.88 d(IPFP)和27.58 d(DHS).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分别为85% (IPFP)和78.57%( DHS).[结论]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IPFP患者明显较DHS患者住院时间短,且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方面IPFP也略有优势.

  • 微创改良TLIF联合单侧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作者:赖征文;李敏;熊卜贵;李平安;刘云彬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minimally invasive)改良经腰椎间孔椎体间融合(modifie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单侧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vertebrae degenerative disease)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初步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0年1月~2011年3月,随机选取有微创TLIF术适应证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例30例,其中微创改良TLIF联合单侧钉棒系统固定组(A组)15例,常规开放TLIF组(B组)15例,行各自术式手术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术后6个月A组同B组在腰椎椎间植骨融合率、JOA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改良TLIF联合单侧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软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不破坏对侧正常结构、住院时间短、腰椎椎间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症状、体征及括约肌功能改善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旋入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马业涛;宋世锋;肖海涛;张熙民;曾凡;陈世强;刘福存;徐孟凡

    [目的]评价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交锁髓内钌在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2010年6月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53例,男38例,女15例,年龄21~65岁;53例患者中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28例,旋入式自锁钉固定治疗25例,对两组分别就其平均手术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HSS knee rating score法评定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断钉1例,伤口浅表感染1例,骨延迟愈合3例;旋入式自锁钉固定组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短缩移位1例.交锁髓内钉固定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5±10) min,旋入式自锁钉固定组平均(55±10) min.交锁髓内钉固定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2.0±3.5)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0.0±2.5)周;HSS knee rating score法评定功能恢复优良率:交锁髓内钉固定组(88.5±3.0)%;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组(92.5±3.60)%.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组与交锁髓内钉固定组相比,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创伤小,疗效可靠,是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姜侃;孙荣鑫;艾尔肯·阿木冬尼亚孜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手术全部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肱骨头假体.手术前后均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进行UCLA评分.[结果]35例患者随访31~63个月(平均52个月),UCLA评分优(34~35分)10例,良(28~33分)21例,中(21~27分)4例,无差病例.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上举(90.6±8.3)°,外旋(64.5±6.5)°,内旋(72.5±5.3)°.病人主观均较满意.所有病例大小结节均愈合,未发现假体松动、感染、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重建肱骨近端正常解剖和实现大、小结节骨折块的坚强固定,规范的肩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动力髋螺钉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早期疗效评价

    作者:陈柯;刘立云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对11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DHS治疗组58例,PFNA治疗组54例.从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早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经9~18个月随访,平均12.9个月.两组间切口长度、负重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FN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DHS组;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DHS组.[结论]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抗旋转、抗切割等优点,是临床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祁文;刘汝专;潘汉升;唐晓菊;刘建航;刘锐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3例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JO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2例获得随访,时间13~37个月,平均20.4个月.62例患者均损伤节段稳定,植骨愈合良好,无内置物并发症,脊髓功能JOA评分平均提高7.56分,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能使损伤节段获得即刻、坚强的稳定,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 误诊为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紊乱的关节镜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光;张羽飞

    [目的]探讨临床半月板损伤的鉴别,提高膝关节紊乱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2004年以来对62例经临床检查和MR检查诊断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非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紊乱.男35例,女27例,年龄16~59岁.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15例,Hoff's病8例,滑膜软骨瘤病11例,滑膜瘤6例,髌骨半脱位7例,剥脱性骨软骨炎6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7例,滑膜血管病2例.全部病例均在关节镜下确诊后,一期行镜下手术治疗.[结果]62例术前诊断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非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紊乱,随诊11~27个月,术后较术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评定:优30例(49%),良23例(37%),可9例(14%).[结论]膝关节内很多疾患尽管病因不同,但在临床症状、体征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有通过临床仔细的鉴别诊断,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不能单纯依据MR进行诊断,关节镜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 股骨骨不连应用自体腓骨髓内固定并外固定架治疗23例临床观察报告

    作者:王次俭;韩立平;王成斌;姜建军;李学举

    [目的]评价应用自体腓骨作髓内固定并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股骨骨不连23例,均为男性,年龄28~65岁,平均46岁;骨不连时间11个月~4年.去除骨不连的两断端硬化骨质,切取合适长度腓骨,插入股骨髓腔,并应用外固定架固定.[结果]随访23例,均在5~10个月临床愈合,平均6.5个月,关节活动良好,行走或负重功能良好.[结论]应用自体腓骨作髓内固定并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骨不连,可加速骨质愈合,早期功能恢复,是治疗股骨骨不连的理想方法.

