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

中国输血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중국수혈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49X
  • 国内刊号: 51-13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王憬惺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血浆置换在毒蛇咬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王凌峰;范莉华;吕灵杰;徐卫平

    毒蛇咬伤中毒在闽南地区夏季较为多见,蛇毒作为1种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含有多种毒性蛋白,进入人体后,毒液可通过血液循环流至全身,引起患者局部乃至全身不同的中毒症状.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作为血液净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应用于毒蛇咬伤患者,可迅速清除患者体内毒素,缓解患者中毒症状.我院自2010年6月~2011年9月共收治重症毒蛇咬伤患者8名,应用血浆置换救治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 全自动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保存时间探讨

    作者:刘川桥

    全自动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明显好于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1,2],是机采血小板不足的重要补充.目前国内很多血站均采用多联袋采集全血制备并保存浓缩血小板,而普通多联血袋保存浓缩血小板的保存期仅为24 h[3]给临床使用造成了较大的浪费.我们使用泰尔茂压延膜复方枸橼酸钠注射液(CPD)四联血袋采集的全血,用白膜法在全自动成分分离机上制备浓缩血小板,分离浓缩血小板放置血小板专用振荡箱中保存,检测浓缩血小板在保存0、1、3、5d的血小板含量、白细胞混入量、红细胞混入量、pH值、血小板容量及细菌培养,考察使用压延膜血袋保存的浓缩血小板在24h有效保存期后的血小板质量变化,现报告如下.

  •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失控原因分析及处理

    作者:呼志西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法就是通过质控血清检测,分析本检验系统的精密度,以鉴定其质量.笔者通过对本科室多年来的实验室室内质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规律,以期对实验室质量体系的保证及室内质控的分析和处理提供帮助,现报告如下.

  • 赤峰市2007~2011年机采血小板采集情况分析

    作者:霍艳峰;孙云鹏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1].血小板的止血和凝血功能迄今仍没有任何1种医药产品可替代[2].近年来本市血小板的用量逐年增加,为做到合理采集血小板,保证血小板的临床需求,减少输血危险,防止血液资源的浪费,我们对本站近5年机采血小板的制备情况及其经验作了分析,报道如下.

  • 洗涤红细胞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朱同华

    洗涤红细胞具有去除80%白细胞、98%补体和血浆蛋白成分的独有特点,使之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被首选.为了进一步了解洗涤红细胞在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我们选择2007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7例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AIHA患者洗涤红细胞输注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安庆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先攀

    目的 统计分析安庆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为指导血站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安庆地区2007~2010年无偿献血者ELISA抗-HIV初筛阳性结果和确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不同试剂ELISA抗-HIV初筛阳性结果及S/CO值与确证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安庆地区2007~2010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105255例(次),ELISA抗-HIV初筛阳性108例,确证阳性6例;6例确证阳性标本,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检测均为初筛阳性,且S/CO值均≥9.1.结论 无偿献血者中抗-HIV确证阳性人数近几年逐年上升,应进一步加强献血前的征询和实验室检测,确保血液安全;ELISA抗-HIV初筛阳性标本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反应,在反馈献血者检测信息时应加以考虑.

  • 南通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分析

    作者:王克成

    目的 了解南通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及趋势,制订有效的无偿献血招募措施,大限度的防止经血传播HIV.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通地区2006年1月~ 2011年12月抗-HIV检测确认阳性36例,平均感染率为0.007 9%(36/454 378),合并感染以梅毒为高,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以21~30岁为主,涉及各学历层、各行业人群.结论 南通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采供血机构应加强无偿献血健康征询工作;实现屏蔽献血者名单共享;提高检测水平,确保血液安全.

  • 南宁地区献血者HBV感染的检测及输血残余风险评估

    作者:陆祝选;邱昌文;商昌友;颜秀娟;石庆秋;谢家日;何平

    目的 了解南宁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状况及血液在经过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后经血传播HBV病毒的残余风险,探讨本地区开展血液核酸筛查的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EIA法和速率法对2010年11月2日~2011年12月31日经快速法HBsAg和速率法ALT初筛合格的70 428份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应用罗氏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对68 716份经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6样本混合法的HBV-HCV-HIV检测,并对阳性混样池进行拆分检测及对拆分检测阳性的标本送鉴别部门进一步分项鉴别确证.结果 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中,HBsAg阳性标本有309份,阳性率为0.43%;核酸检测中,HBV DNA阳性标本有83份,阳性率为0.12% (1/828).结论 南宁地区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合格的献血者血液经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核酸检测(NAT)的应用对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的意义重大.

