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

中国输血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중국수혈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49X
  • 国内刊号: 51-13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王憬惺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几种常用HBsAg ELISA试剂的灵敏度比较

    作者:陈颖;林洪铿;江伟梅;林海娟;涂东晋

    为减少输血感染HBV的风险,血站对HBsAg检测试剂除注重特异性外,更关注灵敏度.部分血站则采用了检测成本更高的进口试剂.为了解本省常用的HBsAg ELISA试剂的整体情况,笔者收集了5个试剂厂的产品(3家进口,2家国产)进行灵敏度的比较.

  • PCR-STR16位点试剂盒在父子二联体亲子鉴定的应用

    作者:梁晓华;于卫建;胡荣花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中以3、4个核苷酸为单位的STR,因其含量大、且具有高度多态性而被作为遗传标记,用于人类遗传学、法医学研究,为基因定位、基因诊断、亲子鉴定、个体识别和性别鉴定提供了有力的手段[1].笔者应用Identifiler Plus Kit和Profiler P1us Kit对1例特殊亲子关系案例进行鉴定,探讨应用Identifiler Plus Kit鉴定亲子关系的必要性.

  • 适用于流动采血站的血红蛋白测定新方法

    作者:张评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中规定献血者在献血时要检查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含量,要求男性≥120g/L;女性≥110g/L.检测Hb含量的方法有硫酸铜比重法或比色法(氰化高铁法或联苯胺法).虽然比色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但由于需要仪器设备,在流动采血环境中使用不便,因此,目前国内采供血机构在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时均使用硫酸铜比重法.硫酸铜比重法简单、快速,但是,存在自行配制误差较大、携带不方便、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等缺点.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研制了一种适用于献血者体检测定Hb含量的Hb检测卡.

  • 献血后应用创伤愈合海绵止血观察

    作者:孙姝丽;朱霞;王美秋

    血液采集多使用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由于采血所使用的针头较粗,止血、愈合慢,处理不当便易出现皮下淤血或感染.本站自2002年2月起使用创伤愈合海绵作为采血后针眼止血与保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献血者的肯定.

  • 血站系统自动化检测仪器的选择

    作者:赵红胜;邢培清;刘玉振

    血站系统使用的自动化检测仪器主要有两大系统,其中前处理全自动加样器是AT、RSP以及STAR,后续酶免分析系统是FAME和BEPⅢ,为了使部分血站选择购买时有较详细的了解,笔者对这些仪器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 贮存过期红细胞的生化功能及形态的恢复研究

    作者:尹建平;张庆武;王曦;张红

    目的研究如何使贮存过期红细胞的生化功能和形态恢复到正常水平.方法恢复前红细胞组为ACD保养液在(4±2)℃贮存3周过期3d洗涤2次的红细胞,将此红细胞分成等量的2组,1组加入由腺嘌呤、肌苷、丙酮酸钠、磷酸氢二钠混合组成的恢复液作为恢复组,另1组加入25ml 0.9%NaCl作为盐水对照组,2组均37℃孵育1h,从上清液中离心分离获得囊泡;将采集献血者新鲜全血的同时分离的红细胞作为正常水平组.分别测定4组红细胞ATP、2,3-DPG、MCV、形态学积分、渗透脆性程度及Hb浓度.结果ATP、2,3-DPG及形态学积分:恢复组比恢复前组和盐水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01),与正常水平组无显著差异(P>0.05).MCV:恢复组显著低于恢复前组及盐水对照组(P<0.001).恢复组与盐水对照组红细胞在0.50%和0.55%NaCl处的低渗性溶血度比恢复前组显著减少(P<0.05),与正常水平组无显著差异(P>0.05).恢复组囊泡内脱落的Hb比盐水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腺嘌呤、肌苷、丙酮酸钠、磷酸氢二钠组成的恢复液可使ACD(4±2)℃贮存过期3d的红细胞的生化功能和形态都恢复到正常水平;在恢复再生过程中,出胞的微小囊泡引起细胞膜部分脱落,导致红细胞的MCV变小.

