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중국림상심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611
  • 国内刊号: 43-121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姚树桥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高中生成人依恋与死亡恐惧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作者:彭运石;万振东;李亚婷;王玉龙

    目的:考察社会支持对高中生成人依恋与死亡恐惧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死亡恐惧量表对5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高中生依恋焦虑与死亡恐惧有显著正相关;②社会支持对高中生依恋焦虑与死亡恐惧的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结论:社会支持能显著调节高中生依恋焦虑与死亡恐惧的关系,社会支持度越高,依恋焦虑对死亡恐惧的作用越大.

  • 农村小学校长心理授权对组织承诺的影响: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作者:叶宝娟;刘林林;董圣鸿;方小婷;郑清

    目的:探讨职业认同在心理授权和农村小学校长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心理授权问卷、职业认同问卷和组织承诺问卷对251名农村小学校长进行测量.结果:①心理授权、职业认同与农村小学校长的组织承诺呈显著正相关;②心理授权、职业认同显著正向预测农村小学校长的组织承诺;③职业认同在心理授权和组织承诺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心理授权完全通过职业认同对农村小学校长的组织承诺产生影响.

  • 网络社交态度、网络信任、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作者:金鑫;李岩梅;李小舒;杨立谦;劳煜晨

    目的:探讨网络社交态度是否通过影响信任进而影响社交情感,具体的,本研究关注网络社交态度、网络信任、人际信任、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五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社交态度量表》《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量表》《人际信任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孤独量表》对456名成年人进行了测试.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五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向的网络社交态度可以直接促进网络信任,进而影响并提升现实人际信任,降低社交焦虑,并且减轻孤独感;网络社交态度对孤独感有直接作用;现实人际信任的提升可以直接降低孤独感.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网络社交态度对焦虑与孤独感的影响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为干预与网络社交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

  • 大学生宜人性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的链式中介作用

    作者:连灵;郭胜忠

    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在宜人性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五人格宜人性分量表、心理幸福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感恩问卷对5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宜人性显著预测领悟社会支持(β=0.37,P<0.001),宜人性和领悟社会支持显著预测感恩(β=0.15、0.55,均P<0.001),宜人性、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显著预测心理幸福感(β=0.18、0.45、0.29,均P<0.001).领悟社会支持在宜人性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感恩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宜人性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幸福感,也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间接影响心理幸福感.

  • 自尊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作者:刘广增;潘彦谷;李卫卫;孟亚运;张大均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尊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以及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644名青少年进行了测量调查.结果:①高自尊组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得分显著高于低自尊组(t=--6.21,P<0.01),低自尊组青少年的社交焦虑得分显著高于高自尊组(t=7.62,P<0.01);②自尊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正相关(r=0.30,P<0.01),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均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32,-0.35,P<0.01);③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1.6%.结论:青少年自尊、自我概念清晰性和社交焦虑三者之间密切相关,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自尊和社交焦虑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 时间心理账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

    作者:张蓝之;黄峥

    目的:研究时间心理账户特征、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修正的时间心理账户特征问卷、成人时间管理倾向量表、Compell幸福感量表对275名被试进行测量;采用SPSS 22.0与AMO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时间心理账户损失规避和非替代性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在0.18-0.60之间,P<0.01),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19,0.13,P<0.01);时间心理账户灵活性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在0.17-0.20之间,P<0.01),与主观幸福感没有相关性(r=0.047,P>0.05);时间价值感在损失规避和非替代性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时间监控观及时间效能感在时间心理账户损失规避与非替代性对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时间管理倾向是时间心理账户特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结论:时间心理账户特征通过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

  • 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价值观、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作者:张建人;沈飘;朱阿敏;凌辉

    目的:探讨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观、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工作价值观量表、社区工作者工作满意度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对300名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工作价值观和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②工作满意度在工作价值观和工作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工作价值观既可直接影响工作绩效,也可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工作绩效.