  • 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

    作者:史艳光;李江;岳思阳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2月~2010年6月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的8例不稳定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依据Rockwood (1997)胸锁关节术后评分法,本组患者结果均为优,疗效满意.[结论]使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具有以下优势:(1)属于动态固定,非常符合胸锁关节这一微动关节的生理功能,可大程度的保持肩关节功能;(2)操作简便,所需手术时间短;(3)软组织剥离少,手术创伤小;(4)固定牢固;(5)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练;(6)无须二次手术取出.

  • 双改良钛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丝线捆扎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作者:周松;高开拓;赵焕利;孙金谞;郭奉波

    [目的]探讨一种有利于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术中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用钛合金材料加工改良成两端有刃且带螺纹的克氏针,2006年9月~2009年9月采用小切口双钛质克氏针结合丝线捆扎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68例,随访68例,随访时间:短29个月,长53个月,平均42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0~50 min,平均31.2 min.平均出血量约80 ml,无骨不愈合(临床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1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克氏针松动、滑脱、断裂及骨折移位,无针尾假性滑囊形成及局部软组织感染,仅针尾疼痛2例.Neer评分优56例,良12例.[结论]小切口双改良钛质克氏针结合丝线捆扎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且治疗费用低,便于临床应用和推广.

  • 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的治疗体会

    作者:殷渠东;吴永伟;顾三军;孙振中;蔡建平;寿奎水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9年7月配合治疗、资料完整的100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其中,单纯损伤23例,合并踝部骨折和距骨骨折77例.保守治疗14例,手术治疗86例.手术采用螺钉固定79例,保守和手术治疗复位后稳定者未用螺钉固定共21例.6~8周改支具或行走石膏逐渐功能锻炼和负重,8~12周去除外固定.[结果]随访10~23个月,平均14个月,优46例,良38例,可11例,差5例(优良率84%),金属螺钉断裂5例.5例差者为合并严重踝关节骨折和距骨骨折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螺钉断裂均为螺钉贯穿四层皮质固定者,均为优良患者.21例未用螺钉固定者中,6例有轻微下胫腓联合分离,但功能仍然为优良.[结论]根据损伤和稳定情况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复位后稳定者可以不用螺钉固定,即使患者有轻微下胫腓联合分离,总体上治疗效果良好.

  • 改良取髂骨术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作者:黄涛;李宇;孙政文;洪焕玉

    [目的]研究改良取髂骨术与传统术式的优劣差别.[方法]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本科共收治需取自体髂骨植骨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法,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手术方法,12个月后将观察结果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疼痛评分上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在股外侧皮神经安全性及供骨区顽固疼痛等数据上也占优势.[结论]改良取髂骨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在理论上具有减少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和供骨区顽固疼痛的优势.应当在临床上推广.

  • 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附40例报告)

    作者:李林东;饶玉杭;张卫;王玉树;孙亚明

    [目的]总结经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从2007年3月~2009年5月采用经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4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40例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5个月.VAS评分从术前8.9分下降至术后2.5分,ODI从术前66.5%下降至术后37.5%,椎体前缘、中线高度较术前分别恢复6.15 mm、5.0mm,椎体后缘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VP)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技术.

  • 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创面的修复

    作者:冯云华;谭广毅;文明;王新国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19例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通过远位及局部皮瓣转移方法治疗.[结果]18例I期愈合,1例发生皮缘少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远期骨外露消失,皮瓣质地好,无溃疡发生,踝关节功能良好,4例感染病人术后无复发.供区创面均I期愈合.[结论]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皮肤坏死并发症出现较多,一部分合并感染,通过远位及局部皮瓣转移方法治疗效果满意.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切出原因探讨

    作者:郭晓鹏;邹海兵;丁元洪

    [目的]评价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空心钉切出原因分析及探讨解决方法.[方法]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龄33~71岁,平均56.5岁.无移位骨折(GardenⅡ型)21例,移位骨折(CardenⅢ、Ⅳ型)54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6个月.观察内容包括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空心钉切出原因.[结果]本组共有11例患者发生空心钉切割出股骨头.[结论]掌握正确的手术技巧;改良空心钉的设计,股骨颈骨折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降低切割率.

  • 复杂型距舟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姚松平;王赛;文朝远;韦永军;张罗勇

    [目的]探讨复杂型距舟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难点.[方法]回顾分析自2002年4月~2010年6月收治的11例复杂型距舟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9~45岁,平均32岁.左侧3例,右侧8例,受伤原因:车祸伤8例,重物压伤3例;合并颅脑外伤2例,合并腹部损伤1例,合并股骨骨折1例;均为新鲜损伤;处理合并症后,股骨骨折手术同时进行,行切开复位、固定,重建踝关节稳定、外固定术.手术时间为伤后1h~7 d.[结果]本组11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约9个月,2例患者出现舟骨、楔骨骨质疏松,去除外固定后3个月,复查X线片,骨质密度正常.无感染、皮缘坏死、舟骨坏死及慢性踝关节失稳.损伤后踝关节功能按Kaikkonen评分标准,综合评价达92分.[结论]复杂型距舟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可恢复足弓及踝关节稳定,是减少并发症,防止出现踝足永久性损害的关键.

