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前交叉韧带损伤自体韧带重建残端保留与不保留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赵瑞鹏;王小健;尹崑;李盛春;石一璠;李鹏翠;卫小春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自体韧带重建残端保留与不保留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检索并收集2000年1月~2016年10月公开发表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Springer Link、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以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关于交叉韧带损伤自体韧带重建残端保留与不保留临床疗效比较的文章,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及文献质量评分标准收集数据,运用ReviewManager 5.3统计学软件对所提取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前交叉韧带损伤自体韧带重建残端保留术对患者膝关节的客观稳定性KT-1000/2000测量[MD=-0.21,95%CI(-0.25,-0A6),P<0.01]、早期本体感觉恢复[MD =-0.72,95%CI(-1.16,-0.28),P<0.01]、后期本体感觉恢复[MD =-0.45,95%CI(-0.66,-0.25),P<0.01]明显好于非保留组;主观满意度Lysholm评分[MD=0.20,95%CI(-0.13,0.53),P=0.24]、Cyclops病发生率[RR=1.12,95%CI (0.36,3.52),P=0.84]、手术时间[MD=-4.49,95%CI (-38.85,29.88),P=0.80]两种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自体韧带重建残端保留术对患者膝关节的客观稳定性,早、远期本体感觉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保留与不保留术对患者的主观满意度、Cyclops病发生率、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影响.

  • 球囊与扩张矫形器辅助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

    作者:侯伟;熊小明;万趸;邓轩赓;石华刚;宋偲茂;梅国龙

    [目的]比较球囊辅助椎体后凸成形术(balloon kyphoplasty,BKP)和扩张矫形器辅助椎体后凸成形术(expander kyphoplasty,E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 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120例骨质疏松症合并胸腰椎单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根据手术使用器材不同,分为EKP组(60例)和BKP组(60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观察骨水泥注入量、测量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法)及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d,术后1、3、6个月、1年分别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恢复值及后凸角度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后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KP组骨水泥注入量较EKP组大(5.64±0.57) ml vs.(4.28±0.51) ml (P<0.05).PKP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改善率较EKP组明显(10.87±2.32)%vs.(9.48±1.43)%(P<0.05).VAS评分改善、Cobb角改善情况、骨水泥渗漏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不同辅助方式手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EKP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的作用上稍逊,但因其价格相对低廉,在椎体高度丢失较小、仅需缓解疼痛及强化椎体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 胸腰段椎体骨折复位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华;肖辉;朱长宝;王建元;李海峰;高源泽;董晖

    [目的]探讨影响胸腰段椎体骨折复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48例胸腰段椎体单节段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胸腰段椎体骨折复位效果相关因素.[结果]经过手术治疗患者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狭窄度均得到明显矫正(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矫正度与受伤至手术时间(r=--0.194,P=0.018)、术前椎体前缘高度(r=-0.661,P=-0.001)相关;术后Cobb角矫正度与受伤至手术时间(r=-0.296,P=0.001)、术前Cobb角(r=0.727,P=0.001)相关;术后椎管狭窄矫正度与受伤至手术时间(r=-0.275,P=0.001)、术前椎管狭窄程度(r=0.713,P=0.001)相关.依据受伤至手术时间长短将患者分成≤7 d组(88例)和>7d组(60例)两组,通过手术治疗,受伤时间≤7d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和椎管狭窄度矫正均优于受伤时间>7d组(P<0.05).[结论]对胸腰段椎体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应在完善相关检查的基础上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期达到较好的复位效果.

  • 两种方法处理Rand Ⅱ型胫骨平台骨缺损全膝关节置换的对比

    作者:王体惠;王旭;王晓露;陈继良;吴锦清

    [目的]比较分析膝内翻伴胫骨内侧平台Rand Ⅱ型骨缺损病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支撑螺钉联合骨水泥与自体骨移植重建骨缺损的疗效,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骨科对26例膝内翻伴胫骨内侧平台Rand Ⅱ型骨缺损患者行初次TKA,其中支撑螺钉联合骨水泥修复骨缺损13例为支撑组,自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13例为植骨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骨缺损深度及胫骨平台受累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胫股角恢复情况及临床并发症.[结果]支撑组手术时间较植骨组平均缩短10 min;2例使用胫骨延长杆;术后3d内均可扶双拐下地行走;术后即可完全负重;术后1例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生切口上缘脂肪液化.植骨组7例患者应用胫骨延长杆;术后21 d内均扶双拐部分负重.术后1例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2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术中失血量、术后24h引流量与植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内翻畸形和/或屈曲挛缩畸形均得到矫正.支撑组术后3个月1例骨与水泥界面出现约1 mm放射性透亮线,植骨组发现3例骨吸收.所有患者3个月弃拐行走.两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KSS评分、胫股角测量结果、关节活动度(ROM)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支撑螺钉联合骨水泥及自体骨移植两种方法均能有效重建膝内翻伴胫骨内侧平台Rand Ⅱ型骨缺损,但支撑组缩短手术时间,可早期完全负重,无植骨块吸收之虑,更符合关节快速康复理念.