  • 意志控制对父母温暖和说理影响青少年行为问题的中介作用:同卵双生子差异分析

    作者:袁皎;陈杰

    目的:本研究考察青少年的意志控制在父母教养行为(温暖和说理)对青少年行为问题影响的中介作用.方法: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双生子库中的804对同卵双生子为对象,采用孩子自评测量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意志控制及其父母的教养行为(温暖和说理).结果:①父母温暖和说理与孩子行为问题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意志控制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意志控制和行为问题呈显著负相关.②父母温暖和说理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部分由青少年的意志控制介导.③在控制了共同的遗传因素后,相关和中介作用依然显著.结论:父母温暖和说理通过青少年的意志控制影响青少年的行为问题.

  • 老年人的主观年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抑郁和焦虑的中介作用

    作者:黄婷婷;李赟;王大华

    目的:考察老年人的四种主观年龄(感觉年龄、外表年龄、行为年龄和理想年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抑郁和焦虑的中介作用.方法:以114名平均年龄为71.63±7.63岁的老年人(男性5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年龄问卷、简版老年抑郁量表、老年焦虑问卷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进行测量.结果:①四种主观年龄均低于实际年龄.(②感觉年龄和行为年龄能够显著预测生活质量,外表年龄对生活质量的预测边缘显著.③抑郁在感觉年龄、外表年龄和行为年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感觉年龄、外表年龄或者行为年龄可以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通过抑郁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受欺负的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

    作者:金童林;陆桂芝;张璐;魏列聪;马雪;锁海璇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青少年网络受欺负及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以550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网络受欺负问卷及社交焦虑量表进行测试.结果:青少年网络受欺负的发生率为60.8%;儿童期心理虐待、青少年网络受欺负及社交焦虑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受欺负的直接效应显著(t=8.13,P<0.01);儿童期心理虐待通过社交焦虑对青少年网络受欺负的间接效应显著,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1,0.07].结论:社交焦虑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受欺负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作者:赵鑫;周德龙;戴莉;左丹

    本研究拟从情绪调节策略角度入手,探讨情绪调节效能感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以年龄15~18岁(M=16.42,SD=1.08)之间的757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试焦虑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情绪调节策略量表,探讨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与考试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考试焦虑与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中学生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与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中学生表达抑制策略使用频率与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与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中学生认知重评策略在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社交网站中的真实自我表达与青少年孤独感: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作者:徐欢欢;孙晓军;周宗奎;牛更枫;连帅磊

    目的:为探讨社交网站中的真实自我表达、自我概念清晰性和青少年孤独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社交网站中的真实自我表达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武汉市529名在校初、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社交网站真实自我表达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而社交网站真实自我表达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②社交网站真实自我表达通过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对孤独感产生影响.结论:自我概念清晰性在社交网站真实自我表达对孤独感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对认知失败的影响: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

    作者:周扬;陈健芷;张辉;王湃;杨玉龙;董晓滨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认知失败与核心自我评价、无聊倾向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便用核心目我评价量表(Core Self-Evaluations Scale,CSES),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Boredom Proneness Scale,BPS),认知失败问卷(Cognitive Failures Questionnaire,CFQ)对760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集体施测,使用SPSS 21.0和Mplus 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相比认知失败低分组大学生,认知失败高分组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总分显著更低(t=-8.983,P<0.001);无聊倾向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显著更高(t=-3.595~ 14.451,R<0.001).②认知失败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r=-0.360,P<0.01),与无聊倾向及其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145~0.535,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无聊倾向及其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r=-0.280~-0.587,P<0.01).③在中介模型中,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对认知失败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通过无聊倾向对认知失败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大学生无聊倾向在核心自我评价对认知失败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 内地西藏班学生文化疏离感与心理健康: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

    作者:旦增卓玛;游旭群

    目的:探讨内地西藏班学生文化疏离感、心理韧性、心理健康的关系,揭示心理韧性在文化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文化疏离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对490名内地西藏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文化疏离感与心理韧性、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②心理韧性在内地西藏班学生文化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心理韧性在内地西藏班学生文化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为解释文化疏离感、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特定人群的证据.

