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중국강복리론여실천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影响因子: 1.3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759/R
  • 国内刊号: 张爱民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rtponline@263.net
  • 曾用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肩胛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肩痛的影响

    作者:刘旸;翁浩;刘先虎;郭雪梅

    目的 探讨肩胛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肩痛的影响.方法 60例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训练方法 的基础上加入肩胛骨控制训练.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上肢功能及肩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训练后两组患者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上肢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肩痛症状较训练前明显减轻(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肩胛控制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缓解肩痛有治疗意义.

  • 高压氧对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效果

    作者:赵建功;王伟;李海东;刘尖尖;黄光

    目的 研究高压氧对认知功能下降的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 48例中重度LA伴认知功能下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一般治疗,两组人员均行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测试.结果 观察组MoCA评分较治疗前好转(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有助于LA认知功能的改善.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区三级康复

    作者:么丽春;刘俊青;张淑英

    目的 观察社区三级医疗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1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在规范的内科治疗、机构内一级康复的基础上,康复组给予规范的社区三级康复.在入组时、第1个月末、第6个月末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Rankin修订量表(MRS)进行评定.结果 康复组在病程6个月时Fugl-Meyer评定、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对照组(P<0.01),NIHSS及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采取为期6个月的三级康复后,各项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仪采取一级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案.

  • 64排容积CT三维成像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袁进国;王志明;曹藏柱;谭振美;冯斌;韩树生;孙印臣

    目的 探讨利用64排容积CT颅骨三维成像并塑形钛网应用于颅骨修补术的价值.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术前手工塑形组21例:术前利用64排容积CT颅骨三维成像,根据所得数据及实体,制作出与缺损部位吻合良好的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术中手工塑形组19例:初步估算钛板的大小并在手术中修剪塑形修补颅骨缺损.比较两组塑形质量、术中医师塑形时间、麻醉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结果 两组均取得满意的塑形质量.术前手工塑形组术中医师塑形时间、麻醉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少于术中手工塑形组(P<0.05),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64排容积CT三维成像技术应用于颅骨修补术减轻神经外科医师的工作强度及患者的风险.

  • 强化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毕研贞;郑志雄;李康增;林朋兴

    目的 探讨强化训练与非强化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52例经早期康复的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偏瘫肢体强化运动训练及常规康复,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每组患者分别于入选时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ADL和FM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强化训练较非强化训练更能显著增强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

  • 针刺足三里穴时胫前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通;公维军;李雪梅;武静芳

    目的 探讨针灸"得气"的生理基础.方法 未经历过针灸治疗的健康成年志愿者28名,在不同的时间针刺右侧足三里(ST36)和足三里外侧1.5 cm(A点),足三里分浅刺和深刺,A点为深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胫前动脉在针刺前、进针结束时和得气3 min时收缩期峰值(Vmax)、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内径(Dist).结果 深刺足三里得气3 min后与针刺前相关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浅刺足三里运针3 min后与针刺前相关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足三里和A点深刺在运针3min后Vmax和Vm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动脉血流的动力学变化可能与针灸得气有关.

  • 腹部加压训练对早期颈髓损伤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赵红梅;关骅;张焱;林雅静

    目的 探讨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特点以及呼吸功能训练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外伤所致的完全性颈3~7颈髓损伤急性期患者32例,入院行肺功能测定;对10例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腹部加压呼吸训练,8周后复测腹部加压情况下的肺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量(PEF)平均小于50%预计值,FEV1/FVC>80%;接受呼吸康复训练的患者在腹部加压3 kg、4 kg、5 kg时的肺功能指标均较训练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 颈髓损伤急件期患者存在呼吸功能障碍,腹部加压的呼吸康复训练能够改善其肺功能.

  • 脑白质疏松症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作者:彭超英;解恒革;李金梅

    目的 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480例曾行头颅CT或MRI检查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依据LA严重程度与年龄及高血压病史做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35%,LA组中患者年龄(t=3.243,P=0.0013)、高血压患者比例(χ2=9.8941,P=0.0017)均大于非LA组,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小于非LA组(χ2=4.4193,P=0.03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OR=1.06,95%CI:1.027~1.103,P=0.0006)、高血压(OR=1.15,95%CI:1.065~1.236,P=0.0003)、糖尿病病史(OR=0.85,95%CI:0.726~0.994,P=0.0421)与LA的发生有相关性.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A严重程度增加与年龄增长(r=0.1553,χ2=4.9701,P=0.5477)及高血压病程增加(r=-0.0758,χ2=1.9076,P=0.7527)均无相关性.结论 年龄和高血压病史是LA的独立发病危险因素,但LA的严重程度与年龄大小及高血压病史长短没有相关性.