  • 回收输血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董立君;王兰荣;张继利;高伟;吴翠琳;董丙武

    目的 通过血袋表面细菌学调查,了解医院回收血袋的污染情况.方法 采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规定方法,对血袋表面取样进行细菌培养,鉴定采用ATB Expression系统配合手工方法.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血袋表面细菌污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污染率(26.83%),干预组污染率(9.77%),库存血袋组污染率(0.49%).细菌检出类别分别是G+球菌(29.58%),G-杆菌(38.03%),G+杆菌(22.54%).未干预组和干预组检出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 血袋出库后污染情况加重,血袋统一回收到血库极易造成细菌2次污染及院内的交叉感染.

  • 医院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分析

    作者:毕晓琳;高勇;于卫建

    目的 了解大连市医院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容性检测现状,建立大连市医院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统一制备并发放室间质量比对标准品,对ABO正定型、ABO反定型、Rh(D)血型、受血者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建立实验室室间质量比对,对检测方法、试剂及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2009~2011年参加输血相容性室间质量比对工作的医院数量(特别是未能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输血相容性室间质量评价的二级及其以下级别医院)逐渐增加至全部参加,检测方法趋于规范,检测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避免了由红细胞血型免疫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开展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比对评价活动,有助于发现在临床输血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检测方法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为临床输血提供了安全保障.

  • 元认知心理干预模型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伍华东;庄立;郭德华;毛民军;张群威;李亚波

    目的 评估献血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无偿献血的招募服务模型,为提高再次献血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4 000名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实验组实行元认知心理干预,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再次献血率、单次献血量的比例、献血满意率.结果 无偿献血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实验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再次献血率、单次献血量、献血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是必须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模型对保留、招募无偿献血者,提高单次献血量,提高献血满意率,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 太原市2005~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之烨;焦东丽

    目的 分析本市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标志物的感染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 用唐山现代管理软件分析本市2005~ 2011年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检测结果.结果 2005~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5.63%,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不合格率分别为3.30%、0.82%、0.71%、0.56%、0.23%,5项感染性标志物各年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3~12月试行献血前ALT筛查,ALT不合格率由2009年的5.12%下降到2010年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本地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情况,应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严格执行献血前ALT筛查.

  • 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分布调查

    作者:谢云;冯惟萍;张伊娜;杨鸿雁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近4年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为建立相应的献血招募对策、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8~ 2011年无偿献血者213 667人次的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主力是18 ~30岁的男性汉族大学生,医务人员、公务员、教师献血比例低.结论 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主力人群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民族方面都有显著特点,在制定献血招募策略时,应根据不同的目标人群制定不同的招募对策.

  • 人冻干血小板复水程序的优化

    作者:邢颜超;庄远;张进进;余元伦;张红明;王赞滔;刘景汉

    目的 探讨不同复水条件对冻干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过添加激活抑制剂(PGE1、左旋精氨酸、植酸钠和百维利肽)、DMSO和海藻糖等低温保护剂、冷冻干燥后获得冻干血小板,在一系列不同复水程序下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应用流式仪检测并分析其CD62p和PAC-1的表达,评价血小板活化状态.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复水程序包括复水溶液、复水温度、复水方式3个影响因素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后活性的影响.结果 3个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后活化的影响因素排序:复水温度>复水方式>复水液(P<0.05);37℃条件下冻干血小板复水后血小板膜蛋白CD62p和PAC-1活化率低,分别为(5.96±2.51)%和(4.55±1.97)%;预水化后再行四步添加复水可降低冻干血小板膜蛋白CD62p和PAC-1的表达率至(6.68±2.62)%和(5.45±2.06)%;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血小板抑制剂的2号复水液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后膜蛋白CD62p和PAC-1的表达率影响低,分别为(6.72±3.35)%和(5.28±2.30)%.总体模型评价进一步显示,第5实验组,即在37℃条件下加入PVP和血小板抑制剂的复水液配方,先预水化后再行四步法添加复水,其复水血小板活化率低,CD62p和PAC-1的表达率分别为(3.06±1.36)%和(2.70±0.84)%.结论 37℃下,饱和蒸汽环境中预水化后,采用加入PVP及血小板抑制剂的复水液四步添加复水,其复水血小板活化率低.

