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骨科切口多重耐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朝云;闫飞;熊永发;杨忠玲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5年12月骨科发生切口感染3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骨科手术4 651例,发生切口感染372例,感染发病率8.00%,住院时间≥10d、营养不良、手术类型(急诊手术)、手术种类(有内置物)、手术部位(腰腹以下及下肢)、ASA分级(Ⅲ~Ⅳ级)、手术时间>2h、切口长度>15 cm、出血量≥1 500 ml、损伤性治疗、卧床时间≥5 d、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0 d、种类≥3种、联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血红蛋白< 90 g/L均是骨科手术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营养不良(0R2.231,95%CI 1.100-4.524)、手术种类(有内置物)(0R3.773,95%CI1.718-8.288)、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0 d(0R2.434,95%CI1.218-4.865)、联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0R8.905,95%CI1.388-57.136)是骨科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科切口感染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营养不良、手术种类(有内置物)、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0d和联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是骨科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富血小板血浆与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颈骨折

    作者:张福田;孔祥全;张桂红;于娅娟;刘赋;孙新君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万向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科收治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以单盲法按数字随机分为PRP联合万向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组(联合组)、单纯万向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组(单纯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所需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s评分、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82±4.21)个月,在完全负重所需时间[(10.32±1.84)个月vs (12.83±2.25),P<0.001],骨折愈合时间[(9.47±2.64)个月vs (12.76±2.35)个月,P<0.001],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90.12±5.34) vs (78.43±4.14),P<0.001]方面联合组均显著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而单纯组有3例发生股骨头坏死,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联合万向空心钉锁定板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具有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等优点.

  • 肌间隙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吴剑飞;汪翔;汪鑫;温伟;吕建华

    [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跨伤椎钉棒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A型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5例A型胸腰椎骨折采用肌间隙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和跨伤椎钉棒固定,其中男45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50岁(23~60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植骨量,并对术前、术后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VAS评分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7.30±13.6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35.30±43.50) ml,平均经椎弓根植骨量(7.50±2.10)g.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20个月(12~2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由术前的(57.30±3.80)%恢复至术后的(90.20±6.70)%,Cobb角由术前的(24.50±2.30)°恢复至术后的(4.80±0.60)°,VAS评分由术前的(7.80±1.30)分降至术后的(1.50±0.30)分.术后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病例.[结论]肌间隙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跨伤椎钉棒固定治疗A型胸腰段椎体骨折,能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及保留脊柱后方软组织,是一种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 分次复位手术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

    作者:林凌翰;李勇;陈佳海;白雪东;郭子明;程实;王德利;阮狄克

    [目的]探讨分次复位理念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3年10月,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65例,其中男27例,女38例;年龄69~ 99岁,平均79岁.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均详细评估,并存内科疾病者占83.08%,同时并存两种以上内科疾病者49.23%,以分次复位的理念应用Gamma3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辅助单钩技术进行再次辅助复位,并应用改良的综合伴随疾病指数进行评估.术后常规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术后6周、半年复查股骨正侧位X线片.[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8个月(平均20个月);所有患者分别按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本组病例疗效满意、功能恢复好,65例中除1例术后1个月内并发心梗死亡外,其余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6.92%.[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高龄老人,常合并多种严重的内科疾病,外科治疗是首选.分次复位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应用中可达到较好复位,临床效果满意.

  • 可吸收钉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15例

    作者:李明磊;李连永;李祁伟;王恩波;刘振江;史立伟;赵群;张立军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吸收钉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采取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方法治疗的胫骨远端骨骺损伤患儿37例,其中15例获得随访;手术年龄5~15岁,平均12岁,其中男11例,女4例;左侧11例,右侧4例.按Salter-Harris骨骺损伤分型:Ⅱ型7例,Ⅲ型4例(包括1例Tillaux骨折),Ⅳ型2例,三平面骨折2例.所有患儿随访14~ 75个月,平均36.1个月.手术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切开复位达到解剖复位后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6~8周.以改良Weber评估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及愈合情况;拍摄双下肢全长正位、双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评估切开复位可吸收钉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疗效.[结果]本研究所有患侧与健侧下肢影像学分析结果显示:下肢机械轴与水平线成角,胫骨长度健侧与患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侧位踝穴角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获得随访的15例按改良Weber评分,优13例,良2例.所有患儿踝关节活动均不受限,均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X线片检查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其中2例发生骨骺早闭,有骨桥形成,踝关节内翻畸形,肢体短缩并伴有下肢机械轴线的偏移.[结论]可吸收钉对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固定可靠,对骨折愈合和踝关节功能恢复而言,具有良好的效果.

