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

中国输血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중국수혈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49X
  • 国内刊号: 51-13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王憬惺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2010~2011年广州献血人群HIV-1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李玉笑;肖韶英;黄伯泉;田也;杜荣松;汪传喜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对广州地区581656例无偿献血者标本用2个不同厂家的ELISA法试剂同时检测抗-HIV,双试剂阳性者送广州市疾控中心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认,从WB法阳性的献血者的血浆中提取核酸,用RT-PCR进行gag区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并进行基因分型,用spss16.0软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ELISA法抗-HIV双试剂阳性133例(0.023%,133/581 656),WB法检测120例HIV-1抗体阳性(0.021%,120/581 656),不确定13例,120例WB法阳性的献血者中有6种亚型:CRF01-AE重组亚型51例;CRF07-BC重组亚型32例;CRF08-BC重组亚型15例;01B型16例;B'型6例,通过异性性传播组的阳性率高于其他途径传播组,男性组高于女性组,外地身份证的献血者高于广州市身份证者,首次献血者高于再次献血者,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高于其他组,年龄26~35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本地区献血人群中HIV-1感染者以外地男性青壮年为主,主要通过性传播.

  • 河北汉族人群Duffy血型系统抗原频率调查

    作者:刘敬闪;任静;赵倩;田亚娟;张虹;苏曼;何路军

    目的 了解河北汉族人群Duffy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建立河北汉族人群稀有血型抗原初步资料,解决抗-Fya等稀有血型抗体患者的用血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无血缘关系的河北汉族健康人群血样5mL(EDTA抗凝),采用抗球蛋白检测卡法,按照说明书进行献血者Fya、Fyb抗原检测,对于检测出的Fya阴性标本,采用SSP法进一步确认抗原基因状况.结果 在1 901份献血者标本中Fya+b+ 233例(12.26%),Fyab-1 663例(87.48%),Fya-b5例(0.26%),未检测出Fya-b-标本.Fya基因频率为0.936 1,Fyb基因频率为0.063 9.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观察值与预期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3 2,P>0.05),河北汉族人群中Duffy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 在河北汉族人群中Fya阴性表型分布很低,一旦患者产生抗-Fya,通过随机筛查试验找到相合的供者非常困难,严重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实验室有必要建立Fya阴性献血者资料库,以便及时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血液成分.

  • 苏州市无偿献血者的献血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作者:徐军;宋巧枝;王明元;章品;田丰;魏琼书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的献血服务需求,旨在为提升献血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2012年5月~7月苏州中心血站和献血屋的无偿献血者服务需求情况以及具体的期望进行调查.结果 献血服务需求:沟通>采血技术>献血时间和地点>环境布置等.在献血服务时间方面,527 (92.8%)名无偿献血者认为献血点开放时间08:15~17:00;535 (94.2%)名无偿献血者认为献血工作人员有必要在工作中微笑服务;在献血服务环境方面,536 (94.4%)名无偿献血者认为应按照献血流程划分区域,如:采血区、体检区、等候区等.在献血纪念品方面,262(46.1%)名无偿献血者喜欢实物类纪念品,其中214(37.7%)名无偿献血者希望实物类纪念品上印有无偿献血标识.结论 提升献血服务水平需要考虑无偿献血者的期望因素、献血服务人员(即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的绩效因素、献血服务的情感因素以及献血环境等因素.

  • 2009~2012年北京市互助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夏红英;任芙蓉;石丽萍;龚晓燕;陈立;冯博

    目的 了解北京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互助献血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健康征询提供事实依据.方法 用2种不同生产厂家的HIV抗体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标本做HIV抗体筛查,初筛阳性反应的血液标本送北京市艾滋病确认中心实验室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证.WB阳性者判定为HIV感染者.结果 互助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平均为10万分之51.62(31/60 052),高于同期非互助献血的无偿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10万分之24.60(268/1 089 613);互助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由2010年的10万分之26.21(1/3816)快速上升至2012年的61.99/10万(22/35 489)而同期非互助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由2010年的21.05/10万(63/299 304)上升至2012年的36.10/10万(86/238 212).结论 北京市互助献血人群中HIV感染人数急剧增加,应加强互助献血人群的管理.

  • 2010~2012年南宁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邱昌文

    目的 了解2010~2012年南宁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及感染人群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南宁地区2010年1月~2012年12月342 843人份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2次ELISA检测,并将反应性标本送南宁市CDC做确证实验.结果 无偿献血者抗-HIV确证阳性129例,平均感染率为0.038%,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分布以26~35岁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感染率高;初中及以下学历的HIV感染率远高于其他人群;男性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南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HIV感染率远高于国内其他一些地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从学生、医务工作者等低危人群中招募无偿献血者,做好对献血者的健康征询和核查等工作,选用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试剂,开展核酸检测等措施,确保血液安全.

  •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献血者血清学检测调查分析

    作者:李芳文;张吉平;Andrea;王世文;鄢卫东;孙盛德;Pierre;Patrick

    目的 了解马国献血人群的4项检测情况,探讨其临床输血安全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献血者血清学检测指标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共有献血者3 090名,HBsAg阳性率为3.01%,抗-HCV阳性率为1.91%,梅毒阳性率为0.87%,抗-HIV阳性率为0.36%,不合格率为5.99%.结论 本地区献血者HBsAg明显低于中国人群10%的阳性率,抗-HCV明显低于约3%的感染率,艾滋病几乎每300名献血中就有1例抗-HIV阳性,远远高于南非和中国部分地区抗-HIV阳性率.

