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

中国输血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중국수혈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49X
  • 国内刊号: 51-13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王憬惺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临床用血数据回顾分析

    作者:孙忠敏;曾毅;余祥妙

    自2004年开始,伴随临床医疗需求大幅增长和大力推广成分输血与科学合理用血,荆州市临床用血发生了重大转变,成分输血成为临床输血的主要选择.我们对本市2004~2009年临床用血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尝试借助既往数据构建血液及血液成分用量拟合曲线,用以预测下1年度各种血液成分需求,同时评估预测值与实际数据的偏差,报道如下.

    关键词: 输血 血液成分
  • 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用于体外循环手术中血小板输注后凝血功能的监测

    作者:王凯元;薛玉良;王洪武;辛连峰;程文莉

    复杂心脏手术中,由于低温及长时间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等因素影响,凝血功能常有紊乱[1].术中合理输注血小板有利于外科止血,并能减少血浆等其他血制品的应用.以往的研究中,对血小板输注后效果的的评价侧重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2].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Sonoclot分析仪)是1种床旁全血粘弹性的监测设备,其结果可反映血小板功能[3].我们应用Sonoclot分析仪对血小板输注前后机体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进行全面监测,现报道如下.

  • 番禺地区基层医院实验室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作者:谢敬文;严康峰

    室间质量评价(EQA)是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评价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从而提高实验室间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目前国内一些地区把EQA作为验证实验室间结果可比性的方式,其评价结果已成为实验室结果可否通用的依据之一[1].现将本地区近几年开展生化室间质评的情况报道如下.

  • 嘉峪关市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型库的建立及管理

    作者:白桂红;李向东;周育娟;赵海兰;刘富荣

    Rh血型系统是人类复杂的血型系统,也是主要的血型系统之一,其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1,2].对于RhD阴性患者,为保障其输血安全,需输注ABO同型RhD阴性血液.我国汉族人群中RhD阴性者仅占0.2%~0.5%[3,4],常出现临床供应短缺现象.因此,检测献血者Rh血型,并建立RhD阴性血型库,对保证临床RhD阴性用血非常重要.

  • 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与洗涤红细胞部分指标比较

    作者:杜滨;王同显;闫皓

    输血治疗是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之一,有时是不可替代的手段,但输血不良反应是影响临床救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已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FNHTR)、包括血小板输注无效在内的同种免疫、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TA-ALI)、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发生与输入白细胞密切相关[1],因此去除白细胞输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去除白细胞的方法有离心法、去白膜法、洗涤法和白细胞滤器过滤法等,我们观察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部分指标,为2种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梯度板法ABO血型正定型参数选择

    作者:王林;张国平

    经典的ABO血型试验方法为试管法[1],但其试验步骤繁琐、效率不高,并不适合于血站系统大批量血液标本的检测.本站利用全自动血型仪,采用梯度板技术,对ABO血型正定型的试验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并将其应用于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0年1~12月本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计30 692人份,5ml/份.

    关键词: 梯度板法 ABO血型
  • 肿瘤患者输血反应调查分析

    作者:董晓锋;周健;王艳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改进措施,为减少输血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2010年本院临床科室发生的输血反应回报单,回顾性统计分析输血反应的情况.结果 68 791人次受血者中,156例发生输血反应,发生率0.23%;与报道的非肿瘤患者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相当.其中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有83人次,占53.21%;过敏性输血反应(TRA)72例,占46.15%;溶血性输血反应(HTR)1例,占0.64%;输注红细胞悬液、血浆和血小板占总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7.05%、32.05%和10.90%.其中47人次(30.13%)首次输血时发生输血反应,109人次(69.87%)在2次或2次以上输血时发生输血反应.结论 肿瘤患者输血反应率为0.23%,主要是FNHTR和TRA.输血前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输注去白细胞成分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

  • 唐山地区汉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分析

    作者:张国强;徐力东;毛秀军

    目的 研究唐山地区汉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频率和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试验对本地区随机无偿献血者16 380名和临床送检疑难标本50例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对于抗体阳性的血液标本鉴定其抗体种类和类型.结果 唐山地区汉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37% (61/16430),其中无偿献血者中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122% (20/16 380),临床送检疑难配血标本中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82%(41/50).结论 本研究检出了唐山地区汉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频率和分布特点;建议各基层医疗机构将不规则抗体筛查纳入临床常规检验指标,或是探索乡镇卫生院到所属县级医疗机构进行集中化检测的模式.

