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

中国输血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중국수혈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49X
  • 国内刊号: 51-13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王憬惺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智能化低温血浆冷库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杨爱莲;杨宝成;曾健强;熊姣梅;魏天莉;刘碧芳;黄漪;邢灵玉

    目的 探讨应用自动存取和智能化库存管理方式代替现有手工操作和人工管理的可行性,以实现高效存取和库存管理,确保血浆储存质量.方法 设计和应用可耐受低温的智能化机械装置,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智能化机械装置的操作,并进行实时动态血浆库存管理.结果 智能化机械装置完全可代替人工在冷库内进行灵活便捷血浆自动存取操作,智能化库存系统可随时查询和统计血浆入库、出库、血型、品种、规格、数量、存放位置及操作人员等信息.结论 智能化低温血浆冷库系统操作简便和安全高效,可完全取代现有的手工操作和人工库存管理.

  • Excel中Vlookup函数在献血奉献奖统计中的应用

    作者:陆庆屯

    目的 为提高献血奉献奖统计效率和准确性,对Excel中“Vlookup”函数在献血奉献奖统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尝试.方法 应用Excel中的查找与引用函数“Vlookup”,对献血奉献奖统计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从27 287名献血者中,统计出获奖者579名,用时2h,获奖数据录入后,用同法校对发现录入错误23处.结论 在献血奉献奖统计中,应用Excel的查找与引用函数“Vlookup”,有助于提高统计效率和准确性.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的效果分析

    作者:梁海燕;姚洁;李春华;任伟;高岩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QCC)小组,选定“降低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为主题,对活动前后该院临床输血申请单进行数据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使得2014年6-9月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1.7%)明显下降,减少了申请单空项等问题,同时改善了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及方法.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提高输血科人员的工作热情、凝聚力,主观能动性.

  • 2011-2013年成都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分析

    作者:刘胡敏;李书平;钟军;黄锦江

    目的 了解成都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检测情况,以便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血液传播,以便大限度降低血液报废率,从而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使用唐山软件9.0,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成都市共501 608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5.15%,其中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56%、0.91%、0.30%和1.71%,ALT不合格率为1.01%.各项检测不合格率依次为:HBsAg>梅毒抗体>ALT>抗-HCV>抗-HIV.结论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呈现上升趋势,提示采供血机构要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增加快速筛选项目,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保障血液安全.

  • 广西肿瘤专科医院相关人群自体输血知识认知度调查分析

    作者:陈铃;朱小东;龚由伟;姜衡春;阙子文;韦夏;庞永慧

    目的 了解广西某肿瘤专科医院相关人群自体输血知识知晓情况,以便提高自体输血依从性.方法 选择广西肿瘤医院的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及其家属陪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分析自体输血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医务人员对输血种类、概念、优越性、方式和适应症知晓率分别为97.6%,81.2%,94.9%,89.7%和91.1%.74.3%的医务人员认为开展自体输血非常有必要.对输血种类、概念、优越性、方式和适应症的知晓率方面,患者和患者家属很接近,但均处于较低水平,仅有2.3%和4.9%的患者和患者的家属认为开展自体输血非常有必要.结论 广西医务人员自体输血相关知识尚需进一步强化培训与宣传,加强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宣教干预是自体输血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关键.

  • 四川省部分地区献血浆人群调查与分析

    作者:谢勇;唐诗佳;王贺;杜涛;代云霞;丁显平

    目的 通过分析四川省部分地区献血浆人群的特性,为单采血浆站血源发展和稳定工作提供依据,以期提高血浆采集量,缓解血液制品紧缺的局面.方法 选择四川省12家单采血浆站,对其2012年参与过献血浆的人群年龄、性别、距离、采浆次数、血浆数量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2012年四川省12家单采血浆站参与献血浆的人群共计59 666名,其中≥40岁者为献血浆主力人群,来自农村的献浆者占总人数的86%,女性比例较高,献血浆人群中90%以上距单采血浆站在50 km范围内,年采浆频次>20次的稳定献浆者比例虽然只有27%,但却捐献了血浆总量的54%.结论 单采血浆站开展血源发展和稳定工作时,应选择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进行开发和稳定,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献血浆频次,同时应加强数据分析能力,优化流程,提升服务,以提高血浆采集量,缓解血液制品紧缺的局面.

