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锁定钢板固定的闭合楔形胫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内翻

    作者:黄野;杜辉;顾建明;及松杰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固定胫骨近端截骨术纠正膝内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膝内翻并伴有轻度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年轻患者.作者在胫骨结节中下1/3处进行闭合楔形胫骨外侧外翻截骨,使用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对术前术后的股胫角(FTA)、疼痛评分(VAS评分)和髌骨高度(Insall-Salvati Index,IS指数)的改变进行评价.记录骨愈合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结果]共有24例患者的35膝接受了胫骨近端闭合楔形外翻截骨术.患者平均年龄(28.4±6.9)岁(16 ~45)岁.平均随访(24.7±5.8)个月(15 ~33)个月.FTA矫正了(11.0±4.3)°(5~22)°.VAS评分明显改善.髌骨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截骨均愈合,有1例延迟愈合.本组无感染发生.2膝出现腓神经损伤症状.1例出现伸拇、伸趾和足背伸无力,半年后缓解;1例出现(足母)长伸肌无力,目前未恢复.[结论]锁定钢板固定的胫骨近端闭合楔形外翻截骨术治疗年轻患者的膝内翻安全有效.

  • 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近期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

    作者:赵思桥;郭征;王臻;范宏斌;付军;吴智钢;石磊

    [目的]分析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近期再次手术的原因,评价不同原因对再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西京骨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2010年1月~ 2013年6月收治的167例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病历资料,其中男106例,女61例;年龄8 ~72岁,平均25.27岁.骨肿瘤部位:股骨下段95例,胫骨上段72例;骨肿瘤类型:骨肉瘤88例,骨巨细胞瘤67例,Ewing肉瘤6例,软骨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96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行至少一次化疗,化疗药物有顺铂、多柔比星、洛铂、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假体类型:定制型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44例,定制型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56例,可延长式股骨远端膝关节假体2例,组配式铰链膝关节假体65例.首次手术距再次手术时间4 ~55个月,平均35.6个月;首次手术时长80~275 min,平均178.58 min;首次手术术中失血量450~1 000ml,平均681.67 ml;首次手术术后第1d引流量90~ 270ml,平均175.75ml.[结果]167例病例中34例进行了再次手术,占20.36%.再次手术的原因有:术后假体周围感染14例,占8.38%;局部肿瘤复发9例,占5.39%;假体松动8例,占4.79%;假体断裂3例,占1.80%.72例胫骨近端病例中,既往手术中行腓肠肌肌瓣转移术的57例,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2例,占3.51%;未行腓肠肌肌瓣转移术的15例,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6例,占40.00%.34例行再次手术的病例中,定制型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10例,定制型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14例,组配式铰链膝关节假体10例.通过x2检验,发现化疗病例和未化疗病例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6);行腓肠肌肌瓣转移术病例与未行该术病例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05).通过t检验发现感染病例和非感染病例在既往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第1d伤口引流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57、P=0.339、P=0.385).[结论]导致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近期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而化疗的应用、软组织覆盖的缺失等与感染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 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技术在单纯一期后路脊柱结核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宏其;唐明星;王昱翔;郭超峰;吴建煌;刘金洋;刘少华;邓盎;高琪乐

    [目的]探讨椎体间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技术应用于单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7月~2010年6月,采用单纯一期后路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新技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共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6 ~78岁,平均(41.2±7.8)岁;其中胸段21例,胸腰段14例,腰段9例,腰骶段4例.ASIA分级:A级1例,B级9例,C级17例,D级10例,E级11例.术前血沉18 ~ 106 mm,平均(46.7±10.6) mm.胸腰椎结核后凸角度4°~ 62°,平均(26.6±9.2)°,腰骶段结核的腰骶角15°~31°,平均(23.5±5.7)°.所有患者术后继续抗痨治疗12 ~18个月.[结果]手术时间为90 ~ 180 min,平均(128-±24) min,术中失血量100~800 ml,平均(310±125) ml.术后随访18 ~57个月,平均(37±8)个月.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3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形成,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发生,无结核复发,无钛网沉降.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6个月血沉均恢复正常;终末随访时胸腰椎后凸角度0°~18°,平均(7.2±2.2)°,腰骶段结核的腰骶角为23.8°~35.3°,平均(30.6±6.3)°,随访过程中无明显角度丢失;植骨融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对于病灶较局限的脊柱结核,采用单纯一期后路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技术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磨钻配合腰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性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叶春平;徐伟华

