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중국강복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242
  • 国内刊号: 11-254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rehabi.com.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卓大宏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L型钙通道阻滞药对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前后钙磷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吕云;刘洵;谭思洁;李承蒙;石晓明;赵楠楠

    目的:探讨L型钙通道阻滞药对运动康复前后冠心病患者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和骨密度(BMD)的影响,为临床冠心病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30例女性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服用L型钙通道阻滞药被分为服药组(13例)和未服药组(17例).首先测定受试者的Ca、P、ALP和BMD,然后她们在跑台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实验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之后进行为期12周的运动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后再次测量上述各指标.结果:①两组运动康复后均呈血钙增加、血磷降低,与运动康复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碱性磷酸酶未服药组运动康复后呈显著升高(P<0.05);②运动康复后未服药组的血钙比服药组显著增高(P<0.05);③两组运动康复后双股骨和L2-L4的BMD、Z值与运动康复前比较均有增加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④运动康复前后两组间双股骨和L2-L4的BMD、Z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12周的运动康复可以使血钙升高,钙通道阻滞药对运动引起的升钙作用有拮抗作用;②服用20周的L型钙通道阻滞药对冠心病患者的骨密度未见明显影响.

  • 慢性期卒中患者上肢机器人训练前后重复测量试验中三个评估量表的响应度

    作者:危昔均;汤启宇;燕铁斌;胡晓翎

    目的:评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上肢运动研究量表(ARAT)在重复测量慢性期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表现方面的响应度.方法:27例慢性期卒中患者被随机分到实验组(15例)进行PolyJbot上肢机器人腕关节主动-辅助屈伸训练,对照组(12例)进行Cybex上肢机器人腕关节被动屈伸训练.被设盲的评估者对参与实验的患者分别在实验前进行两次,实验后进行一次身体结构功能及活动功能评估.主要使用的评估量表有FMA-UE、MSS、ARAT、肘和腕关节屈肌张力(MA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Guyatt's响应度指数(GRI)测量各评估量表的响应度.结果:Guyyatt响应度指数显示治疗组患者的FMA-UE、FMA-UE(SE)、MSS的响应度明显大于其他量表,对照组患者的FMA-UE(SE)、MSS、MAS(W)显示较大的响应度.结论:FMA-UE和MSS在慢性期卒中上肢中度瘫痪患者,重复测试的上肢机器人腕关节训练相关试验中显示出较高的响应度.

  •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下尿路症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湘英;徐雯

    目的:观察脑卒中康复期下尿路症状(LUTS)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科康复后出院1个月后的脑卒中患者121例,采取Danish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调查各类型LUTS发生情况.选取7个可能影响LUTS发生的因素,按有、无下尿路症状分两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下尿路症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21例患者LUTS发生率56%.各类型症状频度的前三位依次为:夜尿(42%)、尿急(39%)、日间尿频(34%).各类型症状严重性依次为:尿急、夜尿、日间尿频.在至少有一个症状的患者中,LUTS困扰发生率为81%;使困扰发生的前三位症状依次为:夜尿(29%)、尿急(26%)、日间尿频(21%).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后显示下肢Brunnstrom 运动功能分期1-3期、卒中以来有留置导尿史、服用镇痛药物是发生LUT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LUTS较为常见,以储尿期排尿障碍为主.可从促进分离运动、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早期积极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避免服用镇痛药物等方面进行干预来控制LUTS的发生率.

  • 不同时机介入综合康复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爱萍;董晓敏;吴立红;谢漫;滕进忠;钟华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介入综合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TBI)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1组(TBI病程<15d时康复介入)和康复2组(TBI病程≥15d时康复介入)各40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后以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功能独立性测评量表(FIM)进行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评分.结果:两组TBI患者康复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FMA、FIM评分与康复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第1个月变化速率快;而康复1组较康复2组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TBI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改善,而TBI< 15d时介入康复疗效优于≥15d时介入康复.

