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중국강복리론여실천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影响因子: 1.3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759/R
  • 国内刊号: 张爱民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rtponline@263.net
  • 曾用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大重心-压力中心倾角法评估不同年龄人群静态平衡的研究

    作者:王尹芝;顾冬云;戴尅戎

    目的:应用大重心-压力中心倾角法比较青、中、老年人群静态平衡能力差异及特征。方法使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测力台,采集15名青年人(18~40岁)、10名中年人(41~65岁)及12名老年人(>65岁)在睁眼双足站立、闭眼双足站立、睁眼单足站立及闭眼单足站立4种状态下的重心及压力中心数据,计算其在矢、冠状面上的重心-压力中心倾角,以各组平均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睁眼双足站立及闭眼单、双足站立3种状态下,不同年龄段人群在矢、冠状面的倾角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睁眼单足站立时,青、中年组与老年组间,在矢、冠状面的倾角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睁眼单足站立下的大重心-压力中心倾角可以敏感地检测出老年人群的平衡功能衰退,有望为临床静态平衡提供一种新的静态平衡评估指标。

  • 认知训练结合吞咽实时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作者:杨丹;魏海棠;彭涛;陈燕;熊贤诗;夏道进

    目的:观察认知训练结合吞咽实时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并发认知障碍和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及认知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给予吞咽训练(常规吞咽基础训练和吞咽摄食训练实时电刺激)和认知训练,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常规吞咽基础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进行认知功能和吞咽功能的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MSE和VFSS咽通过时间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训练结合吞咽实时电刺激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并发认知障碍和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 脑梗死急性期淡漠预测因素的研究

    作者:王君;于治华;王正则;高连波;曹云鹏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淡漠与梗死部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相关,分析卒中后淡漠可能的预测因素。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作为病例组,体检者152名作为对照组。应用淡漠量表评估卒中后淡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头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评估梗死部位,改良Fazekas量表评价脑白质疏松程度,抽静脉血检测Hcy。结果病例组淡漠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显示,额叶病变(P=0.013)、基底节病变(P=0.004)、脑桥病变(P<0.001)、较高Hcy水平(P<0.001)是卒中后淡漠的危险因素。结论额叶病变、基底节病变、脑桥病变、较高Hcy水平可能是卒中后淡漠的预测因素。

  • 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大脑功能激活的影响

    作者:陈正威;张璞;恽晓平

    目的:研究计算机化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工作记忆及大脑功能激活的影响。方法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训练组,10名健康成年被试作为正常对照组。训练组接受4周工作记忆训练,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训练。训练前及训练后各被试均接受认知心理行为测验和神经影像学测验(任务态fMRI)。结果工作记忆训练可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工作记忆、流体智力及注意力水平(P<0.001);工作记忆训练可改善异常功能激活模式并使功能激活网络发生重组。结论工作记忆训练可作为有效的康复干预措施用于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康复。

  •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后站立位腰屈伸运动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作者:于瑞;王楚怀;潘翠环;许轶

    目的:研究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CNLBP)悬吊运动疗法(SET)治疗前后站立位腰屈伸运动时竖脊肌、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特征。方法30例CNLBP患者接受SET治疗,每周3次,持续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在站立位做腰屈伸运动时双侧竖脊肌(L1/2水平)和多裂肌(L4/5水平)在站立位、前屈运动、大屈曲及回到直立位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平均肌电值(AEMG),计算屈伸比(FRR)。结果治疗前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FRR均小于对侧(P<0.05);治疗后双侧竖脊肌和多裂肌FR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ET治疗后,CNLBP患者患侧竖脊肌、多裂肌的主动活动机能得到改善,屈曲-放松现象部分恢复。

  • 悬吊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作者:刘洪举;丘云锋;董玲;陈飞;覃婷;丁一航

    目的:观察悬吊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46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悬吊训练(SET)组(n=23)和持续被动运动训练(CPM)组(n=23)。CPM组给予持续被动运动训练,SET组给予悬吊训练。术前、术后15 d、术后3个月采用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量表(HSS)和姿势控制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5 d,SET组患者的膝关节大被动屈曲角度比CPM组增加6.0°(95%CI=0.9°~11.2°;P<0.01),膝关节大主动屈曲角度比CPM组增加5.7°(95%CI=0.4°~9.1°;P<0.01);但两组大主动伸展角度、大被动伸展角度、HSS评分(除活动度外)、姿势控制能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所有评估项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ET在短期内增加膝关节ROM比CPM更有效,可以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

