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중국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84X
  • 国内刊号: 22-1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2-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杨贵贞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塞来昔布抑制COX-2和PD-1发挥抗肝癌作用

    作者:詹磊;程良斌;蔡岳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的抗肝癌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肝胆外科提供的正常肝脏组织标本15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肿瘤及正常组织样本中COX-2与PD-1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CC患者COX-2与PD-1的相关性.建立H22肝癌细胞BALB/c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塞来昔布组和PD-1抗体组(每组15只).给药4周后处死全部存活小鼠,取出肿瘤.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及小鼠生存曲线.采用IHC分析各组肿瘤组织中COX-2、PD-1的表达水平及CD8+T与Foxp3阳性Treg细胞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8+T与CD4+CD25+Treg细胞数量.分离正常BALB/c小鼠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转染PD-1及对照siRNA,使用塞来昔布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COX-2、PD-1、CD8及Foxp3水平.结果:IHC结果显示HCC患者肿瘤组织中COX-2与PD-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C患者肿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水平与PD-1呈显著正相关(R2=0.673,P<0.001).塞来昔布、PD-1抗体治疗小鼠的肿瘤生长曲线和生存曲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塞来昔布组、PD-1抗体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曲线和生存曲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HC与流式分析显示,塞来昔布能显著降低肿瘤组织中PD-1的表达(P<0.05);塞来昔布与PD-1抗体均能使肿瘤组织及外周血CD8+T细胞显著增多(P<0.05),使Treg细胞显著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塞来昔布能显著降低小鼠PBMC的COX-2、PD-1、CD8及Foxp3水平,而不影响转染PD-1 siRNA后PBMC的CD8及Foxp3水平.结论:HCC患者肿瘤组织中COX-2与PD-1均显著增高,塞来昔布可能通过抑制COX-2调节PD-1影响肿瘤免疫从而发挥抗肝癌的作用.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与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和神经细胞继发性损伤的影响

    作者:赵亮;曹阳;徐莉

    目的: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与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神经细胞继发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性成年SD大鼠共50只,依据其损伤和治疗的情况分为五组.空白组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损伤组为脊髓打击损伤组,rh-EPO组单纯采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SE组单纯采取β-七叶皂甙钠治疗,联合治疗组采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与β-七叶皂甙钠治疗,比较各项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BBB 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rh-EPO组、β-SE组和损伤组;联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优于rh-EPO组、β-SE组;联合治疗组的Ca2+含量显著高于rh-EPO组、β-SE组;联合治疗组的Mg2+含量显著低于rh-EPO组、β-SE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与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BBB运动功能评分,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延缓神经细胞继发性损伤的发展.

  • 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B7-H3与IL-2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成德;全毅;蔡健梅;吴小文;申学基;阮德斌;张琳;李海珠

    目的:探讨血清B7-H3与IL-21在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BV相关肝病121例,其中原发性肝癌50例作为肝癌组,良性组71例包括急性肝炎12例、慢性中至重度肝炎21例,肝硬化代偿期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18例;同期2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正常组.B7-H3和IL-21采用ELISA法检测,HBV-DNA定量运用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肝癌患者血清B7-H3和IL-21含量分别为(207.60±57.16)ng/ml和(2357.28±805.01)pg/ml,均高于正常组(P<0.001).相对正常对照而言,良性组中不同临床类型患者二者含量均升高明显(P<0.001).在HBV相关肝病患者血清中,B7-H3与IL-21呈正相关;B7-H3与HBV DNA无相关性,而IL-21与HBV DNA是否复制有关,但与其复制水平高低无关.结论:B7-H3、IL-21在HBV相关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高.机体B7-H3、IL-21持续地高表达可能与患者疾病的发展、预后有关.