  • 有氧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对重度肥胖症患者身体形态、血脂和心率的影响

    作者:晋娜;陈文鹤

    目的:对重度肥胖症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减肥,比较运动减肥前后重度肥胖症患者身体形态指标、血脂和心率的变化.方法:以2010年-2011年参加全封闭式运动减肥训练的体脂率>40%的30名重度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身体形态指标、心率、血压、安静状态心电图、空腹血糖、血腹胰岛素、空腹血脂.根据受试者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负荷试验确定运动强度,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营养师根据受试者的基础代谢率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热量和必需营养物质的供给,4周运动减肥后,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4周有氧运动减肥后,重度肥胖症患者体重、体脂率、脂肪体重、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等身体形态,空腹血脂、空腹胰岛素及安静心率、定量负荷运动后的即刻心率均较减肥前显著下降.结论:中小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适当热能摄入控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重度肥胖症患者身体形态、体内脂类代谢水平和胰岛素抵抗,还可以明显改善其心脏射血功能.运动减肥的4周开始阶段注意运动项目的选择和运动强度的确定,对提高运动减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重要作用.

  • 两种不同外固定方式对新鲜锤状指临床疗效的单盲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陈少贞;张涛;朱庆棠;李平;向剑平;张毅;顾立强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外固定方式对新鲜锤状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探讨和寻求新鲜锤状指较佳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新鲜锤状指40例,包括腱性27例和骨折块小于关节面1/3的患者13例,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远端指间关节过伸15°-20°固定,对照组采用近端指间关节屈曲位远端指间关节过伸位固定.持续固定6周,第6周后开始手功能训练,夜间仍用支具固定到第8周.第6周、第12周时测量远端指间关节欠伸度、伤指总主动活动度、疼痛程度,并用自制调查表调查固定期间日常生活受影响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次复查中,观察组远端指间关节欠伸度、远端指间关节主动屈曲度、伤指总主动活动度TAM、疼痛目测模拟评分法(VAS)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第12周随访时上述测量指标均优于第6周时(P<0.05).外固定使用期间,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受影响的程度较对照组轻,皮肤问题也较少发生.结论:不管是腱性还是未超关节面1/3的骨性新鲜锤状指采用外固定等保守治疗是可靠的,仅固定远端指间关节于过伸位比双指间关节固定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佳的舒适度.6周的固定时间基本能达到固定要求,如果仍存在一定欠伸度,适当延长固定时间到8周仍可以得到改善.

  •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雅宁;郝正玮;李建民;马素慧;沈海涛;陈长香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每周进行3次,每次30min,共治疗10周.Lokomat组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为主的运动训练,辅以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in,3次/周,共10周(2个疗程).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单项评分(测定平衡功能)、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及其中的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评价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和异常步态)和步长、步宽、步频、步速(评价患者每天活动时实际步行功能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erg平衡量表,踝-后足功能评分以及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步长、步宽、步速和步频的评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踝-后足功能评分及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步长、步宽、步速和步频的评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相比,Lokomat组改善均更明显(P<0.05);Berg平衡功能单项评分比较:训练后,Lokomat组从坐到站、无支撑站位、无支撑坐位、站到坐、转移、闭眼站立、并脚站立、前后脚成直线以及单脚站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踝背屈功能,对改善其平衡和步行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 复杂避障能力训练用于预防高龄老人跌倒的效果

