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중국강복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242
  • 国内刊号: 11-254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rehabi.com.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卓大宏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症与无失语症患者认知状况的研究

    作者:王琰;范建中;张建宏;王俊;何靖雯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症患者与无失语症患者的认知状况及其与失语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12月住院或门诊重型脑外伤患者,对符合标准的患者统一采用中国康总研究中心的失语症筛查量表(CRRCAE)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表现、CT或MRI结果将患者分为失语组及无失语组;两组均应用洛文斯顿认知评定成套检测量表(LOTCA)检测;比较两组患者LOTCA检测结果,并将失语组患者CRRCAE量表的各项分值与LOTCA表各项分值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重型脑外伤后失语组患者与无失语组患者在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作、视运动组织、逻辑思维各项有显著件差异(P<0.01),失语组患者CRRCAE检查量表与LOTCA检查量表各项结果间有不同的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后失语症患者与无失语症患者的认知状况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失语症的表现有关.

  • 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和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

    作者:韩彤立;邹丽萍;郑华;伍云;申昆玲;吕忠礼

    目的:探讨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与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2月-2007年2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康复中心治疗的116名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基本信息和高危因素,应用GMFCS对粗大运动能力进行分级.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中孕龄<37周的早产儿70例(62.5%),<2500g的低出牛体重60例(54.5%),出生窒息46例(39.7%),孕期感染27例(23.3%),双胎16例(13.8%),早产合并低出生体重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同归方程有意义(P<0.001).结论:早产合并低出生体重与GMFCS相关,更倾向于发展为 GMFCSⅢ.出生窒息、孕期感染和双胎与GMFCS无关.

  • CT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治疗顽固性舌咽神经痛的观察

    作者:孙海燕;武百山;何明伟;杨立强;倪家骧

    目的:观察CT引导下颈外侧入路射频热凝毁损对于顽固性舌咽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32例顽固性舌咽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行颈外侧入路经皮穿刺,行射频热凝舌咽神经毁损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出院后随访时的疼痛情况、情绪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4例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其余2例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术后疼痛消失.随访期间28例疼痛消失无复发,2例在出院1个月内疼痛消失,1例仍部分缓解,1例喉癌继发性舌咽神经痛在术后2个月复发.所有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与情绪评分明显降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颈外侧入路舌咽神经射频热凝毁损术具有安全疗效可靠和定位准确的特点,可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作者:王忠华;聂会勇;吕建国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射频消融、臭氧介入和两者联合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acNab)标准分析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比较2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疗效,MacNab标准分析结果,联合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VAS评分后,联合组均明显优于射频组和臭氧组(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是一种临床上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干预治疗作用

    作者:郭联;孙莉莉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观察叶酸、Vit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分析法测定80例MCI患者(MCI组)血浆Hcy、叶酸、VitB12水平,并与78例健康人(对照组)对照;其中MCI患者中选出高Hcy血症者47例再按有无接受叶酸、VitB12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Hey水平变化及MMSE评分变化.结果:MCI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P<0.05);叶酸、VitB1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叶酸、VitB12治疗组Hcy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Hcy水平低于非治疗组(P<0.05).治疗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与非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CI患者存在高Hcy血症及叶酸和VitB12的缺乏;补充叶酸和VitB12可降低血浆Hcy水平.

  • 运动学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才;杨少华;洪芳芳;周远京

    目的:探讨运动学习联合生物反馈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瘫患儿按性别、年龄、分型、病情进行前瞻性随机配对设计.对照组(28例):采用运动学习法;观察组(28例):运动学习法+生物反馈疗法.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66项),以盲法测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66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分值比较P<0.05;分值改变量比较P<0.01).结论:运动学习联合生物反馈能更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 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粗大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开寿;麦坚凝;何璐;李金玲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粗大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的结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以接受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的粗大运动(GM)和精细运动(FM)技能评估量表评定的522例年龄小于1岁的脑瘫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变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确定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运动技能发育的结构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其相关程度.结果:不同出生体重组别间患儿GM、FM各项原始分和标准分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的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项标准分值均明显低于反射项(t值分别为23.82、32.27、37.06、26.92,P<0.001).不同出生体重组别患儿反射、姿势和移动项标准分值与FM分值具有良好相关性(r=0.39-0.85,P<0.01),且抓握、视觉-运动整合项标准分值与GM分值也有良好相关性(r=0.55-0.85,P<0.01).结论: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的反射发育明显好于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发育,其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 肩部常见软组织压痛点的临床研究

