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중국강복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242
  • 国内刊号: 11-254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rehabi.com.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卓大宏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在痉挛型偏瘫儿童中的信度研究

    作者:何璐;徐开寿;邱晒红;靳晓坤;麦坚凝

    检验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UEFT)在痉挛型偏瘫儿童中的信度,为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在痉挛型偏瘫儿童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30例能理解简单指令的痉挛型偏瘫儿童参加本研究,由两位熟练掌握UEF评分标准的作业治疗师同时进行UEFT评分,评分结果由不参与评价的作者后进行汇总统计,患侧、健侧上肢均进行UEFT测试.把UEF抓握、捏、放置、旋转、书写五个功能区分数以及试验总分共6部分分数单独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等级间相关系数(ICC)分别检验UEFT患侧、健侧上肢的评价者间信度(组间信度).结果:UEF在患侧和健侧上肢水平都有较高的评价者间信度(患侧上肢的ICC值=0.921-0.976;健侧上肢的ICC值=0.926-0.973),且95%可信区间集中(P<0.001).结论:UEFT用于评定痉挛型偏瘫儿童的上肢功能测试时具有较好的评价者间信度.同时,UEFT具有使用简便、实用、准确的优点,为痉挛型偏瘫儿童上肢功能的诊断和评价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

  • 自身重力牵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志兵;胡万华;任普阳;李莉;郭群;耿佳;张作明

    观察自身重力牵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水平牵引,实验组运用自身重力牵引.在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分别计算两组手指指地距离、直腿抬高角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JOA下腰痛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一个疗程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个疗程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显著有效率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40.0%和73.33%,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JOA下腰痛评分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21.93±3.43)和(23.93±3.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身重力牵引治疗腰腿痛疗效优于常规水平牵引疗法.

  • 肥胖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峰值有氧工作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洵;Brodie DA;周凤;冯晟;陈彦平;刘静;梁晓琳;李承蒙;Bundred PE

    检测肥胖对心肌梗死后(PMI)患者心脏康复早期有氧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116例男性PMI患者根据其身体质量指数(BMI)高于或低于25和服用或未服用β-阻断剂被分为4组,然后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实验,其间记录每级负荷时的摄氧量(VO2)、心率(HR)、血压和自我用力感觉(RPE),并持续监测12导联心电图(ECG).结果:BMI< 25的两组患者都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运动(P< 0.05),有较高的峰值摄氧量(P<0.05)和较低的有氧能力的损伤(P< 0.01).当RPE到达13时,其他组别的V02分别是BMI< 25且服用β-阻断剂组的90%(未服用β-阻断剂,BMI< 25),75%(服用β-阻断剂,BMI> 25)和70%(未服用β-阻断剂,BMI> 25).结论:肥胖会影响患者运动中的功能和代谢能力,但服用β-阻断剂对此可有所补偿.BMI< 25对于减轻氧能力损伤将会有明显的益处.

  • 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毕霞;王雪强;孙丹;黄帅杰

    探讨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骨科及康复医学科2008年3月-2010年5月60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别采用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和尿动力学检测仪测量其膀胱安全容量.比较两种方法测量值,以及其相关性和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的重测信度.结果:两种方法测量患者不同膀胱容量状态下膀胱压力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值为0.78-0.94(P<0.05),呈显著相关;不同容量状态下膀胱压力重测信度系数均>0.8,示重测信度很好.结论:缺乏床旁B超测定膀胱内容量设备时,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可代替尿动力学监测仪测压法用于SCI患者膀胱容量变化的测量.

  • 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患者康复治疗神经功能和疲劳度恢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琳;宋为群;岳月红;刘霖;张大华;张金舟

    观察神经康复治疗对缓解期多发性硬化患者功能、疲劳度的恢复.方法:将29例多发性硬化后两个月以内的患者,按照入院病历号的奇偶性将患者分为神经康复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发性硬化的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神经康复观察组同时给予接受30min/次,1次/d的神经康复的功能锻炼方法,训练时间均为4周.在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且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进行Kurtzke功能障碍状态评分、Lindmark运动功能评定中体位转移及行走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疲劳严重程度评分(FSS).结果:治疗4周后,疗效判定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0%,对照组为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983,P<0.05).在Kurtzke功能障碍状态评分、Lindmark运动功能评定中体位转移及行走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中,观察组治疗后评分分别为6.32+ 1.83、12.37±6.92、57.63±15.40,观察组表现为,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仅在Kurtzke量表中治疗后评分为7.30±0.95,表现为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在FSS量表中,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为29.84±7.01,疲劳度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神经康复治疗对缓解期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功能恢复和降低疲劳度有显著疗效.