    关键词: 距舟关节 手术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左乔;魏显招;李明

    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s,PAs)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A,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A,uPA)两种类型,主要作用是催化纤溶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纤溶酶.

  •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

    作者:黄袁迟;邹德威;马华松;吴继功;陈志明

    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是临床老年患者中的一种常见疾患,他们往往以顽固的胸腰背部疼痛来就诊,在70岁以上人群中有20%的人会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在50岁以上的女性中发生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概率为26%,并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在超过80岁的人群中,此病的发病率能接近40%[1].

  • 关节镜下自体4股腘绳肌腱双束与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评分的meta分析

    作者:蔡喜雨;裴国献;李方国;王丹;王磊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自体4股腘肌腱双束与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PubMed、Embase、CBM等数据库,获取自体4股腘绳肌腱移植双束与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随机对照试验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估,并使用RevMan5.0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69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束重建组术后KT2000或KT1000测量值与单束重建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27,95% CI(-0.53,-0.01),P=0.04);轴移试验阴性(RR=1.35,95% CI(1.16,1.56),P<0.000 1)、弱阳性(RR=0.37,95% CI(0.18,0.74),P=0.005)、阳性(RR =0.17,95% CI (0.06,0.66),P=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功能评分中IKDC主观评分(SMD=0.03,95% CI(-0.21,0.28),P=0.79)和Lysholm评分(SMD=-0.25,95% CI(-0.53,0.02),P=0.07)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4股腘绳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在恢复膝关节的前直向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方面优于单束重建;但功能评分相似.

  • 神经节苷脂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陈永刚;耿彬;王栓科;王翠芳;刘文忠;马延超

    [目的]通过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 gangliosides,GM-1)对于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表达及运动功能恢复是否能够产生影响来探讨CM-1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雌性大鼠66只(体重260~300 g),随机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60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于T9-11节段椎管制作大鼠急性SCI模型,并随机分为GM-1组(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两组,每组各30只.分别于术后1、7、14、28、56 d采用Rivilin斜扳试验、改良Tarlov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后处死取材,每组各时相点6只.以组织学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情况.[结果]术后7d起,Rivilin斜扳试验和Tarlov评分在A、B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5),即A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B组.术后56 d:HE染色示A组大鼠脊髓损伤处无明显空洞和瘢痕组织,有各种形态细胞形成,部分细胞有明显分化特征;B组脊髓断端被瘢痕组织填塞,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并有较大脊髓空洞形成.免疫荧光染色发现,A组各时相点MAP-2表达呈阳性细胞数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05).[结论]SCI后,动物神经功能的恢复与MAP-2的表达呈一定的相关性;GM-1可通过增强脊髓损伤后MAP-2的表达来保护大鼠受损后脊髓的神经元.

  • PLGA-TCP-BMP-2人工骨结合带血供自体骨修复骨缺损

    作者:周密;徐建强;李长庚;张树明;王长江;王克利;朱方正

    [目的]研究PLGA-TCP-BMP-2人工骨结合自体带血供自体尺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手术造成30 mm绵羊桡骨骨缺损,A组置入PLGA-TCP-BMP-2人工骨及带血运的长段尺骨,B组仅置入PLGA-TCPBMP-2人工骨,C组不置人任何材料.3组均以钢板固定骨缺损区.术后24周拍摄X线片并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评价.[结果]X线检查示A组桡骨缺损处完全成骨修复,皮质骨与髓腔的轮廓清晰;B组亦能完全修复,但新生骨密度及髓腔轮廓清晰度均不如A组;C组无有效骨痂形成.组织学检查示A、B组骨痂外层形成为板层骨,C组缺损区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填充.[结论]PLGA-TCP-BMP-2人工骨结合自体带血供长段尺骨移植能够很好的修复绵羊桡骨30 mm的骨缺损.

