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중국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84X
  • 国内刊号: 22-1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2-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杨贵贞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CD163分子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侵袭和增殖的影响

    作者:黄冬云;许文景;周锐;徐兴祥;张旭东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血浆和肺癌组织中CD163分子表达水平以及对肺癌细胞侵袭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5例NSCLC患者为研究组,35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Real-time RCR检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浆中CD163表达水平;采用小分子干扰RNA( siRNA)抑制MH-2中CD163分子的表达,再与A549共培养,transwell法观察CD163分子对A549侵袭的影响,CCK-8法检测A549增殖的变化。结果:CD163分子在NSCL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转染后,A549的侵袭和增殖能力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CD163在NSCLC患者血浆和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可增强肺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

    关键词: CD163 NSCLC 侵袭 增殖
  • 儿童新甲型流感疫苗远期特异性CD8+记忆T细胞的表型特征

    作者:陈珺汝;夏洪波;庄雪芬;郭锦锦;唐艳丽;姚新生;孙万邦

    目的:探讨儿童新甲型( H1 N1)流感疫苗接种后远期外周血疫苗特异性CD8+记忆T细胞的特征。方法:选择31例于2009年12月~2010年1月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3~6岁儿童,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分离淋巴细胞加入甲型H1 N1流感疫苗进行培养,并设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同时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细胞增殖指数。结果:外周血PBMC中CD8+T细胞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13.41%与9.41%,P>0.05。 CD8+初始T细胞在两组的比例均高达80%上;CD8+记忆T细胞在两组占17%~19%;记忆T细胞分中央型和效应型记忆T细胞,两个亚群检测结果:CCR7和CD62L单阳性记忆T细胞亚群在实验组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占比,P<0.05。应用CCK-8法检测疫苗刺激后抗原特异性增殖,检测结果见细胞增殖指数大于0.8的仅为51.16%,大于1.0在本研究中没有。结论:31例儿童外周血PBMC中CD8+T细胞占比少,初始T细胞CD45 R+均较高,具有抗原再刺激后再应答的基础;甲型H1 N1流感疫苗可以诱导抗原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的产生,但数量不多,其中大多数为中央型记忆CD8+T细胞;细胞增殖指数结果表明疫苗特异性细胞增殖不佳;提示对该疫苗的远期疫苗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记忆不理想。

  • 3~5期慢性肾脏病患者VitD3水平与胰岛素释放的关系研究

    作者:韩艳;李运博;吴春雷;邓华英

    目的:了解CKD 3~5期患者VitD3浓度与OGTT的葡萄糖及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确诊为慢性肾脏病3、4、5期的患者,监测每期患者的[1,25( OH):D3]浓度、OGTT时空腹、餐后1 h、2 h的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C肽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1例3~5期CKD患者,3期1,25( OH):D3浓度范围为160.9~261.3 mmol/L,平均(218.38±8.67)mmol/L;4期为75.2~166.3 mmol/L,平均(117.01±4.72)mmol/L;5期为11.8~96.5 mmol/L,平均为(41.91±12.83)mmol/L(P<0.05);3期血清葡萄糖平均浓度空腹为(4.74±0.21)mmol/L、餐后1 h为(8.31±0.43)mmol/L和餐后2 h为(7.36±0.32)mmol/L;4期为(4.92±0.25)、(9.14±0.15)和(8.27±0.39)mmol/L;5期为(4.81±0.13)、(10.72±0.41)和(10.74±0.49)mmol/L(P<0.05);3期胰岛素平均浓度空腹为(6.58±0.32)μU/L、餐后1 h为(57.78±5.63)μU/L和餐后2 h为(42.77±8.45)μU/L;4期为(6.03±0.53)、(55.69±7.35)和(62.52±5.39)μU/L;5期为(6.12±0.65)、(62.82±9.73)和(77.34±8.62)μU/L(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分期的CKD患者1,25(OH):D3浓度与糖耐量试验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 P<0.05)。结论:3~5期CKD患者不同分期维生素D3浓度有明显差异;3~5期CKD患者不同分期的OGTT的葡萄糖及胰岛素水平之间,且维生素D3浓度与OGTT的葡萄糖及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呈负相关关系。