  • 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动作反应的变化特征

    作者:王国祥;张秋霞;鲍捷

    通过对股四头肌收缩过程中的电机械应答现象分析,探讨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动作反应特征.方法:选择单侧膝关节患有髌腱末端病(PT)的男性运动员11例,分别在屈膝30°、60°和90°条件下,进行膝关节大伸膝力量(MVC)、动作反应时(TRT)和股四头肌sEMG的测试,比较PT侧和对侧膝关节的TRT和股四头肌的反应前时(PMT)、电机械延迟(EMD)以及sEMG积分值的变化.结果:屈膝30°、60°和90°时,PT侧膝关节TRT均较对侧延长(P<0.05),PT侧膝关节在屈膝30°时的股内侧肌PMT和屈膝90°时的股外侧肌PMT,与对侧比较均延长(P<0.05);PT侧膝关节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直肌的EMD与对侧比较均延长,且以股内侧肌EMD变化为显著.结论:髌腱末端病股四头肌存在肌电激发和收缩时间延迟现象,股四头肌收缩非同步化增加是引起膝关节动作反应迟缓和力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 运动训练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作者:元帅霄;俞瑾;刘晓华

    探讨运动训练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肩袖损伤为1度或2度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包含运动训练的物理治疗组(试验组)和不包含运动训练的物理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脉冲超短波、温热疗、冷疗等物理治疗,试验组同时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运动训练计划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12周治疗,并于开始治疗前以及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时进行评估.采用Constant评分表和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评分表评估其疗效.结果:从入组到第3个月,从入组到第6个月,从入组到第12个月的三个阶段随访时,每个阶段的Constant总分和各分项的分数增加值,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随访时,Constant总分分数,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UCLA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随访时,Constant总分分数,两组与各自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中,除对照组第3个月,第6个月随访时力量得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评分两组与各自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的、以运动生物力学及运动生理学为理论指导的运动训练同时结合其他物理治疗手段能更有效地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对肩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无水乙醇神经内及神经周围阻滞对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功能与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王蓓蓓1;2;王碧蕾1;曹震宇1;王岩1;2

    研究无水乙醇神经内及神经周围阻滞对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功能与形态学的影响并对两种阻滞效果的差异进行比较.方法:72只雌性健康SD大鼠,体重(200±20)g,随机分成神经内和神经周围无水乙醇阻滞两大组,每组36只.每大组又分为阻滞前、阻滞后24h、72h、1周、4周、12周六个观察组,每组6只,分别在阻滞前及阻滞后五个时间点评估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测试其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以及神经肌肉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并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以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及其修复情况.结果:①神经内阻滞组大鼠各时间点运动功能学指标和坐骨神经MCV均较神经周围阻滞组低(P<0.01);②两组大鼠均于阻滞后24h出现运动功能显著下降(P<0.05)和MCV减慢(P<0.01),72h损伤重,1周后可见恢复,并延续至第12周;③阻滞后12周时,两组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功能和运动传导速度均未恢复到阻滞前的水平(p<0.01);④两组大鼠于阻滞后早期局部肌肉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阻滞后12周,周围阻滞组可见阻滞局部瘢痕形成,内阻滞组可见阻滞局部肌纤维萎缩;⑤阻滞后72h,神经组织结构损伤达高峰;阻滞后1周,出现修复反应,并持续至12周;内阻滞组神经结构在阻滞后12周仍难以恢复正常.结论:①坐骨神经内阻滞较周围阻滞造成的神经结构损害更加难以修复,运动功能下降更加显著;②无水乙醇阻滞造成的神经损伤持续时间达12周以上.

  • 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

    作者:蹇睿;胥方元;李卫平;郭声敏

    探讨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造模,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均采用左膝关节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法,建立KOA模型.喂养6周后,电针组电针治疗10d.各组均取股骨内侧髁软骨,观察软骨细胞及MMP-13的变化.结果:按Mankin评分比较软骨结构,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组MMP-13未检出,模型组MMP-13检出率较高,电针治疗组MMP-13检出率下降.MMP-13在KOA软骨细胞中的表达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电针治疗组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治疗促使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细胞重新排列,减少软骨细胞中MMP-13表达,对OA治疗有一定作用.

