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

中国输血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중국수혈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49X
  • 国内刊号: 51-13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王憬惺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减少输血的研究

    作者:李杰;张万清;苏廷宝;何悦慨;张光休

    目的探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和新的输血指征的对减少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输异体血的可行性.方法 395例心内直视手术按时间分为2组:202例为对照组,未采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以血红蛋白(Hb)<120g/L,红细胞压积(Hct)<36%为围术期输血指征;193例为实验组,应用无血预允等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及新的输血指征(Hb<100/L,Hct<30%).对两组体外循环时间、术中和术后用库血量、术后的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死亡率和住院总费用等进行比较;对两组围术期术前、术后即时、术后当晚、术后7d、14d的Hct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实验组有68例(35.2%)围术期无输血,术中平均输血量(120.3±37.8)ml,术后平均输血量(274.3±69.1)ml,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输血,术中平均输血量(642.1±48.7)ml,术后平均输血量(734.5±127.4)ml.两组在围术期中的输血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率、住院总费用与术后的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Hct的动态观察均显示,术后7d内有下降的趋势,实验组低降至30%,14d后逐渐回升.结论应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和新的输血指征能减少或无需在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输异体血,对手术疗效无不良影响.

  • 人源性抗血小板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作者:王字玲;赵敬湘;苏丽;王波;赵莲

    目的应用噬菌体表面呈现表达系统构建一个经血小板主动免疫的人抗体组合文库,并筛选与人血小板结合的噬菌体抗体(Fab片段).方法从一反复输注血小板并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的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mRNA, 逆转录合成cDNA,用半巢式PCR扩增重链Fd和κ轻链基因.依次将PCR产物插入载体pComb3相应的位点,构建噬菌体抗体Fab组合文库.并以人血小板膜蛋白包被96孔板,对抗体库进行3轮吸附-洗脱-扩增的亲和选择,获得与人血小板膜抗原结合的噬菌体抗体(Fab片段)库.结果半巢式PCR有效地扩增出重链Fd和κ轻链基因,以此构建了噬菌体呈现文库.通过特异性筛选,获得可与人血小板特异结合的Fab噬菌体抗体次级库.结论构建的人抗体组合文库通过筛选得到与人血小板特异结合的噬菌体抗体(Fab片段)次级库.其对抗血小板抗体药物研究、与血小板相关抗体有关的疾病研究、血小板血型抗原表位研究、进而进行血小板血型分型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

  • 厦门市无偿献血者HTLV-Ⅰ感染率及1株病毒株膜基因分析

    作者:黄如欣;赵春红;陈长荣

    目的了解厦门市无偿献血者HTLV-Ⅰ感染的阳性率、来源及基因特点,为在无偿献血人群中开展检测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厦门市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TLV血清学检测,初筛阳性标本经WB方法确认,并用PCR扩增确认的1株HTLV-Ⅰ部分env片段,全自动测序仪测序,分析该株HTLV-Ⅰ与HTLV-Ⅰ各亚型代表株的核苷酸、氨基酸的差异性.结果厦门市无偿献血人群HTLV-Ⅰ感染率为0.01%,该株HTLV-Ⅰ的部分核苷酸序列(5031~ 6344)和编码氨基酸序列.结论在厦门市无偿献血者中发现的,该株HTLV-Ⅰ来源于我国江西省,其核苷酸序列与现有报道病毒株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提示可能与其他病毒株有不同起源,随着国产血清学检测试剂质量的提高,有必要在部分地区的无偿献血人群中开展HTLV-Ⅰ抗体检测.

  • 冷沉淀用于肛肠疾病外科术后的创面愈合

    作者:刘薇娜;崔玉宝;周鹰;朱巨锦;洪松;鲍培玉

    目的寻找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外用冷沉淀于肛肠外科病人术后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发生情况及止血效果,并与临床常规处理结果相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冷沉淀组肛周脓肿、肛瘘、痔疮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缩短5.68、6.01、1.87d;感染发生率为9.18%(9/98),止血总有效率达到94.56%,而对照组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4.68%(42/94)、48.94%,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冷沉淀外用肛肠病人术后创面可明显促进创伤组织修复,是临床术后处理此类创面的适宜方法.