  • 鼻咽癌高发区非癌人群HLA-A*02分子多态性及分布

    作者:汤敏中;李军;蔡永林;郑裕明;廖建;Stephen J.O'brien;曾毅

    目的 了解中国南方鼻咽癌高发区非癌人群HLA-A* 02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PCR-SSOP方法对来源于广西鼻咽癌高发区的342例非癌对照标本作HLA-A基因分型;等位基因频率统计采用直接计数法,并应用卡方检验将其与已报道的中国南方及北方汉族群体HLA-A*02等位基因频率作比较.结果 所检测的广西鼻咽癌高发区非癌人群的HLA-A* 0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33.77% (231/684),共检测出5种HLA-A* 02等位基因亚型,检出比例依次为:A*02∶03占48.92%(113/231)、A*02∶07占33.77%(78/231)、A*02∶01占9.52% (22/231)、A*02∶06占7.36%(17/231)和A*02∶11占0.05%(1/231);对比分析显示A*02∶01、A*02∶03、A* 02∶06及A*02∶07在不同地区汉族人群中呈现出明显的分布差异(P<0.05).结论 中国南方鼻咽癌高发区非癌人群HLA-A * 02等位基因中以A*02∶03为常见、A*02∶07次之,其HLA-A* 02等位基因亚型与中国其地域的汉族人群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布特征,提示该等位基因亚型是人群分析中较好的多态性标志.

  • 拉萨地区藏族人群KIR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周琼秀;王珏;宋宁;田力;姚志强;辛友盼;李晓娟;扎西顿珠

    目的 了解拉萨地区藏族人群16个KIR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从拉萨无偿献血者中选取224名拉萨地区藏族健康自愿者,采用多重PCR-SSP方法进行KIR基因检测.根据http://www.allelefrequencies.net/中的ID号命名基因型和单体型组成.结果 在拉萨地区藏族人群中,框架基因KIR3 DL2、3DL3、2DIA和3DPI存在于所有个体;较为常见KIR基因有3DLI、2DL1、2DL3、2DP1和2DS4,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836 3、0.905 7、0.884 2、0.905 7和0.8103;频率较低的基因有KIR2DS1、2DS2、2DS3、2DS5、3DS1、2DL2和2DL5,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201 0,0.134 0,0.064 6,0.170 8,0.195 5,0.131 4,0.215 1;共发现20种KIR基因型,其中以ID号为1和2的基因型为常见,频率为52.68%和15.63%.结论 拉萨地区藏族人群KIR基因分布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之间较一致.

  • ABO血型A201等位基因表达A抗原活性的分析

    作者:周懿舒;李春梅;朱兰卉;李冯锐;崔洪刚;宣金锋;邢佳鑫;丁梅;王保捷

    目的 了解ABO血型系统中A201等位基因表达的A抗原活性.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1个家系2代3人血液和唾液各1份标本的ABO血型表型;应用Identifiler法医基因分析试剂盒作亲缘关系鉴定;PCR扩增ABO基因所有外显子区后作DNA测序分析,PCR-RFLP法同步检测A201等位基因中的序列变异.结果 亲缘关系鉴定显示在Identifiler的15个遗传标记系统中,父母均能够提供全部相应的等位基因给孩子,确定存在亲缘关系;然而采用不同来源的3份抗体作ABO血型检验时,出现其中之一的正定型试验否定母-子关系、反定型不能排除母子关系的矛盾现象.3个标本ABO基因的测序:父、母、子的基因型分别为O01/O01、A201/B101和A201/O01,支持反定型结果,提示A201等位基因在AB和A表型中所表达的A抗原活性存在明显的差异.PCR-RFLP法成功地同步鉴定出A201等位基因中的2个主要变异点467C/T和1059-1061 delC.结论 ABO血型A201基因在AB和A表型中表达A抗原活性可能因检测抗体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基因测序与PCR-RFLP法同步分析可简便快速地鉴定A201等位基因中的467C/T和1059-1061 delC.