    作者:冯沃君;曾广南;胡永祥;李义凯

    目的:明确肩部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常见压痛点的分布规律及临床特征.方法:对54例主诉肩部疼痛的患者行仔细的局部压痛点指压检查及解剖定位,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量化评分.结果:按压痛的发生率,肩部软组织损伤的常见压痛点主要分布于上斜方肌、冈下肌、肩峰下、喙突、肱骨结节间沟、喙突与肱骨小结节间、肱骨小结节以及肩胛骨外侧缘等处,且以上斜方肌、冈下肌、喙突、肱骨小结节和肩峰下等处的压痛明显.结论:肩部压痛点分布广泛,以三角肌区前部和肩胛区的压痛点多且压痛明显.肩部软组织损伤以肌筋膜痛多见,其压痛多为1处;而冻结肩和肩袖损伤的压痛点则较多.临床诊治肩部软组织痛时,应考虑上述特点.

  • 复方地黄方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行为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何建成;王振华;袁灿兴;庄燕鸿

    目的:观察复方地黄方对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行为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腩右侧黑质造成偏侧PD模型.模型组用复方地黄方(4.14g/ml,2ml/d)中药进行治疗,此外设立了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观察PD大鼠神经行为学、氧化应激的变化及复方地黄方的作用.结果:PD模型组进行复方地黄方治疗后有明显的神经行为学改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明显降低,活性氧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结论:复方地黄方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 L-谷氨酰胺对大鼠次声性脑损伤的防护效应木

    作者:滕光寿;李玲;袁华;牟翔;陈景藻;张美霞;李永明

    目的:探讨L-谷氪酰胺对16Hz 130dB次声暴露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血清S-10013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次声组、次声+药物组及药物→次声组,分别将次声组、次声+药物组及药物→次声组暴露于16 Hz 130dB次声环境中,正常对照组也置于次声舱内,但不给予次声作用.次声+药物组及药物→次声组分别在次声暴露后和次声暴露前饲料中加入药物.上述各组大鼠经7d相应处理后测试其记忆功能、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次声对照组记忆功能明显下降(P<0.01),S-100β蛋白水平有明显升高(P<0.01);次声+药物组、药物→次声组与次声组比较,其学习记忆功能有显著性提高(P<0.05),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16Hz 130dB次声可引发大鼠脑损伤,使其记忆功能受损,S-100β蛋白水平升高;L-谷氨酰胺对次声性脑损伤具有防护和治疗的效应.

  • 新兵耐力训练强度的主观体力感觉与心率控制方程及其应用效果

    作者:秦永生;郝占国;宋立新;刘兴太

    目的:应用主观体力感觉(RPE)量表来预测武警新兵不同慢度的耐力圳练时的RPE值和心率制订控制训练强度的方程,为部队新兵耐力训练提供简单科学的方法.方法:把RPE和运动负荷心率相结合,运动负荷的大心率(MHR)监测从50%MHR至90%MHR分为9个运动等级,记录对应的RPE值,建立主体感觉和训练心率的回归方程.随机选择新兵分为实验组(32名)和对照组(32名),进行为期8周的耐力训练.实验组按照RPE控制方程实施RPE感觉等级的耐力负荷强度安排,每周训练3次.对照组按部队现状训练. 结果:新兵训练心率的同归方程为:新兵心率=37.45+7.43x新兵RPE(R=0.952);通过应用回归方程,用RPE值调控新训战士的耐力训练8周后,实验组的VO2max、体力劳动能力(pwc)170、3000m跑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兵耐力训练强度的RPE控制方程能够应用战士训练实践,能够有效提高训练效果.