  • 无偿献血者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及献血行为分析

    作者:宋任浩;刘建波;张香改;李荣秀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更好地在无偿献血者中开展防治艾滋病的 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石家庄某固定采血点无偿献血者进行随机抽样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结果 共调查无偿献血者1 967人次.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知识回答 正确率为75.4%;对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共同用餐、握手等知识回答正确率为67.4% ~73.3%,不同年龄、教育、职业及献血次数艾滋病预防及相关知识认知率有差异;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经济状况艾滋病预防及相关知识知 晓率无差异;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76%的人愿意与艾滋病患者来往,并有84%的人表示同情愿意给予患者帮 助.无偿献血者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宣传资料,占总来源的74%.结论 本地区无偿献 血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已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认知率的提高有助于固定献血者队伍的建立.

  • 绍兴地区2006~2010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朱守兵;傅立强;李素娥;章雪江;桑列勇

    目的 了解绍兴地区血液安全状况、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输血传播.方法 对2006~2010年本地区无偿献血者标本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1.90%,其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AL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42%、0.33%、0.20%、0.45%、0.54%.结论 绍兴地区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ALT阳性是构成检测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抗-TP阳性人数不断增加,成为仅次于ALT阳性而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原因.

  • 鞘氨醇-1-磷酸对人耐受型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春燕;杨洁;任亚娜;李丹;杨懿铭;谢如锋;范华骅

    目的 探讨鞘氨醇-1-磷酸(S1P)对外周血单核细胞诱生的人耐受型树突状细胞(tDC)免疫学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 RT-PCR和流式检测细胞表型以及S1P受体(S1PRs)的表达;加入S1P处理tDC,检测其对tDC表型、细胞因子表达以及信号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tDC高表达DC标志CD209、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成熟标志CD83;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低于未成熟DC,而抑炎性细胞因子、Fas-L和IDOmRNA的表达均高于iDC;tDC表达S1P的受体,S1P与受体相互作用后可引起信号蛋白ERK的磷酸化,上调tDC抑炎性细胞因子以及Fas-L mRNA的表达,对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tDC表达S1P受体1、2、5,S1P信号活化后可上调抑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而其表型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无明显变化,有利于tDC免疫耐受功能的发挥.

  • Rh阴性个体输入Del红细胞产生抗-D免疫的研究

    作者:王宝燕;张建耕;徐华;吴大州;王满妮;张文利;刘淑会

    目的 探讨Rh阴性个体输血中Del型红细胞的D抗原免疫原性.方法 对临床输血的Rh阴性患者进行回顾性跟踪检测,采用PCR-SSP法检测标本RHD基因,间接抗球蛋白法检测抗-D效价,流式细胞术对比输血前后抗体强度的变化.结果 2名输注Del型血液的Rh阴性患者,抗-D效价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抗-D强度明显升高,说明Del表型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结论 为了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常规血清学检测Rh阴性的供血者,应进一步排除弱D及Del型.

  • 慢性HBV感染者干扰素治疗应答 与KIR基因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长缨;胡彬;周蓉蓉;李晓斐;李建忠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对干扰素抗病毒疗效反应性差异与KIR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56名慢性HBV感染α-于扰素有效应答者(实验组)和57名慢性HBV感染干扰素无应答或部分应答者(对照组)分别进行KIR基因分型,比较2组间KIR基因型及单体型的差异.结果 AH基因型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7.222 4,P<0.01),AF基因型及1型单体型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x2=10.057 5,P<0.01;x2=16.328 3,P<0.01).A组单体型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高于实验组(x2= 5.982 8,P<0.05).而B组则相反,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高于对照组(x2= 5.983 0,P<0.05).结论 AH基因型及B组单体型可能与α-干扰素抗病毒有效应答有关,AF基因型及1单体型和A组单体型可能与α-干扰素抗病毒疗效无应答或部分应答有关.