  • IL-34对类风湿关节炎髓系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影响

    作者:张振;孙晓彤;邬秀娣;黄华;李霞;王冰

    目的:探讨IL-34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单核细胞向髓系树突状细胞(DC)分化的诱导作用,及其在分化过程中对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采集RA患者外周血,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PBMC,培养4 h后将贴壁细胞分别用GM-CSF+IL-4、IL-4、IL-4+IL-34刺激3 d,流式细胞术检测CD83、CD86和CD14的表达水平;再将GM-CSF+IL-4刺激3 d后的细胞加入TNF-α和(或)IL-34培养4 d,流式细胞术检测 CD83、CD86和(或)CD14的表达水平.结果:(1)IL-34+IL-4诱导后CD83、CD86表达水平较IL-4单独作用明显上调(P<0.01),CD14表达无差异(P>0.05);IL-34+IL-4诱导CD86、CD14表达水平较GM-CSF+IL-4刺激组下降(P<0.05),CD83表达无差异(P>0.05).(2)GM-CSF+IL-4+IL-34诱导CD83、CD86表达水平较GM-CSF+IL-4+TNF-α组低(P<0.05),但与GM-CSF+IL-4刺激组对比CD83、CD86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GM-CSF+IL-4+TNF-α+IL-34诱导DC CD83表达水平较GM-CSF+IL-4+TNF-α刺激组低(P<0.05),但两组CD86、CD1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4在不成熟DC诱导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效应略弱于GM-CSF;IL-34对成熟DC诱导作用不显著,但参与了不成熟DC的维持.

  • 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分析及其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马慧;沈永明;司萍;彭林

    目的:了解并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出情况及其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方法:实时记录天津市2015年6月~2017年5月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并收集同期于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了解其检出情况并分析其与空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检测33078例患儿,其中病原体阳性者共有8364例,病原体检出总阳性率为25.29%,包括腺病毒(ADV)152例(0.46%)、Q热立克次体(COX)9例(0.03%)、肺炎衣原体(CPN)14例(0.04%)、甲型流感病毒(FLuA)3例(0.01%)、乙型流感病毒(FLuB) 930例(2.8%)、嗜肺军团菌(LP)96例(0.29%)、肺炎支原体(MP)6719例(20.3%)、副流感病毒(PIV)326例(0.99%)、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15例(0.35%).MP和FLuB为主要病原体.天津市调查期间PM2.5、PM10、NO2的平均浓度值均处于较高水平;PM2.5浓度高,PM10次之.AQI、PM2.5、PM10、NO2、SO2浓度与住院病例数均具有相关性,PM10.0、NO2、SO2浓度与病原体总的阳性例数具有相关性,SO2浓度与MP阳性病例关系为密切.结论:天津市儿童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就诊患儿9种呼吸道病原体检出阳性率以MP高,其次是FluB.天津市空气污染严重,AQI、空气污染物浓度与住院病例数以及病原体总的阳性例数都有关,SO2浓度与MP阳性病例关系密切.

  •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腹部射频热疗对老年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爱红;赵菊梅;杜娟;房德芳;房新建;王明全

    目的:通过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腹部局部射频热疗对细胞减灭术后的老年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甲壳质酶蛋白(YKL)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对癌性腹水的影响及抗肿瘤效应.方法:选择72例老年晚期卵巢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治疗组患者给予细胞减灭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行对照治疗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腹部局部射频热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临床有效率、腹水控制有效率,测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A125、HE4和YKL含量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的手术情况无差异.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0.6%,显著优于对照治疗组的55.6%(χ2=5.175,P<0.01).联合治疗组的腹水控制有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治疗组的52.4%(χ2=3.962,P<0.05).治疗后,两组的CA125、HE4、YK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治疗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提高,CD8+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各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治疗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IPHC细胞减灭术联合腹部局部射频热疗能显著改善卵巢癌的免疫抑制,降低CA125、HE4、YKL水平,提高老年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晓;夏蕾;何流漾;戚春建

