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중국전과의학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2.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572
- 国内刊号: 13-122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 DEX)复合小剂量氯胺酮( KTM)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MECT)精神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首次进行MECT治疗的精神科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生理盐水( NS)组、DEX组、KTM组、DEX复合KTM( DKM)组,各20例。NS组术前10 min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0.5μg/k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DEX组术前10 min静脉注射DEX 0.5μg/k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KTM组术前10 min静脉注射KTM 0.5 mg/k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DKM组术前10 min静脉注射DEX 0.5μg/kg,10 min后静脉注射KTM 0.5 mg/kg+丙泊酚。记录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电休克治疗前即刻(T2)、电休克治疗后即刻(T3)以及意识恢复时(T4)的生命体征,包括血氧饱和度( SpO2)、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同时记录四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抽搐能量指数、抽搐持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四组不同时点 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四组不同时点MAP、HR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间比较显示,四组 T1、T2、T4时点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KTM组和DKM组(P<0.05);KTM组T3时点HR高于DEX组和DKM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与T1比较,NS组T3时点MAP和HR均升高(P<0.05);与T1比较,KTM组T3时点HR升高(P<0.05)。四组抽搐持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四组丙泊酚用量和抽搐能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KTM组和DKM组丙泊酚用量均低于DEX组,抽搐能量指数均高于DEX组( P<0.05);DKM组丙泊酚用量低于KTM组( P<0.05)。四组苏醒延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四组恶心呕吐、烦躁、惊恐发作、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24、0.045、0.003),其中KTM组烦躁和惊恐发作发生率均高于DEX组(P=0.043、0.014),DKM组烦躁、惊恐发作发生率均低于KTM组(P=0.037、0.048)。结论 DEX复合KTM用于MECT治疗精神病心血管反应小,丙泊酚用量少,抽搐能量指数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基于行为转变理论( TTM)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并为该类群体实施优质医疗服务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抽取杭州市8个行政区中的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纳入243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122例)和对照组(12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社区健康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基于TTM理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第6个月末记录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应对方式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两组干预前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应对方式各维度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面对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维度及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FBG及HbA1c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B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TTM理论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且能有效控制血糖,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 GGT)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2年1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一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90例。根据GGT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第1四分位组(GGT≤17 U/L)、第2四分位组(17 U/L
30 U/L)〕,对各变量进行趋势分析;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生化检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进行Gensini评分。结果4组年龄、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肌酐( Cr)、尿酸( UA)、Gensini评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手术率、吸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四分位组TC、LDL-C、Cr、UA、Gensini评分高于第1四分位组和第2四分位组(P<0.05);第3四分位组TC、Gensini评分高于第1四分位组和第2四分位组(P<0.05)。血清GGT水平与Gensini评分、年龄、TC、TG、LDL-C、Cr、UA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的升高与血清GGT水平的升高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在校正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均进入回归方程,随血清GGT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P<0.05)。结论校正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后,血清GGT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血清GGT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决策树模型预测综合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结果的价值