  • 聚合人脐带血血红蛋白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游蓁;李蓓;陈艳芳;李涛

    目的 探讨聚合人脐带血血红蛋白(PolyPHb)预处理对SD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和PolyPHb预处理(PolyPHb)组;采用大鼠70%肝I/R损伤模型,缺血前I/R组和PolyPHb组动物分别静脉推注生理盐水和PolyPHb(0.3 gHb/kg)预处理,然后缺血60 min,再灌注3h.检测术前及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并采集术后肝脏组织标本行HE染色和TUNEL染色.结果 PolyPHb组、I/R组的肝酶释放ALT、AST分别为(350.9±80.8) U/L vs(830.5±85.7) U/L(P<0.01)和(446.1±97.10)U/Lvs(1 096.2±135.6) U/L(P<0.01),肝细胞凋亡发生率分别为(15.62±8.58)% vs (35.21±9.62)%(P<0.01).结论 PolyPHb预处理对大鼠肝脏I/R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深圳献血人群Duffy血型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苏宇清;陈晓明;梁延连;张印则;周丹;李大成

    目的 建立Duffy血型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深圳献血人群Duffy血型基因多态性.方法 在2011年8~11月本中心900名无血源关系献血者标本中,用卡式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方法鉴定Duffy血型表现型,建立Duffy血型的基因分型方法PCR-SSP法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900例标本DNA进行PCR-SSP法检测,其中50例做Duffy血型基因编码区域序列测定.结果血 清学结果为Fy(a+b-)855例,Fy(a+b +)43例,Fy(a-b+)2例,Fy(a-b-)0例.900例Duffy血型PCR-SSP法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表现型完全一致.50例FY基因编码序列部分测序结果与血清学、PCR-SSP法吻合,表现型FY(a+b-)标本测序结果可见FY基因第2外显子第125位核苷酸碱基为纯合子G;表现型FY(a-b+)标本测序结果为第125位核苷酸碱基为纯合子A.结论 Duffy 血型PCR-SSP基因分型方法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可以正确地鉴定Duffy基因型,适用于Duffy血型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深圳地区Fya的基因频率为0.973 9,Fyb的基因频率为0.026 1.

  • 洗脱条件及其因素对凝血酶原复合物有效成分的影响

    作者:曹海军;李志雄;叶生亮;王宗奎;杜晞;张学俊;林方昭;李长清

    目的 探讨洗脱条件及其因素对凝血酶原复合物(PCC)中凝血因子(F)Ⅱ、Ⅶ、Ⅸ、Ⅹ及蛋白(P)C、S、Z、抗凝血酶(AT)8种有效成分收率及比活的影响.方法 选择洗脱条件中柠檬酸钠、NaCl、pH 3种可变因素,每因素取3水平,根据正交表配制不同洗脱体系;采用DEAE-Sephadex A-50凝胶,相同平衡、洗涤条件及上述不同洗脱体系,批式吸附法制备PCC浓缩物;检测浓缩物中8种成分的活性或含量,获得各成分的收率及比活;正交试验分析不同洗脱条件及其因素对8种成分收率及比活的影响.结果 不同洗脱条件8种成分收率及比活有一定差异,2.4 mol/L NaCl条件比活总体较高.在所考察范围内,柠檬酸钠对FⅡ、FⅨ、FⅩ、PC、AT收率和PC、PS、AT比活有较大影响;NaCl对FⅦ、FⅩ、PS、PZ收率和FⅡ、FⅦ、FⅨ、FⅩ、PZ比活有较大影响.不同水平条件,柠檬酸钠及NaCl含量越高,4种凝血因子收率与比活越高,但对4种抗凝蛋白收率及比活影响无规律;pH6.6水平,4种凝血因子收率较高,pH6.9,其比活较高,pH对4种抗凝蛋白收率与比活的影响无规律.结论 洗脱条件中高浓度的NaCl可提高PCC的整体比活;低浓度的柠檬酸钠对PCC有效成分收率及比活也有较大影响;pH对PCC中凝血因子(FⅡ,Ⅶ,Ⅸ,Ⅹ)收率及比活的影响分别有共性,对抗凝蛋白(PC,PS,PZ,AT)的影响则无规律.

  • 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形态学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作者:罗晨芳;高婉菱;张富程;黑子清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形态学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探讨血小板功能缺陷的可能机制.方法 重型肝炎及健康自愿者各20名,观测2组血小板形态学参数(Plt、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及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肝脏损害的相关指标及凝血功能亦被观测.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25.08±7.4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6.42±12.50)明显延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重型肝炎患者Plt(79.3±44.0vs 222.5±47.9)、血小板压积(0.08±0.04vs0.22±0.05)明显降低,但平均血小板体积(11.19±1.02vs9.89±0.90)增大;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水平(0.72±0.19)较正常对照组(0.59±0.16)增高.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减少,其形态学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显著不同;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增高可能是血小板功能缺陷的机制之一.