  • 蝎毒多肽提取物调控肝脏移植瘤中自然杀伤细胞浸润的机制研究

    作者:韩琛;王朝霞;贾青;王兆朋;张月英;张钰;王恒孝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 PESV)对H22细胞小鼠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肿瘤浸润自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的浸润分布及活性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肝脏接种H22肝癌细胞株悬液构建原位移植瘤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荷瘤对照组、PESV小剂量组和PESV大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PESV灌胃干预14 d,观察比较各组小鼠给药后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及生存期变化,通过HE染色比较各组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检测肝脏及癌组织中浸润NK1.1+细胞的比例及分布特点,real-time PCR法检测癌组织中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PESV大、小剂量组肝脏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抑制,肿瘤体积和瘤质量均低于荷瘤对照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0.77%和15.38%,生存期观察显示PESV大剂量组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生命延长率为34.06%,P<0.05;荷瘤对照组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异型性显著,呈浸润性生长,PESV大、小剂量组出现明显坏死区,细胞异型性减轻;PESV大剂量组小鼠肝脏NK细胞占肝脏总淋巴细胞的比例是(5.91±0.49)%,显著高于荷瘤对照组(3.69±0.50)%(P<0.05),且大量浸润分布在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ESV大剂量组瘤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荷瘤对照组的3.62倍和5.82倍( P<0.05)。结论:PESV可通过提高H22细胞肝脏原位移植瘤中浸润NK细胞的比例,促进NK细胞向肿瘤组织迁移,诱导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产生,有助于NK细胞杀伤活性的恢复,从而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抑制肿瘤的浸润生长。

  •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营养素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晓波;杜潘艳;赵玉萍;王宝林;高翠红;张双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营养素前白蛋白(PA)、纤维连接蛋白(FN)、视黄醇结合蛋白(RBP)、C-反应蛋白( CRP)、微量元素铁、锌及维生素D( VitD)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PA、FN、RBP和CRP水平;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全血微量元素铁、锌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VitD水平。结果:重症组与普通组、对照组比较,PA、FN、RBP、铁、锌及VitD水平均低,CRP水平升高(P<0.05);普通组与对照组比较,PA、FN和RBP水平均降低,CRP水平升高( P<0.05);铁、锌及VitD水平在普通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重症恢复期PA、FN、RBP、铁、锌及VitD水平均高于急性期( 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 P<0.05);恢复期CRP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P>0.05)。 PA、FN和RBP水平与手足口病病情呈显著负相关( P<0.05);而CRP与病情呈显著正相关( P<0.05);铁、锌、VitD水平与病情呈低度负相关( P<0.05)。结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存在营养缺乏,临床应对其进行营养状态动态评估并适量补充营养。

  • 婴幼儿重症和非重症肺炎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

    作者:龙思琪;马莉;陈敏;李虹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探讨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儿27例、非重症肺炎(普通肺炎)患儿28例以及2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3+T、CD3+CD4+T、CD3+CD8+T、CD19+B、CD16+CD56+NK细胞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肺炎组CD3+T、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 P<0.01, P<0.05, P<0.01, P<0.05),而CD4/CD8比值、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P<0.01);非重症肺炎组CD3+CD8+T淋巴细胞低于健康对照( P<0.01),而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1);与非重症肺炎组相比,重症肺炎组CD3+T、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 P<0.01),而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 P<0.01)。结论:重症与非重症肺炎患儿机体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重症肺炎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更为严重,为临床评估病情及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早期细胞凋亡引起活动期狼疮小鼠的B细胞比例下降

    作者:李宝辉;樊竑冶;刘飞;任德善;侯亚义;周长林

    目的:探索活动期MRL/lpr狼疮小鼠中B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首先分析了18周龄活动期MRL/lpr狼疮小鼠与正常C57/B6小鼠脾脏中B细胞的周期和B细胞占脾脏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用Annexin V和PI标记方法检测了B细胞及其亚类凋亡情况;进一步磁珠分选纯化小鼠脾脏B细胞,实时定量 PCR方法检测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57/B6小鼠相比,活动期MRL/lpr狼疮小鼠的B细胞比例明显减少( P<0.01),而凋亡比例显著增加(P<0.01),其中B细胞的早期凋亡比例增加(P<0.01),而晚期凋亡未改变;凋亡的B细胞包括未成熟和成熟B细胞。进一步发现,活动期狼疮小鼠B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IRC3明显降低(P<0.01),而促凋亡蛋白BCL2L1和BBC3(PUMA)明显增加( P<0.01)。结论:活动期狼疮小鼠B细胞的数目减少及早期凋亡的增加可能归功于抗凋亡与促凋亡蛋白的平衡改变,提示活动期SLE患者B细胞的减少可能与其早期凋亡相关。

