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중국림상심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611
  • 国内刊号: 43-121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姚树桥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

    作者:赵鑫;张润竹;周仁来

    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具有复杂和非线性的变化趋势.影响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大脑功能的成熟、青少年的人格特质、父母支持、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未来研究应多探讨青少年对社会性情绪调节的发展以及同时考虑多个影响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的因素,这对进一步理解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的复杂趋势有着重要意义.后,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的研究还应注重为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干预与训练提供理论支持.

  • 学业成绩不良高职生的大学适应、学业情绪及学习倦怠对照研究

    作者:高明

    目的:探讨学业成绩不良高职生与学业成绩优秀高职生在大学适应、学业情绪及学习倦怠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一般学业情绪问卷对120名学业成绩优秀生、91名学业成绩不良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学业成绩优秀生与学业成绩不良生在大学适应量表中的学习适应维度及择业适应维度差异极显著(P<0.01);②学业成绩优秀生与学业成绩不良生在一般学业情绪问卷中各维度均差异显著(P<0.05);③学业成绩优秀生与学业成绩不良生在学习倦怠问卷各维度均差异极显著(P<0.001);④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绪低落、学习适应、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对学业成绩进行预测.结论:学业成绩不良生与学业成绩优秀生大学适应、一般学业情绪、学习倦怠差异显著.

  • 艺术生创意自我效能、思维风格与艺术创造力的关系

    作者:李吉品;刘秀丽

    目的:考察艺术生创意自我效能、思维风格与艺术创造力的关系.方法:以130名艺术类大学生为被试,使用《思维风格问卷》、《创意自我效能量表》(CSES)及艺术创造力同感评估作为测量手段,分析了思维风格、创意自我效能与艺术创造力关系.结果:①立法型、整体性、激进型和等级型思维风格与艺术创造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②创意自我效能整体及其各维度与艺术创造力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创意自我效能在思维风格对艺术创造力的作用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提高艺术生的艺术创造力可以尝试从强化其创意自我效能人手,但也不能忽略思维风格的作用.

  • 自立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凌辉;张建人;钟妮;吕邹沁;唐莘尧

    从心理学角度开展系统的自立研究起源于黄希庭关于中国人人格的本土化研究尝试,黄希庭将自立定义为,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作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现有的自立研究内容侧重于自立的内涵、结构、心理功能及表现形式;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问卷法、量表法等研究方法,多属于相关或描述性研究.从整体上来看,自立虽然有着深远的中国历史文化渊源,但是却没有受到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目前对自立的实证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开发更多的评估方法,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扩展研究群体的年龄范围,重视自立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和应用,促进自立研究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等.

    关键词: 自立 人格 本土化
  • 老年人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作者:李强;徐玮;李凌

    目的: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素质与其心理健康间的关系,探索社会支持在该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天津市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364名,采用修订后的《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的坚韧人格、人际素质、情绪性、心理弹性和自我概念量表,老年人社会支持量表及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老年人的五类心理健康素质均可较好的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②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间存在正向相关;③社会支持在坚韧人格、人际素质、情绪性、心理弹性预测心理健康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老年人的部分心理健康素质会影响其社会支持水平,从而终作用于其心理健康.

  • 近十四年来普通中学教师SCL-90测查结果分析

    作者:吴洪艳

    目的:全面了解2000年~ 2013年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一个中学教师SCL-90的全国常模.方法:筛选出91个符合条件的研究,合成平均数与标准差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与效果量计算.结果:①在岗中学教师躯体化、恐怖与焦虑非常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与培训教师(P<0.001,d>0.5或d≥0.15);后7年躯体化、精神病性、焦虑与恐怖显著高于前7年(P<0.001,d≥0.15).②前7年,男教师敌对、偏执与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女教师(P<0.001,d≥0.15),初中教师人际敏感与偏执显著高于高中教师(P<0.001,d=0.15);后7年,女教师恐怖因子显著高于男教师(P<0.001,d=0.15),初中与高中教师无一因子差异达到或接近小效应.结论:普通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下,躯体化、恐怖、焦虑与精神病性严重,且随年代出现加剧现象;后7年,男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女教师、高中教师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 在京藏族大学生身份认同对群际接触的影响:适应策略的作用