  • 两种定位法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应用比较

    作者:贾存岭;吴彬;孟纯阳;王海滨;柴瑞宝

    [目的]比较三点定位法和普通定位法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置入股骨颈螺旋刀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6月共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龄(70.50±7.20)岁.骨折按AO分型:A2.1型45例,A2.2型35例,A2.3型10例.按定位方法分为两组,三点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由同一组医生操作,均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但是在置入股骨颈拉力螺钉时方法不同.记录总手术时间、置入螺旋刀片时间、术中出血量、置螺旋刀片曝光次数、尖顶距等指标.[结果]在手术时间[(59.34±9.42) min vs (67.61±12.63) min,P<0.01]、置人螺旋刀片时间[(4.58±1.25) minvs (7.82±2.19) min,P<0.01]、术中出血量[(92.78±34.09) ml vs (154.01±39.10) ml,P<0.01]、曝光次数[(8.84±1.45) vs(14.62±2.91),P<0.01]、尖顶距[(16.78±1.55) mmvs (21.91±3.01) mm,P<0.01]三点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90例患者中80例获平均12个月随访(10~15个月),三点组42例,常规组38例.三点组无内置物切出发生,常规组2例患者在术后1月发生螺旋刀片切出.术后半年随访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点定位法较普通定位法更快速、准确.

  • 气管切开术的时机对颈髓损伤患者治疗的影响

    作者:肖念苏;唐建东;吴显培;柯宝毅

    [目的]评价需机械通气的颈髓损伤患者,早期及晚期气管切开的时机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颈髓损伤并行气管切开患者共36例.按气管切开的时机分为早期组及晚期组.观察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总时间及气管切开术后的时间),ICU住院时间(总时间及气管切开术后的时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同时评估两组气管切开的并发症.[结果]早期组有明显较短的机械通气时间,包括总机械通气时间[(23.46±2.23)d VS (34.55±4.53)d]和气切后机械通气时间[(15.24±4.74)d VS(25.41±9.74)d],及较短的ICU住院时间[(21.92±5.94)d VS (39.04±15.95)d],两组患者在气管切开后肺炎的发生率无差别(60% VS 80.95%);两组总体并发症的例数,早期组要低于晚期组(1例VS 5例).[结论]需机械通气的颈髓损伤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及长时间插管的并发症,且并未增加颈椎手术切口感染.但并不能减少与机械通气相关的肺部感染.

  • OVCFs患者经皮后凸成形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大鹏;黄永辉;左华;孙继芾;屠海霞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行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椎体高度恢复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4月~2016年9月在本院因单个椎体OVCFs行PKP的患者共52例,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以椎体高度恢复量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折时间、骨密度T值、术前椎体高度、骨折节段、骨水泥注入量、术中球囊大压力为自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2例患者PKP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骨折时间(b'=-0.28,P=0.002)、骨密度(b'=-0.55,P<0.001)、术前椎体高度(b'=-0.43,P<0.001)对椎体高度恢复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结论]PKP能有效恢复OVCFs患者的椎体高度,骨密度低、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重、骨折时间短的患者更容易通过PKP恢复椎体高度.

