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中期疗效

    作者:郭新银

    [目的]考察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复位固定治疗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8年因肱骨近端骨折接受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9例患者资料,其中27例患者获得至少3年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0个月(36~84个月).在随访时,通过X线片对患者的创伤性肱盂关节炎及肱骨头坏死情况进行评估;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中发现,共有7例患者(26%)发生肱骨头坏死,肱骨头坏死出现的平均时间为内固定术后45个月(18~72个月).所有10例NeerⅣ型患者中5例发生肱骨头坏死,发生率为50%;而12例NeerⅢ型患者中2例出现肱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7%;5例NeerⅡ型患者均未出现术后肱骨头坏死.所有27例患者中10例(37%)出现创伤性肱盂关节炎的影像学改变,NeerⅣ型患者的发生率为60%(6例);NeerⅢ型为33%(4例);5例NeerⅡ型患者均未发生创伤性肱盂关节炎.肱骨头坏死与无肱骨头坏死病例的平均ASES评分分别为(77.9±6.9)分和(83.6±7.1)分,未发生肱骨头坏死的病例其ASES评分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0,P=0.078).创伤性肱盂关节炎与无创伤性关节炎病例的平均ASES评分分别为(79.6±7.2)分和(84.1±6.8)分,未发生创伤性肱盂关节炎患者的ASES评分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5,P=0.117).[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固定治疗后患者发生中期肱骨头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较高,但肱骨头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出现不会显著影响患者的临床评分结果.

  • 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两种引流方式的比较

    作者:陈建常;欧勇

    [目的]比较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术后普通引流和低负压引流两种引流方式的引流效果.[方法]根据术后所采取的不同引流方式,将本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实施的符合研究标准的95例非骨水泥型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分成普通引流组和低负压引流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失血总量、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输血总人数、相关并发症和髋关节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普通引流组的失血总量、术后显性失血量、输血量、输血总人数明显少于低负压引流组(P<0.05),但其隐性失血量稍多于低负压引流组(P<0.05).两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逐步增加,术后3、6、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切口内血肿、裂开、深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切口浅表感染普通引流组2例,低负压引流组1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位骨化普通引流组6例,低负压引流组5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普通引流失血总量、术后显性失血量、输血量及输血总人数均明显少于低负压引流,但两种引流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提示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宜采用普通引流.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作者:向川;郝耀;杨宇君;孙剑;秦迎泽;卫小春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1年1月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研究的文献(共14篇),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对患者术后死亡率、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部畸形率、术后内置物松动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进行综合分析.[结果]Meta分析发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内固定术(P<0.000 01),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死亡率却比内固定组高(P<0.01).在术后髋部畸形率、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内置物松动率方面,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不同评价指标的比较中各有优劣,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其中股骨头置换术在文中所列指标中,均优于或不差于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应用时则应慎重考虑.

  • 椎旁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入路在治疗胸腰段骨折对椎旁肌损伤的比较研究

    作者:戴胡明;方诗元;夏睿;王叙进;孙建皖;徐磊

    [目的]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在治疗胸腰段骨折中对多裂肌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45例胸腰段骨折满足研究条件的随机分为椎旁肌间隙入路21例和传统正中手术入路24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5d肌酸激酶水平,术后6个月随访时行椎旁肌肌内静息肌电图评估及磁共振检查评估椎旁肌肉萎缩程度,16例患者取内固定行多裂肌组织学检查.[结果]肌酸激酶传统入路组术后高于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术后第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5d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行多裂肌肌电图检查及磁共振检查,发现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出现失神经纤颤电位少且MRI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组织学检查发现类似的结果.[结论]传统手术入路和和椎旁肌间隙入路对多裂肌均有损伤,但椎旁肌间隙入路对椎旁肌损伤小于传统手术入路.