  • 教师关怀行为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冗思与宽恕的中介作用

    作者:郑清;叶宝娟;夏扉;陈莉;方小婷;刘林林

    目的:考察冗思与宽恕在教师关怀行为与初中生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使用教师关怀行为量表、冗思量表、宽恕量表与抑郁量表对84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教师关怀行为、宽恕与抑郁显著负相关,冗思与抑郁显著正相关.②教师关怀行为、宽恕会负向预测抑郁,冗思会正向预测抑郁.③冗思中介了教师关怀行为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宽恕中介了冗思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④冗思与宽恕在教师关怀行为与抑郁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教师关怀行为不仅会直接影响初中生抑郁,也会通过冗思与宽恕间接影响初中生抑郁.

  • 监狱警察从工作中的心理脱离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工作家庭冲突的作用

    作者:李苏蓉;陈萍;刘鹏;王明辉

    目的:探讨监狱警察从工作中的心理脱离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工作家庭冲突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心理脱离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河南省5所监狱的238名监狱警察进行调查.结果:监狱警察的心理脱离与工作-家庭冲突负相关(P<0.01),与家庭-工作冲突相关不显著(P>0.05),与生活满意度正相关(P<0.01),工作-家庭冲突与家庭-工作冲突正相关(P<0.01),且二者均与生活满意度负相关(P<0.01);心理脱离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P<0.01),且心理脱离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是通过工作-家庭冲突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间接效应为0.15,占总效应的44%,心理脱离通过家庭-工作冲突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间接效应不显著.结论:从工作中的心理脱离可以显著提高监狱警察的生活满意度,并且这种影响是通过工作-家庭冲突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 单维还是二维?幸福的积极情绪结构探讨

    作者:陈世民;李旭;郑雪

    目的:探讨幸福的积极情绪是否存在二维结构,及二维结构是否优于单维结构.方法:对203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调查,对403名大学生进行初测,采用幸福的情绪体验问卷、积极体验消极体验量表、自我实现幸福问卷、个人成长分量表、需要满足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716名大学生和381名成人进行正式施测.结果:幸福的情绪体验问卷包含自我实现体验、需要满足体验和消极情绪三个维度、共27题,大学生样本Cronbach α=0.899,成人样本Cronbach α=0.906;增加自我实现体验维度后,幸福的积极情绪二维结构对生活满意度的解释率增加了6.8%(F<0.001).结论:幸福的积极情绪分为自我实现体验和需要满足体验两个维度;幸福的情绪体验问卷可作为测验幸福的主观体验的良好工具.

  • 题目措辞方向对孤独感测量的影响

    作者:郭庆科;蔡明航;王菲;李玉洁

    目的:比较UCLA-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neliness Scale-Version 3)和DLS(Differential Loneliness Scale)两个孤独量表的信效度,及直接和反转措辞题目的心理测量学性能.为比较直接和反转效应提供依据.方法:对UCLA-3和DLS的题目进行措辞方向的反转,得到直接和反转措辞两种版本,分别施测于高中生样本.两次测试结果合并后再得到原版量表的测试数据.结果:UCLA-3和DLS中直接措辞题的信效度略高于反转措辞题,但差异不大;DLS中的直接和反转措辞题目测量的是同一特质,题目措辞方向的改变不影响其所测的内容,但UCLA-3中的题目就不具备这些特性;两种措辞效应在DLS和UCLA-3中都存在,但DLS受其影响较小.结论:DLS有更高的信效度;措辞效应尽管影响DLS,但不严重;两种措辞题目可以相加计算总分;UCLA-3受措辞效应影响大,需要改进.