  • 鸡尾酒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皮温的影响

    作者:许宝林;孙水;李伟;张来波;满振涛;蔚海阳;曹楠;李冠东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鸡尾酒局部镇痛对患者皮温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以及膝关节皮温变化曲线的意义.[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集78例拟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鸡尾酒组与常规组,每组39例.鸡尾酒组患者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鸡尾酒式镇痛药物并采用分段阻滞,即术野显露时及关闭关节囊前分别注射鸡尾酒25 ml,而常规组术中不做任何处理.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处理方案均一致.比较两组术后4、8、12h静息时及术后24、48、72 h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双侧膝关节皮温、膝关节大被动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术后追加止痛药的情况.[结果]鸡尾酒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周ROM均优于常规组;鸡尾酒组双侧平均皮湿在前3d较常规组有所降低,且术后第5~7 d两组患者膝关节皮温差达到峰值.[结论]鸡尾酒镇痛能够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局部皮温和疼痛,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后活动度.皮温作为一个较VAS评分更加客观的指标可能术后炎症控制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

  • 脊柱骨盆参数与椎体成形术后邻近节段新发骨折的关系

    作者:张顺聪;莫国业;袁凯;李永贤;李大星;郭丹青;梁德;郭惠智

    [目的]探讨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节段新发骨折的关系.[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35例患者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接受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rbroplasty,PVP)治疗,根据随访患者有无新发邻近椎体骨折,分为新发骨折组和无新发骨折组,分别测量这两组患者的骶骨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指数(pelvic incidence,PI)、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脊柱骶骨角(spinosacral angle,SSA)、矢状面垂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密度(BMD).[结果]首次PVP术后未再骨折组的患者有20例,术后至末次随访有新发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有15例.术后3d,新发骨折组PI (67.38±14.25)°,无新发骨折组PI (53.93±12.3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新发骨折组PI (67.05±12.93)°,PT (27.82±9.86)°和SVA (7.97±3.67) cm均明显高于无新发骨折组PI (53.85±12.13)°,PT (19.35±9.21)°,SVA (3.29土2.62)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LL、SS和SS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值较大是OVCF患者接受PVP术后出现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新发骨折的患者SVA值及PT值大于无新发骨折的患者.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作者:张鹏;董启榕;李平元;杨照耀;刘小勇;郑一飞;陆健;周龙;薛阳阳;徐峰;王磊

    [目的]总结分析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 2015年12月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1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49例,女63例;年龄60~91岁,平均70.23岁.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1 ~72个月的随访,平均36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32~ 91分,平均78.86分.112例患者中2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0.54%,其中髋内翻7例,内固定物断裂10例,近端螺钉突出并切割股骨头颈3例,骨折延期愈合3例.10例内固定物断裂者其中9例行二次翻修手术:内固定加植骨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5例;另1例患者放弃再次翻修手术.[结论]适应证选择不当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而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及骨折复位不良都将增加失败的发生率;内固定失败者,结合患者年龄、股骨近端骨质情况及髋关节功能行再次内固定加植骨或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

  • 手术治疗不稳定浮肩损伤(FSI)18例体会

    作者:李贵山

    [目的]探讨不稳定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4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18例不稳定浮肩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12个月,根据Herscovici功能评估标准:优3例,良9例,可6例,无血管神经副损伤.[结论]不稳定浮肩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建议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争取早期手术干预治疗.

  • 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苏郁;许庆山;郭卫中;王晓露;林伟民

    [目的]分析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15例后Pilon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人路应用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AOFAS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骨折均临床愈合,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优10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6.7%.[结论]对于后Pilon骨折,尤其伴有腓骨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应用胫骨远端后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疗效满意.

  • 利伐沙班用于胸腰段骨折伴神经损伤术后的观察

    作者:郭书英;刘恒新;刘永强;史庆轩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在胸腰段骨折伴神经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其中47例术后给利伐沙班(用药组),另外61例不使用任何抗凝药物(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与出血事件、静脉血栓事件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引流量与出血事件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给药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腰段骨折神经损伤术后采用口服利伐沙班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术后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率,并不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

  • 人工关节假体的摩擦学研究进展

    作者:刘军;陈慧;甄平;周胜虎;田琦;李旭升

    人工关节置换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矫形外科/运动医学领域成熟的治疗技术,在美国以每年超过45万~60万的置换数量呈阶梯式递增.如何提高人工关节假体寿命、减轻术后并发症,是临床工作者及患者共同的期盼.既往学者关注重点多在于人工关节假体感染性/无菌性松动,近年来人工关节的摩擦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影响人工关节假体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假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磨损问题,特别是由于接触表面的磨损造成表层的损耗进而导致整体/局部力学的改变.然而,假体生物摩擦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本文将分别对膝/髋关节的摩擦学、假体材料特性、润滑、磨损变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加以探讨,以期为临床和基础工作者提供有益帮助.