  • 小切口与“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及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震

    [目的]对比研究跟骨骨折在小切口和“L”型切口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7年10月~2011年6月间,本院收治跟骨骨折病例71例,其中SandersⅡ型41例,Ⅲ型30例,分为小切口组(A组)和“L型”切口组(B组),A组SandersⅡ型21例,B组SandersⅡ型20例,A、B组SandersⅢ型各15例.小切口手术方法采用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撬拨复位,观察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lher角及Gissane角,螺钉固定;“L”型切口手术方法采用标准AO切口,直接复位距下关节面,植骨加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评分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后足评分系统(AOFAS).[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5个月(18~ 68个月),术后两组间Bolher角及Gissane角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0.05).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A组AOFAS后足平均评分(88.3±7.6)分,高于B组(81.4±5.3)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术后AOFAS评分(74.4±6.7)分,低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评分(84.6±4.3)分,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小切口术后并发症为皮肤浅表感染1例换药后恢复.“L”型切口术后6例出现深部感染,其中2例形成慢性跟骨骨髓炎,4例局部转移皮瓣后治愈.[结论]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采用小切口术后疗效优于“L型”切口,而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术后疗效与手术切口及方式无关.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口 手术
  • 肱骨髁“C”型骨折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固定疗效分析

    作者:王丹;黄平;施能兵;曾锁林

    [目的]对尺骨鹰嘴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51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22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9例采用肘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均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行功能锻炼.[结果]51例均获随访,时间8 ~ 42个月(18±3.4)个月.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优1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9%(20/22);肘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组:优15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7% (26/2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鹰嘴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2种入路疗效相当,骨折类型是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重要因素,选择合适手术入路要依患者骨折类型而定.

  • 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开放性骨折11例疗效观察

    作者:樊正军;蔡玉田;于广海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外固定技术治疗儿童胫骨开放性骨折11例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2012年8月对1 1例儿童胫骨开放性或者开放性粉碎性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病例,入院后均采用急诊清创、骨折复位、应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7~15岁,平均11岁.骨折按分型,单纯骨折3例,蝶形骨折4例,粉碎骨折4例,所有患者急诊入院,入院后2~4h内手术.对其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情况进行综合临床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10 ~ 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1月,随访到骨折愈合,无感染、外固定无失效、无血管及神经损伤.仅1例伤口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愈合时间是3~5个月,平均4个月.[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开放性骨折具有骨折愈合快、手术操作简单、带钢板下地行走方便、不需二次手术、术后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对于儿童胫骨开放性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华德;胡宏伟

    [目的]微创接骨板技术在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从2009~2012年分别对51例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微创接骨板技术19例,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37.5岁;应用传统切复内固定术32例,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3岁,术后根据踝关节功能评分得分、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对患者进行临床统计学评估.[结果]随访平均持续时间:微创接骨板技术组12个月(10~ 1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05±2.27)个月,无骨不连发生,膝关节评分平均:(89.30±6.62)分;传统组:平均手术时间72.2 min,随访平均持续时间11个月(10~1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5.78±2.12)个月,1例发生骨不连,发生率3.1%,再次手术植骨后愈合,踝关节评分平均(87.22±7.21)分.[结论]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能够有效保护骨折端的血供,为骨折愈合维持良好的生物学环境,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良好方法.

  • 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口选择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子来;来秀芬;尹明杰;陈允震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口的佳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肘内侧切口或辅助肘外侧小切口(双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5例,从临床功能、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美容等方面进行评定.[结果]18例单纯内侧切口病例穿短袖上衣看不到切口瘢痕.肘关节功能评价优21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肘内侧切口或辅助肘外侧小切口(双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显露充分、并发症少、美容,值得推广应用.

  • 跟骨骨折近期疗效观察及体会(38例42足报告)

    作者:吕军;张军强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6月~2012年4月年本院使用钛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38例4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及术后测量B(o)hler角和Gissane角,评价跟骨骨折的复位情况,足部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功能良好.足部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SandersⅡ型优良率为95.2%,SandersⅢ型中优良率为80.0%,SandersⅣ型中优良率为66.7%,术前及术后测量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并行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及Ⅳ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 骨库同种异体肌腱和半月板的取材