  • 瑶族无偿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研究

    作者:刘运保;梁伟文;喻红玲;虢娟;邓凯航;林雪珍

    目的 了解广东瑶族无偿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液中抗-HPVB19 IgG,并用PCR法对部分血样进行HPV B19 DNA检测.结果 376名瑶族无偿献血者检出HPV B19 IgG阳性110例,阳性率29.26%,男、女阳性率分别为28.87%和29.67%.147例标本检出HPV B19 DNA 10例,阳性率6.80%,男、女HPV B19 DNA阳性率分别为6.58%和7.04%.42例HPV B19 IgG阳性血液中HPV B19 DNA阳性率9.52%,105例HPV B19 IgG阴性血液中HPV B19 DNA阳性率5.71%,HPV B19 IgG阳性标本与阴性标本中HPVB19 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瑶族无偿献血者存在较高HPV B19既往感染.

  • 东莞市中心血站机采献血人群结构特点分析

    作者:曾雅静;麦伟珍;莫心南

    目的 了解东莞市机采血小板捐献者人群结构的特点,并针对其制定相应的措施,为招募及保留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本血站唐山计算机软件,对2010 ~2012年机采血小板人群的一般情况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 ~2012年共有机采献血者7 668人次.其中男性7 169人,占93.5%,女性499人,占6.5%.汉族7 286人,占95%,其他民族386人,占5%;职业中以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有3 102人,占40.4%;学历中以高中及中专人数为3 410,占比例较高,占44.4%.献血年龄集中在25 ~45岁的阶段,外来人口占82.2%.结论 东莞市献血人群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献血者以男性较多,学历以高中及初中较多.而本地户籍人口,女性人群,高校大学生以及高学历人群献血率较低,需要有针对性加强宣传招募,提高人口献血率,保证充足的血液供应.

  • 嘉峪关市暂缓献血原因分析及回归献血招募策略的探讨

    作者:王英;李改军

    目的 分析献血者暂缓献血的原因,找出相应招募策略,使暂缓献血者回归献血并保留成为固定献血者.方法 对嘉峪关市2008~ 2012年暂缓献血者1 611人的暂缓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暂缓献血的原因主要以日常生活饮食不规律和缺乏献血常识为主,重复献血者的暂缓几率明显低于初次献血者,而其回归献血率明显高于初次暂缓献血者.结论 要采取有效的献血者招募和保留策略,做好暂缓献血者的联系和管理工作,使其回归到献血队伍中来.

  • 乌鲁木齐市团体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冯燕玲;周吉霞;陈羽;张洪斌

    目的 分析影响乌鲁木齐市(乌市)团体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行为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干预问卷调查表》,调查2011年8月乌市团体无偿献血(已献血)者801人,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献血知识了解情况、献血动机、献血过程感受、献血意愿等,对调查所获数据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乌市团体无偿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为27.22%(218/801),影响团体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因素依次为性别、文化程度、干预方式、献血知识了解情况、献血意愿.结论 了解影响团体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行为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于招募、保留团体无偿献血者大有助益.

  • 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状况分析及预防策略

    作者:曹晓莉;肖进;彭鹏;朱珠;赵静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有针对性采取措施避免经血传播的HIV风险,确保血液质量和安全.方法 抗-HIV血液初复检检测采用ELISA方法,2012年6月起增加NAT检测;抗-HIV阳性确认实验采用免疫印迹法(wB);感染率的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 2005~2012年西安地区抗-HIV感染率为1.85/万,各年间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18 ~30岁人群高于其他年龄段;以自由职业为主结论 加强艾滋病预防和传播途径相关知识宣传;加大对咨询医师征询技巧培训;建立一支固定献血者队伍;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血液冷链监控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李浩孺;王海红;傅海军;陆汉权;邹亚峰;金秀国

    目的 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用于血液冷链的监控.方法 利用RFID技术记录血液运输和存储的温度并传回服务器,实时监控血液冷链.结果 RFID技术能够实时记录血液运输和存储温度,获取完整的血液运输和保存的冷链信息.结论 通过RFID技术能够实时监控血液的运输和存储温度,确定血液是否被安全保存,为判断血液保存是否合格、是否具备退血条件提供全程可控的信息.

  • 平凉市中心血站利用献血车开展机采血小板工作的效果评价

    作者:常彩业;翟淑萍;秦辉;胡小艳;田玺

    目的 探讨利用献血车开展血小板采集工作的优势,以确保临床血小板供应.方法 实行规范化、人性化服务,提高采集水平,开展血小板知识的讲解和机采献血者档案的建立等.结果 本血站自2012年9月利用献血车开展机采血小板工作以来,采集量为328 U,去年同期为139 U,同比增加136%.机采捐献者人数不断增加,从204人增加到414人.结论 机采血小板工作在采血车上开展直观、方便、且便于招募,更有利于建立1支固定的机采猷血者队伍.

