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三种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作者:吴溢峰;李朝福;钟姣红;吴焯鹏;匡光志;杨健胜;李世浩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本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的9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数字化模型辅助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组31例(数字组)、单纯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组25例(经皮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组34例(传统组).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根据Johner-Wruhs评价标准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为数字组<经皮组<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出现3例浅表伤口感染,其余患者未发生早期并发症.三组患者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三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数字组(15.16±2.31)周,经皮组(16.88±2.19)周,传统组(19.45±2.9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Johner-Wruhs评价标准,3个月时三组间疗效评级数字组>经皮组>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个月和12个月时,三组间疗效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过程中,传统组有1例患者进展为骨折畸形愈合,2例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受限,其余患者无其他晚期并发症.[结论]三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但数字化模型辅助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疗效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 自体腘绳肌腱与LARS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中期疗效比较

    作者:施犇;陈烁;周立武;赵建宁

    [目的]回顾性比较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使用自体腘绳肌腱(HTAG)与LARS人工韧带作为移植物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采用HTAG重建ACL 33例,采用LARS韧带重建ACL 29例.使用VAS、IKDC、Lysholm、Tegner评分等评价临床效果,KT-2000测量膝关节稳定性.[结果]HTAG组重返运动的时间(20.21±5.40)周,而LARS组为(13.13±4.29)周,LARS组明显早于HTAG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75.31±7.70)个月.术前各项评分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较,两组的上述各指标的差异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TAG组与LARS组比较,VAS评分[(1.41±0.56) vs (1.38±0.62)],IKDC评分[(92.21±1.39)vs(92.29±1.71)],Lysholm评分[(92.36±3.56) vs (92.81±2.62)],Tegner运动评分[(6.06±0.30)vs(6.14±0.4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T-2000测量结果[(3.16±0.35) mmvs (3.12±0.33) mm],HTAG组与LAR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AG和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均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与功能,两组中期随访效果相似.但LARS能够使患者更早期重返运动.

  • 双纽扣钢板缝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 Ⅱ 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作者:向阳;雷建平;李远辉;林志荣

    [目的]比较双纽扣钢板结合骨缝线固定与锁骨钩钢板治疗成人Neer Ⅱ 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0月本科手术治疗的66例Neer Ⅱ 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32例采用双纽扣钢板结合1号Ethibond不可吸收性缝线固定(双纽扣钢板组),其余34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钩钢板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重返工作岗位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术后3、6个月,1、2年,末次随访时的Constant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纽扣钢板组与钩钢板组患者分别获(29.10±5.59)个月和(30.47±7.05)个月随访.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纽扣钢板组重返工作岗位时间明显早于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6±1.20)个月vs (3.37±1.44)个月,P<0.05].末次随访时,双纽扣钢板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75% (30/32)vs70.59% (24/34),P<0.05],而双纽扣钢板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钩板组[9.38%(3/32) vs32.35% (11/34),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纽扣钢板组Constant评分均优于钩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锁骨钩钢板相比,双纽扣钢板结合骨缝线固定治疗成人Neer Ⅱ B型锁骨远端骨折具有术后早期功能恢复、重返工作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满意度高的优势.

  • 成人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桡骨短缩的相关因素

    作者:华臻;王建伟;尹恒;陆振飞;刘明明;潘腾;程建;潘娅岚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成人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骨短缩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医生判断预后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因桡骨远端骨折在无锡市中医医院、徐州市中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242例,依据影像学测量,分为短缩组和非短缩组.比较两组间桡骨短缩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损伤时间、致伤方式、患侧、骨折类型、治疗方式、早期短缩情况、固定时间、骨密度等变量,并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桡骨短缩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242例患者中147例出现桡骨短缩,短缩率为60.74%.两组间在性别、损伤时间、患侧以及固定时间对桡骨短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致伤方式、骨折类型、早期移位情况以及骨密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759,P<0.001)、骨折类型(OR=0.408,P=0.017)、早期移位情况(OR=3.462,P=0.040)以及骨质疏松(OR=1.823,P=0.011)是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桡骨短缩的发生相关因素(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桡骨短缩的发生率较高.高龄、骨折类型复杂、早期移位严重和骨质疏松是桡骨短缩的危险因素.

  • 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对比

    作者:王铭;李洪峰;王云力;贾子超;杨建中

    [目的]对比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实施人工肱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实施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置换组);2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置换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切口愈合稍优于内固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73±2.04)个月.置换组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的活动范围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与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1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和内固定组总满意率分别为96.88%、7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0岁的患者中,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总满意率分别为100.00%、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80岁的患者中,两组的总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创伤小、恢复快,相较于LPHP能够显著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安全性高,且还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尤其是高龄患者.