  • 恒温培养箱加温对不同贮存期红细胞的影响

    作者:徐恩英;王秀华;郑萍;胡新苗;邓威;景晓红;曹丽娜

    目的探讨恒温培养箱加温对不同时间贮存红细胞悬液的影响.方法红细胞悬液在恒温培养箱中37℃、44.5℃分别放置30min,观察红细胞形态渐进规律性改变.将室温预热组、37℃加温组、44.5℃加温组的红细胞悬液进行涂片,Wright、Giemse染色后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计算其比值,并对3组RBC、WBC、Plt,测其Hb和K+的改变,详细观察溶血程度和渗透性.结果红细胞形态、WBC、RBC、Plt,Hb和血K+及红细胞的溶血程度,没有随着温度升高而改变,只是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略有升高,Hb室温预热组为(170.8±29.18)g/L,37℃加热组为(170.72±27.9)g/L,44.5℃加温组为(171.08±22.3)g/L(P>0.05).血清K+3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1%NaCl溶液中,开始溶血与完全溶血室温预热组是(4.5±0.18),(3.6±0.1)g/L,37℃加温组为(4.41±0.38)和(3.42±0.36)g/L,44.5℃加温组为(4.3±0.2)和(3.4±0.1)g/L在室温预热时溶血值已在正常参考范围的高上限.5种红细胞形态的变化:在14、21、28、35d时光滑球形红细胞的比率3组无显著差异,但是在35d时,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光滑球形红细胞也略有升高.结论红细胞悬液在温度可控培养箱(44.5℃)中加温30min,红细胞不会产生明显的溶血反应和其它损害.而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形态略有改变.

  • 一种新的RHD等位基因的分析鉴定

    作者:熊文;邵超鹏

    目的分析新RHD等位基因的基因结构.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技术以及DNA序列分析技术,分析1例RhD阴性个体的RHD基因.结果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检测个例RHD基因的第3~7、9~10外显子,结果显示所检测的外显子均为阴性;检测RHD基因第2内含子(Din2)和Rh下游盒子区Box 3,结果显示,Din2为阴性,Box3为阳性;检测RHCE基因,结果显示基因型为Ccee.应用3个PCR反应检测个例RHD基因的第10内含子(Din10),结果显示为阴性.个例的RHD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第1、2外显子序列与正常RHD基因一致,其余外显子缺失.结论综合分析实验结果,个例为RHD抗原阴性,RHD基因阳性的个体,携带新的RHD-CE(2-10)融合等位基因.

  • 血液HBV DNA全自动检测及基因分型分析

    作者:叶贤林;周一炎;杨立新;王良华;尚桂芳;朱为刚

    目的建立血液HBVDNA标本汇集、核酸提取、扩增及检测的全自动筛查模式,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和血清学追踪检测,为血液HBV DNA自动化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血液基础上,应用STAR2000加样仪自编程序进行全自动血样汇集(24人份),在MPLC仪上全自动提取标本核酸,应用PCR方法在COBAS AMPLICOR进行扩增和检测分析结果,用国际标准核酸质控品考评检出限量,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并追踪血清转换过程.结果全自动汇集、全自动核酸提取和扩增及检测HBV DNA 95%检出限量为38.9IU/ml,95%CI为(21323).通过对16512个标本共688个汇集池分析,HBV DNA阳性8例,阳性率为0.049%.其中C型3人,B型2人,D型1人,2人未能确定基因型,6例阳性标本追踪发现,3例发生了血清转换现象.结论HBV DNA全自动核酸检测方法可应用于24人份血液混样核酸筛查.

  • 海南汉族RhD阴性个体RHD基因研究

    作者:叶健忠;杨向萍;蔡于旭;唐秋萍

    目的探讨海南汉族Rh阴性献血者的RHD基因结构,为建立适合本群体的正确的RHD基因定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盐水法和抗球蛋白法筛选RhD阴性献血者,通过吸收放散试验确定其中RhDel,并采用PCR-SSP技术分析其RHD基因存在情况,对存在全部外显子的个体进一步检测RHD内含子2、10和RHDψ假基因.结果筛选获得的106名RhD阴性个体中,31例(29.25%)为RhDel,存在完整RHD基因;剩下75例中,67例(63.21%)完全缺失RHD基因,8例缺失部分RHD基因;存在全部外显子的31例RhDel个体均存在RHD内含子2、10而无RHDψ基因.另外,在1例ccdEe样本中检测到外显子1、3、4、6、7、9及10,仅缺少外显子5.结论海南汉族RhD阴性群体中存在高比率的RhDel,且所有RhDel样本均可检测到全部的RHD基因外显子;海南汉族真实RhD阴性个体的RHD基因呈多态性,缺失部分RHD基因的个体均未检测到RHD外显子5,提示对本群体而言,特异性扩增外显子5在RHD基因定型中具有重要意义.