    关键词: 献血车 机采血小板
  • 血液制品企业血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谭伟中;姚振斐;费哲颖;季伟民

    目的 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对原料血浆从献浆者招募到投产全过程监控实施血源信息化管理,以实现对单采血浆站管控,确保血液制品安全.方法 建立一套安全,高效,稳定和实用的,包含浆站和企业不同业务流程的血源管理系统.结果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血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经过5年半的应用,历经近200万人次采浆运转,实现了从浆站的献浆者招募、血样初检、血浆采集、血浆贮存、厂家的血浆验收、血样复检、检疫期管理、直至血浆投产全过程的管控,确保了原料血浆的质量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性.结论 系统满足企业对原料血浆的管控,促进浆站与企业管理的提升,通过功能扩展,还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 “4·20”芦山地震后血液应急保障措施分析

    作者:夏颜;喻琼;李浩;陈筱云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由于地震等灾害的突发性以及不确定性,造成地震期间采供血工作与常规不同.如何根据灾害期间采供血工作的特点,在保障血液供给的同时保障血液质量,是每1个采供血机构应该关注的问题.雅安市中心血站在“4.20”芦山地震期间通过加强采供血过程控制、关键设备的质量控制、应急供血的质量控制等工作,对应急状况下血液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如何监管灾区医疗队所带血液的建议,为采供血机构今后的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地震 血液 质量 保障
  • 运用情景模拟对输血护理安全进行考核的结果分析

    作者:田胜男;赵滨;张丽华;宁晓辉

    目的 探讨输血安全的护理环节管理,降低输血风险.方法 通过情景模拟考核护士输血,对护理输血安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结果 成分血输注时间不准确、输血反应后未通知输血科、未床边双人核对此3项占护理输血不安全因素的79.69%.成分血输注时间不准确、未床边双人核对、输血过程中添加药物的风险等级高.结论 输血安全的护理环节存在很大隐患,管理者应加强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规范输血流程.

    关键词: 输血安全 护理
  • 拉萨市区无偿献血工作面对的困难与对策浅析

    作者:刘华;次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西藏的大力援助,西藏的采供血工作于2005年从有偿献血直接过渡到自愿无偿献血,在8年的时间里从无偿献血0人次到目前的35 000多人次,填补了西藏历史上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的空白,保障了临床血液的安全治疗.然而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文化历史等因素对采供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导致西藏的采供血事业发展与内地产生了较大的差距.为此我们呼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强了宣传力度;充分接洽与澳大利亚卫生能力支持项目的合作关系,得到了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大力支持,为快速推进拉萨市无偿献血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西藏 采供血 献血者
  • 血液紧缺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作者:罗梅;朱德华;罗旭;陈博;许敏;李景波

    目的 分析血液紧缺原因,构建血液紧缺指标因素体系.方法 在文献检索和对临床机构与采供血机构权威专家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形成目标树图,然后根据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出各指标相对判断权重.运用群组决策的思想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拟定1套血液紧缺因素指标体系.结果 分别计算出了27位专家的权威权重和层次总排序合成权重,其中相对其他指标重要性更加突出的一级指标:采供血机构(权重0.261 0);二级指标:对献血者团队的促进(权重0.0903);三级指标:加强献血者团队延续性,提高其后续动力(权重0.032 2).结论 构建了1个微观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血液紧缺因素综合评价体系,据此得出专家对于血液紧缺因素指标的重要性评价,为解决血液紧缺提供了依据.

  • 患儿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后影响交叉配血4例

    作者:章文;吴跃平;陈运生;蒋一红;刘新刚;杨静

    目的 分析儿科患者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后对交叉配血的影响.方法 应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血型、交叉配血、直接、间接抗球试验、放散试验.结果 A型和AB型患者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后血清中都检测到了抗-A,交叉配血主次交叉不合,不同厂家的IVIG中抗-A含量都较高,高可达1∶512.结论 IGVG血型抗体可引起患者溶血、干扰临床交叉配血试验.

  • 1例B(A)02鉴定报告

    作者:王慧;章旭;张坤莲;李剑平

    目的 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一例特殊血型进行鉴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试验,并根据需要追加红细胞与抗血清吸收放散试验和血浆中血型物质检测.并利用PCR-SSP方法来检测其ABO基因及进行人红细胞ABO cisAB与B(A)血型基因分型检测,同时对D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在该患者体内发现B(A)02基因,且血清学有相应的反应格局.结论 对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可以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辅助验证.

  • 血液筛查抗-HIV检验试剂质量相关参数分析

    作者:徐研;张小英;高加良

    目的 对国产的5种抗-HIV检测试剂进行质量比较.方法 采用抗-HIV质控血清盘、标准浓度为2NCU/mL的质控血清及常规的血液样品对5种国产的ELISA试剂进行灵敏度、特异性、精密性、低检测限、板间变异系数及反应模式的均一性等参数分析.结果 抗-HIV的ELISA检测试剂质量参数存在差异;常规血液样品S/CO结果分布显示反应模式的均一性有差别.结论 血液筛查实验室对抗-HIV ELISA试剂的选择,应该在参照参考品的考核结果的同时,结合试剂盒本底均一性等综合因素进行.

  • 1种血红蛋白检测分析仪筛查献血者Hb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彭明喜;郝秀芳;汤晓娴

    目的 探讨应用HemoCue(R) Hb201对无偿献血者作Hb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对100例献血者手指末梢血样本及5例贫血住院患者EDTA抗凝静脉血样本,分别用硫酸铜比重法、HemoCue(R) Hb201及血细胞计数仪(KX-21)检测Hb.对比分析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 HemoCue(R) Hb201检测结果与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结果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25.78、P>0.05),不同血样对结果无影响.批内精密度HemoCue(R) Hb201为0.68、KX-21为0.60.硫酸铜比重法和血细胞计数仪测定结果比对:合格符合率97.8%,不合格符合率83.3%.检测中3例献血者HemoCue(R) Hb201和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均合格硫酸铜法检测为不合格,而另外l例则相反.结论 HemoCue(R) Hb201分析仪检测迅速、批内精密度高,能准确定量献血者献血前Hb,为选择单次献血量提供依据,避免了硫酸铜比重法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且易于操作适合于流动采血车等各种采血环境.