  • 经前期症状评定简表中文版在大学女生中的适用性

    作者:钟明天;雷小霞;姚树桥;蚁金瑶

    目的:建立经前期症状评定简表(the shortened premenstrual assessment form,SPAF)的中文版,并检验其在女大学生中的适用性.方法:1549名女大学生完成了SPAF等自评量表,其中有123人间隔1个月第二次完成SPAF.结果:SPAF中文版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三因子Cronbach'sα系数在0.77~0.93之间;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总量表为0.35,三因子在0.31~0.50之间;间隔1个月的重测信度总量表为0.87,三因子在0.82~0.91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指标(GFI=0.95,AGFI=0.93,CFI=0.90,RMSEA=0.046;条目对因子负荷系数在0.37~0.81之间;各因子间的潜相关系数在0.43 ~ 0.69之间)均符合测量学要求.回归分析显示:月经不规律、高BMI值、吸烟及高应激得分是女大学生发生经前期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经前期症状评定简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月经不规律、吸烟、肥胖、高应激水平是经前期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

  • Young图式问卷在藏族青少年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

    作者:杨微;崔春前;徐慰;符仲芳;王建平

    目的:评估Young图式问卷短版(Young Sche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YSQ-SF)在藏族青少年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按量表翻译程序对汉语问卷进行翻译,形成汉藏双语版问卷.选取西藏自治区某县一所中学435名学生完成YSQ-SF,对所得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从中随机抽取123名学生,于12周后再次完成YSQ-SF,检验重测信度,同时完成儿童自动思维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和简明情绪量表,检验YSQ-SF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果:YSQ-SF总量表α系数为0.96,各分量表α系数为0.65~ 0.86;12周的重测信度是0.67,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37~ 0.57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x2/df=1.39,CFI=0.95,TLI=0.94,RM-SEA=0.03);相关分析显示,全部15个图式与消极自动思维、品行问题、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除苛刻标准外的14个图式与多动/注意缺陷显著正相关,10个图式与亲社会行为显著负相关.结论:Young图式问卷汉藏双语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测量藏族青少年的早期适应不良图式.

  • 中学生领悟教师情感支持问卷的编制

    作者:高冬东;李晓玉;乔红晓

    目的:编制中学生领悟教师情感支持问卷(Middle School Student Perceived Teachers' Emotional Support Questionnaire),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访谈、开放性问卷调查形成问卷的初始项目.对450名中学生进行预测并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修订.对1200名中学生进行正式施测,得到有效问卷1028份,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n=514),一部分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n=514).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学习倦怠问卷、个人取向成就动机量表(内部动机)进行效标效度检验.选取63名中学生间隔4周进行重测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中学生领悟教师情感支持问卷包含18个项目,由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4个维度构成,共解释总变异的68.52%,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x2/df=3.36,GFI=0.91,NFI=0.91,CFI=0.93,TLI=0.93,IFI=0.92,RMSEA=0.07).问卷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与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总分正相关(r=0.31~0.42,均P<0.01),与个人取向成就动机量表(内部动机)总分正相关(r=0.29 ~ 0.36,均P<0.01),与学习倦怠问卷总分负相关(r=-0.36-0.44,均P<0.01).总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4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 0.86;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6,4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65~ 0.73.结论:本研究编制的中学生领悟教师情感支持问卷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中.

  • 儿童版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魏欢;陈维;韦嘉;张进辅

    目的:对中文版儿童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for Children,PANAS-C)在中学生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4次抽样,初测调查20人对PANAS-C进行条目可理解性检验;再测调查523人对PANAS-C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概化分析,通过删减形成正式中文简版;正式调查484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受测者同时完成儿童抑郁调查表(第二版)(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2nd Edition,CDI2)、儿童宾州忧虑问卷(The PennState Worry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PSWQ-C)和罗森博格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ES)检验效标关联效度.另抽取53人进行2周重测信度检验.结果:中文版PANAS-C共27个条目,PA(NA)分量表的α系数为0.94(0.94),两周重测组内相关系数为0.79(0.84),单因子模型各主要拟合指标为x2/df=-3.65(3.13),CFI=0.95 (0.91),TLI=0.93 (0.90),SRMR=0.03 (0.05),RMSEA=0.08(0.07). PA(NA)与CDI2和PSWQ-C的相关为-0.55(0.57)和-0.31(0.56),与RSES的相关为0.55(-0.48)(均P<0.01).概化分析表明PANAS-C缩减为10题和20题时,信度系数仍能维持在大于0.8和0.9的水平.结论:中文版PANAS-C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中学生积极-消极情感的适宜工具.