    作者:史佳鑫;刘力;张笑笑

    目的:探讨在京藏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对其与汉族接触水平的影响,以及适应策略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语版问卷调查了133名在京就读藏族大学生的中国人认同、藏族人认同、适应策略以及群际接触.结果:①中国人认同和藏族人认同都可以有效促进群际接触,整合策略、同化策略与群际接触正相关、隔离策略不相关;②同化策略在中国人认同影响群际接触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6%;③整合策略在藏族人认同对群际接触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结论:增加中国人认同,有利于藏族大学生采用同化策略适应在京生活,对藏族大学生跨汉民族交往有促进作用;整合策略调节藏族人认同对群际接触的影响.

  •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意义思考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作者:陈炜夷;甘怡群;郭兆龙;聂晗颖;冯莹;柳之啸

    目的:探究工作动机自我决定倾向、心理需要满足、生命意义感在意义思考与工作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内外工作动机量表、工作心理需要满足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及自编意义思考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在基层公务员及市容容貌一线员工中收取问卷158份.结果:①意义思考与生命意义感正相关;②自我决定倾向在意义思考与心理需要满足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③心理需要满足在自我决定倾向与生命意义感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④生命意义感在心理需要满足与工作倦怠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⑤意义思考对工作倦怠有正向的直接预测效应.结论:通过自我决定倾向、心理需要满足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意义思考能够负向预测工作倦怠.

  • 谨慎性人格对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作者:吴玉飞;安媛媛;伍新春;林崇德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谨慎性人格与青少年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汶川地震两年后497名中学生为被试,进行小五人格问卷、应对方式问卷以及创伤后成长问卷的测量.结果:青少年PTG在年级和性别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TG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人际体验的改变分值高;谨慎性人格不仅对PTG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积极认知的应对方式对PTG发挥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积极认知的应对方式在谨慎性人格与PTG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初中生亲子三角关系与抑郁:自尊的中介作用

    作者:王赵娜;王美萍

    目的:考察自尊在亲子三角关系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子三角关系量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测量267名初中生.结果:①替罪羊和跨代联盟与自尊显著负相关,与抑郁显著正相关;②亲职化与自尊显著正相关,与抑郁显著负相关;③替罪羊与跨代联盟的运作使子女自尊水平降低,进而导致子女抑郁水平升高;④亲职化提高了子女的自尊水平,进而导致抑郁水平降低.结论:亲子三角关系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

  • 初中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作者:谢家树;李杰;易嫦娥;邓多林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初中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135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初中生经历的主要生活事件是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②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③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是生活事件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为0.23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0.4%.结论:增强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其中主要是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是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 家庭气氛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外向性与自尊的中介

    作者:范兴华;方晓义;张尚晏;陈锋菊;黄月胜

    目的:考察冷清的家庭气氛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以及外向性与自尊在其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家庭气氛问卷、外向性人格问卷、自尊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207名农村儿童进行历时2.5年的追踪研究.结果: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前、后测中感知到的家庭气氛均较冷清,孤独感均较高;前测家庭气氛对留守儿童的前、后测孤独感分别有正向的即时预测作用与延时预测作用;外向性、自尊在上述预测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家庭气氛对留守儿童孤独感既有即时影响也有延时影响;外向性、自尊在其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关系

    作者:吴庆兴;王美芳

    目的:考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关系.方法:以Spence儿童焦虑量表、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量表为研究工具,对907名13-19岁的青少年进行集体问卷测查.结果:①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的焦虑症状呈显著负相关,青少年的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呈显著正相关.②同伴依恋在母子依恋与青少年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父子依恋与青少年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母子依恋主要通过同伴依恋间接影响青少年的焦虑症状,父子依恋既可以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同伴依恋间接影响青少年的焦虑症状.