  • 重庆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唐卫国;吴国辉;黄霞;张维;廖红文;冯连贵;周全华;凌华;汪娟

    目的 了解重庆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的特征,以降低输血传播HIV的风险.方法 收集和整理重庆市2008、2009年无偿献血者中的HIV感染者和重庆市CDC报告的HIV感染者基本信息,分析其感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和感染途径.结果 重庆市2008、2009年无偿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分别为55.8/10万(51/91 399)和72.1/10万(72/108 205),高于全市估算的HIV感染率25.6/10万和37.0/10万,无偿献血人群的HIV感染者以18~29岁的年轻人为主,占65.89%,其他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30 ~39岁占23.26%,40~49岁占7.75%,≥50岁占3.10%.感染途径以男-男性传播方式为,占50%,异性性传播的比例为47.06%,静脉吸毒传播占2.94%.结论 应结合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者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强无偿献血者献血前的咨询和对高危人群的甄别排查,从而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 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Pre-S/S区变异的研究

    作者:容莹;郑欣;叶贤林;曾劲峰;熊文;李活;王文敬

    目的 调查无偿献血人群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OBI)流行率情况与分析Pre-S/S区变异特征.方法 使用EIA/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15 338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标本,经跟踪检测,获得1例HBV窗口期感染毒株和5例OBI毒株,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OBI病毒载量,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技术从5例OBI样品中获得3例Pre-S/S基因片段并测定序列,进行基因分型,与对应基因型HBsAg阳性野毒株序列比对.结果 深圳市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OBI)的流行率为1:3 068.5例OBI样品其病毒载量为<1 IU/ml(不能定量)~121.8 IU/ml(中位数为54.6 IU/ml).3例OBI样本为基因C型,在Pre-S/S蛋白区出现随机变异,OBI样品Pre-S/S区氨基酸置换率显著高于对应基因型野毒株(P<0.01),其中在Pre-S/S区的免疫表位区氨基酸置换率亦显著高于野毒株(P<0.01),但在高频变异的主要素水区(MHR)却是高度保守,只有1例OBI出现改变基因亚型的I126S变异.结论 乙肝病毒的Pre-S/S蛋白区变异,特别是Pre-S/S蛋白免疫表位区的变异,可能是OBI发生机制之一.

  • Rh抗原缺失Dc-型抗体研究

    作者:陈剑;杨世英;戴维;来凯;凤婧;杨惠

    目的 研究Rh抗原缺失患者血清中抗体性质和效价.方法 结合其临床表现和家系调查,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RhDc -孕妇体内的抗体性质及效价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血型为B、Dc-型,其亲代血清学表型为父AB、Dccee型,母O、DCCee型,患者血清中存在IgM及IgG抗-Hr0,效价分别为128、512;IgM及IgG抗-e,效价分别为16、8.结论 国内外有报道在RhD-和Rh-患者中查到1gG性质抗-Hr0,在RHDc -患者体内查出IgM和IgG性质的抗-Hr0和抗-e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该患者体内RhEe缺失可能的原因为RHCE基因的遗传和变异;IgM型抗-Hr0会干扰血型检测,导致ABO正反定型不符,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注意.

  • 人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肝坏死大鼠体内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师玲玲;刘赴平;陈虎;许惠芯;幺俊卿

    目的 探索人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肝坏死大鼠体内肝样细胞自主分化的潜能.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SD大鼠建立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造模24h后肝脏局部注射移植人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给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造模后1周、2周和4周分别处死6只模型鼠,取肝脏切片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人类特异性ALB、AFP、HepPar的表达,实时荧光RT-PCR检测人类特异性ALB、AFP、CK19、CK18的表达,测序扩增产物.结果 体外分离培养的脐血来源细胞符合人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处死移植模型鼠,肝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人类特异性ALB、AFP、HepPar在接受移植的模型鼠体内呈阳性表达;实时荧光RT-PCR检测显示:人类特异性ALB、AFP、CK19、CK18在接受移植的模型鼠体内呈阳性表达,扩增产物序列与GENEBANK对应序列一致.结论 无外部诱导干预,人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肝坏死大鼠体内已具有肝样细胞自主分化潜能.