    [目的]探讨磨钻配合腰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性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2008年11月~2011年12月116例腰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性腰神经根管狭窄症,A组58例单纯采用腰椎间盘镜下后路神经根管开窗减压术,B组58例采用磨钻配合腰椎间盘镜下后路神经根管开窗减压术治疗老年性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男66例,女50例;年龄61~80岁,平均[(65.5±3.9)岁];病程6~179个月,平均[(70.9±5.2)个月].手术前后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29分法对功能进行评分,评估术后1、3、6个月,1、2年的疗效,并摄X线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109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1个月,1、2年的平均JOA评分与术前平均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A组JOA评分的下腰背痛症状和日常活动受限度术后1、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JOA评分的下腰背痛症状和日常活动受限度术后6个月,1、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影像学显示无1例发生腰椎失稳现象.B组和A组出血量、单节段手术时间、术后起床时间、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钻配合腰椎间盘镜开窗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老年性腰神经根管狭窄症是有效的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性结构破坏更小,降低了损伤硬膜和神经根的风险,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精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髌骨倾斜髌骨半脱位与髌骨软化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宿鹏;张辉

    [目的]根据髌骨软化症的MRI表现,进行髌骨软化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髌骨半脱位、髌骨倾斜与髌骨软化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发生的机理对临床的意义.[方法] 952例膝关节MRI检查者,其中髌骨软化症患者308例,分组计算阳性率;分别计算检查者的外侧髁指数(PLCI)和外侧倾斜角(PTA).按性别分组,首先对均值进行比较(正常组和髌骨软化组),根据本研究正常值范围研究髌骨半脱位及髌骨倾斜与髌骨软化症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运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结果]髌骨软化症在本研究中的阳性率为32.4%,女性为45.2%,男性为18.4%,女性高于男性(P<0.05),在本项研究中正常组PLCI应<21.09,PTA应<20.71°,女性的髌骨倾斜角度明显高于男性(P<0.05).根据本研究中的对髌骨位置的划分方法表明,髌骨半脱位及髌骨倾斜与髌骨软化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性别分组提示髌骨倾斜及半脱位与髌骨软化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在膝关节检查中,髌骨软化症的阳性率较高,而且女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髌骨倾斜及髌骨半脱位使髌股关节之间压力发生改变,应力的改变直接或间接的对髌软骨造成损伤,长期的慢性损伤造成髌骨软化.MRI作为目前诊断髌骨病变好的影像学方法,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能力,能获得有诊断意义的骨、软骨、韧带及肌腱诸结构的清晰、准确图像.

  • 有限椎板切除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作者:傅智轶;史建刚;贾连顺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椎板切除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全椎板切除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在6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年龄52 ~ 68岁,平均61.3岁),30例采用有限椎板切除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33例采用传统全椎板切除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差异.术前、术后随访时分别采用ODI和VAS评分进行相关功能评价.随访时间少为2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下肢痛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无明显差异.但有限椎板切除减压组患者的腰背痛VAS评分明显优于全椎板切除减压组(P<0.01),并且其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者.[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下腰痛效果明显优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前者术中创伤较少,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保留了竖脊肌、棘突、棘间和棘上韧带,并对这些脊柱后部结构元素进行解剖重建,起到了维持术后腰椎稳定的作用.

  • 骨膜下剥离显露法在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董亮;谭明生;移平;杨峰;唐向盛

    [目的]分析评估经寰椎后弓侧块(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置钉过程中利用骨膜下剥离显露法(subperiosteum exposure method,SEM)保护寰椎后弓周围的重要血管和神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9年6月~2013年6月,回顾性分析利用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患者76例,男47例,女29例;年龄5~64岁,平均40.1岁.寰椎置钉均采用经寰椎椎弓根固定技术,共置入螺钉152枚,置钉过程中,均采用SEM保护寰椎后弓上的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和后弓下方的静脉窦与C2神经根.术后给予X线片、CT评估融合状态.JOA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1 min (90 ~240 min);平均出血量279 ml(150 ~450 ml).置钉过程中无脊髓损伤,无椎动脉出血.静脉窦出血3例,应用明胶海绵压迫后止血,静脉窦出血率为4.0%.其中7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7个月(6~84个月).随访过程中无C2神经支配区域的枕部麻木或疼痛;无椎动脉损伤的症状和体征;无螺钉松动、移位,平均植骨融合时间4.6个月(3~9个月);JOA评分从术前的(8.83±2.77)分提高到术后的(13.69±3.25)分(P<0.05).[结论]在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SEM提供了有效可行的保护寰椎后弓上下重要血管和神经的方法,成为寰椎后弓手术操作中重要的辅助技术.