  • 血管移植三种术式修复四肢血管损伤的疗效评价

    作者:田小宁;从飞;程一钊;宋涛;欧学海;张文韬;付华;王宇飞;杜晓龙;张开放

    [目的]分析和评价显微缝合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吻合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与人工血管移植三种术式对四肢血管损伤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对89例(146条血管)肢体血管损伤行血管移植修复术.其中30例患者采用显微缝合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显微缝合组),33例采用吻合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吻合器组),26例采用缝合人工血管移植术(人工血管组).对3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手术时间分别为显微缝合组(353.13±6.49) min,吻合器组(217.27±8.30) min,人工血管组(288.64±4.53) min,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6.91,P<0.001).总输血量分别为显微缝合组(2435.2±153.08) ml,吻合器组(1271.07±87.47) ml,人工血管组(1522.60±103.0) m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909,P<0.001).吻合器组用时短,输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吻合器组和显微缝合组的术后并发症基本相当,均少于人工血管组,但三组血管术后通畅及血管危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肢体血管伤的处理须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局部伤情、供体条件、血管口径等因素.采用吻合器进行血管移植手术用时短.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时,血管直径>4 mm,宜选择显微缝合术式;直径在1~4mm之间,优先选用吻合器.人工血管仍可安全使用.

  • 后路翻修术治疗PVP后并发椎管内骨水泥渗漏伴脊髓损伤

    作者:陈华燕;李威;周道政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并发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所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4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PVP治疗后并发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所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院外转入3例、本院1例,均为女性,年龄65~75岁,平均70岁.发生在T111例、T122例、L11例,骨水泥渗漏至椎管内硬脊膜外3例、硬脊膜内1例,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腰背部及双下肢疼痛、腹部束带感、双下肢肌力下降、感觉减退等脊髓损伤表现.4例患者翻修均采取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经椎弓根截骨取出骨水泥、椎间植骨支撑、后方长节段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 22个月,平均18个月,通过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缓解程度、椎间骨性融合情况等判定其疗效.[结果]渗漏至硬脊膜外3例患者翻修术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渗漏至硬脊膜内的1例患者仍遗留排尿困难及双下肢疼痛,但肌力已恢复至Ⅳ级.4例患者均获得18个月随访,未见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椎间骨性融合良好.[结论]后路手术治疗PVP并发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所致脊髓损伤减压彻底、骨水泥取出方便安全、椎间植骨支撑后方长节段内固定更加符合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临床疗效满意.

  • 312例军事训练伤描述性分析

    作者:杨筱筠;付留杰;刘勇;唐功臣;付勇;于斌;张昭

    [目的]描述某部2016年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为预防军事训练伤提出建议.[方法]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进行分类,分析《军事训练伤监测系统》某部上报的312例病例.[结果]训练伤发生年龄17~49岁,21~30岁为高发人群(48.40%),以义务兵发生率高(51.60%),损伤部位多的是骨与关节(78.21%),人数以步兵类为多(39.10%),发生训练伤较多的课目是超越障碍训练(26.92%)和5 km越野(16.67%).[结论]应注意加强对障碍训练5 km越野科目的训练防护,特别是对骨关节的防护.

  • 铰链式外固定架结合VSD治疗复杂开放性肘关节骨折脱位

    作者:张太良;杨晶;廉志明;马创;杨广忠

    [目的]探讨铰链式外固定架结合VSD对复杂开放性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复杂开放性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14例.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VSD覆盖等方式进行治疗.后一次随访时采用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治疗14例患者中11例获得随访,3例失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9个月.HSS评分60~ 94分,平均(83±8)分,优2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63.6%.[结论]铰链式外固定架结合VSD联合应用治疗复杂开放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既能够有效且迅速的稳定肘关节,为血管、神经及软组织的恢复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也可使患肢肘关节早期活动,避免肘关节僵硬及软组织挛缩的可能,创面得到有效封闭,减少感染的发生,愈合更快且愈合率更高,是治疗复杂开放性肘关节骨折脱位行之有效的办法.

  • 踝部骨折治疗中Chaput结节损伤修复的重要性

    作者:李金华;王衍彪;刘立峰;张宁;韩向东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中恢复Tillaux-Chaput骨块解剖结构的治疗方法及重要性.[方法]2011年5月~2015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13例累及Chaput骨块的成人踝关节骨折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9~45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运动损伤4例,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6例.旋后外旋型6例,旋前外旋型7例,左侧8例,右侧5例;单独Tillaux-Chaput撕脱骨折1例,合并踝关节周围骨折者12例.对Chaput骨折中采用常规腓骨前外侧切口,直视复位后以2.7小钢板挤压骨块,并以螺钉固定;外踝及Chaput骨块取外踝改良切口,即沿外踝骨干向踝前做弧形延伸,外踝用解剖钢板内固定,Chaput骨块直视下复位,以2.7小钢板螺钉固定.[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13例均获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复查X线检查,骨折愈合时间1.5~4个月,术后即开始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扶拐逐渐负重行走,疗效根据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标准86~100分:优10例,良3例.[结论]Chaput骨块对踝关节有重要作用,小钢板螺钉治疗Chaput骨折有利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可获得很好临床疗效.

