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중국강복리론여실천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影响因子: 1.3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759/R
  • 国内刊号: 张爱民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rtponline@263.net
  • 曾用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重复局部肌肉振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

    作者:袁小敏;琚红艳

    目的 观察重复局部肌肉振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选择在本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复局部肌肉振动,分别作用于患者的掌心、前臂桡侧腕伸肌腱、肱二头肌及肩胛周围肌肉;对照组接受相同时长的安慰刺激.每天1次,每周5 d,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力指数上肢部分(MI-UE)、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对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FMA-UE、MI-UE及FTHUE-HK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F>2.577,P<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153,P<0.05).结论 重复局部肌肉振动疗法有助于提高偏瘫早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 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效果

    作者:申嘉怡;张通;胡雪艳;王文竹

    目的 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对于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44例脑卒中后左侧单侧忽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试验组(n=22).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动态风景视频观察训练,试验组接受动作观察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1周和训练3周后用中国行为性忽略测试-香港版(CBIT-HK)常规测试中的4项(短线划销、字母划销、星星划销、二分线段)进行评估,并比较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训练1周后,两组CBIT-HK常规测试4项分数大多较训练前改善(t>2.712,P<0.05),且试验组线段二等分百分比显著优于对照组(t=4.822,P<0.001);训练3周后,两组CBIT-HK常规测试4项分数及MMSE、FMA、ADL评分均较训练前改善(t>1.596,P<0.05),试验组的短线划销、字母划销及线段二等分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t>3.577,P<0.01).结论 动作观察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单侧忽略症状.

  • 基于汉语高频名词下词图匹配语义判断任务的设计与运用范式

    作者:常静玲;张斌龙;谭中建;樊瑞文;韦宇飞;高颖

    目的 探索基于汉语高频名词的词图匹配语义判断任务的设计思路,以及该任务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研究方法,为该领域研究提供范式.方法 阐述汉语高频名词的词图匹配判断任务的材料来源和设计流程,并纳入1例健康受试者,进行词图匹配语义判断任务下的fMRI、ERP实验,将任务下采集的fMRI/ERP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该任务在fMRI/ERP实验中的可行性.结果 fMRI结果显示,与注视"+"时相比,受试者在词图呈现时右侧额中回激活增高;与词图匹配条件相比,受试者在词图不匹配条件下右侧颞中回激活增高.ERP结果显示,词图匹配条件下受试者左侧额颞区激活较明显,词图不匹配条件下右侧额叶区激活较明显.结论 基于本实验设计,采用fMRI、ERP技术均可以获得语言相关脑区激活效应,提示本任务可用于探索汉语语言的脑加工机制.

  • 电针结合音乐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磁共振波谱脑神经代谢物变化的影响

    作者:张一帆;白文;杨嘉颐;张扬红;李丽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音乐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磁共振波谱前额叶白质神经生化代谢物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n=30)和电针音乐治疗组(n=30),同时招募20例正常对照组.三组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磁共振波谱检测双侧前额叶白质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变化.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减分率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电针音乐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Z=-0.145,P>0.05).治疗前电针音乐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双侧前额叶白质Cho/Cr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3.093,P<0.01).治疗后电针音乐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双侧前额叶白质Cho/Cr均升高(t>2.219,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050,P>0.05).结论 胆碱水平可能是卒中后抑郁患者白质中胶质细胞及髓鞘功能和完整性的神经生化学基础,前额叶白质中胶质细胞和髓鞘功能的调节可能是电针结合音乐治疗的作用靶点之一.