  • 流式细胞术非侵入性检测胎儿血型的研究

    作者:熊文;吴国光;喻琼;王良华;苏宇清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非侵入性检测胎儿ABO、Rh(D)血型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吸收放散试验,从人源血清中获得IgG抗-A、抗-B试剂.依据胎儿父母的血型,选择IgG的抗-A、抗-B和抗-D作一抗与孕妇外周血红细胞反应,以羊抗人IgG F(ab′)2-FITC作二抗连接A、B、D抗体,同时用抗-i-PE标记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红细胞.依据所获荧光标记(FITC和PE)的孕妇和胎儿细胞的散点图格局,分析胎儿细胞的ABO和Rh血型.结果应用所研究的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69名妊娠8~39周的孕妇检测,13名孕妇外周血中因未检出胎儿红细胞而无法鉴定,其余56名孕妇均检出胎儿细胞,她们的胎儿血型产前检测结果与胎儿出生后的检测结果完全吻合.结论流式细胞术方法能在产前准确和无损伤地检测胎儿血型,可用于怀孕期间的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和预防工作.

  • 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征召

    作者:蓝欲晓;周一炎;孔令魁

    自199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后,无偿捐献机采成分血在我国成为一种新的无偿志愿献血方式,而且必须在血站或具备一定条件的采血点采集,自然地成为我国献血工作的难点.深圳市自1993年开展无偿献血,其比例逐年提高,到1998年10月,<献血法>实施时,无偿献血已100%满足了临床用血.1999年初,深圳市献血办公室和血液中心对无偿献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市机采成分血捐献者的征召工作自此开始.经过近3年的努力,在机采血小板临床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无偿捐献的满足率亦由初的0.13%上升到90%以上(表1).实践中,笔者在宣传、征召、服务和管理等方面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 以新颖多样的宣传形式促进无偿献血快速发展

    作者:李慧文;朱剑荧

    血液来源的形式是决定所提供血液是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WHO认可的安全血液的来源形式是固定无偿献血,而固定无偿献血者来自于无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因此,无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发展的速度对安全供血十分重要.纵观1980年献血者征召史不难看出,发展无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是关键.<献血法>颁布后,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无偿献血发展模式,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以下概述.

  • 中、小城市临床血液短缺对策研究初探

    作者:刘大跃;万红伟;金逸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施行,奠定了无偿献血的法律基础.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公民无偿献血参加率较低,使临床用血"安全、及时、有效"受到影响.笔者在研究徐州无偿献血的基础上,积极实践临床血液短缺的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完整的实验记录为举证倒置提供法律依据

    作者:姜华;付军;代秀桃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近年来医疗官司不断增加,其中不少是因输血感染而引起的案件,而在这一类案件的审理当中,目前多使用的是举证倒置的原则.患者只要能够证明曾经接受过输血,输血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病毒感染,即可推定其感染病毒与输血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输血并不是病毒感染的唯一途径.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3条(4)规定"无过错输血或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不属医疗事故.因此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要增强法律保护意识,依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建全自己的工作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便为今后可能发生的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举证提供可靠依据.作为一家军队自采自供的血站,在平时的工作中非常重视原始记录的积累和保存.现将笔者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 C抗原刺激产生抗-D 1例

    作者:李继明;李长缨;郭一鸣;焦淑贤

    1 病例简介患者,男,49岁,肾癌胰腺转移术后,分别于2001年4月2、10、13日输注ABO同型的Rh阴性血液,3次均未检出不规则抗体.8月20日患者因贫血较重而再次来本站配血,在输血前检查中检出不规则抗体,进一步作血型血清学检查.

