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중국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84X
  • 国内刊号: 22-1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2-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杨贵贞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异常及血清中IL-10的影响

    作者:徐娟;刘晓华;王慧娟;沈友轩;孙可一;王书奎;季晓辉

    目的:研究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凋亡特点.方法:采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CD19细胞亚群的早期凋亡;ELISA法检测PBMCs培养上清中的sFas、sFasL;实时荧光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Fa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PBMCs中CD3+细胞凋亡明显增多;CD4+和CD8+细胞亚群凋亡均有明显增加,但以CD4+细胞凋亡增多更为明显;相应地,其PBMCs中CD4+、CD8+细胞百分率下降,CD4/CD8比值降低.SLE患者血清可诱导CD3+、CD4+、CD8+T细胞亚群凋亡增多,sFas、sFasL水平增高及Fas mRNA表达增加;抗-IL-10抗体则可中和SLE血清的上述作用.结论:SLE患者体内T细胞凋亡增多,以CD4+T细胞凋亡增加更为显著,导致CD4/CD8比值下降;SLE血清中高水平的IL-10可能通过诱导Fas、FasL表达增高而促进T细胞凋亡的发生.

  • 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傅耀文;周洪澜;王伟刚;王金国

    目的:观察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16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42例移植术后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5 mg/d)为治疗组;其它122例为对照组.观察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及CMV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1年、2年及3年人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治疗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8.6%)比对照组(28.7%)低,P<0.05,且首次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明显延长,对MP冲击治疗效果好.治疗组CMV感染的发生率(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对提高移植肾存活率,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有较好的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预防及治疗CMV感染.

  • 大鼠心肌梗塞后心肌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表达

    作者:刘英;廖玉华;程翔;李彬;葛洪霞;张玲;郭张强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是否存在心肌炎症反应和心脏细胞因子表达.方法:建立大鼠心梗模型并设假手术组,于术后第1、4、8周末测血流动力学后取心脏.RT-PCR检测心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并进行心肌病理检查.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AMI组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变.术后第1周末梗塞区、交界区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同期发现梗塞区、交界区和非梗塞区细胞因子表达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TGF-β1升高明显.梗塞后第4、8周末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下降,但TGF-β1仍高表达,梗塞区心肌纤维化.结论:炎症参与心肌梗塞后心室重塑,细胞因子在重塑中起一定作用,TGF-β1扮演重要角色.

  • 人轮状病毒抗原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黏膜免疫效果的研究

    作者:何金生;王健伟;姜秀丽;王大燕;温乐英;董京芳;屈建国;洪涛

    目的:对人轮状病毒抗原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诱导黏膜免疫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用表达轮状病毒VP7、VP6基因的3株重组腺病毒rvAdG1VP7(G)、rvAdG1VP7和rvAdVP6,分别通过灌胃和滴鼻两种途径对BALB/C小鼠进行2次免疫后,对肺灌洗液和肺、肠粘膜组织匀浆液中轮状病毒特异性的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和local-IgG进行检测.结果:对肺灌洗液中特异性SIgA进行检测,发现滴鼻组的免疫学效果明显优于灌胃组.对肺、肠组织匀浆液中特异性IgA的分析表明,灌胃途径刺激异位粘膜组织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弱.对rvAdVP6滴鼻组小鼠肺灌洗液(1:20)特异性local-IgG和SIgA的阳转率进行比较,发现特异性local-IgG的应答水平明显高于特异性SIgA.结论:重组腺病毒可有效诱导针对轮状病毒的黏膜免疫.此研究为轮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方案、免疫途径及免疫保护作用等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DIFF33H参与TRAIL诱导的人Jurkat 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调控

    作者:邹耀中;刘彦信;郑德先

    目的:研究DIFF33H在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凋亡中的表达规律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PCR扩增DIFF33H cDNA,Northern blot分析DIFF33H的mRNA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在重组可溶性TRAIL诱导的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凋亡过程中,DIFF33H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Jurkat细胞的凋亡而下降,并对重组可溶性TRAIL的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在抗肿瘤药物5-FU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中,DIFF33H的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结论:DIFF33H参与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凋亡的调控.

