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중국림상심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611
  • 国内刊号: 43-121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姚树桥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校园受欺负对儿童幸福感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作用

    作者:朱晓伟;范翠英;刘庆奇;张冬静;周宗奎

    目的:考察心理韧性在校园受欺负与儿童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与调节作用.方法: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儿童与青少年韧性测量简版量表和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对449名小学3-6年级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受欺负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②心理韧性在受欺负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调节效应不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1.60%.结论:受欺负通过心理韧性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儿童幸福感.

  • 公正世界信念对农村初中生学业拖延的影响:控制感与时间效能感的序列中介作用

    作者:张陆;王雅丽;游志麒;连贝

    目的:探讨公正世界信念对农村初中生学业拖延的作用,及控制感和时间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Aitken拖延问卷、公正世界信念量表、控制感量表和时间效能感量表对328名农村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公正世界信念、控制感和时间效能感两两间存在正相关,三者与学业拖延间存在负相关;②公正世界信念对学业拖延的作用路径有两条:通过时间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实现;通过控制感和时间效能感的序列中介作用实现.结论:控制感和时间效能感在农村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对学业拖延影响中起序列中介作用.

  • 术后正负性情绪对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诗晨;朱熊兆;贺婧;李玲艳;王瑜萍;李敏洪;郑泓;杨玉玲

    目的:探讨术后正负性情绪对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正负性情绪量表对27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一周的正、负性情绪进行评定,并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5年后,采用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分别对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5.45%.淋巴结分期、长期居住地、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均为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01).但控制淋巴结分期和长期居住地后,正性情绪仍显著影响患者预后(RR=0.756;95%CI 0.701-0.815;P<0.001),而负性情绪对预后的影响不再显著.结论:术后情绪影响乳腺癌预后,其中正性情绪对预后的影响比负性情绪更加重要.

  • 戒烟意愿与戒烟计划的关系: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的共同调节作用

    作者:陈海德;曹柠梦;高崚峰;李新宇;李伟健

    目的:探究吸烟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对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关系的共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问卷、吸烟利弊权衡量表、未来结果预期量表等对340名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戒烟意愿显著正向预测戒烟计划;②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分别对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关系不起调节作用;③未来取向和矛盾态度对戒烟意愿与戒烟计划关系起共同调节作用.对于未来取向高或矛盾态度低的吸烟者,戒烟意愿显著正向预测戒烟计划;对于未来取向低且矛盾态度高的吸烟者,戒烟意愿对戒烟计划正向预测显著,但回归系数较小.结论:吸烟者提高戒烟意愿进而产生戒烟计划的过程受到个体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的交互影响.

  • 留守儿童情绪智力对幸福感的影响:情绪体验及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作者:梁晓燕;汪岑

    目的:探讨情绪体验、心理健康在留守儿童情绪智力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正负情绪核检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山西省某贫困县的1155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的情绪智力、情绪体验、心理健康、幸福感呈显著相关;②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在情绪智力与幸福感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一方面,情绪智力可以通过改变情绪体验提升幸福感,另一方面,存在“情绪智力→情绪体验→心理健康→幸福感”的路径.结论:情绪智力可直接预测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也可分别通过情绪体验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体验→心理健康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幸福感.

  • 信访工作人员专念与工作旺盛感:心理资本和幸福感的多重中介作用

    作者:潘苗苗;高春荣;姜莉;朱泽;张西超

    目的:探究心理资本和幸福感在信访员工专念与工作旺盛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专念问卷、工作旺盛感问卷、心理资本问卷及幸福感问卷对来自北京、河北等地信访部门737名工作人员进行测查.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专念与心理资本、幸福感均呈现正相关,工作旺盛感与心理资本、幸福感均呈现正相关;(②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专念对工作旺盛感的直接效应显著,心理资本和幸福感在专念与工作旺盛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著,且心理资本-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结论:专念既可以直接预测工作旺盛感,又可以分别通过心理资本、幸福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资本-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工作旺盛感.