目的:通过决策树算法整合多个临床常用指标,形成决策树模型,探讨决策树模型预测综合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结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综合ICU收治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的患者571例,对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 SBT),由主治医生判断患者是否耐受SBT。将SBT成功的患者分别纳入拔管成功( ES)组和拔管失败( EF)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在SBT开始后1、30、60 min测量患者呼吸浅快指数( RSBI )、分钟通气量( VE )、口腔阻断压( P0.1)、P0.1× RSBI 和 SBT 30 min 时 RSBI 变化率(ΔRSBI30)。结果 SBT成功者451例,其中ES组376例,EF组75例。两组患者年龄、平均动脉压、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组心率、机械通气时间低于EF组(P<0.05)。组间比较显示,SBT开始后1、30、60 min ES组RSBI、P0.1、P0.1× RSBI均低于EF组(P<0.001);SBT开始后1、30、60 min两组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内比较显示:ES组RSBI、P0.1× RSBI在SBT开始后30、60 min均低于SBT开始后1 min,VE、P0.1在SBT开始后30、60 min均高于SBT开始后1 min(P<0.05);EF组RSBI、VE、P0.1、P0.1× RSBI在SBT开始后30、60 min均高于SBT开始后1 min(P<0.05)。ES组ΔRSBI30为(98±36)%,低于EF组的(130±63)%(t=-6.200,P<0.001)。各生理学参数预测ES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以P0.1× RSBI30≤384 cm H2O·次· min-1· L-1预测E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03),与AUC=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3.8,P<0.001)。CRT分析选择P0.1× RSBI30、ΔRSBI30作为解释变量对患者进行分类,决策树的目标变量为ES。决策树模型预测ES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81.3%,阳性预测值为96.4%,阴性预测值为100.0%,准确性为96.8%,AUC为(0.91±0.02),与AUC=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88,0.93),z=17.96,P<0.001〕。决策树模型预测ES的AUC和准确性均高于P0.1× RS-BI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168,P =0.047;χ2=29.2,P <0.001)。结论决策树模型包含 P0.1× RSBI30、ΔRSBI30两个变量,对于综合ICU已经通过SBT的机械通气患者,该决策树可以准确预测其拔管结果。
-
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 FFR )在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CAG)评估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为50%~70%的临界病变,并接受FFR测量的患者43例,根据FFR值,以0.75为界值分组。FFR≥0.75者为延迟PCI组予以药物治疗;FFR<0.75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治疗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和 PCI +药物治疗组( PCI组)。患者均于治疗后6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MACE)(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以及再发心绞痛情况。结果根据FFR值,PCI组12例,药物治疗组11例,延迟PCI组2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射血分数、住院期间药物应用及术后6个月药物应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病变部位、参考血管直径、血管狭窄程度、小管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3组患者均未发生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PCI组和延迟PCI组均未发生再次血运重建,仅药物治疗组出现2例(18.0%)再次血运重建。3组再发心绞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处理临界病变时,通过测定FFR值指导治疗,在短期内并未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并可以更好地指导PCI治疗。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 C/T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关联研究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易患性的关系及其对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急诊和住院诊治的广东汉族CAP患者100例为病例组,以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广东汉族体检者9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方法检测病例组发病期、治疗后与对照组的血清MMP-9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两组MMP-9基因-1562C/T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结果病例组发病期、治疗后和对照组的血清MMP-9水平分别为(342.85±107.63)、(203.57±80.61)、(184.74±93.46)μg/L。病例组发病期MMP-9水平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配对=4.512,t=5.305,P<0.05);病例组治疗后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429,P=0.143)。酶切后产物2%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病例组CC基因型73例、CT基因型27例;对照组CC基因型71例、CT基因型25例;两组均未检测到TT基因型。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 P>0.05)。两组CC基因型、CT基因型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等位基因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C基因型与CT基因型患者发病期血清MMP-9水平,对照组CC基因型与CT基因型健康者血清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参与了CAP的炎性反应过程,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CAP的易患性无关,且不影响MMP-9的表达水平。
-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另有他途:土著卫生工作者对心血管风险筛查及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背景由于心血管疾病,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负担大幅增加。本研究介绍在西悉尼土著人社区中的心脏健康区工作的土著人卫生工作者的新视角。方法对8名土著人卫生工作者和护士进行访谈并做主题分析。采取参与式方法,参与者通过小组和个人讨论完善分析。结果土著人卫生工作者的评估不同于生物医学模式。由于他们更易接触客户及他们的信誉,其在心血管风险评估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讨论土著人卫生工作者很有条件成为,也热衷于成为心血管风险评估团队的成员。然而,他们的技能尚不能被承认,同时缺乏正规培训,这些都是目前加强他们在心脏健康管理团队中角色的障碍。
-
澳大利亚Danielle Mazza教授全科医疗案例分析--意外妊娠咨询