    作者:杨石麟;徐桂娜;罗伟

    目的:探讨复杂避障能力训练方法对预防高龄老人跌倒的效果.方法:将75岁以上社区高龄老人86名,随机分为复杂环境组(multiple组,以下简称M组)和单一环境组(single组,以下简称S组),M组41名,S组43名.两组共同参加运动体操和身体灵活性训练后,再分别参与不同的避障能力训练,M组参加复杂环境避障训练,S组参加单一环境避障训练,3个月后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试验前后运动机制比较,配对t检验结果:10m行走时间缩短(P< 0.001),10m步数减少(P=0.01),5s双脚触地次数增加(P< 0.001),下肢肌力增加(P=0.04).重复测量双因素双水平方差分析结果:经过功能训练后M组通过单一环境时间缩短(P<0.01),通过复杂环境时间缩短(P<0.01);S组通过单一环境时间缩短(P<0.01),通过复杂环境时间缩短(P<0.01).两组试验前后障碍物触及次数比较Wilcoxon检验结果:M组在单一环境(P=0.019)和复杂环境(P=0.001),试验后触及障碍物次数均显著减少,S组仅在单一环境试验后触及次数减少(P=0.002),两组比较,试验后通过复杂环境时触及次数存在显著差异,M组明显减少(P< 0.001).结论:复杂避障训练能提高高龄老人的运动功能和回避障碍物的能力,对预防高龄老人跌倒有较好的效果.

  • 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中的相关性

    作者:杨婷;钱兴皋;张会慧;周俊;高政;许亮;李雪萍

    目的:探索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别进行Pro-Kin平衡仪站立位睁、闭眼静态平衡测试和Berg平衡评估,比较睁、闭眼时平衡仪检测指标重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的差异,并分别与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与闭眼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摆动面积与BBS总分、第6、9项呈中度负相关(r=-0.408-0.663,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第8、11-14项,摆动面积与第1、5、7呈中度负相关(r=-0.409--0.590,P<0.05).闭眼时摆动面积与第7、8项呈中度负相关(r=-0.492,-0.501,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Berg总分及子项都不相关.结论:Pro-Kin平衡仪的站立位静态平衡测试时睁眼重心摆动的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可反映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

  • 高压氧和SB203580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孙涛;马秀岩;张倩茹;赵红;陈学新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和SB203580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及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IR)、HBO+脑缺血再灌注组(HBO+IR)、脑缺血再灌注组+SB203580 (IR+SB203580)、HBO+脑缺血再灌注+SB203580组(IR+HBO+SB203580).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R+SB203580组和IR+HBO+SB20358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前30min经侧脑室注射100μl 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SB203580,HBO+IR组与IR+HBO+SB203580组并于再灌注期间行0.25MPa(2.5ATA) HBO治疗5次,在处死动物前1h经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兰(EB),采用EB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观察claudin-1蛋白缺血再灌注72h后脑组织中的分布及claud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Claudin-1的蛋白表达与sham组相比于再灌注后72h表达显著降低(P<0.01),同时伴有脑组织EB的含量显著增高(P<0.01).HBO+IR组与IR+ SB203580组较IR组脑组织claud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 0.01,P<0.05),脑组织EB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IR+HBO+SB203580组相比脑组织中claudin-1蛋白表达与IR+HBO组、IR+SB203580较比显著增加(P< 0.01),脑组织EB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压氧从蛋白水平可明显增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1的蛋白表达,从而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压氧与SB203580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 早期制动对兔髌骨-髌腱连接点断裂修复的生物力学影响

    作者:王靖;张朝跃

    目的:探讨早期制动对兔髌骨-髌腱连接点(BTJ)断裂修复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8只),建立兔髌BTJ损伤修复模型后实验组予以石膏固定3周后去除,对照组不予固定,分别在术后2、4、8周取髌骨-髌腱复合体标本比较横截面积、拉断负荷以及极限拉应力的差异.结果:术后2、4、8周实验组横截面积分别为:(22.38±4.25)mm2、(17.13±3.68)mm2、(14.65±3.27)mm2,对照组分别为:(24.45±4.47)mm2、(22.74±4.18)mm2、(16.78 ± 4.03)mm2;实验组拉断负荷分别为:(35.92±8.68)N、(81.05±9.16)N、(172.58±15.66)N,对照组分别为:(33.64±7.89)N、(56.69±8.56)N、(136.09±15.20)N;实验组极限拉应力为:(1.76±0.64)Mpa、(5.23±0.93)Mpa、(14.26±2.02)Mpa,对照组极限拉应力:(1.68±0.67)Mpa、(3.72±1.07)Mpa、(9.13±1.66)Mpa.术后2周横截面积、拉断负荷以及极限拉应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周、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横截面积、对照组拉断负荷及极限拉应力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制动促进韧带塑型,提高BTJ拉断负荷以及极限拉应力,可加快兔髌BTJ的损伤修复,改善BTJ的生物力学性能,促进其愈合.