    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分为具有抗肿瘤效应的N1型和促肿瘤效应的N2型.N1型中性粒细胞抑制、杀伤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N2型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释放弹性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方式,促进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本文就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综述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 sTLR4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宪;李涛

    TLR4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哺乳动物的Toll样受体(TLRs),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细胞表面,能识别病原体的入侵,通过识别配体,激活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进而触发炎症反应.近年来,在体液中发现了一种可溶性形式TLR4 (sTLR4).sTLR4来自TLR4 mRNA的可变剪切,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sTLR4主要通过与MD-2形成复合体,抑制LPS信号通路,从而抑制LPS引起的炎症反应.sTLR4作为炎症的诊断工具;作为某些炎症的拮抗剂,抑制炎症反应;替代细胞膜上TLR4受体的胞外域,用于研究信号分子与TLR4的相互作用;作为某些癌症的预后指标.

  • 实体瘤CART治疗面临的挑战

    作者:丁烁;赵磊;Rojina Shilpakar;魏云巍

    嵌合性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在CD19表达阳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取得了惊人的效果.靶向CD19的CART细胞(CART CD19)可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提高.然而,CART疗法对实体肿瘤的疗效近几年一直未有实质性的突破.实体肿瘤免疫治疗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CART如何进入实体瘤微环境并在其中保持活力、怎样更加快速准确的识别肿瘤细胞、如何克服免疫抑制发挥作用等.本文主要探讨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所面临的挑战.

  • T细胞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郭赟;黄统生;杨陈;安宁;刘华锋

    急性肾损伤(AKI)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短时间内肾功能快速丢失的临床综合征,发生AKI的患者进展为慢性肾脏病(CKD)的风险高,死亡率增加,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许多因素介导AKI的发生发展,目前认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了AKI的起始、进展以及修复的各个阶段,而T淋巴细胞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本文将对T细胞在AKI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树突状细胞在银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方路通;王青青

    银屑病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导致的慢性皮肤炎症,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h17细胞、γδT细胞、3型固有淋巴细胞等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在银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树突状细胞作为炎症和免疫应答的始动环节,在其中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不同亚群的树突状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本文旨在总结树突状细胞及其不同的亚群在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与PD-1/PD-L1阻断治疗

    作者:高境泽;吴霞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癌症基因图谱计划根据子宫内膜癌的分子特征提出了POLE (DNA polymerase ε,POLE)突变型;微卫星不稳定高突变型;拷贝数低型和拷贝数高型/浆液性四种分子亚型.大量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PD-1/PD-L1阻断治疗是极具潜力的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方法,子宫内膜癌中的POLE突变型和MSI高突变型具有肿瘤突变负荷较高的特征,可能是PD-1/PD-L1阻断治疗的获益人群.该分子分型为子宫内膜癌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治疗策略.

  • 梅毒螺旋体黏附素Tp0751核酸菌影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张佳俐;曹二龙;曹龙古;赵飞骏;余坚;唐一之;符波;段武;曾铁兵

    目的:构建梅毒螺旋体(Tp)黏附素Tp0751的重组真核大肠埃希菌菌影(EBG)并检测其在免疫鼠中的免疫原性,为探讨新型梅毒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构建pcDNA3.1(+)/Tp0751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装载入已构建的空EBG中,形成重组核酸菌影pcD/Tp0751-BG,计算装载率;将核酸菌影转染鼠源性巨噬细胞RAW264.7,Western blot(WB)鉴定目的蛋白表达.将雌性BALB/c鼠随机分为A(PBS)、B(空EBG)、C(空pcDNA3.1)三个对照组和D(pcD/Tp0751)、E(pcD/Tp0751-BG)、F(pcD/Tp0751-BG+rTp0751)三个实验组,各组间隔两周肌注免疫共三次,检测特异性血清IgG及生殖道黏膜SIgA、小鼠脾细胞增殖水平和分泌IFN-γ水平.结果:重组真核质粒对菌影的装载率为76.1%;WB显示此转染细胞能有效表达重组目的蛋白.D、E、F实验组小鼠特异性血清IgG与生殖道SIgA效价均随免疫次数增加而增加,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三个对照组(P<0.01),于末次加免后第8周达到峰值,此时F组IgG与SIgA效价分别为1:102400与1:12800;首次加免2周后,E、F组均显著高于D组(P<0.01);末次加免2周后,F组显著高于E组(P<0.01).末次加免后第8周,D、E、F组的刺激指数(SI)值与IFN-γ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三个对照组(P<0.01);E、F组均分别显著高于D组(P<0.01);F组分别均高于E组(P<0.05).结论:Tp0751真核质粒菌影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小鼠体内诱生了有效的系统和黏膜的体液应答以及系统细胞免疫应答;异源加免较同源加免免疫效果更好.