作为全科医生,要想给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保健建议,就需要有详尽的、多学科的临床知识。面对妇女健康领域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学习并掌握全面的、新的妇女保健知识,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医学、护理和卫生科学部全科医学系主任丹尼尔·马扎( Danielle Mazza )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本很实用的学习用书,其主编的《Women's Health in General Practice》,涵盖了从少女至更年期妇女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包括月经问题、避孕、流产、不孕不育、孕前及产后保健、乳腺疾病、泌尿系疾病以及家庭暴力等。本书以病例解析的形式详细阐述了全科医生是如何对上述疾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评估和管理的。为方便广大全科医生学习,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委托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对此书进行了翻译,其中文版《全科医学之妇女保健》现已在国内出版发行,并受到了全科医生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本刊对该书中的部分病例进行了整理并陆续刊出,以供国内全科医生借鉴,使其在全科医疗中为来诊者提供具有新证据支持的高质量的保健咨询服务。更多案例分析详见我刊网站( http://www. chinagp. net)“期刊检索/电子期刊”版块。
-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团队”工作环境及满意度调查
目的:探讨初级保健医疗机构中“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团队”的改革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09—2011年,研究者收集罗得岛州和科罗拉多州参加“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团队”试验项目的20个初级保健机构的原始数据,就工作环境的质量(如:诊室噪声、交流、提供安全和优质服务的困难)及满意度进行从基线至30个月时的调查,同时就压力、倦怠、30个月时离开的意向进行调查;就试验项目的影响与机构领导进行访谈;评估工作环境及满意度的纵向变化,在项目的后一年,检查工作环境与工作满意度、压力、倦怠、离开意向之间的横断面联系。结果从基线至30个月时,罗德岛州工作满意度有所改善( P=0.03),科罗拉多州未见明显改善。两个试点项目所报告的提供安全、高质量服务的困难有所减少( P<0.001),但诊室噪声水平及质量并无明显改善。横断面分析表明,更少的提供安全和优质服务的困难、优质服务和更加开放的沟通与工作满意度提高相关。更大的诊室噪声及加强电子信息与压力及倦怠增加相关。结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团队”的改革强调质量和开放式沟通,大限度地降低诊室噪声有助于改善工作满意度。
-
生命周期中的家庭暴力
背景家庭暴力包括一系列虐待行为,如虐待和忽视儿童,亲密伴侣暴力和虐待老人。每种形式的虐待都会对健康和幸福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受虐者常因多种多样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咨询全科医生。全科医学在应对家庭暴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其任务是照顾整个家庭,这具有挑战性,需要积极管理。目的本文旨在解决全科医生在识别和处理受到家庭暴力的病人时所遇到的临床问题。需考虑到各种类型虐待受害者的经历和如何应对施暴者。本文中的建议也适用于同性关系。讨论管理家庭暴力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方法,推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在这个环境中,家庭成员可以揭露虐待行为,全科医生也可以做出适当的反应。全科医生有识别、管理和转诊的职责。结论家庭暴力是一种常见的隐蔽问题,需要系统性的措施加以应对,包括识别其临床指征,适当提问,做出恰当的直接反应并对病人进行连续支持。全科医生之所以能够识别和帮助受虐待其及其家人,是因为他们接受了处理家庭暴力的培训,这种培训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学会推荐的,经过培训后,所有的全科医生在病人遭到家庭暴力时,可提供一个安全、中立和移情的反应。
-
广州地区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季节性变化
目的:探讨季节因素对广州地区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it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广州地区居住人群2205例,均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25(OH)VitD水平。将体检者按照体检月份进行分析,统计每个月体检者血清25(OH)VitD水平,用性别、年龄和BMI进行校正,结合广州地区2013年1—12月太阳辐射、日照时数和降雨量进行分析。并计算每个月体检者 VitD 充足〔25(OH)VitD≥75 nmol/L〕、VitD 不足〔50≤25(OH)VitD <75 nmol/L〕、VitD缺乏〔25(OH)VitD <50 nmol/L〕所占的比例。结果以血清25(OH)VitD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BMI为自变量,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 BMI 对血清25( OH ) VitD 没有影响( P >0.05)。各月份体检者的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体检者血清25(OH)VitD平均水平为(53.7±19.0)nmol/L。血清25(OH)VitD小值为(47.5±17.4)nmol/L,出现在4月份;大值为(59.8±20.2) nmol/L,出现在10月份。太阳辐射小值为(202.0±105.0) Wh/m2,出现在4月份;大值为(507.0±108.1)Wh/m2,出现在9月份。日照时数小值为(41.0± 31.4)h,出现在4月份;大值为(203.7±58.9)h,出现在9月份。所有体检者VitD缺乏检出率为49.16%(1084/2205)。各月份体检者VitD缺乏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42,P<0.010),其中4月份VitD缺乏检出率均高于其他月份,10月份VitD缺乏检出率均低于其他月份( P<0.05)。所有体检者VitD充足检出率为16.92%(373/2205),各月份VitD充足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1,P =0.021),其中10月份 VitD 充足检出率均高于其他月份(P <0.05)。结论广州地区体检者VitD缺乏情况普遍存在,季节性变化对血清25(OH)VitD的水平有影响,在制定补充方案时应按照季节调整补充剂量。
-
石家庄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目的:分析2009—2012年石家庄市手足口病( HFMD)病原体分布特征及规律。方法选择石家庄市2009—2012年临床诊断为HFMD的部分普通及所有聚集发病、重症和死亡病例,采集病例咽拭子、肛拭子或疱疹液、便等生物学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GIS)对监测数据进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4年共采集3842例HFMD病例生物学标本,阳性检出率为69.29%(2662例)。其中人类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比例分别占50.60%(1347例)、35.05%(933例)和14.35%(382例)。2009—2012年,石家庄市各年份HFMD病原学构成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7,P<0.001);其中2009年以CoxA16流行为主(占56.46%),2010、2011年以EV71流行为主(占77.34%、57.51%),2012年再次以CoxA16流行为主(占66.40%)。4年中各型病原在4或5月阳性检出数高,6月开始迅速下降。CoxA16基本呈单峰变化,而EV71后期会再次增多,呈现“拖尾”现象;其他肠道病毒检出例数较少,时间分布特征不明显。同一流行年各县区病原分布存在地区差异;0~岁儿童较易感染EV71;EV71感染者中重症病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病例,死亡病例均由EV71感染引起。结论石家庄市近4年来HFMD病原学构成有变化,呈现CoxA16与EV71交替成为优势病原的现象。EV71、CoxA16及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呈现多峰、单峰和不显著峰的时间分布特征。在同一流行年,多数县区的优势病原与全市一致,个别县区的优势病原与全市不一致。随着年龄增长, EV71阳性检出构成比逐渐降低, CoxA16阳性检出构成比逐渐增多,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变化不大。
-