  • 陕西籍汉族造血干细胞献血者HLA-A、-B、-DRB1高分辨多态性分析

    作者:王小芳;刘孟黎;刘晟;齐珺;周党侠;武君华

    目的 调查中国陕西籍汉族人群HLA-A、-B、-DRB1高分辨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PCR-SBT方法对随机抽取的518名陕西籍汉族人的HLA-A、-B、-DRB1基因作高分辨检测,并用大似然性方法分析其分布频率.结果 在518名中国陕西籍汉族个体中可观察到的高分辨等位基因HLA-A有32个,-B有42个、-DRB1有41个.HLA-A高频等位基因为HLA-A* 02 (28.38%),以0201、0206和0207常见;HLA-A*11 (21.04%),以1101常见;HLA-A* 24( 14.86%),以2402常见.HLA-B高频等位基因为HLA-B* 15( 15.06%),以1501、1511、1502常见;HLA-B* 40( 13.9%),以4001、4006、4002常见;HLA -B*13( 10.91%),以1302常见.HLA-DRB1高频等位基因为HLA-DRB1* 15( 16.70%),以1501常见;HLA-DRB1* 09( 12.93%),全部为0901;HLA-DRB1 *07( 12.45%),全部为0701.HLA-A,-B,-DRB1基因观察到A-B、B-DRB1和A-B-DRB1单体型分别为518条、675条和2 375条,单体型分别占理论数的38.54% (518/1344)、39.20% (675/1 722)和4.31% (2 375/55 104).HLA-A-B-DR单体型前5位是:A* 3001-B*1302-DRB1 *0701 (4.51%)、A*0207-B*4601-DRB1 *0901( 1.81%)、A*3303-B*5801-DRB1* 0301(1.25%)、A*1101-B*1502-DRB1* 1202( 1.23%)、A*0101-B*3701-DRB1* 1001(1.15%),占全部3座位单体型频率的9.95%.结论 陕西汉族基因频率分布符合北方群体特征,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 互助献血中常见问题初探

    作者:聂东航

    互助献血在我国是指患者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人员为指定患者献血.《献血法》第十五条:“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国家倡导的无偿献血主要形式是自愿无偿献血,这种方式献血者没有即时、明确的用血需求,不指定用血人.由于互助献血和自愿无偿献血存在这一区别,我们就必须考虑到互助献血的特殊性,关注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推动无偿献血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 互助献血 问题 对策
  • 提升团队执行力确保采集安全、充足的血液

    作者:侯晓岩

    我们在实践工作切实感受到团队执行力在血液采集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何提升团队执行力确保采集安全、充足的血液,和同仁探讨交流如下.1人员管理是执行力的根人是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人在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血液采集科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如何大程度地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提高工作效率,为献血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使献血者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认可、支持,保留更多的固定献血者,充足血源、提高血液安全性,是采供血机构一直以来的工作宗旨,也是血液采集管理中需要攻克的一大难点.工作热情在于激励,要使得激励有效,应当了解员工的真正需要,并加以满足.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把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相结合.

  • 突发洪灾采供血安全预警机制管理的探讨

    作者:莫丕立;李尧

    预警机制是1种有效防范事故发生,针对其进行制定的一系列方案[1].梧州市位于广西桂东南,与广东相邻,地处三江水口浔江、西江、桂江(漓江),每年6~8月份均受洪水袭击,给血站采供血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自2005年以来,我们经过多年努力与探讨,根据本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及采供血实际情况,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采供血安全预警机制,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洪灾 采供血 预警
  • 抗-c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

    作者:宿军;宋静;杨春晴;赵玲;李敏

    1病例简介患儿,男,出生6d.母亲无输血史,孕3产2,孕8个月时于2009年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医院剖腹产,患儿出生后d3面部黄染.现严重贫血,怀疑患新生儿溶血病(HDN)需换血治疗,送检血标本请求配血.经检测患儿为抗-c引起的HDN,选择ABO同型无c抗原的悬浮红细胞进行血液置换,置换悬浮红细胞2U,患儿没有出现任何输血不良反应,贫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经进一步治疗后痊愈出院.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型鉴定

    作者:耿徽;张娜;姬鹏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成分变化对ABO血型鉴定的影响,为正确鉴定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BO血型寻求更为合理的方法.方法 40名MM患者用常规方法做ABO血型正反定型;对正反定型不符者,采用消除红细胞自身凝集、不规则抗体检查、A1抗原检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血型物质检测等方法,以正确进行ABO血型鉴定;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与血型鉴定情况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40名MM患者中30名患者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成分变化严重影响血型的正确鉴定,应进行多种血型血清学试验,综合分析,以确保血型的准确性和输血的安全性.