  • 槲皮素配方运动饮料对自行车运动员炎症反应影响的两阶段交叉试验研究

    作者:胡国鹏;王人卫

    目的:探讨长期补充槲皮素对大强度长时间运动后自行车运动员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2名自行车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进行随机、双盲、两阶段交叉安慰对照实验.每个干预阶段为4周,两种干预阶段之间有4周的洗脱期,干预前后进行运动能力测试,每次运动能力测试前后采肘静脉血.结果:大强度长时间自行车运动后,干预前与干预后各干预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热休克蛋白-72(HSP-72)比安静值明显升高(P<0.01);干预后、运动后及与安静值的差值变化中,IL-6和HSP-72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运动后IL-6活性槲皮素配方运动饮料干预(Q)比安慰剂对照干预(P)要低(P<0.01),升高的幅度比P干预要低(P<0.01).干预前后差值变化中,Q干预组和P干预组相比,安静状态下差值无显著性组间差异(P>0.05),而运动后差值变化中,Q组干预后,IL-6增加值比P组要小(P<0.01),而IL-10和HSP-72增加幅度比P组要高(P<0.01).结论:长期槲皮素配方运动饮料干预,使大强度长时间运动后机体炎症细胞因子下降,抗炎症细胞因子和应激性保护蛋白生成增加.

  • 艾灸足三里穴、关元穴对小鼠运动耐力及肾脏组织抗氧化损伤的影响

    作者:华岩;刘斌;张可斌

    目的:通过建立长期递增负荷训练、力竭训练游泳运动模型,探讨艾灸足三里穴、关元穴对长期训练小鼠运动耐力、血液生化指标及肾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3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10只)、运动训练组(10只)、运动+艾灸组(10只).测定运动训练组、运动+艾灸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各组小鼠血红蛋白(Hb)、全血乳酸(Bla)、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尿素氮(BUN)、肾脏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运动+艾灸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延长;运动训练组力竭时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血浆Hb显著降低(P<0.05),Bla显著升高(P<0.05),血清CK、BUN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Px活性、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运动训练组力竭时与运动+艾灸组力竭时相比,血浆Hb显著升高(P<0.05),Bla显著降低(P<0.05),血清CK、BUN显著降低(P<0.05),肾脏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Px活性、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 0.05);运动+艾灸组力竭时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血浆Hb含量略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Bla显著升高(P<0.05),血清CK、BUN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MDA含量略高,GSH-Px活性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关元穴可提高了机体的造血功能和循环系统功能,促进了机体Hb的再生与合成,减少体内Bla堆积,抑制肌细胞中CK溢出,降低血清中BUN含量,明显加快肾脏组织中自由基的清除,从而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增强机体的运动能力.