  • 家庭处境不利与留守儿童心理适应:心理资本的中介

    作者:范兴华;简晶萍;陈锋菊;于梦娇;周妍;谌俏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心理资本在家庭处境不利与心理适应(抑郁、孤独感、生活满意度、主观活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其留守类型差异.方法:采用问卷法对272名父亲外出儿童、371名双亲外出儿童进行入户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量关系进行考察.结果:家庭处境不利对两类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均有显著负向预测效应(γ—0.63/-0.64,P<0.001),心理资本对此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留守类型调节了中介作用的后半条路径,心理资本对父亲外出儿童的中介效应明显超过双亲外出儿童(-0.45 vs.-0.24).结论:家庭处境不利是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近侧危险因素,既可直接阻碍其心理的适应,也会通过减损心理资本来抑制心理的健康发展.

  • 认知情绪调节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情绪表达冲突与抑郁间的作用

    作者:冯克曼;王佳宁;于静

    目的:探讨认知情绪调节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情绪表达冲突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情绪表达冲突问卷(AEQ)、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3)测量了428名大学生,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情绪表达冲突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抑郁得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4、0.35,P<0.001);领悟社会支持与情绪表达冲突、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和抑郁得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11,P<0.05;r=-0.16,P<0.01;r=-0.38,P<0.001),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和抑郁得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01);②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和领悟社会支持在情绪表达冲突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5.3%和10.6%.结论:情绪表达冲突通过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和领悟社会支持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个体的抑郁水平.

  • 情绪智力、情绪劳动策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作者:王心怡;王乾宇;张月娟;郝立君

    目的:探讨军校学员骨干情绪智力、情绪劳动策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情绪劳动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51名军校学员骨干进行调查.结果:①情绪智力与表层行为、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相关显著,情绪智力与深层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深层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相关不显著;②表层行为在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军校学员骨干的情绪智力越高,其深层行为越多,表层行为越少;军校学员骨干的情绪智力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也可通过减少其表层行为,进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 自尊在同性恋者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宋潮;董舒阳;徐鑫;王建平

    目的:探讨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同性恋者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498名同性恋者进行调查,探讨同性恋者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并检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①社会支持与同性恋者的孤独感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对同性恋者的孤独感有直接的影响.②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自尊及同性恋者的孤独感三者之间关系密切.

  • 新生代中学教师工作价值观、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

    作者:皮丹丹;汪瑛;张建人;凌辉

    目的:探讨新生代中学教师工作价值观、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价值观量表、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对326名新生代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生代中学教师工作价值观、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之间相关显著,新生代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在工作价值观和离职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新生代中学教师的工作价值观能直接影响离职倾向,也能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离职倾向.

  • 挑战性-阻碍性科研压力对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科研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

    作者:李宗波;代远菊;韩雪亮;李锐

    目的:探讨研究生挑战性-阻碍性科研压力对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以及科研角色认同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挑战性-阻碍性科研压力、科研角色认同与知识分享行为问卷对207名研究生进行测量.结果:①挑战性科研压力对科研角色认同和知识分享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科研角色认同起完全中介作用;②阻碍性科研压力对科研角色认同和知识分享行为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科研角色认同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挑战性科研压力可以促进研究生的知识分享行为,而阻碍性科研压力的作用则相反,并且这两种影响均是通过科研角色认同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 模糊容忍度对生涯决策困难的影响:生涯适应力与焦虑的中介作用

    作者:张鑫;侯志瑾;朱佳佳;王丹妮

    目的:考察大学生生涯决策模糊容忍度对生涯决策困难的影响,探究生涯适应力、焦虑对二者关系的中介效应.方法:在全国19所大学收集有效数据1204份,对其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①生涯决策模糊容忍度的模糊偏好维度显著负向预测生涯决策困难,而模糊回避维度显著正向预测生涯决策困难;②生涯适应力和焦虑水平完全中介模糊偏好对生涯决策困难的预测,而部分中介模糊回避对生涯决策困难的预测.结论:个体生涯决策模糊容忍中的模糊偏好与模糊回避程度,能通过其生涯适应力与焦虑水平的中介作用,对个体生涯决策困难程度产生显著影响.