  • 纳米氧化锌在骨科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廖航;姚玉龙;缪新新;邓中博;邓见键;吴添龙;敖鹏;程细高

    置入物术后感染和骨折术后骨不连一直是骨科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促进骨缺损区成骨活动,置入材料表面镀纳米氧化锌膜的研究比较多.目前体外和动物试验已证实纳米氧化锌抗菌性能和成骨活性优异,同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纳米氧化锌在钛合金、多孔钽、羟基磷灰石晶须、骨肿瘤、骨水泥、抗菌敷料等骨科材料的应用充分展示了其优良的抗菌活性和成骨活性.但是纳米氧化锌临床研究较少,真正应用于骨科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纳米氧化锌在人体内的安全浓度以及有效浓度,保证其抗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对纳米氧化锌的作用机理、在骨科中的应用及其生物相容性进行综述.

  • 闭合复位经皮钉锁钉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复位质量及疗效评价

    作者:王歆峰;杨少伟;郑玉堂;王鹏飞;高跃川

    [目的]评估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钉锁钉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复位质量及疗效评价.[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2月对26例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经皮复位钉锁钉固定治疗.对比术前术后B(o)hler's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的变化.[结果] 16例获得完整随访,无1例出现皮肤坏死.B(o)hler's、Gissane及跟骨宽度术前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掌握闭合复位跟骨骨折技巧,采用多螺钉的钉锁钉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有效避免开放手术术后出现皮肤坏死.

  • 开放性踝关节完全脱位的处理

    作者:布金鹏;石学锋;贾逢爽;李金松;张太元;刘华水;赵国辉

    [目的]探讨开放性完全踝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 2016年1月,手术治疗的26例开放性踝关节脱位患者资料,男24例,女2例;年龄21 ~60岁,平均35.2岁.通过X线片观察术后骨折复位及脱位纠正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牢固程度,并定期按改良的Baird和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24例患者获得随访,2例失访.经过10~ 26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术后X线片示骨折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后期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Baird和Jackson踝关节评分为75~100分,平均96.06分,优13例,占54.17%;良9例,占37.50%;可1例,占4.17%;差1例,占4.17%.优良率为91.67%.[结论]针对开放性踝关节脱位的治疗不仅仅是彻底的清创,也不仅仅是骨折的复位与稳定,需要同时注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平衡的重建.

  • 万向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大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庄卫平;张勤;谢超山;王成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万向锁定接骨板治疗大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6月诊治的大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78例,随机将78例患者分为万向锁定接骨板组36例(万向组)和普通锁定接骨板组42例(单向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Johner-Wruhs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患者均得到12~24个月随访,平均16.4个月.两组患者各有2例切口出现浅表感染,经定期换药后好转.末次随访时万向组的Johner-Wruhs功能评分高于单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万向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败和术后并发症少于单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向锁定接骨板与普通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均能有效对大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但万向锁定接骨板具有操作更简便、骨折愈合较快及术后并发症更少等优点.

  • 腱束编织缝合结合Bunnell法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

    作者:许波;王辉;谭国庆;李刚;张春明

    [目的]观察腱束编织缝合结合Bunnel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6年3月,采用腱束分组编织缝合法结合Bunnell缝合法治疗急性跟腱断裂24例,术后观察皮肤切口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 36个月随访,平均(27.88±6.52)个月.1例患者出现局限皮肤浅层坏死,经换药后痊愈,其余患者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4周因意外伤致跟腱不全撕裂,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未出现跟腱再断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医源性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返回工作岗位的时间为9~15周,平均(11.83±2.16)周.术后1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86~ 100分,平均(94.42±3.75)分.[结论]采用腱束编织缝合结合Bunnell法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操作相对简单,修复效果可靠,切口并发症少,适用于有运动需求的中青年人.

  • 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与徒手置钉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

    作者:唐接福;雷青

    [目的]比较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与徒手置钉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本院201 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徒手置钉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置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钉成功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 (P<0.05).[结论]相比于徒手置钉技术,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置钉成功率高的优点.