  • 协同刺激分子B7-H3与泌尿系统肿瘤研究进展

    作者:徐芝立;王玲;田建华;单保恩

    B7-CD28家族是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家族之一,B7-H3是新近发现的B7家族分子,既有研究显示其具有共刺激和共抑制双重免疫学效应,在包括泌尿系统肿瘤在内的人体恶性肿瘤中广泛表达,并与肿瘤进展、转移、复发等不良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泌尿系统肿瘤是人体重要的恶性肿瘤类型,发病率逐年提高。进一步研究B7-H3的免疫学功能及信号通路,探索基于B7-H3作为潜在肿瘤靶标的新免疫疗法意义重大。本文就协同刺激分子B7-H3与泌尿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构建方法进展

    作者:许骏尧;陈以狄;程杨;孙佳玥;朱洁;吴颢昕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在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下,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 ,AChR Ab)介导而产生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位于神经肌肉接头( Neuromuscular junction , NMJ )处的 AChR 是导致MG的自身免疫抗原。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所以研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 , EAMG )十分有必要。1973年Patrick等[1]首次从电鳗电器官提取纯化AChR免疫家兔后建立了EAMG模型。随着研究深入,越来越多建模方法被应用到MG动物模型上。本文对国内外各种建模方法综述如下。

  • 炎性树突状细胞代谢研究进展

    作者:梁金燕;胡悦;胡晓燕(综述);刘莉(审校)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 DC )是目前所知抗原提呈能力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识别外源性抗原、内源性抗原及诱导免疫应答、免疫耐受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73年DC被人们发现并命名以来,人们对DC的来源及功能的认识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炎症或感染时,单核细胞可分化为一群特殊的DC,即炎性DC ( Inflammatory DCs,infDCs)[1,2]。20世纪20年代以来,肿瘤细胞的细胞代谢特点及相关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已较为透彻[3]。近十年来的研究也表明免疫细胞可发生一系列代谢变化,并与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密切相关[4,5]。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研究中,而infDCs的代谢状况及代谢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尚未明确。本文将围绕infDCs的来源、功能、代谢研究现状及infDCs代谢与疾病的关系展开综述,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波形蛋白在细胞内外的不同功能与相关病理

    作者:陈卓;方成

    真核细胞骨架是由微管、微丝、中间丝( Intermediate filaments ,IFs)构成的蛋白纤维网状支架系统。 IFs根据基因序列分为六种类型,不同类型中间丝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细胞特异性。波形蛋白( Vimentin,Vim)为Ⅲ型中间丝蛋白,主要表达于中胚层起源的间充质细胞中,如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 Vim在感染、肿瘤、自身免疫、固有免疫等多方面显现复杂的功能特性。

  • 核蛋白1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张兴博;赵家莹;张临友

    核蛋白1(NUPR1),又称为p8、com1,是在大鼠胰腺炎模型中首先鉴定得到的小分子核蛋白,其在急性胰腺炎的发展过程中,可被强烈而迅速地诱导表达[1]。在应激条件下,NUPR1表达通常呈上调趋势,说明NUPR1可以被宿主体内的微环境所影响。在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及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中, NUPR1存在差异表达,并通过影响细胞的生长、凋亡及转移等过程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针对NUPR1的研究有助于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掘新的潜在的治疗手段。本文就核蛋白1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乳酸杆菌调节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力;韩四海;高红丽;任国艳;陈秀金;李松彪

    益生菌是指摄入足够的数量,对宿主健康能够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益生菌可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发挥对宿主的健康起促进作用。许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对人的健康作用包括:缓解乳糖不耐受症、免疫调节、降低粪便中的酶活及突变的发生、降低胆固醇及肠道疾病的发生。

  • IL-17+Foxp3+T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琴;刘朝奇;袁丁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表达CD4+、CD25+及转录因子Foxp3的T细胞亚群,其免疫抑制功能对免疫稳态的动态调节必不可少。 Th17细胞是一种新的CD4+T细胞亚群,优先分泌IL-17(即IL-17 A ),还能分泌IL-17 F、IL-21、IL-22、 IL-26等细胞因子, Th17细胞及其效应细胞因子在宿主抵御真菌和细胞外细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各种炎症、自身免疫反应和过敏性反应的主要参与者。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平衡在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研究已经表明,调节性T细胞可被重编程为一种新亚群即IL-17+Foxp3+T细胞,是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中间分化阶段,其细胞表型和功能类似于复杂的细胞因子刺激下的Th17细胞表型和功能。 IL-17+Foxp3+T细胞的识别为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早期诊断、预后及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基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的食物过敏原检测试剂盒方法学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卢玲玲;郑国军;涂斐佩;吴海鸥;林晓琼