  • 消极情绪与留守青少年自伤: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玉龙;袁燕;张家鑫

    目的:考察家庭功能和情绪表达对消极情绪与留守青少年自伤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负性情感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情绪表达性量表对566名留守青少年和561名非留守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①留守青少年的自伤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自伤留守青少年的自伤水平显著高于自伤非留守青少年;②消极情绪与自伤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③情绪表达对消极情绪与自伤水平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结论:消极情绪与留守青少年自伤的关系受情绪表达的调节,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力能够明显地降低消极情绪对自伤的作用.

  • 智能手机成瘾: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

    作者:刘勤学;杨燕;林悦;余思;周宗奎

    智能手机成瘾,是指个体由于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且对该种使用行为无法控制而导致其社会功能受损、并带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一种新型的行为成瘾.本文通过梳理智能手机成瘾的界定,对比其与网络成瘾的联系与区别,指出其是独立的概念和新的行为成瘾亚类.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测量方式和影响因素(智能手机本身因素、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探讨,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细化概念界定,丰富研究范式、增加客观数据的应用,扩展研究对象、探讨不同世代群体的智能手机成瘾特征,整合行为和生理机制的探讨、关注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方法的探讨.

  • 生活事件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作者:黄曙杰;郭菲;王雅芯;陈祉妍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同伴接纳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PIU)的影响.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核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同伴接纳自我报告、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全国7个省份1520名10-19岁青少年进行两次追踪问卷调查,使用多元依次回归和Bootstrapping法检验在生活事件对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中,抑郁的中介效应和同伴接纳有调节的中介机制.结果:①抑郁对生活事件和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②同伴接纳调节了中介过程,具体而言,相比低同伴接纳(Bsimple,slope=0.82,P<0.001),高同伴接纳(Bsimple slope=0.56,P<0.001)更能缓冲生活事件产生抑郁,终减少青少年PIU的过程.结论:同伴接纳调节了生活事件通过抑郁影响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中介效应.

  • 初中生感知学校氛围与网络游戏障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作者:马娜;张卫;喻承甫;朱键军;江艳平;吴涛

    目的:考察学习投入在初中生感知学校氛围与其网络游戏障碍(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冲动性水平的调节.方法:采用感知学校氛围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冲动性量表和网络游戏障碍问卷对136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学习投入完全中介感知学校氛围与IGD的关系.②感知学校氛围通过学习投入影响IGD的中介路径受初中生冲动性水平的调节,即这一中介路径在高冲动性初中生群体中比在低冲动性初中生群体中更强.结论:积极的学校氛围是初中生IGD的重要保护性因子,而学习投入是其重要的内在中介机制,且这一机制受冲动性的调节.

  • 自杀人际理论框架下大学生精神病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作者:杨丽;李敬敏;刘海玲;程诚

    目的:在自杀人际理论框架下,探讨大学生精神病态和自杀意念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病态自评量表(简版)、人际需要问卷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对55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用SPSS 20.0和Mplus 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归属受挫和累赘感知均部分中介了精神病态两维度与自杀意念间的关系.结论:精神病态水平高的个体更容易遭受人际困扰,进而产生归属受挫,感到是他人负担,从而影响自杀意念.

  • 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作者:洪珊珊;赵中;韩伯军;王庆广;刘定华

    目的:探讨画钟试验(CD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评价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8例酒依赖患者为病例组,另外选取50例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运用画钟试验(CD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估.结果:酒依赖组的CDT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酒依赖组的MoCA总分及视空间执行、注意、计算、概括抽象、记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酒依赖组持续饮酒时间与CDT分值、MoCA总分、视空间执行、概括抽象、记忆评分呈负相关;酒依赖组日饮酒量折合纯酒精量与CDT分值、MoCA总分、视空间执行、概括抽象评分呈负相关.结论:酒依赖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且持续饮酒时间及日饮酒量与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程度有关.