  • 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作者:仇赛;季晓娟;汤伯仁;胡新锋;成浩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老年患者列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数字的偶奇分组,每组30例.偶数者采取PFNA内固定术治疗,奇数者采取DHS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PFN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DHS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48±35.58) mins vs (143.02±40.74) mins,P<0.05].PFN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DHS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4.45±80.83) mlvs (354.91±90.53) ml,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44±1.28)个月.PFNA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早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9±1.56)周vs (15.44±1.28)周,P<0.05].PFNA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HS组(3.33% vs 20.00%,P<0.05).PFNA组患者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明显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85±2.12)分vs (85.67±*3.16)分,P<0.05].[结论]DHS与PFNA内固定术均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但PFNA效果更优.

  • 免打结倒刺缝线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荟萃分析

    作者:许宏;谢锦伟;雷一霆;曹国瑞;张少云;陈果;裴福兴

    [目的]探讨免打结倒刺缝线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免打结倒刺缝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相关研究,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截止至2018年3月,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结果]共纳入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缝合相比,使用免打结倒刺缝线缝合不仅可以减少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口的平均缝合时间(MD=-4.01,95% CI:-4.74-3.29,P<0.001);而且可以减少术中针刺伤的发生率(RR=0.13,95% CI:0.02~ 0.71,P=0.02).但两者术中缝线断裂的发生率(RR=0.57,95%CI:0.01~25.25,P=0.77)、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RR=0.64,95%CI:0.38~1.08,P=0.10),以及术后的膝关节协会评分(KSS) (MD=-1.63,95%CI:-3.42~0.14,P=0.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免打结倒刺缝线缝合在不增加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减少切口的缝合时间,而且可以降低术中针刺伤的发生率.

  • 关节镜下多点张力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作者:路闯;代振动;田俊华;赵慧强;田志红;贾会光;祝文刚;李辉

    [目的]研究一种膝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并研发专用工具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按Meyer-McKeever-Zaricznyj分型:Ⅰ型2例,Ⅱ型10例,Ⅲa型16例,Ⅲb型5例,Ⅳ型3例.在膝关节镜下通过自主研发专用胫骨髁间嵴骨折复位器、胫骨髁间嵴骨折固定导向器用多根克氏针穿过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胫骨隧道外拉紧克氏针张力下复位固定骨折块.[结果]本组未出现术后感染、切口延迟愈合、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本组32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8~30个月.术后8周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8周所有患者均完全负重行走.术后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术后8周Lysholm评分(89.51±1.62)分,随访终末期Lysholm评分(94.30±1.41)分,优10例,良19例,可3例,优良率90.63%.[结论]应用关节镜下张力克氏针多针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效果良好,辅以专用关节镜下胫骨髁间嵴骨折复位器、关节镜下胫骨髁间嵴骨折固定导向器可以使治疗更加简洁、高效、安全、可靠.

  • 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治疗体会

    作者:梁伟;李青松;季亮;王祥;魏翔;李敬鹏;徐鼎;罗其鑫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21例肱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28~71岁,平均(40.31±4.76)岁,骨折按照AO/OTA分型,均为C3型骨折.所有患者均选择肱骨远端平行钢板固定.[结果]21例获得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5.07±4.31)个月.21例均获得骨愈合.疗效评价根据Mayo肘关节表现评分(MEPS):优13例,良3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76.19%.[结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可获得良好的暴露,双钢板固定稳固,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4周在医师指导下恢复较大活动范围非常重要.

  • 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家;魏世隽;王洪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医学领域的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常导致膝关节不稳.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已是非常成熟的手术治疗方法,被公认为是目前佳的治疗手段.但是关于手术治疗的时机仍然存在争议,对于前交叉韧带残端保留重建技术的临床疗效也还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见.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就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及治疗进展作以下综述.

  • 胫骨平台骨折后膝关节稳定性重建的临床策略

    作者:崔猛

    胫骨平台骨折后常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引起膝关节失稳,远期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遵循骨折与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全修复理念,骨折复位与固定是基础,同时应全面评估关节内外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创伤,及时进行修复,重建关节的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注重利用各种复位技术对平台关节面塌陷和矢状面成角的精细复位,钢板螺钉选择依据骨折形态与特性,外固定架的使用需掌握好适应证.对于半月板,应尽量保留修补,对于韧带损伤应一期修复,必要时二期重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发生规律尚不明确,因此必须全面评估骨折、韧带与半月板损伤,同时借助三维CT与MRI表现去诠释其损伤模式及相关机制,遵循整体治疗原则,采取个性化方案,期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胶质细胞:神经性疼痛的参与者

    作者:李雪松;苑龙;孟纯阳

    脊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导致的神经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与一般病理性疼痛不同的是,神经性疼痛的产生不依赖于组织损伤的刺激,而通常是由神经损伤或慢性疾病引发的.神经性疼痛大多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和(或)刺痛.根据临床统计显示患者长时间使用止痛药镇痛效果并不尽人意,因此治疗神经性疼痛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脊神经受损后胶质细胞(主要为小胶质细胞)即被活化而诱发疼痛产生;若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外周胶质细胞聚集,疼痛亦随之减轻.据此学者们判明胶质细胞在神经性疼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胶质细胞与神经性疼痛的关系作以综述.