  • 联合应用错配PCR和交替延伸PCR法提高抗TNFα抗体亲和力

    作者:汪保安;陈晓穗;乔媛媛;曲佳;王欲晓;王琰

    目的:通过突变方法提高抗TNFα单链抗体pscTNF的亲和力.方法:以pscTNF质粒为模板,应用错配PCR构建突变抗体库,筛选亲和力得到改善的变种,再以所获变种为模板,用交替延伸PCR技术,再次构建突变库,筛选活性得到改良的克隆.以斑点ELISA方法及硫氰酸盐洗脱ELISA法评估其亲和力的改善.结果:从错配PCR抗体库中筛选得到7个活性有所增强的变种,再通过交替延伸PCR使这7个变种的突变位点交换重组,获得了亲和力进一步提高的克隆.结论:联合应用错配PCR和交替延伸PCR法可提高单链抗体亲和力.

  • 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樊有龙;张秋英;李华

    目的:通过对肾移植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dulin,sTM)、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 protein C receptor ,sEPC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含量水平的动态检测分析,探讨其在肾移植及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2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排斥反应治疗过程中的sTM、sEPCR 、vWF 含量.结果:肾移植术后sTM、sEPCR 、vWF含量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生移植排斥反应者较无排斥者有明显差异(P<0.05);肾移植术前、排斥反应有效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肾移植患者sTM、sEPCR、vWF各指标间呈正相关(r=0.595,P<0.01,r=0.581,P<0.01,r=0.606,P<0.01).结论:sTM、sEPCR 、vWF均可作为肾移植患者血管内皮的免疫损伤标志物,联合动态监测sTM、sEPCR 、vWF的含量在观察肾移植手术创伤程度、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CCR9的功能改变

    作者:胡志芳;张秋萍;陈会敏;董兴高;谢珞琨;何玉玲

    目的: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9(CCR9)在白血病病人中的功能改变.方法:对38例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采用趋化试验和黏附试验检测胸腺表达的趋化性细胞因子TECK/CCL25(CCR9的配体)对病人CD4+T细胞的趋化功能和黏附功能的改变.结果:TECK/CCL25可以诱导几乎所有的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患者的CD4+T细胞产生强趋化移动,也可介导其发生较强的黏附作用,而对慢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CLL)患者的CD4+T细胞仅显示出中度的趋化和黏附作用.结论:CCR9及其配体TECK可能与促进T-ALL CD4+T细胞的迁移和浸润有关.

  •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p53、c-erbB-2、p21、nm23基因表达产物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东复;陈永胜;李海生;王亮;卢琳琳

    目的:为探讨胃癌组织p53、c-erbB-2、p21、nm23联合基因表达产物对胃癌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手术切除胃癌组织p53、c-erbB-2、p21、nm23基因产物表达.结果:p53蛋白表达阳性率37.6%~46.2%,c-erbB-2为34.6%~56.8%,p21为37.8%~61.5%,nm23为30.8%~70.3%;非胃癌组织(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未见c-erbB-2、p21、nm23基因表达.c-erbB-2、p21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21、nm23基因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转移程度有关.p53、c-erbB-2、p21、nm23四种肿瘤蛋白在胃镜活检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中表达是一致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胃癌组织检测p53、c-erbB-2、p21、nm23基因表达产物在胃部的良恶性肿瘤鉴别、非手术临床分期的判断及指导胃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 CIK细胞对MGC-803胃癌细胞株抗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作者:孙抒;李雪梅;王建光;杨万山;李香丹

    目的:研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 cells,CIK)对MGC-803胃癌细胞株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CIK细胞对MGC-803胃癌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的影响及细胞毒活性;通过HE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p53、p16、C-myc的阳性表达率.结果:MTT比色法表明随着CIK细胞与胃癌细胞效靶比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明显增强(P<0.01).CIK细胞作用于胃癌细胞24小时后,形态学观察胃癌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CIK实验组p53、p16、C-myc蛋白随作用时间延长表达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IK细胞是一种新型高效具有较强杀伤体外胃癌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其杀伤MGC-803胃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p53、C-myc的蛋白表达.

