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중국강복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242
  • 国内刊号: 11-254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rehabi.com.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卓大宏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彭源;张瑾;苏常春;张顺喜;温璐璐;陈钰杰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41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TAES组(n=21)和安慰刺激组(n=20).TAES组采用TAES治疗仪治疗于患侧上肢的肩髃、曲池、外关和合谷4个穴位行频率100Hz、脉宽0.2ms和患者可耐受大强度的电刺激治疗,1次/d,1h/次,5次/周,连续3周;安慰刺激组接受TAES安慰刺激(即仅连接TAES治疗仪,不开机).治疗前、治疗第2周、治疗第3周时行患侧上肢Fugl-Meyer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定及患侧皮质MEP的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类似(P>0.05).治疗第2周和第3周两组患者的FMA-UE、MBI评分及MEP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TAES组FMA-UE、MBI评分及MEP的改善较安慰刺激组明显(P.<0.01).结论:TAES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推测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卒中患者患侧大脑皮质兴奋性有关.

  • 深部揉压按摩法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忠龙;王建军;刘康

    目的:观察深部揉压按摩手法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 18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57例),分别予杨清山深部揉压按摩手法和电针疗法,并两组均同时进行股四头肌训练.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起立-行走时间测试、膝关节活动度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杨清山深部揉压按摩手法在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僵硬程度和日常功能障碍、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功能性步行能力方面均优于电针疗法(P< 0.05,P<0.001).结论:杨清山深部揉压按摩手法具有向心性,操作面积大,点、线、面结合,刚柔并济的特点,适合老年患者,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 不同方式的单次步行训练对中老年男性收缩压的影响

    作者:潘思京;潘化平;赵依帆;曹震宇;王磊

    目的:观察单次不同强度和时间的步行训练对中老年男性24h内收缩压的效应.方法:实验选取40例血压正常或者轻中度高血压的中老年男性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在研究开始时进行1d的血压监测,记录受试者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以进行空白对照(空白对照组).受试者在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其峰值摄氧量VO2peak之后,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进行运动量为30min 45% VO2peak(3045组)、30min 65%VO22peak(3065组)、60min 45%VO2peak(6045组)的单次步行训练,每两次步行训练之间间隔3-5d.每次干预后,分别记录每组受试者在运动前、运动结束时、运动结束后1h、4h、12h和24h的收缩压.结果:与运动前相比,3045组患者收缩压在运动后、运动结束后1h均明显下降(P<0.05),在运动结束后4h降低程度显著(P<0.01),在运动结束后12h时仍有降低,但差异己无显著性(P> 0.05);3065组和6045组患者收缩压在运动后1h时显著下降(P<0.05),在运动后4h时仍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患者24h内血压波动无明显变化,所有干预组在运动后24h时收缩压均回到原有水平.结论:相对于30min 65%VO2peak、60min 45%VO2peak的运动量来说,30min 45%VO2peak的单次步行训练降压时效更长,接近12h.因此,对于血压正常或轻中度高血压的中老年男性来说,一天两次30min 45%VO2peak的步行训练能够有效维持急性运动的降压效应.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双针穿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明伟;葛维鹏;马骏;郑观荣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双针穿刺贯通式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B组行双针穿刺臭氧注射治疗,C组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双针穿刺臭氧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2h、1个月和3个月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前、治疗后72h、1个月和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A组(6.6±1.6)分、(1.6± 1.0)分、(2.7±1.0)分和(3.3±1.9)分;B组(6.8±1.4)分、(1.4±0.8)分、(3.0±1.1)分和(3.6±1.7)分;C组(6.8±1.5)分、(1.4±0.9)分、(1.9±1.0)和(2.1±1.3)分.治疗后72h、1个月和3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A组(95%)、(80%)、(70%);B组(100%)、(80%)、(75%);C组(100%)、(95%)、(90%).C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VAS下降值较A组、B组均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双针穿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低温等离子射频或双针穿刺臭氧注射,但其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运动想象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