    作者:刘民;李丹;毕龙;刘崟;裴延军;刘建;胡蕴玉

    骨组织库虽然在我国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主要集中在骨的获取、加工、保存和临床应用,有关肌腱及半月板获取、加工处理和临床应用的报道则相对较少[1].本文从复习分析国内外有关肌腱和半月板移植新文献入手,结合自身所在骨库经验,给出了同种异体肌腱和半月板取材、加工及保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期为同种异体肌腱和半月板在国内的良好应用提供参考.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康宇翔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发生率约占肘部骨折的65%,全身骨折的3%[1].多见于5~7岁儿童,以非优势侧多见,男女发生率基本相等[2].此类骨折常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并且,如果处理不当,易遗留肘关节强直僵硬、肘内翻等畸形,因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随着现代骨科的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在逐步改进和完善,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本文就近年来肱骨髁上骨折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 血管内皮祖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公文;杜怡斌;张辉;尹宗生

    脊髓损伤(SCI)是骨科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损伤,死亡率和致残性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可是SCI的治疗至今仍缺乏有效措施,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是国内外医学界的一个难题.近年来NSCs修复SCI的实验研究主要分为外源性NSCs移植和诱导内源性NSCs神经发生两种方法,新的观点认为外源性NSCs移植本质上只是改善了脊髓损伤后的内环境,终是通过内环境的改善而促进内源性NSCs的神经生发达到修复效果[1~3].神经生发往往伴随着血管生发,并且血管内皮细胞也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引,这一现象提示了血管因素在神经修复中的重要地位,有效的血管生发将带来微环境的明显改善而促进神经生发.随着血管内皮祖细胞参与体内血管新生理论的建立与成熟,通过采用EPCs诱发血管新生促进损伤的神经组织恢复也开始受到关注.现就EPCs诱导NSCs神经生发在修复脊髓损伤中的意义及理论依据进行探讨.

  • 磷酸钙骨水泥在骨组织再生修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耿韬

    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在1985年由Brown等人首次报道[1],CPC天然理化性质与人体骨骼成分相类似,生物兼容性好,无细胞毒性,能在低温固化和塑型,并且具有骨传导能力,因此,CPC一经面世便受到骨组织修复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1991年FDA批准CPC可作为临床修复骨缺损的骨组织替代材料,其临床应用得以进一步的推广.骨外科、口腔科、脑外科、整形外科、五官科等临床学科都有望将其作为骨缺损修复的填充材料.然而CPC由于脆性大、抗水溶性(血溶性)差、力学性能不足、降解速度与固化时间难以控制,其临床应用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研发出具备优良理化性能的磷酸钙骨水泥以满足各种临床应用需求成了骨组织修复再生领域的热点,在此对与CPC临床应用相关的研究做一综述.

  • 急性髌骨脱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敏龙;许树柴;刘洪亮

    急性髌骨脱位的发生率大概占所有膝关节创伤的3%,好发年龄在10~20岁之间,主要由运动创伤引起,是引起膝关节积血的第二大原因,其治疗方案目前争议较大[1-2].1 发生率与危险因素急性髌骨脱位的发生率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在普通人群中每年大概在5.8/10万,而发生率高的年龄段为10 ~ 17岁,为29/10万[3].Sillanpaa等[4]报道年龄在20岁左右的军人中,急性髌骨脱位的发生率可高达77.4/10万,这可能与其高强度体力活动有关.文献报道越年轻的人群发生急性髌骨脱位的风险越大,女性的发生率也被认为高于男性,另外越高强度体力活动者如低军衔的士兵,身高、体重越大者,发生脱位的风险也越高[4-5].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为膝关节解剖结构缺陷,如高位髌骨,髌骨及股骨髁的发育不良,髌骨双侧软组织的因素,Q角增大及膝外翻等[6].

  • 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耻骨联合损伤的初步疗效观察

    作者:刘曦明;张鑫;蔡贤华;章建卫

    [目的]探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耻骨联合损伤的初步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 2012年9月间应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11例陈旧性耻骨联合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按Tile分型方法:B1型7例、B2型2例,C1型2例,11例患者均采用耻骨上横切口,取自体髂骨植骨,骨盆重建板融合固定耻骨联合,2例C型骨折结合后路跨骶髂关节固定.[结果]耻骨上横切口长度为(7±1.2)cm;手术时间(130+12.2) min;术中出血量(446±32.4) ml,术后VAS评分(1.12±0.81)分,依据Matta评估标准,11例患者骨盆前环骨折均获满意复位,其中10例患者术后得到12~ 18个月随访,均未发现疼痛、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伤口感染、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所有随访患者耻骨联合均达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3.2±1.6)个月.术后Majeed评分68 ~94分,平均(89±3.7)分,随访患者术后评分逐渐提高.[结论]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陈旧性耻骨联合损伤的一种有效的选择.