  • 28098名献血者HCV-RNA检测及部分阳性者的随访调查

    作者:孙爱农;隋鲁怀;查勇;周安娜;葛峰

    目的评价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献血者HCV-RNA的意义,调查献血者HCV感染的"窗口期"情况.方法用RT-PCR检测大批正常献血者的HCV-RNA,并对其中部分HCV-RNA阳性者做随访研究.结果在28098名常规化验项目均正常的献血者中,HCV-RNA阳性77人,占0.27%,对11名HCV-RNA阳性献血者跟踪,其中9例在随访检查的常规项目中,ALT和(或)抗-HCV均出现不正常,出现的时间距首次HCV-RNA阳性至少4周.结论RT-PCR检测血液HCV-RNA能早期发现HCV感染者,为提高输血安全性,宜在献血者中开展HCV-RNA检测.

  • 医院血库血型鉴定错误原因分析

    作者:郭文俊;吴端;杨惠;王晓阳;李晓明;李时芳

    如何正确地发现和降低血库血型鉴定错误,是实验室质量和技术管理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有关的研究正在成为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焦点之一.现将本院两年来出现的血库血型鉴定错误分析如下.

  • 血液安全与血液集中化检测

    作者:沈武;王迅

    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血站集中化管理模式,笔者在调研国外情况的基础上,从我国常规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和血站室间质评等实际出发,对血液安全与血站集中化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 重症肌无力血浆置换中出现肌无力危象1例

    作者:傅强;李翠萍;陈津;仲伟云;周丽娟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PE)是采用血细胞分离机等方法去除患者含有致病因子的血浆,以达到缓解或减轻的目的.TPE广泛运用于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等临床治疗[1].笔者在给1名重症肌无力患者做TPE过程中,患者出现症状加重,发生肌无力危象,报告如下.

  • 肠息肉患者多种同种抗体致筛选相合困难自身输血1例

    作者:方春富;王艳丽

    1名肠息肉患者,因多次输血产生多种同种抗体致配血不合,经筛选98份血液样本无相合的情况下,患者选择了自身输血.8d内采血3次,为手术成功备血1200ml.在手术中、手术后回输自身血液无任何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同种抗体 自身输血
  •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伴同种抗体引起输血反应1例

    作者:粟玉萍;罗志红;宋学辉;孙昂

    抗-e是较为罕见的同种抗体,笔者在1名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血清中,检出自身抗体及同种抗-e,现报告如下.

  • IgG/IgM抗-E引起配血不合1例

    作者:吕毅;邵树军;王艳;林常青

    1病例简介患者,男,46岁,汉族,因患膀胱癌围手术期治疗多次输血.2年后复发,于2004年5月入住本院,Hb为47g/L,申请输血.血型鉴定为B型Rh(+),同型配血时发现盐水和凝聚胺两介质中主侧均出现凝集.

  • Rh缺失型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

    作者:周根水;童小燕;李国良

    Rh缺失型在国内极少见,本院收治1名高黄胆患儿,准备对其换血治疗时,对其母亲检测Rh时,发现其母亲为Rh缺失型(-D-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Rh血型 新生儿 溶血
  • 献血引起换气过度综合征处理2例

    作者:邓春江;孙艳丽;徐丽娟;张蕊芳;白燕;王杰

    献血过程中因精神紧张,采血环境、疼痛刺激,以及献血者过度疲劳和饥饿等因素出现的献血反应症状,如眩晕、晕厥、心律失常、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和出汗等,经处理会很快缓解[1],因精神高度紧张而引起献血换气过度综合征则很少见,有关献血反应的文献中也很少提及.献血换气过度综合征起病急、症状重、反应时间长,献血者对此缺乏认识,容易造成采血现场紊乱,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影响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笔者对2例献血引起换气过度综合征的处理报道如下.