  • 病理性自恋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李嘉;董圣鸿;王小桃

    目的:检验病理性自恋量表(PNI)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750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受测者在完成PNI的同时,还完成了用于检验效标关联效度的其他问卷:自恋人格量表(N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攻击问卷(BWAQ).另有400名大学生完成PNI的同时,还完成了自恋人格问卷(NPQ).结果:①PNI在本研究样本中仍然呈现了7个一阶因子和2个二阶因子的结构.其中自恋夸大性包括夸大幻想、剥削倾向和自我牺牲式自我提升,而自恋易损性包括条件自尊、隐藏自我、自我贬低和特权愤怒.②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在0.640-0.942之间,重测信度在0.522-0.916之间.③NPI总分和NPQ总分与PNI的二阶因子自恋夸大性有显著正相关,而与自恋易损性相关不显著.PNI总分可以预测个体的攻击行为和心理健康.结论:PNI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宜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使用.

  • 特拉华欺凌受害量表(学生卷)中文版再修订及初步应用

    作者:谢家树;魏宇民;George Bear

    目的:对特拉华欺凌受害量表(学生卷)2016版(Delaware Bullying Victimization Scale-Student,DBVS-S)进行中文修订,检验其信、效度及其跨性别、跨年级的测量等值性.方法:应用中文版DBVS-S对湖南省7个地区20所学校初一至高三3761名学生施测,以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7,GAD-7)为效标,间隔三周之后随机抽取其中两个班共61名被试进行重测.结果:①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结果表明DBVS-S采用一阶四因子模型佳;②DBVS-S总分与PHQ-9和GAD-7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1和0.347(P<0.01);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06,三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783;③多组验证性分析结果显示,DBVS-S中文版在初中高中生之间和男女生之间测量等值性假设成立,年级、性别之间的群组差异可以认为是样本特质造成的差异而非量表本身的系统误差所致;④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欺凌受害程度男生显著高于女生(F=101.521,P<0.01,η2=0.026),初中生显著高于高中生(F=324.609,P<0.01,η2=0.080).结论:特拉华欺凌受害量表(学生卷)中文版信效度良好,且测量结果可以在年级、性别之间跨组比较,可以用于中国青少年有关研究.

  • 情绪反应性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杨丽;侯洁;刘新春;陈程

    目的:引进Nock等编制的情绪反应性量表,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进行中文版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764名大学生中进行集体施测,选取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Beck抑郁量表和情绪调节困难量表作为效度指标.结果:①量表三因素结构的拟合指数良好,x2/df=-5.31,RMSEA=0.099,SRMR=0.065,CFI=0.93,NFI=0.92,IFI=0.93;②与行为抑制系统、焦虑、抑郁、情绪调节困难的相关系数在0.24~0.56之间(氏0.01),与行为激活系统基本不相关.③量表总分及其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0~0.92,重测信度为0.48~0.60.结论:情绪反应性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个体情绪反应性的工具.

  • 中文版婴儿-学步儿家庭环境观察评估表的信效度分析

    作者:卢珊;李璇;姜霁航;王争艳;Robert H.Bradley

    目的:考察中文版婴儿-学步儿家庭环境观察评估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Infant-Toddler Home Observ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Assessment,IT-HOME-C)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本研究招募164个(81个男孩)月龄在12-36个月的儿童,使用中文版本的IT-HOME为研究工具,对儿童的家庭环境进行评估.结果:IT-HOME-C各维度之间相关显著(卷入性除外),各维度与总分之间均显著相关,观察者一致性为0.941;各维度和学步儿的认知、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有显著相关,能够有效区分城市和流动家庭的家庭环境,具有较好的外部效度.结论:中文版IT-HOME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评估我国婴儿和学步儿的家庭环境.

  • 内隐积极-消极情感测验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韦嘉;张进辅;毛秀珍

    目的:对中文版内隐积极-消极情感测验(IPANAT)在中学生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5次抽样,初测调查20人对IPANAT进行条目可理解性检验;再测调查474人对IPANAT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调查测验;正式调查共两组,426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同时完成儿童版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相同形容词检核表进行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检验;418人同时完成中文简版儿童焦虑和抑郁量表检验效标关联效度.另抽取49人进行2周重测信度检验.结果:中文版IPANAT的内隐积极情感测验和内隐消极情感测验的α系数分别在0.88-0.94和0.78-0.83之间,两周重测组内相关系数为0.84和0.86,两因子模型各主要拟合指标为x2/df=2.36,CFI=0.98,TLI=0.97,SRMR=0.04,RMSEA=0.06.内隐积极情感测验与儿童版积极-消极情感量表测得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相同形容词检核表测得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相关分别为0.51、-0.14、0.28和-0.22,与中文简版儿童焦虑和抑郁量表测得的焦虑和抑郁的相关为-0.16和-0.21;内隐消极情感测验与儿童版积极-消极情感量表测得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相同形容词检核表测得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相关分别为0.01、0.33、-0.10和0.32,与中文简版儿童焦虑和抑郁量表测得的焦虑和抑郁的相关为0.29和0.30(若r≥0.14均P<0.01).结论:中文版IPANAT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中学生内隐积极-消极情感的适宜工具.