    目的:建立基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的食物过敏原检测试剂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检测体系的标准曲线、低检测量、稳定性、精密度、干扰实验等相关性能指标进行评价,通过检测健康体检人员及临床过敏人群血液标本并与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较成熟的ELISA方法进行比对,评价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的食物过敏原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可行性。结果:该方法的标准曲线 Y=837.1 x2-125.2 x+10.036,线性范围:0~400 U/ml,相关系数为0.996,低检测限为19.600 U/ml。批内、批间精密度均<10%。该方法的正常参考范围为<33.5 U/ml,敏感度89.61%,特异性65.22%,准确度84.00%,阳性预示值89.61%,阴性预示值65.22%,ROC的曲线下面积( AUC)为0.957,该方法与目前应用较广泛的ELISA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r=0.8902)。结论: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的食物过敏原检测试剂符合临床诊断的相关要求,可应用于临床食物过敏性患者的诊断及疾病监测。

  • 两种麻醉方法对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刘江;王素洁;王景丰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B级,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30例( A组),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30例(B组),分别记录麻醉前30 min(T0)、术毕(T1)、术后24 h(T2)静脉血中CD3+、CD4+、CD8+、CD4+/CD8+及TNF-α、IL-2、IL-6的水平。结果:A、B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生理指标MAP 、HR 、SpO2、RR各时点均无明显差异( P>0.05);麻醉前A、B两组CD3+、CD4+、CD8+、CD4+/CD8+均无显著性变化( P>0.05),两组CD3+、CD8+在各时点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 P>0.05)。与T0相比,T1时点A、B两组CD4+、CD4+/CD8+均降低( P<0.05),但B组T2时点与T0时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T1、T2时点B组CD4+、CD4+/CD8+均比A组明显升高(P<0.05)。与T0时点相比,A组和B组患者在T1、T2时点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时点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0时点相比,A组TNF-α水平无显著变化( P>0.05),B组术后一天明显升高( P<0.05)。 IL-2在各时点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变化( P>0.05)。结论: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均会对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使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 PLTP在香烟诱导A549细胞合成白介素8中的作用

    作者:余秀英;陈亚娟;巫凤苹;邹琳琳;陈雨晗;黎友伦

    目的:研究磷脂转运蛋白( Phospholipid transfer protein ,PLTP)对香烟诱导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合成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株24 h,加入不同浓度的烟草提取物(Cigarette smoking extracts,CSE)共培养24 h;1.0%CSE与A549细胞株共培养6、12、24、48 h;PLTP siRNA预处理后,加入CSE共培养24 h。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 MTT)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情况;实时定量PCR( RT-PCR)检测PLTP和IL-8 mRNA的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 )检测PLTP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检测IL-8相对含量。结果:0.125%烟草提取物促进A549细胞增殖,0.25%、0.5%、1.0% CSE浓度对A549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而2.0%、4.0%CSE浓度抑制A549细胞增殖;不同浓度的(0.25%、0.5%、1.0%) CSE作用24 h后,PLTP和IL-8 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加,并且IL-8蛋白分泌呈现一定时间依赖性;PLTP siRNA处理后,IL-8表达量明显升高( P<0.001)。结论:PLTP基因缺失促进香烟诱导A549细胞合成IL-8。

  • 金属硫蛋白对皮肤癌发生抵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武月婷;时佳宏;潘奇正;王元;侯宝莲;任淑萍

    目的:建立HaCaT细胞UVB损伤模型,给予硫酸锌刺激,探讨其对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及机制。方法:细胞分为正常组、加锌组、紫外线组、加锌紫外线组,照射前24 h给予硫酸锌处理,UVB照射后继续培养,确定硫酸锌给药浓度和UVB辐射时间,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金属硫蛋白和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紫外线组细胞内Bax/Bcl-2比值高于正常组和加锌紫外线组;紫外线组、加锌组细胞内MT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加锌紫外线组细胞MT表达水平高于紫外线组;紫外线组细胞内NF-κB/p65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和加锌紫外线组细胞。结论:硫酸锌能够通过细胞内金属硫蛋白的表达,缓解UVB诱发HaCaT细胞凋亡的发生。