  • BMP2和TGFβ3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马小松;刘金钊;王昌耀;王英振;刘世海;刘相萍

    [目的]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3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人胚胎组织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以pGEMT/BMP2和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出BMP2和TGFβ3两个基因全长,将两个基因片段分别定向连入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用酶切的方法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并进行测序鉴定.[结果]酶切鉴定证明已将BMP2和TGFβ3两个基因连入载体中,测序结果完全正确.[结论]成功构建pIRESBMP2/TGFβ3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 肌腱立体缝合法的实验研究

    作者:邝国军;龚劲纯;陈健东

    [目的]设计一种操作简单的新的肌腱缝合方法.[方法]40支leghom鸡爪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Kessler法、Bunnell法、Tang法和立体缝合法修复鸡爪中趾Ⅱ区深屈肌腱,记录每组操作时间,生物力学测定仪测定不同缝合方法的大负荷.[结果]立体缝合法大负荷大(P<0.05);缝合时间:除Kessler法缝合时间短(P<0.05),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立体缝合法抗拉强度较大,可满足肌腱吻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的强度要求.

  • 微弧氧化处理的内植物在骨质疏松兔中的生物学表现

    作者:石磊;王陵;张扬;刘帅;吕荣;王军;雷伟

    [目的]观察经过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表面处理的内植物是否能提高其在骨质疏松兔体内生物学表现.[方法]选用30只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组,n=20)和假手术组(Sham组,n=10),手术后2周,Ovx组接受甲泼尼龙注射,Sham组接受生理盐水注射,6周后分别行双能X线检测两组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确定Ovx组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后,兔胫骨两侧随机置入经MAO处理的及未处理的内植物,处理组为实验组,未处理组为对照组,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材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显微CT检测以及组织学分析.[结果]OVX组的BMD显著低于Sham组(P<0.05).内植物置入OVX组12周后,实验组的大拔出力,能量吸收值,骨体积和组织骨密度,新骨形成率和骨接触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弧氧化处理能够提高内植物在骨质疏松条件下的生物学表现,有利于增强内植物的稳定性.

  • 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冠状面Cobb角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作者:马立泰;刘浩;洪瑛;宋跃明;裴福兴;李涛;龚全;赵小丹;张闻力;曾建成;刘立岷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过程中脊柱冠状面Cobb角的变化规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寻找导致术后侧方成角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研究2008年6月~2009年3月经前路手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测量每一位患者的术前、腰桥前、腰桥后(16例使用了腰桥)、撑开器后、切椎间盘后、加压后、术后前后位X线冠状面Cobb角,并测量术后前后位X线片上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根据解剖特点分为全部病例组、胸椎组、腰椎组、L1组、L2/3组;根据是否使用腰桥分为腰桥组、无腰桥组.分析各组在手术的不同阶段冠状面Cobb角变化规律.应用重复数据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并对术后冠状面Cobb角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组、腰椎组、L1组、L2/3组、无腰桥组、有腰桥组6个组中均存在摆体位时脊柱向对侧轻度侧方成角,撑开器撑开后,切椎间盘后及有腰桥组的腰桥后脊柱出现明显向同侧侧方成角,应用撑开器撑开后脊柱向同侧侧方成角明显加大,使用腰桥后加重此趋势.胸椎组在前4个节段变化小,仅在加压安棒后出现脊柱向对侧侧方成角的现象.重复数据测量两两比较显示胸椎组与腰椎组以及胸椎组与L1组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术后冠状面Cobb角的主要因素是椎体螺钉A+D角或B+C角.[结论]除胸椎组外应用腰桥和撑开器撑开后导致了明显的脊柱侧方成角,此可能会诱导术中安置椎体螺钉的方向出错.对术后冠状面Cobb角的大影响因素是椎体螺钉的进钉方向.

  • 侧卧位动力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作者:朱金荣;董桂甫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较为多见的骨折,尽早手术治疗已成为大家的共识.DHS内固定以其操作简便,已成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个标准固定物[1].

  • 重建钢板治疗尺骨鹰嘴合并冠突骨折的治疗体会

    作者:邴佩旭;宋长福;徐钢

    尺骨鹰嘴合并冠突骨折是比较少见的骨折类型,但随着高能量冲击伤患者的增多,该类型骨折亦渐增多.由于系高能量损伤,常合并肱骨髁和桡骨骨折及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治疗上存在一定困难.

  • 现代骨科发展的信息技术——回顾我国信息化骨科的发展与现状

    作者:宁志杰

    当今社会是信患化社会,做为直接服务于广大患者健康的医院骨科必然与信息化社会同步发展进入信息化骨科时代.

  • 前臂骨折内固定及带蒂肱三头肌腱膜条重建环状韧带治疗成人孟氏骨折

    作者:许永秋;王文权;卢庆弘;覃瑞良

    孟氏骨折,又称Monteggia骨折,原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向前脱位.随着学者们对此类损伤的观察及研究的深入,该类骨折范围扩大为桡骨头各方向的脱位合并不同水平的尺骨骨折或尺桡骨双骨折.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