  • 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唤醒麻醉中持续或间断输注舒芬太尼的影响

    作者:程灏;王德祥;韩如泉

    目的 比较神经外科唤醒麻醉中持续或间断输注舒芬太尼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 脑功能区胶质瘤择期开颅手术患者40例,分为A组(n=20)和B组(n=20),分别采取间断或持续输注舒芬太尼的方法行唤醒麻醉.记录术中用药量及呼吸和循环相关指标.结果 B组舒芬太尼用药量明显大于A组(P<0.01).呼吸频率低于A组(P<0.05),呼气末CO2浓度高于A组(P<0.05).结论 在脑功能区占位手术唤醒麻醉中,间断给予舒芬太尼在不增加静脉麻醉药用量并保证镇痛效果的前提下降低镇痛药的用药量,减轻呼吸抑制的发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及生存质量的关系

    作者:黄小波;李宗信;王宁群;陈文强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首发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情况分为轻中度CAS组和重度CAS组.运用简易智力状态试验(MMSE)、脑卒中影响量表(SIS)3.0版进行评定.结果 重度CAS患者MMSE注意力/计算力、语言理解和总分,SIS行动能力和手功能维度评分均低于轻中度CAS组(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均有负面影响.

  • 语前聋耳蜗植入术后言语理解力的单因素分析

    作者:王方园;陈阳;邱建华;温立婷;高雪;李旭;高磊

    目的 调查语前聋儿童耳蜗植入后言语理解力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问卷调查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47例语前聋患儿及其家庭,对相关因素进行Fisher检验.结果 影响聋儿交流能力和言语理解力的因素有植入时年龄、助听开始年龄、耳蜗植入后语训时间和开机时间长短.结论 在言语习得佳时期以前佩带助听器、选择合适植入年龄、合理进行术后语训对言语康复有重要影响.

  • 摄氧效率斜率:评价成人心肺功能储备的新指标

    作者:李寿霖;孟申;陈思远;张焱;雒生杰;刘杰

    目的 探讨摄氧效率斜率(OUES)作为评价成人心肺功能储备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3名健康成人和31例心脏病患者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摄氧量(VO2)、CO2排出量(VCO2)、峰值VO2、每分通气量(VE)、呼吸气体交换率(RER).采用对数曲线拟合的方法 ,分析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VO2与VE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VO2=alog10VE+b,计算75%、90%、100%运动期间时的a值为75%OUES、90%OUES、100%OUES.同时测定无氧阈(VAT)和VAT点的CO2通气当量(VE/VCO2 at VAT).结果 100%OUES、90%OUES和75%OUES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F=0.212,P=0.809),75%OUES仅比100%OUES降低1.9%.100%OUES(r=0.836)、90%OUES(r=0.824)和75%OUES(r=0.777)均与峰值VO2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1).VAT与峰值VO2呈显著正相关(r=0.878,P<0.001),而VE/VCO2at VAT与峰值VO2呈显著负相关(r=-0.584,P<0.001).100%OUES与90%OUES(r=0.991)、75%OUES(r=0.945)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 OUES可以作为评价健康成人及心脏病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的指标,而且75%OUES能够反映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为在亚极量运动水平评价心肺功能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 减重步行训练结合脑功能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瀛;高慧娟;毛利军;王丹丹

    目的 探讨减重步行训练结合脑功能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11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减重步行训练及脑功能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采用Fugl-Meyer评定法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定、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下肢运动功能、半衡功能、FAC、M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改善(P<0.05).结论 结合减重步行训练和脑功能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好地恢复.

  • 脑梗死后疲劳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吴春薇;王得新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和疲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对112例患者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90项症状清单抑郁子量表(SCL-90d)、个人强度目录(CIS)进行评定,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SDS与SCL-90d间的相关系数为0.822(P<0.01),CIS与SDS及SCL-90抑郁子量表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1(P<0.01)和0.640(P<0.01).结论 PSD与卒中后疲劳相关.