  • 深圳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作者:叶贤林;郑欣;杜鹏

    目的 了解深圳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B和C基因型及亚型的分布规律,研究不同毒株全基因序列进化关系.方法 对30例HBsAg(-)/HBV DNA(+)标本进行基本核心启动子/前C区(BCP/PC,295 bp)、HBV全基因(3 162 bp)巢式PCR扩增,PCR产物克隆后测序.2者均为阳性的5份标本合成3 215 bp长的全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HBVA~H基因型23株的全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基因型,将所属基因型B和C亚型再作系统进化树分析,以确定基因亚型.结果 获得5例全基因序列,4例为C型,1例为B型.分属于C2,C2,C2,C1和B2亚型.3例C2亚型与日本、马来西亚基因亚型的进化距离近,C1株与马来西亚和泰国2例携带者的病毒株进化距离近.B2株与印度尼西亚华裔基因亚型的病毒株进化距离近.结论 深圳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病毒基因亚型有C2,C1,B2,以C2亚型为主.

  • “血”联网:基于RFID技术在血液管理中的应用及思考

    作者:林杰;陈力平;宋艳红;肖立

    "血"联网从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延伸而来.2004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图书信息科技委员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将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列入图书馆的九大科技与议题,RFID技术已初步应用于我国的近40家图书馆管理工作,如国家图书馆、集美大学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RFID技术在血液管理方面的应用还比较少,国际输血协会信息技术工作委员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lood Transfusion Working Party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ISBT WPIT)于2006年成立RFID特别工作组(Task Force on RFID)研究RFID发展现状并起草RFID在输血医学应用推荐指南[1,2].本文通过借鉴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及其它领域应用的经验,结合临床血液管理实际提出我们关于RFID技术在血液管理应用上的一些思考.

  • 青岛地区创新型临床输血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王明民;孙森;冯智慧

    近几年来,"血荒"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无偿献血事业正面临着实施《献血法》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无偿献血工作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进一步扩大无偿献血宣传面、做好献血者服务等工作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抓好临床合理科学用血工作.青岛市连续7次获得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坚持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开源节流"工作,现将青岛地区临床输血现状及创新型管理模式报告如下.

  • 加强团体献血服务管理提升血液保障能力

    作者:熊恺轩;卢亮;鲍自谦;蓝欲晓;孙革

    深圳于1993年率先启动自愿无偿献血工作,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街头无偿献血模式,街头采血占无偿献血量的90%以上[1].然而近4年来,深圳临床用血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献血淡季(夏季和冬季),原有的街头无偿献血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临床用量.为了更好的作好血液保障,中心加强了团体献血服务的管理,从团体献血前中后的各项服务细节做起,不断的提高团体献血服务水平.

  • 开展互助献血工作的探索

    作者:李阿中;周华平;毛克秋;孟忠华

    随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日益增加等因素,近年我市与一些中大城市类似,出现了团队、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用血,血液供应由以往季节性偏紧,趋向于常态偏紧的状况,为了缓解临床供血压力,我中心于2010年1月开展互助献血工作,其作为无偿献血的一部分,在提供血源、缓解临床供血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互助献血 体会 思考
  • 温反应IgM抗-Lea致交叉配血困难1例

    作者:宿军;杨春晴;车玲玲;赵玲;李敏

    1病例简介患者,男,66岁,无输血史,2011年11月因发热、乏力入院,临床诊断为骨髓纤维化,贫血严重(Hb:35 g/L).为纠正贫血申请输血,输血科在交叉配血时发现主侧凝集,抗体筛选阳性,遂送检标本请求本站为其配血.经检验患者ABO血型为A型,Rh表现型为DCcEe型,Lewis血型为Le(a-b-);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阴性;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抗-Lea.选择A型不含Lea抗原的悬浮红细胞配合性输注,患者没有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贫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 罕见的Duffy血型系统抗-Fya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

    作者:许志远;苗天红

    Duffy血型系统有6个抗原,Fya和Fyb是其中常见的2个抗原,由于Fya在中国人群中属高频抗原,因此产生的抗-Fya并不常见,而由此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更为罕见.报告1名稀有血型Fy(a-b+)孕妇因输血产生抗-Fya并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本例报道在国内尚属首次.