  • 社会价值取向滑块测验在青少年群体的适用性研究

    作者:崔梦舒;张向葵;丁相玲;邓小平

    目的:评估社会价值取向滑块测验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适用性,并应用于分析青少年社会价值取向及亲社会者的行动动机的一般特点.方法:1031名初一至高三的青少年(年龄:15.09+2.15)进行滑块测验,并随机抽取350名中学生进行4周后的重测.结果:①滑块测试的重测信度为0.79,与三优势测验的聚合效度为0.59,与囚徒困境博弈的预测效度为0.14.②青少年群体中亲社会取向多,个人取向其次,竞争者少.③亲社会者的核心动机为不平等厌恶.结论:社会价值取向滑块测验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相关研究.

  • Cheek和Buss羞怯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向碧华;任丽杰;周颖;刘俊升

    目的:引进Cheek和Buss编制的13个条目的羞怯量表(Revised Cheek and Buss Shyness Scale,RCBS),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中文版Cheek和Buss羞怯量表、社交焦虑量表(SIAS)、社交恐惧量表(SPS)、UCLA孤独感量表(UCLA)和Beck抑郁量表(BDI)对845名大学生施测,并对其中的40名被试5周后进行重测.结果:①量表的各个项目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各项目的题总相关在0.39~0.78之间;②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修订后的量表包含两个因素,特征根分别为5.46和1.36,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2.42%;③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两因素结构的拟合指数良好(x2/df=-3.25,CFI=0.95,TLI=0.94,RMSEA=0.05,SRMR=0.04),且多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两因素结构具有跨性别的测量等值性;④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两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8和0.70,总量表间隔5周的重测信度为0.58,两个因子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62和0.48;⑤量表得分与社交焦虑量表、社交恐惧量表、孤独感量表、抑郁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修订后的中文版Check和Buss羞怯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宜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使用.

  • 青少年情绪表达灵活性问卷的编制

    作者:张少华;桑标;刘影

    目的:编制青少年情绪表达灵活性问卷.方法:对80名青少年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形成初始问卷;以334名青少年为被试对初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另外334名青少年为被试对初始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形成终问卷.结果:青少年情绪表达灵活性问卷共25个项目,包括“表达宣泄积极情绪”、“表达宣泄消极情绪”、“表达抑制积极情绪”和“表达抑制消极情绪”4个分问卷.问卷及其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依次为0.88、0.88、0.83、0.89和0.83,问卷及其分问卷的分半信度依次为0.86、0.83、0.77、0.83和0.78,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结论: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情绪表达灵活性问卷的信效度指标良好,可以作为测量我国青少年情绪表达灵活性的有效工具.

  • 中文版荷兰进食行为问卷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

    作者:李勇男;刘勇;鲍杰

    目的:检验中文版荷兰进食行为问卷(Dutch Eating Behaviour Questionnaire,DEBQ)在中国大学生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调查了1093名大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003份,用以评定中文版DEBQ的结构效度、聚合和区分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组合信度.另用进食态度问卷中文版、情绪化进食量表中文版、自我控制量表在187名大学生中检验效标关联效度.4周后随机选取132名大学生进行重测,检验其重测信度.结果:中文版DEBQ包括情绪性进食、限制性进食和外因性进食3个因子,共28个条目.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因子模型拟合良好(x2/d-2.38,CFI=0.90,TLI=0.89,RMSEA=0.05,SRMR=0.06).中文版DEBQ各因子的AVE均大于0.5,CR均大于0.7,且CR>AVE>MSV>ASV,各因子间相关系数(0.22~0.35)小于AVE.情绪性进食、限制性进食和外因性进食均与进食态度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情绪化进食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性进食和限制性进食与BMI呈显著正相关.总问卷及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6~0.93之间,组合信度在0.88~0.94之间,重测信度在0.72~0.81之间.中国大学生的情绪性进食和限制性进食行为具有性别差异,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结论:中文版DEBQ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评估大学生的进食行为.