  • 高效价IgG抗-M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

    作者:孙云;范道旺;苗天红;刘素芳;闫芳

    1病例简介患儿母亲,23岁,无输血史.2002年5月药流1胎,第2胎于2003年11月20日剖腹产,男婴.婴儿腹部膨窿,肺、胸、腹壁水肿,生后1h死亡.为查明婴儿死因,医院将患儿母亲、父亲、患儿标本送到我中心血型室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经检查发现患儿及母亲血清中均含有IgG的抗-M,现报告如下.

  • 全自动样本处理仪在血型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曾劲峰;张红;马兰;聂冬梅;李活;陈云龙

    目的建立血型正定型试验的快速自动血样分配方法,用于血站系统大批量ABO血型正定型、RhD定型试验.方法采用全自动酶联加样系统,完善仪器加样程序的编辑,使其自动完成对待检样本的稀释、血样分配及加入试剂的全过程.结果共检测48300份样本,纠正ABO初筛错误13例,查出A亚型2例,检出RhD阴性146例.用原倍试剂,试管法复检,符合率100%,其中弱D阳性样本5例.结论全自动样本处理仪操作简单、快捷,可减少工作强度,提高工作质量,仪器自动取血样条码能有效防止因工作量大而造成的错报、漏报结果.

    关键词: 血型 正定型 RhD
  • 不同相对离心力条件下红细胞压积测定结果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李晓霞;张兰;刘进

    目的探讨不同相对离心力条件下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测定值的关系,寻找能基本准确测定Hct的较低的相对离心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相对离心力离心5min,测定标准配制红细胞32种浓度(15%~40%,45%、50%、55%、60%、65%及70%)血液的Hct.结果相对离心力为1502和845g时所测定Hct与相对离心力13600g时所测定Hct有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和0.95,P<0.01),前者所获得的结果与13600g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临床麻醉中测定Hct可以采用较低的相对离心力(1502g)替代现行的较高的相对离心力(13600g).

  • 去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质量探讨

    作者:熊志高;罗贤瑞;李鸣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过滤过程中对悬浮红细胞质量影响.方法对去白细胞过滤前后的悬浮红细胞植测红细胞回收率、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K+、血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渗透脆性.结果红细胞回收率89.9%,白细胞去除率99.993%,血小板去除率>99.76%,其它指标去白细胞过滤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5).结论采用去白细胞滤器去除白细胞质量可靠,白细胞去除率高,能使输血更安全,值得推广.

  • 天津3000份脐带血HLA单体型多态性分析

    作者:杨丛林;梁晓岚;邱录贵;韩俊领;谢云富;闫凤英;韩忠朝

    目的对3000份脐带血HLA-AB和ABDR单体型频率进行计算,找出分布特征,预计不同型别的患者找到相同供者的可能性.方法用方根法、四格表、2×2×2表对3000份脐带血HLA-AB和ABDR单体型频率进行计算.结果计算出AB单体型372种,>1%的25种,以A30-B13居多.ABDR单体型2753种,>0.5%的27种,以A30-B13DR7居多.与美国资料相比接近亚裔美国人,与台湾资料相比接近北方汉族人.结论根据ABDR单体型频率计算出的表型例数与实际查询结果大致相同.这说明计算出的单体型频率基本正确.HLA-AB和AB-DR单体型频率概貌反映出了天津脐血库的特征.

  • 无偿献血者年龄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

    作者:杨琼芳;胡小华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年龄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对11964人次无偿献血者中226例发生献血反应分析比较.结果本调查中18~25周岁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率为3.16%,26~40周岁的反应率为1.11%,41~55周岁的反应率为1.05%.结论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者年龄有关,应重视献血不良反应中的年龄因素.

    关键词: 献血 年龄 不良反应
  • 常规剂量rhG-CSF动员无关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明;汪明春;杜新;聂李平;吴国光;蔡云;游伟文;陶小梅;张琼丽;蓝欲晓

    目的观察5μg/(kg·d)的rhG-CSF对20名无关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效果.方法rhG-CSF5μg/(kg·d)连续5d皮下注射,第4.5天、5.5天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分2次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结果动员第4.5天,MNC和CD34+细胞达高峰,第5.5天略有下降.第4.5天和5.5天采集产品的MNC分别为(324.3±67)×108个和(257.3±46.2)×108个,CD34+细胞数分别为(272±102)×106个和(201.5±79.4)×106个.所有受者均获满意的造血重建,而捐献者均未见明显的并发症.结论5μg/(kg·d)rh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安全可靠.