  • 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控制感的调节作用

    作者:曾旻;周宵;伍新春;陈杰灵

    目的:探讨控制感在创伤暴露对PTSD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汶川地震1年及1年半后两个时间点497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创伤暴露程度问卷、初级和次级控制信念量表、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震后1年,主观与客观创伤暴露程度都显著正向预测PTSD,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都显著负向预测PTSD;初级控制负向调节客观创伤暴露对PTSD的影响,次级控制不起调节作用;而震后1年半,仅客观暴露程度显著正向预测PTSD,控制感对PTSD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次级控制负向调节主观害怕程度对PTSD的影响,初级控制不起调节作用.结论: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在不同时间点,在创伤暴露程度对PTSD的影响中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

  • 轻度认知障碍的发展演化及识别诊断

    作者:姜世香;杨艳杰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处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极不稳定的过渡状态,并有着极高的向痴呆转化的风险.本文系统梳理了MCI概念的发展演化过程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并从神经心理学、神经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方面对MCI识别诊断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社交焦虑个体被放逐后对潜在社交机会的反应偏差

    作者:邓衍鹤;向睿洋;刘翔平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遭遇放逐后,社交焦虑个体对不同类型的潜在社交机会(陌生人/好友/网络社交)的反应偏差.方法:通过简明版惧怕否定评价量表筛选高、低社交焦虑被试共110名,随机分配到放逐组(58人)或控制组(52人),通过网络虚拟掷球任务对其分别进行放逐或控制操纵.使用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量表、改编版社交兴趣问卷以及志愿时间募集任务对所有被试予以测量.结果: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潜在交往对象为陌生人的志愿时间上,社交焦虑和放逐操纵的交互作用显著,即相比于控制组,低社交焦虑个体在遭到放逐后更愿意参与志愿活动,而这一组间差异在高社交焦虑个体中却没有出现.在与朋友交往和网络社交的社交兴趣上,放逐操纵和社交焦虑的主效应显著,但交互作用不显著,即与低社交焦虑个体相同,高社交焦虑个体在被放逐后对与好友旅行和使用网络交友也表现出更高的社交兴趣.结论:社交焦虑个体遭遇放逐后,在面对以陌生人为对象的潜在社交机会时,出现归属需求补偿缺失现象;而在潜在社交对象为朋友或通过网络时,没有出现补偿缺失现象.

  • 聋童的接受性词汇水平、叙事能力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作者:王娟;龙玉兰;陈世民

    目的:考察聋童的接受性词汇水平对其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以及叙事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皮博迪图画词汇测试(PPVT)、无字图画书叙事和标准错误信念测试对110名4-7岁聋童进行测查.结果:①聋童的接受性词汇水平、叙事能力与心理理论三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②聋童的接受性词汇水平能够显著预测其心理理论的发展,叙事能力在接受性词汇水平和心理理论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结论:聋童的接受性词汇水平通过叙事能力间接影响心理理论的发展.

  • 精神障碍患者疼痛共情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吴琼;董戴凤;于伟霞;高一点;姚树桥

    临床研究发现共情缺陷与精神障碍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对精神分裂症、破坏性行为、孤独症等精神障碍疼痛共情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以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探讨不同精神障碍是否存在特征性共情神经机制异常,并对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不同戒断期药物成瘾者注意控制能力的ERP研究

    作者:周平艳;张红霞;范文勇;孙本良;胡荣荣;周仁来

    目的:本研究采用刺激反应协同性任务(Flanker)考察不同戒断时长的药物成瘾者注意控制能力的损伤与恢复情况(短期戒断组:平均戒断2.43个月;长期戒断组:平均戒断47.74个月);方法:实验中要求药物戒断者与正常控制组完成颜色Flanker任务,判断三张同时呈现的图片中中间面孔的颜色与两侧面孔的颜色是否一致.结果:行为结果发现,三组被试对颜色非协同任务的反应时,都显著长于颜色协同任务的反应时,出现了显著的颜色协同效应.脑电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的颜色N200效应在额区的三个电极点Fz、FCz、Cz均显著,长期戒断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颜色N200效应出现在Fz、FCz两个电极点,然而短期戒断组颜色N200效应在三个电极位置均消失.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长期药物成瘾会造成个体注意控制能力的损伤,表现为短期戒断组颜色N200效应的消失.戒断4年后,长期戒断组注意控制能力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 外语效应:证据、机制与前瞻