  • 应用心理语言评定探讨1例听失认的语言加工损害机制

    作者:李咏雪;顾海风;张涛;陈少贞

    目的:应用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定系统明确听失认患者的诊断,探讨其语言加工损害水平,并预测其语言功能的预后。方法对1例左侧颞岛顶叶、右侧颞岛叶、双侧基底节脑梗死所致的听理解严重障碍的患者,采用汉语失语症语言评定系统在发病后4周进行首次语言评定,并对其进行语言训练,发病后8周、3个月再次进行评定,分析其语言加工损害机制及预后。结果患者发病4周后,听觉词-图匹配和视觉词-图匹配正确率分别为2.5%和95.0%(P<0.001);听觉语义知识和视觉语义知识正确率为5.6%和80.6%(P<0.001);进一步的听觉输入通路相关检查发现得分均很低,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听辨别、小差异单字听判断、环境声音识别;看图命名正确率67.5%,词复述0,词朗读70.0%,听写0,直接抄写100.0%;发病8周和3个月后语言评定显示,视觉词-图匹配(均100%)、视觉语义知识(97.2%、100%)完全恢复;看图命名(87.5%、90%)、词朗读(87.5%、97.5%)、看图书写(77.5%、87.5%)和抄写(均100%)有所改善;而听觉词-图匹配(5.0%、7.5%)、听觉语义知识(2.8%、5.6%)、复述(0、3.3%)和听写(均为0)未见改变。结论该例以听理解障碍(尤其是听觉语音识别缺陷)为主要语言障碍的患者诊断为听失认。通过3次评定可预测其语言功能的预后,提高这种特殊类型语言障碍患者治疗的针对性。

  • 清热通淋丸治疗脊髓损伤并发尿路感染的效果

    作者:卢守四;吴娟;付光

    目的:探讨清热通淋丸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脊髓损伤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脊髓损伤并发尿路感染患者55例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8)。对照组服用左氧氟沙星片,每次500 mg,每天1次,共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清热通淋丸,每次1.6 g,每天3次。共14 d。观察两组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症状的改善时间,给药前后尿白细胞数及尿细菌定量培养的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63.0%)(P<0.05);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白细胞、尿细菌定量培养数均显著减少(P<0.001),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体较低。结论清热通淋丸联合左氧氟沙星片可改善脊髓损伤并发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病原菌清除率。

  • 鲑鱼降钙素治疗脊髓损伤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作者:李军;杜良杰;刘宏炜;周天健;董学超;范维娇;郭韵;王冲;高峰;杨德刚;陈亮;杨明亮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治疗脊髓损伤所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4年9月本科收治的脊髓损伤致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在康复理疗的基础上单纯给予维生素D3,观察组则在康复理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3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共6个月。测定治疗不同时间段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及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观察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PTH、BG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1,25-(OH)2D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加用鲑鱼降钙素可有效减轻脊髓损伤所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性疼痛程度,提升患者骨密度。

  • 全膝置换术中髌周神经部分去极化与全部去极化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曹万军;朱绍灵;刘显东;唐承杰;郑金文;陈星宇;刘颖;肖鹏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周神经部分去极化及全部去极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TKA患者66例(80膝)分为髌周神经部分去极化组(A组,42膝)和全部去极化组(B组,38膝)。术前及术后3个月、半年分别进行膝关节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术前膝关节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疼痛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所有评分均改善(P<0.05);但两组间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髌骨周围神经部分去极化技术可减少术后膝前痛等,其效果与全部去极化技术相当。

  • 强制性运动疗法促进脑卒中后功能恢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培乐;白玉龙

    本文主要综述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能力恢复的起效机制。CIMT可促进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神经元的新生,并促进缺血半暗带区新生神经元的存活和分化;还可促进来自健侧大脑的皮质脊髓束纤维在脊髓颈段向患肢侧的交叉,进而对神经传导通路产生可塑性影响。生长抑制蛋白勿动蛋白(Nogo-A)可因CIMT训练而下调,从而减弱神经损伤后对纤维生长的抑制。除此之外,CIMT还可通过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Rho激酶等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尽管如此,CIMT所引起的神经系统结构重塑是否在肢体功能支配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分子机制的研究也多缺乏必要的相关分子抑制与促进效应的论证。

  • 面神经功能评定方法

    作者:舒湘宁;马跃文

    面神经功能评定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疗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评估预后的主要工具。基于易掌握、易推广、成本低等因素,主观评估系统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方法。客观评估系统在指标量化、可重复性、评价者间一致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即使受限于技术、成本等因素,也会成为未来应用的主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回顾不同时期和类型的面神经功能评估系统在面神经功能评定中的临床应用,对现有各种面神经功能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为科学、合理地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疾病中制定、筛选和应用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提供参考与借鉴。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携带者心脏损伤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梦芸;吴士文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病。DMD基因携带者可在没有肌无力情况下出现心脏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并提前预防可以改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DMD基因携带者心脏损害的早期检查手段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血管造影术等。不同检查手段从不同角度评估DMD基因携带者心脏损伤情况。