  • 不同压力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蔡宏斌;葛朝明;张兰芳;赵翀翀;刘志艳

    观察不同压力高压氧预处理(HBO-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半暗带氧化应激平衡的调节及对自由基损伤的脑保护作用,选择恰当的预处理压力窗.方法:将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n=8);HBO-PC+MCAO组(n=32).HBO-PC+MCAO组按不同的HBO-PC压力分为1.5ATA(0.15MPa)组、2.0ATA(0.20MPa)组、2.5ATA(0.25MPa)组和3.0ATA(0.30MPa)组4个亚组,每组8只.按不同治疗压力,每次吸氧1h、隔日1次,共5次,10d完成.后一次HBO-PC后24h根据Zea-Longa线栓法制作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检测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凋亡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抗氧化酶活力.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不进行HBO/常压氧治疗,10天后处理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中各亚组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数和MDA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总SOD和CAT活动水平均不同程度的增高,与MCAO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预处理亚组GSH-px表达无明显变化,与MCAO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预处理组内比较,上述指标(除GSH-px)在2.0ATA和2.5ATA组间,1.5ATA和3.0ATA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2.0ATA和2.5ATA组比较1.5ATA和3.0AT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BO-PC可能通过上调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半暗带的自由基损伤和神经元凋亡,1.5ATA-3.0ATA间为HBO-PC的安全有效压力,发现2.0ATA和2.5ATA压力下HBO-PC抗自由基损伤能力优于1.5ATA和3.0ATA.

  • 运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钟兴明;何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研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机制以及探索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突破口.新近的研究已经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的独立危险因素[12],如何防治HHcy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也成为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新的方向.大量研究证实运动可以改善冠心病传统危险因子从而防治AS[3-4],但运动训练能否对HHcy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另外一种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什么?本文对运动、HHcy与AS的关系进展进行综述研究,探讨运动性HHcy及其可能机制,有氧运动对HHcy致AS的影响.

  • 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罗爱华;窦祖林

    主要由交通意外引起的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已成为工业化国家45岁以下人群的首要致死和致残原因.在美国,每年估计有140多万人遭遇颅脑外伤,有8-9万人遭受脑外伤后出现持久的功能障碍[1].临床研究已表明,轻度颅脑外伤患者有10%-15%存在长期的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中度颅脑外伤患者至少有50%存在长期的损伤相关的残障[2].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康复治疗

    作者:李苑;荣翱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DM可影响肾脏、心血管系统和眼.DM在视觉上的并发症称为“糖尿病眼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所有这些病症都可能产生严重的视觉损害,如果不治疗,终会导致失明[1].有文献报道糖尿病失明率为0.6%-4.8%,在美国,每年因糖尿病而失明的人数新增10000人[2].DR的发生与DM的类型和病程强烈相关,所有DM患者均有发展成为DR的危险.

  •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脑损伤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钱龙;吴东宇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非侵袭性,利用微弱电流(1-2mA)调节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活动的技术[1].自20世纪90年代起,人们就对tDCS进行研究,尽管如此这项技术并没有大范围的应用到临床中[2].随着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神经病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tDCS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同时也启发了tDCS在不同神经疾病及精神疾病领域治疗中应用的可能,这些都为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 胸肺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丽;李脉;敖丽娟

    肺康复治疗在慢性肺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和科学性已被证实,它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及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心理障碍及社会适应能力[1].全面的肺康复治疗包括:运动训练、呼吸肌训练、健康教育、心理行为干预及其效果评价,其中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核心,而更多的为胸肺物理治疗[2].

  • 两种下肢踏车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作者:罗予;王翔;王盛;卞荣;顾绍华;吴玉霞;周秋敏;王彤

    脑卒中患者的行走训练往往需先进行长时间的直立训练和下肢肌力训练,再进行独立站立和平衡训练,完成上述训练后方可进行行走训练,而且一般需要2-3人搀扶.这样的训练耗时长,效率低,加重治疗师工作负担.

  • 视听统合训练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初步报告

    作者:陈冰梅;樊晓平;周志明;陈劲梅;李雪荣

    人类很早就对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产生愉悦感,可使身心放松.近一个世纪来,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将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辅助治疗多种心理和躯体疾病[1-2].

  • 应用Ponseti方法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分析

    作者:潘志良;曾惠英;刘梅香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equinovarus,CEV)由于病因尚不明确,几十年来在治疗上多采取不规范的保守治疗或者手术矫正,结果造成大部分的患儿畸形加重.有的通过了一次或者多次大型的手术矫正,患足也得不到很好的功能性矫正.由于患儿可能造成终身的残障以及患儿的父母亲需长期承受心理压力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有些家庭甚至选择将患儿遗弃,不仅给患儿造成心灵的创伤也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同时,也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采用Ponseti方法矫正CEV 45例74足,取得较好疗效,为患儿重返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治疗性活动对手外伤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夏晓萱;杨朝辉;吴中文;黄琴

    手外伤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手外伤后有较高的致残率,导致手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质量.因此,手外伤后康复目标是大限度恢复手功能.目前,康复治疗多将目标集中在消肿止痛,提高手部的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活动度上[1-5],而这些对于提高手的综合协调能力尚不够.

