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중국림상심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611
  • 国内刊号: 43-121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姚树桥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攻击的发生状况: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结果

    作者:黎亚军;卢富荣;骆方;王耘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攻击的发生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数据库,对23753名中国4-9年级学生的身体攻击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对不同身体攻击类别在不同性别和年级内的分布进行差异检验.结果:①4-9年级学生的身体攻击分为三个潜在类别:高发组、边缘组和低发组,比例分别为:5.2%、36.7%、58.1%;②男生高发组、边缘组的比例(4.5%、44.6%)显著高于女生(1.9%、22.8%);③4-9年级学生高发组的比例在6.8%~ 1.4%,呈现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边缘组的比例在30.2%~37.0%.结论:身体攻击可以分为三类,每个类别在不同性别和年级内部的分布不同.

  • 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适应的中介作用

    作者:孟慧;杨铮;徐琳;唐晨

    目的:探索大学一年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适应和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自我效能感、学业适应和社交适应、抑郁症状自评等量表,收集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个客观指标,通过跨时间的研究设计,对华东地区某综合性大学417位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偏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假设.结果:①社会自我效能感能正向预测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业适应、社交适应和心理适应;②学业适应能正向预测学业成绩,社交适应对学业成绩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心理适应和学业成绩相关不显著.结论:学业适应和社交适应对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 大学生性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朱小爽;曾祥龙;周瀚;林丹华

    目的:探讨大学生性态度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十所大学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性态度中的性责任性存在性别、年级、性经验的交互作用;性别、大学前性教育、性知识对自我中心取向的性态度有预测作用,而年级、性知识对关系取向的性态度有预测作用.结论:低年级有性经验的男生性责任感低,大学期间性教育的效果不如大学前性教育.

  • 积极独处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

    作者:鲍莉;戴晓阳

    目的:探讨积极独处等人格特征对高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独处行为量表测试364名高三学生,并与他们2011年的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高考成绩进行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积极独处得分与三科高考成绩呈正相关(数学=0.138、语文=0.142、英语=0.241),社交回避与数学成绩的相关也达到显著水平(r=0.113);②积极独处对三科高考成绩都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交回避对数学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孤僻对英语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积极独处人格特征具有提高高中生学习效率和解决问题的作用,支持“积极独处更能代表自我实现者的独处心理特征”的观点.

  •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抑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调节

    作者:范兴华;陈锋菊

    目的:考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对歧视知觉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对长沙市558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歧视知觉对抑郁有显著正向预测(β=0.446,P<0.001);积极应对对歧视知觉与抑郁关系有增强作用;社会支持对积极应对的增强作用有缓冲效应.结论: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抑郁关系有共同调节作用.

  • 大学生自尊、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职业决策困难与就业焦虑的关系

    作者:李志勇;吴明证;陶伶;何雪莲

    目的:探讨自尊、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职业决策困难与就业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和就业焦虑量表测量了376名大学生.结果:自尊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职业决策困难、就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54,-0.393,-0.280 (P<0.001);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职业决策困难(r=0.462,P<0.001)和就业焦虑(r=0.552,P<0.001)呈显著正相关;职业决策困难与就业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496,P<0.001).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当职业决策困难进入回归方程时,自尊对就业焦虑的预测效应不显著,回归系数从-0.280下降为-0.101;当无法忍受不确定进入回归方程时,自尊对职业决策困难的预测效应从-0.393下降为-0.295;自尊对就业焦虑的预测效应从-0.280下降为-0.150.结论:自尊以无法忍受不确定为部分中介影响着职业决策困难和就业焦虑.

  • 中学生的拖延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陈贵;蔡太生;胡凤姣;张斌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拖延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拖延量表、自我控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以及SCL-90的抑郁、焦虑两个因子对31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拖延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15岁年龄组的拖延得分比其它年龄组的拖延得分高.拖延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与SCL-90的焦虑、抑郁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对中学生拖延行为具有显著反向预测作用.结论:自我控制能力低是影响中学生拖延的重要因素.