  • 神经在皮肤创伤再生和瘢痕愈合中的作用

    作者:张瑾;解扬子;张选奋

    神经是皮肤感觉和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的基础,也通过多种机制调控创伤再生和瘢痕愈合等病理过程。尽管失神经支配的皮肤伤口能够愈合,但神经通过启动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和神经营养作用增加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促进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Ⅰ型、Ⅲ型胶原的表达,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和释放神经肽等机制促进皮肤伤口愈合。如果各种参与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神经血管和皮肤附属器能有机装配则再生修复,否则瘢痕愈合。神经自身主要在创伤修复早期和瘢痕塑形期通过轴突的生长修复,其生长速度明显较肉芽组织形成和瘢痕化慢。而且,不同神经纤维的轴突生长也不完全相同。外源性神经肽可促进难愈性伤口愈合,神经肽拮抗剂或高选择神经切断等失神经措施可减轻瘢痕增生。因此,了解神经和各种修复成分在创伤再生修复与瘢痕愈合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有助于寻找促进皮肤和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方法。

  • 活血化瘀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的影响

    作者:师伟;李晔紫;赵海滨;杨丹丹;姜天元;李东方;翟瑶瑶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对大鼠心肌组织微环境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中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n=8)和G-CSF组(n=8)。各组均于造模3 h后给予相应药物,连续6 d,第7天处死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梗死心肌边缘区CD34、VEGF、Ki-67阳性细胞表达。结果模型组、中药+G-CSF组和G-CSF组CD34、VEGF、Ki-67阳性细胞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中药+G-CSF组、G-CSF组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G-CSF组CD34、VEGF阳性表达高于G-CSF组(P<0.05),两组Ki-67阳性细胞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能够提高CD34和VEGF的表达,其作用优于单独使用G-CSF,可以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线粒体Caspase-3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上官豪;柳维林;陈文列;郑薏;王鲜;林云娇;王露露;陈立典;陶静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围区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和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电针偏瘫侧曲池、足三里穴30 min。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较模型组降低(P<0.05);电镜下电针组较模型组核染色质均匀,线粒体数量增加;电针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caspase-3、Bax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可通过线粒体-caspase-3途径抑制缺血周围区皮质神经细胞凋亡。

  • 神经酰胺通过JNK/c-Jun信号通路诱导胶质瘤细胞自噬性死亡

    作者:张露勇;张淼;刘师卜;李锐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对胶质瘤细胞87-MG和U251自噬性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和流式细胞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神经酰胺刺激87-MG和U251细胞后细胞存活和凋亡的改变;电镜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自噬和JNK/c-Jun信号通路的改变,JNK药理性抑制剂SP600125特异性抑制JNK通路,观察其对神经酰胺诱导自噬死亡的影响。结果神经酰胺刺激24 h后,87-MG和U251存活呈现时间依赖性下降(P<0.05);相应的细胞死亡数目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但凋亡性死亡比例较低;神经酰胺刺激后镜下观察到的自噬小体计数,LC3B/LC3A和Beclin-1的表达以及JNK/c-Jun的磷酸化程度都增加(P<0.05)。提前给予SP600125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活性后,可以阻断神经酰胺诱导的细胞自噬性死亡(P<0.05)。结论神经酰胺可诱导胶质瘤细胞87-MG和U251出现自噬性死亡,机制可能与JNK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 颈椎骨折脱位并发前脊髓综合征32例分析

    作者:张军军;张艳;刘志旺;卢占斌;王立功;周钱宏;陈先;黄玉国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并发前脊髓综合征(ASCS)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32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ASCS患者的资料,对受伤机制、病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损伤特点采用单纯前路手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发病机制:过屈型损伤22例(68.75%),垂直打击5例(15.62%),过伸型损伤1例(3.12%),混合因素致伤4例(12.5%)。病理特点:单纯前脱位4例(12.5%),骨折并发前脱位28例(87.5%)。诊断:入院初步诊断时仅8例成功诊断为ASCS,其余24例皆笼统为脊髓损伤。结论 ASCS并非少见,颈椎屈曲型损伤为其主要受伤机制。前脱位和骨折并发前脱位较常见,严格查体辅助CT、MRI有助于明确诊断。根据损伤机制,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是适当的治疗方法。

  • 脊髓损伤后粘连性肠梗阻35例报道

    作者:龙志华;高飞;徐青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普外科接受诊治的35例脊髓损伤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脊髓损伤后均因各种原因有过腹部手术史,结肠代膀胱术后22例,胆囊切除术后13例。其中胸10~腰1段脊髓损伤25例,颈段脊髓损伤10例。26例(74.3%)非手术治疗后痊愈,9例(25.7%)行手术治疗。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腹部手术后发生肠梗阻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及时行剖腹探查。