  •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热休克蛋白的影响

    作者:刘胜辉;尹博英;霍玉娥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热休克蛋白(HSP70)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6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0 min,放松结扎线再灌注240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0 min后,再灌注10s,缺血10s,连续3个循环,然后再灌注240min;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同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结果:①血清肌酸激酶活性测定: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肌酸激酶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712.13±42.77),(935.17±57.99),(282.74±29.54)U/L,P<0.05,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心肌凋亡细胞计数:再灌注结束后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14.3±2.7)%,(22.3±3.6)%,(P<0.05).③心肌热休克蛋白表达:缺血后处理组较对照组心肌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缺血冉灌注损伤,其机制町能与增强热休克蛋白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 低氧联合运动对大鼠肺血管重构的保护作用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静;薄海;李雪华;刘亚敏;张红英

    目的:探讨低氧与运动联合应用对大鼠肺血管重构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揭示低氧/缺氧适应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C组)、低氧组(H组)和低氧与运动联合组(H+E组).H组与(H+E)组置于模拟海拔3000m,8h/d,6d/周,5周;(H+E)组辅以低负荷跑台训练,5.,15m/min,1h/d.测量肺动脉平均压(mPAP)、血管(WT)%、(WA)%,RT-PCR检测CTGF m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H组与(H+E)组大鼠 mPAP、WT%、WA%及CTGF mRNA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5);(H+E)组大鼠上述指标则显著低于H组(P<0.05).结论:低氧与运动联合应用降低CTGF表达可能是减轻肺血管重构的重要原因,CTGF可能与低氧/缺氧适应密切相关.

  • 不同强度的跑跳运动对老龄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动态实验研究

    作者:王红升;段涛;杜瑞卿;黄豪;高允海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时间、不同强度的跑跳运动对衰退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作用,为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0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组0)和4个实验组(每天运动时间10min的为实验组1,20min的为实验组2,30min的为实验组3,40min的为实验组4),每实验组又分为运动时间为1、3、6、9、12周不同的5类,通过电刺激驱使大鼠运动.运动结束立即处死,通过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量生物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1在6个股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上基本一致,处于缓慢增长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2,波动较大,基本处于先增后减,然后有快速增长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3和实验组4的变化基本相一致,都处于下降趋势,而且实验组4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长时间适宜强度的运动能显著改善老龄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则降低衰退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低强度的运动无明显影响.长时间适宜强度的运动对延缓骨细胞衰老和骨组织的功能衰减具有积极意义.

  • 黄芪总苷对一次性力竭游泳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爽;王蕾;冯云辉;商执娜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对一次性力竭游泳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苠总苷组),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3周后处死取材,黄芪总苷组预防性给药3d,模型组和黄芪总苷组在一次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取样,观察大鼠脑组织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力竭游泳大鼠脑组织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和Ca2+Mg2+-ATPase活力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黄芪总苷能提高力竭运动大鼠脑组织的ATP酶活性,虽均尚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Mg2+-ATPase、Ca2+Mg2+-ATPase的活力已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苠总甘预防给药具有保护力竭运动大鼠脑组织的作用.

  • 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雪旺细胞和神经营养素-3受体基因修饰脊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存活的研究

    作者:张燕青;曾园山;曾湘;丁英;李燕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修饰雪旺细胞(SCs)和神经营养素-3受体(TrkC)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移植对全横断脊髓损伤(SCI)大鼠的大腩皮质感觉运动区、红核和背核受损伤神经元存活的影响,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含有NT-3-SCs和TrkC-MSCs的PLGA高分子支架移植到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处.在术后第67天,取其大脑和脊髓进行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榆测SCI处SCs和MSCs的存活及其外源性基因的表达,并计算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内锥体细胞层、中脑红核和L1脊髓背核的神经元数量.结果:2个月后.可见SCI处有移植的SCs和MSCs,其中转染的外源性基因NT-3和TrkC可在移植细胞内表达.NT-3-SCs+TrkC-MSCs移植组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内锥体细胞层、中脑红核和L1脊髓背核的神经元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组. 结论:NT-3基因修饰SCs和TrkC基冈修饰MSCs联合移植能够促进全横断SCI大鼠的人脑皮质感觉运动区、中脑红核和脊髓背核受损伤神经元的存活.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Nogo-A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洁萍;翁金森;王锋;刘楠;贾小力;张逸仙;王杰华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注射移植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雌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损伤对照组(SCI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 BMSCs治疗组(BMSCs组),24只,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急性SCI模型,BMSCs移植前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BMSCs组于造模成功 10min 后自大鼠尾静脉注射BMSCs悬液1ml(5x106个BMSCs);vehicle组则注射1ml 0.01m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通过进行BBB神经行为学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观察其恢复状况,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Nogo-A表达.结果:BMSCs组损伤周边区脊髓组织中观察到CFSE染色的阳性细胞:BMSCs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神经功能评估明显优于SCI组、vehicle组;BMSCs组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脊髓损伤区周边组织中Nogo-A表达较SCI组和Vehicle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BMSCs移植可以通过下调SCI中Nogo-A的生成来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 大鼠脑出血后低氧诱导因子表达及中药干预的作用