  • 青海玉树地震伤员康复状况分析

    作者:朱毅1;2;李凝2;励建安3;5;黄戬1;唐方一1;赵乙1;仁青4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以来,截止2010年5月累计收治伤员9145例,1840例伤员在医院接受救治(其中有200例重症和危重症伤员),伤员累计出院1187例[1].为了积极协助州残联和掌握康复需求,发展医疗康复工作,笔者参加组织和执行了本次调查,旨在为发展震后医疗康复工作提供依据.

  •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张秀双;杨立强;何明伟;武百山;倪家骧

    三叉神经痛为面部爆发性、短暂性、刺激性、周期性的疼痛,疼痛分布在三叉神经单支或多支分布区,发生率3-5/10万人年,并且随着年龄上升.另有报道,三叉神经痛的国内及国外发病率分别为47.8/10万人口和62.6/10万人口.

  • 案例教学法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黄学英;孙水英;由海燕

    康复护理学是以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康复护理理论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评估,并应用相应的康复护理技术和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争取重返社会为目标的一门新型现代学科.目前康复护理在我国正经历着专业知识的初步积累、传播、实践和发展阶段[1].

  • 一种减重步行训练机器人的研制

    作者:陈鹍;刘启栋;王人成;贾晓红;胡伟

    研制可用于患者进行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的机器人.方法:采用外骨骼机械腿和竖直随动支撑作为主要的机械结构,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系统.结果:研制出了一台减重步行训练机器人样机,该机能提供主动、被动等多种训练模式,并能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相应的调整.结论:测试实验初步说明了该机器人能满足临床训练的要求,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综合康复治疗的1例报告

    作者:邹智;徐向东;廖维靖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反应性肌腱炎,好发于30-60岁的成年女性,常见于冈上肌肌腱,约占90%.尽管据报道其发病率为2.5%-20%,但大部分患者不表现明显症状[1].目前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确切病因和机理尚不清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肩部的疼痛,在上抬手臂或者患侧卧位时加重,关节活动度受限,有些患者甚至可出现夜间痛醒、患侧上肢力弱和麻木.

  • 出生40天时脑出血致右大脑半球囊化对其15年后运动与智力的影响:1例报告

    作者:陈海英;吕晓;燕铁斌

    中枢神经系统是机体的重要调整体系,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随着内外环境变化而不断地修饰和重组的能力,被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学习和损伤修复的基础[1].但在出生后早期因脑出血致半球脑损伤对成年后运动与智力影响的报道甚少,现将1例诊断为婴儿期脑出血致右大脑半球囊化后中枢神经可塑性及功能重组现象报告如下.

  • 汶川地震后什邡市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调查分析

    作者:王翠;黄真;席宇诚;张健华;姜玉武;顾强;钱德才;陈荣久

    筛查2008年汶川地震后9个月什邡市6个重灾镇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并调查这些患者接受康复指导与治疗的情况.方法:调查的什邡市六个重灾镇包括蓥华、红白、师古、八角、湔底和洛水.采用三级筛查方法:第一级,村医将所有在地震中受伤患者的名字列表;第二级,镇医对所有受伤的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挑选出可疑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第三级,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专家对经过两次筛查的患者进行再次体格检查,初步确定周围神经损伤的人群并定位损伤的神经.在进行第三级筛查的同时,对筛查的对象进行康复医疗状况的问卷调查.后,对三级筛查出的可疑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确定肌电图表现出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结果:共有372例进入了第三级筛查.经过三级筛查后,140例存在疑似周围神经损伤,其中,31例(22%)存在疑似运动神经损伤,26例(19%)存在疑似感觉神经损伤,83例(59%)存在疑似混合神经损伤.对于所有疑似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仅42例(30%)接受过康复指导或治疗.105例进行了肌电图检查,48例存在周围神经损伤的异常肌电图表现.另外,进入第三级筛查的患者中123例存在疼痛,16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测低于正常.结论:地震后9个月仍有许多存在周围神经损伤或疼痛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康复指导或治疗.在重大灾难的救援中,需要关注潜在的周围神经损伤问题,并且及时给予康复治疗.

  • 运动与青少年非特异性下背痛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姚卫光;罗晨玲;陈清

    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腰、腰骶、骶髂、臀部或腿部一组疼痛的主观感觉.非特异性下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指临床探测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明确其病因的一类腰痛总称.NLBP占总LBP的85%以上.过去20多年的研究表明,NLBP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患病率在11%-74%之间[1].到目前为止,NLBP的病因还不清楚,运动与NLBP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中国康复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