  • 大学生男男性接触者性取向及危险性性行为调查

    作者:刘博;罗丹;黄才苡;厉洁;肖易;程睿;陈曦;肖水源

    目的:了解长沙市大学生男男性接触者(MSM)性取向及HIV感染危险性性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长沙市有MSM活动的高校中以滚雪球抽样方式招募到240名有效大学生MSM样本,采用自编及改编问卷以面对面访谈法调查样本的一般情况、性取向、性行为、相关性态度以及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全部样本中有89人(37.1%)自我报告为纯同性恋,其余151人(62.9%)报告为双性恋.24名样本(10.0%)报告在调查时点前仅发生过同性边缘性行为;其余216人(90%)报告发生过插入式同性性行为.143人报告近三个月内发生了同性肛交行为,无保护肛交行为发生率为41.3%;在142名报告近三个月内发生了同性口交行为的样本中,无保护口交行为发生率为96.5%; 163名近三个月发生过同性插入式性行为的样本中,多性伴同性性行为发生率为35.0%.Loo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农村、在三类本科或专科院校、就读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与样本近三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来自扩展家庭、对同性恋的自我认同程度低、同性性取向自我发觉年龄在16岁前及性态度开放程度高与样本近三个月发生多性伴同性性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结论:大学生MSM人群的无保护行为发生率高,应从性心理和性态度的角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

  • 服刑人员冲动性特点及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作者:罗艳红;蔡太生;陈贵

    目的:探查服刑人员的冲动性特征及其与大五人格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冲动性量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金钱延迟折扣任务对41名服刑人员和21名正常被试进行了测量.结果:①在延迟折扣任务中,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服刑人员组对两种不同金钱强化物均表现出快速折扣的倾向.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两种不同强化条件下,服刑人员组被试的折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U10000=197.00,P<0.01;U1000=-207.00,P<0.05).②相关分析表明,延迟折扣率k与大五人格各维度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与非计划冲动性、冲动总分显著正相关,与抑制系统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服刑人员具有显著冲动性,并与大五人格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 员工工作价值观对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代际比较研究

    作者:陈坚;连榕

    目的:考察三代员工工作价值观对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取样三代1056名在职员工并进行中国员工工作价值观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调查.结果:三代员工部分工作价值观维度与幸福感、心理健康症状显著相关,但三代人群存在差异.幸福感在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症状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三代员工的利他价值观都可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第三代员工的外在酬劳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结论:三代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与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症状关系密切,但三代员工存在差异.幸福感水平可以缓冲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症状的影响.

  • 中文版Friedman-Bendas考试焦虑量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试用

    作者:韦嘉;张春雨;董山川;陈维;张进辅

    目的:对中文版Friedman-Bendas考试焦虑量表(FBTAS)在中学生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4次抽样,初次调查20人对FBTAS进行通俗度检验;再测调查465人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正式的中文版FBTAS;正式调查632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被试同时完成FBTAS与一般焦虑量表(GADS),简式版害怕他人消极评价量表(FNES-B)与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PAQ)来考核效标效度;另外抽取47人进行四周后重测.结果:中文版FB-TAS分为紧张焦虑、社会贬抑和认知阻滞3个维度,总量表和分量表的α系数在0.71~0.89之间,四周重测组内相关系数在0.78~0.89之间,用随机截距模型控制方法效应后的主要拟合指标x2/df=2.82,CFI=0.89,TLI=0.86,SRMR=0.06,RMSEA=0.05.FBTAS与GADS的相关为0.55,与FNES-B的相关为0.42,与BPAQ的相关为0.35(均P<0.01).结论:中文版FBTAS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中学生考试焦虑的适宜工具.

  • 父母协同教养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及其信效度检验

    作者:刘畅;伍新春;陈玲玲

    目的:引进McHale编制的协同教养问卷,在中国父母群体中进行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方便取样对北京325名父亲施测,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方便取样,对全国483名父亲和477名母亲实施问卷调查,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计算内部一致性系数.通过方便取样对北京和山西的211名父亲施测,计算效标效度和重测信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问卷包括团结、一致、冲突和贬低四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四因素模型拟合良好.团结、一致维度与婚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儿童内向性行为问题呈显著负相关;冲突、贬低维度与婚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内向性行为问题呈显著正相关.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1到0.88,重测信度为0.47到0.69.结论:协同教养问卷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中国父母协同教养研究的工具.