  • 输血相关性疟疾1例

    作者:王海林;刘卫;孙桂琴

    输血相关性疟疾是因输注血液中含疟原虫裂殖体或裂殖子引起受血者感染.本院发生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输血 输血/疟疾
  • 去白细胞单采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发生脑出血2例

    作者:邓春江;闫安文;孙艳丽;白燕

    自1965年研制第一台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并成功地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以来[1],治疗的病种不断扩大,特别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采用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术,自动化程度高,方法简单,疗效迅速,比较安全.但Mcheod[2]报道治疗性单采中,有3例死于原发病.本院自1987年8月~2001年8月以来,采用V50和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施行治疗性单采93人次,男56例,女37例,年龄12~68岁.其中血浆置换术32例,红细胞去除术3例,血小板去除术6例,白细胞去除术52例,其中死亡2例.现就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性单采2例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 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致颜面部严重水肿1例

    作者:于洋;刘景汉;欧阳锡林

    过敏反应是临床输血中比较常见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之一,主要是由于血浆蛋白引起的免疫性反应,即抗原-抗体反应[1,2].临床症状以荨麻疹反应为常见,重度过敏反应比较少见,现将1例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致颜面部严重水肿病例报告如下.

  • 异基因脐血移植后MN血型基因型的转变1例

    作者:吕蓉;刘忠;何立群;方勤;郭小婕

    脐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自1989年首例成功至今,脐血移植已越来越多地被临床用于治疗白血病等致死性的血液病.目前国内外有关脐血移植的研究不少,笔者观察了1例异基因脐血移植后MN血型基因型的转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受血者输血前5项血液指标调查

    作者:陆贤吉;高燕;马幼丽

    在保证临床安全用血的前提下,对受血者作输血前血液指标检测,有利于分清责任,减少由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并可使一些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笔者对本院受血者输血前血液指标检测结果做了统计,现报告如下.

  • 两种不同献血方式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照军;姜其河;王爱民;王新;曹庆宏

    为了进一步推进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笔者对2000年1~6 月计划献血与2001年1~6月同期自愿献血的献血量、献血反应发生率、初检不合格率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如下.

  • 四川省二、三级医院输血科现状调查

    作者:林嘉;王晓梅;王伟;秦莉;李良忠

    为了解四川省内医院临床输血的现状,四川医学会临床输血专业委员会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于2001年8月对四川省的医院输血科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 南京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率的初步调查和分析

    作者:刘衍春;张振燕;周知祥;赵建丽;肖建宇;万学兴

    梅毒在无偿献血者中的感染情况报道不多.笔者对1998年8月~2001年7月南京市51258名街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了梅毒抗体的检测,并对其年龄及性别的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

  • 凝聚胺试验在抗体检测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概况

    作者:陈学军;徐兴强;金小波

    手工凝聚胺试验(manual polybrene test,MPT)作为输血前试验正在国内许多医院血库常规应用,MPT的商品化试剂盒也越来越多,因此,血库工作人员只有详细了解MPT的优点和不足,才能恰当地应用这一方法,使输血更加安全.为此,笔者对MPT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并提出我国应用该方法时的一些建议.

  • 新型肝炎相关病毒研究进展

    作者:杜娟;王海平;王全立

    迄今为止,已有5种肝炎病毒(A~E)被确证.随着诊断技术的日臻完善,临床上有80%~90%的病毒性肝炎病例可明确其致病因子,而其余10%~20%的病例中,患者虽然有典型的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却检测不到任何肝炎病毒的标志物,因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隐藏在这些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肝炎背后的病原体.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病毒学知识的扩展,3种新型肝炎相关病毒被陆续发现了.以下就这3种病毒的研究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 以胚胎干细胞作为启动细胞的造血干细胞工程及其应用前景

    作者:岳文;裴雪涛

    血细胞输注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细胞治疗的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疾病、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重症免疫缺陷、AIDS、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放化疗后的造血支持治疗等领域.但目前临床用血来源依然十分紧张,加上HIV、 HCV等病源的污染使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也受到极大的挑战.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样也面临供体短缺问题,骨髓采集和外周血的动员分离等步骤复杂,对于多次化疗的患者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动员和采集,而脐带血中所含有的CD34+细胞比应用于成人骨髓移植的数量少10~15倍.一直以来人们期望更为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血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资源.随着干细胞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造血干细胞工程,尤其是以胚胎干细胞为启动细胞的造血干细胞工程为临床输血和干细胞的移植带来了新希望.