  • 红细胞输注无效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

    作者:林军;沈倩云;祁琳

    目的 通过观察红细胞输注前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 CD4+ CD25+Treg)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输血前后外周血CD3+T细胞的水平和CD3+ CD4+、CD3+ CD8+、CD4+ CD25+ Treg的水平.结果 红细胞输注无效组患者输血后的CD3+T细胞以及CD3+ CD4+T细胞的水平较输血前升高(P<0.05),CD3+ CD8+T细胞无改变(P>0.05),CD4+CD25+ Treg下降(P<0.05);而有效组患者CD4+ CD25+ Treg的水平增高(P<0.05),CD3+T细胞、CD3+ CD4+及CD3+CD8+T细胞的水平无变化(P>0.05).结论 异体红细胞输注造成机体免疫功能改变,CD4+ CD25+ Treg水平的下降导致T细胞的异常活化,可能终导致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

  • 138名肿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彭涛;赵维齐;刘敏;李喜莹;赵国华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接受输血治疗后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138名肿瘤患者(含胃肠癌、肺癌、肝癌、食管癌、妇科肿瘤、淋巴瘤等病种)的病例资料为输血不良反应组(阳性组),以在本院同期接受输血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的无输血不良反应的140名患者(病种与阳性组一致)的病例资料为对照组(阴性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阳性组中男性89例(占64.5%)、女性49例(占35.5%),平均年龄(53.2±16.0)岁,有输血史的73例(占52.9%)、无输血史的65例(占47.1%),有过敏史的14例(占10.1%)、无过敏史的124例(占89.9%);对照组中男性82例(占58.6%)、女性58例(占41.4%),平均年龄(56.2±13.4)岁,有输血史的83例(占59.3%)、无输血史的57例(占40.7%),有过敏史的14例(占10.0%)、无过敏史的126例(占90.0%),2组在性别、年龄、输血史和过敏史4方面具有可比性;阳性组中,发生过敏反应100例(72.46%)、非溶血性发热反应34例(24.64%),(P<0.01);肿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0.54%( 138/25 434),悬浮少白红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0.31% (33/10 622)、0.48% (8/1 669)、0.73% (68/9 370)和0.77% (29/3773)(P<0.01);淋巴瘤、肺癌、肝癌、胃肠癌、食管癌和妇科肿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0.95% (9/947)、0.95%( 19/2004)、0.77% (9/1 176)、0.76% (44/5 805)、0.52% (15/2 875)和0.26%( 10/3 856) (P <0.01).结论 性别、年龄、输血史和过敏史对肿瘤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影响,而所输注的血液成分、所罹患肿瘤种类与肿瘤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

  •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脑瘫3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冯梅;高红霞;代喜平;卢爱丽;钱彩文

    目的 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脑瘫的疗效.方法 对30名重症脑瘫患儿进行静脉及腰椎穿刺下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方案:使用脐血干细胞注射的方法,细胞数量为(2×1o7~3×107)个/份.其中第1次为静脉注射,剩余各次均为经腰椎穿刺注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安全性指标检测及脑瘫综合功能评定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患儿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脑瘫综合功能评定表评分及GMFM评分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脑瘫综合功能评定表的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73.3%,各功能区得分的前后比较中,以运动功能及言语功能的改善为明显(P<0.05),而GMFM评分的各功能区的前后比较中,仰卧、俯卧及坐位功能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干细胞对于治疗重症脑瘫是安全的,且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在运动功能及言语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作用,其中粗大运动功能中以仰卧、俯卧及坐位功能的改善明显.

  •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作者:代琼;刘炳;胡伟;郭晓聪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院输血患者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的检出情况,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 用微柱凝胶法对需要输血的12 681名患者血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观察组数据.结果 2003年9月~ 2005年9月未常规进行抗体筛查试验,输血10 159例,发生输血反应11例,发生率为0.108%;2008年9月~2010年9月,输血12 681例,发生输血反应2例,发生率为0.016%(x2=8.947,P<0.005).结论 对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可以确保临床安全输血,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的风险,对于血液科、肿瘤科、感染科、产科,以及儿科等反复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尤为重要.

  • 新生儿贫血输注悬浮红细胞治疗的分析

    作者:张长虹;周俊;冯谦;吴涛;范丽霞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贫血输注红细胞的效果,为更好地指导新生儿输血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搜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贫血新生儿输注悬浮红细胞前后的数据,包括悬浮红细胞的输入量、血液常规、生化、血气等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387名贫血新生儿中,有916例接受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占贫血新生儿的66.04%;2)输注悬浮红细胞后Hb、RBC、Hct和WBC均显著性升高.Hb平均提升35.56 g/L,RBC计数平均提升1.3×1012/L,Hct平均提升9%,但对血气、血液生化等监测值无显著影响;3)输注悬浮红细胞的贫血新生儿,有7.42%的患儿Hb≤80 g/L,23.14%患儿的Hb为(80~ 100)g/L,30.19%患儿的Hb为(100 ~1300)g/L,38.65%患儿的Hb为(130~145) g/L.结论 输注悬浮红细胞能显著提高贫血新生儿的Hb、Hct和红细胞计数水平,改善患儿供氧状况.输血指征的把握尚需探讨.