  • 2009-2013年郑州市无偿献血者中ALT不合格率分析

    作者:金新莉;王艺芳;方建华

    目的 对本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进行分析,以探讨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效.方法 对2009-2013年本市858 772份无偿献血者标本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LT不合格者27 579份,总体不合格率为3.21%;ALT不合格率以2011年(4.72%)高,2013年(1.69%)低,ALT不合格率不同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4.80%)明显高于女性(1.03%,P<0.01);ALT不合格率以26-35岁年龄段高(4.84%,P<0.01).ALT不合格率的高低有一定的季节性,秋季高(4.37%,P<0.01).ALT不合格人群的HBsAg、抗-HCV阳性率为1.61%,而在ALT合格人群中HBsAg、抗-HCV阳性率仅为0.8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ALT升高与HBV、HCV的病毒感染呈低度相关(P <0.01,r=0.006;P <0.01,r=0.016).结论 加强献血前征询和教育,选择低危献血者,同时加强献血前ALT的初筛并合理运用ALT检测方案,可有效减少因ALT不合格而导致的血液资源浪费.

  • 中位数-频数分布法应用于我国千人口献血率的评估

    作者:尹湧华

    目的 计算2011年我国千人口献血率的中位数.方法 建立2011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千人口献血率频数分布表,以千人口献血率为指标分析我国血液供应水平.结果 2011年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千人口献血率中位数分别为10.75、8.27、8.04,方差分析显示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在0.05及0.01水平上;2011年全国千人口献血率中位数为8.53.结论 我国血液供应水平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较低水平,不同区域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提高公众献血率、协调采供血体系区域平衡及引入临床用血科学评价体系是我国当前推进无偿献血工作、保障血液供应面临的重要挑战.

  • 无偿献血者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孙安民;WANG Wei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弓形虫(TOX)抗体筛查情况,为无偿献血者招募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市2012-2013年无偿献血者进行TOX抗体筛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年间本市3 200例无偿献血者共筛检出98例TOX抗体阳性者,总阳性率为3.06%.其中TOX-IgG阳性率为2.75%,TOX-IgM阳性率为0.31%;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TOX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TOX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X抗体筛查应列为招募献血员常规筛查项目,以确保安全输血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 富血小板血浆预防胸骨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孙斌;冯子阳;徐芳芳;臧艳;花美仙;钱宝华

    目的 评估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预防胸骨感染(sternal wound infection,SWI)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局部应用PRP预防感染的相关研究,并辅以文献追溯法查找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8月.由2名评价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5个研究,共5 613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RP组发生SWI和胸骨浅表切口感染(superficial sternal wound infection,SSWI)的风险分别下降了74%(RR =0.26;95%CI,0.08-0.88;P<0.05)和76%(RR=0.24;95% CI,0.10-0.61;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PRP组胸骨深部切口感染(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DSWI),二次手术以及死亡的风险与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应用自体PRP可以降低胸心外科手术患者SWI和SSWI的风险,其确切机制以及其他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血液检测新模式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刘丽;杨忠思;单玉

    目的 了解青岛市血液检测在新的检测模式下(血清学检测1遍+ NAT 1遍)的血液检测结果.方法 采用新的检测模式对2013年6月15日-12月31日在青岛市采集的55 529份无偿献血者标本用1遍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对HBsAg、抗-HCV、抗-HIV进行检测,2种ELISA试剂检测抗-TP.其中54 858例ALT正常,抗-TP阴性的献血者标本进行NAT.我们将献血者血清学检测结果和NA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 529例标本中共检出HBsAg阳性128例(阳性率0.23%),抗-HCV阳性66例(阳性率0.10%),抗-HIV阳性31例(阳性率0.056%),NAT阳性率是0.21%(119例).其中NAT阳性HBsAg阳性53例,NAT阳性抗-HCV阳性19例,NAT阳性抗-HIV阳性8例.血清学检测结果阴性的标本中NAT阳性38例.结论 血液检测新模式下,NAT和ELISA检测相互补充,有效地提高了血液安全.HBsAg、抗-HCV和抗-HIV S/CO值与NAT结果的关联性有助于指导血液筛查和阳性献血者的追踪调查.