  • 银耳多糖改善脓毒症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活性

    作者:史振伟;许焱;李晓璐;刘庆阳

    目的:探讨银耳多糖( TPS)对脓毒症小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20±1)g,采用烧伤后腹腔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制作脓毒症并予以TPS干预,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未刺激组(烧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未经TPS处理组), TPS低剂量组(烧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50 mg/kg治疗组), TPS中剂量组(烧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00 mg/kg治疗组),TPS高剂量组(烧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00 mg/kg治疗组),从各组的外周血中分离调节性T细胞,并体外培养。自烧伤即刻( PBD0)起,至烧伤后4 d每天监测培养上清液中IL-10、IFN-γ、IL-4的水平。磁珠孵育和磁性分离小鼠外周血的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gh Tregs)和CD4+T细胞,分别加入TPS后进行培养,以不加TPS的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 high Tregs的表型,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PS能显著降低未刺激组小鼠的IL-10和IL-4的分泌,并显著增加IFN-γ的分泌,并且IL-10的分泌水平与TPS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体外培养试验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刺激组的CD4+T细胞增殖和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5),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未刺激组相比,TPS刺激组的CD4+T细胞增殖和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未刺激组相比,TPS刺激+抗体1组CD4+T细胞增殖和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未刺激组相比,TPS刺激+抗体2组的CD4+T细胞增殖和IFN-γ、IL-4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PS可以通过降低IL-10的分泌抑制CD4+CD25 high Tregs对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极化的影响,并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1分型,从而使机体免疫活性增强。

  • 促吞噬肽(Tuftsin)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的神经功能改善作用

    作者:贾娜;武俏丽;纪勇;徐小林

    目的:探索促吞噬肽( Tuftsin )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 EAE)小鼠模型中的神经功能改善作用。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 MOG35-55)免疫C57 BL/6小鼠,应用微量注射泵皮下缓慢注射500μmol/L Tuftsin。每天对各组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后28 d处死各组小鼠并取其脑和脊髓组织,观察并比较各组炎性细胞浸润部位及程度、有无脱髓鞘及脱失程度,以及比较各组 IL-10和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①Tuftsin干预组小鼠发病率比EAE模型组低,平均神经功能评分小于EAE模型组( P<0.05)。②Tuftsin干预组较EAE模型组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和髓鞘的脱失程度及范围减轻( P<0.05)。③Tuftsin干预组的IL-10的表达量比EAE模型组高( P<0.05),TNF-α的表达比EAE模型组低。结论:Tuftsin通过降低炎性反应、增强抗炎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保护功能,降低EAE模型小鼠的炎性细胞浸润及脱髓鞘程度,减缓EAE小鼠的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 结肠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和MMP-2的表达、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作者:高双英;吴静;杨贵丽

    目的:通过对不同分化程度的结肠腺癌中巨噬细胞和血管的分布和计数,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肿瘤中MMP-2的表达,揭示结肠癌中巨噬细胞、MMP-2的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79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微血管的数目进行计数和分析并检测巨噬细胞中MMP-2的表达,根据结果对巨噬细胞数目、血管数目、临床病理参数、MMP-2的表达之间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肠癌中巨噬细胞被鼠抗人CD68单克隆抗体标记为棕黄色。巨噬细胞的数目明显高于正常组(F=412.04,P<0.05);巨噬细胞的数目差异在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和Duck’s分期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0和F=412.04,P<0.05);微血管的密度(MVD)的差异在结肠癌的Duck’s分期有统计学的意义(t=7.35,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中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6.77,P<0.05);MMP-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为强阳性;有淋巴结转移者中MMP-2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10.91,P<0.05);MMP-2的表达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数目和MVD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r值分别为0.451、0.672,P<0.05)。结论:MMP-2和TAMs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结肠癌中,TAMs可通过上调MMP-2的表达,促进肿瘤微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 T细胞疫苗抑制了Flt3-L介导的小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作者:赵振林;赵晨野;谢燕兵;杨波;苏继荣