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 MSM)利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VCT)服务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前期现场介入调查的基础上,于2012年9月—2013年1月在长沙市区13所高校内,以“滚雪球”抽样方式共招募了256名MSM大学生,采用自编问卷以面对面访谈形式,对受试者进行访谈调查。剔除应答不完整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217份,回收率为84.8%(217/256)。以是否利用过VCT服务将MSM大学生分为曾利用VCT组和未利用VCT组。以回答正确总题数的80%为界,将MSM大学生HIV/AIDS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划分为“知晓程度较低”和“知晓程度较高”两个等级。结果被调查MSM大学生中91.2%(198/217)知晓VCT服务,应答人次数前3位的知晓途径依次为:通过同伴/朋友知晓80名(25.0%,80/320),通过网络知晓74名(23.1%,74/320),通过医疗机构知晓为44名(13.8%,44/320)。70.5%(153/217)曾经接受过VCT服务,常去的检测场所主要是“同志工作小组”(79名,51.6%),其次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7名,30.7%)、医院(17名,11.1%)。曾利用VCT组和未利用VCT组大学生月生活费、性取向、VCT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学生VCT服务利用的主要心理障碍前3位因素依次为:害怕阳性结果109名(50.2%),担心他人误会73名(33.6%),自认无感染危险57名(26.3%)。曾利用VCT组和未利用VCT组MSM大学生害怕阳性结果、担心他人误会、自认无感染危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曾利用VCT组MSM大学生HIV/AIDS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高率(78.4%)高于未利用VCT组(21.6%)(χ2=10.986,P<0.01);曾利用VCT组MSM大学生的HIV/AIDS传播途径、感染后果以及感染危险性行为知晓程度较高率高于未利用VCT组(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V/AIDS知识知晓程度高、知晓VCT服务、自认无感染危险、害怕阳性结果是MSM大学生利用VCT服务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大学生MSM 更愿意在同志工作小组接受VCT服务;加强与社区同志工作小组的合作,对该特殊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 HIV/AIDS相关健康教育、帮助其掌握有效预防及应对HIV感染的知识和技能、消除其对HIV感染的恐惧是提高该人群VCT利用率的可行途径。
-
重症肌无力两次误诊为心力衰竭诊治分析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易疲劳,波动性肌无力,晨轻暮重。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及液体潴留。重症肌无力累及呼吸肌时可导致呼吸困难,易误诊为心力衰竭,延误抢救而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本文报道1例两次就诊均误诊为急性心力衰竭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探讨重症肌无力的规范化诊治手段,以降低疾病误诊率。
-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和病灶分布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 FUO)患者的常见病因和病灶分布,为临床进行经验性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住院且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患者32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病因、病灶分布。研究院内发生FUO(入院48 h后发生FUO)和院外获得性FUO(入院前或入院后48 h内发生 FUO)、老年(年龄≥65岁)和非老年(年龄<65岁) FUO患者的特点。结果321例FUO患者中250例(77.9%)确诊。在确诊的250例患者中,感染性疾病212例(84.8%),肿瘤性疾病17例(6.8%),自身免疫性疾病16例(6.4%),其他疾病5例(2.0%)。21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132例(62.3%),泌尿系感染21例(9.9%),血流感染15例(7.1%);病原菌分布:细菌感染172例(81.1%),共检出1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1株(62.7%)。老年FUO患者178例,147例(82.6%)确诊。其中感染性疾病128例(87.1%),肿瘤性疾病10例(6.6%),自身免疫性疾病8例(5.3%),其他疾病1例(0.7%)。128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88例(68.7%),血流感染15例(11.7%),泌尿系感染6例(4.7%);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杆菌71株(62.8%),革兰阳性球菌42株(37.2%)。非老年FUO患者143例,103例(72.0%)确诊。其中感染性疾病84例(81.5%),肿瘤性疾病7例(6.8%),自身免疫性疾病8例(7.8%),其他疾病4例(3.9%)。84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44例(52.4%),泌尿系感染15例(17.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例(5.9%);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杆菌20株(62.6%),革兰阳性球菌6株(18.7%),不典型病原体6株(18.7%)。老年与非老年FUO患者病因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院内发生FUO患者38例,均为感染性疾病,其中呼吸系统感染20例(52.6%),血流感染5例(13.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例(13.2%);病原菌分布:细菌感染32例(84.2%),共检出8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2株(63.4%)。院外获得性FUO患者283例,确诊患者212例(74.9%)。其中感染性疾病174例(82.1%),肿瘤性疾病17例(8.0%),自身免疫性疾病16例(7.5%),其他疾病5例(2.4%)。174例感染性疾病中呼吸系统感染112例(64.4%),泌尿系感染19例(10.9%),血流感染10例(5.7%);病原菌分布:细菌感染134例(77.0%),检出6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9株(61.9%)。院内和院外获得性FUO患者病因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院内与院外获得性FUO患者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仍是FUO主要病因,在感染性疾病中呼吸系统感染为多见,其次是泌尿系感染和血流感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非老年FUO患者由血流感染引起的可能性较低。院内发生的FUO由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可能性亦较低。
-
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五年随访研究
