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중국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84X
  • 国内刊号: 22-1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2-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杨贵贞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白细胞介素18受体在人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肾组织表达的研究

    作者:刘华锋;陈孝文;江黎明;唐德祜;梁东;何惠娟

    目的:进一步明确白细胞介素(IL-18)在肾组织免疫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16例正常人,16例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以及18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α链mRNA的表达量,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例正常肾组织,16例MsPGN)患者及18例LN患者肾组织IL-18Rα链蛋白表达量.结果:MsPGN患者PBMC IL-18R mRNA表达量较正常组有所增高,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LN患者PBMC IL-18R mRNA表达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01);正常肾组织存在较弱的IL-18R表达,MsPGN患者肾组织IL-18R表达量较正常肾组织有所增强,但未达统计学差异,而LN患者肾组织IL-18R的表达量较正常肾组及MsPGN组均显著增强(P<0.001),但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LN患者PBMC及肾组织IL-18R表达量均不与血清肌酐(Scr)水平及24小时尿蛋白排泌量(24h-UPE)存在相关关系.结论:IL-18信号在全身系统及肾组织局部的免疫调节中起一定的作用;IL-18在肾功能未严重损害MsPGN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所起作用不大;LN患者不但存在IL-18的过量产生,而且存在着IL-18过度作用的问题,抑制过强的IL-18作用信号可能是LN治疗的新途径.

  • 哮喘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与IL-5及sIL-2R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许军阳;江凤霞;邱元吉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凋亡(EOS)与IL-5和sIL-2R的关系.方法:选择哮喘患者(哮喘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30例, 20名健康人(正常组)作对照.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痰液白细胞介素5( IL-5)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痰液EOS凋亡.结果: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痰液中IL-5和sIL-2R明显升高,EOS凋亡率增高,而正常组未发现 EOS凋亡.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EOS凋亡率与 IL-5呈明显的负相关,r为-0.78.结论:哮喘患者气道局部有EOS凋亡现象,并受到IL-5相互作用的调节.sIL-2R与EOS凋亡率无明显的相关性.

  • MHC/肽四聚体复合物技术及其在T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静波;吴玉章

    科学的进步促进技术的革命,而新技术的诞生则又进一步推动科学的飞跃发展.自1996年Altman[1]建立了新型的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检测技术-MHC I类分子-肽四聚体复合物标记CTL的流式细胞检测法,即tetramer技术以来,为解决CTL及其前体细胞的定量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被诺贝尔奖获得者Doherty教授称赞这是在病毒特异性CTL和记忆性CTL方面的一项革命,目前已成为定量检测特异性CD8+T细胞的金标准[2].tetramer技术初作为直观、定量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工具,新近又结合细胞表面标志分子、胞内效应分子染色(如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细胞毒素)以及通过对tetramer阳性T细胞进一步分选等,用于对T细胞的功能评估,使人们对T细胞的活化增殖、凋亡老化、效应机制以及潜在的治疗前景有了更为全新的认识.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体外诱导分化作用

    作者:何旭;刘丹丹;王阳;郭新;李玉林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检测其免疫学表型,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其体外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筛选法及单克隆培养法分离、培养、扩增MSCs;采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免疫学表型;通过VEGF-165基因转染分析MSCs的表型变化.结果:体外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MSCs;MSCs具有独特的细胞免疫学表型,即CD44,CD29,c-kit阳性,CD34,CD31,CD54阴性;VEGF-165诱导后CD44表达明显降低,CD31显著升高,MSCs向内皮分化.结论:成功建立人MSCs分离培养方法,探讨了MSCs细胞免疫学表型及VEGF对它的内皮诱导分化作用,为MSCs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戊型肝炎病毒Ⅰ、Ⅱ与Ⅲ、Ⅳ基因型B细胞抗原表位的异同

    作者:赵宇;梁久红;孟继鸿;张兰芳;张红梅;丁福;季晓辉

    目的:制备戊型肝炎病毒(HEV)缅甸株和墨西哥株ORF2重组蛋白(p166Bur和p166Mex)的单克隆抗体(McAbs),用于分析HEV不同基因型B细胞抗原表位的特点.方法:将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分泌抗-p166Bur和抗-p166Mex McAbs的杂交瘤细胞株,然后采用ELISA和免疫印迹法测定 McAbs与不同基因型HEV ORF2编码蛋白p166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获得4株杂交瘤细胞株,即分泌抗-p166Bur McAbs的2C2、2B1以及分泌抗-p166Mex McAbs的D8G10和E5E12,其中2B1分泌的McAb仅能与第Ⅰ、Ⅱ基因型编码的重组蛋白结合,而其余3株分泌的McAbs既能与I、II基因型HEV的p166重组蛋白发生反应,也能与III、IV基因型的p166蛋白反应.结论:HEV第Ⅰ、Ⅱ基因型与Ⅲ、Ⅳ基因型ORF2编码蛋白既有共同又有不同的B细胞抗原表位.