    作者:王俊;廖麟荣;杨振辉;刘海兵;唐丹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发育疗法、主/被动牵伸、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必要的矫形器应用、传统中医治疗等.观察组:第一疗程(4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治疗强度和时间长度是40%的减重支持,75%的引导力量,1.5km/h的步行速度,步行持续时间30min/次,1次/d,5次/周;第二疗程(4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想象结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治疗强度和时间长度是40%的减重支持,75%的引导力量,1.5km/h的步行速度,步行持续时间30min/次,1次/d,5次/周;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30min以提高步行能力为目标的治疗师辅助步行训练,1次/d,5次/周,为期8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评定表(FMA-LE)、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下肢肌痉挛(MA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6min步行能力测试(6MWT)、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FMA-LE评分、MAS、FAC、6MWT和BBS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各项评定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第一、第二疗程各项评定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此外,对照组患者2个疗程各项评定得分改善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患者第二疗程的各项评定得分改善值高于第一疗程(P<0.05).结论:应用运动想象结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且疗效高于单用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 肌电反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小慧;谢青;崔立军;鲍勇;纵亚;张伟明

    目的:观察肌电反馈功能性电刺激(EMG-FES)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侧上肢给予EMG-FES,对照组患侧上肢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2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次15min,每周5次,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BI)和10s抓握测试(HGRT)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前评定,治疗组和对照组FMA、BI和HGRT评分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FMA、BI和HGRT评分分别为(56.45±9.05)分、(91.00±7.18)分和(10.4±4.51)次;对照组分别为(55.55±9.71)分、(84.7±12.62)分和(8.05±4.27)次,HGRT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FMA、BI和HGRT评分分别为(62.95±3.32)分、(98.7±3.93)分和(13.0±3.68)次;对照组分别为(58.60±7.70)分、(89.7±10.94)分和(9.26±4.12)次,经比较,治疗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肌电反馈功能性电刺激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偏瘫手的功能和ADL能力.

  • 基于正交设计的不同头针方案的脑性瘫痪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金炳旭;符文杰;钱旭光;刘振寰;张映芬

    目的:探讨不同头针方案促进脑瘫儿童智能及运动功能恢复的优组合方案.方法:选取90例脑瘫为研究对象,每组10例,以不同组穴(组穴一、组穴二、组穴三)、针刺深度(浅、中、深)、运针次数(1次、2次、3次)及留针时间(1h、2h、>2h)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以治疗前及治疗后Gesell发育商(DQ)和GMFM的差值为效应指标,分析不同头针组合方案对脑瘫儿童Gesell发育商(DQ)及GMFM的影响.结果:不同组穴及留针时间均为显著影响因素,而针刺深度仅对DQ产生影响.结论:组穴二(A2)、深刺(B3)、留针2h(D2)的组合方案为促进脑瘫儿童的智能及大运动发育作用优的针刺方案.

  • 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用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定的可信性分析

    作者:徐友康;路微波;吴军发;李放;黄燕;周媚媚

    目的:分析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定的信度.方法:共收集了30例初发单侧脑卒中偏瘫患者,年龄(53.83±2.02)岁,男18例,女12例.应用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测量脑卒中偏瘫手大握力、捏力和夹指压力,每个项目均测量3次,取大值作统计学分析;再予以Brunnstrom(手部),FM-UE运动评测和Barthel指数法评定手功能.结果: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测定大握力、捏力及夹指压力结果与其他常用上肢功能评定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670-0.888(P值均小于0.05);大握力与FM-UE和Brunnstrom(手部)的相关性优于大捏力和夹指压力.结论: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检测出的大握力、捏力及夹指压力可反映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能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客观、精确和量化的评定.