  • 青少年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吸烟行为:生活事件的中介作用

    作者:夏良伟;姚树桥;胡牡丽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吸烟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整群取样方法,从全国抽取10个城市共14所中学的初一至高三10313名学生完成一般资料调查表和青少年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SSS-CA)等.结果: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吸烟行为得分显著负相关;生活事件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吸烟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生活事件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吸烟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共识性歧视与刻板印象:以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群体为例

    作者:程婕婷;管健;汪新建

    目的: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居民外群体偏好现象中的共识性歧视以及歧视程度的差异.方法: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和偏差地图,对101名外来务工人员和相匹配的101名城市居民进行调查.结果:①两类群体的刻板印象符合中国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分类;②两类群体对外来务工人员低社会地位、低能力和高热情以及城市居民高社会地位、高能力和低热情达成共识,且外来务工人员的内群体评价高于城市居民的评价;③外来务工人员表现出对城市居民保护帮助和艺赏敬佩的外群体偏好.结论:外群体偏好现象存在共识性歧视的同时也存在共识性歧视程度差异.

  • 人格宽恕性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作者:张登浩;武艳俊

    目的:考查社会支持在人格宽恕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371名大学生,采用宽恕性特质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CL-90以及四项目的主观幸福感问卷进行评定.结果:人格宽恕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人格宽恕性既可以直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社会支持程度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结论:社会支持在人格宽恕性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 道德伪善的心理机制∶基于双加工理论的解读

    作者:孙嘉卿;顾璇;吴嵩;王雪;金盛华

    道德伪善是一种认为自己比他人道德,但却无法达到自己声称的道德水准的倾向.使用双加工理论的解释框架对道德伪善的心理机制进行总结和归纳后发现,认知偏差、解释水平及道德推脱等认知加工机制和自我提升、自我欺骗及道德的心理许可等动机机制均起到重要作用,但两类机制的相互关系尚不明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进一步探索两类心理机制间的关系,并重视实验范式对结果解释力的影响,以期得到更具普适性的研究结果.

  • 青少认知闭合需要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闫春平;李根强;杜卫;赵桂一;杨世昌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认知闭合需要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认知闭合需要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A型行为类型问卷对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共810人进行调查.结果:①在认知闭合需要及对结构的需求上,初中组和高中组得分均显著高于大学组,在决断性上大学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组、高中组;②父母养育方式中的部分因子对认知闭合需要及决断性和对结构的需求两个因子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③A型人格对青少年的认知闭合需要及其对结构的需求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对决断性因子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青少年的认知闭合需要随年龄增长由高向低方向发展,父母养育方式和A型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认知闭合需要发展.

  • 军队医务人员生活事件、焦虑水平及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作者:张莹;陈铖;段家怀;郭立新;肖水源

    目的:了解军队医务人员群体的应激现状和主要来源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对驻某地区的3家军队中心医院的300名医务人员(现役军人)进行调查,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等为测量工具.结果:军队医务人员应激的主要来源为工作学习事件,焦虑水平和生活事件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力.结论:减少军队医务人员生活事件,降低其焦虑水平,能有效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 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通情的中介作用

    作者:郑显亮;张婷;袁浅香

    目的:考察自尊、通情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自尊量表和梅拉比安特质通情量表对5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网络利他程度显著高于女生;②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自尊和通情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尊和通情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通情在自尊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尊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同时又通过通情的中介作用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 上海市外来初中生与本地生学校适应、家庭功能及自尊水平的比较研究

    作者:茆正洪;余志华;李蓉蓉;冯强;赵旭东

    目的:比较外来中学生与上海本地学生自尊、家庭功能以及学校适应的状况,并探讨家庭功能、学校适应及社会经济因素对自尊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共收集浦东612名初中生自尊、家庭功能、学校适应及一般社会人口学的数据.结果:①外来中学生多为农村户籍,且住房状况、家庭收入、父母文化水平显著低于本地学生(P<0.001).②外来中学生自尊、学业适应、同伴关系、家庭亲密与适应得分均显著低于本地学生.③社会经济因素、学校适应、家庭亲密对初中生自尊水平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外来中学生自尊水平显著低于本地学生;同伴关系、家庭经济水平特别影响外来中学生的自尊水平.