    作者:陆雪松;姜亚军;秦洪云;王蓓蓓;林强

    目的:利用大鼠脑出血模型探讨脑出血期间脑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时程和分布特征及中药干预对脑出血后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39只体重250-300g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Nath改良法建立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脑出血组、中药(脑血通)干预组,另设生理盐水和正常组作为对照.分别于造模后第6h、24h、72h、第7天,利用Bederson等的3级标准评定动物的神经系统功能,然后分别处死取脑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的表达.结果:正常脑组织和生理盐水组无HIF-1α的表达.脑出血后第6小时同侧基底核血肿区周围出现HIF-1α表达增加,至第72小时达高峰,第7天明显下降.与单纯脑出血组比较,中药干预后可以使上述各时间点HIF-1α表达较脑出血组减少,在第24h、72h、7d有显著性意义(P<0.01),神经功能障碍体征改善在第72h、第5天时间点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HIF-1α的表达明上调,并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的继发性损伤过程;中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有效地抑制脑出血后HIF-1α表达.

  • 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方案

    作者:王雪强;毕霞

    屈指肌腱损伤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手术作为重要治疗手段,术后康复方案的制订常困扰手外科和康复科医生,一方面,过早、过量运动导致肌腱再次断裂;另一方面,长时间制动导致肌腱粘连,阻碍肌腱的滑动和限制手部关节的联合运动,从而影响手功能.手指肌腱的损伤对手功能的影响极大[1],因此正确制订屈指肌腱术后康复方案是手功能恢复的关键.

  • 运动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崇;阎芬;曹冰;杜洁;赵焕彬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年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跌倒是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障碍,在美国,70%的老年人跌倒与其死亡有关[1].跌倒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引起,而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2].中老年人维持直立姿势的平衡功能下降,比其他生理功能的下降更为明显[3].研究证实运动具有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功效[4],所以就运动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借此提高国内康复医学专家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关注.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细胞因子及其他细胞对脊髓损伤康复研究进展

    作者:杨拯;袁章;陈建敏;张晓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低病死率的特点,SCI后的截瘫常造成患者永久性的运动、感觉障碍及直肠、膀胱功能的缺失等,因此SCI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以前治疗并促进SCI康复的方法主要是靠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

  •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作者:王立功;张桂欣;陈先;刘兰泽;卢占斌;孙来卿;张军军;安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而且还有因肺栓塞导致死亡的危险.SCI后DVT的危险性高,在没有预防的情况下使用静脉造影术可探查到DVT的发生率高达81%,出现症状的DVT在12%-23%之间.所有的SCI后患者被推荐药物联合机械装置的办法预防DVT[1].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性功能评定及康复疗效观察

    作者:周勤;谭丽峰;陈隈陟;姜迎春;李晓娟

    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1],包括性欲低下、性唤起障碍、性高潮障碍和性交疼痛等[2].妇科肿瘤及手术为FSD重要发生因素[3].但相关研究仪限于简单的调查与分析[4].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性功能评定和康复疗效观察以提供临床康复参考.

  • 全肩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

    作者:王垚

    当肱骨头、肱骨颈或肩关节因严重创伤、肿瘤或严重骨性关节炎等造成肩关节不可逆或不可修复的损伤后,可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或全肩关节置换术来重建关节功能.肩关节置换术主要为患者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稳定关节[1].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目标主要是尽可能恢复患者肩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肩周的肌肉力量和良好的肩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随着对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认识的加深,接受此项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多[2],但其临床效果却有很大不同.与其他手术相比,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更依赖于术后康复治疗来维持术中获得的关节活动度.