    关键词: 进食行为 效度 信度
  • 社交焦虑者对社会排斥的反应偏差及其潜在心理机制

    作者:邓衍鹤;向睿洋;张月寒;刘翔平

    在抱有积极的人际期待的前提下,社会排斥激发个体积极恢复受损的归属需求,重新与他人建立关系.然而,社交焦虑者遭受排斥后却表现出与一般个体截然不同的归属需求补偿缺失的反应倾向,具体表现在认知、情绪、生理与神经以及行为方面.进一步地,基于认知信念、社会监控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以及事后加工过程,对反应偏差的形成提出了四种潜在心理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 孕期家庭暴力对学龄前子代气质、行为的影响

    作者:钟洁琼;曹玉琼;孙瑞泽;曹玉萍;张亚林

    目的:探讨孕期家庭暴力对学龄前子代气质、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追踪加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196位学龄前儿童以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家长评定的3-7岁儿童气质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父母版)进行调查.结果:孕期家庭暴力发生率为20.4%;孕期家庭暴力组学龄前子代情绪本质得分低于孕期非家庭暴力组,情绪症状因子分高于孕期非家庭暴力组,困难总分高于孕期非家庭暴力组;情绪本质与孕期家庭暴力呈负相关(r=-0.146,P<0.05),情绪症状因子、过度活跃因子、困难总分与孕期家庭暴力呈正相关(r=0.180、0.130、0.141,P<0.05或P<0.01).结论:母孕期遭受家庭暴力,其子代在学龄前期存在较多的负面情绪和行为问题.

  • 初中生学习成绩对外化问题、抑郁症状的影响:意志控制的作用

    作者:张良;李腾飞;纪林芹;张文新

    目的:考察学习成绩对外化问题和抑郁症状的纵向预测效应,以及意志控制在其中可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追踪设计,以1286名初一学生为被试,在初一(T1)和初三(T2)时进行追踪测量.分别以儿童行为核查表、儿童抑郁调查表和青少年早期气质问卷修订版测量外化问题、抑郁症状和意志控制,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习成绩的指标.结果:控制T1外化问题或抑郁症状后,①T1学习成绩负向预测T2外化问题,且学习成绩×意志控制×性别显著预测外化问题,低意志控制男生在低学习成绩时产生多的外化问题;②T1学习成绩不预测T2抑郁症状,意志控制负向预测抑郁症状,与学习成绩的交互项不显著.结论:学习不良预测外化问题,且意志控制缓冲这种影响;学习成绩不预测青少年抑郁症状,意志控制负向预测抑郁症状.

  • 灾难化解释对健康焦虑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作者:罗浩贤;符仲芳;李迪;邢怡伦;王建平

    目的:探讨灾难化解释、躯体警觉性、积极元认知对个体健康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个省份共51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使用多元依次回归检验灾难化解释对健康焦虑的影响中,躯体警觉性的中介效应和积极元认知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果:①躯体警觉性对灾难化解释和健康焦虑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②积极元认知调节了中介过程的直接和前半路径.具体而言,相对于低积极元认知,高积极元认知能够减少灾难化解释对健康焦虑以及躯体警觉性的影响.结论:积极元认知调节了灾难化解释对健康焦虑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躯体警觉性影响健康焦虑的中介效应.

  • 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特点及家庭影响因素

    作者:张黎;黄艳;张晓;王瞻;陶明达

    目的:考察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特点及相关的家庭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11-18岁青少年被试1900人.采用自编家庭基本信息问卷、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调查问卷对青少年家庭的经济收入、母亲学历、父亲对母亲的躯体暴力、父亲对子女的躯体暴力、母亲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子女对母亲躯体暴力的年发生率为8.3%左右,不同性别子女对母亲躯体暴力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青少年子女对母亲躯体暴力的发生率差异显著;高学历母亲更容易成为子女躯体暴力的对象,母亲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对母亲躯体暴力分别是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结论: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家庭暴力,母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父亲对母亲躯体暴力等因素与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有一定的相关.