  • 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治疗软骨损伤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刚;焦强;王春理;赵瑞鹏;石一璠;李鹏翠;卫小春

    软骨损伤后自体修复能力差,往往需要通过外科手段进行修复.但是传统的外科方法如关节灌洗术和清理术、骨髓刺激术、骨软骨自体/同种异体移植术等效果不是很理想.目前为止,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ACI)是修复软骨缺损的有效方法.随着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缺损修复方面的发展,ACI发展、创新至第三代技术: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MACI).随后根据支架材料的不同MACI又出现一些改良技术,各有特点和优势,本文就MACI及其改良技术的发展作一综述.

  • 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3例分析

    作者:朱立帆;曾金才;朱晓东;蒋富贵;沈鹏程;翁峰标;徐浩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病例,临床均给予PVP治疗.手术前后,评估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活动能力评分(LAS)、椎体前缘、中线以及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骨水泥渗漏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d,患者VAS、ODI、L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ODI、LAS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术后1d,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比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Cobb角明显减小(P<0.05);术后3个月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比值及Cobb角出现一定程度丢失(P<0.05);术后6个月及来次随访时,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比值以及Cobb角与3个月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显著优于术前(P<0.05).3例(4.1%)患者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未需进一步处理.[结论] PVP手术可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畸形、残疾功能障碍指数及疼痛程度.

  • Cable Pin环扎固定与聚髌固定治疗老年髌骨粉碎骨折的比较

    作者:郭恒冰;张平;章耀华;杨华清

    [目的]对比分析Cable Pin系统环扎固定与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老年髌骨粉碎骨折的技术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0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闭合性粉碎性髌骨骨折(Rockwood 5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环扎组和镍钛聚髌器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Cable Pin系统环扎固定与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全部愈合.除2例下肢静脉血栓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以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总体优良率88%.手术时间环扎组长于聚髌器组,在关节屈曲角度、骨折愈合时间、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方面环扎组优于聚髌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ble Pin系统环扎固定与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两种手术方法,在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别,在手术时间方面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优于Cable Pin系统环扎固定,而在膝关节屈曲角度、骨折愈合时间、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方面环扎固定优于聚髌器固定.

  • 胸腰椎骨折患者经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罗狄鑫;金勋杰;徐汪洋;周晓忠

    [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患者经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患者,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48例.伤椎置钉组给予伤椎置钉内固定术,跨节段组给予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随访2~3年,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年时两组VAS、Cobb角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年时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较术前均显著减少(P<0.05),且伤椎置钉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明显低于跨节段组(P<0.05).术后1年两组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内固定牢固、矫正效果好的优点.

  •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52例疗效分析

    作者:杨立文;鞠文;翁峰标;朱立帆;周建新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 2014年1月5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36例,年龄60~88岁,平均(67±6.8)岁;骨折按Neer分类:2部分骨折28例,3部分骨折18例,4部分骨折6例.采用经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术后采用UCLA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情况;影像学评价骨折愈合、内置物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36例,可10例,差6例,优良率69.2%.并发症发生15例次,其中肩关节撞击3例、螺钉穿出3例、内翻畸形6例、螺钉松动1例及骨不连各1例、肱骨头吸收伴环死1例.[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并发症仍比较高,术中应注意保护肱骨头周围血运、骨折良好复位、内置物合适的放置等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前踝撞击征发生机制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作者:徐志庆;刘云鹏;华国军;李坤;王星亮

    [目的]通过构建准确完整的全足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模拟后足踩地过程,以此探究前踝多发撞击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在中立位无负重状态下,基于踝关节解剖结构,构建包括骨与足周围软组织及关节韧带的全足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既往研究结论相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并对模型设定边界条件、施加载荷进行应力分析,研究前踝在后足踩落地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及位移情况.[结果]建立了包含28块骨性结构、56条韧带及足周围软组织的全足三维有限元模型,共219 599个节点,938 845个单元,模型具有较好的几何相似性.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足跟逐渐踩地,前踝始终为应力集中和位移大的区域,距骨前外侧应力峰值从0.058 MPa增加到了0.225 MPa,距骨头的大位移量从0.563 mm增加到了1.626 mm.[结论]在正常的落地过程中,前踝不仅应力值始终大,而且位移量也始终大,因此前踝关节容易发生撞击.