  • 澳式手法与物理因子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清;刘颖

    颈椎病主要分为五大类,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1],其中90%左右的患者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近年来,颈椎病有低龄化的趋势,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因此采取更为完善的保守治疗手段来医治此病更加显得重要与紧迫.

  •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干预的临床观察

    作者:胡伟文;尹林玉;刘松涛;谢菊英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折,多由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常并有心、肺、肾等多脏器功能减退等病,从而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一百万名新发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提高到每年450万名[1].如何有效治疗骨折及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提高此类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 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训练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靳立巾;赵栋;张杰

    人工伞髋关节置换术是近20年矫形外科发展进步非常快的领域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完善,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技术.它具有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效果.但仅仅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是远远不够的,出院后的功能训练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治疗效果,往往不能达到术前期待的手术疗效[1].

  • 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勾丽洁;刘旭东;柴叶红;朱振丽;李艳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的数量急剧增多.而老年人是脑卒中的易患人群.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是生存下来的患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比较,探讨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 平衡针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雪艳;卓春萍

    目的:观察平衡针法治疗腰痛是否优于传统针灸法.方法:应用平衡针法治疗腰痛患者17例,与同期采用以传统针刺法为主的患者16例进行比较,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VAS评分:试验组第1次治疗前、后为5.71±2.02、4.47±1.84,对照组为5.5.50±1.90、5.00±1.86,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06,P<0.05).两组治疗10次(1疗程)后VAS评分试验组为3.53±1.12,对照组为3.75±1.1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ODI:试验组第1次治疗前、后为18.82±10.04,17.88±8.85;对照组第1次治疗前、后为17.75±8.08、16.50±8.4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10次(1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ODI为12.59±6.57,对照组为12.25±5.35,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衡针法治疗腰痛即时止痛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疗法,但对坐、行走、提物等各项功能无明显改善;治疗1疗程后两种方法皆有止痛及改善坐、行走、提物等各项功能作用,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别.

  • 六步法中医导引术治疗偏瘫足下垂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文汝;赵海红;张学敏;曹效;孙爱萍;李欣

    目的:改良古老中医导引术,简化其操作、提高其对偏瘫足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以调神.调息为基本技术的按照传统中医导引术按照现代医学理论,改良为运动想象和模拟、精力调集、确定目标点、击发、坚持和放松六个步骤.选取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六步法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评分(FMS)、Lovett徒手肌力检查(MMT)、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肌电信号强度(EMG)等功能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各项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六步法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训练后数据:MMT:六步法组:3.62±1.21,对照组:2.13±1.01;胫前肌EMG:六步法组:87.31±23.66μ/V,对照组:43.18±8.3μV;AROM:六步法组:18.43±2.68°,对照组:13.47±4.36°;胫前肌FMS:六步法组:1.7±0.47,对照组:0.7±0.47.结论:六步法中医导引术是康复卒中偏瘫足下垂的有效方法.

  • 福建省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现状调查

    作者:韩平;陶静;陈立典;林志诚;叶财德;田然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的选择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来自福建省福州市7个、厦门市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部分管理人员、康复医师,填写自拟<福建省社区康复投入及普及力度调查研究表>.

  • 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主要致残原因和对策分析

    作者:陈曦;黄东锋;刘鹏;陈少贞;林爱华;李海;杨志明

    目的:依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广东省调查数据,分析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患者的主要致残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治疗建议.方法:在2006年随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收集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相关数据,考查其主要致残原因,并通过调研和医学分析给出预防和治疗建议.结果:不同致残原因致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患者的残疾程度、城乡分布和年龄别发病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致残因素中,脑疾病所致智力残疾多(47.3%),且在各年龄组均居首位,主要导致一级残疾.各种致残原因所致智力残疾在农村发病率均高于城市(平均为城市:农村=28.0%:72.O%).结论:为减少和减轻智力残疾需要加强各种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农村智力残疾的诊断率和好转率.

中国康复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