  • 单采浓缩粒细胞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会友;田兆嵩

    白(粒)细胞输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一输血疗法曾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原因导致的白(粒)细胞减少并发严重感染者,在提高炎症部位粒细胞数量、控制感染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采血室3种不同空气消毒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何玲君;林连军

    采血室是血站采集血液的场所,采血室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所采血液的质量.因为血液是细菌的好培养基,一旦细菌进入则引起血液污染,若该血液输入人体则会引起病理反应甚至死亡.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空气消毒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本站采用3种方法消毒采血室,并进行效果检测比较,现报告如下.

  • 用血细胞计数仪对成分血进行"即刻法"室内质控

    作者:李素敏;韩俊虎

    血细胞计数仪用于血站系统的成分血计数已很普遍,如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是质控工作的重点.笔者用全血细胞标准物质,对细胞计数仪进行即刻法室内质控[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献血者ALT与HBsAg抗-HCV阳性的关系分析

    作者:余刚宝;汪小华

    为了解献血者肝炎血清学标志的分布情况及ALT与HBsAg、抗-HCV的关系,以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笔者对8639名献血者作肝炎血清学的调查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 血小板输注预防和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严重出血

    作者:李莉;李青春;白韧;张建耕;王典

    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引起出血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小板制品的广泛应用,使许多因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而面临出血危险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但HFRS患者病情急、危、重、引起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发症多,涉及全身各系统,笔者在以往综合性止血治疗的基础上,对血小板计数<30×109/L并有严重出血的患者,加用血小板治疗性输注;对血小板计数<30×109/L,并皮肤粘膜出血征兆或/和重要脏器出血先兆时,予以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取得了较好的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 TP-ELISA用于血清梅毒筛查的可行性评价

    作者:阮乐幸

    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是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主要方法.目前,对献血者的梅毒筛选试验,因确证试验TPPA、TPHA等进口试剂价格昂贵,不适合于大样本检测,而普遍选用TRUST或RPR试验,该方法人工操作、判读,对结果的观察主观性较强,且为非特异性血清试验,故易产生假阳性/假阴性.ELISA是新近用于梅毒诊断的血清学方法,现就该方法的可行性作如下探讨.

  • 厦门市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长荣;彭琼;张永昌;陈艳;张辽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是临床诊断肝功能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血站基本标准中献血者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之一.目前各地血站ALT检测大多采用赖氏法,在部分引进全自动加样分析仪及恒温酶标仪的实验室,也有采用微板法检测[1],对献血者ALT检测的可行性及意义时有报道[2].本站引进自动生化分析仪用连续监测法作ALT检测,同时用赖氏法复检,笔者对2种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 采血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作者:李爱琴;胡小兵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国家,约10%的人群为HBsAg携带者[1],目前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快速扩展期, 专家估计实际感染者已经超过了60万人[2].无偿献血人群中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占有一定比例.本站2000~2002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47492人,不合格率为9.8%,其中HBsAg 6.1%,抗-HCV 2.2%,抗-HIV 0.03%.采血人员在工作中因各种原因不慎被血液溅污或被带血针头刺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职业性感染的危险威胁着采血人员.为增强采血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结合实际工作,现将采血者的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探讨如下.