  • 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AEQ)中文版的修订

    作者:赵淑媛;蔡太生

    目的:对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AEQ英文版)进行中文修订.方法:以1114名大学生为被试,分析中文版的信、效度.结果:①修订后的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7~0.90之间;②AEQ的积极情绪快乐、希望、自豪和ABS-10呈负相关(r=-0.22~0.41),消极情绪生气、焦虑、厌烦、失望、羞愧和ABS-1O呈正相关(=0.21~0.58),学业成绩和AEQ的积极情绪呈正相关(r=0.15~0.30),和消极情绪呈负相关(r=-0.16~-0.32);③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三种情境下的分量表均包含8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模型4对数据的拟合情况好.结论:中文版AEQ是一个有效的测量大学生学业情绪的工具.

  • 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感知风险结构研究

    作者:李强;高文珺;李凌;秦萍

    目的:探讨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感知风险的结构.方法:对天津地区555名在校大学生和全国13个省区的557名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感知风险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心理风险、服务质量风险、功能价值风险和社会风险,其中,人们对服务质量风险和功能价值风险的感知强.自编感知风险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对于专业心理健康服务这一特殊的服务产品,人们感知风险的多维结构体现出服务自身的特点.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现阶段的发展可着重于规范服务体系和宣传功能价值.

  •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在中学生应用中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侯婵娟;陈于宁;姚树桥;陈海燕;明庆森;彭亮

    目的:检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在我国中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937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测查,分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总量表与分量表间的相关系数,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比较一般中学生与无保护性行为中学生量表得分的差异.结果: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全量表Cronbaeh o系数为0.81,重测信度为0.75,条目间的平均相关系数在0.32~0.41之间;各分量表得分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在0.54~0.86之间,分量表间的相关系数在0.14~0.46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一阶七因子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标好;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学生分量表得分及量表总分均低于未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学生.结论: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适用于我国中学生.

  • 父亲在位问卷简式版的制定及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分析

    作者:蒲少华;卢彦杰;吴平;卢宁

    目的:在父亲在位问卷中文修订版(Chinese revision of Father Presence Questionnaire,FPQ-R)的基础上建立父亲在位问卷中文简式版(Brief version of FPQ-R,FPQ-R-B).方法:从FPQ-R抽取部分条目组成父亲在位问卷中文简式版,通过对705名大学生施测,检验其信效度.结果:①父亲在位问卷的中文简式版(FPQ-R-B)共31个条目,包含与父亲的关系、家庭代际关系、有关父亲的信念3个高阶维度,分为8个分量表.②简式版8因子和高阶3因子结构都较清晰,分别可解释总方差变异的70.72%和64.99%.FPQ-R-B各因子与FPQ-R完整版对应因子的相关均在0.81以上.3个高阶维度内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32~0.51,3个高阶维度之间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11~0.36.除高阶维度二的2个分量表外,其余6个分量表与PBI-F的关爱因子、鼓励自主因子及总量表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9~0.49;8个分量表与PBI-F的控制因子之间呈不相关到低负相关.③3个高阶维度和8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都超过0.73.重测信度系数为0.59~0.80.结论:FPQ-R-B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 精神症状评定量表中文版的信度、效度分析

    作者:徐子燕;李占江;郭志华;陈琦;张怡

    目的:建立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SYRAT)中文版,并分析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选取221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样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妄想性精神障碍、短暂精神病性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PSYRAT、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总量表的标准化Cronbach,sα系数为0.943,重测信度为0.853,评估者间一致性为0.998.各条目对因子的负荷系数为0.840-0.929.PSYRAT幻听、妄想分量表及总分与PANSS量表的幻觉、妄想及阳性症状量表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0.833及0.737.结论: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SYRAT)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定幻听及妄想严重程度的有效测量工具.