  • 城区常住人口献血者与其他类型献血者复检结果差异性讨论

    作者:韩璐;蔡雁;许婷婷

    目的 为了调查亲友互助、流动人口、城区常住人口、远城区常住人口和学生5种类型献血者传染性指标复检情况的差异性,以细化工作.方法 我们分别调查分析了2013年武汉市亲友互助、流动人口、城区常住人口、远城区常住人口和学生5种献血人群的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4项传染性指标的复检阳性率.结果 亲友互助类型献血者的HBsAg和梅毒抗体2项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城区常住人口献血者;流动人口类型献血者的抗-TP和远城区常住人口类型献血者的HIV抗体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城区常住人口献血者;学生类型的献血者的阳性率在抗-HIV和梅毒两项上明显低于城区常住人口,HBsAg和抗-HCV与城区常住人口持平.结论 综合5项传染性指标,学生类型的献血者是低危的献血者,其次是城区常住人口类型献血者,再次是流动人口和远城区常住人口类型献血者,次的是亲友互助类型献血者.可以以学生和城区常住人口为主要的献血人群,远城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作为血源补充,初检时对此部分的献血者加强性病和静脉药瘾方面的问诊和体检,必要时可加测抗-HIV和梅毒抗体的快速检测.

  •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原因分析

    作者:崔虎胜;段红玲

    目的 探讨影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健康.方法 对2008-2012年本站736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736名单采血小板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108例.总反应率14.7%,其中轻度37例(34.3%),中度8例(7.4%),重度1例(0.93%),构橼酸盐中毒占62例(57.4%).结论 献血者性别、体重、处理抗凝全血量、献血次数、空腹献血等因素是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且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一个综合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要从源头开始,要注重每一个环节,从大程度上减少或预防单采献血反应的发生.

  • 浙江省血液应急保障快速响应机制的探讨

    作者:冯晴;孟忠华;吕杭军

    目的 探讨“浙江省血液应急联动保障机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 对2011年温州“7·23”动车事故(简称“7·23”事件)的血液库存、血液联动保障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血液出库、血液运输等数据与2012年7月浙江省血液应急联动演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3”事件22:00事发地血站红细胞成品库378 U,应急血液联动保障红细胞890 U、血浆1278U,事发后红细胞供应峰值出现于d1和d4,分别为595 U和698 U;事发前后15 d红细胞日平均发血量(U)分别为201±35和306.6±165.6,(P<0.05),血浆和血小板日平均发用量在事故前后无明显;“7·23”事件和应急演练的血液应急出库效率(袋/min)分别为0.38±0.13和3.45±3.04,血液运输效率(min/km)分别为0.85±0.12和0.79±0.16.结论 “浙江省血液应急联动保障机制”具有很强实践操作性和示范性,也为国家层面血液应急联动机制的建立做了前期探索.

  • IgG抗-B、抗-M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

    作者:吴军军

    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有报道ABO新生儿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3%,Rh溶血病占14.6%,MN溶血病占0.1%[1].临床上常见的是ABO新生儿溶血病和Rh新生儿溶血病,而MN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非常罕见.我们在工作中发现1例由IgG抗-B和抗-M联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现报道如下.

  • 血浆置换配合激素治疗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

    作者:王立萍;孙福廷

    对于输血前血清不规则抗体效价低至测不出水平的患者输血所致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是无法避免的,而输血反应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可能是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的.因此输血反应发生后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近期我们工作中遇到1例男性患者因32年前输血1次,本次输血后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抗体效价达128,这是自2002年本室改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卡式配血法后发生在本院的第1例严重溶血性输血反应,经过及时的血浆置换配合激素治疗,仅9d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转录因子ETF和TxRE活性的调控作用

    作者:赵璐;张嵘;张旭辉;杨锡琴;修冰水;蒋淑芳;冯晓燕;张景海;张贺秋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对转录因子ETF和TxRE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对于瞬时转染pIRES-Core/Neo载体的L02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核心蛋白对转录因子ETF和TxRE活性影响,并提取2株细胞的核蛋白和RNA,分别以Western blot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种转录因子的表达量.结果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在L02-Core和L02-Neo细胞中转录因子ETF和TxRE的活性比值分别为2.981和3.063.Western blot试验灰度值分析2株细胞的核蛋白提取物中这2种蛋白表达量的比值分别为1.510和2.717.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这2株细胞中ETF和TxRE的核酸水平比值分别为4.123和3.703.结论 在表达HGV核心蛋白的L02细胞中,转录因子ETF和TxRE转录表达水平及转录活性均较高,HCV核心蛋白可能具有增强转录因子ETF和TxRE转录活性的作用.