  • 聚肌胞苷酸及地塞米松诱导的胸腺萎缩及胸腺RLR信号通路表达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洋;陈颂;龚盛强;葛金文;朱惠斌

    目的:比较聚肌胞苷酸 Poly(I:C)、地塞米松(DEX)对小鼠胸腺的影响和RLR 通路的改变,为研究病毒感染导致胸腺受损的机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组,分别给予Poly(I:C)、DEX及生理盐水.观察胸腺指数、胸腺组织学变化、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的含量以及初始型CD4+T细胞的比例,并检测胸腺组织RLR/MAVS/IFN-α/β通路的表达情况.结果:Poly(I:C)和DEX都可以导致胸腺萎缩和组织结构破坏,DEX组更严重且皮质区细胞减少更为明显.两组的TRECs均下降.Poly(I:C)组的初始型CD4+T细胞有增加趋势;而DEX组的CD4+T细胞初始/记忆亚群比例改变不明显.DEX组RIG-Ⅰ、MDA5、LGP2和IFN-α/β表达上调明显;而Poly(I:C)组虽略有上调、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造模方法均可诱导胸腺功能受损.DEX 诱导的胸腺损伤更严重且伴有RLR——Ⅰ型IFN通路的大幅上调;而在Poly(I:C)组该通路仅轻微上调.

  • 地塞米松体外短期处理影响Ⅰ型调节性T细胞与自然调节性T细胞平衡

    作者:黄丽艳;欧志兵;谢婷;廖湘平;张健;刘文培;瞿小旺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地塞米松体外短期处理外周血淋巴细胞探讨地塞米松对调节性T细胞包括自然调节性T细胞(Natural regulatory T cell,Treg)和Ⅰ型调节性T细胞(Type I regulatory T cell,Tr1) 的影响.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为地塞米松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处理3 d后按多色分析法进行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CD25、CD127、淋巴细胞活化因子3(Lymphocyte-activation 3,LAG-3)和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的表达及Treg和Tr1的频率变化.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地塞米松处理3 d后CD4+T细胞频率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CD4+T细胞上CD25和Foxp3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6,P<0.0001),而CD127和 LAG-3表达显著升高(P<0.0001、P=0.011);Treg频率显著降低(P<0.001),而Tr1频率显著升高(P=0.051),且增加Tr1/Treg细胞比率(P=0.044).结论:地塞米松体外短期处理上调Tr1比率,下调Treg比率,改变Tr1与Treg细胞平衡.

  • PI3K/Akt通路调节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内HSPA12B表达

    作者:王萍

    目的:探讨PI3K/Akt通路对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内热休克蛋白A12B (Heat shock proteins A 12B,HSPA12B)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胶质细胞,并分三组处理:对照组、0.1 μg/ml LPS刺激组、PI3K/Akt通路抑制LPS刺激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内HSPA12B和Akt磷酸化的蛋白水平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HSPA12B在小胶质细胞中的细胞表达定位.结果:LPS刺激2 h后,小胶质细胞内HSPA12B和Akt磷酸化的表达增加;应用LY294002预处理后,LPS诱导HSPA12B蛋白水平表达显著抑制.免疫细胞荧光染色证明小胶质细胞LPS组HSPA12B核周荧光强度明显增强,LY294002预处理组HSPA12B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结论:PI3K/Akt途径参与调控LPS诱导小胶质细胞HSPA12B表达.