  • 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特点与结构初探

    作者:徐华春;黄希庭;陈传锋;胡珍玉

    目的:在中国文化情境下,探索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特点与结构.方法: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首先将国内有抑郁症病史者作为中国抑郁易感个体的典型代表,以临床咨询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师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探索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原始项目,在一般大学生和有抑郁症病史者被试基础上探索并验证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结构;后对一般大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初步考察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与压力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是一个5因素结构,具体包括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严谨认真和退让顺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问卷的5因素模型拟合较好:总量表及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0.78之间;量表总体及其各维度可以有效区分有抑郁病史大学生和无抑郁病史大学生,它们与应激的交互作用能有效预测大学生三个月后的抑郁症状.结论: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是一个五因素结构,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能够有效筛查中国抑郁易感个体.

  • 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自杀态度和自杀意念的关系

    作者:张建人;凌辉;谢健;熊恋;马欣仪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30名大学生,采用人格诊断问卷、自杀态度问卷以及Beck自杀意念问卷进行测查.结果:①有自杀意念组在人格诊断问卷(PDQ-4+)的偏执型、分裂样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依赖型、被动攻击型以及抑郁型等亚型上得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组;②有自杀意念组与无自杀意念组在自杀态度量表(SPAS)的预防自杀的难度、自杀行为自我不可控制性、自杀问题的社会重要性等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有自杀意念组更倾向于认为自杀不可预防、自杀不可以自我控制、自杀不是重要的社会问题;③PDQ-4+各分量表得分与自杀态度中的预防自杀的难度、自杀行为的自我不可控制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杀问题的社会重要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与自杀意念关系密切,关于自杀的某些非理性态度可能是人格障碍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因素.

  • 强迫障碍及其共病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防御特点

    作者:于宏华;孙春云;刘华清;傅文青;曹文胜

    目的:研究强迫障碍及其共病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方法:符合DSM-IV临床诊断标准的35例OCD患者和35名正常对照者.用人格诊断问卷筛查人格障碍,再用人格障碍晤谈手册确定共病人格障碍的患者;所有被试接受防御方式问卷测查.结果:35例OCD患者有22例(62.9%)共病人格障碍;共病人格障碍组在诸多不成熟(P<0.05或P<0.001)和中间防御方式上(P<0.05,P<0.01或P<0.001)高于对照组,在某些成熟防御方式上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非共病人格障碍组在不成熟和中间防御方式上仅退缩和制止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成熟防御方式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结论:共病人格障碍的强迫障碍患者更多地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方式,同时较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方式.而没有共病人格障碍的强迫障碍患者只是较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方式.

  • 孕期家庭暴力等因素与产后抑郁的关系

    作者:张勇;邹韶红;曹玉萍;张亚林

    目的:调查孕期家庭暴力等因素和产后抑郁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利用受虐评估问卷(AAS)对门诊846名孕妇进行筛查,在产后30-42天筛查产后抑郁的发生状况.结果:①孕期家庭暴力发生率为11.3%,精神暴力为主要形式;②受虐妇女产后抑郁发生率31.2%,孕期受虐者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受虐组(66.7%%/9.7%);③孕期精神暴力、家暴认可态度、意外怀孕、丈夫饮酒、丈夫职业是工人以及担心胎儿健康等因素可能预测产后抑郁.结论:孕期精神暴力、家暴认可态度以及意外怀孕等可能是产后抑郁的风险因素.

  • 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

    作者:黄建军;柏晓利;杨蕴萍

    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共病人格障碍的情况.方法:对127例符合DSM-IV轴I焦虑障碍的患者进行了DSM-IV轴II人格障碍的诊断评估,并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严重程度(CGI-SI)、社会功能缺陷(SDSS)等评定.结果:①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为73.2%;②共病者焦虑障碍的发病年龄更早(P<0.01),焦虑障碍病程更长(P<0.05),疾病更加严重(P<0.01),其焦虑、抑郁水平更高(P<0.05;P<0.05),社会功能更差(P<0.01).结论: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有较高的共病率,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更加复杂.

  • 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障碍的谱性关系

    作者:陆茜;肖泽萍;张天宏

    强迫型人格障碍(OCPD)的诊断经常与其他精神障碍特别是强迫症(OCD)的诊断存在着界限上的争议.本文通过对OCPD和OCD在产生的历史背景、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共病、神经生物学及对药物治疗的预后上的特殊关系进行文献复习,进而讨论OCPD和OPD是否存在一种谱性关系.