  • 应用大鼠血液置换模型对新型携氧代血浆功效的初步实验观察

    作者:闫东;李遥金;郝莎莎;蒋冰玉;李燊;张学俊;王红;刘嘉馨

    目的 制备1种羟乙基淀粉与血红蛋白载氧体(HBOC)相结合的多功能携氧代血浆,并对该携氧代血浆在大鼠血液置换模型中的有效性做初步观察.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将2种HBOC样品[Ⅰ(poly-Hb-1)和样品Ⅱ(poly-Hb-2)]各20 mL与羟乙基淀粉130按照相同的配方分别制备成携氧代血浆制品样品,2组制品中Hb均为2g/dL.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羟乙基淀粉130(HES130)、poly-Hb-1+ HES130和poly-Hb-2+ HES130等3组,大鼠换血后除饮水和饲喂外未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并分别于换血前、换血过程末段及换血后1h、24h记录MAP、Hct等生理指标,取血测定动脉血血气及全血细胞计数,并考察换血≤72 h大鼠的生存质量和存活情况.结果 HES130组、poly-Hb-1+ HES130组与poly-Hb-2+ HES130组比较,换血末段的MAP(mmHg)为99±4vs111±3vs117±5(P<0.05),Hct(%)为16±2vs 19±1vs17±3(P<0.05);换血后1h的Hct(%)为17±2vs20±3vs21±2(P<0.05);换血后24 h,Hct(%)为16±2vs19±3vs20±2(P<0.05),动脉血乳酸值(mmol/L)为7.1±1.2vs2.3±0.4vs1.2±0.2(P <0.05),动脉剩余碱(BE) (mmol/L)为-5.6±2.4vs1.5±0.7vs1.9±0.4(P <0.05);换血后1及24h的RBC(×1012/L)分别为3.10±0.23vs3.33±0.34vs3.49±0.17与2.08±0.11vs2.38±0.17vs3.23±0.17(P<0.05);换血后1h的WBC(×109/L)为6.10±1.04vs7.60±0.59vs7.39±0.54(P <0.05);换血后24、48、72 h存活率分别为50%vs 80%vs100%、40% vs 60% vs 90%、30%vs40%vs80%.结论 具有携氧功能的代血浆能有效维持换血模型大鼠的MAP,其缓解代谢性酸中毒效果优于仅有HES的大鼠换血模型;这种增加携氧功能以后的代血浆能明显改善大鼠存活质量,和现有肢体代血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 贵州地区随机人群血小板抗原基因频率调查和不配合率分析

    作者:尹红;杨芳;杨晋渝;曾小菁;钟娜娜

    目的 研究贵州地区随机人群HPA-1-5,15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及不配合率分析,为本地区HPA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和建立HPA资料库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PCR-SSP方法对本地区1 270例随机人群进行HPA-1-5,15系统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不配合率,得出相关数据,并与国内外不同地区人群进行比较,阐明本地区特点.结果 本地区HPA-1、2、4、5以aa基因型为主基因型,表型频率0.883-0.997,除8例HPA-2bb纯合子外,HPA-1、4、5未检出bb基因型;HPA-3和15高度杂合,表型频率分别为3aa=0.371、3ab =0.486、3bb=0.143、15aa=0.265、15ab=0.493、15bb =0.242.本地HPA各系统与其他地区比较差异显著的有,HPA-1、5高加索人、埃及和美国白人,HPA-2成都和埃及,HPA-3广州和青岛,HPA-4青岛,HPA-15与各地均无差异.不配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PA-15 =0.375、HPA-3=0.362、HPA-2 =0.110、HPA-5=0.051、HPA-1=0.012、HPA-4=0.004.结论 本地区随机人群HPA-1-5、15系统1、2、4和5以aa基因型为主,3和5高度杂合,呈多态性分布.在本地区应该高度警惕HPA-3和15系统同种抗体导致的PTP、PAT和PTR的可能性,其次为HPA-2和5,由HPA-1和4系统产生同种免疫的机率较低.本研究证实HPA多态性分布存在人群、地域和人种的差异.