  • HTA-HSP70BCG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冲击作用

    作者:柴国林;郭连英;沈洁;施广霞;钱振超

    目的:用榄香烯复合瘤苗抗原-卡介苗热休克蛋白复合物(HTA-HSP70BCG)冲击正常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检测其抗原递呈功能.方法:用HTA-HSP70BCG刺激,并与GM-CSM和IL-4联合培养的骨髓树突状细胞,用MTT法测增殖活性,用透射电镜检查形态学改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ITC-labeled dextran的摄取.结果:与单用HTA或HSP70BCG刺激的树突状细胞相比,HTA-HSP70BCG刺激的树突状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增大(2.107±0.013),对脾不粘附细胞的激活作用明显增强(增殖指数为1.927±0.073),FITC-labeled dextran摄取率明显增高(达58.61%),形态上更趋于成熟.结论:HTA-HSP70BCG对树突状细胞具有较强的冲激作用,增强其抗原递呈功能.

  • CD4+T细胞的分裂与表面标志和细胞因子产生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杨滨燕;朱兆玲;吴长有

    目的:阐明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分裂、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细胞因子产生之间的关系.方法:从T细胞受体转基因小鼠(DO11、10)的脾和淋巴结中分离CD4+T细胞.在抗原提呈细胞存在的情况下,经OVA多肽抗原刺激后,检测细胞的分裂、表型和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经抗原刺激3天后,CD4+T细胞分裂1~5次,细胞膜表面抗原CD25、CD44的表达随着细胞的分裂而增加,相反, CD62L和CD69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递减.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0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递增.IL-12促进细胞的分裂,增加IFN-γ的产生,抑制IL-4和IL-10的产生.结论:当CD4+T细胞活化后,随着细胞的分裂,其细胞膜表面分子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均发生质和量的变化.

  • FITC-抗FITC系统在夹心法ELISA检测IFN-γ和IL-4中的应用

    作者:庄然;李琦;刘雪松;欧阳为明;韩卫宁;王薇;金伯泉

    异硫氰酸荧光黄(FITC)是一种具有抗原性的荧光素分子,极易与免疫球蛋白形成稳定的结合物,并且不影响抗体结合抗原的活性.偶联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高效价的抗FITC分子单克隆抗体(mAb),与FITC标记的特异性一抗组成的FITC-抗FITC放大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在某些方面比放免测定更为优越[1].我们使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本室制备的高效价的小鼠源性抗FITC分子单克隆抗体(mAb)[2],并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组成FITC-抗FITC放大系统,应用于夹心法ELISA,明显提高了检测IFN-γ和IL-4(Th1/Th2类细胞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使之更适合于基础研究和临床标本的检测.

  • 人源抗HBsAg scFv与重组复合干扰素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及活性鉴定

    作者:刘顺爱;浅野龙太郎;王学;熊谷泉;工藤俊雄;徐道振

    目的:制备人源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单链抗体(scFv)与重组复合干扰素(consensus interferon,cIFN)的融合蛋白,并鉴定其活性.方法:把人源抗HBsAg scFv-cIFN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pRA-cIFNscFv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之后大量表达抗HBsAg scFv-cIFN融合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蛋白,经纯化并变性复性包涵体蛋白后用ELISA、流式细胞仪、MTS非放射性活细胞比色定量法及HBsAg血凝抑制试验等进行融合蛋白的抗HBsAg抗体活性和干扰素活性测定.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HBsAg scFv-cIFN融合蛋白在BL21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表达量超过10 mg/L培养基;ELISA和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所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抗HBsAg 和IFNα的免疫活性,且特异性良好;MTS和HBsAg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具有明显的PLC/PRF/5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HBsAg分泌抑制活性,表明所获得的抗HBsAg scFv-cIFN融合蛋白具有抗HBV病毒活性和HBV感染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论:用基因工程方法成功制备了人源抗HBsAg scFv-cIFN融合蛋白,此融合蛋白具有抗HBsAg抗体活性和IFNα活性,有待深入探讨此融合蛋白的应用价值.