    关键词: 寰椎 椎弓根 骨膜
  • 手部痛风石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詹海华;阚世廉;宫可同;周强;鲁毅军;李瑞华

    [目的]探讨手部痛风石的手术疗效及临床经验.[方法]对12例手部痛风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单纯痛风石切除10例,腕管切开正中神经松解、痛风石切除、指浅屈肌腱切除2例,术中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创面.术前及术后应用抗痛风药物.[结果]所有病例术后3周拆除缝合线,切口一期愈合,本组患者随访时间8个月~6年,手术部位痛风石无复发,畸形得到纠正,手指感觉恢复,功能满意.[结论]手术治疗可及时阻断局部痛风的病理进程,可以改善手的外观和功能.术中应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创面可以使手部痛风石的清除更容易、有效.

    关键词: 痛风石 治疗
  • 大重量颅骨牵引治疗颈椎绞锁脱位研究

    作者:高克海;李洪涛;黄彩虹

    [目的]探讨大重量颅骨牵引对颈椎绞锁脱位的治疗作用.[方法] 65例颈椎绞锁脱位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行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C型臂X线机下监视复位情况,然后调整牵引重量和位置.[结果] 59例复位成功,6例失败,改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复位后9例椎管存在压迫或颈椎不稳,采用手术治疗.[结论]大重量颅骨牵引治疗颈椎绞锁脱位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刘军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和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均为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OP是一种全身骨骼疾病,特点是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增加了骨质脆性和易骨折的风险.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影响到关节内的所有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终使关节失去作用.OA与OP关系目前是学术界的热点和争论点,本文将从两病共同相关因素和学术观点就OP与OA的关系进行讨论.

  • microRNA-椎间盘疾病治疗的新领域

    作者:胡凯;言湛军;成茂华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腰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引发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椎间盘发生退变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细胞外基质降解加速和细胞凋亡数目增加,导致椎间盘正常结构破坏.目前临床上对于IVDD的治疗效果仍不甚满意,而组织工程修复技术的兴起,尤其基因技术领域的开启为IVDD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Micro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其常规作用方式是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结合抑制靶基因的翻译过程,且其多靶点的作用方式,方便了microRNAs的临床应用.MicroRNAs与IVDD的关系已有相关报道,但研究局限,尚需从多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 诱导脂肪源干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志浩;郑济林;苏泽鑫

    脂肪源干细胞具有取材容易、能反复取材及细胞增殖快速等优点.因此脂肪源干细胞已经逐渐取代骨髓间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的地位.随着人类对脂肪源干细胞的不断研究,现已经初步掌握了细胞的提取和鉴别.组织工程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使脂肪源干细胞有望在软骨修复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诱导脂肪源干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雷奈酸锶预防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的Micro-CT改变研究

    作者:辛大森;范猛;姜文学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预防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疗效.[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15只.A组为安慰剂组,在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后给予生理盐水治疗;B组为阿仑膦酸钠治疗组,在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后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C组为雷奈酸锶治疗组,在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后给予雷奈酸锶治疗;D组为假手术组,为阳性对照.术后5周处死大鼠,取术侧股骨分别行常规HE染色、X线及Micro-CT检测.[结果]与D组相比,大体标本观察A、B、C三组股骨头变形及关节面缺损程度依次减轻.HE染色显示,C组组织坏死明显少于A和B组.股骨头高度与宽度的比值A组<B组<C组(P均<0.05),C组和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Micro-CT分析结果显示,A、B、C组的骨小梁平均数目显著少于D组,骨小梁平均间距显著高于D组(P均<0.05);C组的骨小梁平均数目显著多于B组,骨小梁平均间距显著低于B组(P均<0.05);B组的骨小梁平均数目显著多于A组,骨小梁平均间距显著低于A组(P均<0.05).B、C、D三组的骨小梁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都小于A组.股骨头骨体积、骨表面积及骨矿盐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D组>C组>B组>A组(P均<0.05).[结论]雷奈酸锶可以减少骨破坏,增加骨量,改善微观结构,保存股骨头形态,对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对肌腱干细胞特性的影响

