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作者:魏鑫鹏;崔传广;颜廷卫;唐延军

    [目的]比较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2月~ 2016年12月49例接受经皮内窥镜手术治疗L5S1 LDH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23例采用椎板间入路(PEID组),26例采用椎间孔入路(PETD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LDH病理分型、临床症状、术前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ID组与PETD组相比显著缩短手术时间[(63.53±15.85) minsvs (75.27±11.34) mins,P<0.05],显著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8.49±1.89)次vs(35.38±6.08)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定位错误、硬膜撕裂、手术切口感染、椎间盘炎等严重并发症.49例患者平均随访15.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24h、末次随访VAS疼痛评分以及末次随访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PEID组4.35%,PETD组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复发率PEID组4.35%,PETD组1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与PETD均是治疗L5S1 LDH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且临床疗效相近.但PEID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

  • 一期后路腰骶或腰骨盆重建治疗腰骶椎结核

    作者:吴晓亮;郑明辉;马洋洋;朱永健;杨德鸿;陈建庭;瞿东滨

    [目的]评估一期后路腰骶重建及腰椎骨盆重建治疗合并不同程度骶骨破坏腰骶椎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本院一期后路治疗L5/S1为中心的腰骶椎结核患者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18~83岁,平均(50.24±11.22)岁,所有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骶骨破坏,其中S 1椎体破坏小于椎体高度1/2者13例,采用腰骶椎弓根螺钉行腰骶稳定性重建;S1椎体破坏超过1/2者6例,采用腰椎椎弓根螺钉配合髂骨钉行腰椎骨盆稳定性重建.术前、术后规范四联抗结核治疗.通过对比手术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腰痛VAS评分、腰椎前凸角度、结核愈合情况等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8~48个月,平均(23.11±9.30)个月,所有患者结核得到控制并获得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6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至正常水平.1例患者出现一侧髂骨钉松动,但不影响骨性愈合.腰椎前凸角度由术前(28.13±10.95)°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37.62±1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腰痛VAS评分由术前(6.32±1.25)分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2.47±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恢复至术前正常生活水平.[结论]对合并骶骨破坏的腰骶椎结核病例,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后,根据患者骶骨破坏的严重程度,采用腰骶椎弓根内固定或髂骨钉骨盆固定可重建病灶局部稳定性,手术创伤较小,安全性高,可为结核病灶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 多段小切口生长棒治疗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

    作者:晏怡果;薛静波;谢勇;欧阳智华;李学林;王文军

    [目的]评估微创多节段小切口滑槽钉生长棒治疗儿童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7月,采用微创多节段小切口滑槽钉生长棒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8例[男3例,女5例,年龄(7.75±1.47)岁],并与同期14例行传统后路切口滑槽钉生长棒治疗的脊柱侧凸患儿[男4例,女10例,年龄(7.57±1.71)岁]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冠状位、矢状位Cobb角及其矫正率、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和未置钉节段椎体高度及每椎体相对生长率.[结果]两组病例术前患儿年龄、冠状位及矢状位Cobb角无明显差异;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儿.两组病例术后即刻冠状位和矢状位Cobb角均有改善;微创多节段小切口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小于传统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和VAS评分与传统后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随访12~43个月,平均(23.61±9.42)个月,微创小切口组与传统后路组椎体高度均有增长,但微创小切口组增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断钉、断棒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使用微创多节段小切口滑槽钉生长棒治疗儿童脊柱侧凸,能有效矫正畸形,相比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更有效保留了脊柱的生长发育能力,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 人工补片在骶骨肿瘤切除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卢新昌;李甲振;张岩;张翼;刘永奎;汤猛;杨栋梁

    [目的]探讨人工补片在骶骨肿瘤切除后重建骶尾部软组织附着点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6年2月骶骨肿瘤手术患者51例,肿瘤病变行整块切除或扩大切除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切除后有无采用人工补片重建骶尾部软组织附着点分为补片组(采用人工补片)25例和非补片组(不用人工补片)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隋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伤口一期愈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补片组80%,非补片组53.84%),P<0.05,补片组20例获得一期愈合,5例未一期愈合的患者1例延期愈合,4例清创术后愈合;非补片组14例获得一期愈合,未一期愈合的12例患者中4例延期愈合,8例清创术后愈合.术后补片组平均住院日(21.48±4.94)d,非补片组(24.96±6.9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补片可以作为骶骨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重建方法并能够提高一期愈合率.