  • HIV-1 gp41 C-螺旋模拟位的筛选和鉴定

    作者:刘北一;朱平;韩强涛;姜世勃;富宁

    目的:筛选可作为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的HIV-1 gp41 C螺旋模拟位,为开发抗HIV-1早期感染的小分子药物奠定基础.方法:以源于HIV-1 gp41 N端的肽N36为靶,对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亲和筛选.利用ELISA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3轮筛选后随机挑取26个噬菌体克隆,ELISA鉴定表明有16个克隆可与N36结合,将其中10个克隆DNA测序并推导氨基酸序列,每一克隆至少含有2个疏水氨基酸,其中9个克隆均有WW,7个克隆有WWH保守序列.挑选阳性噬菌体克隆No.8进一步鉴定,游离N36肽阻断No.8克隆与固相化N36结合,C34肽竞争抑制N36肽与No.8克隆结合(IC50为12.5 μg/ml).结论:表达WW保守序列的肽模拟HIV-1 gp41 C螺旋与N螺旋结合,该结果为设计针对HIV介导融膜的抑制剂提供技术支持.

  •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人肺癌高转移细胞株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苏丽萍;张进平;徐焕宾;郑秀娟;储以薇;熊思东

    目的:以人肺癌高、低转移细胞株95D、95C为研究对象,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细胞体外转移潜能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95D、95C细胞CXCR4 mRNA的表达情况;以PMA活化肿瘤细胞,研究CXCR4 mRNA表达水平与细胞活性状态的关系;应用钙离子内流实验验证其表达是否具有功能;通过趋化实验观察CXCR4特异性配件SDF-1α和裸鼠组织匀浆液对95D细胞的趋化迁移作用;通过MTT法测定95D细胞对SDF-1α作用的增殖反应.结果:95D细胞功能性地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且其表达水平与细胞活性状态有关;CXCR4特异性配件SDF-1α和裸鼠肺、淋巴结组织匀浆均可在体外趋化95D细胞的迁移,SDF-1α还可促进95D细胞的增殖.结论:95D细胞功能性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可能与人肺癌细胞株95D的体外高转移潜能有关.

  • 膀胱肿瘤细胞产生的白介素-10对T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

    作者:罗军;靳风烁;李黔生;江军;高林

    目的:了解膀胱肿瘤细胞产生的白介素-10对T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膀胱肿瘤细胞株EJ 、T24和正常移行上皮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含量.用MTT法检测加与不加IL-10拮抗剂时膀胱肿瘤细胞株EJ、T24和正常移行上皮细胞对共培养的T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结果:EJ和T24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移行上皮和T细胞(P<0.01).EJ组与IL-10阻断EJ组比较,T细胞的增殖反应降低(P<0.05); IL-10阻断EJ组与IL-10阻断正常移行上皮组、正常移行上皮组、IL-10阻断T细胞组和T细胞组比较,T细胞的增殖反应降低(P<0.05);T24组与IL-10阻断T24组比较,T细胞的增殖反应降低(P<0.05),IL-10阻断T24组与IL-10阻断正常移行上皮组、正常移行上皮组、IL-10阻断T淋巴细胞组和T淋巴细胞组比较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降低(P<0.05).结论:膀胱肿瘤细胞株EJ、T24细胞可通过产生IL-10,抑制T细胞增殖能力,但可能还存在其它机制.

  • 营养支持对体外循环病人sIL-2R的影响

    作者:周晖;江楚文;马文君;余薇;郑少忆

    体外循环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 简称CPB)开创了心脏直视手术的新纪元,但CPB引起免疫系统紊乱、术后感染率高于一般外科手术的现象也日益受到关注.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要以营养物质为基础,目前国内外对营养支持能否改善CPB术后的免疫功能鲜有研究.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是一项重要的免疫指标,本文旨在通过观察sIL-2R的变化了解CPB术后机体的免疫状态,及营养支持对sIL-2R的影响.