    关键词: 脑梗死 疲劳 抑郁
  • 足部运动想像改善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尹明慧;李波;孟长军;张景真

    目的 探讨运动想像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1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想像.实验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和步态分析相关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膝、踝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步频和步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运动想像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 脊髓压迫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徐之超;董冰清;袁章;熊六波;杨拯;张晓

    脊髓压迫损伤(SCCI)是骨科领域中常见的疾病,患者表现为多系统功能障碍,甚至会使患者残疾或死亡.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SCCI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 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

    作者:贾树红;陈海波

    初认为帕金森病是单纯累及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但是非运动症状如神经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嗅觉障碍等也很常见.这些非运动症状通常被误诊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的表现、相关因素、发病机制及治疗.

  • 生活质量量表在脑卒中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郭永彬;王恩雨;蔡玲红

    本文介绍生活质量概念的产生及其演变历史,重点介绍生活质量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状况,并分析各种量表的优缺点.

  • 细胞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吴远鹏;杨拯;陈兵;张晓

    脊髓损伤(SCI)由于其继发性损伤的严重危害性及其致病机制的复杂性,其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近年来,细胞移植在实验性脊髓损伤修复研究中日益深入,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虽然各种细胞移植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将不同种细胞联合进行移植成了研究的焦点.本文就将脊髓损伤后病理变化、脊髓再生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以及细胞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 运动想像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刘舒佳;李建军;魏鹏绪;高峰

    本文介绍脊髓损伤后脑运动控制功能研究中运动想像任务的概念及其与实际运动的区别与联系,对其临床应用做简要描述并分析可能的机制,着重讨论运动想像的观察方式及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运动想像任务.依时间顺序介绍评估运动想像能力的常用量表.

  • 低频超声诱导改进的PLGA微囊药物释放的体外研究

    作者:辛鹏程;王炜;周秦武;吴勇杰;王珏;卞正中

    目的 研究低频超声对改进的PLGA微囊体外药物释放的影响,探讨以该种微囊作为将阿霉素传递到脑组织的超声靶向药物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以水溶性药物阿霉素为模型药,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微囊,并分别用壳聚糖和明胶进行包衣处理.在低频脉冲超声场(25 kHz)和连续波超声场(35.1 kHz)中对微囊进行处理,测定超声场中微囊的药物释放量.结果 壳聚糖包衣和明胶包衣都能明显降低PLGA微囊的突释效应;明胶包衣的PLGA微囊在超声处理下药物的释放明显增加,且脉冲超声的作用要强于连续波超声.结论 明胶包衣的PLGA微囊很好的药物控释能力,其药物释放可被25 kHz脉冲超声触发,可望用作超声靶向药物进入脑组织的药物载体.

  • 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儿童持续植物状态7例疗效观察

    作者:钱旭光;符文杰;李诺;招文健;罗冠君;李素云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儿童持续植物状态(PVS)的疗效.方法 观察7例PVS患儿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痊愈3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疗前后PV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病程少于3个月、影像学检查提示脑萎缩者效果较好.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可有效改善PVS患儿病情,预后与促醒治疗开始的时间、脑损伤的病理改变有一定关系.

  • 中医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肩手综合征

    作者:刘海潮;蒋惠瑜

    目的 观察中医结合运动疗法对偏瘫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近期入院的45例有肩手综合征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行针刺疗法及推拿,同时结合运动疗法.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后,45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3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结论 中医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肩手综合征的状况.

  • 药物相关性脊髓蛛网膜炎6例报道

    作者:张皓;张小年;朱蓓蕾;何静杰

    目的 探讨药物相关性脊髓蛛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治的6例药物相关性脊髓蛛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急性起病,临床以双下肢麻木、乏力、二便障碍为主要表现,脑脊液常规表现蛋白升高明显,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结论 药物相关性脊髓蛛网膜炎一旦发生,对各种药物治疗均不敏感,预后差.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预防其发生.

  • 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护理

    作者:郑莉莉;任素梅;冉敏

    目的 建立大剂量激素冲击护理方法,并对其护理结果 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05~2008年间在我科接受激素冲击治疗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7~2008年间收治的42例患者同时接受激素冲击护理(激素冲击护理组),2005~2006年间收治者36例,没有接受标准化激素冲击护理(常规护理组).结果 在治疗3周后,激素冲击护理组出现肌无力8例,睡眠障碍18例;常规护理组出现肌无力16例,睡眠障碍25例(P<0.05).结论 激素冲击标准化的护理方法 可以减少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肌无力和睡眠障碍的发生.