  • 血标本存放温度和时间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刘正敏;高新谱;李健

    目的探讨血标本存放温度、时间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血标本存放于不同温度,于不同时间测定葡萄糖(Glu)、pH值、丙酮酸(PY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比较其含量的变化.结果16℃以下温度存放时间低于4h的血标本转存4℃冰箱后72h内对ALT活性单位变化的影响不大,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越显著.结论ALT检测的活性单位与血标本存放的温度高低、时间的长短有密切的关系.

  • 硅藻土、珍珠岩细菌内毒素限量检测

    作者:邓洋国;姚登勇;黄亚平;叶琬;王建辉;倪永碧

    目的探寻硅藻土、珍珠岩细菌内毒素含量的简便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细菌内毒素限量检测法测定生产用主要原辅材料硅藻土、珍珠岩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同时分别考察样品的前处理、干扰试验,与定量检测结果也作相应比较.结果样品前处理采用60℃1h水浴或放置过夜相比较无差别;样品对方法无干扰;同时与定量法比较,两种方法结果一致.结论样品前处理可采用60℃1h水浴代替放置过夜,限量法可作为硅藻土、珍珠岩细菌内毒素含量检测的常规方法.

  • HLA-DRB1等位基因与湖北汉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沈长新;夏琳;杜艳;田莉;蔡木安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湖北汉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154名湖北汉族ALL患者(ALL组)和181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ALL组HLA-DRB1*12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58%vs10.50%,x2=4.27,RR=2.24,P<0.05),而HLA-DRB1*07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79%vs12.7%,x2=4.57,RR=0.55,P<0.05).结论HLA-DRB1*12等位基因可能对湖北汉族ALL有遗传易感作用,而HLA-DRB1*07等位基因可能对湖北汉族ALL患者有遗传拮抗作用.

  • 孵育设备对ELISA检测试验的影响

    作者:曹庆宏;刘素珍;朱广亮

    目的了解血站实验室ELISA试验的不同孵育设备之间的差异.方法将1块96人份HBsAg酶标板等分3组,分别加入1ng/ml HBsAg质控血清,试验的孵育时分别放入水浴箱、孵育箱,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进行孵育;另外使用温控器做3种孵育设备的升温曲线图.结果水浴箱、孵育箱和全自动酶免分析仪之间的孵育效果一致.结论目前血站使用的不同孵育设备之间的孵育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 两种不同血小板采集方法采集血小板的比较

    作者:王明元;李丽;曹维娟;夏毓伟;程根林;方振羊

    目的对带有白细胞滤器(994-EF组)和不带白细胞滤器(994-E组)的两种不同血小板采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检测两种采集方法供者采集前后相关指标以及单采血小板计数和残留白细胞量,并计算采集效率.结果994-EF组采集的单采血小板残存白细胞量大大低于994-E组;其它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机采血小板的同时过滤白细胞,血小板产量、采集效率以及采集处理时间与原采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可大大降低血小板成品中的残留白细胞量,可有效预防白细胞残留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

  • 浓缩红细胞和去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对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骆群;刘景汉

    目的探讨红细胞、粒细胞及其它因素对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及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将浓缩红细胞(PRBC)、去白PRBC,按不同浓度比例加入MLR体系,并增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浓度,即利用其体外抗原提呈功能(以下单核细胞称为抗原提呈细胞APC),以PBMC(正常APC)的MLR为阴性对照,以环胞A为阳性对照,计算上述因素对MLR的抑制率.结果PRBC剂量的增加,其对MLR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去除白细胞后可以减弱这一抑制作用;加入红细胞量较大时,去白PRBC的抑制作用也相对不明显.两倍APC可以明显减弱红细胞对MLR的抑制作用.结论红细胞及粒细胞可能通过干扰APC的提呈功能而抑制MLR.也许可以应用此方法来解释及证实大剂量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的免疫调节作用.