  • 冠心病康复有氧运动不同强度设定方法的一致性研究

    作者:刘功亮;杨坚;王人卫;李擎;范利

    目的 探讨冠心病康复不同有氧运动强度设定方法的一致性,为基层康复机构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提供安全有效的强度设定方法.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选取本院低、中危冠心病患者25例,采集安静心率和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获取无氧阈和峰值摄氧量.休息1 d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分别使用无氧阈法、峰值摄氧量法、心率储备法、年龄预计法和安静心率+20法计算靶心率,比较不同方法确定靶心率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结果 年龄预计法确定的靶心率与无氧阈法无显著性相关(r=-0.131,P>0.05),两者存在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安静心率+20法所推算的靶心率与无氧阈法无显著性相关(r=0.372,P>0.05);峰值摄氧量法确定的靶心率与无氧阈法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相关(r=0.872,P<0.0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Bland-Altman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心率储备法确定的靶心率与无氧阈法之间存在非常高度显著性相关(r=0.836,P<0.00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Bland-Altman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结论 年龄预计法、安静心率+20法确定的有氧运动靶强度与无氧阈法不具有相关性和一致性;心率储备法、峰值摄氧量法确定的有氧运动靶强度与无氧阈法相关,具有一致性.

  • 悬吊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何宇;韩小钗;孙年怡;王志强

    悬吊运动疗法作为一种新型康复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简述悬吊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介绍其在改善脑卒中后步行功能、平衡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功能方面的效果.

  • 脊髓损伤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杨新乐;王明;杨成伟;徐雅洁;甄平

    脊髓损伤常导致机体不同程度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造成永久残疾,且并发症多,难以治愈.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新发展的技术,通过分析个体应激后代谢物的变化,找出用于辅助诊断、治疗或判断预后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能够在疾病早期为患者制定佳的治疗及康复方案.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在脊髓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监测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鉴别了一些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但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相关生物标志物也缺少临床试验的验证.

  •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脑卒中患者居家照护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慧霞;梅永霞;林蓓蕾;梁莉莉;张振香

    居家脑卒中患者在疾病知识、用药、监测、康复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患者迫切需要居家照护.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能够提供疾病知识、协助健康监测、提醒用药、进行康复指导和症状管理,增加社交以及提供紧急救治策略,可为脑卒中患者居家照护提供一种新方法;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如功能设计单一、设计开发缺乏医疗机构参与、缺少权威的质量评价工具、应用人群局限性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保存体能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玉明;宫慧明;额尔敦达来;冯雨桐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的肌力和耐力有限,同时会新发生疲劳和无力,因此在生活中必须节省使用体能.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保存体能,需结合多学科支持来减轻症状及维持功能.患者实现保存体能需要建立使用体能的详细目录、咨询医生、评估及改善睡眠、控制体质量、空间及物品条理化、简化日常工作和家务、寻求帮助、计划休息时间、注意天气变化、识别抑郁和孤独的征象.在居家事务、烹饪、清洁、办公、户外活动中,患者要以尽可能使用保存体能的生活方式进行.

  • 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作者:潘宋斌;万琳;邵卫;唐坤;姚汉云

    目的 探讨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SPF级Sprague-Dawley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角颗粒组,每组10只,余10只备用.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模型,其中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假手术前或缺血再灌注前30 min予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黄角颗粒组在缺血再灌注前30 min予黄角颗粒溶液10 ml/kg(生药含量1 g/ml)灌胃.再灌注24 h后,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检测各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HE染色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形态,TUNEL检测各组脑细胞凋亡,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黄角颗粒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01),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和脑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 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脑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和Bax的表达均降低(P<0.05),Bcl-2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与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细胞凋亡相关.

  •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构建残疾人社区体育活动的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

    作者:李安巧;李欣;邱卓英;王国祥;杨剑;李继刚;张爱民;刘巧艳;井淇;黄珂;葛晶晶;鲁心灵;田红梅

    目的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的《社区康复指南》架构,分析中国残疾人社区体育的政策理论,构建残疾人社区体育活动理论架构与方法,为残疾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发展理论方法.方法 使用政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 《社区康复指南》 架构,系统分析残疾人社区体育活动的功能.结果 残疾人社区体育活动通过为残疾人增能赋权的方式,实现残疾人健康、教育、谋生和社会融合的功能.结论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构建残疾人社区体育的理论和政策架构,促进落实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残疾人社区体育,加强社区体育的指导与支持服务,促进残疾人社区体育与社区康复的融合,实现社区包容性发展.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免疫治疗策略