  • 抗-Ce、抗-Jkb和抗-Fyb引起交叉配血困难1例

    作者:张烨;苗天红;刘亚庆;王颖;庄光艳;范道旺

    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多次输血史,2012年3月因宫内孕17周、重度贫血入院.患者Hb 52 g/L,需输血治疗,医院输血科输血前检查时抗体筛选阳性,遂送我室进行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本室血型血清学结果为:患者B型、DccEE、Jk(a+b-)、Fy(a+b-);抗体鉴定为抗-Ce、抗-Jkb、抗-Fyb.与539位B型RhD阳性献血者交叉配血相合1人,经检测献血者无C、e、Jkb、Fyb抗原,患者输血后无不良输血反应.

  • 多次宫内死胎史提前分娩与早期换血治疗复杂Rh血型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

    作者:彭磊文;朱凯;余林;凤婧;陈剑

    妊娠期间,由于母胎的ABO、Rh血型及其他血型的不合,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严重时可导致死胎或习惯性流产.在我国,Rh血型系统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仅次于ABO血型系统,以RhD血型不合引起的HDN为严重.在孕期如不能及早做出诊断,并积极采取预防治疗措施,可致宫内死胎、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或死亡[1].本院接收诊治1例5次宫内死胎史Rh(-)孕妇,在孕34 +6周时血浆中检出IgG性质抗-D,抗-C,抗-E,其中IgG抗-D效价达1 024,经提前分娩、早期为患儿进行换血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 罕见的抗-Kpa1例

    作者:于帅;于洋;汪德清

    1病例简介患者,女,汉族,78岁.本院2010年3月诊断为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病程6个月有余,曾多次输血,未见有输血反应发生.患者血型为B型,Rh(D)阳性.2010年1月13日入本院,于2010年8月5日临床申请红细胞悬液2U,输血前检查其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怀疑有ABO以外血型抗体.

  • DTT、2-Me对IgM抗体适中和反应条件及能力的探讨

    作者:张云;陈陆;王宏丽

    目的 探讨二硫苏糖醇(DTF)与二巯基乙醇(2-Me)对IgM抗体适中和反应条件及能力.方法 对已知效价的IgG抗-D血清(1∶64)和IgM抗-B血清(1∶ 128)进行效价测定,选择佳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临床试验标本处理后,做IgM抗-A(B)残留测定.结果 通过对比,选择37℃水浴30 min做为该试验佳反应条件;2-Me与DTT在常规试验方法与本研究所选试验条件对比,经x2检验(P >0.05) IgM抗体残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别通过30、60、90 min在37℃水浴及室温对IgM抗体进行中和,认为37℃水浴30 min中和血清IgM抗体效价明显下降,中和效果较为理想.DTT与2-Me中和IgM抗体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DTT可替代2-Me.

  • 2种不同血细胞分离机采集造血干细胞对供者血小板水平的影响

    作者:宋娜丽;陈敏;陈驰;黄姗;王世春;陆华

    目的 评价2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后,被采集者血小板的损失率.方法 外周血干细胞被采集者共64例,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32例,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32例,对采集前后血小板值使用多项目自动血球计数仪计数,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比较2组被采集者采集前、后及产品中的血小板数、损失量、损失率.结果 血细胞分离机COM.TEC与CS-3000plus相比,被采集者采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91.16±37.71)×109/L和(66.78±26.45)×109/L,血小板损失量分别为(145.66±114.39)×109和(226.89±201.11)×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M.TEC采集时损失血小板较多.2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前与采集后血小板值相比较的血小板损失量均小于采集后终产品中血小板的含量,提示体内对血小板迅速降低存在相应的应急机制.结论 血细胞分离机COM.TEC与CS-3000plus在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术中对被采集者的血小板的影响存在差异.

  • 钴-60和铯-137辐照对悬浮红细胞和机采血小板的影响

    作者:许安建;文帝武;陆颖;宋海婷;曾正华;范祖清

    目的 比较钴-60(60Co)和铯-137(137Cs)2种放射源辐照血液的效果和差异.方法 将红细胞和血小板分别按0、25(137Cs)和25Gy(60Co)分为3组,3份/组进行辐照,分析比较血液辐照前后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红细胞游离血白蛋白和回收率、血小板聚集率和回收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辐照均能有效灭活淋巴细胞,对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回收率以及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聚集率等的影响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第3~4d25 Gy(60Co)辐照组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25 Gy(137 Cs)组.结论 铯-137和钴-60放射源都具有较好的辐照效果,但铯-137优于钴-60放射源.