    关键词: 协同教养 信度 效度
  • 中国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的编制

    作者:袁颖;赵必华

    目的:编制中国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开放式问卷,形成量表的初始项目,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量表.结果:①正式的《中国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含有23个项目,分为关注、重要、自我延伸、信赖四个维度;②关注、重要、自我延伸、信赖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661、0.755、0.741和0.767,46个被试间隔4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787;各维度间相关,0.78<r<0.87;③大学生被看重感的各维度与自尊、社会支持、自我价值感呈正相关,与孤独感、社交忧虑呈负相关,0.278<r<0.590,P<0.01.结论:中国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在中国大学生中使用.

  • 孤独感量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初步修订

    作者:李晓巍;邹泓;刘艳

    目的:对Asher的孤独感量表在中学生群体中进行修订.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西安的1826名中学生,对孤独感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效度分析和信度分析.结果:21个项目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51-0.76之间.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了4个因子,符合原量表的4维度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模型拟合良好;4维度及总分与效标的各维度相关显著.信度分析表明,4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76-0.85之间,分半信度在0.71-0.85之间,重测信度在0.71-0.88之间.结论:修订的儿童孤独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中学生孤独感的测量工具.

  • 大学生网络成瘾患病率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作者:周晓琴;奚晓岚;程灶火;沈力烨;李萍

    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患病率及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和百项心理症状问卷(PSI-100)对4,866名(男性2122人,女性2744人)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621名(12.8%)大学生符合Young网络成瘾诊断标准(YDQ≥5),男性患病率(15.9%)高于女性(10.3%),少数民族学生(17.0%)高于汉族学生(12.5%),管理金融专业学生(23.8%)高于其它专业学生(6.9%-15.3%);网络成瘾者PSI-100总分(178.70±72.58)显著高于对照组(165.40±67.43),21.8%的网络成瘾者存在3项以上心理症状,其中强迫症状(23.2%)、抑郁症状(22.9%)、冲动控制(22.2%)、焦虑症状(20.6%)和注意问题(20.6%)等异常率较高.结论: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其患病率存在显著的性别、民族和专业差异,网络成瘾者存在更多或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以上网络成瘾者存在强迫、抑郁、焦虑和冲动等症状.

  • 人际环形模型对心理病理的解释建构

    作者:王硕;周雅;刘翔平;Aaron L.Pincus

    DSM-5对人格障碍的诊断凸显了人际的重要性.人际环形模型是当代人际领域核心成果,它以掌控/联结两大元动机作为横纵轴来建立圆环.围绕环形模型产生了或静态或动态的诸多概念,用以描述人际功能的适应与否.近年愈来愈多病理与临床研究引入环形模型及相关概念,对心理及人格障碍的内在机制、表型表达、评估及治疗予以深入解析.未来研究可尝试更新的人际动力评估方法,如电脑操纵杆法、事件关联记录法,或纳入文化背景因素,来进一步发掘人际功能在心理病理及人格大背景中的意义.

  • 对立违抗障碍儿童心理特点分析:家庭系统观角度

    作者:李泽;蔺秀云;刘杨;李俊红;何杰;曹艳瑛

    目的:从家庭系统观角度探讨不同性别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和非ODD儿童的心理特点.方法:选取符合DSM-Ⅳ中ODD诊断标准的儿童260人(ODD组)及非ODD组269人,应用来自整体水平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来自互动水平的夫妻适应量表、亲子冲突解决方式问卷和来自个体水平的父母情绪控制问卷、儿童情绪控制问卷进行测量.结果:①无论是在整体水平,互动水平还是在个体水平上,与非ODD组相比,ODD组有显著低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P<0.01)、父母婚姻质量(P<0.01),显著高的亲子冲突(P<0.01)和情绪控制异常(P<0.01);②对比不同性别ODD组和非ODD组中发现,ODD分组的主效应(P=0.000)显著,孩子性别的主效应和两者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结论:ODD组与非ODD组相比,在三个水平上都显著较差;比较不同性别ODD组和非ODD组儿童,这种差异更多的是ODD与否的差异,而非性别差异.