  • 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作者:孙仕秀;范方;郑裕鸿;朱清;陈世键;张露;覃滟云

    目的:考察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震后18个月,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编一般人口学及地震暴露情况调查表,对都江堰地区规模大的某高中的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84份.结果:都江堰地区青少年震后18个月PTSD症状的检出率为13.3%,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不同地震暴露程度间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弹性在父母关怀、父母过度保护与PTSD症状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5.6%、15.6%,心理弹性在父母冷漠与PTSD症状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父母对孩子较多的关怀和较少的控制干涉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对震后PTSD症状具有保护作用.

  • 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

    作者:朱清;范方;郑裕鸿;孙仕秀;张露;田卫卫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心理弹性、抑郁症状和震后继发的负性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震后6个月,采用分层整群取样法,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都江堰地区2250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在控制人口学因素和地震暴露变量的影响后,心理弹性在震后继发的负性生活事件和青少年抑郁症状间有部分中介作用.②心理弹性在震后继发的负性生活事件和青少年抑郁症状间起调节作用,对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起到保护作用.结论:震后继发的负性生活事件既可以对抑郁症状产生直接影响,又可以通过削弱心理弹性间接影响抑郁症状,另外,心理弹性削弱了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负面影响,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 儿童期精神虐待对大学生人格及述情障碍的影响

    作者:贾媛媛;杜爱玲;姚桂英;杨世昌

    目的:探讨儿童期精神虐待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虐待史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对河南省某高校的733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除儿童期母亲憎恶与成年期人格的内外倾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儿童期精神虐待与大学生人格均呈显著相关(P<0.0l);儿童期精神虐待的四个维度与大学生述情障碍呈显著正相关.儿童期父亲憎恶对神经质有显著预测作用(Beta=0.243,P<0.01),儿童期母亲忽视对大学生精神质有显著预测作用(Beta=0.206,P<0.01),儿童期父亲忽视对大学生内外倾有显著预测作用(Beta=-0.143,P<0.01).儿童期母亲忽视对大学生述情障碍有正向的预测作用(Beta=0.113,P<0.01).结论:儿童期精神虐待对大学生人格及述情障碍有直接预测作用.

  • 广泛性焦虑症状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杨智辉

    目的:考察大学生广泛性焦虑症状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宾州忧虑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不确定性的忍受力问卷、元担忧问卷对11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宾州忧虑问卷均分为2.54±0.64,男性焦虑总分显著低于女性;独生子女焦虑总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在在焦虑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②路径分析表明:神经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元担忧频率对宾州忧虑问卷总分有直接效应,同时,神经质还通过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元担忧频率对宾州忧虑问卷总分起到间接效应.对宾州忧虑问卷总分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神经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和元担忧频率.结论:①大学生的广泛性焦虑症状处在中等水平,女生的广泛性焦虑症状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广泛性焦虑症状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越差则广泛性焦虑症状也越高.②神经质对广泛性焦虑症状既有直接作用,又通过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和元担忧频率起一定的间接作用.

  • 自动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个体负性情绪的作用

    作者:马伟娜;朱蓓蓓

    目的:探讨自动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者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ATI)为标准,筛选出焦虑组和正常组被试各90名,以句子整理任务启动不同的自动情绪调节策略.结果:①启动自动表达抑制策略时焦虑组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显著高于正常组,而启动自动认知重评策略时两组无显著差异;②焦虑个体在自动认知重评策略的调节下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低,而无策略组的唤醒度高.结论:自动认知重评和自动表达抑制均能有效下调焦虑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且自动认知重评的效果优于自动表达抑制,因此自动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缓解焦虑个体的焦虑感.

  • 奎硫平合并丙戊酸镁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对照研究

    作者:顾培;汪敬;曹江;李宝珠

    目的:观察用奎硫平合并丙戊酸镁与单用奎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奎硫平合并丙戊酸镁组)29例,对照组(奎硫平组)29例,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1周末、2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定治疗效果;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2周末,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周末、2周末,PANSS量表兴奋激越项目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末,PANSS量表总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l周末、2周末MOAS量表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2周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各组TESS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奎硫平合并丙戊酸镁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急性期起效快、疗效佳、安全性好.