  •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79例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初步经验

    作者:陈贞庚;郑晓晖;涂致远;梅雷

    [目的]研究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 2011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9例,采用术中附加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方法,手术过程中通过骨折椎体的椎弓根,稍微向前上方撬拨推挤压碎骨片,然后拧入螺钉进行复位和固定.术前骨折椎体Cobb角为29.3°,并且伤椎前缘平均55.3%的高度丢失.[结果]术后第1~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影像学检查表明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已经恢复,脊柱畸形矫正和复位效果均良好,内固定稳定,骨折愈合良好,没有发生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与传统方法比较,复位效果好,内固定稳定,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三种手术入路治疗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疗效分析

    作者:江海廷;张宝锋;程瑞修;魏华

    [目的]比较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尺骨鹰嘴截骨和肱三头肌舌形瓣三种手术入路治疗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自2000年1月~ 2012年5月收治的47例创伤性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路方式分为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尺骨鹰嘴截骨组和肱三头肌舌形瓣组,根据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优良率等指标进行对比,肘关节功能采用HSS2肘关节功能评分[1]系统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7.0)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尺神经麻痹和继发性骨化性肌炎等情况.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及肱三头肌舌形瓣组较尺骨鹰嘴截骨组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1);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较其他两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优良率(90.5%)高于尺骨鹰嘴截骨组优良率(80.0%)及肱三头肌舌形瓣组优良率(63.6%)(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临床疗效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骨化性肌炎 入路
  • 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影像分型及临床意义(120例分析报告)

    作者:赵怀志;李化伟;王海峰;曾现英;张翼

    [目的]总结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依此分类,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5~ 2012年治疗的120例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CSCIWF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责任部位的病理基础,计算Pavlov比率.对治疗前后、保守组和手术组神经功能ASIA分级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MRI显示120例CSCIWFD共有144处脊髓信号异常,责任部位有效椎管均狭窄,Pavlov比率平均68.9%.引起狭窄的因素中:单纯椎间盘突出56例;原发性椎管狭窄25例,其中合并间盘突出4例;后纵韧带骨化23例;椎体向椎管内唇样增生并黄韧带肥厚16例,其中合并间盘突出3例.平均随访17个月,末次随访神经系统功能均较入院时改善(P<0.05),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造成责任部位椎管狭窄的影像表现,CSCIWFD可分为4种类型:椎间盘突出、原发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增生钳夹.椎间盘突出型又分为:(1)单纯椎间盘突出;(2)原发椎管狭窄合并突出;(3)“增生钳夹”合并突出.该分型不同于按颈椎损伤机制分型法,突出了CSCIWFD的病理基础特点,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导向意义.

  • S31-201经下调p-STAT3与Notch1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作者:崔猛;冯世庆;范宁建

    [目的]观察抑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对神经干细胞(neuronal stem cells,NSCs)的分化及Notch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STAT3在调控NS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与Notch1的协同关系.[方法]从孕14~ 15 d的SD大鼠胚胎大脑皮质中分离NSCs,体外培养传代.STAT3抑制剂为S31-201.分组:对照组与三个不同浓度的S31-201组(2.5μmol/L、5μmol/L、10 μmol/L).体外培养48 h后,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S31-201对NSCs中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48 h与72 h后,用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方法观察S31-201对NSCs中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48 h与72 h后,用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S31-201对NSCs中Notch1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三个浓度的S31-201组均观察到NSCs中p-STAT3表达的下调,以10 μmol/L浓度组抑制作用强(P<0.05).S31-201在48 h与72h两个时间点均能促进NSCs中MAP-2表达增加并抑制NSCs中GFAP的表达(P<0.05).S31-201在48与72 h两个时间点均能抑制NSCs中Notch1 mRNA与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S31-201可以有效抑制NSCs中p-STAT3的水平;抑制p-STAT3的表达能促进NSCs向神经元分化并抑制NSCs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抑制p-STAT3可下调Noteh1的表达,二者可能协同调控NSCs的分化.