  • 选择性钙蛋白酶抑制剂E-64-d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

    作者:张子峰;黄正;王凌椿;李凤宁;马辉;康一凡

    [目的]利用急性脊髓损伤SD大鼠动物模型,探讨E-64-d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单纯损伤组;E-64-d治疗组;MP治疗组;MP与E-64-d联合治疗组.给与钙蛋白酶抑制剂E-64-d和/或甲基强的松龙(MP)腹腔注射.分别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免疫组化测定各时间点Calpain1与GFAP的表达变化;每天同一时间对大鼠进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及感觉功能评分.[结果] TUNEL检测显示,治疗组神经元细胞凋亡减少,Caspase-3的活性均减弱.损伤后脊髓组织中Calpain 1活性增加,应用E-64-d治疗后得到抑制.损伤后3 d Calpain 1和GFAP的表达增强,但治疗组显著低于损伤组.BBB运动功能评分显示,治疗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得到增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联合使用E-64-d和甲基强的松龙(MP)的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E-64-d或MP.[结论]E-64-d具有减轻急性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其与MP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明显,Calpain抑制剂具有治疗脊髓损伤的潜力.

  • 微创插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

    作者:马富强;王爱国;白玉;李兴华;李翔

    [目的]探讨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微创切口插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14年5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髋臼前柱骨折患者24例,采取耻骨上支和髂嵴两处小切口,行骨膜下剥离,形成髂骨嵴经髋臼前柱到耻骨支的隧道,根据髋臼前柱正常解剖结构,预折弯重建钢板放入隧道内,在耻骨上支给予2枚螺钉固定,维持髋臼前柱解剖连续性,在髂骨翼处给予3枚左右拉力螺钉,对髋臼前柱骨折端起到加压作用.[结果]随访6~39个月,平均16.9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按照Matta复位标准评定:优19例,良4例,可1例,总优良率95.8%,髋关节功能情况根据改良D'Aubigne-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7%.[结论]髂腹股沟微创入路插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的优点.

  • 线缆固定技术治疗老年髌骨下极骨折

    作者:郭玉冬;王善正;陈翔溆;陈辉;芮云峰;王宸

    [目的]探讨运用爱惜邦行髌韧带编织固定,结合钛缆捆扎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入院的42例老年髌骨下极骨折患者资料,男18例,女24例,年龄59~ 72岁,闭合骨折38例,开放骨折4例(均为Gustilo Ⅰ型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8 d(8 h~5 d).术中先采用爱惜邦对髌韧带编织缝合后复位骨折,经骨隧道固定于髌骨上极,再结合钛缆环扎固定,必要时加用张力带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术后患者随访8~28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12周,无伸膝无力、无内固定移位及断裂者.术后8个月按照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平均28.9分,其中优33例,良9例,优良率100%.膝关节稳定性良好,末次随访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伸直-1°,屈曲127°.所有患者股四头肌力5级,行走恢复至术前状态.[结论]线缆固定技术可有效的治疗老年髌骨下极骨折,固定牢固可靠,特别适用于髌骨下极骨块较小、骨质疏松的患者,有利于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是治疗老年髌骨下极骨折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

  • 结核“云”千片,湘江“柱”亦尖——全国脊柱结核名家共话诊疗新技术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

    湘水流,湘水流,脊柱结核今未休.为脱掉全球结核发病第二的“脏帽子”,维护国人的脊柱健康,2017年6月17~18日,全国从事脊柱结核临床研究的顶尖专家再聚湘江之畔,在长沙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脊柱结核诊疗新技术研讨会暨2017年湖南省脊柱外科年会上,一同探讨脊柱结核及脊柱外科其他疾病的诊疗策略.

    关键词: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