    作者:张诗容;胡平

    Keysar,Hayamaya和An在2012年发现用外语思考能够降低决策偏差,这一现象被他们称作外语效应.综合近年来的研究,外语效应已被证明是稳定存在的,其研究范围已从初的风险决策领域逐渐拓展到了其他的决策和判断领域,其表现形式也更加的多样化.虽然研究者们对外语效应的内部机制尚未达成共识,但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解释:控制加工假设和自动加工假设.外语效应作为一个较为新颖的现象,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实证支持与探讨.

  • 情景预见的认知机制:情景建构与语义支撑

    作者:廖平平;刘岩;徐周

    情景预见是指个体将自我投射到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预先经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对其认知神经机制的探讨是该领域的热点之一.主要理论假说包括:情景建构、自我投射和情景-建构-模拟假说.经过比较和整合之后,我们提出了在情景预见中,情景建构和语义支撑协同作用的认知机制,并相应地提供了来自神经心理学和神经成像的研究证据.未来研究可以继续发掘孤独症等特殊群体的研究潜力,同时借鉴和整合默认网络的研究,进一步澄清情景预见的认知神经机制.

  • 高低批判性思维倾向个体在判断类词汇Stroop效应上的差异

    作者:宋洁;平凡;佘瑞琴;韩磊

    目的:探讨高、低批判性思维倾向个体对肯定词、否定词的词义加工差异,推断其使用频率差异.方法:采用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中文版本(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以27%为标准确定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然后从中随机选取高批判性思维倾向组和低批判性思维倾向组,采用Stroop任务变式,比较两组被试在判断类词汇词义加工上的差异.结果:低批判性思维倾向个体对肯定词的颜色命名反应时更长.结论:与高批判性思维倾向者相比,低批判性思维倾向的个体对肯定词的自动化加工水平更高,这或许与低批判性思维倾向个体对认知加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较少,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经常持赞同和肯定态度有关.

  • 医疗情境中的年龄与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作者:杜秀芳;陈瑶瑶;任玉冰

    目的:探讨在医疗情境中,年轻人和老年人为不同角色决策时的差异.方法:采用2(年龄:年轻人、老年人)×3(生命质量权重:高、中、低)×3(决策角色:陌生人、亲人、自我)的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对两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基本相等,但生命质量权重和生命长度不同的方案的选择倾向性.结果:与生命质量高长度短的选项相比,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生命质量低但长度长的选项;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为自己决策时更倾向于选择生命质量高长度短的选项,而为亲人和为陌生他人决策时都倾向于选择生命质量低但长度长的选项.结论:在医疗决策过程中决策者会权衡生命质量与生命长度,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时分别赋予生命质量和生命长度不同的价值.

  •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注意转换的空间缺损特点

    作者:戴莉;钟姝;刘翔平

    目的:研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空间注意转换特征.方法:从小学三、四、五年级共446名学生中筛选出阅读障碍组29名,同时匹配年龄、智力水平、阅读水平相对的对照组儿童29名.采用经典的注意转换任务,比较两组儿童在不同线索和视野组合下的反应时差异.结果:在有效线索条件和无效线索条件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左视野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右视野的反应时;而在无线索条件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左右视野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空间注意转换存在左右视野不对称的特点.