目的:随访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评估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08年9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6例。患者均行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于术后3、6、12、24、36、48、60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有无腹痛、感染、出血;部分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结果术前患者宫腔深度为7~10 cm,平均(8.4±1.0) cm;手术时间为10~35 min,平均(18.1±6.3) min;热球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次数为2~5次,平均(2.9±0.9)次;术中出血量1~10 ml,平均(5.7±2.8) ml。96例患者均完成3、6、12个月随访,78例完成24个月随访,56例完成36个月随访,44例完成48个月随访,35例完成60个月随访。术后随访3、6、12、24、36、48、60个月的有效率及闭经率分别为:92.7%(89/96)和33.3%(32/96)、92.7%(89/96)和36.5%(35/96)、92.7%(89/96)和37.5%(36/96)、93.6%(73/78)和35.9%(28/78)、92.9%(52/56)和35.7%(20/56)、90.9%(40/44)和43.2%(19/44)、91.4%(32/35)和57.1%(20/35),治疗满意率为89.5%(86/96)。术后随访3、6、12、24、36、48、60个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P>0.05);术后随访3、6、12、24、36、48个月的闭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6,P>0.05);术后60个月闭经率高于术后3、6、12、24、36个月(χ2=6.07、4.50、4.04、8.28、11.37,P<0.05),与术后48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0.05)。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子宫穿孔、破裂,无临近脏器膀胱、直肠等热损伤,术后无血尿、便血。结论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为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损伤小的方法,且远期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儿童急性鱼胆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鱼胆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3—2014年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急性鱼胆中毒患儿3例,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患儿均表现为持续剧烈腹痛,以剑突下疼痛为主;伴呕吐,头晕,头痛;实验室检查提示ALT、AST均超出参考范围,伴重度肝功能损害。患儿入院后立即给予血液灌流( HP)结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后,患儿ALT、AST、尿素氮( BUN)、凝血酶原时间( PT)出院时均恢复正常,随访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后遗症。结论急性鱼胆中毒可导致患儿重度肝功能损害,尽早行HP结合内科综合治疗是抢救患儿中毒有效的治疗方式。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态血压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者1078例,符合1999年WHO/ISH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者402例(高血压组),其余676例为非高血压组。在服用降压药物前,检测受试者血糖( GLU)、肌酐( Cr)、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并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 Hcy 水平。采用血压监测仪进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受试者24 h 收缩压( SBP)、24 h 舒张压( DBP)、24 h脉压和心率、SBP变化、DBP变化、心率变化、日间和夜间血压负荷,以及24 h、日间和夜间SBP变化速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Hcy与动态血压的关系,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血浆Hcy水平的因素。结果两组性别、BMI、GLU、Cr、LDL-C、24 h心率、DBP变化、心率变化、DBP负荷、日间SBP变化速率和夜间SBP变化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血压组年龄、SBP变化、HDL-C低于非高血压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cy、SBP、DBP、24 hSBP、24 hDBP、24 h 脉压、SBP 负荷、24 hSBP 变化速率高于非高血压组( P <0.05)。高血压组Hcy与诊室SBP、24 hSBP、24 h脉压、SBP负荷、DBP负荷、24 hSBP变化速率、日间SBP变化速率、夜间SBP变化速率呈正相关( P<0.01);非高血压组Hcy水平与24 hSBP、SBP负荷、DBP负荷和日间SBP变化速率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诊室血压、24 hSBP、SBP 负荷、DBP 负荷、24 hSBP变化速率、日间SBP变化速率、夜间SBP变化速率为Hcy的影响因素(P<0.05);非高血压组24 hSBP、SBP负荷和DBP负荷为Hcy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动态血压指标间相关。
-
乌司他丁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 TUPV)的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0月于赣州市于都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BPH患者2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乌司他丁组及对照组各120例。乌司他丁组手术麻醉前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U,术后连续使用3 d,10万U/d。对照组在同一时间使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术前1 d及术后3 d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检测,同时于术前、术毕及术后1、3 d采集患者外周血检测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水平。结果术后3 d乌司他丁组MoCA评分总分及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及延迟记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交互=75.95、210.00,P<0.05)。术毕、术后1 d两组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 d两组Tau蛋白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毕、术后1 d、术后3 d与术前,术后1 d与术毕,术后3 d与术后1 d β淀粉样蛋白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毕、术后1 d、术后3 d与术前,术后1 d、术后3 d与术毕,术后3 d与术后1 d Tau蛋白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乌司他丁组术毕、术后1 d与术前,术后1 d与术毕,术后3 d与术后1 d Tau蛋白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对行TUPV的BPH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水平有关。
-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口腔扁平苔藓( OLP)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内科门诊经临床确诊为OLP的患者120例作为试验组,根据OLP病损类型将患者再分为糜烂组(77例)和非糜烂组(43例);从同期在本科就诊患者的陪伴者中选取自愿参与调查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ADS),以计分的方式评定受试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焦虑抑郁发生率为76.7%(92/120),高于对照组的13.8%(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P<0.05)。试验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分表(HADS-D)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分表(HADS-A)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3.49,P<0.05)。糜烂组HADS-D与HADS-A的平均得分均高于非糜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2.12,P<0.05)。结论 OLP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糜烂型OLP患者比非糜烂型OLP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明显偏高。