  • 25例子宫全切除术稀释式自体输血临床观察

    作者:董钧铭;杨敏;杨宇箭

    随着临床对血液稀释的生理和血浆代用品的药理知识的掌握,稀释式自体输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手术,笔者对25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稀释式自体输血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 单标准微板速率法检测ALT活力

    作者:袁玉华;朱秀文;李立新;赵乐莹;李浩泷

    为适应血液筛查的批量、快速、自动化及数据处理网络化的要求,以微板为载体的各种ALT测定方法目前已在许多采供血机构应用.本中心自1999年开始采用微板速率法进行ALT筛查,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该方法存在两个问题:①由于使用低、中、高3个标准品形成标准曲线,任何一个标准品偏离真值过多都会影响整个微板的实验结果,日常工作中实验重复性较差;②酶标准品一般均为水溶液,反复冻融影响酶活力,使酶标准品较不稳定.为此,笔者采用血站专用ALT微板速率法检测试剂,应用单个以甘油为溶介的酶标准品进行ALT微板速率法检测,降低了上述因素的影响.

  • 去白细胞去血浆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

    作者:孙辙;田仁红;王芳艳;王艳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陆续有去白细胞去血浆疗法(Leuco-PE)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报道.笔者采用该疗法对7例严重的RA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贮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徐贵全;黄星

    自体输血作为一种科学、安全、合理、经济、易行的输血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国外逐步应用于临床.近几年来,在我国也有开展的报道[1,2].自体输血共有稀释式、贮存式、回收式3种方法.笔者从1999年以来在骨科择期手术中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法,总体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5985名患者受血前HBsAg、抗-HCV、抗-HIV检测结果的分析

    作者:付军

    近年来,因输血感染疾病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增加,既给患者增加痛苦,也使医院的声誉受到影响,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本院除严格按卫生部制定的标准对供血者的血液进行检查外,还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的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1995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5985名受血者的3项指标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 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综合应用

    作者:彭家宽;易礼清;王连元;张莹;熊卫芳

    外科手术,特别是出血量较大的急诊手术、术中出血较多的心内直视手术、以及颅脑外科手术等,用血量大一直是医疗中棘手的问题,而随着人们对输血所带来并发症的重视,合理输血、血液保护成为主流,近年来,笔者采用自体输血的方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机采洗涤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的初步观察

    作者:陈津;李翠平;仲伟云;傅强;杜义真

    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普及,机采血小板因其纯度和浓度高、红细胞和白细胞污染少等优点,在我国已逐渐取代了手工分离的血小板.但血小板中血浆成分具有的异抗原(抗体)表现型繁多,对有些过敏性患者不但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而且可能使之发生很多复杂的免疫反应.洗涤血小板解决了这一问题.国外基本上使用机器(IBM/Cobe 2991 Blood Cell Processor)来洗涤血小板[1,2],但国内还未有引进此类机器的报导,目前还是采用手工离心法进行血小板洗涤[3] .笔者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在机采血小板结束后使用原机器对血小板进行洗涤,现报告如下.

  • 荧光定量基因诊断检测HBV-DNA的临床意义

    作者:孟凡杰;王方;童文珍;梁波

    HBV感染的诊断在过去主要依靠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原和抗体,随着荧光定量基因诊断技术的出现,定量检测血清中的HBV含量已成为HBV感染和复制直接可靠的标志.笔者通过对364份血清标本乙肝5项和HBV含量的对照比较,探讨了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 化疗积分对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影响的研究

    作者:归薇;张巧花;韩维娥;郭润莲;牛巧红

    目的探讨化疗积分对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方法将16名肿瘤患者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前按化疗积分系统计算出的已用药物积分,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APBSCT前采集的16名患者外周血干细胞中的CD34细胞,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化疗积分平均35分左右,可采集足够量的干细胞,使造血重建,如积分过高,则干细胞采集欠满意.结论化疗积分与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效果有密切的相关性.