  • 胃肠病患者的思维偏向:主观健康感受的中介作用

    作者:沈可汗;李虹

    目的:探讨胃肠病患者对躯体相关负性刺激的思维偏向及主观健康感受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16个经过标准化的模棱两可情境对30名健康人和40名胃肠病患者进行实验.结果:胃肠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思维偏向.在模糊情境中,患者对负性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评估显著高于健康人,而对中性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评估与健康人没有差异.胃肠病患者的主观健康感受显著低于健康人.主观健康感受在健康状况与思维偏向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胃肠病患者比健康人具有明显更高的思维偏向;客观健康状况并不直接导致思维偏向,而是通过主观健康感受起作用.

  • 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暴食行为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

    作者:何金波;朱虹;吴思瑶;陆遥;蔡太生;侯靛青;孙艳玲

    目的:考察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暴食行为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暴食量表(BES)、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TM4.0)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整群抽取的湖南省11~18岁的1284名中小学生(体重正常812人,超重和肥胖472人)进行测评.结果:①暴食行为在体重正常学生中的发生率为0.54%,超重学生中的发生率为10.18%,肥胖学生中的发生率为20.46%;②超重、肥胖学生与体重正常学生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各维度差异(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肥胖组学生中,有暴食行为者在情绪状态、学校功能、心理社会功能以及总分上显著低于无暴食行为者(P<0.05);④在超重学生中,有暴食行为者在情绪状态、社会功能、心理社会功能和总分上显著低于无暴食行为者(P<0.01);⑤暴食行为得分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463,P<0.01),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265~0.369,P<0.01).结论:超重和肥胖、暴食行为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三者有密切关系.

  • 晚期住院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相关因素

    作者:李宁;王力;曹倖;曹成琦

    目的:探讨晚期住院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晚期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对299名患者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明应对方式问卷(SCSQ)、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显著相关(均P<0.05).多变量回归方程显示,在控制其它相关变量效应的情况下,仅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能显著正向预测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均P<0.05).结论: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会影响晚期住院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

  • 负性认知对丧亲者情绪问题的预测作用

    作者:何丽;尉玮;胡泊;徐慰;闫煜蕾;王建平

    目的:在丧亲者中考察认知因素对丧亲后延长哀伤、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研究,采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哀伤认知问卷(GCQ)、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88名丧亲者进行测查.结果: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控制了影响负性情绪的人口学背景及丧亲相关变量之后,对自我的负面信念、自责、对生活及未来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延长哀伤反应;对未来的负面信念、对哀伤的威胁性解释、对世界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抑郁情绪,而对哀伤的威胁性解释、对未来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焦虑情绪.结论: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延长哀伤障碍的认知行为概念化模型,并为延长哀伤障碍的认知行为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

  • 高中生生活事件与焦虑症状关系的追踪研究:神经质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润程;明庆森;蒋雅丽;高一点;曹曦瑜;姚树桥

    目的:探讨神经质对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和焦虑症状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多维度焦虑量表、大五人格量表—神经质分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对618名高中生进行评估,每三个月追踪1次,共追踪8次,历时2年,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数据.结果:相关分析表明,首次测评的焦虑症状、负性生活事件和神经质得分之间均两两正相关(r=0.28~0.52,P<0.01).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表明,负性生活事件(B=0.30,t=-12.91,P<0.001)和神经质(B=3.02,t=4.84,P<0.001)对焦虑症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负性生活事件和神经质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B=0.05,t=4.25,P<0.001).结论:神经质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焦虑症状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高神经质的个体在遭遇应激性生活事件时更易表现出焦虑症状.

