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중국미용정형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040
- 国内刊号: 21-154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复颅骨缺损
目的 探讨运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颅脑术后患者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复颅骨缺损.沿原手术切口逐层切开头皮、皮下组织至骨膜,充分显露颅骨缺损边缘.将消毒好的钛合金网板覆盖在骨窗上,用6~ 10枚钛钉将其固定在颅骨上.结果 42例术后7d内痊愈出院;1例出现皮下积液,2例出现皮瓣局部坏死而延迟出院.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对颅骨修复塑形效果满意,3例额颞顶部颅骨修复患者发生患侧咀嚼功能减退,2例癫痫发作,1例发生顽固性头痛.结论 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复颅骨缺损具有操作简单、手术用时短、塑形效果佳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肥胖男性血清性激素及脂肪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性激素和脂肪因子与男性脂肪分布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36例不同体形男性血清性激素和脂肪因子的水平.结果 (1)中心型肥胖男性血清瘦素、内脏脂肪素、雌二醇水平较周围型肥胖男性高,血清脂联素、睾酮水平较低(P<0.01);(2)血清瘦素(R=0.606)、内脏脂肪素(R =0.520)、雌二醇(R=0.558)与腰臀比正相关,血清脂联素(R=-0.536)、睾酮(R=-0.758)与腰臀比负相关(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睾酮为影响腰臀比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清性激素及脂肪因子均与男性体脂分布相关,睾酮对内脏脂肪积累的影响独立于其余4种因子.
-
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又称“肝斑、面尘、蘸黑斑、蝴蝶斑”,是一种以颜面部淡棕色至深褐色斑为主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育龄期中青年女性多见,好发于额部、眉弓、面颊、颊下、鼻部及口周,也可发生于其他曝光部位,如手臂、颈部.常对称分布,片状或不规则状,边缘清楚,大小不一,表面光滑,无突起,无鳞屑,局部多无自觉症状.研究认为,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有:(1)内分泌失调;(2)疾病,如甲状腺疾病;(3)过度揉搓以及过度刺激导致的皮肤屏障破坏、微生态失衡;(4)自由基损害;(5)精神、遗传因素;(6)紫外线照射、营养、药物及化妆品等.此外,环境、季节、性别、年龄及女性生理周期对其形成也有影响,其中紫外线照射为重要[1].
-
提高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的研究进展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不仅可用于纠正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创伤后遗留的软组织缺损畸形、萎缩性瘢痕等整形外科手术,还可用于填充面部凹陷、隆鼻、隆颏、隆乳、丰臀等美容外科手术,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微创、无组织排异等优点,不仅可以起到软组织填充的效果,还可以改善皮肤的色泽、质地[1].近年来,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受到爱美者的青睐.然而,脂肪移植后成活率较低,存在30%~60%的吸收率,如何提高移植脂肪组织的成活率及成活质量,是目前国内外脂肪移植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众多国内外学者在脂肪颗粒移植的各个环节做了诸多研究和报道,现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
氢气在皮瓣移植领域的研究进展
在烧伤整形外科中,皮瓣常被用于修复由外伤、切除手术、先天畸形或肿瘤等引起的组织缺损[1-4].皮瓣移植后能否存活的关键在于能否避免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由于氢气能减轻移植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笔者现对氢气的性质、氢气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氢气的优势及有待解决问题进行概述.
-
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黄褐斑是一种以面部色素沉着为主的多发性、难治性皮肤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男女比例约为1∶9.黄褐斑往往由多因素综合致病,其定义及根本的病因尚不明确[1].尽管目前已经知道一些与其发病有关及其加重症状的因素,并开发了很多种治疗手段[2],但仍缺乏一个有决定性效果的治疗方法[3].黄褐斑的诊断及治疗仍是世界难题.笔者就近年来黄褐斑的研究倾向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穗花杉双黄酮调控人瘢痕成纤维细胞活性及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穗花杉双黄酮调控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与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细胞接种于24孔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穗花杉双黄酮(0、25、50、100、150、200 μmol/L),48h后,酶标仪检测490波长的吸光度.选取浓度为50 μmol/L和100 μmol/L的穗花杉双黄酮作为后续实验的用药浓度,以0 μmol/L穗花杉双黄酮为对照,加入到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作用48h,分别采用DAPI染色检测穗花杉双黄酮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穗花杉双黄酮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磷酸化AKT(p-AKT)及凋亡相关蛋白,如翻译控制肿瘤蛋白、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影响.结果穗花杉双黄酮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活力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穗花杉双黄酮浓度为50 μmol/L以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I染色显示,穗花杉双黄酮具有诱导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细胞表现为细胞核深染、核膜皱缩、有凋亡小体形成.Westem blo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KT磷酸化水平降低;促凋亡蛋白RAX表达升高;抗凋亡蛋白TCTP表达降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升高.结论穗花杉双黄酮可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抑制其活力,有望成为临床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一种有效药物.