  • 汉族、维吾尔族献血人群CD61基因外显子10序列分析

    作者:乔郑磊;陆萍;叶璐夷;库热西江·托呼提;李睿书;凌冰;朱自严

    目的 了解CD61基因外显子10的突变及其在中国汉族、维吾尔族(简称维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随机采集的149(人)份汉族和96(人)份维族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在扩增CD61基因外显子10后直接测序,分析外显子10编码区基因序列.结果 在汉族和维族人群中均发现在CD61基因外显子10的1533、1545位分别存在较高频率的A>G、G>A突变.在汉族人群中还存在1529位C>T.3个突变点均为同义突变,且1533和1545位的突变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汉族人中1533A1545G表型频率为48.32% (72/149),1533G1545A表型频率为12.75%(19/149),1533A+G/1545G+A表型频率为38.93%(58/149),C1529T突变约占0.67%(1/149),维族中1533A1545G表型频率为53.12%(51/96),1533G1545A表型频率为5.22% (5/96),1533A+ G/1545G+A表型频率为41.66%(40/96),无C1529T.结论 中国汉族和维族人群的CD61基因外显子10存在3个SNP,且在汉族和维族人群分布频率差异甚小,这显示2个民族之间血缘上的关系比较亲近.

  • 南方汉族人群HLA-E基因测序分型及其分子遗传多态性研究

    作者:聂冬梅;高素青;许潜;甄建新;邓志辉

    目的 研究南方汉族人群HLA-E基因的分子遗传多态性.方法 随机选择150人份南方汉族健康无关个体,采用1对PCR引物特异性扩增HLA-E基因第1-5外显子目的序列,纯化后的PCR扩增产物作为测序模板,对HLA-E基因的第2、3、4外显子进行双向测序,测序反应产物纯化后经ABI3730测序仪电泳,用Assign 3.5 SBT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所检测的150例标本均扩增出清晰的目的条带,对HLA-E基因外显子2-4进行双向测序,所获得的序列无背景信号和杂峰.检出了2种HLA-E等位基因,其中HLA-E* 01∶01等位基因频率为0.42,HLA-E* 01∶03等位基因频率为0.58.3种HLA-E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 本文所获得了南方汉族人群HLA-E基因分子遗传多态性等基础数据,可为HLA-E的疾病关联研究、临床移植等提供重要参考.

  • 凝聚胺试验中不同介质的标本红细胞解聚时间的研究

    作者:董成林;徐灵;李仁杰;邹蓉;崔邦铨

    目的 研究血清和枸橼酸盐抗凝的血浆与标准O型红细胞在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时,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的解聚时间有无统计学差异.方法 参照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分别采用30份健康体检者全血标本分离出的血清(血清组)和30份献血者的血浆(血浆组),与标准O型红细胞用凝聚胺法配血,准确记录并比较红细胞的解聚时间.结果 血清组30例标本红细胞解聚时间为(24.0±3.4)s,血浆组30例标本红细胞解聚时间为(55.5±3.7)s,P<0.01,2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中,血清组和血浆组非特异性凝集的红细胞解聚时间有明显差异,血清组明显低于血浆组.为防止弱阳性IgG抗体的漏捡,不同介质的标本采用凝聚胺法配血时,宜选用不同的时间观察点判读结果.