  • 儿童青少年校园受欺负潜在类别及与焦虑的关系

    作者:张兴慧;李放;项紫霓;王耘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校园受欺负的潜在类别.方法:对8387名四、六、八年级学生的受欺负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对性别、年级分布以及对焦虑的影响进行差异检验.结果:①受欺负分为言语-身体(10.8%)、言语-身体-关系(10.6%)、言语-关系(5.8%)和未卷入组(72.9%)四个类别.②男生言语-身体、言语-身体-关系受欺负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女生言语-关系受欺负组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在这三种受欺负组中,四年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六年级,六、八年级无差异.③焦虑得分从高到低为言语-身体-关系受欺负组、言语-关系受欺负组、言语-身体受欺负组和未卷入组.结论:校园受欺负有四个潜在类别,在性别、年级内的分布和对焦虑的影响不同.

  • 中国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作者:李亚敏;雷先阳;张丹;刘莉;唐四元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1994年-2012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文章,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累计研究对象47007人.各因素的合并OR值依次为:女性1.57、对自杀的认识2.04、神经质人格1.25、精神质人格1.31、曾有自杀行为2.75、身边的人自杀2.11、SCL-90人际敏感1.33、强迫5.58、偏执2.76、抑郁3.22、焦虑2.37、精神病性2.93、父母离异1.94、家庭成员关系1.58、负性生活事件1.39、学习压力1.65、受惩罚1.41、消极应对2.21.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女性)、人格特征、精神症状、负性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消极应对等.

  • 汉语听写障碍儿童的形音联结缺陷探因

    作者:刘议泽;李燕;刘翔平;谭雅倩

    目的:探索汉语听写障碍儿童形音联结缺陷的原因.方法:从小学三、四、五年级共412名儿童中,筛选出听写障碍组儿童21名,同时选择年龄、智力水平、阅读水平相当的对照组儿童21名.采用变化检测范式,以符号、日文、韩文为视觉刺激材料;以单音节声音为听觉刺激材料,通过考察两组儿童在探测刺激正确捆绑、交换捆绑、形变捆绑、音变捆绑四种条件下的判断正确率,探索听写障碍儿童的形-音联结缺陷源于形音联结任务中的视觉加工缺陷、语音加工缺陷、还是跨通道的视听联结缺陷.结果:①在探测刺激正确捆绑和形变捆绑条件下,两组被试正确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在探测刺激交换捆绑条件下,听写障碍组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③在探测刺激音变捆绑条件下,听写障碍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达到边缘显著.结论:形音联结缺陷可能源于视听跨通道的联结缺陷和语音加工缺陷.

  • 不同戒断期毒品戒断者对金钱奖赏敏感性的ERP研究

    作者:周平艳;刘丹玮;周仁来;孙本良;肖洁;李松

    目的:本研究采用金钱奖赏范式探讨不同戒断时长(短期戒断组:平均2.7个月,中期戒断组:平均19.36个月,长期戒断组:平均49.6个月)的毒品戒断者与正常匹配组,在分辨不同额度的金钱奖赏时认知加工能力的损伤和恢复情况.方法:研究中要求被试在三种不同的奖赏条件(45分,1分,0分)下完成Go/No-go任务.结果:脑电结果表明,对不同额度的金钱奖赏加工时,短期戒断组和中期戒断组的脑区功能受损,表现为其诱发的N2和P3波幅在三种条件下差异都不显著;长期戒断组在奖赏条件下诱发的N2和P3平均波幅显著大于0分条件,但是波幅差异的程度显著低于控制组.结论:长期戒断组和控制组在神经激活模式上存在的差异,表明经过三年以上的戒断后,戒毒人员的脑功能显示出一定水平的恢复,但是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 八周正念训练对无意识情绪加工的影响

    作者:徐少卿;李波;马长燕;贺兰淼

    目的:检验八周正念训练对无意识情绪加工的影响.方法:选取40名参加正念训练课程的大学生作为实验组,另选40名未经任何干预的学生作为控制组,课程结束后,采用加工分离程序和信号检测论分析两组被试对不同愉悦度情绪词再认的差异.结果:八周正念训练显著提升了被试的正念水平;相比控制组,正念组被试在无意识层面对正性情绪词存在加工偏向;两组被试再认情绪词的辨别力没有差异,但正念组被试再认情绪词的反应标准适中,控制组更为宽松.结论:正念训练能促进正性情绪信息的无意识加工;促进情绪信息的意识知觉,减少情绪信息无意识知觉引起的自动化行为.