-
腺病毒介导IL-24基因对瘢痕疙瘩表达PAI-1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24基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白细胞介素-24-腺病毒载体,感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Ⅰ、Ⅲ胶原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 白细胞介素-24腺病毒载体感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感染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细胞介素-24腺病毒载体可能通过调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及蛋白的表达,减少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
不同低温条件保存的大鼠脂肪自体移植后成活率的探究
目的 探讨在-80℃、-196℃低温条件下储存后的脂肪颗粒,在自体脂肪移植1、3个月后的移植成活率,并对移植物的组织学、活性等进行检测.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组,获取脂肪颗粒并处理,冻存3个月后,取出脂肪颗粒进行检测;然后制备动物模型,获取移植物,对脂肪颗粒和脂肪移植物进行组织学检测,检测脂肪颗粒及移植物颗粒的活性,并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等.结果 移植1个月后,移植物成活率新鲜脂肪组>-196℃组>-80℃组(P<0.05).移植3个月后,新鲜脂肪组、-196℃组、-80℃组移植成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0℃组移植后1、3个月,脂肪颗粒活性无明显差别;新鲜脂肪组、-196℃组移植后3个月,颗粒活性均大于其移植后1个月.其中以一196℃组增加更明显.结论-80℃、-196℃条件下,储存的脂肪移植后较好地保持了体积和活性.-196℃存储的脂肪在组织学和活性方面更接近于新鲜脂肪的移植效果.故短期内,-80℃、-196℃储存的脂肪满足临床脂肪重复注射的需求.
-
高能量聚焦超声波治疗面部松弛
自2014年3月,北京凯润婷医疗美容医院使用高能量聚焦超声波(简称超声刀)治疗面部松弛5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
激光光纤真皮下溶脂对面部塑形和紧肤的作用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流行的审美观点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爱美女性要求将自己的脸形改为“瓜子脸”形.目前,对于不同的面部情况及患者的要求,医师可以考虑从皮肤紧致、拉皮手术、脂肪缩量、肌肉缩量、骨骼缩量这几个角度进行修整.相对应的措施包括:光波、射频紧肤术、局部吸脂术、肉毒毒素注射咬肌缩小术、下颌骨截骨磨削术.上述方法虽效果较快,但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微创或无创的方式更易被患者接受,但往往效果差,而吸脂术对于范围小、脂肪量不多的面部难以做到精雕细琢[1].光波、射频紧肤治疗皮往往肤不能耐受局部高热量和疼痛,因此治疗效果有限.激光光纤真皮下溶脂是一种新颖的溶解多余皮下脂肪的技术,特别适合于小部位轮廓的精细操作,且光纤在皮下溶脂的过程中,产生持续性的热量,在刺激皮下真皮胶原的增生和收缩的同时,起到皮肤紧缩、上提的作用[2].自2014年1~12月,笔者应用VELAS半导体激光,治疗面部脂肪堆积伴局部皮肤松弛患者2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毛发移植修复中老年人大面积瘢痕性秃发
烧伤、感染等各种原因造成头皮毛囊损毁后,会导致永久性毛发脱失,形成瘢痕性秃发,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痛苦.对于非颞部及发际等区域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患者,头皮组织扩张术是目前临床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扩张器治疗周期长,较为痛苦,一些患者不愿选择.自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急诊外科对17例瘢痕性秃发患者进行毛发移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从皮瓣发展史看穿支皮瓣的发展方向
穿支皮瓣是近年来皮瓣外科的热点之一,也是修复重建外科的前沿方向.为了更好地理解穿支皮瓣的原理,掌握其发展方向,有必要追本溯源,让历史告诉未来.1 皮瓣发展史皮瓣发展史也就是整形与修复重建外科的发展史.在外科发展早期,外科医师在治疗各种复杂创面时,探索各种方法对创面进行组织移植修复.尽管初的修复方法常常极不理想,但一个公认的观点是尽早关闭创面为修复的基本原则.随着人们对组织移植中血液供应规律认识的深入,皮瓣外科的发展也在逐渐走向成熟.