    作者:姜大朋;李岩;杨墨文;王帅;张玉波;蒋志涛;李昭铸

    [目的]探讨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ECM)对肌腱干细胞增殖及腱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0只,体重285 ~310 g,无菌切取皮肤及髌腱组织,进行皮肤成纤维细胞及肌腱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制备成纤维细胞分泌的ECM包被的培养皿,以空白培养皿为参照,在肌腱干细胞接种于培养皿后,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利用RT-PCR检测腱向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成纤维细胞分泌的ECM显著缩短了肌腱干细胞的倍增时间(P<0.01).成纤维细胞分泌的ECM能明显诱导肌腱干细胞分化,同时其可以有效促进腱向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的ECM可以有效促进肌腱干细胞增殖及腱向分化,这为优化肌腱干细胞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为肌腱损伤后优质愈合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

  • PLGA仿生矿化人工骨对BMSCs体外成骨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铭;郑启新;王军;宁鹏;张月东

    [目的]通过仿生矿化的方法构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de-co-glycolide PLGA)人工骨,检测仿生矿化对PLGA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三维多孔PLGA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矿化2周,构建仿生矿化人工骨,应用扫描电镜进行矿化物形貌观察,X射线能谱分析钙磷比值,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行矿化物物相分析.获取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传代培养后作为种子细胞与仿生矿化人工骨于体外联合培养,同时以未矿化的PLGA材料和煅烧松质骨为对比,应用RT-PCR的方法测定各组材料上大鼠BMSCs成骨基因表达情况,通过比较成骨基因表达时间先后次序和量的变化,表明各组材料对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矿化后的PLGA材料网孔壁有磷灰石矿化层形成,矿化物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钙磷比为1.53,类似于人骨无机质.大鼠BMSCs在三种材料上培养7d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相对表达水平煅烧松质骨组>矿化组>未矿化组(P<0.05);骨涎蛋白(bonesialoprotein,BSP)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在各组均没有表达.培养14 d后ALP相对表达水平煅烧松质骨组和矿化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均明显高于未矿化组(P<0.05);煅烧松质骨组BSP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矿化组(P <0.05);OCN在煅烧松质骨组有少量表达.培养21 d后ALP相对表达水平未矿化组>矿化组>煅烧松质骨组(P<0.05);BSP和OCN在表达水平显示矿化组和煅烧松质骨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均明显高于未矿化组(P<0.05).[结论] PLGA仿生矿化人工骨能够显著提高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基因的表达,促进其向成骨细胞分化.

  • 聚集蛋白聚糖酶-1在退变椎间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高克海;李洪涛;黄彩虹

    [目的]探讨聚集蛋白聚糖酶-1(aggrecannase-1,Agase-1)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实验组为手术切除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退变椎间盘组织,分为纤维环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对照组为取自腰椎骨折患者的正常腰椎间盘组织.应用HE染色检测各组椎间盘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Agase-1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多糖(aggrecan)的含量.[结果]Agase-1mRNA在实验组中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纤维环破裂组明显高于纤维环未破裂组(P<0.01),Aggrecan在实验组中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纤维环破裂组中Aggrecan明显低于纤维环未破裂组(P<0.01),HE染色显示髓核细胞数量随着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增加显著减少,纤维环破裂组髓核组织中有血管生成,伴有炎细胞浸润.[结论] Agase-1可能参与了人类椎间盘组织的退变过程,且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中有增高趋势.

  • 股骨机械-解剖轴夹角与颈干角、偏心距的相关性

    作者:曹梦琦;马俊;黄泽宇;周宗科;沈彬;裴福兴

    [背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外科医生常选择外翻5°的固定角度作为股骨远端外翻截骨角(valgus cut angle,VCA).为了获得术后理想的下肢力线,这一角度理论上应该等于股骨机械-解剖轴夹角(femoral mechanical-anatomical angles,FMAA).但是FMAA存在变异,因此固定的VCA可能无法适应不同的FMAA,反而不利于力线的重建.[目的]描述FMAA的变异及探索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分析了86例膝关节的下肢全长影像,测量了FMAA、颈干角(neck-shaft angle,NSA)、偏心距(offset)等数据分布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24.4%的膝关节(21例)FMAA>7°或者<5°,FMAA与颈干角存在负相关性(r=-0.48,P=0.01),且与偏心距存在正相关性(r=0.67,P<0.05),男性FMAA平均5.83°明显高于女性FMAA平均5.47 (P=0.03).[结论]FMAA与NSA及偏心距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TKA术前对全长X线片进行测量评估,取得FMAA、NSA和偏心距作为参考,可使得VCA的选择变得更加合理、个体化.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成骨诱导分化的研究