  • 肠道病毒71型通过下调IRF9的蛋白水平抑制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王春阳;魏兰兰;严琴琴;严喜章;白丹;倪菁;杜向阳

    目的:初步探讨肠道病毒71型抑制干扰素(IFN)信号通路的具体机制,为以后EV71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EV71感染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细胞)模型,实验组分正常对照组(Control)、EV71病毒对照组(EV71组)、仅有IFN-β处理组(IFN-β组)、EV71+IFN-β处理组(EV71+IFN-β组).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IFN诱导基因(ISGs)的表达.细胞核蛋白和胞浆蛋白分离后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STAT1在细胞中的分布.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TAT1、IRF9的表达.结果:EV71+IFN-β组与IFN-β组相比,OAS1、MX1、ISG5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别降低约47%、5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EV71感染抑制了IFN-β诱导的ISGs mRNA的表达.EV71感染并不影响STAT1的蛋白水平和磷酸化过程.IFN-β组,p-STAT1主要定位在胞核中,而EV71+IFN-β组的p-STAT1主要定位在胞浆中,提示EV71可能抑制了p-STAT1的核转位.检测细胞总裂解液中IRF9的蛋白水平,结果发现,在IFN-β处理的细胞中,IRF9的表达明显上调;而与IFN-β组相比,EV71+IFN-β组IRF9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提示EV71感染抑制了IFN-β诱导的IRF9的表达.结论:EV71通过降低IRF9来抑制ISGF3的核转位,进而阻断IFN的抗病毒作用.

  • NRG-1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

    作者:王军;范粉灵;张松林;王星烨;薛建颖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NRG-1)对缺氧复氧环境下的心肌细胞凋亡及氧化损伤影响及机制.方法:以心肌细胞(HCM)为研究对象,构建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模型,在缺氧前加入0.8 mg/L的NRG-1.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检测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法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Akt(p-AktThr308)、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细胞吸光度(A)从0.66±0.03降低至0.36±0.04,细胞凋亡率从(4.62±0.97)%升高至(29.07±3.43)%,ROS水平从69.29±7.96升高至280.84±20.52,LDH、MDA水平也升高,SOD、p-Akt/Akt水平均下降.而NRG-1处理后的细胞吸光度(A)从0.36±0.04升高至0.47±0.05,细胞凋亡率从(29.07±3.43)%下降至(19.76±3.41)%,ROS水平从280.84±20.52下降至128.23±12.32, LDH、MDA水平也下降,SOD、p-AktThr308/Akt水平均升高.结论:NRG-1能够部分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影响心肌细胞中p-Akt/Akt的水平.

  • 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中酪氨酸磷酸酶-1/2(SHP-1,SHP-2)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袁艳;翁宇红;赵淑云;李仕祥;王珺;谭红梅;杨敏燕;黄官友

    目的:研究母胎界面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及酪氨酸磷酸酶-1/2(SHP-1,SHP-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以探索母胎免疫耐受的新机制.方法:30例正常早孕6~8周妇女行人工流产获取绒毛及蜕膜组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绒毛、蜕膜组织中的酪氨酸磷酸酶-1/2(SHP-1、SHP-2)与IDO的蛋白表达,分析IDO与SHP-1、SHP-2的相关性.结果:人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中均有SHP-1、SHP-2的表达,与IDO的表达呈正相关;SHP-1、SHP-2和IDO在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绒毛;结论:在正常生理妊娠状态下,母胎界面中SHP-1、SHP-2可能参与调节IDO的表达,在维持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状态起着重要作用.