  • 肝移植围手术期输血研究进展

    作者:蒋学兵;成海

    肝脏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 的肝移植适应症主要为肝恶性肿瘤,现在主要是良性终末期 肝病,肝硬变导致的肝功能衰竭和急性肝炎导致的爆发性肝 功能衰竭的患者,及时进行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唯一希望.近年来,随着外科学、麻醉学、免疫学和血液学等学科的发 展,肝移植的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肝移植围手术期 的出血是1个棘手问题,整个围手术期离不开输血,如何对 肝移植患者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输血支持是业内人士普 遍关注的环节,我们就肝移植围手术期输血问题综述如下.

  • 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临床治疗及α1-PI规模化制备的进展

    作者:张学俊;曹海军;王宗奎;杜唏;肖小璞;谢亦武;李长清

    α1-抗胰蛋白酶(alpha-1-proteinase inhibitor,α1 -PI或α1-antitrypsin,α1-AT)是由肝细胞合成的1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它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在肺内抑制弹性蛋白酶的活性[1].1963年,Laurell和Eriksson[2]报道了遗传性α1-PI缺乏及其与患者早年(30~40岁)发生肺气肿的关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α1-PI缺乏症发病率约1:2000~1:5000,肝脏病变和早期肺气肿是α1-PI缺乏症的临床症状,导致α1-PI缺乏症的突变基因通常是SERPINA 1[3].突变导致血清中α1-PI含量降低,当α1-PI<11 μmol/L(80 mg/dl)阈值(约为正常值水平的35%),则发生肺气肿的风险性增加[4].我们现就α1-PI缺乏症的临床治疗及α1 -PI的规模化制备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 英国医院输血实验室确认与变更控制指南及其启示

    作者:郭永建;李鑫

    英国血液标准委员会新近对1995年颁布施行的《血型鉴定、抗体筛检和交叉配血新技术的评价、确认和实施的推荐》[1]做了修订,发布了《医院输血实验室确认与变更控制指南》(简称《指南》)[2],详述了变更控制和确认的原则、过程与程序要求,并将变更控制与确认文件编制的11项细节或示例作为1个独立的附件[3].《指南》为医院输血实验室引入新的或使用原有但已发生变化的关键过程、设备、设施或系统所需工作提供了实用框架,是编制确认与变更文件很有参考价值的模板.现将《指南》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整合并介绍如下.

  • 《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稿约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输血
  • 集中化检测模式下TTI核酸检测标本流转初探

    作者:许雷;杨忠思;郭建;赵林

    青岛市中心血站成立于1993年,是青岛市所辖6区市设有独立建制的基层血站,负责各自区/市包括血液检测在内的采供血工作.2002年在中心血站和基层血站独立建制状况下,实现了全市血液标本集中化检测.2007年撤销了原独立建制的基层血站,作为青岛市中心血站的采血点,承担所在区市的血液采集、成分制备和血液存储供应工作[1,2].虽然6个采血点不再是独立建制的采供血机构,但远采血点距离中心血站达130 km,血液检测标本运输耗时近2h,检测结果需要通过专用网络传输,形成了事实上的区域化集中检测模式.2010年6月根据卫生部部署,青岛市中心血站全面开展输血传播传染病(transfusion transmitted infection,TTI)核酸检测试点,现就集中检测模式下检测前标本流转方案作一探讨.

  • 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细节问题

    作者:李文;王欢;王乃红;杨群身;傅雪梅;王丽红;李莹;赵欣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启动了血站核酸检测(NAT)试点工作[1],成都市血液中心被卫生部纳入核酸检测试点的首批15家血站之列.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是参与全国血站核酸检测试点的血站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本中心从2010年3月开始筹备核酸检测试点工作,并从2010年9月正式开始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我们深入探索并认真做好了一些细节问题,不仅保证了核酸检测的质量,同时有利于工作,还防止了实验室污染,报道如下.