  • 遭受多重侵害高职高专女生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的研究

    作者:董方虹;曹枫林;李宝娟;胡德文;王茜;崔乃雪;李阳

    目的:探讨遭受多重侵害的高职高专女生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特点.方法:15名遭受多重侵害无创伤后应激症状被试(PV无FTSS组)、15名多重侵害有创伤后应激症状被试(PV有PTSS组)和15名正常对照接受静息态脑功能扫描.采用SPM8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工具包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和ReHo分析.结果:静息状态下,与对照组相比,PV无PTSS组左侧额下回、左右额内侧回、右侧中央后回、左侧梭状回、左右海马旁回、右侧扣带回、左右豆状核和右侧岛叶的ReHo值降低;左右额上回、左右额中回、左右额下回、左右顶下小叶、左右楔前叶、左右颞上回、左侧颞横回、左右颞中回、右侧舌回和右侧扣带后回的ReHo值升高.与PV有PTSS组相比,PV无PTSS组在右侧额中回和额下回、左侧楔前叶、左侧舌回、左右海马旁回、左侧扣带回和左侧豆状核ReHo值降低;在左右额上回、左右额中回、左侧额内侧回、右侧中央后回、左侧缘上回、左右顶下小叶、左侧梭状回和左侧尾状核ReHo值升高.结论:遭受多重侵害但无创伤后应激症状的高职高专女生在静息状态下脑默认网络以及岛叶、基底神经节、海马旁回存在局部一致性信号异常,这些脑区异常可能为遭受多重侵害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 锚定效应对事件时间估计的影响

    作者:周丽清;卢静怡;卢佳

    目的:探讨锚定值的单位形式、锚定方式、时距感觉能力三个因素对个体时距估计的影响.方法:运用实验法测定锚定效应的三个因素,共有58名大学生参与了本次实验.结果:对于不确定长度的时间间隔,基于小单位形式的估计比相应大单位的估计短;在物理时距锚、比较数字锚、复述数字锚以及无锚定值这四种不同的锚定方式条件下时距估计的锚定效应存在差异:其中物理时距估计组的估计值短,控制组和数字锚复述组的估计值依次次之,数字锚比较组的估计值大;个体的时距估计能力不会影响事件时间估计中的锚定效应.结论:锚定值的单位形式、锚定方式对个体时距估计有影响,但时距感觉能力对个体时距估计没有影响.

  • 瘦身广告对身体意象失调女性注意偏向的影响

    作者:尉玮;王建平;梁媛;刘丹阳

    目的:研究身体意象失调女性的注意偏向,并探讨瘦身广告对个体在不同类身体信息注意偏向上的影响.方法:使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胖分量表(NPSS-F)筛选出身体意象失调个体28人和控制组被试30人,以积极、消极、形似、隐喻四类身体信息为实验材料,在观看瘦身广告的前后分别完成点探测任务.结果:身体意象失调女性对身体信息存在显著的注意偏向( t(27)=2.274,P<0.05),控制组不存在注意偏向(ta9)=-0.181,P=0.858),且两组注意偏向值有显著差异(F(1,56)=4.155,P<0.05);观看瘦身广告后,两组被试对积极词的注意偏向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F(1.56)=3.256,P=0.077).结论:身体意象失调个体对身体信息存在注意偏向,瘦身广告对个体在积极词上的注意偏向有促进作用.

  • 基于ReHo方法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杜万萍;刘军;周顺科;李凌江;谭长连;高雪屏;李卫晖;张燕;刘建滨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静息状态脑功能特点.方法:采用ReHo分析方法,19名网络成瘾大学生及19名对照进行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比较两组平均脑ReHo图的差异.结果:IAD组ReHo值升高区域主要集中在小脑、脑干、扣带回(右侧)、双侧海马旁回、右侧额叶(直回,额中回及额下回)、左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枕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颞上回及颞中回;ReHo降低的区域仅表现在左侧顶叶的楔前叶.结论:网络成瘾大学生局域一致性存在异常,大部分脑区同步性增强,小脑、脑干、边缘叶、额顶叶同步性增强可能与网络成瘾奖赏通路有关.