    关键词: MLR 红细胞 APC
  • 大量输注红细胞对出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胜楠;刘雪燕;易菁;周知远;黎子超

    目的探讨单纯大量输注红细胞(红细胞悬液)对受体出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9名创伤急性大出血患者接受大量单纯红细胞输注后发生出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输注红细胞总量平均为3747ml;其PT延长为正常对照的1.83~9.52倍(平均3.63倍),APTT延长为1.31~4.65倍(平均2.55倍);纤维蛋白原(0.03~3.75)g/L(平均1.15 g/L);血小板(17~114)×109/L[平均(44.4±28.1)×109/L],其中<20×109/L有6名,>50×109/L有2名.发生出凝血障碍前输注红细胞总量与上述各指标异常之间没有相关性.补充凝血因子制剂和血小板后17名患者出血得到良好控制.结论急性失血患者短时间内大量单纯输注红细胞容易发生出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稀释是主要原因,补充凝血因子制剂和血小板是有效治疗方法.

  •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18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红丽;孙先玲;毕业;张国强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对18名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治疗,设对照组18例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缩短了治疗周期.结论重症肝炎患者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改善了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恢复较快,降低了重症肝炎的病死率.

  •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意义的探讨

    作者:陶传敏;严可宁;陈宏斌;于建生;杨廷富;吕晓菊

    目的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7月~2003年9月的1721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11.58%,抗-HCV阳性率1.20%,抗-HIV阳性率0.02%,梅毒抗体阳性率1.38%.结论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对于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意义.

  • 急性白血病患者输注新鲜、冰冻两种血小板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

    作者:杨鲜平;魏绪廷

    目的比较急性白血病(AL)患者接受联合化疗后输注新鲜、冰冻两种类型血小板前后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检测输注冰冻血小板的AL患者(A组79例)、输注新鲜血小板的AL患者(B组51例),接受联合化疗后输注血小板前后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比率(P-LCR)等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后Plt均明显增高,输注前分别为(4.51±4.50)×109/L、(4.47±4.45)×109/L,输注后为(35.12±9.75)×109/L、(33.74±10.10)×109/L,输注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MPV输注前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PDW、P-LCR输注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L患者接受联合化疗后输注新鲜或冰冻血小板均能达到预防和控制出血的治疗作用.

  • 用血申请单书写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于俐丽;季美琴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输血技术规范>,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行科学、合理用血,避免由输血引起的法律纠纷,笔者对2003年收取的1980分输血申请单核查分析如下.

    关键词: 输血 申请单 用血
  • 采血车内献血反应与气温关系的探讨

    作者:曹晓娜;李文新;武宪政;单明华

    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献血反应时有发生,这对无偿献血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献血反应与献血者心理紧张、疲劳、睡眠不足、空腹、晕针及晕血史、献血室环境、采血时间长短等有关.在采取了相应措施,基本上避免了以上影响因素,降低了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的同时,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当外界气温>30℃时,流动采血车内献血反应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探讨如下.

  • 全国部分城市无偿献血返还经费情况的调查

    作者:赵艺;单藕琦

    近期,一些血站反映无偿献血返还经费逐年增加,对血站非营利单位的财政管理带来压力.为此,笔者于2004年6月,选取20家规模不同的血站对该问题进行书面表格式专项征询意见和调研,其目的是了解各有关单位用血返还政策和基本数据,分析研究返还经费使用和管理的未来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新的用血返还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经费返还
  • 22家医院输血科(血库)现状分析

    作者:刘振北;刘凯

    医院输血科是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采用专人实地调查结合问卷调查对部分医院输血科(血库)目前的人员组成及储血设备状况了调查,报告如下.

  • 成人脐血移植新进展

    作者:齐珺;张梅

    血移植(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CBT)对儿童恶性血液病及某些先天性疾病的疗效,为众多无法获得传统的血缘或非血缘关系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患者提供了延续生命的契机.然而由于采集的脐血量有限、所含的造血干细胞较少,限制了CBT在成人患者的应用.直到1996年法国首次报道1名55kg体重受者CBT成功[1],才拉开了成人CBT的研究序幕.

  • 回输未处理自体血的争议

    作者:邓硕曾;汪玲

    回收和回输自体血是节约用血的重要措施.回收自体血有两种方法:①简单的回收系统它是术中和术后古老、简单的自体血回输方法,包括心胸和整形外科术野和术后引流血的吸引收集,经过简单过滤(<170μm滤器、抗凝剂(枸橼酸)与血之比1:7),然后再经40μm滤器回输给患者.这种方法称为未处理自体血回输(Autotransfusion of unprocessed blood,AUB).②洗血细胞机系统是将术野血或引流血经离心、清洗加工为洗涤红细胞,然后回输给患者.AUB是否安全有效?它有何优缺点、是否值得推广?