  • 改良膀胱冲洗技术预防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建梅;蒋春燕;李娜;杜春萍

    目的:观察改良膀胱冲洗技术预防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500 ml改良膀胱冲洗,隔天1次;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500 ml传统膀胱冲洗,每天1次。结果治疗后4周和6周,观察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膀胱冲洗技术可降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

  • 康复治疗专业环境改造教学策略浅析

    作者:刘根林;李建军

    康复治疗学专业应重视环境改造的教学工作。环境改造的教学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关心患者生活环境的工作习惯;掌握国际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标准;鼓励探索环境改造的实用设计;注重环境改造的实习操作;关注无障碍知识的普及教育。

  • 书讯

    作者:

    《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文库》已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库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顾明远、张海迪任总顾问,朴永馨、林宝贵、方俊明、励建安、贝维斯、卓大宏等任各分册学术顾问,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丁勇任总主编,励建安、李晓捷、陈小娟、许家成、杜晓新、黄冬、盛永进、何侃等任分册主编。

  • 第九~十期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言语康复治疗师(免费)培训班通知

    作者:

    从2013年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拟利用3~4年的时间联合举办10期言语听力康复治疗师免费培训班。前八期学习班已顺利结束,获得学员一致好评。2015年我们拟举办后两期培训班。学习班为2015年国家级继教项目2015-16-00-026(国),每期Ⅰ类学分10分。

  • 国际脊髓损伤:脊柱干预及手术操作基础数据集

    作者:MF Dvorak;E Itshayek;MG Felings;AR Vaccaro;PCWing;F Biering-Sorensen;VK Noonan;康海琼(译);周红俊(译);刘根林(译);郑樱(译);张缨(译);郝春霞(译);卫波(译);王一吉(译);逯晓蕾(译);袁媛(译)

    研究设计调查专家意见、反馈及共识。目的描述国际脊髓损伤(SCI)脊柱干预及手术操作基础数据集的开发及其中包含的变量。设置国际工作组。方法成立专家委员会以选择及确定数据项目。将数据集送至相关的委员会及组织征求意见。考虑所有的建议后,国际脊髓协会及美国脊柱损伤协会认可了终版本。结果数据集包括9个变量:①干预/操作的日期及开始时间;②非手术卧床休息及外固定;③脊柱闭合性干预,手法治疗和/或脊柱复位;④手术流程—入路;⑤干预完成或手术结束的日期及时间;⑥手术流程—切开复位;⑦手术流程—对神经的直接减压;⑧手术流程—固定及融合—节段数量;⑨手术流程—固定及融合—节段水平。所有变量均用数字或字符进行编码。本文中各项脊柱干预及操作均得以编码(变量1~7),各脊柱节段水平亦得以描述(变量8~9)。应用临床病例举例说明如何完成该数据集。结论开发国际脊髓损伤脊柱干预及手术操作基础数据集的目的为便于各研究、中心及国家之间对脊柱干预及手术操作进行比较。

  • 原花青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胶质酸性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春梅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原花青素组(A组)和对照组(B组)。采用Allen法复制大鼠T9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于术后1 d、3 d和7 d对各组大鼠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和斜板试验;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脊髓GFAP和BDNP的表达。结果术后3 d、7 d,A组大鼠BBB评分和斜板试验成绩均优于B组(P<0.05)。术后1 d、3 d及7 d,A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优于B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A组GFAP表达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BDNF表达均显著高于B组(P<0.001)。结论原花青素可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GFAP的表达,促进内源性BDNF的合成,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

  • 脊髓损伤后衰老

    作者:王玉明;冯雨桐;李建军;武永刚

    脊髓损伤改变了人体功能及生活方式,使各个系统器官储备能力降低,超出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与生理衰老重叠并出现过早衰老。本文综述近年相关研究,分析受伤时年龄、当前实际年龄、损伤后时间等因素与功能减退关系,预测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变化,确定影响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因素。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衰老 综述
  •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新修订及解读

    作者:王一吉;周红俊;李建军;刘根林;郑樱;郝春霞;张缨;卫波;康海琼;逯晓蕾;袁媛

    目的:探讨新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2013)检查表的修订之处及其意义。方法通过详细对比ASIA国际标准委员会提供的新版ISNCSCI-2013检查表(英文版)与ISNCSCI-2011检查表(英文版),找出修订之处,同时根据ISNCSCI-2011检查表使用体会,分析其修订意义。结果与ISNCSCI-2011检查表相比,ISNCSCI-2013共有11处改动。新版的检查表更便于区分和强调某些条目,同时对某些条目进行了细化。结论 ASIA标准委员会根据应用ISNCSCI-2011检查表的实践体会,对该检查表进行较大的修改,提出了更加科学的记录方法,使之能更加直观、清楚地反映出检查结果。本次修订更有利于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估结果的记录和判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