  • 高压氧对两种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出血灶周围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作者:房金勇;李红玲;纪庆红;陈玉燕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两种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血肿周围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①假手术组6只(SHG);②自体血诱导脑出血(A-ICH)对照一组30只;③胶原酶诱导脑出血(C-ICH)对照二组30只;④A-ICH模型加高压氧治疗(A-ICH+HBO)实验一组30只;⑤C-ICH模型加高压氧治疗(C-ICH+HBO)实验二组30只,后4组又随机分为术后24h、48h、72h、5d、7d五个时间点组,每组6只大鼠.高压氧治疗自术后24h开始,1次/d.于相应时间点将大鼠处死,进行脑水肿和AQP-4的测定.结果:A-ICH模型成功率为65%,C-ICH模型成功率为75%.两对照组和两实验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各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A-ICH+HBO)经高压氧治疗后各时间点(24h、48h、72h、5d、7d)含水量均低于(A-ICH组),差异除24h组外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ICH+HBO)经高压氧治疗后仅在ICH后48h和5d两个时间点与C-ICH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ICH+HBO和C-ICH+HBO组相比,前者水肿改善更早、更明显,尤其在72h时,差异显著(P<0.05).脑出血后大鼠脑组织中AQP-4在各组均有表达,假手术组呈低表达状态,A-ICH和C-ICH两个对照组在脑出血后24h开始升高,48h达到高峰,72h后开始逐渐降低,7d时表达水平同假手术相近,但仍高于假手术组,A-ICH组与C-ICH组相比AQP-4表达更显著,但除72h组外其他时间点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ICH+HBO)组各个时间点脑出血周围AQP-4的表达与A-ICH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C-ICH+HBO)组AQP-4低表达仅在48h和72h与C-ICH组有差异(P<0.05).A-ICH+HBO组与C-ICH+HBO组相比AQP-4改善的较早、且明显,尤其在48h和72h差异显著(P<0.05).结论:HBO通过下调AQP-4的表达可有效减轻脑水肿.比较两种ICH模型发现,A-ICH模型在高压氧治疗中的敏感性更高,更适合高压氧在治疗脑出血水肿方面的研究.

  • 推拿干预脑卒中运动功能的神经肌肉控制策略

    作者:潘化平;金宏柱

    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1],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脑卒中后70%-8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2].应用推拿治疗脑卒中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灵枢·九针论》中就有相关文献记载,元代刘元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总结了推拿手法和功法对脑卒中的实践经验,关于对运动功能恢复作用的系统阐述,要比西方早600多年.近几十年,推拿在治疗脑卒中实践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促进脑卒中康复的作用早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公认,但多数研究是关于临床疗效的评价,相对于作用机制研究的较少.本文借鉴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初步阐述推拿通过影响肌肉收缩效率与运动生理能力来改善肌肉运动控制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膝关节支具及足底楔形垫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

    作者:冯法博;程立明;郭万首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丢失,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是膝关节炎症中常见的病因.据文献报道,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在X线片上有骨性关节炎表现,其中35%-50%有临床表现,75岁以上人群中,8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1].病变常起于膝关节某一侧间室,先是关节软骨某一承重区磨损,继而产生关节面不平,使负重力线内移或外移,关节面磨损加快,终导致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下肢力线分布明显异常,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甚至消失,引起进一步的疼痛且常难以缓解.

  • 脑卒中后偏瘫侧手部运动功能康复技术进展

    作者:乐趣;屈云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约有30%-66%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1],尤其是手部运动功能障碍,重度致残者约占10%以上[2].在正常情况下,手部需要接受大量神经支配,完成很多精细活动和工作,但脑卒中后偏瘫侧手部功能的恢复效果常不理想,手部运动功能的恢复进程较下肢困难且缓慢[3],成为卒中康复的热点、难点和重点.脑卒中造成的手部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不断提高手部运动功能康复技术治疗效果,是脑卒中后康复的重要方向.

  • 我国假肢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作者:王人成

    假肢是为恢复人体的形态和功能,以补偿截肢造成的缺损而制作和装配的人工肢体,安装假肢是截肢者康复、回归社会的重要手段.我国截肢者人数众多,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在2412万肢体残疾者中有226万截肢者.国家对假肢的生产和发展一直都非常重视,由于假肢生产初是用于残疾军人,因此建国初期由内务部主管,后改为民政部.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具体负责全国假肢和矫形器行业行政管理,中国假肢矫形器协会负责实施.