  • 献血者采前MCV、Hct、Plt与单采血小板采集效率关系探讨

    作者:王丽;朱阳泉;徐长根;孙伟萍;卢红娣;黄金娥;陈玮

    目的 探讨适合本地区1次采集2个治疗量血小板采前MCV、Hct、Plt指标.方法 以本站45名1次无偿捐献2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其采前外周血MCV、Hct、Plt和采后血小板制品的Plt,对采集血小板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 捐献者采前Plt≥200×109/L,Hct为0.40~0.45,MCV为86~90fl时,其2个治疗量血小板采集合格率分别为90.3%和88.9%.结论 血小板捐献者采前MCV为86~90 fl,Hct为0.40~ 0.45,Plt≥200×109/L范围时,可以1次采集2个治疗量血小板,经采集后观察未见不良反应.

  • 从Cohn氏组分Ⅰ+Ⅲ中粗提IgG的工艺条件优化

    作者:高建锋;邵玉娟;高亚朋;高超;菅长永;李斌;师秀梅;马山

    目的 对从Cohn氏组分Ⅰ+Ⅲ(即FⅠ+Ⅲ)中粗提IgG的工艺条件进行分步优化.方法 使用正交试验优化FⅠ+Ⅲ沉淀的溶解条件并通过比较辛酸沉淀后上清液的纯度和收率确定佳的辛酸加入量.结果 优工艺条件组合为:溶解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浓度为0.020 mol/L,pH4.5,溶解温度为4℃,溶解倍数为10倍,以及辛酸沉淀时按20 mL/L的量加入辛酸.结论 通过工艺条件的优化可得到具有较高收率和纯度的IgG粗品,有助于提高终制品的质量.

  • Hb和Hct作为红细胞输注评估指标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彭道波;周忠信;赖福才;郭叔珍

    目的 探讨Hb/Hct作为红细胞输注评估指标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和门诊红细胞输注患者的输血信息及相关Hb检测结果,分析内科患者不同Hb区间红细胞输注量和Hb改变情况,以及手术科室不同输血类型和儿科患者红细胞输注量与输注前Hb值和改变情况.结果 27 913例次有效输血申请,输血前Hb平均值手术科室患者高(85.23±20.23) g/L,儿科次之(83.60±21.13)g/L,内科低(68.16±16.22) g/L;80%以上内科患者输注前Hb< 80 g/L,且Hb越低,红细胞输注量随之略有增加;手术科室患者输注前Hb检测率仅为67.44%,且每例次输血申请中,红细胞输注量差异较多大,高量为78 U,低量为lU;非手术类输血Hb改变值明显高于手术类输血(含术中)(P<0.05).结论 Hb/Hct可作为红细胞输注适应证评估及输注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督导临床用血,但同时结合其他因素,如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失血量以及使用促造血细胞因子情况等,综合评判将更加全面、准确.

  • 红细胞贮存代谢对临床输血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作用研究

    作者:伍昌林;朱奕;李岚;党鑫堂;邵超鹏

    目的 研究贮存红细胞的代谢变化与临床输注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关系,为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119袋红细胞悬液中保存期3d的20袋,8d的25袋,15d的30袋,28 d的28袋,32 d的16袋;分别输注给119位外科手术患者,并分析它们输注的有效率;采用NO荧光探针技术检测不同保存期贮存红细胞中一氧化氮浓度,分别于输血前后,用硫代巴比妥法检测血清中MDA含量,氧化酶法检测SOD的活性.结果 随着红细胞制剂贮存期延长NO水平有持续下降的趋势(P<0.05);红细胞制剂输注有效率也随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贮存期28、32 d的红细胞悬液,输血后3h,患者血浆MDA水平上升,SOD水平下降,与输血前相比2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输血后24h,MDA水平与输血前相比虽有增加,但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贮存期为3、8、15 d的红细胞悬液,输血3h、24h后,血浆内SOD与MDA与输血前水平相当,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随着保存期的延长,贮存红细胞悬液中一氧化氮浓度明显下降,并与临床输注的有效性相关,同时红细胞贮存代谢物可能对患者输血会造成暂时性氧化应激损伤.