  • 自我-他人医疗决策差异研究

    作者:彭嘉熙;张石磊;肖玮;苗丹民

    目的:考察医疗情境中,自我决策与为他人提供建议是否存在决策偏差,并基于解释水平的理论,解释这种偏差的由来.方法:改编Ficchhoff等使用过的医疗决策问题,分别以正/负框架(2)×自我/他人(2)进行描述.355名临床专业大学生被随机分为四组完成决策任务.结果:社会距离对医疗决策影响显著(x2=8.636,P=0.003),自我决策与向他人建议相比,被试更倾向短期获益,长期受损的保守方案.框架效应对医疗决策影响显著(x2=9.804,P=0.002),正性框架相比负性框架,被试更倾向短期受损,长期获益的手术方案.解释水平与框架效应交互作用显著:正性框架中,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显著(x2=12.309,P<0.001),自我决策更倾向手术方案,负性框架中,自我-他人决策无显著差异(x2=2=0.706,P=0.401);自我决策中,框架效应不显著(x2=0.91,P=0.340),向他人建议,框架效应显著(x2=13.256,P<0.001).结论:社会距离与框架描述对医疗决策存在影响.

  • 自我认知评估对羞耻认知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

    作者:高隽;赵晴雪;王觅;戴赟;钱铭怡

    目的:考察自我指向和他人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类型对个体选择特定羞耻情绪认知调节策略的影响.方法:采用情境故事法操纵两种能激发羞耻的负性自我认知评估以诱发个体羞耻情绪,比较两种条件下个体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上的差异.结果:①自我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仅和能维持/扩大羞耻严重程度的消极认知策略有关,而他人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既和上述消极认知策略有关,又和防御型及修复型策略的选用有关.②自我指向的负性认知评估是羞耻体验中的主要负性认知评估类型,而他人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常伴随前者出现,并可加剧其强度.结论:自我负性认知评估类型对个体认知调节策略的选择有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的表现是复杂的.

  • 睡眠剥夺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REB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小赋;王玉锋;朱金富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通过影响海马区CREB含量及活性而产生的快速抗抑郁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和水环境对照组.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MPM)对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方法建立的抑郁大鼠模型进行睡眠剥夺.用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测试其行为变化,以及用免疫组化法测试海马CREB、P-CREB的含量.结果:①睡眠剥夺组大鼠与抑郁模型组相比旷场实验的水平得分与垂直得分均明显升高,潜伏期明显缩短.②海马CA1、CA3、DG区的CREB及p-CREB平均光密度值比较中,抑郁模型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睡眠剥夺组均显著高于抑郁模型组.结论:睡眠剥夺可明显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海马部位CREB含量及活性的增高可能参与了睡眠剥夺的快速抗抑郁作用.

  • 强迫症的箱庭治疗原理及其操作

    作者:张雯;张日昇

    箱庭疗法作为一种游戏治疗的方法,以强迫症患者的自我问题而非症状本身作为治疗关键,通过象征性制作帮助其表达和处理创伤体验,在呈现强迫症患者问题的同时也能呈现其成长和变化,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防御,促进治疗关系的建立和维持,还能增强个体的自尊感和控制感,帮助强迫症患者减轻症状,人格得以成长,为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 中国心理咨询/治疗中有关保密研究的文献回顾

    作者:周司丽;侯志瑾;姚莹颖

    保密是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项重要基本前提,其作为伦理守则是指为来访者在咨询与治疗中所表达的信息保守秘密.然而,保密原则在实施中是一个复杂的专业伦理行为.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有关保密的量化研究与各种评述,总结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有关保密问题的研究和实践现状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一版)》提出完善建议.

  • 团体辅导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作者:黄文倩;张蓉;柳迎新;朱婉儿

    目的:探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团体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35名研究生进行干预,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试加追踪测试的实验设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自我接纳量表(SAQ)为评估工具.结果:团体辅导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症状自评量表多个指标(总均分、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性)以及感知压力水平显著降低,自我接纳水平显著提高,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后4周效果依然存在.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团体辅导能改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其负性症状和知觉压力水平,提高其自我接纳程度.

中国临床心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