  • 苦参碱对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及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卢迎宏;王丹;井海云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及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oxLDL处理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CK-8实验分析细胞活力和增殖.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和IL-13的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检测增殖标记蛋白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凋亡标记蛋白 B细胞淋巴瘤-2(Bcl-2) 和Bcl-2相关蛋白X(Bax),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STAT3)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5(STAT5)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大大提高,抗炎因子IL-10和IL-13的mRNA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与造模组相比,模型加药组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抗炎因子IL-10和IL-13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造模组细胞增殖倍数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模型加药组细胞增殖倍数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造模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Ki-67、PCNA和Bax的表达显著升高,Bcl-2显著降低(P<0.01).与造模组相比,模型加药组Ki-67、PCNA和Bax的表达明显减少,Bcl-2表达明显增多(P<0.05).造模组p-STAT3和p-STAT5相对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加药组p-STAT3和p-STAT5相对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造模组(P<0.05).与造模组相比,模型加药组和模型+Ruxolitinib组Ki-67、PCNA和Bax的表达明显减少,Bcl-2表达明显增多(P<0.05);模型加药+Ruxolitinib组Ki-67、PCNA和Bax的表达显著减少,Bcl-2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造模组相比,模型加药组和模型+Ruxolitinib组及模型加药+Ruxolitinib组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都明显降低,IL-10和IL-13的mRNA水平都明显升高(P<0.05).结论:苦参碱可通过抑制JAK/STAT3通路的活化起到抗炎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 人参皂苷Rb1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肝脏糖脂代谢异常

    作者:曹萌

    目的:探索人参皂苷 Rb1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处理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TUNEL染色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血糖仪检测血糖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胰岛素和C肽水平.运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蛋白印迹检测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JNK1、c-Jun表达.免疫组化分析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b1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肝损伤.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TZ诱导组的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胰岛素及C肽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STZ诱导组相比,STZ+人参皂苷Rb1组的血糖浓度明显降低,胰岛素及C肽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TZ诱导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5).与STZ诱导组相比,STZ+人参皂苷Rb1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5).STZ诱导组JNK1和c-Ju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TZ+人参皂苷Rb1组JNK1和c-Ju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STZ诱导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TZ诱导组的 IL-6、IL-1β和 TNF-α表达明显升高.STZ+人参皂苷Rb1组IL-6、IL-1β和TNF-α表达明显低于STZ诱导组.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通过JNK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肝损伤及糖脂代谢异常,降低炎症反应.

  • 丹酚酸B通过mTOR/Ulk1信号通路诱导胶质瘤细胞C6自噬性死亡

    作者:赵敏;张瑜;张岚;刘欣;王新成

    目的:探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胶质瘤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Sal B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增殖、凋亡及自噬标记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LC3含量.结果:Sal B浓度达到100 μmol/L时能明显抑制细胞活性,因此,选择10、20、50 μmol/L三个剂量进行后续试验;Sal B能显著促进C6细胞凋亡和凋亡标记蛋白caspase-3、Bax的表达,降低Bcl-2及增殖标记蛋白Ki67的表达水平,并具有量效关系;同时,Sal B能显著促进自噬标记蛋白(Atg5、Atg7、Atg12、Beclin1)的表达,升高LC3Ⅱ/Ⅰ的比值,促进LC3荧光斑点的形成并降低p62的表达水平;此外,Sal B可明显抑制mTOR/Ulk1通路蛋白mTOR的表达,促进Ulk1的表达.结论:Sal B可通过mTOR/Ulk1信号通路诱导胶质瘤细胞自噬性死亡.