  • P物质和PMMA颗粒对成纤维细胞分泌PGE2和IL-6的影响

    作者:钱叶斌;张先龙;王琦;沈灏;蒋垚;曾炳芳

    [目的]在无菌性松动的髋关节假体的界膜发现有P物质免疫活性的感觉神经纤维,本研究探讨P物质和PMMA颗粒对成纤维细胞分泌PGE2和IL-6的影响.[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病人翻修术时取松动人工关节周围假滑膜,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P物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颗粒与成纤维细胞孵育.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的PGE2和IL-6含量.[结果]P物质或PMMA颗粒能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PGE2和IL-6,而且P物质和PMMA颗粒共同刺激的成纤维细胞产生PGE2和IL-6明显增加.[结论]P物质和PMMA颗粒在增强成纤维细胞PGE2和IL-6的分泌方面有协同作用.PGE2和IL-6在骨溶解和假体松动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PMMA颗粒和P物质都能在界膜的炎症、骨溶解和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中起作用.

  • 不同X线方法计算髋臼杯前倾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

    作者:吴坚;吕明;柳剑;杜辉;张纪;窦勇;周一新

    [目的]本文研究了文献上7种X线片测量髋臼前倾角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总结出适合临床应用的测量方法.[方法]对2011年9月20日~10月20在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60个病人60例髋关节进行了CT和X线片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研究.以CT测量结果为金标准,三位独立的测量者使用7种X线测量方法测量的前倾角结果与CT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以评估各种方法的准确性,并评估了各种测量方法的组内和组间测量的可靠性.[结果]所有7种X线测量方法均有很高的组内和组间测量可靠性.与CT测量结果相比较,Widmer方法和Visser方法是不准确的,其他方法均是准确的.Visser方法与解剖学前倾角有正向强相关性.[结论]7种X线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的方法中Lewinneck、Hassan、Ackland、Liaw、和Pradhan方法是可靠和准确的,Wid-mer方法和Visser方法是不准确的,但Visser方法可以用于测量髋臼假体的解剖学前倾角.考虑到测量的准确和计算的简便性,建议临床上采用Lewinneck方法和Liaw方法测量髋臼假体的前倾角.

  • 对“髋部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一文几个问题的商榷

    作者:侯新安

    本人阅读《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年第6期刊登的"髋部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一文后,有几个问题愿与作者商榷.1.病例分组时纳入的标准是什么?作者"2008年10月~ 2011年5月共收治髋部骨折患者13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其中49例保守治疗(A组),54例DHS内固定治疗(B组),35例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对3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作者在一般资料中对骨折部位、骨折分型、骨折原因和并存疾病等作了详细描述,但分组时不但没有骨折部位、骨折分型、骨折原因和并存疾病,性别年龄也没有,只有每组多少例和治疗方法,治疗结果中对3组病例的多项指标进行比较,并附4个表格进行定量分析和推导论证,结论是"保守治疗、髋动力加压螺钉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疗效相近,各具特色".

    关键词:
  • 计算机网络视频在矫形外科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作者:臧建成;郜蕾;李森田;潘奇;向金霞;秦泗河;张洪

    [目的]探讨计算机网络视频在矫形外科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对接受矫形外科手术出院的,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上网操作的,具备摄像头、麦克风等语音设备的病人,告知其将利用计算机网络视频进行随访,告知QQ号,并加为好友,告知其视频随访的时间、频次或必要时留言等注意事项.定期进行网络视频随访.[结果]共35例患者接受了网络视频随访.男23例,女12例,年龄5~55岁,平均25岁,均为矫形外科术后的患者.接受上肢矫形手术者2例,下肢33例.自行完成视频者20例,父母协助完成者10例,5例在子女帮助下完成视频.采用每周二、六晚20:00~21:00定期开始网络随访,每例视频通过5~10 min完成肢体外形、个别针道情况、软组织张力、关节活动范围等的观察以及行走步态等资料的获取,填写随访表格,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指导患者或家属作相应适当的处理.满意度调查显示,通过积极的视频交流,所有患者均表示“非常满意”.[结论]通过计算机网络视频,可基本满足矫形外科术后的随访要求,提高了医生的随访意识和患者的依从性.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