  •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

    作者:王东杰;杨彬;李宗阳;王小刚;王亚寒;张新胜;罗建平

    [目的]探讨应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平均8.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本科应用Wallis系统治疗的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集术前、术后4年及末次随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统计椎间盘再突出、内固定失败等相关远期并发症.[结果] 79例患者中51例获得连续性随访6.3~9.3年,平均(8.14±1.12)年.术后4年和末次随访时腰痛和腿痛VAS、JOA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术后4年和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4年和末次随访时,中立位和过屈位测量的手术节段、头端和尾端邻近节段的Cobb角、椎间盘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在过伸位,手术节段Cobb角和ROM减小,而邻近节段Cobb角和ROM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对比,末次随访时Pfirrmann's分级显示手术节段总的改善率为33.33%,无明显改变率为56.86%,退变加重率为9.81%;而头尾端邻近节段椎间盘无明显差异.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椎间盘突出复发,无其他远期并发症.[结论]应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8.1年随访效果良好,具有潜在的椎间盘保护作用,对邻近节段干扰影响小.

  • 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成人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

    作者:张宏其;谢江;邓盎;吴建煌;唐明星;郭超峰;刘金洋

    [目的]评价单纯经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成人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2014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3~56岁,平均37.5岁.其中单一间隙感染15例,多间隙感染5例,CT或MRI显示所有患者病灶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术前给予2周以上的广谱抗生素治疗,均行单纯经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留取病灶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切口皆甲级愈合.7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为表皮样葡萄球菌,10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70±3.67)个月.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恢复正常.VAS评分由术前(6.25±1.25)显著减少至术后2周(1.00±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及CRP术后3~9个月恢复至正常水平.至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率100%,无感染复发病例.ASIA评级由术前C级2例,D级10例,E级8例,改进至末次随访时,D级1例,E级19例,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经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可有效地治疗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

  • 加速康复外科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的应用

    作者:林永杰;王国伟;耿震;苏文珍;王炳臣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9月就诊于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ERAS治疗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48例).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日、术后每日平均输液量、术后第3d和第5d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疼痛评分、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两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治疗组患儿平均住院日、术后每日平均输液量、术后第3d和第5 d VAS疼痛评分、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治疗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ERAS治疗方案能够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术后每日平均输液量、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和降低住院花费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孙祥燚;张雷;赵建宁;周利武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收住的28例单侧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例,其中急性感染(Ⅱ型)4例,急性血源性感染(Ⅲ型)5例,慢性感染(Ⅳ型)19例;结合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标准及患者的期望和要求,其中11例行膝关节清创术,13例行Ⅱ期翻修术,3例行膝关节融合术,1例行抗结核治疗.评估患者术前与术后实验室检查指标(WBC、CRP和ESR)以及关节液培养作为诊断及治疗标准;并且评估膝关节的活动度(ROM)、VAS评分以及HSS评分.[结果]10例膝关节清创术、12例Ⅱ期翻修术以及3例膝关节融合术的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1例急性血源性感染患者经单纯抗结核治疗后好转;另外2例终选择截肢术.患者术前CRP和ESR均明显升高,关节穿刺液培养细菌检出率为39%;术后引流液培养均阴性,CRP和ESR值均明显下降.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疼痛感明显减轻,末次随访膝关节HSS评分(82.91±7.49)分.[结论]CRP与ESR以及关节液穿刺培养可作为TKA术后感染的诊断及康复标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案需结合假体周围感染的Sagawa分型和患者的期望而定.

  • 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小钛板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张程;彭长亮;高春正;马胜忠

    [目的]探讨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小钛板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 2006年3月86例患者在本院采用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小钛板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选择其中有完整随访记录的43例纳入本回顾研究,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34±12.42)岁(29 ~ 75岁),随访时间10~14年,平均(11.82±8.65)年.记录临床资料与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并测量CT椎管矢状径、椎管横径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43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2例发生硬膜破裂立即修复.单椎板截骨者手术时间91~122 min,平均(111.23±8.93) min;出血量200~350 ml,平均(287.22±11.12) ml;两椎板截骨者手术时间118~165 min,平均(149.28±14.71) min,出血量235~480ml,平均(308.21±11.27) ml.术后出现1例脑脊液漏、1例刀口延迟愈合、2例单侧肢体肌力短时期减弱、1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腰椎不稳、3例腹胀和便秘,上述问题经相应处理治愈,无严重不良后果.术后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管矢状径、横径均较术前明显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椎板均骨性融合,未见椎板移位、椎管狭窄及硬膜囊受压.[结论]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小钛板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远期临床疗效满意,此术式较传统椎板减压术具有可重建腰椎后柱完整性及稳定性的优势.