  • 椎体成形改进装置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范新成;张伟;朱海涛;赵伟;彭国庆;李锁兰;刘方;刘峰

    [目的]应用椎体成形改进装置,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施行椎体成形术,与传统的经单侧及双侧椎弓根注射的椎体成形术相比较,评估椎体成形改进装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成年猪胸腰段五联椎体60具,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5具,A、B、C组均制备成中央椎体OVCFs模型,其中A组应用椎体成形改进装置行椎体中央成形术(AVP),B组行经单侧椎弓根椎体成形术(UVP),C组行经双侧椎弓根椎体成形术(BVP),D组为无骨质疏松组.术后CT观察骨水泥位置分布.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压缩试验,比较各组骨折椎体在充分复位和定量骨水泥强化后脊柱单元的极限抗压强度、刚度,并比较各类型手术操作所需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结果]A、B、C组骨水泥注射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行椎体成形术后,A组和C组在脊柱单元极限抗压强度S2与刚度R2恢复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D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A、C组骨水泥椎体中央分布率显著高于B组;A、B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C组,X线暴露时间方面,A、B组低于C组.[结论]椎体成形改进装置实施的椎体成形术能够将骨水泥填充在强化椎的中央区,显著提高脊柱单元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且在手术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方面具有优势.

  • 氯化锂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作用和机制

    作者:李学朋;朱立国;侯增涛;刘宇;魏戌;银河;高春雨;冯敏山

    [目的]观察氯化锂对脊髓损伤后BDNF/TrkB信号表达的作用,探讨其对脊髓损伤大鼠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例)、对照组(12例)、氯化锂组(12例),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对照组和氯化锂组采用NYU脊髓打击器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术后第1、3、5d和第7d行BBB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干预7d后取材,采用尼氏染色光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免疫荧光定位BDNF阳性细胞,并计数进行半定量分析,Western blot检测BDNF蛋白、TrkB蛋白和p-TrkB蛋白表达.[结果]在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白干预后第3d起,氯化锂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第5d,两组间BBB评分差异更加明显(P<0.01).尼氏染色提示氯化锂组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形态优于对照组.氯化锂组脊髓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BDNF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氯化锂组的BDNF蛋白和p-TrkB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TrkB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锂能促进脊髓损伤对照大鼠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脊髓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分泌BDNF,促进TrkB受体磷酸化,从而上调BDNF/TrkB信号表达,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存活、再生和轴突再生、再髓鞘化有关.

  • 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的Vancouver B1型假体周围骨折内固定方式的比较

    作者:董巍;刘创建;张天一;孔繁林;贾俊玲;李真;徐秀霞;樊国峰

    [目的]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及生物力学情况.[方法]模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并模拟不同方式的锁定钛板螺钉内固定术,模拟部分负重及完全负重情况对装配体施加载荷,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随着钛板及螺钉数量增加,骨折端位移减小,内固定稳定性增加,钛板上分布的Von Mises应力峰值逐渐减小,单八孔钛板、单十孔钛板及双八孔钛板固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双十孔钛板与双八孔钛板固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假体上分布的Von Mises应力峰值逐渐增大,但各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Vancouver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若采用锁定钛板螺钉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双重钛板可比单一钛板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同时使得钛板上分布的应力峰值减低,但过长的双重钛板(双十孔)并无必要.

  • 微创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作者:王裕民;王敬博;李欣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技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其中女7例,男5例,年龄72~86岁,乎均(78.70±3.60)岁.另按纳入标准随机抽取17例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作为对照.[结果] DAA组手术切口(8.61±1.22) cm,比后外侧组(12.51±1.65) cm小;手术时间(95.02±10.14) min,比后外侧组(72.05±11.57) min长;术中出血量(155.01±26.03) ml,比后外侧组(220.03±32.53) ml少;术后引流量(109.11±15.52) ml,比后外侧组(158.97±21.82) ml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DAA组为(92.51±5.83)分,与后外侧组(91.88土6.32)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A全髋关节置换,不仅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利于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 自体掌长肌腱微创解剖韧带重建术治疗下尺桡关节陈旧性脱位

    作者:王锋;王珂杰;商小军;张益舸;丁文鸽;曹旭栋

    [目的]探讨自体掌长肌腱微创解剖韧带重建术治疗下尺桡关节陈旧性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应用自体掌长肌腱微创解剖韧带重建术治疗5例下尺桡关节陈旧性脱位的患者,术中对下尺桡关节间隙进行清理、保护性修复三角韧带复合体(TFCC)后,采用自体肌腱韧带重建技术弹性固定下尺桡关节.术后1周及3个月复查X线片及CT,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下尺桡关节脱位均获复位,症状明显减轻,前臂旋转功能良好.无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获6~15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术后1周和3个月复查X线片及CT提示下尺桡关节复位良好.术后6个月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由术前的平均57分上升至90分.优4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自体掌长肌腱微创解剖韧带重建术治疗下尺桡关节陈旧性脱位可以保留下尺桡关节生理性微动、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及避免了下尺桡关节再脱位,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短期疗效满意.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