    作者:代志鹏;许伟华;杨述华;刘先哲;冯勇;贾杰;冯晓波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的方法,观察其成骨分化过程中Runx2基因的动态表达以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取自人股骨近端骨髓标本,利用联合密度梯度离心和差异贴壁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传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unx2的动态表达.[结果]原代和传代细胞呈纺锤状外观,生长增殖能力良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曲呈成“S”形,细胞表面标记物CD90阳性表达,CD34和CD45阴性表达.经定向诱导分化后,细胞分别呈现成骨细胞的表型特征,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Runx2的表达也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能从人骨髓中高效分离和扩增MSCs,生物学性状稳定,具有成骨分化潜能,为骨组织工程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同时证实Runx2在成骨分化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 6 踝关节及足部检查基本知识

    作者:

    6.1 视诊观察患者能否用足负重站立,能否自主走动,有无异常步态及是否借助助行器行走.既要观察负重位也要观察非负重位;观察患者鞋子形状及磨损部位.观察患足外形,注意骨与软组织轮廓以及排列,也许能发现常见的骨与关节畸形,如高弓足、爪形趾、(足母)外翻、仰趾、(足母)僵硬、胫骨旋转畸形等.软组织病变包括胼胝、鸡眼、跖疣、瘢痕、窦道和水肿.还要注意肌萎缩,特别是腓肠肌.有无血运不足、皮肤发亮、毛发减少、皮温减低、趾甲增厚等现象.对比承重和非承重状态下足内侧弓的完整性.检查足跟的对线,承重时是否伴有内、外翻.尽管足极其灵巧,可以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但是同时也很容易受到伤害.另外,足也可以因为持续过度负重而发生畸形.全身性的系统疾病也可以累及足部,如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因此了解患者的既往史很重要.

    关键词:
  • 践行科学发展 服务临床实践——《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在改革创新中走过20年

    作者:《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弹指一挥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至2014年4月已走过20个春秋,20年的求索,20年的耕耘,凝聚了历届编刊人的智慧和汗水.回眸20年的办刊历程,历届编委会专家学者呕心沥血,笔耕不辍,至今出版发行22卷348期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用约7 000万文字,近8 700篇各类学术论文和科技信息报道,其中国家及省部级以及全军科研基金项目约350篇,即时的传播交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矫形外科的发展成果.这20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所承载的不是一个传统纸质媒体的怀旧与念想,而是一艘现代科技传媒旗舰的光荣与梦想.这期间本刊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各级领导和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中国残联和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领导的关爱和大力支持下,从艰难起步到平稳快速发展,一路艰辛求索,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经过转变传统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到初步实现办刊现代化、数字化,并逐步驶上了编辑、出版、发行等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报道内容不断开拓,办刊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业内中文核心期刊、军内外各级优秀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关键词:
  • 古代埃及骨骼损伤与矫形外科

    作者:

    五千年前埃及古皇朝即存在医师职业,并有不同的医学分支.公元前800年荷马(Homer C)在其诗书Odyssey中即已指出:“埃及男人较其他人种更善从医.在木乃伊、人类遗体骨骼及壁画中,留下了古代矫形外科实践的遗迹:如人体长骨骨折的手法复位对接(图1),并用树皮、木片作为外固定夹板.”对于开放性骨折,被视作严重损伤,先对创口作认真处理.当时对关节脱位的治疗,与3 000年以后的Kocher施行肩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术很相似(图2).埃及古老的医学书籍《E·S·外科书稿》(Edwin Smith Surgical Papyrus)于公元前30th世纪报道48例病例,多数由外伤引起,包括头颅骨折,显露脑组织;颈部骨折,并发上、下肢瘫痪.作者还谈及医师接触病人时,要首先倾听其诉述,然后用眼和手作检查,对疾患作出初步的诊断、观察和治疗,这正是现代医师接触患者的过程.

    关键词: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