    目的:探讨供体抗原特异性T细胞疫苗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理,同时对肝移植“自动耐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以CBA小鼠作为受体,以B6小鼠作为供体,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备T细胞疫苗:用B6小鼠的脾细胞免疫CBA小鼠,取CBA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加以灭活,制备成T细胞疫苗(TCV)备用;实验分为3组:组1:单纯移植组,以CBA小鼠作为受体,以B6小鼠作为供体,做原位肝移植。组2:用Flt3-L治疗的B6小鼠作为供体,以CBA小鼠作为受体,做原位肝移植。组3:用Flt3-L治疗的B6小鼠作为供体,以TCV免疫过的CBA小鼠作为受体,进行原位肝移植。组间比较移植物存活时间(MST);测定肝移植小鼠血清中的IL-10、IL-4和IFN-γ水平;组内比较移植前后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分离移植物浸润细胞( GICs)组间比较GICs凋亡率。结果:Flt3-L诱导了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应用TCV于移植前和移植后可以显著抑制Flt3-L诱导的同种肝移植排斥反应。在没有Flt3-L刺激作用的情况下移植排斥反应非常轻微。肝移植小鼠血清中的IL-10、IL-4和IFN-γ水平检测发现,Flt3-L治疗组IFN-γ水平显著升高,IL-10、IL-4水平降低;TCV免疫组IL-10、IL-4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显著下降;单纯移植自动耐受组与TCV免疫组变化趋势一致。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显示:在单纯移植组,淋巴细胞增殖效应不明显,CPM为3318±1190;在Flt3-L治疗组,效应细胞增殖显著增强,CPM 为9790±1369,在TCV免疫组,TCV免疫加Flt3-L治疗,淋巴细胞增殖效应被显著抑制,CPM为4017±880。分离肝脏移植物内浸润细胞凋亡,TCV免疫组引起TIL凋亡率为(54.20±3.12)%,有效抑制了TIL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诱导了免疫耐受。而在Flt3-L治疗组,TIL凋亡率为(3.34±2.49)%。结论:小鼠同种肝移植存在“自动耐受”现象;这种“自动耐受”现象的免疫平衡可以被Flt3-L打破,从而诱发急性排斥反应。针对排斥效应T细胞的特异性T细胞疫苗可以显著抑制Flt3-L诱导的同种肝移植排斥反应。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玲玲;唐丽丽;孙萌;王天阳;尤和谊;张纯武;杨亦荣;陈吉彩;周蒙滔;陈必成

    目的:探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对炎症启动细胞———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方法:脂多糖( LPS,1μg/ml)模拟局部炎症,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收集培养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 ADMSCCM )诱导M1型RAW264.7细胞向M2转化。检测M1和M2极化方向的相关指标,通过对IL-10、IGF-1、Arg-1、TNF-α、FIZZ1、SPHK-1的mRNA定量,以及通过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和荧光标记技术观察IL-10、IL-12 p40、IL-27 Rα的表达。结果:LPS诱导后的RAW264.7细胞,在经过ADMSCCM培养后,其M1相关指标( TNF-αmRNA、IL-12 p40;P<0.05)显著下降,部分M2相关指标( IGF-1、IL-10 mRNA、IL-10;P<0.05)明显上升。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可诱导已向M1型极化的RAW264.7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

  •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VPA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的影响

    作者:张颖;白力;张文兰;尹学红;张伟;庞春艳;王永福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影响,以及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的影响,分析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巨噬细胞的组蛋白修饰,进而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过程,旨在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和干扰素γ( Interferon-γ,IFN-γ)诱导J774.1巨噬细胞24 h,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诱导J774.1巨噬细胞24 h,并在诱导过程中加入2 mmol/L丙戊酸(Valproic acid, VPA),收集巨噬细胞,实时免疫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的特异性标记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组蛋白修饰情况。结果:J774.1细胞经LPS和IFN-γ诱导24 h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经IL-4刺激24 h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VPA处理后的M1型巨噬细胞组蛋白H3K9的乙酰化程度升高,标记基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CC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C-C motif ) ligand 2,CCL2]的表达量降低,CD86的表达量升高;VPA处理后的M2型巨噬细胞组蛋白H3K9的乙酰化程度也升高,标记基因精氨酸酶( Arginase-1,Arg-1)、Fizz-1(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1,Fizz-1)、甘露糖受体(CD206)、Ym1的表达量升高。结论: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和组蛋白的修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VPA在M1型巨噬细胞诱导体系中可以促使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但是在M2型巨噬细胞诱导体系中,却抑制了M1型巨噬细胞的特异性基因的表达。