  • miR-34a调控PAX6的表达增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

    作者:黄玉婵;吴峰

    目的:miR-34a靶向PAX6调控JAK1/STAT3信号通路影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PAX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PCR检测miR-34a在不同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34a对PAX6转录活性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34a的表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Rb44的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miR-34a的表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Rb44的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34a后JAK1/STAT3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miR-34a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PAX6在非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较高;Western blot检测在Rb44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水平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结果显示,miR-34a可以直接调控PAX6的转录活性;过表达miR-34a后,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Rb44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明显降低;过表达miR-34a后,PAX6的表达水平下调,p-JAK1和p-STAT3蛋白表达下调.结论:miR-34a靶向PAX6的表达,通过JAK1/STAT3通路调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 罗哌卡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裸鼠人结肠癌皮下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高聪;林大勇;韩勇;刘兵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罗哌卡因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确定用药浓度;肿瘤成球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标记蛋白及细胞周期标记蛋白的表达.复制结肠癌Xenograft模型,统计肿瘤生长情况及裸鼠存活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根据CCK8实验结果确定罗哌卡因给药浓度分别为20、50、100 μg/ml.罗哌卡因能显著抑制癌细胞集落形成 (17.80 ±0.51,P<0.001) 和增殖标记蛋白Ki67 (0.32±0.68,P<0.01)、PCNA(0.14±0.24,P<0.01) 的表达,并体现量效关系.罗哌卡因还可明显促进癌细胞凋亡 (12.80±1.24,P<0.01) 和凋亡标记蛋白caspase-3(1.76 ±1.43,P<0.001)、caspase-9 (1.61 ±1.26,P<0.001) 的表达.同时,罗哌卡因能诱导细胞发生G2期阻滞 (40.5%,P<0.01),促进周期标记蛋白p53的表达 (1.16±0.65, P<0.01),抑制Cyclin A的表达(0.12±0.12,P<0.05).此外,罗哌卡因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1247.60±1.37,P<0.01),提高结肠癌裸鼠的生存率及诱导肿瘤组织细胞凋亡 (78.00±1.45,P<0.001),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罗哌卡因能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结肠癌皮下瘤的生长.

  • miR-34a调控MSR1蛋白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韩兴涛;杨凌博;魏澎涛;李小辉;孙建涛;杨锦建

    目的:探讨miR-34a通过MSR1对前列腺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癌PC3细胞中MSR1表达情况;qPCR检测前列腺癌PC3细胞中miR-34a的表达情况,使用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34a和MSR1之间的相关性;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34a和MSR1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iR-34a和MSR1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癌PC3细胞中MSR1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qPCR检测前列腺癌PC3细胞中miR-34a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双荧光素酶检测 miR-34a 和 MSR1之间有直接的结合位点,miR-34a 可以调控MSR1的表达水平,划痕愈合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过表达miR-34a后前列腺癌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相应的抑制,过表达MSR1后可以逆转miR-34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miR-34a可以通过MSR1蛋白来调控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行为.

  • "5+3"医学生培养模式下"医学免疫学"理论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作者:杨巍;付海英;申耀楠;李一

    "5+3"一体化培养模式是为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而设立的新型培养方式,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临床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的预防和诊治工作的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师.为此,我们以学生的总体培养目标为导向,在" 医学免疫学"理论课教学中设计和尝试了以"免疫疾病机制分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自我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 过敏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芳

    过敏性哮喘患病率在世界多地区呈现快速上升.其发病机制与复杂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相关.屏障系统如气道上皮细胞接受刺激,分泌介质,传递信号活化局部组织微环境中天然免疫系统细胞,如天然淋巴样细胞(ILC),及许多效应分子被上调或下调.这些免疫微环境的改变与获得性免疫系统交互作用而启动疾病过程.其中2型ILC能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提示神经系统与区域免疫系统交互作用调节局部组织功能.有证据显示表观基因组变化、黏膜微生态改变等,均参与疾病始动、发展及转归.对疾病表型的更深入认识,能有助于从根据病人疾病表型选择治疗,而转向根据疾病机制选择适合治疗方案的病人.此外,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均需要有更多更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实验研究也需要更能真实映象人体的实验模型.本文综述这些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中国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