  • 渐进抗阻肌力训练对与工作相关的慢性颈痛疗效的研究

    作者:于丁;林彩娜;栗晓;马超;伍少玲

    目的:观察渐进抗阻肌力训练对与工作有关的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为指导颈痛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58例慢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渐进抗阻训练组(A组)、固定阻力抗阻训练组(B组)和对照组(C组).三组患者均给予人体工效学指导,训练组给予弹力带颈部肌群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抗阻肌力训练,每个动作训练8-12次,每天训练1次,每周至少3次,持续6周.A组训练阻力渐进增加,分别为30%、50%、70%颈部大等长收缩肌力(MIS),每两周进行1次阻力调整;B组训练阻力固定为入组时70% MIS;C组除外人体工效学指导,不加以其他治疗手段.在患者训练前,训练后2周、4周、6周和3月,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颈部MIS进行评估.结果:共49例患者完成训练和随访,其中,A组19例、B组13例和C组17例.三组患者治疗前VAS、NDI和MI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6周训练后,训练组患者VAS、NDI明显改善,MIS增加,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A组患者疼痛减轻出现较快,效果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阻肌力训练可有效缓解与工作有关的慢性颈痛患者的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增加颈部肌群肌力;采用低强度开始、渐进式抗阻肌力训练可较快减轻疼痛,效果明显,易于接受.

  • 不同体位下指压不同穴位对脑卒中患者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的表面肌电影响

    作者:葛瑞东;王思远;白硕;葛丽君;尹珏;王淩毅;张晓光;郭京伟

    目的:优化指压穴位刺激法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方法:30例偏瘫患者,分别在仰卧伸膝0°位和屈膝90°位下指压偏瘫侧足三里、足临泣穴,对比刺激即刻3s、停止刺激后第一个3s、第二个3s、第三个3s的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大等长收缩的积分肌电值(iEMG).结果:①刺激前后比较:两种体位下,指压两个穴位,刺激即刻的iEMG明显高于刺激前(P<0.05),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呈逐渐下降趋势.②穴位间比较:两种体位下,均表现为指压足三里穴,胫前肌刺激即刻的iEMG、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均明显高于足临泣穴(P<0.05);指压足临泣穴,腓骨长、短肌刺激即刻的iEMG、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均明显高于足三里穴(P<0.05).③体位间比较:仰卧屈膝90°位指压两个穴位,胫前肌刺激即刻、停止刺激后第一个3s的iEMG明显高于伸膝0°位(P<0.05);腓骨长、短肌刺激即刻的iEMG明显高于伸膝0°位(P<0.05).结论:①指压刺激偏瘫侧足三里、足临泣穴均可诱发偏瘫侧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收缩,且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良好.②指压足三里穴对诱发胫前肌收缩的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优于足临泣穴;指压足临泣穴对诱发腓骨长、短肌收缩的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优于足三里穴.③仰卧屈膝90°位,指压刺激足三里、足临泣穴对诱发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收缩的即刻效应明显优于伸膝0°位,延续效应无明显差异.

  • 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咏梅;张田宁;田千慧;廖基楚;王治国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以偏瘫肢体训练为常规康复,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患者偏瘫侧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范围(AROM),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踝关节AROM平均差值(0.21±0.09)、下肢FMA平均差值(0.66±0.28)、BI平均差值(0.73±1.27),评分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AROM平均差值(3.19±0.78)、下肢FMA平均差值(7.36±0.64)、Barthel平均差值(19.54±2.07),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显著提高偏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二腹肌低频调制中频电针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舌骨位移的影响

    作者:彭继海;范小平;张雷;白文方;杜健茹;张鸣生

    目的:探讨二腹肌低频调制中频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垂直抬高及前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脑卒中后存在舌骨上提障碍患者共45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成电针组、电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电针组采用连接低频调制中频针灸针刺激二腹肌前腹运动点加手法治疗,电疗组采用低频脉冲吞咽治疗仪加手法治疗,电疗时间及手法治疗各20min,对照组仅给予40min手法治疗,每日一次,疗程4周.收集治疗前后吞钡照影检查中舌骨抬高及前移的幅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吞钡照影检查结果显示,电针组与电疗组患者舌骨上抬及前移的幅度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组与电疗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组FOI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性提高(P<0.05);不仅FOIS评分和FOIS评分变化率分别比对照组两项指标都高,而且FOIS评分变化率与电疗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咽相吞咽障碍患者,采用低频调制中频电,连接一次性针灸针刺激二腹肌前腹运动点,能够有效上抬舌骨,减少喉渗透及误吸风险,改善咽相吞咽障碍患者进食能力,该方法安全可行,有临床应用前景.