  • 损伤控制骨科在Tile B、C型骨盆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董志军;刘福尧;吴声忠;潘圆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DCO)对TileB、C型骨盆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34例TileB、C型骨盆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为DCO组及早期全面处理(early total care,ETC)组,每组17例,DCO组先稳定生命体征,二期固定骨折,其中3例患者的骨盆骨折以外架作为终极手术固定,其余患者及骨折或临时外架固定或骨牵引、石膏固定,待生命体征稳定后采用切开复位方法治疗;ETC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于24~48 h内实施一期骨折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各项生理指标的恢复情况,统计所有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根据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与ETC组比较,DCO组体温、PT、APTF的恢复时间、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DCO组及ETC组的EQ-5D分别为:(0.56±0.17)、(0.57±0.26),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均能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DCO用于Tile B、C型骨盆骨折的治疗更能满足患者需要,不仅提高治疗效果,也能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骺、干骺端骨折

    作者:黄辉;罗宇;吕欣;杨小红;张天久;俞松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骺、干骺端骨折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儿童胫腓骨远端骨骺、干骺端骨折患儿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左侧19例,右侧11例,年龄7~ 14岁,平均(10.32±2.83)岁.胫腓骨远端骨骺骨折根据Salter-Harris标准分型,胫骨骨骺骨折Ⅰ型3例、Ⅱ型24例、Ⅳ型1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2例;腓骨远端骨骺骨折Ⅰ型1例、Ⅱ型2例;腓骨远端干骺端骨折27例.C型臂下手法闭合复位,经皮于胫骨骨折远端钉人2枚交叉克氏针固定;腓骨下段骨折,移位明显者复位后经外踝尖穿入克氏针髓内固定.[结果]本组30例均获6~30个月随访,平均(14.36±8.72)个月.观察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肿胀、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根据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优29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骺及干骺端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美观、骨折愈合率高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于胫骨远端骨骺Ⅲ型、Ⅳ型骨折,骨折块关节内移位明显经手法不能复位者应采取切开复位,避免反复闭合手法复位造成骺板的进一步损伤.

  • 新鲜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磁共振T2WI信号改变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郭惠智;张顺聪;袁凯;莫国业;唐永超;郭丹青;梁德;李永贤;李大星;罗培杰

    [目的]探讨新鲜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骨折时间≤30 d)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WI信号改变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确诊为新鲜OVCFs且影像资料完整的患者164例184椎,男26例,女138例,年龄52~91岁,腰椎骨密度T=(-2.5)~(-5.9),骨折时间2h~30d,颈椎1个,胸椎82个,腰椎101个,由2名MRI阅片医师分别独立阅片,根据T2WI上信号改变,分为低信号组和高信号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时间、受伤史、骨密度、骨折节段及椎体压缩程度,分析上述因素与T2WI低信号的相关性. [结果]新鲜OVCFs在T2WI上大多数呈低信号,单因素二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骨折时间与T2WI低信号有关,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提示性别、年龄、骨折时间与T2WI低信号密切相关(P<0.05).[结论]新鲜OVCFs在磁共振T2WI上主要表现为低信号而不是通常认为的高信号,其低信号与性别、年龄、骨折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女性、高龄、骨折时间较长在T2WI上更可能表现为低信号,但其原因、临床意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膝滑液纤维连接蛋白水平与软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陆向东;王少伟

    [目的]观察膝软骨损伤滑液蛋白含量的变化,探索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生物学标记物来反映软骨损害的程度.[方法] 131例软骨损害行手术治疗患者纳入本研究,术中全面评估软骨情况,按Outerbridge高评级确定患者软骨损伤程度.取关节滑液进行SDS-凝胶电泳、考马斯蓝染色,识别有差异的条带进行质谱分析,分析得到的有表达差异的蛋白通过蛋白印迹实验来确定,进一步使用ELISA来验证.将软骨Outerbridge评级与滑液中筛选出的蛋白浓度对比,分析此蛋白与软骨损伤程度(Outerbridge高评级)的相关性.[结果] SDS-PAGE电泳、考马斯蓝染色,比较后发现OA患者滑液中有一条约为220 KDa的深蓝色条带,切下进行质谱分析发现条带中含有大量FN的肽段.蛋白印迹检测发现FN在Outerbridge IV级滑液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0级患者滑液中的水平.ELISA检测滑液FN水平按Outerbridge分级顺序如下:0级(87.07±5.65) μg/ml、Ⅰ级(102.75±5.88) μg/ml、Ⅱ级(201.90±12.23) μg/ml,Ⅲ级(287.13±12.51)μg/ml,Ⅳ级(303.63±7.32)μg/ml.FN的变化与软骨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73,P<O.01).[结论]在膝滑液中FN水平可以作为一种早期的生物标记来反映软骨损伤情况,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程度.