  • 焦虑诱发对歧义性信息解释偏向的影响——基于跨自我/他人相关情境的探讨

    作者:朱金卫;张艳琴;黄会欣;张锋

    目的:探讨即时性焦虑诱发对自我及他人相关歧义句解释偏向的影响.方法:通过外部压力操纵诱发焦虑状态,采用自陈报告法测量被试对歧义句的主观解释.结果:外部压力操纵所诱发的焦虑可导致个体对歧义句显著的负性解释偏向,该偏向不仅存在于自我相关(研究1)情境中,也存在于他人相关(研究2)情境中.结论:焦虑诱发对歧义性信息的解释偏向具有跨自我/他人相关情境的普遍性.

  • 下行社会比较对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内隐相貌自评的影响:阈上和阈下比较的差异

    作者:寇慧;苏艳华;易旭灿;罗小春;陈红

    目的:考察相貌负面身体自我者的内隐相貌自评,并将相貌负面身体自我与社会比较相结合验证Mussweiler和Thomas提出的选择通达性模型理论.方法:采用词汇判断任务考察了99名女性的内隐相貌自评,并结合阈上和阈下社会比较的范式探讨下行社会比较对女性被试内隐相貌自评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被试相比,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表现出相对消极的内隐相貌自评.②阈上的下行社会比较对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和正常被试的内隐相貌自评都无显著影响.③阈下的下行社会比较使得两组被试都表现出积极的内隐相貌自评.结论: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的内隐相貌自评比正常被试更为消极,并且阈上社会比较的结果支持社会比较领域的选择通达模型理论,而阈下社会比较的结果不支持该理论.

  • 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大鼠纹状体DRD1和miR-504的表达

    作者:王玉婷;张逸;白玫;薛亮;王雷;朱熊兆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诱导的抑郁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受体D1型(dopamine receptorD1,DRD1)和microRNA-504(miR-504)的表达,探讨miR-504是否介导了DRD1基因表达参与调控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诱发大鼠抑郁的发生.方法:将10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接受连续21天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实验性处理.两组大鼠均于13周龄时,采用强迫游泳测验、糖水偏爱测验和旷场试验评定大鼠的抑郁水平,以实时定量荧光RT-PCR (qRT-PCR)检测纹状体内DRD1 mRNA和miR-504的表达水平,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纹状体DRD1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直立次数和爬行总路程均减少,而被动漂浮时间延长;两组大鼠的大便颗数和糖水偏爱率差异均不显著.实验组大鼠纹状体内DRD1蛋白和miR-504表达量均降低,而DRD1 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两组大鼠纹状体内DRD1蛋白水平与大鼠的被动漂浮时间呈负相关,而与其他的行为测验水平无明显相关;两组大鼠纹状体内miR-504水平与行为测验水平均无明显相关.结论: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诱导大鼠产生了抑郁样行为并能降低纹状体DRD1蛋白和miR-504的表达;miR-504可能并不参与纹状体内DRD1基因表达参与调控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诱发大鼠抑郁的发生过程.

  • 意外创伤者创伤后成长认知加工偏向实验研究

    作者:董超群;巩树梅;邓光辉;辛松建;刘晓虹

    目的:考察不同创伤后成长(PTG)水平意外创伤者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采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筛选出15名高分组被试和15名低分组被试,以积极、消极和中性表情图片为实验材料进行2(表情对性质:正性、负性)×2(探测点与表情图片一致性:一致、不一致)×2(高PTG水平、低PTG水平)混合设计的点探测实验.结果:低PTG水平的伤者对负性情绪表情图片存在注意偏向和注意脱离困难,注意偏向值(D)和脱离指数(DI)均显著大于0(P<0.05);高PTG水平的伤者对正性和负性情绪刺激均不存在注意偏向;在探测点与负性情绪表情图片位置不一致时,高PTG水平伤者的反应时要显著少于低PTG水平伤者,P<0.05.结论:PTG水平不同的伤者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差存在不同,两者具有不同的内隐认知加工方式,可据此指导意外创伤者心理干预的开展.