    作者:方丽波;刘广志;薛迎红

    在遵循循证医学基础上,结合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的作用机制,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急性期治疗、预防复发治疗及潜在的免疫治疗.急性期治疗以抑制炎性应答,降低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滴度为主,主要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血浆置换疗法.缓解期治疗以抑制T细胞、B细胞的增殖及去除体内B细胞为主,减少复发次数,主要给予硫唑嘌呤、利妥昔单抗及吗替麦考酚酯等.未来NMOSD的治疗将更趋于靶向性/特异性,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阻断致病性AOP4抗体与其抗原的结合,减少致病性AQP4抗体生成,阻断致病性抗体-抗原结合后的下游反应;主要包括aquaporumab、托珠单抗、DNA疫苗、抗CD19单克隆抗体(MEDI-551)、艾库组单抗及贝伐单抗等.

  • 井淇1,2,3,邱卓英3,4,5,嵇丽红1,2,马桂峰1,2,李伟1,2,王培承1,2,

    作者:井淇;邱卓英;嵇丽红;马桂峰;李伟;王培承;盛红旗;郑文贵;马安宁;李安巧;陈勃源

    目的 分析我国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在岗人员变动趋势与现状,了解我国残疾人康复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残疾人康复人员配置发展和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收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数据库数据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差异分析对残疾人康复人员总量、结构和培训等现况与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在岗人员总量先增后减,总量上2016年比2012年增长2.49万人,增长12.62%,每个残疾人康复机构在岗人员数平均从2012年的33.89人/机构下降到2016年的28.33人/机构,下降16.42%.构成方面,省级康复机构在岗人员占比2015年比2012年减少21.95%.康复人员的培训期数和人数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我国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在岗人员总量减少趋势尚未扭转,相对不足的形势仍然严峻;专业人员占比还需进一步优化;培养培训工作有待加强.建议基于康复服务发展和需求制订专业人员发展的政策规划;加大培养培训投入力度;加大高校康复人才培养力度;增强康复职业吸引力.

  • 健康人不同姿势站立和步行时姿势图参数的重测信度研究

    作者:陆蓉蓉;高天昊;李策;郭帅;王志勇;白玉龙

    目的 在脑卒中患者恢复中,维持站立位和坐位的能力对后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临床上缺乏对姿势控制能力有效的定量评价方式.本研究评价以骨盆质心为基础的姿势图参数在评价不同姿势站立和适宜速度步行时的可靠性.方法 2018年5月17日至6月3日,纳入79例健康青年人,在智能化下肢助行机器人上分别进行双脚站立、左/右脚站立和10 m适宜速度步行评定.运动结束后由系统自动计算出姿势图参数.测试分两次进行,两次测试间隔1 d.结果 在双脚站立姿势图测定中,额状面平均摆幅、矢状面平均摆幅、重心移动轨迹总长度和重心移动总面积的组内相关系数(ICC)>0.70;在左/右脚站立姿势图测定中,左脚站立相所评估参数的ICC>0.70,右脚站立相上述参数的ICC>0.49.在适宜速度10 m步行姿势图测定中,重心移动轨迹总长度和重心移动总面积的ICC>0.75.将受试者不同姿势站立相姿势图进行比较,发现双脚站立较单脚站立更为稳定(P<0.01),优势侧对站立稳定性并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以骨盆质心为基础进行姿势图评价能可靠地反映在双脚站立、左/右脚站立和适宜速度步行时的姿势控制,在正常人群中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 前交叉韧带断裂三维不对称度步态分析初探

    作者:李玳;于宏;梁子轩;黄红拾;石海华;刘晓民;敖英芳

    目的 步态分析对于下肢损伤部位及程度描述具有重要作用,而对称度是步态特征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将在三维空间定量描述步态信息及其不对称度,深入挖掘步态信息,完善疾病异常步态特征分析.方法 基于惯性步态传感器获得不同部位的冠状面-矢状面角度变化信息,反向重建步态空间矢量,构建运动曲线,形成基于三维空间角度矢量距离的运动对称性检测方法.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对健康人(正常组)和单纯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ACL组)进行特征分析,验证其效果.结果 小腿、大腿和膝关节不对称度D方面两组有较好的区分效果(P<0.05).其中小腿空间运动矢量特征对组间辨识度较高且区分相对稳定,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无关.结论 通过两侧惯性传感器获得左右肢体时间-冠状面-矢状面空间曲线图,在三维空间中计算相应周期所有时间点的欧式空间距离平方的平均值,可作为步态不对称度分析方法.