  •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

    作者:梁慧英;林阳阳;燕铁斌;廖琳;董军涛

    目的:观察电针(EA)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三组大鼠均采用柔软型大鼠固定器固定.电针组选取百会、足三里穴,接通电流,1次/d,每次留针30min,连续治疗14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只给予固定.治疗结束后采用新事物识别实验评估大鼠的记忆能力.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对新事物的探索指数(RI)、识别指数(DI)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对新事物的RI、DI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改善VD模型大鼠记忆能力.

  • 耐力运动对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小鼠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韩冠宙;曹国良;韩江

    目的:探讨耐力运动对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小鼠在跑台上进行8周持续耐力运动,另一组不进行运动.之后给予2组小鼠注射雌激素依赖性MC4L2癌细胞,肿瘤形成后,随机再将这两组小鼠以每组10只,分为4组,即:运动-肿瘤-运动组(A);运动-肿瘤-休息组(B);休息-肿瘤-运动组(C)和休息-肿瘤-休息组(D).A、C组小鼠进行为期6周的耐力运动,每周运动5天.期间,每周测量肿瘤体积.后,处死小鼠,摘除肿瘤组织,制成匀浆ELISA定量法测量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A、C组与B、D组相比,IL-6(P=0.001)、VEGF (P=0.0001)和肿瘤体积(P=0.0001)显著降低.结论:运动可致使乳腺癌细胞致瘤小鼠的肿瘤组织内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降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增加.因此,运动对雌激素依赖的乳腺癌可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与预防作用.

  • 国内外饮食护理机器人的发展状况研究

    作者:张祥;喻洪流;雷毅;石萍

    护理机器人,一般是指为需要护理的人的身体功能和生活提供支援,或者为护理人员提供支援的机器[1].因此,饮食护理机器人就是指为需要护理的人提供饮食支援的机器.它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失能老年人、残疾人,特别是手部残疾或那些因患有脑血栓、肌肉萎缩而造成的手部不灵活的患者,甚至手缺失的患者[1].

    关键词:
  • 血友病性关节肌肉疾病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作者:张美英;杨朝辉;王刚

    血友病是一组X连锁隐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由于FⅧ或FⅨ基因突变导致人体内FⅧ或FⅨ水平降低,从而导致出血.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种类,将其分为血友病A(也称血友病甲,Ⅷ因子缺乏)、血友病B(也称血友病乙,Ⅸ因子缺乏).该病患者以自发性关节或肌肉内出血为主要特征,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关节内出血(关节内血肿)、滑膜炎、关节软骨破坏、软骨下和骨质内囊肿、肌肉挫伤和血友病假性肿瘤[1],长期反复出血可导致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甚至终生残疾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但采取及时或预防性措施,如输注所缺乏的凝血因子、防治出血及出血相关性并发症和其他综合关怀治疗等,可使患者获得与正常人相近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关键词: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作者:刘丽娟;敖丽娟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运动损伤.近年来,用生物力学方法评价手术治疗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疗效是运动医学及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韧带重建术后的生物力学进行研究后发现尽管重建手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但重建侧膝关节仍然存在运动学、动力学以及肌肉活动特征等的异常.因此,对重建侧膝关节进行全面的生物力学评价有利于了解外科手术的疗效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从而尽量避免再发损伤并使患者能够重新恢复先前的运动项目.本文就ACL重建术后下肢仍然存在异常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肉活动特征做一综述.

    关键词:
  • 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

    作者:王秀阳;王伟;许莉敏;郭琪

    跌倒是老年人群中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有1/3-1/2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至少有1次摔倒的经历[1],大约每十次摔倒中就有一次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例如髋部骨折或头部损伤[2].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平衡能力的下降是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此,我们根据国内外近期的研究成果,对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做一综述,希望可以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 离心肌力训练在软组织损伤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雨洁;朱毅