  • 不规则抗体检测在预测Non-ABO-HDN中的作用

    作者:华敏玉;姜建;洪俊

    目的 评价孕妇血浆中不规则抗体检查在非ABO新生儿溶血病(Non-ABO-HDN)早期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抗球蛋白试验对3 493例孕妇血浆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阳性者迸一步鉴定其特异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1l例,阳性率为0.31%,其中IgG抗-M 3例(27.3%)、IgM抗-M 2例(18.2%)、IgG抗-D 5例(45.4%)、IgG抗-E 1例(9.1%).11例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中,l例孕妇随防脱落,6例HDN检测阳性,阳性预测值为60%(6/10).结论 孕妇血浆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助于Non-ABO-HDN的早期预测,从而对预防和及时治疗核黄疸等严重并发症有具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HDN
  • 2种体系在单亲亲权鉴定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朱远雁;沈钢;刘光箭;强文;邹洁;尹建平

    目的 分析比较Identifiler与Sinofiler 2种体系在单亲亲权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helex-100法提取全血基因组,采用Identifiler和Sinofiler2种体系对15个STR基因座进行检测,判定基因型,计算其父权指数(PI)值与累计父权指数(CPI)值,根据亲子鉴定判断标准判定结果.结果 Identifiler体系检测126例单亲亲权鉴定案例,其中75例CPI≥10 000,30例CPI< 10 000,2例出现单基因座突变;19例排除亲权关系,排除位点均≥4;Sinofiler体系共检测114例单亲亲权鉴定案例,其中82例CPI≥10000,12例CPI< 10 000,l例出现单基因座突变;19例排除亲权关系,2例排除位点为3个,17例排除位点≥4.结论 2种体系单独应用于单亲亲权鉴定均存在局限性.

  • 超滤膜孔径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生产效率、收率和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

    作者:王炳;张伟;李剑;冯仁平;张良;倪永碧;樊齐操

    目的 探索2种不同分子截留量(30kD和50kD)的超滤膜超滤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后对生产效率、产品收率、原液及成品主要质量指标(微生物限度、纯度、pH值和分子大小分布)的影响.方法 使用30kD和50kD的超滤膜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原液进行超滤,比较其生产效率、产品收率、原液和成品的主要质量指标(微生物限度、纯度、pH值和分子大小分布).结果 使用50kD的超滤膜与使用30kD的超滤膜超滤后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原液中的微生物限度明显降低(P<0.01),使用50kD的超滤膜与使用30kD的超滤膜超滤后原液的收率、纯度、pH值和分子大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2者比较,使用50kD的超滤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液中的微生物限度,且不影响静注入免疫球蛋白原液及成品的收率、纯度、pH值和分子大小分布.

  • 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HPA1~17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乔艳辉;杜平;吐尔洪·克维尔;何智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地区献血者HPA1 ~17基因多态性.方法 采用PCR-SSP方法对605名无血缘关系的无偿献血者进行HPA1~17系统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并与不同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每份标本均表达出HPA-a基因的1a~17a基因;仅表达HPA-b基因中的1b~6b和15b;HPA7a ~14a、16a、17a呈单态性;对于HPA-1、-2、4、-5、石主要以aa纯合子表达为多;在HPA1~17中,具有高杂合度的是HPA-15,基因型HPA15a/15a、HPA15a/15b、HPA15b/15b频率分别是0.2760、0.5438、0.1802,其次是HPA-3,基因型HPA3a/3a、HPA3a/3b、HPA3b/3b频率分别是0.3471、0.4760、0.1769.经x2检验,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结论 乌鲁木齐地区HPA基因分布具有自身特点,其中HPA-15和HPA-3抗原不配合率较高.同时在此次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乌鲁木齐地区已知HPA基因型血小板供者数据库.

  • 无偿献血人群中已育女性HLA抗体筛查及特异性分析

    作者:陈大伟;夏文杰;叶欣;邓晶;丁浩强;李辉;陈扬凯;邵媛;刘静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已育女性献血者中HLA-Ⅰ和Ⅱ类抗体的分布和特异性,评估这类献血者血液及其成分所含HLA抗体引起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方法 随机收集广州地区已育女性献血者标本343(人)份、未育女性献血者标本140(人)份,利用Lifecodes LifeScreen Deluxe(LMX)筛查标本的HLA抗体,阳性者再分别利用LIFECODES LSATMClass Ⅰ和LIFECODES LSATMClassⅡ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 广州地区已育女性献血者中,抗-HLA阳性率25.07% (86/343),而未育女性献血者中抗-HLA阳性率3.57% (5/140) (P <0.05).已育女性献血者中HLA-Ⅰ类抗体出现频率较高的分别是抗-A* 11 28.8% (17/59)、抗-B* 07 42.4% (25/59)和抗-Cw* 07 20.3%(12/59),HLA-Ⅱ类抗体出现频率高者是抗-DRB1 *04 40.4% (19/47).结论 已育女性献血者HLA抗体出现的频率较高,这类献血者的血浆和单采血小板用于临床后势必增加HLA同种免疫反应的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 HBsAg/TP联检试纸条用于采血前初筛的效果评价