  • 催产素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作者:闫喜春;程怡;杨长江

    目的:综合评价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中,催产素(OT)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的社交功能和刻板行为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并追踪相关参考文献,运用Stata14.0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有关社交功能的16篇文献中,有9篇显示OT有显著促进作用,与刻板行为相关的8篇文献中,只有一项研究发现OT改善了刻板行为.Meta分析结果显示,OT对ASD患者社交功能和刻板行为的合并效应量Hedges'g值分别为0.167 (P=0.355)和0.020 (P=0.901).结论:OT对ASD有混合作用,meta分析显示OT对ASD个体的社交功能和刻板行为没有显著影响,鉴于纳入的RCTs研究数量有限,OT对ASD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 自我概念对失独者延长哀伤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作者:张宇迪;贾晓明

    目的:考察自传体记忆的功能在失独者的自我概念和延长哀伤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该中介效应是否受到依恋安全性和不安全性的调节.方法:采用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生活经历回想问卷、成人依恋问卷和延长哀伤问卷对105名失独者进行调查.结果:①自传体记忆的功能在失独者的自我概念和延长哀伤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②依恋不安全性能调节上述中介过程,对依恋不安全性得分较高的失独者来说,自传体记忆功能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对依恋不安全性得分较低的失独者来说,自传体记忆的功能起完全中介效应.③依恋安全性对上述中介过程不发挥调节效应.结论:较高的依恋不安全性具有“破坏作用”,能够阻止失独者自我概念对自传体记忆功能的激活,使得自传体记忆功能的中介作用失效.

  • 深圳市社区老人轻度认知障碍的认知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作者:邱月虹;关青;王晶;李馨;谭雅纹;罗跃嘉

    目的:探讨深圳市社区老年人MCI发病情况及认知功能变化特点,并探索其发病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及成套认知行为测验,测查267名社区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5.68岁(s=6.16).结果:①在终入组的239人中,65人被诊断为MCI,患病率为27.2%.②MCI发病率的年龄差异显著,年龄越高越易引发MCI;患有睡眠障碍、糖尿病以及吸烟的老年人更易引发MCI;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教育水平越高的老年人其MCI发病概率越低.③一般能力测试中MCI组MMSE得分显著低于正常组;记忆领域MCI组各项成绩均显著低于正常组;MCI组R-O模仿、SDMT及语言流畅性成绩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深圳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较高,患者的语言、注意、执行功能等认知领域呈现随增龄而下降的趋势.教育水平、年龄、睡眠、吸烟及慢性病是MCI发病的影响因素.

  • 反映能力与边缘性人格特征:述情障碍的中介效应

    作者:鲍婷婷;潘辰;唐秋萍

    目的:研究反映能力和边缘性人格特征的关系,以及述情障碍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反映能力问卷中文版、米氏边缘人格检测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206名心理科门诊就诊患者进行测量.结果:①边缘性人格障碍倾向组的反映能力显著低于非边缘性人格障碍倾向组,反映能力与边缘性人格特征呈显著负相关(r=-0.300,P<0.01);②反映能力对边缘性人格特征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还可通过述情障碍间接作用于边缘性人格特征,述情障碍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3%.结论:边缘性人格倾向患者存在心智化功能的缺损,且述情障碍在反映能力和边缘性人格特征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 精神病学课程及精神科工作经历对精神疾病态度的影响

    作者:孙梦;薛志敏;蒲唯丹;刘哲宁;Robert Rosenheck

    目的:探索针对医学生的精神病学课程及精神科工作经历在改善歧视态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156名没上过精神病学课程的医学生,161名已完成精神病学课程的医学生及120名精神科医生进行调查,通过协方差分析比较三组人群从四个因素方面对精神疾病的态度.结果:与已完成精神病学课程的医学生及精神科医生相比,未上过精神病学课程的医学生在与精神病人的社交意愿方面表现出更多的歧视和更负面的态度.已完成精神病学课程的大学生与精神科医生的态度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开展规范的精神病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医学生对精神疾病的病因认识、培养对精神病人积极的态度以及降低歧视.