-
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康达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97例,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氯沙坦治疗。1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酸等,并评价降压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SBP、DBP、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SBP、DBP、24 h尿蛋白、血尿酸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96,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0/42),治疗组为14.5%(8/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2,P>0.053)。两组患者均无因血钾>5.5 mmol/L、血肌酐上升>30%或咳嗽剧烈不能忍受等严重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者。结论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能有效降低血压,降低尿蛋白、血尿酸水平,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我国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2013年10月国内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影响的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2软件处理,对所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含受试者904例,其中干预组449例,对照组455例。1篇文献质量评价为B级,其余文献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29,95%CI(0.16,0.52),P<0.0001〕;干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26,95%CI (0.18,0.36),P<0.00001〕;干预组腰酸背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 =0.43,95%CI(0.32,0.57),P <0.00001〕;干预组负性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42,95%CI(0.30,0.58),P<0.00001〕;干预组失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38,95%CI(0.28,0.52),P<0.00001〕;两组穿刺处出血、血肿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0,95%CI(0.17,1.43),P =0.20〕;干预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WMD =-6.74,95%CI(-7.95,-5.53),P<0.00001〕;干预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WMD=-3.41,95%CI(-3.97,-2.58),P<0.00001〕;干预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WMD=-2197.41,95%CI(-2894.55,-1500.27),P<0.00001〕;干预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WMD=7.00,95%CI(4.63,9.38),P <0.00001〕。干预组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RR =1.18,95%CI(1.03,1.34),P=0.02〕。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整体舒适度优于传统护理方法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患者的影响。
-
单排固定与双排固定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关节镜下肩袖全层撕裂单排固定与双排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1966年1月—2013年12月)、EMBase(1966年1月—2013年12月)、Springer(1966年1月—2013年12月)、Ovid(1966年1月—2013年12月)、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1月—2013年12月)、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78年1月—2013年12月)中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并查阅所有检出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以发现灰色文献。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及影像学治疗效果。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和2篇前瞻性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C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0,95%CI(-2.37,0.37),P=0.15〕;对照组与试验组美国肩肘外科评分系统( A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0.84,95%CI (-1.66,-0.02),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洛杉矶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 UCL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5,95%CI(-1.30,-0.20),P=0.007〕。试验组肩袖完整发生率高于对照组〔RR=0.81,95%CI(0.72,0.91),P =0.0004〕;试验组部分撕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 =1.93,95%CI(1.20,3.11),P =0.007〕;两组全层撕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5,95%CI(0.88,2.41),P=0.15〕。亚组分析显示:对于肩袖撕裂长度<3 cm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CM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肩袖撕裂长度≥3 cm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ASES评分和UCL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固定增加了术后肩袖完整性,提高了临床疗效,尤其是对于全层肩袖撕裂长度≥3 cm的患者更为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
北京市朝阳区急救社区化建设与实践分析
院前急救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救医学体系初和重要的一环。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朝阳区急救社区化建设过程,其将急救站建立在辖区每个街乡的卫生服务机构,将社区院前急救和紧急医疗救援职能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结构和功能上弥补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急救体系发展的短板,把急救服务带到百姓身边,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急诊救护能力;将政府经费投入、人员编制划拨、绩效考核评价等一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给予全面的体制机制保障;达到了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缩小急救反应半径、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救治效率的建设目标,有效缓解了院前急救人员“招聘难、留住难”的瓶颈问题,以及超龄院前急救从业人员后续转归问题。为院前急救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途径。