  • 中国汉族个体HLA-Ⅰ类基因全长序列鉴定及多态性比较

    作者:徐筠娉;何柳媚;李桢;高素青;王大明;邹红岩;邓志辉

    目的 鉴定中国汉族个体HLA-Ⅰ类3个基因座-A、-B、-C的全长序列并比较其各亚区多态性.方法 利用前期已建立的HLA-Ⅰ类基因3.7-4.5 kb全长序列高保真扩增、克隆及步移测序方法,从业已经过HLA高分辨测序分型、结果已知的1000(人)份中国汉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血样中,分别选择含HLA-A、-B、-C所有血清学家系等位基因的标本45、38、52份做序列鉴定与比较.结果 共获得汉族个体HLA-Ⅰ类基因110条全长序列,包括38个HLA-A等位基因4.2 kb序列,30个HLA-B等位基因3.7kb序列,以及42个HLA-C等位基因4.3-4.5 kb序列;所获110个等位基因的全长序列均提交GenBank及IMGT/HLA数据库,获得WHO命名委员会的命名,其中首次报道全长序列的等位基因有70个,包括新等位基因21个、修正序列的等位基因2个、5'-启动子序列及3'-UTR序列或内含子序列的等位基因47个,其他40个等位基因均在5'-启动子及3'-UTR区,延伸了IMGT/HLA数据库中释放发布的全长序列.结论 1)所鉴定的全长序列可为HLA-Ⅰ类基因测序分型引物和探针的正确设计、HLA基因表达调控、分子进化及疾病关联等研究,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和信息;2)中国汉族个体HLA-C基因的第2、3外显子及3'-UTR区,与HL4-A、-B相应区域比较,其全长序列多态性水平及分布较独特,暗示HLA-C基因免疫学功能的独特性.

  • 一氧化氮对保存悬浮红细胞部分功能的量效关系初步比较

    作者:张警丹;王红;钟锐;蒋冰玉;韩玎玎;贺曾;杨琨;刘嘉馨

    目的 确定2种一氧化氮(NO)药物在保存期间介入红细胞(RBC)的佳浓度,从而为改善RBC保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血样采自8名健康献血者,制成悬浮红细胞4℃保存,分别在不同保存时期取样,1)从同1份标本中取出7等份,前6份为实验组,3份加适宜浓度的硝普钠(SNP)溶液分为3个浓度梯度,另3份加L-精氨酸(L-arg)分为3个相同的浓度梯度;后1份对照组添加等体积的等渗PBS,7组一起置于室温下孵育1h后检测RBC变形性和渗透脆性.2)将孵育后的RBC用Percoll细胞分离液,按平均密度大小分层依次吸取每层RBC并检测其功能.结果 1)保存初期、中期未分层RBC实验组变形性和渗透脆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存末期未分层RBC 2项指标中,10 μmol/L SNP和10 μmol/L、100 μmol/L L-arg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分离出4层红细胞,其中2、3、4层为可用的红细胞层,在保存初期、中期第2、3层RBC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期4层细胞2项指标在添加10 μmol/L、100 μmol/L SNP和10 μmol/LL-arg后,与对照组细胞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期4层细胞2项指标中10 μmol/L、100μmol/L SNP和10 μmol/L、100 μmol/L、1 000 μmol/L L-arg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存末期只有4层RBC的2项指标在分别介入100 μmol/L SNP和100μmol/L L-arg后,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O只对老化和损伤RBC有改善效果,且保存初期、中期SNP、L-arg 2种药物的佳浓度均为10 μmol/L,保存末期2种药物的佳浓度均为100 μmol/L.

  • 蛋白芯片检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探索研究

    作者:于前进;孔佩艳;曾东风;沈照华;朱丽丹;胥全宏;宋虎

    目的 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与高原正常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在HAPC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与慢性高原病密切相关的40种炎症细胞因子作为可能影响HAPC发病的检测指标,应用低密度蛋白质芯片检测8名HAPC患者及9名高原正常人的血清标本,并利用SRING9.1数据库做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结果 HAPC患者与高原正常人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蛋白表达水平:IL-1β为488.92±91.78vs226.65±127.62、IL-2为590.64 (707.02-460.88) vs 280.79(294.70-205.27)、IL-3为711.38±197.51 vs 271.64±135.69、IL-15为534.50±143.04vs 367.98±108.10、IL-16为655.55±150.86vs394.75±110.74、MCP-1为2304.70(3 901.71-1 928.07) vs 1421.61(2 099.36-1241.21)、TNF-α为591.43±103.03vs433.18±141.12(P<0.05);其余33种炎症细胞因子变化甚小(P>0.05).结论 IL-1β、IL-2、IL-3、IL--15、IL-16、MCP-1、TNF-α可能均参与了HAPC的发病过程,且与EPO、HIF-1α、雄激素受体(AR)有内在的相互关联作用;蛋白芯片技术对于探讨HAPC发病机制及开发快速准确临床检验是技术1种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工具.