  • 射频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日间手术护理及康复指导

    作者:陈瑞霞;朱俊和;靖艳菊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多点射频热凝靶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日间手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模式.方法 对16例CT引导下多点射频热凝靶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日间手术护理,并给以康复指导.结果 所有病例无任何手术相关并发症,临床康复满意.结论 日间手术护理和康复指导适用于射频热凝靶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

  • 呼吸功能训练的健康教育路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林世红;韦成信;刘永春;蔡洁;戴艳萍;黄琦;徐向新

    目的 探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规范的呼吸功能训练的健康教育路径.方法 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 ,实验组采用规范系统的呼吸功能训练的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功能训练的健康教育路径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外固定架固定经皮骨水泥注入治疗晚期股骨干转移癌病理性骨折的康复护理

    作者:刘虹伟

    目的 总结外固定架固定经皮骨水泥注入治疗晚期股骨干转移癌病理性骨折的护理经验,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伤肢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及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13例患者在术后当日疼痛明显减轻,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13例患者中11例获随访,时间为2~14个月.疼痛消失9例.2例疼痛明显减轻.患者于术后1~2周即可坐轮椅或扶拐行走,患者生活质明显提高.结论 对于晚期股骨干转移癌病理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固定经皮骨水泥注入治疗具有损失小,止痛效果确切,能够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通过个性化系统康复护理,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后的护理对策

    作者:宋香茹;苏燕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20例高血压脑出血诱发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诱因情况:血压高12例,躁动不安3例,用力排便2例,呼吸道受阻3例.结果 12例生活基本自理治愈出院,3例植物生存状态,3例自动出院,2例脑疝形成而死亡.结论 做好有效控制血压、密切的病情观察、适当镇静、保持大小便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降低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是高血压脑出血护理的重点,并可以有效地防止再出血的发生.

  • 脊髓损伤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教学

    作者:张正丰

    脊髓损伤专业方向研究生需要掌握医学、神经科学、生物学多学科和技术方面的知识.本文简述作者在脊髓损伤专业方向研究生教学中有关课程学习、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多方面的教学体会.

  • 更正启示

    作者:

    关键词:
  • 神经阻滞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作者:申颖;王云珍;金旭;曲梅

    目的 比较单纯口服药物和联合神经阻滞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 40例病程超过6个月的PHN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A组口服卡马西平、多寨平、双氯芬酸钠、B族维生素,B组在口服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应用醋酸曲安奈德、弥可保、0.4%利多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和治疗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后3周和6个月VA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A组在治疗后3周VAS低于治疗前,6个月后与治疗前无显著作差异.组间比较:B组治疗后3周和6个月VAS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神经阻滞联合口服药物治疗顽固PHN止痛作用强,疗效持久.

  • 建立慢性疼痛的组织化医疗模式

    作者:王春雪;王拥军

    慢性疼痛是指无持续存在的病理学变化而迁延超过正常病程的一类疼痛.其临床过程较急性痛更长,临床表现更复杂和多样化,一般的治疗方法 或药物不能完全控制疼痛.慢性疼痛是现代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北美地区是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常见病.受慢性疼痛困扰人口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中占总人口的30%,例如美国约有70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疼痛.

  • 外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在福尔马林外周注射引起长时程痛敏中的作用

    作者:程涓;张策

    目的 观察外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对福尔马林外周注射所致长时程痛敏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脚掌注射福尔马林,之前注射或不注射MK-801.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测定热辐射痛行为.结果 注射MK-801侧脊髓背角Ⅰ、Ⅱ层小胶质细胞OX-42阳性表达水平较对侧(仅注入福尔马林侧)明显降低.单独注入福尔马林后第3天发生热痛敏,第7天达高峰,第10天仍未完全恢复至正常值;外周应用MK-801后,热痛敏反射潜伏期延长.结论 NM-DA受体参与长时程痛敏的产生和维持.