    作者:孟毓;岳献荣;赵新艳;任红霞;张艳梅

    目的 对本血站无偿献血者采血前进行HBsAg/TP胶体金联检试纸条初筛,评价HBsAg/TP联检试纸条用于采血前初筛的效果.方法 2012年4~8月无偿鼓血者采血前进行Hb、ALT和HBsAg胶体金试纸条初筛,合格后采集血液;2013年4~8月无偿献血者采血前进行Hb、ALT和HBsAg/TP胶体金联检试纸条初筛,合格后采集血液.对2年同期抗-TP、HBsAg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4~8月无偿献血者抗-TP不合格率为0.20%,HBsAg不合格率为0.25%;2013年4~8月使用HBsAg/TP胶体金联检试纸条初筛后无偿献血者抗-TP不合格率为0.04%,HBsAg不合格率为0.20%.结论 HBsAg/TP胶体金联检试纸条在检测HBsAg和抗-TP方面均优于单检试纸条,降低了血液因抗-TP、HBsAg有反应性造成的报废率.

  • 纯合子红细胞抗原在鉴定低效价抗体中的应用

    作者:马红丽;王志红;李小峰

    目的 探讨纯合子红细胞抗原在低效价不规则抗体鉴定中的意义.方法 针对有剂量效应的不规则抗体(抗-D、抗-E、抗-c、抗-C),制备相应的纯合子红细胞和杂合子红细胞,以盐水法、凝聚胺法、抗球蛋白试验,分别鉴定待测血清标本中相应抗体效价,观察各自的效价评分.结果 与杂合子组相比,纯合子组抗球蛋白试验的效价评分轻度升高,凝聚胺试验的效价评分显著升高.结论 纯合子红细胞能有效鉴定低效价不规则抗体,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葡萄糖酸钙对多次男性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影响的研究

    作者:孙革;熊恺轩;田怡;余枝容;陈丽萍

    目的 了解口服葡萄糖酸钙对男性多次机采献血者机采中血清钙、磷和甲状旁腺素(PTH)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男性多次机采献血者56例,随机的分为3组:未补钙组,补钙1组(采中少量多次口服葡萄糖酸钙),补钙2组(采前10 min口服葡萄糖酸钙),检测献血者机采前(0 min)、中(30 min)、后(60 min)血清钙、磷和PTH含量.结果 补钙2组与未补钙组比较,机采中血清钙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钙1组和补钙2组与未补钙组比较,采集后血清PTH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服葡萄糖酸钙能有效稳定机采中血清钙,PTH的波动,献机采前10 min口服葡萄糖酸钙是值得推荐的.

  • 大连市血液中心HBsAg阴性献血者HBV感染的确认与HBV核酸检出效率的评估

    作者:安万新;邓雪莲;梁晓华;臧亮;王东;陈辉;高慧卉;刘颖

    目的 通过对HBsAg阴性献血者的HBV感染及感染类别的确认来评估HBV核酸检出的效率.方法 对2010年12月2日~2013年4月30日献血者血液标本同时进行血清学(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谷丙转氨酶和血型)和HBV/HCV/HIV3联核酸筛查,单纯核酸反应性标本需鉴别.依据跟踪或回溯检测的血清学变化确定HBV感染者及其感染类别.结果 共筛查117 427名献血者合计152 739份血液标本,核酸联检初次反应性标本193份.确定HBsAg(-)的HBV感染献血者94名,其中窗口期5名,一过性感染15名,OBI 51名.核酸检测假阳性率占初次反应性标本的50.3%.HBsAg(-)献血人群中窗口期、一过性感染和OBI的流行率分别为6.0/10万、18.9/10万和55.3/10万.结论 核酸检测对于提高献血者HBV感染的检出有着重要的作用;OBI在HBV总检出中占比远高于一过性HBV感染及窗口期感染;HBV核酸检测存在相当比例的假阳性;多次重复检测有利于假阳性的排除;为保证血液安全,核酸检测初次反应性的血液应报废,而假阳性的献血者需再评估.

  •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

    作者:丁慧慧;单桂秋;李艳辉;丘金浪;马静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常规变化,把握献血者筛选,保障捐献者安全.方法 在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中选择31名作为观察组,对当天捐献血小板前与机采血小板后< 10 min以及采集后7d的血常规进行比较,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集前RBC、WBC、Hb、Hct、Plt明显高于采集后10min,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前与采集后7d血常规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献血者按规定捐献机采血小板,采集后一周相关血常规指标基本恢复,不仅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

  • ALT异常献血者隐匿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

    作者:林红;朱绍汶;陈显;陈妍;王静;刘衍春;孙俊;黄成垠

    目的 了解献血者中隐匿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OCI)情况;ALT是否对OCI献血者有筛查作用.方法 从2012年9~12月血液常规筛查单纯ALT异常(ALT >40 U/L,核酸检测阴性)献血者血样中随机抽取其中113例(女性7名)作为实验组,并抽取同样数量的合格献血者做对照组.用Ficoll(R)分离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Trazol(R)提取总RNA,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扩增检测PBMCs中的HCV RNA.结果 实验组中共检出9例(7.96%)PBMCs HCV RNA阳性,其中女性3例,男性6例;对照组未检出.结论 ALT异常献血者中存在隐匿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且女性高于男性,ALT对OCI献血者的筛查有一定意义.