-
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40例临床护理体会
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对40例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本组女性患者共40例患者,龄19~44岁.单侧移植量为50 ~ 200 ml,平均120 ml.未哺乳12例,哺乳后28例.脂肪供区充足,无其他病史.2 护理方法
-
透明质酸填充注射苹果肌感染的护理
透明质酸注射是当今流行的美容技术,是作为矫正皮肤凹陷、皱褶的首选填充方法,其使用相对安全,效果肯定;但由于操作者的注射技术、适应证选择及注射后护理等因素的影响,也会有部分患者注射后产生局部红肿及疼痛、局部血肿甚至感染、局部组织的纤维化及肉芽组织形成等并发症,给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影响[1-2].辽宁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于2015年2月对1例注射透明质酸感染的患者采用综合的物理治疗和康复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建设的历史新起点——读《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年第2期“学科建设”专栏三文有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年第2期“学科建设”专栏发表了《美容医学学科体系的创建:美容医师中国梦的实现》[1],同期转载了《医学整合的典范学科建设的成果——将“美容医学学科”纳入〈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建议》和《中外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理念不谋而合——“为什么应该培育核心专科在美容医学领域的协作?”一文有感》[2-3]这3篇论文(以下简称“3文”)紧密围绕“美容医学学科建设”这个主题,从不同角度探讨对比、建言献策,将其并列发表在一个权威期刊的同一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
也谈美容内科学的兴起和发展——重温《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年第12期关于美容内科学四篇文章有感
近,重温了高景恒、鲁开化、王炜、彭庆星在《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年第12期发表的关于美容内科学的4篇文章,不禁有所思.无论西医还是中医,从起源到发展均有内外科之别.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学科的分类不断分化与重新组合,这是当今医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认知医学科学发展的内涵[1].
-
顺行比目鱼肌瓣加植皮术修复小腿骨外露创面
目的 探讨顺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联合负压引流(VSD)植皮术修复小腿各部位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顺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转移联合VSD负压引流和植皮术对1 1例小腿骨肌腱外露感染性创面进行修复.创面骨肌腱外露面积为2.0 cm ×2.0 cm ~5.0 cm ×6.5 cm.所有创面按照“创面细菌感染控制流程”操作,先行彻底清创及VSD封闭负压吸引7~10d,待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创面感染控制后,采用顺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转移加Ⅰ期植皮术联合VSD负压引流修复创面,其中2例小腿中下段骨肌腱外露创面联合应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结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3 ~ 24个月,平均9个月,11例患者肌瓣及其植皮全部成活.小腿伤口周围外观略臃肿,无明显瘢痕形成,患者站立稳定性良好,行走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顺行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联合VSD负压引流植皮术修复小腿骨外露创面手术创伤小,肌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较简单,临床效果满意.该方法适用于修复小腿中上段及中段骨外露创面.
-
改良皮下组织蒂推进瓣修复面中部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皮下组织蒂推进瓣修复面中部巨大皮肤缺损的优势及改良方法.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对17例面中部鳞癌切除术后继发创面行改良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修复,缺损面积1.5cm×2.1 cm~3.0cm×3.5cm.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经术中病理检查确认无肿瘤细胞残留,于继发创面旁设计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皮瓣设计时,两臂长度为1.3:1.0~ 1.5:1.0,顺皮纹呈弧形,皮瓣尾部角度约30°,皮瓣推进后,将皮瓣顶端皮下组织与创面对侧基底作锚着缝合.结果 共修复17例面中部皮肤缺损,皮瓣均存活,随访3个月至3年,切口瘢痕不明显,面部表情自然,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改良设计的皮下组织蒂推进瓣修复面中部巨大皮肤缺损,能达到理想的功能与外形效果.
-
内眦动脉蒂岛状皮瓣在中面部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以内眦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在中面部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内眦动脉的走行及中面部缺损的部位和大小,于鼻唇沟、鼻颊结合部、鼻根等处设计逆行或顺行的内眦动脉蒂岛状皮瓣修复缺损.结果 术后除2例皮瓣远端发生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26例患者获随访3个月至2年,对功能与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内眦动脉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可根据需要设计成顺行或逆行皮瓣,灵活应用于下睑、鼻颊等处,修复中等大小的创面,功能与美容效果良好.
-
头皮皮瓣结合自体肋骨修复颅骨缺损术后钛网外露
目的 探讨自体头皮瓣结合自体肋骨移植修复颅骨缺损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方法.方法 本组共10例颅骨缺损修复术后钛网外露患者,缺损面积为0.5 cm ×0.5 cm ~3.0 cm ×6.0 cm.早期清创后截除部分钛网,根据缺损的大小取自体肋骨做支撑,用可吸收内固定物固定,局部头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6 ~12个月,治疗效果明显.术后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自体肋骨吸收不明显,能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结论 采用头皮旋转瓣结合自体肋骨移植能够较好地修复颅骨缺损修复术后钛网外露的创面.
-
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 回顾研究前臂皮瓣修复严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前臂皮瓣,对16例面部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皮瓣完全成活13例.3例皮瓣边缘有部分坏死,结痂后有轻度瘢痕增生.结论 采用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可以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
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前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问题之一,每年全球有近50万的女性死于乳腺癌[1].这些患者的医疗及教治需要家人及朋友提供更多的支持与照顾,但由于经济、情感、照顾等因素,致使乳腺癌患者产生拖累他人的感受,这种感受称为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行为是应对慢性疾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及心理的变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自2015年6月起,辽宁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对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为临床医护人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自我感受负担提供参考依据.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