-
院前病情评估表对急诊患者分诊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院前病情评估表对急诊患者分诊的价值与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于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共1810例,由有经验的分诊护师按照院前病情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年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糖、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的评估并评分,按评分标准将患者病情分为轻、中、重、危(护师组);同时追踪急诊医师对患者的评估结果(医师组)。结果医师组和护师组对急诊患者病情的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被护师组评估为重的21例中18例被医师组评估为重,3例为中;被护师组评估为危的10例中9例被医师组评估为危,1例为重。结论院前病情评估表可将急诊患者病情分值化,能使分诊人员对急诊患者分诊的依据更充分,具有一定识别潜在危重患者的作用,可使危重患者及时得到优先就诊,是值得推广的急诊分诊方法。
-
公益性视角下重庆市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城乡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重庆市急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城乡差距,并在公益性视角下提出提高农村地区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的策略。方法于2013年4月对重庆市急救医疗机构分布及患者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间进行调查,同时选择A区(经济水平较高,位于都市功能核心区,农村地域范围小)、B区(经济水平中等,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农村地域范围广)、C区(经济水平较低,位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农村地域范围广),对样本区所有二级以上含急诊科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重庆市基本地理、人口信息来源于2012年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急救医疗机构分布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重庆市卫生统计年鉴,住户到近医疗点的时间数据来源于2013年国家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样本区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急诊科负责人进行急救医疗资源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医务人员数量、年龄及从事急诊工作的时间等)和设施设备(急诊科床位和救护车急救设备等)配置情况。结果经济水平高的都市功能核心区每10万人拥有急救医疗机构1.333所,而经济较落后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每10万人仅拥有急救医疗机构0.271所。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的患者在<10 min、10~20 min到达医疗机构的比例居前三位,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患者在>30 min到达医疗机构的比例居前两位。A、B、C区分别有二级以上含急诊科的医疗机构9、6、3所。A区急诊科医生、护士分别为0.137人/千人、0.186人/千人;B区急诊科医生、护士分别为0.027人/千人、0.042人/千人;C区急诊科医生、护士分别为0.048人/千人、0.141人/千人。A、B、C区每10万人拥有床位数19.42、8.00、5.69张。A、B、C区救护车急救设备配置每10万人拥有自动除颤仪分别为0.98、0.46、0.92台,拥有车载通讯系统分别为1.54、0.06、0台。结论重庆市急救医疗服务仍然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急救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卫生人员的急救能力建设、配备必需的急救设备、切实实现救护车的急救功能并将急救车费用纳入医保,从而保障农村居民生命权的实现。
-
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坎格列净的药理与临床评价
坎格列净是一种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也是一种新型降糖药,临床上用于食物和运动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坎格列净于2013年在美国批准上市,目前现有的研究显示其安全有效、耐受良好。本文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有关坎格列净的文献,对其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评价、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和安全性进行综述。
-
降钙素原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选用抗菌药物的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选用抗菌药物的指导价值,为COPD急性加重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丽水市莲都区人民医院内科、急诊综合科因COPD急性加重入院患者250例,入院后立即检查PCT。按照PCT水平分为3组,A组( n=48):入院PCT<0.10μg/L,不予抗菌药物;B组(n=72):发病时间<6 h内PCT<0.10μg/L或入院PCT为0.10~0.25μg/L,予观察,隔日检测PCT,若隔日PCT>0.25μg/L,治疗措施同C组;C组( n=130):入院PCT>0.25μg/L,予抗菌药物治疗,同时连续监测PCT,每天下降幅度≥30%说明抗感染治疗有效,PCT正常后停用抗菌药物;如果PCT下降幅度<30%,或持续升高则调整抗菌治疗方案,并每日检测PCT。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预后。结果3组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病情程度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予抗菌药物治疗;B组予观察,隔日检测PCT,其中40例(55.6%) PCT>0.25μg/L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情好转,32例(44.4%)<0.25μg/L者未应用抗菌药物;C组予抗菌药物治疗,其中30例(23.1%)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未好转,更改抗菌药物治疗,终122例预后较好,6例转上级医院,2例分别在住院第5、6天死亡。结论 COPD急性加重患者PCT水平升高者炎性反应及病情严重,基层医院可依据PCT水平判断是否存在炎性反应及病情程度,可以将PCT水平作为选用、更改抗菌药物或评估抗菌药物疗效的参考工具。
-
聚焦解决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糖尿病教育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育,试验组运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进行指导。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代谢指标的测量。记录体质指数( BMI)、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聚焦解决模式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三酰甘油水平,并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