    软组织损伤是肌肉骨关节康复领域常见临床问题之一,可引起严重疼痛与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运动表现且导致较高的经济负担[1].近年来,离心肌力训练(eccentric strength training,EST)因其在软组织损伤康复和预防方面的作用受到关注.有相关文献认为:①突发性强力离心收缩可能导致急性软组织损伤;②运动过程中重复的离心收缩动作可能导致肌肉和肌腱的细微损伤,长此以往可进一步引起慢性肌肉劳损、慢性肌腱炎,甚至引发肌肉和肌腱断裂[2].而现在研究发现,合理的EST能有效帮助缓解软组织损伤后的疼痛、提高运动能力、预防再损伤的发生[3].但离心运动对软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训练后身体的适应性改变有关.目前有关EST对软组织损伤后预防和治疗的研究以国外研究为主,近年来国内也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EST在软组织损伤方面的作用.本文旨在提供目前该领域研究动态,概括EST在软组织损伤作用机制与康复领域的临床应用,为软组织损伤康复提供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
  •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邵银进;李志欣;吴桂华;许志雄;曾康华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各种致病因素(外伤、肿瘤、炎症等)引起的脊髓横贯性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及括约肌)不同程度的障碍[1].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早期综合康复可改善SCI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尽早重返社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1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接受康复介入的时间进行分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SCI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 脑卒中患者下肢量化运动控制训练的临床观察

    作者:吕尤焱;王永春;张黎明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有1/2的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1],尤其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站立能力及正常步行功能,其中平衡及步行能力障碍是常见的症状.减重训练虽然效果确切[2],但费时、费力且因治疗师的能力而有所不同,无法定量评价.为了探讨脑卒中患者步态空间及时间参数恢复的更合理和更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我们对智能运动控制训练康复系统(monitored rehab systems,MRS)和传统方式的康复训练进行了比较,以探讨其有效性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
  • 脑卒中后慢性肩痛与中枢敏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蔡丽晓;于秉伦;于晓明;贾敏;李铁山

    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PSSP)是脑卒中后疼痛常见的类型,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麻木感、烧灼样痛或难以忍受的感觉等,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等.PSSP经常发生于脑卒中后2-3个月[1].新研究显示,PSSP的发生率为17%-64%[1-2].PSSP给患者带来很大负担,延缓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PSSP患者在6个月内肩痛会自发或经治疗后好转[1],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发展为脑卒中后慢性肩痛(persistent PSSP,pPSSP)[2-3].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这部分患者发展为慢性肩痛.因此,我们需进一步研究PSSP发展的潜在神经生理学机制以及如何转变为pPSSP,从而更好地对pPSSP进行预防及治疗.

    关键词:
  • 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康复疗效观察

    作者:朱迪;程瑞动;叶祥明;谭同才

    足底筋膜炎是各类非创伤性踝足痛中常见的类型,普通人群约有11%-15%的发病率[1].本病的发生是因长期步行、站立或过度运动致反复大力牵拉,而刺激跖腱膜使其失去正常的生物力学平衡结构[2],造成损伤,发生慢性的无菌性炎症.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MET)是指患者根据指令进行有控制的主动收缩和舒张肌肉,并由施术者调节施加的对抗阻力,通过训练来调整肌肉及筋膜的长度及张力,促使其重获正常的生物力学平衡,对肌肉及筋膜结构进行改善[3],从而来治疗劳损并预防再次发生,从根本上治疗和预防足底筋膜炎.

    关键词:
  • 视频案例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物理治疗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田莉;楼天晓;刘样;罗勇;邓春花

    《物理治疗技术》是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此学习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康复治疗师基本素质的关键阶段[1].目前《物理治疗技术》实践教学多采用课堂讲授-示范操作-学生实训练习的传统三段式教学,虽对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大有裨益,但只停留在技能操作层面,对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涉及较少,学生只是机械性掌握各个技能操作,面对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缺乏临床思辨能力,无法整合多种治疗技术合理用于临床.康复治疗师是一个特殊职业,服务对象是残疾人或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执业过程中不仅要具有精湛的技术,而且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但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这些能力的培养.同时,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的淡漠也将导致毕业生缺乏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2-8].针对实践教学模式重视技能训练,淡化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这些问题,我们在《物理治疗技术》实践教学中引入视频案例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效果的对比,以探讨对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康复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