  • 三棱、莪术对肝纤维化大鼠IL-1、IL-6、TNF-α的影响

    作者:栾希英;李珂珂;韩兆东;冯永堂

    目的:观察三棱、莪术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IL-1、IL-6、TNF-α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以血清中IL-1、IL-6、TNF-α的浓度变化,光、电镜下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观察指标,观察三棱、莪术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明显增高;三棱、莪术可下调肝纤维化大鼠模型IL-1、IL-6、TNF-α水平趋向于正常;并能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三棱、莪术通过减少IL-1、IL-6、TNF-α的合成与释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在抗肝纤维化过程中具有免疫调控作用.

  • 急性脑梗塞患者S-100蛋白的动态检测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俊;何国厚;江荣翠;胡秀学;余绍祖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血浆中S-100蛋白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梗塞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塞部位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对50例ACI患者的血浆S-100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并与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同时应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T扫描测定梗塞体积.结果:ACI患者S-100浓度在发病早期明显升高,1~3天达到峰值,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S-100升高更明显,S-100>1.0 μg/L、NIHSS>12分均提示患者预后不良;S-100的血浆浓度与梗塞体积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缺血性脑梗塞后血浆中S-100的出现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坏死有关,并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S-100可作为缺血性脑损伤尤其是大面积脑梗塞早期的外周标志物,是比CT更为敏感的指标,对指导治疗有帮助.

  • E-选择素及其配体sLex对胚泡粘附和着床的影响

    作者:张炜;周剑萍;朱瑾;刘银坤

    目的:探讨E-选择素及其配体sLex在胚胎粘附和着床中的作用.方法:体外观察了E-选择素及其抗sLex抗体对胚泡粘附的影响,并通过体内研究观察了抗sLex抗体对胚泡着床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胚泡时,培养皿上包被E-选择素浓度为25 ng/ml 、50 ng/ml时胚泡的粘附率为88.0%、87.2%, 明显高于对照组74.0%(P<0.05).将不同浓度的sLex抗体加入培养液,观察胚泡在包被25 μg/ml E-选择素培养皿上的粘附情况,发现当sLex抗体浓度为100、1 000 ng/ml时,胚胎的粘附率明显下降.给孕2~4天的小鼠宫腔注射sLex抗体,当抗sLex抗体剂量为10 μg/只时,胚胎着床数为5.2±2.7,明显低于对照组11.3±3.1(P<0.05).结论:适当浓度的E-选择素可以促进胚胎的粘附,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与配体sLex介导的.阻断E-选择素与配体的sLex的结合可以部分阻断胚胎的粘附和着床.

  • 中国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及法医学应用

    作者:周娟娟;洪素云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s)属微卫星DNA序列,重复单位为2~7 bp.STR位点在人类基因组含量丰富,估计3~4核苷酸重复STR多态位点约有20万,平均每隔15~20 kb就出现一个[1],是第二代遗传标记,已广泛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亲权鉴定、个体识别,国内对Penta D和penta E两个基因座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四色荧光PCR复合扩增技术对中国汉族D3S1358、THO1、D21S11、D18S51、D13S317、D7S820、D16S539、CSF1PO、Penta D、vWA、D18S1179、TPOX、FGA及Amelogenin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各种生物检材.

  •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HLA-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章晓鹰;陈建杰;陈兰羽

    目的:了解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HLA-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方法:用基因芯片分型方法分析比较61例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与146例正常人HLA-A、DRB1等位基因的多态性.结果:HLA-A位点中的HLA-A02、11、24与HLA-DRB1位点中的HLA-DRB1*12、09、04为正常人群常见等位基因.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组HLA-A02(43.4% vs 29.1%,OR:1.87,P=0.005,95% CI:1.21-2.89)与HLA-DRB1*07(13.9% vs 5.1%,OR:3.00,P=0.002,95% CI:1.48-6.07)、HLA-DRB1*08(16.4% vs 6.8%,OR:2.67,P=0.003,95% CI:1.40-5.08)、HLA-DRB1*11(12.3% vs 5.8%,OR:2.27,P=0.025,95% CI:1.11-4.64)的出现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在HLA-A位点中,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组的纯合子比例较正常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A02与HLA-DRB1*07、08、11可能是乙肝后肝硬化的易感基因.

  •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年第20卷主题词索引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免疫学
  • 中国免疫学杂志创刊20周年大事记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免疫学
中国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