  •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精神病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李丹;徐彩娟;周燕玲;李冠男;崔洪梅;孙彬;宁玉萍

    目的:探讨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精神病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连续入组的181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患者目前精神状况,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评定患者目前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earch to Improve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定患者目前认知功能.结果: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总病程越长,精神病性症状越严重,社会功能越差;认知功能中的信息处理速度越快,注意警觉性越高患者的社会功能越好.结论: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对其社会功能均有极大影响.

  • 宽恕水平与攻击行为:精神病态与自恋特质的调节效应

    作者:耿耀国;郭伟伟;王丛丹;杨子皞;闫凤严;范雯健;赛雪莹

    目的:探索宽恕水平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精神病态、自恋特质对此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某大学抽取577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人际侵犯动机量表(TRIM-12)、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AQ-CV)和黑暗十二条量表(DD)等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精神病态、自恋均与报复因子、回避因子显著正相关,与攻击行为各因子显著正相关.而报复因子与攻击行为各因子均显著正相关,回避因子与身体攻击和指向自我的攻击正相关.②精神病态可正向调节报复因子对指向自我的攻击、回避因子对敌意的预测作用;自恋可负向调节回避因子对言语攻击和愤怒的预测作用.结论:黑暗特质对宽恕水平和攻击行为均有消极影响,并对宽恕水平影响攻击行为设定了“边界条件”.

  • 目标内容对考试焦虑和测验成绩的影响

    作者:胡小勇;郭永玉;王艳丽;陈红

    目的:探讨目标内容对考试焦虑和测验成绩的影响.方法:通过120名被试验证指导语能有效地启动内部、外部和双(内部加外部)目标后,将653名高中学生随机分配到不同目标启动组和控制组,随后测量他们完成测验时的焦虑水平和成绩.结果:①内部目标启动组测验成绩高,焦虑水平低,并与另外三组差异显著;②外部目标启动组测验成绩低,焦虑水平高,并与控制组和内部目标启动组差异显著;③双目标启动组测验成绩显著低于内部目标启动组,而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内部目标启动组.结论:启动内部目标导致积极效应,启动外部目标导致消极效应;双目标启动时,内部目标并不能显著地抵消外部目标所导致的消极效应.

  • 自我面孔吸引力的评价偏向

    作者:蔡佳烨;郑燕;葛列众;刘宏艳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对自我面孔吸引力评价的偏向及其程度.方法:实验一采用对偶比较法和主观评价法,考察自我面孔吸引力的积极评价偏向;实验二将平均人脸作为参照,进一步考察了个体对自我面孔高估偏向的程度.结果:实验一的结果发现,个体具有对自我面孔吸引力的高估评价偏向,这种偏向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均存在,未表现出性别差异;实验二的结果发现,女性对自我面孔吸引力的评价低于平均人脸,男性对自我面孔吸引力的评价与平均人脸没有显著差别.结论:个体普遍存在对自我面孔吸引力的高估偏向,但这种高估偏向也存在限度,不会超越对平均面孔的评价.

  • BDNF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共病抑郁的关联及其血小板活性机制

    作者:彭敏;蒲唯丹;禹顺英;赵巍峰;邱小燕;汪惠芝;赖平妹;鲍广林

    目的:探讨BDNF基因rs6265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共病抑郁的关联,及其血小板活性机制.方法:采用HAMD-17对冠心病患者共病抑郁情绪进行筛查,收集到冠心病共病抑郁患者49例和冠心病未共病抑郁患者12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小板活性,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对BDNF基因rs626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BDNF基因rs6265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共病抑郁组与冠心病未共病抑郁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冠心病共病抑郁组突变基因型AA分布频率和突变等位基因A频率显著高于冠心病未共病抑郁组;且共病抑郁可使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比积更高.是否携带A等位基因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冠心病患者中携带BDNF rs6265等位基因A者对共病抑郁更易感,但本研究未发现其通过作用于血小板活性而参与共病机制.