  • 农村康复治疗模式对脑卒中残障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包淑杰;于利华;黄文;姜玉斌;修振志

    目的:研究农村康复治疗模式对脑卒中残障患者功能康复的近期及远期影响.方法: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海阳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自愿参加的原则,共选择219例农村脑卒中残障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09例)两组.其中治疗组应用农村康复治疗模式(康复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家庭模式)接受系统的康复治疗及随访;对照组患者未接受系统的康复治疗但接受随访.采用Barthel评分法分别评定出院入组时及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脑卒中残障患者的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入组时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组(28.53±1.23)甚至略低于对照组(33.10±1.21),而在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患者的功能康复较对照组患者得到很大改善.结论:农村康复治疗模式对脑卒中残障患者的功能康复有效,治疗规范、经济方便、且有远期效果,适于在农村地区推广.

  • 电针运动终板体表投影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作者:郑伟;王升强;张洁

    在目前的评定量表中常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功能在Barthel指数中占55%,因上肢多是精细动作,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从而影响康复训练的顺利开展,阻碍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能力的提高.临床上常采取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抗痉挛体位的摆放、牵伸、肉毒毒素注射、药物等治疗方法.有临床研究表明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已取得较好的效果[1].

  • 非手术脊柱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和机制探讨

    作者:汤艳;陈惠德;宋丹丹;唐李莹

    随着社会人群工作、生活习惯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大,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因此,颈椎病的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颈椎病分型中严重的一型[1],CSM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高度下降,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因素,继发椎体及颈椎关节增生,使脊髓和/或其血管受到突出间盘、骨赘等静力性因素或颈部过度活动、不稳等动力因素的刺激、压迫后,导致脊髓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脊髓功能异常的常见病[2].CSM具有长期性、间歇性、隐匿性、严重性等特点,早期干预治疗、彻底有效颈椎脊柱减压是恢复脊髓功能的重要手段,是脊髓型颈椎病获得佳疗效的重要保证[3].

  • 家庭成员监督下自我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徐肖;孙惠萍;陈华苹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改变,我国社会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随着急性期治疗成功率的提升,幸存患者的病残率高达70%以上[1-2];后遗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本人,而且需要更多的人来照顾这些功能障碍者.康复训练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据报道,经过康复训练者有90%可恢复步行,而未经康复治疗者只有60%能恢复步行[3].功能恢复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以医院为基础的康复只能为少部分患者解决一些复杂的残疾问题,多数患者必须带着残疾回家,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 站立位重心侧前移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改善的作用

    作者:肖乐;贝玉章;谢小华;王爱民

    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独立安全的步行意味着患者生活中减少依赖,增强患者生活工作的参与性和自信心.步行能力取决于患者躯干下肢是否具有良好的肌力、平衡协调和重心转移能力,当然也跟患者的本体感觉和认知功能有关系.平衡运动控制训练是治疗时重要技术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站立平衡训练和稳定极限的踝关节策略训练,其治疗技术多利用各种姿势平衡仪及其他的平衡装置,也包括视觉反馈的常规平衡训练[1-2].本研究中的重心侧前移控制训练是依据运动控制原理,通过任务和目标导向训练的思路,在治疗师语言指令和辅助体位控制参与下训练患者重心在向前方、侧方转移过程中的平衡控制能力,为临床上找到更适合提高患者实际步行能力的治疗策略和技术方法.

  •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妊娠期腰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李琳;叶祥明;林坚;谭同才

    腰痛是孕妇的常见主诉,其发病率约为20%-90%[1-2],常贯穿整个妊娠中后期,是孕妇病休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孕妇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其病因、诊断、预防,特别是治疗的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缓解妊娠期腰痛症状的作用.

  • 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马平许;邹艳燕;朱士文;郑舒畅;贾瑞伟;李永杰;张鸿成

    临床上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容易出现肌力低下、负重能力不足、平衡能力差,以及异常运动模式等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均造成严重影响,如何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一直是康复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1].步行功能通常被认为是决定脑卒中后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2].大部分偏瘫患者早期无法恢复步行能力或形成划圈等异常步态,造成平衡困难,步行能力差,影响完成自理活动.因此,早期建立正确、规范的步行能力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我院对60例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中国康复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