  • 个案概念化在系统家庭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丹;张婕

    个案概念化对心理治疗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描述了个案概念化的诊断概念化、临床概念化、文化概念化和治疗概念化,介绍了系统家庭治疗个案概念化过程.结合一例家庭治疗案例阐述了对索引病人社交困难的系统性理解,形成家庭治疗工作假设的过程.

  • 一例重度抑郁症共病躯体化障碍女性患者的沙盘游戏治疗案例分析

    作者:张鳅元;李洁;冯建国;刘建新;高岚

    通过报告1例重度抑郁症共病躯体化障碍女性患者的沙盘游戏治疗过程,来探讨沙盘游戏疗法对帮助患者在问题呈现、自我觉察、转化与整合以及终的治愈方面的作用及疗效.证明了沙盘游戏疗法对治疗抑郁症共病躯体化障碍是有效的,并可为类似的案例提供借鉴与参考.

  • 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模型与实践启示

    作者:姜帆;安媛媛;伍新春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结构化的、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在创伤后心理干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在发展过程中开始聚焦于创伤事件.本文重点介绍了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治疗(Trauma-focus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TF-CBT)的干预模型,包括心理教育与亲职训练、放松训练、情绪调控训练、认知应对训练、创伤复述与对创伤经验的认知加工、创伤线索暴露、亲子联合治疗、促进安全与未来发展轨迹等八个步骤和要素.在创伤后心理干预领域,这种方法相对于非指导性心理治疗、心理动力治疗、催眠疗法和压力管理等方法,对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和抑郁等症状有更显著的效果.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创伤后心理干预研究与实践的建议.

  • 假装游戏训练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干预研究

    作者:肖晓;杨娜;钱乐琼;周世杰

    目的:考察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通过假装游戏训练提高的可能性.方法:选取10名自闭症儿童作为实验组进行训练,另外选取10名年龄、智商与之匹配的自闭症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接受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自闭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心理理论能力评定前测和后测等评估.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的愿望理解有显著提高,信念理解、情绪理解有边缘显著提高.结论:假装游戏训练能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

  • 信息技术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及伦理思考

    作者:徐慧;王丹妮;侯志瑾

    信息技术正在日益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咨询行业,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伦理风险.本文首先介绍信息技术在咨询领域中的主要应用,包括商业与行政管理、心理测评以及辅助咨询过程.然后讨论信息技术在心理咨询领域中的应用所带来的潜在伦理问题及相应对策,包括保密性,警告与保护的义务,未成年来访者,多重关系,法律管辖,以及咨询师的资质等.

  • 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治疗强迫症的临床初探

    作者:王玲芝;郭耀光;沈峰

    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CCRT)改善强迫症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根据精神科检查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纳入强迫症患者61例,其中实验组28例接受药物结合为期4周的CCRT治疗;对照组33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采用背数测验、视觉再生测验、连线测验(TM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两组训练前后的认知功能,使用Y-BOCS评定强迫症症状.结果:4周后实验组视觉再生测验的图形A、B测验得分较对照组提高,WCST的持续错误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认知功能得分的变化值与Y-BOCS变化值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CCRT可有效改善强迫症患者部分认知功能,但不能直接促进强迫症症状的缓解.

  • 对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干预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娜;钱乐琼;肖晓;周世杰

    目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情绪理解的干预,探索情绪理解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以视觉材料为主体,以包含正确反馈的问答结构为主的讨论式教授形式对孤独症儿童的情绪理解中的表情识别和命名、情绪观点采择和情绪归因进行全面的干预.结果:①情绪理解干预能够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干预效果主要体现在表情识别能力和表情命名能力;②情绪理解干预对孤独症儿童表情识别能力的改善效果在干预结束两周后继续保持.结论:情绪理解干预能够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

中国临床心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