  • 部件字形加工难度对听写困难儿童字形-空间捆绑编码的影响

    作者:宁宁;杨双;袁卓;刘翔平

    目的:研究部件字形加工难度对听写困难儿童字形-空间捆绑编码的影响.方法:采用变化检测范式,从苏州某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儿童中筛选年龄和智商匹配的听写困难儿童、对照组儿童各25名,实验材料以部件字形的相似程度作为部件加工难度的指标,对比听写困难组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在字形-空间记忆任务上的成绩差异.结果:两组被试在成绩上组别主效应不显著,但在反应时数据上,组别和材料的交互作用显著,听写困难儿童在部件字形高相似条件下的反应时明显高于字形低相似条件,而对照组被试在两个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在字形-空间的捆绑编码时,听写困难儿童存在明显的字形难度效应,在字形加工难度较低时,听写困难儿童的捆绑加工水平较为正常,但是,一旦提高字形加工难度,听写困难儿童就表现出字形-空间捆绑缺陷.

  • 概率奖赏任务及其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范乐佳;张蓓;欧阳紫榕;罗兴伟;李欢欢;张江华;熊燕;罗伏生;王湘

    目的:本研究首次在中国健康大学生样本中应用概率奖赏任务(Probabilistic Reward Task,PRT),并对其奖赏强化学习行为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127名健康大学生被试完成计算机汉化版的概率奖赏任务(长短嘴版本,300试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反应偏向、鉴别力、准确率、反应时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反应偏向与鉴别力的组块主效应显著(F(2,252)=20.05,P<0.001;F(2,252)=13.02,P<0.001),随操作次数增多,反应偏向与鉴别力逐渐提高.反应时和准确率的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1,126)=84.09,P<0.001;F(2,126)=143.08,P<0.001),奖多刺激(获奖赏机率高的刺激)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奖少刺激(获奖赏机率低的刺激),奖多刺激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奖少刺激(P<0.001).反应时和准确率的组块和刺激类型的交互作用均显著(2,252)=14.15,P<0.001;F(2,252)=17.79,P<0.001).在奖多刺激条件下,反应时组块1>组块2=组块3(P<0.05),准确率组块3>组块2>组块1(均P<0.001);而奖少刺激条件下,三个组块之间的反应时及准确率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国大学生群体在PRT任务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追求更高机率奖赏的动机与欲望,并存在渐进累积的奖赏学习效应.

  • 测谎问题的呈现方式对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

    作者:姚海娟;李庆兰;张云平

    目的:比较测谎问题的两种呈现方式(声音呈现和文本呈现)对个体在隐藏信息测试中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以30名健康大学生为被试,让其模拟犯罪并完成隐藏信息测试,测试时的问题由提前录制好的男士声音提问或由屏幕呈现文本提问,并采用16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被试测试时的皮肤电变化和心率变化.结果:①关键项的皮肤电变化和心率变化均显著大于无关项;②声音呈现方式下的心率变化显著大于文本呈现方式,但两种呈现方式下的皮肤电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相比文本呈现方式,声音这一社会性刺激使受测者在隐藏信息测试中产生更大的生理反应.

  • 辩证行为疗法在罪犯矫正领域的应用

    作者:张乐雅;肖玉琴;杨波;张卓

    辩证行为疗法是以辩证法哲学为指导,融合了行为科学和禅宗实践的综合性心理治疗方法.该疗法初用于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女性的自我伤害和自杀行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应用于罪犯矫正领域,对符合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的罪犯、有自杀意图或自杀行为的罪犯以及缺乏冲动控制和情绪调节能力的暴力型罪犯,具有显著的矫正效果.辩证行为疗法在罪犯矫正领域的应用要遵守循证矫正的风险—需求—反应性原则和发展该疗法的指导原则.现有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未来研究应对辩证行为疗法的矫正项目进行标准化,采用随机对照组实验,并亟需建立针对矫正干警的督导体系.

  •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在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中的应用

    作者:徐云;姚晶;杨健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在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孤独症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ESDM为指导的康复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进行评估.结果:经过8周共80节的干预课程后,观察组儿童在人际关系、模仿、情感反应、感知觉、语言交流等能力上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的CARS总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接受ESDM干预的儿童的孤独症行为表现改善明显.结论:早期介入丹佛模式方法可以改善3-5岁孤独症儿童在社交互动、沟通交流、情感反应等方面的行为表现.

中国临床心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