家庭医生工作室分级管理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工作室分级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敏工作室”2013年2月—2014年1月运用家庭医生工作室分级管理的糖尿病患者43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在经家庭医生工作室分级管理前及管理后1年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查和体格检查。对比家庭医生工作室分级管理前及管理后1年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包括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意义,缺乏锻炼影响血糖代谢,高糖指数食品摄入影响糖代谢)和糖尿病管理达标率(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达标率)。结果管理后1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意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缺乏锻炼影响血糖代谢、高糖指数食品摄入影响糖代谢的知晓率高于管理前( P<0.05);而管理前后患者对于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管理后1年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前后体质指数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通过家庭医生工作室分级管理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糖尿病管理达标率。
-
北京农村中老年人膳食模式对握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膳食模式对北京农村中老年人握力的影响。方法201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对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村民进行义诊,按照入选标准终将134例45~90岁农村居民作为受试者。应用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农村居民营养摄入情况,计算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摄入量;进行人体指标测定(包括身高、体质量、体脂含量、腰围、臀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等);应用握力计测量握力;记录吸烟、饮酒、睡眠、活动情况等。按握力是否达标分为握力达标组和握力未达标组,对两组的一般情况、生活情况、人体测量指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握力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双手握力达标20例(44.4%),女性双手握力达标55例(61.8%);握力达标组75例,握力未达标组59例。握力达标组和握力未达标组的年龄、瘦体组织质量、腰臀比、上臂肌围、运动情况、碳水化合物摄入、蛋白质摄入、脂肪摄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上臂肌围、蛋白质摄入比例高是握力达标的保护因素,而瘦体组织质量是握力达标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中老年人膳食模式不均衡,蛋白质摄入比例过低,影响握力达标情况;改善该村居民的膳食结构,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比例是增加握力和增进健康行之有效的办法。
-
社区2型糖尿病路径化表单式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长期路径表单化管理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安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遵循路径化管理流程和表单式项目管理内容,依据年度路径项目完成率分为第1组(年度路径项目完成率>80%,141例)、第2组(年度路径项目完成率60%~80%,42例)、第3组(年度路径项目完成率<60%,27例)。分别记录第1组、第2组、第3组干预后1年时年度干预项目整体达标率;比较3组干预后1年时医疗监测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第1组年度干预项目达标率为(90.2±2.1)%,第2组为(85.0±3.1)%,第3组为(75.0±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435.77,P<0.05)。3组干预后1年时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第2、3组干预后1年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第1组(P<0.0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路径化表单式管理明确了2型糖尿病医患双方的管理流程和相关内容,强化了患者依从性,提高了社区2型糖尿病整体管理、控制水平。
-
自制多功能一体带用于静脉充盈与止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多功能一体带用于静脉充盈与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附属医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门诊部与住院部收治的泌尿科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内科常见疾病患者300例,其中男210例,女90例,根据就诊时间及性别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其中男各105例、女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橡胶管压脉滞进行血管充勇,观察组采用多功能一体带。观察两组患者接受静脉穿刺前扎带部位皮肤舒适度与疼痛程度,拔针后皮肤针眼出血与皮下淤血情况,拔针后人工按压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扎带部位皮肤舒适度、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拔针后针眼出血发生率和皮下淤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针后人工按压时间3~ min、5~ min、7~ min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自制的多功能一体带进行静脉穿刺可使受压部位皮肤的舒适度提高、疼痛程度降低,拔针后皮肤针眼出血、皮下淤血发生率降低,人工按压时间缩短,有效节省了时间及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
以PDCA为导向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入住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患儿588例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3年7—12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科的患儿621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及红臀发生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红臀发生率为36.9%,低于对照组的14.8%(χ2=77.461,P<0.001)。试验组红臀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Z=-4.653,P<0.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及新生儿红臀发生严重程度,改善患儿舒适度,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
写在“2014东方家庭医生论坛”后: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4年7月5—6日,由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上海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共同主办的“2014东方家庭医生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会议主题为“社区卫生新时代———家庭医生服务的实践与探索”,来自国内外的全科医生专家、教授就全科医学相关学科新进展、技术难点等进行了专题讨论。本文作者参加了此会议,有感而发,对中国全科医学发展与全科医生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