  • Rh缺失型D-基因检测及家系成员D抗原、Rh17抗原定量分析

    作者:张秀铮;张韦;王守燕;王静

    目的 分析Rh缺失型D-个体基因序列及家系成员D抗原、Rh17抗原数量,探讨Rh缺失型D-遗传机制和鉴定.方法 采用PCR-SSP技术进行RHCE基因检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表面D抗原、Rh17抗原数量.结果 Rh缺失型D-个体1和10外显子为RHCE基因序列,2、3、6、7、8、9外显子变为RHD基因序列,4、5外显子未检测到.先证者及父母、女儿D抗原表达量超出正常1~2倍,其弟、妹、丈夫表达正常;先证者不表达Rh17抗原,其他家系成员Rh17抗原表达量有差异.结论 Rh缺失型D-个体由父母各携带的1条D-染色体遗传而呈现的表型,D抗原的定量测定有利于杂合子的判定,Rh17抗原的测定可用于D-和D.血型的鉴别.

  • 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分析及处理

    作者:朱伟彦;孔存权;梁玉

    目的 分析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区分非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和有意义的同种抗体,指导临床用血.方法 使用微柱凝胶卡进行不规则抗体实验,对阳性标本进行自身对照及抗体特异性检测,对自身对照阳性标本进行自身吸收放散处理后检测.结果 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36%,Rh血型系统抗体占65.71%,13例自身对照阳性经自身吸收放散后证实2例自身抗体、同种抗体同时存在,3例只存在同种抗体,8例非特异性抗体.结论 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原因复杂,与患者疾病、输血史都有很大关系,自身对照阳性并非完全是非特异性抗体,需要进一步实验,保证输血安全.

  • 手术患者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对r-TEG所示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雪;黄宇光;虞雪融

    目的 凝血功能对手术患者是十分重要的指标,患者的个体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等均可能对凝血功能产生影响.以往凝血功能与患者一般情况的研究结果多参考传统凝血功能检测(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CCT)及普通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快速血栓弹力图(rapid-thrombelastography,r-TEG)相比前两者存在诸多优点,但其在临床凝血功能监测及指导输血方面的研究尚十分欠缺.方法 选择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2月~2013年4月行择期经单鼻蝶入路鞍区占位病变切除术或开颅颅内病变切除术的患者,记录一般情况及术前r-TEG及CCT检测结果.数据收集完成后对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与r-TEG及CCT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根据入选标准共纳入185名患者.患者年龄与α、FBG呈正相关,与ACT、K呈负相关;患者BMI与α、MA、FBG呈正相关,与K、PT、INR呈负相关;女性患者K值较短,α、MA较大,Plt水平较高(以上均有P<0.05).分析中患者体重及吸烟史与r-TEG及CCT各指标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 高龄、女性及高BMI手术患者呈现相对高凝状态,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可以在r-TEG及CCT指标中得以一致的体现.

  • 107例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维娜;邢志勇;李玉龙;王燕莉

    目的 调查分析107例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探讨有效降低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技术措施.方法 对2008年7月~2012年12月武威市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3 767名患者,发生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10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 107例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中,男、女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的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无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P<0.05);3种血液成分的比较中,血浆引起的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明显高于红细胞和机采血小板(P<0.05),血浆以过敏反应为主,红细胞和机采血小板分别以发热反应和血小板输注无效为主.结论 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及输血新技术、新方法(非传染性输血反应3步分析诊断法)的应用,可有效降低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的发生.

  • 小肠移植患者ABO血型不合抗体效价监测(附1例报告)

    作者:夏爱军;张献清;胡兴斌;南敏;陈晨;张秋会;陈要臻

    目的 观察ABO血型不合小肠移植前后的变化,随时采取治疗措施降低抗体效价.方法 术前2周开始对受者进行IgM、IgG抗-B效价检测,移植前d9开始进行血浆置换,隔天1次,共置换4次,每次置换前后对抗体效价进行检测.结果 经4次血浆置换后,术前IgM抗-B效价由128降至1,IgG抗-B效价由16降至0,术后配合免疫抑制剂治疗,IgM抗-B效价持续≤2,IgG抗-B效价均为0,未发生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结论 血型不合的小肠移植,手术前后监测抗体效价,特别是手术前抗体效价尽可能地降至1,对降低移植术后超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控制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

  • 孕期效价变化的连续监测及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各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咏梅;刘和录;何亚;陈望;林洁;余素燕;李娴

    目的 观察0型孕妇产前及孕期IgG抗-A(B)效价水平变化,分析其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对产下的新生儿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各项指标与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关联.方法 采用抗球蛋白检测卡初检夫妻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IgG抗-A(B)效价,并对其中初检效价≥64的孕妇跟踪其孕期血型抗体效价变化情况(初检约在25孕周左右,复检在初检后约1月1次效价检测直至生产),产下的新生儿取静脉血进行5项试验:ABO血型、Rh血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热放散试验.结果 初检1 563份血清中IgG抗-A(B)效价≥64者846例,异常检出率为54.13%(846/1 563);其中A型丈夫效价≥64检出423例,异常检出率为51.84% (423/816);B型丈夫效价≥64检出319例,异常检出率为55.96%(319/570);AB型丈夫效价≥64检出104例,异常检出率为58.76% (104/177).初检结果与HDN相关性分别为:效价≥64组为14.89%,≥128组为59.72%.末次效价与HDN生成相关性分别为:效价≥64组为30.80%,≥128组为67.02%.末/初效价比≤1:1组、2∶1组、4∶1组、8∶1组分别为770、55、19、2例,实验室诊断HDN阳性分别为66、36、18、2例,有黄疸、贫血分别为48、32、18、2例.跟踪846例孕妇所产新生儿中,A型、B型、O型分别417、328、101例,确诊HDN 126例,其中A型、B型、O型分别为82、43、1例.结论 丈夫A、B、AB血型间相对HDN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效价比初检效价更能有效的反应HDN的生成.末/初效价比值越大产生HDN的几率就越大,且临床症状出现黄疸、贫血就越重.确诊HDN 126例中新生儿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O血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型明显多于其他2种血型.