  • 可溶性FasL在大肠癌免疫逃逸、反击机制中的研究

    作者:朱强;秦成勇;张安忠;杨崇美;傅丽娜

    目的:探讨可溶性FasL(sFasL)在大肠癌免疫逃逸、反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ELISA法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清和结肠癌细胞株SW480培养上清液中sFasL的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和结肠癌细胞株SW480培养上清液诱导Jurkat细胞凋亡情况.用阻断Fas的抗体ZB4预处理Jurkat细胞后,观察sFasL对Jurkat细胞的特异性作用.以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上清液作阴性对照.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中sFasL的水平为12.21±1.14 μg/L.术前血清中sFasL含量显著高于术后(P<0.01).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3 cm,大肠癌术前血清中sFasL的水平越高.大肠癌细胞株SW480培养上清液中sFasL的含量为(7.57±0.98) μg/L.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的结果均证实,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和SW480上清液sFasL均可诱导Jurkat细胞发生凋亡,ZB4抗体可特异性地阻断sFasL诱导的Jurkat细胞凋亡.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和结肠癌细胞株SW480培养上清液中含有sFasL,结肠癌细胞可通过sFasL诱导淋巴细胞凋亡.sFasL在大肠癌免疫逃逸、反击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TNF-α与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分析

    作者:杨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正常妊娠组(对照组)及GDM组血清TNF-α、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胎盘生殖激素在妊娠前、后期的变化,并计算HOMA-IR.结果:两组妊娠前、后期相比,血清TNF-α、HOMA-IR值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胎盘生殖激素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 GDM组妊娠前后期血清TNF-α、HOMA-IR值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胎盘生殖激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TNF-α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TNF-α是妊娠期IR的主要影响因素.

  • HLA-Ⅱ类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秀萍;翟宁;耿龙;宋芳吉

    目的:探讨HLA-DRB1、DQB1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中国北方汉族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的HLA-DRB1、DQB1等位基因.结果:与10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在52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中HLA-DRB1*040x-DQB1*0301、DRB1*040x-DQB1*0401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030 7、0.003 3.HLA-DRB1150x-DQB10602单倍型频率明显降低,P值为0.020 1.在38例皮肌炎组中,HLA-DRB1*040x-DQB1*0301、DRB1*040x-DQB1*0401、DRB1*070x-DQB1*0201、DRB1*120x-DQB1*0303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29 2、0.001 5、0.045 0、0.019 2,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14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中HLA-DRB1*070x-DQB10301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P值为0.014 1.结论:特异单倍型可能是决定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发病及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异质性的重要因素.

  •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易感基因染色体定位

    作者:李丽;祁赞梅;李艳秋;陈洋;都殊研;姜奕

    目的:确定新西兰小鼠自身抗染色质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的遗传易感基因染色体定位.方法:建立新西兰黑色品系(NZB)和新西兰白色品系(NZW)子代F1的回交小鼠模型(NZB×NZW)×NZB和(NZB×NZW)×NZW,采用覆盖小鼠19条染色体的微卫星遗传标记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进行基因定位.结果:确定了自身抗染色质抗体产生的易感基因,位于NZW小鼠第9染色体中段30厘摩临近(Lods=3.01);另外自身抗染色质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产生的共同易感基因,位于NZB及NZW小鼠第17染色体,即H-2复合体及TNF-α的基因区域(Lods值>4).结论:(NZB×NZW)F1小鼠自身抗核抗体的产生受多基因调控,候选易感基因不仅来自于NZB,也来自于NZW.

  • 鸡IL-18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IBD灭活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春杰;程相朝;李银聚;吴庭才;赵德明

    目的:探讨鸡IL-18的功能活性及对鸡用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将鸡IL-18编码区cDNA定向克隆至pcDNA3载体构建了鸡IL-18真核表达质粒,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灭活疫苗联合应用,通过中和抗体的检测、胸腺T淋巴细胞对ConA、法氏囊B淋巴细胞对PMA增殖反应的观察,研究了其对IBD胚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结果:同时接种IBD灭活疫苗和IL-18真核表达质粒的免疫鸡所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在接种第28天后明显高于单纯疫苗组(P<0.05);其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也强于单纯疫苗组,尤其是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从接种后第21天开始即明显强于单纯疫苗组(P<0.05);接种后第42天时进行的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同时接种IL-18表达质粒的试验组鸡获得93.3%的保护,而单纯疫苗接种组的保护率只有86.7%.结论:鸡IL-18真核表达质粒在鸡体内得到了良好表达,表达产物不但具有明显的增强IBD灭活疫苗诱导细胞免疫的作用;同时,对于中和抗体水平的提高、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加强也具有明显的作用.

中国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