  • 权力感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作者:张珊明;罗匡;陈芸;罗伏生;钟毅平

    目的:探讨两种权力启动条件下权力感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采用经验启动操纵权力,对480名大学生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量.实验二采用角色扮演启动操纵权力,对388名大学生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量.权力特质采用个人权力感量表测量.结果:实验一发现,低权力特质女生在高权力启动后,其一般性抑郁、快感缺失、焦虑唤醒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而在低权力启动后,其快感缺失得分亦显著高于控制组;高权力特质女生在高权力启动后,快感缺失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实验二发现,高权力特质者在高权力启动后,其一般性抑郁和焦虑唤醒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低权力启动组,低权力特质者在高权力启动后,其一般性抑郁、快感缺失、一般性焦虑和焦虑唤醒水平均显著高于控制组或低权力启动组.结论:在经验启动条件下,权力启动和权力特质共同影响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在角色扮演启动条件下,权力启动对个体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存在着权力特质的差异.

    关键词: 权力感 启动 焦虑 抑郁
  • 自我建构对受排斥者社会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作者:杨晓莉;魏丽;丁甜甜

    目的:探究社会排斥情境下,不同自我建构者对社会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掷球范式和点探测范式分别进行社会排斥的操纵和注意偏向的测量,通过问卷测量与情境启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我建构的操纵.结果:依存型自我建构者在微笑面孔上,与探测点位置一致试次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与探测点位置不一致试次的反应时,而独立型自我建构者在愤怒面孔上,与探测点位置一致试次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与探测点位置不一致试次的反应时.结论:个体在早期认知加工阶段就已表现出对社会排斥的不同应对反应,依存型自我建构者更容易关注社会接纳信息,独立型自我建构者更容易关注社会拒绝信息.

  • 重性抑郁症负性信息注意偏向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武成莉;龚慧;蒲唯丹

    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极易复发的严重精神疾病,但MDD易复发的病因学及神经病理学机制至今依然是一个谜.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被认为与抑郁的发生、发展与维持有着紧密联系,近期研究证明其无法被药物治疗完全治愈,并始终保持在MDD缓解期,提示其可能是MDD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注意偏向及其神经病理机制如何影响MDD复发仍处于国内外研究的起步阶段.本文对近期的MDD负性信息注意偏向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以期能为理解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影响MDD复发的神经病理学机制提供线索与启示.

  • 抽动障碍的行为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徐雯;赵俊秀;孙锦华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既往国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进行干预,然而由于药物治疗可能存在的副反应,使得患者的依从性较差.近年来,行为治疗作为一种安全、持久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已被不少研究证实对抽动症状的控制作用.本文拟对行为治疗的主要技术和/或方法,即习惯逆转训练(Hab-it Reversal Treatment,HRT)、综合性抽动行为干预疗法(Comprehens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for Tics,CBIT)、暴露和反应预防(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等三种行为疗法/技术在TD治疗上的应用研究文献进行复习,对上述疗法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的实证依据进行综述,并总结了当前行为治疗应用于TD的临床治疗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不足.

  • 语言风格匹配能反映咨询师的共情水平吗?

    作者:李婷婷;朱旭;江光荣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语言风格匹配与咨询师共情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6个心理咨询会谈,分为高共情组和低共情组,采用计算机量化词汇分析法,比较罗杰斯会谈、高共情组、低共情组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语言风格匹配程度.结果:罗杰斯会谈的语言风格匹配总体高于其他两组;语言风格匹配可以预测咨询师共情,解释量为72.4%.结论:语言风格匹配是预测咨询师共情水平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 舞动团体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及自尊的影响

    作者:阎博;樊富珉;杨芊

    目的:考察舞动团体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以及自尊的影响.方法:将招募的20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连续8周,每周2小时的舞动团体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使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自尊量表对两组成员进行前测(Tl)和后测(T2),实验组还进行了追踪测量(T3),并收集每位成员的日志反馈作为质性研究资料.结果:实验组在身体自我概念五个维度以及整体自尊的变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复测量结果表明,实验组在身体自我概念的七个维度上有所改善.质性研究印证了量化数据的结论,表明成员在身体感知、自我接纳以及自信方面均有所提升.结论:舞动团体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

  • 认知行为疗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的疗效

    作者:易姝薇;彭娟;庞锐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的疗效.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抑郁和焦虑水平评估,并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干预前,两组抑郁和焦虑水平、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抑郁和焦虑水平、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的抑郁和焦虑水平、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对照组干预后的抑郁水平较干预前显著升高,焦虑水平、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两组的抑郁、焦虑水平变化均与血糖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且负性情绪的改善可能进一步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