  • 人类博卡病毒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红学;李武平

    人类博卡病毒(HBoV)是通过病毒分子生物学筛查技术发现的1种新的细小病毒,目前已发现4种基因型,分别为HBoV-1、2、3、4.尽管上述4种型别在鼻咽部和粪便标本中均可检测到,但HBoV-1主要在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到,而HBoV2、3、4主要在粪便标本中检测到.HBoV感染后主要表现为鼻炎、咽炎、肺炎、急性中耳炎或肠胃炎,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虽然上述临床表现尚未进行系统研究,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BoV-1和下呼吸道感染,HBoV-2与急性胃肠炎均密切相关.目前诊断HBoV有效的方法为PCR法和血清学方法.下面我们就HBoV发现过程、生物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感染HBoV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全面总结,并展望其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 6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现状调研

    作者:孙启凤;马欣;张正芳;陈宇宁;周卫东;杨群身;周光全;高加良;汪良吉

    目的 了解血液供应缺乏情况下的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现状.方法 回顾性调查成都市和宜宾市6所临床用血医院在2009 ~2011年医疗用血及3 907个输血病例的基本情况,包括输血患者的年增长率,输血量年增长率,输血患者人均年用血量增长率,不同血液成分占输血的比例,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科室输血不合理情况以及不合理输注的血液(成分)比例等,并对所获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6所医院输血患者的数量:2010年比2009年增长25.7%(14 175/11 273),2011年比2010年增长24.7%(17 674/14 175);输血总量:2010年比2009年增长28.3% (26 562.95/20 700.50)、2011年比2010年增长了21.9% (32 384.20/26 562.95),其中二级医院相应分别增长40.0%、17.5%,三级医院则为26.5%、22.7% (P <0.05);输血患者人均用血量分别为:2009年1.84U、2010年1.87 U、2011年1.83 U;临床输血成分依次为红细胞(58.7%),血浆(38.0%)、血小板(1.4%)、冷沉淀(1.1%)及全血(0.8%).不同(等级)医院、不同临床科室输血不合理比例各异,在所调查的输血科室中,骨科输血不合理病例数占输血不合理总数的28.0% (74/264),用血量占不合理用血总量的23.2% (209 U/901 U),其次是普外科,为24.0% (330 U/1 365 U);不合理用血品种(量)依次是冷沉淀28.3%(1 665.00 U/5 881.00 U)、血浆18.8%(1098.25 U/5846.39 U)、全血18.2%(36.75 U/202.10 U)、红细胞9.6%(1 214 U/12 599 U)和手工血小板4.2%(6.00U/143.25 U).3907名输血患者平均输血4.0 U/人.结论 尽管医疗机构仍存在输血不合理现象,但其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在临床输血患者总数与输血总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人均用血量还有所下降,说明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观念在增强.当前医疗用血紧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临床用血的需求大于采供血机构供血而致.

  • ICU患者血液成分输注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娟;史娟娟;魏晴

    目的 了解ICU患者血液成分输注情况、输血量、输注疗效及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本院2012年ICU收治的共计60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输血情况和实验室检查,根据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和非输血组,按疾病诊断分为13组,对血液成分的使用情况、输血指征及疗效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ICU患者输血率43.83%(263/600),其中52.47%(138/263)的患者输注≥3种血液成分;以消化系统急重症、癌症和多发伤患者输血多,占输血患者的50.95%(134/263).2)ICU患者中35% (210/600)、21.33% (128/600)、32.67% (196/600)和20.67%(124/600)分别输注了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3)ICU输红细胞患者中49.5%(104名)患者输注了全科18%的红细胞(298.5 U),人均输注量(2.82±1.0)U;26.2%(56名)患者输注了60.8%红细胞(1 01O U),人均输注量(18.36±7.67)U,以消化系统急重症、癌症、多发伤为主,共116名,占输红细胞患者的55.24%.4)95%输红细胞患者输血前Hb区间估计为[63.36,75.28],输血后Hb区间估计为[71.22,85.44] (P <0.05).96.9%(124/128)输血小板患者输血前Plt< 75×109/L,30%(58/196)输血浆或冷沉淀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APTT或FIB值低于正常范围.结论4成以上的ICU患者输注了血液成分,以多种血液成分联合输注为主;大部分患者输注了少量的红细胞,少部分患者输注了大量的红细胞,红细胞用量占据前3位的疾病为消化系统急重症、癌症和多发伤.ICU患者临床输血中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合理,血浆和冷沉淀输注合理性有待提高.