  • 机械分离法制备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混合物修复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

    作者:陈鹏;黄绍代;鲁长风;侯昂扬;孙逊;余文;汤贺;程晓清;孟昊业;彭江;梁庆威;李旭;卢世璧

    [目的]探究采用机械分离法制备自体脂肪组织来源的血管基质混合物(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修复SD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从2周龄大鼠腹股沟部获取脂肪组织,采用机械分离法制备SVF.在36只8周龄大鼠右侧膝关节股骨滑车中央处建立直径2mm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大鼠.按照软骨缺损的处理,分为空白对照组(BC):缺损处旷置;纤维蛋白胶组(FG):缺损处植入纤维蛋白胶;SVF+纤维蛋白胶组(SVFF):缺损处植入SVF+纤维蛋白胶.术后6、12周取材,参考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修复大体评分标准评价标本修复情况;标本切片后进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参考Wakitani评分系统评价标本修复情况.[结果]标本大体观察显示,SVFF组软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大体评分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析显示,SVFF组缺损区修复组织以透明软骨为主,而BC和FG组缺损区修复组织以纤维组织为主,SVFF组组织学评分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分离法制备的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混合物可用于修复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方法.

  • 孟氏骨折合并冠状突及桡骨远端骨折并远端尺桡关节脱位1例

    作者:白晓东;邢更彦

    Monteggia骨折由Giovanni Monteggia于1814年描述,为同时涉及尺骨或/和桡骨的骨折,并伴发桡骨头脱位[1].骨折分型已经经过了好多次校正[2].Bado和随后的Jupiter增加了更多的亚型[3,4].其他Monteggia骨折变型和相当的损伤类型也已被描述[2,5].然而,据作者所知,没有报告这种Monteggia骨折变型的损伤:尺骨上1/3骨折,桡骨头脱位,合并尺骨冠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远端尺桡关节脱位——一种独特的骨折类型,其和Monteggia骨折有着相似的特征,但也有显著的差异.在此,作者报告这一Monteggia骨折变型的手术和临床结果.

  • 跟腱断裂合并跟腱末端病变的手术治疗

    作者:魏驰;余黎;邓玲珑;屈文强;祝少博

    [目的]介绍跟骨结节切除带线铆钉止点重建术治疗跟腱断裂合并跟腱末端病变的手术技术.[方法]7例跟腱断裂合并跟腱末端病变患者采用跟骨结节及变性跟腱切除、带线铆钉止点重建术.术中切除足够大的跟骨骨块,切除变性坏死跟腱,对于缺损较小者(<2 cm)直接行带线铆钉缝合固定于跟骨,缺损较大者(>2 cm)采取腓肠肌腱V-Y延长技术及自体肌腱移植来恢复跟腱长度和维持后期踝关节功能.延长跟腱,带线铆钉跟腱止点重建,术后石膏固定4周.[结果]术后1例切口出现红肿,经伤口换药、升级抗生素后愈合.7例获6个月~2年随访,采用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临床结果评定为优6足,良1足.所有患者踝关节背伸跖屈功能正常.[结论]跟骨结节及变性跟腱切除、带线铆钉止点重建术治疗跟腱断裂合并跟腱末端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术中细致操作、足够大的骨块切除、变性坏死跟腱的切除、带线铆钉止点重建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合并胸小肌止点异常的喙锁韧带损伤镜下手术技术

    作者:傅仰攀;黄长明;范华强;张少战;王建雄;唐聪;甘志勇;叶佳亮

    [目的]探讨胸小肌的解剖学变异及其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喙锁韧带损伤手术中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30例喙锁韧带损伤患者,其中4例在术中发现胸小肌存在镜下解剖学变异,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40.50±8.88)岁,采用关节镜辅助下Endobutton结合锚钉双重解剖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医生施行关节镜术.[结果]4例术后随访13~20个月,平均(16.50±1.80)个月,根据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标准评估:优3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胸小肌的镜下解剖变异率13.33%.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合并胸小肌止点异常的喙锁韧带损伤操作安全简便、快速康复、术后较少残留肩关节功能障碍.但胸小肌变异会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及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也可能是肩关节疼痛的原因之一.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