  • 绵阳市献血者抗-HIV筛查与确证结果分析

    作者:范文成;汪学纯;贾曙光;张宁宁;涂林;胡运鸿;陈素琼

    目的 分析HIV在献血者中的检测以及确证阳性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对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56 922人份抗-HIV筛查与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6 922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抗-HIV初筛阳性标本253份,WB法确认阳性36份,5份不确定.结论 建立起1支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征询,使用灵敏度高的检测试剂和方法,从而达到保证血液质量与安全.

  • 自体输血的成本效益分析

    作者:吴祥;周跃峰;童世杰;周剑峰;张连俊;王琳琳;曹云飞

    自20世纪80年代起,艾滋病和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经血传播问题,使自体输血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异体输血的重要替代手段[1,2].但随着血源安全措施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经异体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已显著下降,而自体输血在实施过程中则需增加额外的费用支出,并存在潜在的细菌污染等风险,这使得近10余年来对于自体输血临床应用价值的争议日趋激烈[3,4].鉴于成本效益分析是1种比较客观和准确的临床应用价值评判手段,我们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自体输血成本效益分析方面的研究报道.

  • 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李忠俊;相丽欣;叶兴德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1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许多不同的组织,如骨、软骨、脂肪、内皮、肌肉、神经和上皮组织等.MSCs可以从成体多种组织获得,分离方法简便,体外培养方便,便于自体移植、外源基因转染及表达调控等,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及组织再生及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血液可经输血传播感染标志物检测要求变化之习得

    作者:郭永建

    卫生部新近公布了一系列血液技术规程和标准[1-3],对血液技术要求做了较大调整和改进,其中以血液检测要求的变化尤为明显.现将对有关血液可经输血传播感染标志物检测一些新要求的习得与血站同仁共享.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1血液可经输血传播感染标志物2次检测要求的由来原《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01)在"1范围"中规定:"本标准规定了献血者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的项目和要求".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良

    作者:叶兴德;冉茜;邓小军;相丽欣;肖燕妮;李忠俊

    目的 改良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方法 采用含体积比为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体系,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贴壁细胞,流式检测该细胞表面标志物,体外诱导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并鉴定该细胞的多项分化能力,集落克隆形成和MTT试验检测该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能力,并分别与经典的Dexter长期培养体系比较.结果 采用改良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出具有塑料底物粘附性的细胞,目的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CD14、CD34、CD45,高表达CD73、CD90、CD105;体外成功诱导脂肪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分化;Dexter-LTC体系培养的集落个数(为8.0±1.0)个、单个集落细胞数为(59.2±8.2)个,改良法培养的集落个数为(11.3±1.53)个、单个集落中细胞数为(66.5±14.4)个(P<0.05);在Dexter-LTC培养体系下,BMSCs于培养d10进入对数生长期、d19进入平台期,改良法培养BMSCs d4进入对数生长期、d15进入平台期.结论 成功建立了改良的HB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且该方法培养的HBMSCs体外扩增速度、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明显改善.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肖燕妮;张曦;刘耀;张根玲;曾钰竹;苗莹莹;李忠俊

    目的 研究联合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组为联合移植的病例7例,对照组为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例8例,通过分别观察每名患者的血小板重建时间、白细胞重建时间、住层流病房时间以及移植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感染情况、GVHD发生率以及1年存活率来进行统计分析,判断2组的移植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例血小板重建平均时间分别为8.714、19.500 d,P<0.01;粒系重建平均时间分别为12.143、19.500 d,P<0.05;住层流病房平均时间分别为23.857、36.750 d,P<0.01;感染发生率分别分别为28.57%、62.50%;GVHD发生率为0、37.50%;一年内死亡率分别为0、12.5%.结论 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归巢、发育、分化、成熟以及移植后的造血重建都有促进的作用,有助于减少移植后患者的感染率、GVHD发生率及死亡率,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一步大跨越.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GVHD的效果(附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GVHD的治疗)

    作者:肖燕妮;张曦;刘耀;张根玲;曾钰竹;苗莹莹;李忠俊

    目的 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异基因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例髓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GVHD治疗情况,经常规抗GVHD药物治疗无效后,均行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观察GVHD相关症状的恢复、再发及生存等指标.结果 其中2例经UCMSCs治疗疗效良好,生存至今,无再发GVHD;2例治疗后好转,但数月后复发,再次UCMSCs治疗后好转;1例无效,再次输注UCMSCs,无效死亡.结论 输注UCMSCs对GVHD治疗有效.

中国输血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