  • N-乙酰半胱氨酸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

    作者:韩冰;孟晓;卜培莉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大鼠右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1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T 组、MCT+NAC组。 MCT(60 mg/kg)皮下注射诱导PAH大鼠模型,实验组给予NAC[500 mg/(kg? d)],连续6周,第4周末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 mPAP)、右心室收缩压( RVSP);分离大鼠左心室+室间隔( LV+S)、右心室( RV)并称重,计算RV/( LV+S)的比值。 HE染色观察右心室病理学变化,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右心室胶原沉积的变化。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右心室collagen Ⅰ、collagen Ⅲ、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NAC连续给药4周后能明显降低MCT诱导的PAH大鼠RVSP及mPAP,减轻RV/( LV+S)的比值,改善右心室心肌细胞的病理变化,降低右心室胶原的沉积,抑制NOX4的表达和NF-κB的活化。结论:NAC能缓解野百合碱( 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重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OX4介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和NF-κB 所介导的胶原沉积有关。

  • 冬虫夏草菌丝体提取物调控免疫改善肾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岳会敏;刘飞;李范林;马菲雅;沈苏南;侯亚义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菌丝体(Hirsutella sinensis mycelium,HSM)提取物对盲肠穿孔结扎(CLP)小鼠的免疫反应和肾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建立CLP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分为假术组(sham,n=5)、模型组(CLP,n=11)、治疗组(HSM,n=11)。冬虫夏草菌丝体组在术前2小时和术后10天给予HSM提取物200 mg/(kg? d),假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小鼠外周血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reg细胞数量以及腹水中巨噬细胞数量;利用Q-PCR检测了肾脏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及纤维化因子TGF-β1、TIMP1和MMP9的表达;另外,还对肾脏组织切片进行了HE染色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o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模型组外周血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腹水中巨噬细胞数量较假术组显著升高,而HSM提取物治疗能下降上述细胞的数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均无明显差异;模型组肾脏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及纤维化因子TGF-β1、TIMP1和MMP9表达均上调,而治疗组肾脏上述细胞因子表达都有显著降低;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肾脏组织炎性样变明显,而治疗组有较好改善;与假术组比,模型组肾小管及间质α-SMA和fibronection表达明显增多,而治疗组肾小管及间质表达低于模型组。结论:HSM提取物具有调控免疫及改善肾纤维化的功能。

  • 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吕璐;郑源强;张精彩;李斯琦;王晓东;尹星;徐佳;韩新荣;石艳春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清和胰岛内胰岛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 KK-Ay小鼠)随机分3组(无药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 C57 BL/6 J小鼠作为遗传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或六味地黄丸灌胃15周。每周测定空腹血糖、体质量、摄食量;给药15周后,ELISA法测定小鼠外周血血清胰岛素含量,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岛中胰岛素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六味地黄丸给药后,KK-Ay小鼠空腹血糖降低,体质量和摄食量得到控制;给药组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内胰岛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低剂量组的降低程度比高剂量组更明显。结论: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高血糖、肥胖、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低剂量组降低血清和胰岛内胰岛素水平的效果优于高剂量组。

  • 人乳头瘤病毒L2蛋白的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

    作者:蒋蓉;李军强;杨鸣鸣;朱涛;宇学锋;邵忠琦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与人乳头瘤病毒( HPV) L2抗原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形成病毒样颗粒结构;通过小鼠模型检测HBc-L2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并研究免疫后获得的小鼠血清对HPV假病毒的中和效力。方法:通过DNA合成构建16型人乳头瘤病毒L2基因片段与HBcAg基因的融合基因,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9a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HBc-L2融合蛋白表达;将经纯化、鉴定后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针对L2抗原的抗体效价,并分别研究小鼠血清对16型和18型HPV假病毒的中和效力。结果:HBc-L2融合基因经大肠杆菌系统表达形成可溶性蛋白,经硫酸铵沉淀和CL-4 B凝胶分离纯化后获得纯度>80%的HBc-L2蛋白;分子筛高效液相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 SEC-MALS)联用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析结果表明,HBc-L2融合蛋白在表达过程中自动组装形成稳定的病毒样颗粒;将纯化后的HBc-L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可获得针对L2抗原的高滴度抗体,且小鼠血清具有中和16和18型两种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活性。结论:HBc-L2病毒样颗粒可以有效地增强L2抗原的免疫原性,并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多型HPV的免疫保护力,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新型广谱HPV疫苗。