  • 距下关节外联合骑缝钉固定治疗脑瘫外翻足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逢贤;俞兴;曹旭;曲弋;杨济洲;李鹏洋;毕连涌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外融合联合骑缝钉内固定术治疗脑瘫性外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5年8月本科采用骑缝钉技术行关节外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脑瘫性外翻足畸形68例(104足),并根据畸形的程度给予相应的软组织重建手术,包括腓骨肌延长术、跟腱延长术.[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平均随访2年8个月,所有患儿骨性愈合并且畸形没有复发,行走步态改善.3例出现骑缝钉松动、退钉,2例骑缝钉断裂,但没有出现延迟愈合、假关节形成,也没有出现行走时疼痛.[结论]采用骑缝钉技术行关节外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脑瘫性外翻足畸形疗效确切,目前本研究仅为中短期疗效,还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

  • 痛风局限性骨破坏误诊为骨肿瘤5例分析

    作者:王向明

    [目的]分析痛风局限性骨破坏误诊原因;探讨表现为单纯局限性骨破坏的痛风的诊断、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本科收治痛风局限性骨破坏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例,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26.53±4.64) (19~32)岁.术前经局部X线片、CT或MRI检查.病变位于距骨1例、髌骨2例、趾骨2例.该5例患者入院初步诊断为良性肿瘤,5例采用刮除植骨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痛风,采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术后随访以及X线片检查判断疗效.[结果]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痛风,病理确诊率100%.术后辅以抗痛风药物治疗,经6~36个月,平均(24.12±3.78)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局限性骨破坏,需鉴别骨肿瘤与痛风;实验室检查尿酸结果升高的患者,应高度怀疑痛风引起;痛风局限性骨破坏采用病灶刮除植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三维步态分析技术在儿骨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姜淑云;李阳;俞艳

    当前三维步态分析技术作为步态和运动异常患者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评估疗效的精准、量化的手段,在医学临床尤其是儿骨科临床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三维步态分析证据可以使脑瘫、马蹄内翻足等患儿得到更优化的干预方案,如指导巴氯酚泵疗法(ITB)、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SDR)等治疗手段的选择以及明确矫形支具适配的适应证等.国内在应用步态分析技术影响手术决策以及评价疗效方面起步较晚,该项技术的使用更多地集中在非手术疗法干预的效果评价方面.

  • 椎间盘退变的再生修复治疗

    作者:王挽涛;祁全;赵大航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背部疼痛的主要原因,遗传、年龄、营养状态、长期负重所致的组织弱化是造成椎间盘退变的基本因素.目前对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可分为三类: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修复和再生策略.保守和手术治疗只能缓解腰背部疼痛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引起退变的原因.同时,手术治疗不能逆转椎间盘退变,甚至会进一步加重现有的损伤.椎间盘的修复和再生策略通过重塑椎间盘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来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并且不会增加椎间盘损伤,其主要方式有细胞治疗、组织工程学等.目前针对椎间盘再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髓核再生.尽管纤维环修复和再生是髓核及椎间盘修复的关键,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近来,椎间盘再生策略已经越来越注重同时修复受损的纤维环和髓核,以防止或推迟单独修复髓核所致的退行性改变.本文将讨论椎间盘修复和再生的治疗策略和成就,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 关节牵伸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董佩龙;唐晓波;王健;蒋逸秋;姚旺祥;桂鉴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长期以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和防止关节僵硬,保持关节功能.目前临床上多使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但年轻患者活动量较大,增加了关节置换术的失败率和翻修率.关节牵伸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近年来提出的新观点.作者就关节牵伸术的概念、作用机理、并发症、临床应用及疗效等问题进行探讨,对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应用做一综述.

  • ABCB1基因过甲基化修饰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

    作者:张山锋;马中希;叶志伟;刘珍星;杨钟华

    [目的]探讨ABCB1基因过甲基化修饰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NFH)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功能失调的影响. [方法]选取18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18例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无菌条件下抽取患者股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MSCs,取第三代细胞实验.实验分三组:ONFH组(骨坏死患者的MSCs)、5'-氮杂胞苷组(ONFH组的细胞经5'-氮杂胞苷干预72 h)、正常对照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MSCs).分别检测3组细胞内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提取全基因组DNA,亚硫酸氢盐测序(BSP)检测ABCB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NFH组MSCs增殖能力下降、ROS上升、MM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μmol/L 5'-氮杂胞苷干预培养后能明显促进ONFH的MSCs增殖能力,降低ROS,提高细胞内的MMP,并且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5'-氮杂胞苷组与ON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硫酸氢盐测序结果显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MSCs的ABCB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5 μmol/L5'-氮杂胞苷处理后甲基化程度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存在ABCB1基因过甲基化修饰,并导致其功能失调.