  •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爱娜;许波;衣玉胜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是一临床发生、发展过程复杂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本文就其流行病学、发病影响因素、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中枢和外周病理生理学变化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 半月节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孟岚;马国峰;王保国

    目的 观察螺旋CT引导下半月节穿刺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4,行半月节脉冲射频治疗)和对照组(n=56,行半月节射频热凝).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 d、3 d、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的数字评分(NRS)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见效较快.治疗后随访1年两组疗效相当,研究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半月节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副作用少,适用于高龄、体弱的患者.

  • 后颅凹开颅术后重度头痛的病因学分析

    作者:季楠;阎桂琴;王集生;陆菁菁

    目的 探讨后颅凹开颅患者术后与神经外科情况无关的重度头痛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对119例行择期手术的小脑幕下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重度头痛的发生率为37.8%(45/119):神经痛16.0%(19/119),颈源性头痛7.6%(9/119),单纯切口疼痛14.3%(17/119).结论 后颅凹开颅术后除神经痛及切口疼痛外,颈源性头痛亦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

  • 螺旋CT引导射频治疗高龄重症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罗芳;高淑琴;张利勇;窦林森

    目的 探讨螺旋CT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高龄重症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1例年龄大于80岁重症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经螺旋CT三维重建引导下行射频治疗,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射频治疗后NR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治疗后23个月复发,经再次射频治疗后疼痛缓解.结论 螺旋CT引导下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对高龄患者有效、安全.

  • 痛阈的检测及影响因素

    作者:杨敏;姚树桥;张长杰

    随着人们对疼痛的日益重视,痛阈的测量也成为诸多疼痛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痛阈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介绍痛阈的测量方法 ,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痛阈 测量 可靠性 综述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其神经阻滞疗法进展

    作者:刘兵;梁新梅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以顽固性慢性疼痛为特征,好发于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目前不十分明确,临床治疗困难,各种治疗方法 均为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其中神经妥乐平联合神经阻滞疗法是近年来临床治疗中的一种较新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肾移植患者带状疱疹神经痛综合治疗12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二立;宋建聪;金旭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的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12例患者予静脉点滴阿昔洛韦,紫外线皮损区体表照射和超短波神经节区照射,曲安奈德、甲钴铵和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液神经阻滞.结果 患者平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从治疗前9.3分降到治疗后2.1分(P<0.01),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 肾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患者采用抗病毒药物、理疗复合神经阻滞的综合治疗方法 安全、有效.

  • 射频治疗颅内良性肿瘤继发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涛;姜金玉;赵继宗;罗芳

    目的 总结以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颅内良性肿瘤患者经射频治疗的疗效.方法 射频治疗18例以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颅内良性肿瘤患者,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射频治疗后NR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并发症包括面部麻木、咀嚼运动障碍等.随访至术后13个月复发1例,24个月复发1例,均经再次射频治疗疼痛消失.结论 射频治疗对颅内良性肿瘤继发的三叉神经痛有满意疗效.

  • 多模式镇痛用于开颅术后切口局部疼痛疗效观察

    作者:陆菁菁;于书卿;钱柯;王集生

    目的 观察神经外科开颅患者术后切口局部疼痛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氨酚羟考酮多模式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129例择期开颅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记录术后1周内头痛的发生时间、部位、强度和性质.确诊切口局部疼痛后,分别给予氨酚羟考酮(治疗组)或罗痛定(对照组)口服.结果 开颅术后患者1周内切口局部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39.5%(51/129).治疗组疼痛缓解显效率为76.9%(20/26),对照组为36.0%(9/25)(P<0.01);治疗组疼痛强度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应用氨酚羟考酮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切口局部中-重度疼痛是开颅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氨酚羟考酮对其具有良好的疗效.

  • 肌筋膜痛综合征基于脊髓节段性敏感的诊断和治疗(二)

    作者:Bryan O'Young;Hy Dubo;Andrew A. Fischer;谢斌;王宁华;李建军

    4 节段性神经肌肉疗法(SNMT)治疗的目标是要逆转节段性敏感,所以必须同时治疗周围的疾病或损伤过程(周围敏化)以及由它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中枢敏化).这一治疗方法 将从根本上解除令患者感到沮丧难忍的痛觉过敏和触物痛感.没有降低SSS的治疗通常不能消除周围疼痛发生器,而只注重周围疼痛发生器的治疗可能只会暂时缓解疼痛而不能达到长期缓解的目的 ,疼痛症状和功能障碍还会复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