  • 重组腺病毒Ad-HP对胃癌的抑制作用

    作者:赵津;李奚;李一权;周晔;陈爽;兰添;范园园;李霄;孙丽丽;金宁一

    目的:探讨表达HN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HP在体内外对人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MTS法检测Ad-HP(Ad-HN-PEG3p-E1a)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采用Annexin V染色、Caspase酶活性检测、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检测揭示Ad-HP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方式和途径。对BALB/c裸鼠进行瘤内注射Ad-HP探究其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体外实验中Ad-HP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表现出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 Ad-HP能提高Caspase酶活性,并释放细胞色素C。体内实验中Ad-HP能显著延缓瘤体生长并延长模型动物的平均生存期,而且能上调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使免疫反应朝向Th1优势。结论:Ad-HP可特异性有效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

  • 沙棘多糖对急性肝损伤小鼠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及其对BCL-2/Bax和PPAR-γ的调控

    作者:刘芳;赵世敏;张威;谢基明;邹凯;张晓慧;王雪;刘欢;陈俊娜;王玉珍

    目的:以LPS/D-Gal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作为模型,研究沙棘多糖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BCL-2/Bax和PPAR-γ的调控。方法:C57 BL/6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组( CTRL );模型组( L/G );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 DXM);沙棘多糖低( SPL)、中( SPM)、高剂量组( SPH)。 SPL、SPM和SPH组分别用50、100、200 mg/kg沙棘多糖溶液连续灌胃14 d,然后采用D-GalN(700 mg/kg)联合LPS(10μg/kg)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肝损伤。建模4 h后采集血清和并收集肝脏组织,检测ALT、AST的活性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SOD2及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脏PPAR-γ的表达。结果:ALT、AST水平在模型组显著升高( P<0.01),沙棘多糖预处理后剂量依赖地降低了ALT和AST水平( P<0.01);模型组的MDA比正常组显著升高( P<0.01),沙棘多糖各剂量组比模型组都有显著降低( P<0.01)。模型组的SOD比正常组显著降低( P<0.01),沙棘多糖各剂量组比模型组都有显著升高( P<0.01);沙棘多糖预处理后降低了Bax的表达水平,对BCL-2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沙棘多糖各剂量组中PPAR-γ的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沙棘多糖对LPS/D-GalN诱导的氧化应激有抑制作用,其作用与上调SOD2的表达以及抑制Bax的表达有关。

  • 关于生物技术专业开展免疫学技术课程的几点思考

    作者:杨霞;郭玲;倪兵;张志仁;吴玉章

    我校自2013年9月开始新招收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对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适应于社会和军队国防建设发展需求,符合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新医学体系下社会和医学临床对高等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出发点,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免疫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与医学基础课及各专业课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临床疾病的诊断、防治及前沿基础研究等工作,运用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免疫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前沿生命科学的关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校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开设免疫学前沿知识理论课,同时开设前沿《免疫学技术》实践课。

  • 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的构建及其应用进展

    作者:王岩石;田志刚

    人源化小鼠模型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已经从难以实现重建到日趋成熟,随着受者小鼠的免疫缺陷程度逐渐增加,人源化免疫系统的重建水平也得以提高。不仅受者小鼠的基因背景对重建水平至关重要,多种细胞因子补给策略也再一次实现了突破。伴随模型构建的逐渐完善,人源化小鼠已经在诸如造血功能、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以及肿瘤学研究等多领域显现出其独特的用于体内研究人类生理及病理的优势。人源免疫细胞发育过程均在小鼠体内完成,受到小鼠基质细胞的选择和教育,但是由于种属特异性的存在,使得人源化免疫系统往往在功能上受损,从人源化小鼠体内得到的结论还不能完全反映出人体内的情况。因此,仍需进一步完善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构建,为临床治疗前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

  • MAPK信号通路与肠道疾病靶向应用前景

    作者:伍宁波;孙宏翔;杨晓东;王颖;苏冰

    宿主肠道免疫系统的内在稳态是机体发挥正常免疫防御功能的重要前提,而这种稳态会随着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或是宿主生理和病理性免疫应答被打破。肠道免疫系统通过多种细胞和分子机制实现肠道免疫微环境的稳态维持和重建。一旦调控机制出现异常,将会导致免疫功能失调和多种免疫性疾病乃至肿瘤的发生发展。 MAPK信号通路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存活等重要生理功能的关键胞内信号通路。研究显示该信号通路在调节肠道局部微环境的稳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概述MAPK信号通路参与肠道免疫失衡机制及其在肠道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和干预前景的研究进展。

中国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