  • 输血患者在红细胞输注后Hb、Hct的变化

    作者:袁明超;姚立;杨茹;陈国安;张浩;张定宇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红细胞输注前后Hb及Hct的变化情况.方法 组织专家对全市26家医院进行红细胞应用的专项检查.每家医院抽取20份含内科及外科的病历.对输血前及输血后<72 h,Hb及Hct值检测.结果 520份病历中,有359名患者在输血前后做了Hb及Hct的检查.非手术科室在不同年龄段输血前Hb平均值都低于手术科室,无论手术科室还是非手术科室,以18~30岁组的输血前Hb平均值低.手术科室>80岁组,输血前Hb平均值(97.30±23.60) g/L,输血后Hb平均值(95.90±23.59) g/L,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非手术科室Hb改变值整体要高于手术科室.结论 本次检查中临床医师对18~30岁的患者输血指征把握较其他年龄段严格.手术科室对于高龄患者,输血指征放的较宽但输血效果较差.临床医师对输血疗效评价的必要性认识还需加强.

  • 武汉市部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现状调查

    作者:陈国安;姚立;杨茹;张浩;袁明超;张定宇

    目的 调查分析武汉市部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现状,规范医院输血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 组织专家对全市26家二级和三级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26家综合医院输血管理总体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但少部分医院的输血管理仍存在缺陷,输血安全质量保证及相关技术与监督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结论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针对临床输血管理现状,制订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大对临床输血管理的督导力度,推动临床输血医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医院 输血 管理
  • 水性胶层析改良抗球蛋白试验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红梅;田晶晶;段生宝;丁少华;陈晔洲;李勇

    目的 建立水性胶层析改良抗人球蛋白试验(HCI-Coombs T)方法.方法 将含红细胞和血清的反应液置于水性胶介质试管中,低速离心使红细胞穿过水性胶到达试管底部,而血清中非特异性球蛋白等滞留在水性胶之上,弃去反应液和水性胶介质后加入抗人球蛋白试剂,离心后观察血凝结果.结果 结合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红细胞通过水性胶至试管底部,与后加入的抗人球蛋白发生凝集反应,即为阳性结果;反之为阴性反应.以HCI-CoombsT做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其检测抗-D的敏感性与试管法Coombs T一致,低于微柱凝胶法.抗-A、抗-B试剂不能通过水性胶介质,沉淀中非特异性球蛋白残余量4μg/mL,沉淀中残余的碱性磷酸酶经3 200倍稀释抗人球蛋白OD值为0.175,而常规洗涤3次后残余蛋白OD值1.235.结论 采用HCI-CoombsT,1次离心便分离反应液中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和非特异性球蛋白经水性胶介质,离心沉淀中残余非特异性球蛋白不足以中和随后加入的抗人球蛋白试剂,避免了试验中繁琐的洗涤程序.可望应用于在临床常规血型相容性试验中.

  • Miltenberger系统抗-Mia及抗-Mur检测固相免疫吸附实验技术的建立

    作者:段生宝;王红梅;丁少华;田晶晶;陈晔洲;史素霞;李勇

    目的 建立不依赖GP.Mur表型红细胞的抗-Mia及抗-Mur检测固相免疫吸附实验技术.方法 合成生物素标记的Mia及Mur血型抗原多肽,经凝集抑制试验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确认其抗原特异性后,通过亲和素固定于U型微孔板孔内作为反应板.同时将抗球蛋白和人IgG致敏红细胞作为指示系统以建立抗-Mia及抗-Mur检测固相免疫吸附试验技术.采用该方法检测2份参考品(分别含抗-Mia及抗-Mur)和500例临床随机血液标本,并与试管法血凝试验比较.结果 该方法可检出参考品中的抗-Mia及抗-Mur,500例临床随机血液标本中抗-Mia阳性1例,抗-Mur阳性2例,其余497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与试管法血凝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固相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可准确地检测出抗-Mia及抗-Mur,弥补了临床难以获得GP.Mur表型红细胞的局限性,有助于抗-Mia及抗-Mur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 纳米磁珠免疫分析技术的建立及其检测人红细胞血型Mia(MNS7)抗体的初步实验

    作者:田晶晶;丁少华;王红梅;段生宝;陈晔洲;李勇

    目的 制备偶联人红细胞Miltenberger血型抗原多肽的免疫磁珠,以之为基础建立快速便捷的Miltenberger血型抗体检测技术.方法 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纳米磁珠,在其表面包被二氧化硅层,并进行氨基化修饰;利用碳酰二亚胺盐(EDC)分别将人免疫球蛋白G(IgG)及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于磁珠表面,优化偶联条件,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标记的抗IsG来评价偶联效果;将人红细胞Miltenberger血型Mia(MNS7)抗原多肽偶联于磁珠表面,检测血清中的抗体.结果 纳米磁珠平均粒径为400nm,包被二氧化硅层后可有效提高磁珠分散性,经氨基化修饰氨基含量约260 μmol/g;在提高偶联效率同时保证蛋白与磁珠间的非特异吸附低,确定了0.01 mol/L PB溶液(pH=7.4)为偶联BSA、0.1mol/L PB溶液(pH=7.4)为偶连人IgG的适反应溶剂,非特异性吸附小;经荧光素标记抗人IgG检测,偶联人IgG磁珠的荧光信号值约为偶联BSA磁珠的荧光信号值的100倍;Mia抗原多肽免疫磁珠对阴性、阳性血清检测的荧光信号差别可达10倍.结论 成功制备偶联人红细胞Miltenberger血型系统Mia抗原多肽的免疫磁珠,并确定其在检测人血清抗体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输血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