  • 成都地区成人股骨头坏死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唐涛;苟远涛;唐俊;何舰;牟帅;赵亮;臧振峰;徐练;杨梅;李燕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患病情况及发病特征,并进一步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自行设计调查表格,采用入户或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44例(797髋)股骨头坏死患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危险因素、诊断、分期及治疗情况等.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4例患者,其中男性392例,女性152例,男女之比为2.58:1;年龄19~90岁,平均55岁;双侧同时发生股骨头坏死253例(46.51%);初次诊断股骨头坏死中国际骨循环学会分期,Ⅰ期3.64%,Ⅱ期6.15%,Ⅲ期8.41%,Ⅳ期81.81%.病因构成为酒精性(52.39%)、激素性(16.18%)、创伤性(11.58%)、先髋发育不良性(5.88%)及其他类型(13.97%).结论 成都地区成人股骨头坏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疾病分期以Ⅲ~Ⅳ期所占比例大;酒精或激素的大量摄入是导致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其中男性以酒精性为主,女性以激素性为主.

  • 弥散张量成像对皮质下失语症发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姚婧璠;陈红燕;张玉梅

    目的 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束示踪技术(DT-FT),探讨正常人语言功能区纤维连接特点以及皮质下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选择正常被试20例和经MRI证实病变位于皮质下结构并表现为失语的脑卒中患者3例,根据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标准,运动性失语2例,传导性失语1例.采用DTI及DT-FT观察语言功能区、对侧镜像区的各向异性(FA)以及纤维束的数量、走形等.结果 正常被试语言功能区神经纤维走行十分复杂,与其他部位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发生广泛联系,个体间差异不大.3例失语症患者中,语言功能区或弓状纤维束FA较对侧镜像区降低,纤维束破坏、数量减少、变形或移位.结论 语言功能相关结构十分复杂,除皮质外,多种白质纤维束、皮质下结构也参与其中.语言功能区纤维受损、变形或移位,可能是皮质下失语症的发病机制.

  • 卒中后命名性失语症脑损伤定位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娜;张玉梅

    卒中后命名性失语症特指以命名不能为主要症状的卒中后失语综合征,其脑损伤部位一直不明确.近年来,基于MRI T1WI的脑区定位研究发现,卒中后慢性期命名性失语症病变部位不确定,而急性期命名性失语症病变部位多位于优势半球颞叶;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提示,皮质下白质,尤其是左侧额下回白质在命名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fMRI的脑网络研究认为,命名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损伤与一些特定灰质脑区间的连接破坏有关.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语言加工可以划分为不同步骤,每一步又由不同脑区负责,而且对于不同词性,如动词和名词的加工,其过程也有不同.

  • 获得性失读症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博;张皓

    获得性失读症是因大脑损伤引起的获得性阅读能力受损.本文根据失读症患者阅读错误的认知神经语言心理学特点,总结针对性训练方法.

  • 卒中后失语症语言康复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刘雪云;柯俊;李坦;韩春艳;方琪

    脑卒中所致失语症是一个普遍和致残性疾病.影响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因素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失语的类型及脑卒中严重程度等,个体因素还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利手、受教育水平以及其他可能增强语言恢复的因素.语言功能恢复的机制有血流再灌注、神经功能联系不能的恢复、复苏结构断离以及语言网络功能重组.右侧大脑半球可能阻碍失语症患者语言的恢复;非语言特异相关脑网络与失语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针对卒中后失语症,除了经典的言语-语言治疗外,以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为主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其他辅助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中医针灸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