  • 酸敏感离子通道1a偶联内质网应激在人髓核细胞退变中的作用机制初探

    作者:谢志阳;吴小涛;洪鑫;王锋;刘磊;陈露;张聪

    [目的]模拟人椎间盘髓核(nucleus pulposus,NP)酸性环境,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1a(acid-sensing ion channel 1a,ASIC1a)的活化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体外单层培养人正常髓核细胞(nuc1eus pulposus cells,NPCs)系,不同pH值培养不同时间,模拟椎间盘酸性微环境,建立酸诱导的退变髓核细胞模型.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qPCR检测内质网应激.Western blot检测ASIC1a的表达.Fura-2/AM荧光探针检测ASIC1a活化介导的Ca2+内流.流式细胞术检测ASIC1a活化后细胞凋亡率.PcTX1(ASIC1a特异性阻断剂)阻断ASIC1a后,观察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酸诱导髓核细胞凋亡,酸激活ASIC1a及内质网应激,PcTX1能降低促凋亡的内质网应激通路和髓核细胞凋亡率(P<0.05),而未折叠蛋白反应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SIC1a能够调控内质网应激中的促凋亡通路,阻断ASIC1能够保护酸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

  • 脱细胞软骨基质对于大鼠腰椎终板软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王效;徐宏光;刘晨;肖良;金中行;沈阳

    [目的]制备家猪脱细胞软骨基质,探索其对大鼠腰椎终板软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胰酶、核酶及TritonX-100制备脱细胞软骨基质,将软骨基质溶于双蒸水制得脱细胞软骨基质膜.将大鼠腰椎终板软骨干细胞种植于基质膜上,CCK-8检测1、3、5d的增殖情况,并与空白板对照.取P3代终板软骨干细胞种植于铺有软骨基质的孔板(DEPM组)和两组空白板(正常诱导组和无诱导组),然后进行成骨、成脂肪及成软骨分化诱导,2周后,茜素红、油红O及番红染色,分别鉴定其成骨、成脂肪及成软骨能力;每组取4孔按500 ul/孔加入DMSO,置于酶标仪上,在450 nm波长下检测各组的吸光度.同时Real-Time PCR分别检测成骨、成脂肪及成软骨特征性基因Runx2、Col-2a1和PPARγ在各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干细胞在软骨基质上的分化倾向性.[结果]大鼠腰椎终板软骨干细胞能够在脱细胞软骨基质上生长,并与其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将终板软骨干细胞进行诱导后染色发现,DEPM组的干细胞具有更强的成骨分化能力,较低的成脂肪及成软骨分化能力.Real-Time PCR检测成骨基因Runx2在DEPM组较其他两组呈较高表达,而Col-2a1和PPARγ基因表达较低.在450 nm波长下,DEPM组中的成骨吸光度大,大于其他两组,成脂肪及成软骨的吸光度小于正常诱导组.[结论]脱细胞软骨基质能够较好的保持干细胞成脂肪及成软骨的分化特性,但是促进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误诊为颈椎病2例报告

    作者:周翠玲;赵名娟;赵延贤;姜海舰;邹越华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所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是前庭周围性眩晕常见的一种.因其老年人多见[1],且由头颈活动诱发,易误诊为颈椎病.本研究报道2例误诊时间比较长的典型病例,结合文献阐明其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 肿瘤相关性骨软化症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作者:杨建业;秦磊磊;李飞龙;黄伟;胡宁

    肿瘤相关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副瘤综合征,主要由于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PMT)分泌的成纤维生长因子-23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导致肾磷排出显著增加,进而引起血磷降低,骨矿化不全[1].TIO患者临床表现以不明原因的进行性骨痛、肌无力、病理性骨折、活动障碍、身材短缩为主,实验室检查可有FGF-23升高、血磷降低、高尿磷及血清碱性磷酸酶(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SAP)水平升高.

  • 秦泗河被俄罗斯国家Ilizarov科学中心授予荣誉教授

    作者: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

    6月14日,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秦泗河教授率15人的中国代表团远赴俄罗斯库尔干,出席2018-解读Ilizarov技术国际大会(Ilizarov Readings).6月15日,俄罗斯国家Ilizarov科学中心授予秦泗河“终身荣誉教授”称号.Ilizarov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起源于俄罗斯库尔干,是20世纪俄罗斯人对世界医学的重大贡献,骨科学发展的里程碑之一.世界上超过50个国家成立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1992年Ilizarov教授去世后,俄罗斯联邦政府授权国家Ilizarov中心设立“荣誉教授”奖,以表彰和纪念世界各国在Ilizarov技术发展史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并将每位荣誉教授像挂在中心墙上.自1995年设立以来,包括俄罗斯在内已有17个国家的24位专家获此荣誉奖,秦泗河教授是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医生.

    关键词: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