  • 核酸检测技术在常州地区献血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何亚琴;张建伟;杨爱龙;濮云峰;庄华

    目的 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必要性.方法 采用罗氏诊断cobas s 201系统对2010年4月~2011年3月的血站常规EIA检测合格献血者的53 041人份标本进行HIV、HCV和HBV三项联合筛查,并对NAT筛查阳性的标本做确证试验.结果 53 041人份血液标本中,经过血清学检测,HBsAg、抗-HCV、抗-HIV ELISA检测均为阴性的合格血液共51 991份.其中,NAT共检出阳性53例,阳性检出率为0.1%,分项确证实验怀疑其中1例血液标本处于HIV病毒“窗口期”,追踪检测证实其HIV呈阳性.结论 NAT系统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缩短输血性HIV、HBV和HCV等检测的“窗口期”,提高血液及输血安全.

  • 血站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模式初探

    作者:王乃红;李文

    2010年初,卫生部办公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的通知》和《2010年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1],决定在全国12个省(市)15家血站开展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成都市血液中心被卫生部纳入核酸检测试点的首批15家血站之列.血站如何按要求开展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NAT)是血站同仁们关心的问题.探索和建立适合国内血站开展血液病毒核酸检测的工作模式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本中心于2010年开始了核酸检测的试点工作,在制定工作方案、检测系统的比选、实验室设计和改造、工作流程的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及体会介绍如下.

  • 核酸血筛在献血者常规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曾劲峰;许晓绚;李活;叶贤林;陈华;曹玉峰

    目的 评估核酸检测在大规模临床用血输血传染性指标筛查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方法 ELISA法检测献血者HBsAg,抗-HBV和抗-HCV,以及抗-TP,非反应性标本再用国产HBV/HCV/HIV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检测,从中筛查出ELISA检测非反应性,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进一步对NAT阳性标本跟踪采样检测以确认血清学转化,或用进口核酸试剂复核检测确认核酸阳性.结果 使用8份混样、阳性标本汇集池一次拆分的自动化检测模式,55 499人份ELISA检测合格的血标本中共检出11份HBV核酸阳性标本,1份HCV核酸阳性标本.其中3份经跟踪采样检测确认为HBV感染窗口期标本,1份由罗氏试剂复核检测确认为HCV感染窗口期标本.其余8份HBV核酸阳性样本经“两对半”检测确认为现行ELISA血筛漏检的HBV隐匿性感染或其它感染类型标本.结论 核酸血液筛查可大大提高血液安全性,特别是提高对我国较为复杂的HBV低滴度感染标本的检出能力.

    关键词: NAT 窗口期 HBV HCV HIV 献血者
  • 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方法探讨

    作者:冷婵;王中梅;于磊;姚凤兰;汪德海;葛红卫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8)(以下简称《通用要求》)中指出实验室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1].血站核酸检测(NAT)实验室作为具有特殊安全要求的工作场所,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套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所有因素带来的风险,建立和维护风险评估控制程序,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并不断持续改进,从而有效保证实验室人员、环境的安全和检测过程顺利进行.对此,我们参考《通用要求》,结合本中心NAT实验室采用的全自动检测系统的特点,对来自于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风险,依据风险管理的原则[3]进行了初步识别、评估,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并加以实施.意在探讨1种可行的NAT实验室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机制,为其它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 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作者:高加良;王欢;李文;王乃红;杨群身;傅雪梅;赵欣;李莹;季茂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已广泛用于血站血液筛检,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但每年仍有极少数新发输血后肝炎甚至HIV,其主要原因为病毒感染者“窗口期”献血,病毒变异,免疫静默感染(immuno silent infection)及操作错误等引起[1].ELISA“窗口期”漏检是制约血液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的瓶颈,有证据表明,单纯抗原或抗体血清学检测对于献血者的筛选不能有效保障血液安全[2].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于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核酸血液筛查(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T)逐渐应用于血液筛查.NAT敏感性高,可检出标本中极微量的核酸,在病毒感染后数天即能检出,可大大缩短“窗口期”[3].有研究指出,HIV、HCV和HBV的血清学窗口期分别是16 d、70 d和45 d;混样检测HIV、HCV和HBV窗口期分别缩短至11d、10 d和39 d;单检HIV、HCV和HBV窗口期分别是7d、7和20 d[4].因此,NAT可使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降低.目前我国一些血站已按卫生都要求开展了核酸检测试点工作,做好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才能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中国输血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