  • 贫血大熊猫同种异体输血及配血研究

    作者:王德春;陈玉村;蔡紫珍;窦元元;修荣芳;徐素惠

    目的对患贫血的大熊猫采用同种异体输血治疗,同时探讨与大熊猫亲缘关系较接近的其它动物以作为大熊猫的输血血源.方法采用3只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与患病大熊猫交叉配血后进行输血.另有4只小熊猫和3只黑熊与4只大熊猫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和配型.结果患病大熊猫经先后用3只大熊猫进行3次同种异体输血治疗后,贫血得到纠正,并恢复了健康.另外,黑熊和小熊猫与大熊猫的交叉配血试验显示,两者均可作为大熊猫输血血源.结论采用同种异体输血是对严重失血和贫血大熊猫抢救治疗的理想方法;必要时,黑熊和小熊猫均可考虑作为大熊猫输血抢救的供体.

  • 一种新型试剂红细胞保养液的制备和应用

    作者:孙爱农;吴晓燕;曹铁源;余德爱;朱剑荧;刘秀玲;冯志广

    目的研制用于微量板法等血清学试验的一种通用的试剂红细胞保养液.方法采用试管法、微量板法、纸片法等作红细胞血型血清学试验,观察所研制的新保养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在试验中应用效果和保存期间的变化.结果该保养液可于4℃保存试剂红细胞3个月,它在ABO反定型试验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无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导致的溶血和弱凝集现象.结论该保养液所配制的红细胞贮存时间长,可用于微量板等方法的ABO反定型等试验,适合手工和自动化仪器检测.

  • PCR-ELOSA方法检测RhD血型的研究

    作者:邬晋芳;韩梅宁;张卫华;张智燕

    目的建立一种产前RhD血型基因诊断的方法,评价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CR-ELOSA(Enzyme-linked Oligonucleatide)寡核苷酸探针捕获方法,对489例供血者外周血DNA标本进行RhD基因的扩增,同时以RhCE基因为内对照,PCR产物用微孔板杂交后经酶标仪检测,依各孔OD值判断结果.结果 489例供血者外周血DNA标本,22例符合RhD(-)判断,467例符合RhD(+)诊断,与血清学方法比较,该方法对RhD(-)标本的诊断符合率为95.65%,对RhD(+)标本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假阳性率为4.35%.结论 PCR-ELOSA方法检测RhD血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与血清学方法诊断符合率接近,可应用在产前诊断.

  • 血细胞分离机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影响的观察

    作者:刘波;方国安;金秀国;刘晓光;庄晓玲;方汉波

    目的了解血小板经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后膜糖蛋白的变化.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及CD41a、CD41b、CD42a、CD61、CD62p、PAC-1单克隆抗体对21份机采血小板前后的膜糖蛋白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on,MFI)进行检测.结果血小板经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后,CD41a、CD41b、CD42a的阳性表达率和MFI、CD61的阳性表达率和CD62p、PAC-1的MFI与采集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CD62p、PAC-1的阳性表达率增高(均为P<0.05),CD61的MFI降低(P<0.01).结论血小板经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后仍保存了膜糖蛋白的完整性,虽有一定比率的血小板活化,但MFI无明显改变.

  • 鲁西地区TT病毒的实验研究

    作者:巨昆;程爱敏;胡本忠;闫秀英;金鲁明

    目的了解鲁西地区TTV存在的基因型及序列变异特点.方法利用PCR技术对TTV感染者血清作TTV序列克隆测定比较.结果在所测得的4株TTV分离株(H1~4H)中,1、H2与TX011序列差异较小,可致感染者ALT值较高;H3、H4序列与TA278、N22、CHN1、TX011、TS003、NA004及H1、H2序列差异均较大,二者之间序列差异亦较大;H3株可使ALT值高度升高;H4株系列之间序列差异较大,亦可使ALT值高度升高,其大幅度下降后序列变化较大.结论 H1、H2属1b型,具有一定毒性;H3、H4为TTV新的基因型或变异株,二者毒性较强,H4株ALT峰值出现后序列亦发生变异.

中国输血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