  •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结构及激活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任霞;王字玲;周虹

    1974年Nurden和Caen发现血小板聚集障碍引起的的血小板无力症主要分子机制是膜缺失GPⅡb/Ⅲa,从而开展了GPⅡb/Ⅲa与血小板聚集的相关性研究,此后一系列的研究证实,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等黏附蛋白结合是多种因素引起血小板聚集的不可缺少的终共同途径,因此,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被认为是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标志,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直接相关,亦成为目前抗栓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主要作用靶标.在过去的30年中,国外研究机构对血小板GPⅡb/Ⅲa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笔者仅就其结构及激活机制的进展做一概述.

  • 膜类和胶原纤维类血小板代用品研究进展

    作者:张玉华;周虹

    血小板是形态不规则的小体,由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分隔而成,在血栓形成与止血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生理功能与血小板细胞膜、贮存颗粒和骨架蛋白的生化组成密切相关.

  • 造血干(祖)细胞输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作者:陈会友;田兆嵩

    血干(祖)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而造血干(祖)细胞输注是造血干(祖)细胞移植术中的重要一环,其输注液中除含有造血干(祖)细胞外,还有各类造血祖细胞、各分化阶段的增殖细胞和成熟血细胞.从这一概念来说,造血干(祖)细胞液的输注实际上是受者接受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输血.因此,所有在输血过程中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在造血干(祖)细胞液输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此外,部分人的造血干(祖)细胞液需要冷冻保存,而冷冻保护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为此,笔者就造血干(祖)细胞液在输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毒副作用及其防治措施作一概述,供参考.

  • 造血干细胞移植HLA配型指南(续)

    作者:赵桐茂

    2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和HLA配型的关联下面的分析评估资料来源于美国NMDP等资助的一项大规模调查[10]、美国西雅图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对慢性粒型白血病(CML)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的分析[11]、以及成人病人使用脐带血移植的报告[12].

  • HLA数据库和HLA命名系统

    作者:孙继丽;张工梁;陈仁彪

    HLA,即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定位于人类6号染色体短臂区域6p21.3,包括220多个基因,大小4Mb左右.其中许多基因编码免疫系统蛋白质,包括那些控制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反应的蛋白质.HLA命名所包括的基因,是涉及呈递抗原给T细胞的基因,或与它们相关的功能缺陷基因.HLA系统的核心由21个高度多态的HLA基因组成,它们影响细胞移植和器官移植的疗效,一些等位基因还与感染性疾病的进程有关,一些则是广泛范围内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易感性的原因[1~2].

  • 《中国输血杂志》荣获"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

    作者:

  • 澳大利亚采供血服务特点及启示

    作者:高东英

    近十年来,世界各地为进一步加强血液安全,促进血液充足有效的临床供应,在采供血服务体系不同层面、不同范围、不同内容上均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探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澳大利亚实行的就是一个国家高度协调下的采供血服务体系.笔者希望通过对其概况和特点的介绍,能为快速发展中的我国输血服务体系有所借鉴.

  • 实时监控软件在离心机使用中的应用

    作者:金志坚;阮争平;李华;孙韵;李志惠;姜淑美;陈铭娟

    对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离心机实施有效监控和记录,以发现与标准或规范不符之处,是保证血液质量的有效手段,本中心从2002年9月应用Watchlog Network Plus软件电脑联网实时监控和记录SORVALL RC 12BP离心机在血液成分制备中的运转数据,对所发生的意外情况及时处理,保障了血液成分的质量,现报道如下.

  • 输血科检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

    作者:邱骏;顾国浩;王雪明;吴昀;金陵;汤培勤;沈隽;刘宗建;吴清岭;曹阳

    当今大型医院的工作越来越多的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的干预越来越少,因此在管理模式上计算机管理替代人工管理也就成了必然趋势[1].笔者研发的输血科检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输血科的信息化管理,达到高效和准确的目的,并与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多网无缝联接[2],介绍如下.

中国输血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