  • 虾青素对悬浮红细胞储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素玲;王切;何天博;韩卫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虾青素(A STA)对悬浮红细胞储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所采集的6名无偿献血者血液(400 mL/袋),制备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简称悬浮红细胞)400 mL×6袋,每袋随机均分为4组,含3个实验组:分别在去白悬浮红细胞的MAP保存液内加入ASTA使其终浓度(μmol/L)分别为5(A组)、10(B组)和20(C组);1个对照组:只加入作为ASTA溶解液的DMSO(D组).4组悬浮红细胞于2-6℃保存至d7、d14和d35时,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悬浮红细胞内活性氧族ROS的表达状况,以荧光酶标仪测定红细胞内ROS含量,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红细胞内MDA含量,以化学比色法测定ATP含量.结果 悬浮红细胞保存至d7、d14和d35时,B组ROS含量(荧光强度/mgHb)分别为148.13±5.49、156.02±13.79、196.98±23.53,与D组相同时间点的204.26±28.69、245.17±15.81、287.52±29.02相比明显降低(P<0.05);B组MDA含量(mol/mgHb)分别为7.32±2.56、15.53±3.24、29.48±4.71,与D组相同时间点的23.55±5.08、33.01±4.42、50.76±7.59相比明显降低(P<0.05);B组ATP含量(μ,nnol/gHb)分别为7.37±1.36、5.72±0.77、4.05±0.66,与D组相同时间点的3.81±0.40、3.14±0.45、2.36±0.47相比明显升高(P<0.05).A组和C组的ROS含量、MDA含量、ATP含量与相同时间点的D组相比,也均获得了与B组相同的结果,但其效果要逊于B组.结论 ASTA可通过抑制储存悬浮红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延缓ATP含量的降低,来改善保存质量.ASTA终浓度10μmol/L可能是保存红细胞的适浓度.

  • 发生不合理输血的原因探讨及促进合理用血的对策

    作者:许靖;许忆新;吴小梅

    目的 分析发生不合理输血的品种分布情况及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探讨杜绝不合理输注的办法,进一步减少不合理输注的发生.方法 统计2011-2013全年所有输血病例,对发生不合理输注的血液品种、科室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不合理用血发生例逐年减少(输血合格率分别为91.61,97.34,98.33.P<0.001).血浆在每年的不合理输注统计中仍占主要部分(分别占73.10%,62.22%,68.42%);虽然输血合格率在逐年提高,但外科系统和手术室的不合理用血例次一直占主要位置(合计2部分3年不合理用血分别占同年的58.62%,75.56%,59.65%);延于习惯、经验不足、对现代输血理论知识不熟悉是发生不合理输血的主要原因.结论 通过学习、培训,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特别是加强输血医师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可大大提高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用血理念,减少不合理输注现象.

  • 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林静霞;任俊;肖帆;邹秋琼;高旖鑫;周振海

    目的 通过分析本院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增强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7-12月各临床科室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院2013年7-12月共成分输血10 53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3例,发生率为0.503%,其中过敏反应常见,占71.70%,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28.30%,通过相应及时处理,患者输血反应症状均获得缓解.机采血小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4%,明显高于其他血液成分;年龄<18岁、儿童血液区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也分别高于年龄>18岁、血液科患者;有输血史、有过敏史也较高(均为P<0.05);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低于未使用滤器输注的患者.结论 输血存在风险,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避免一切不必要输血;对于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患者、以及未成年、有输血史、有过敏史、儿童血液区的患者输血时应更加警惕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积极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

  • 血浆置换治疗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应用

    作者:任伟;李春华;高岩;任艳丽;梁海燕;陈金美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其它药物治疗抗-NMDA受体脑炎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1例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的患者应用血细胞离心机进行血浆置换(2-3)次/周,共进行6次治疗.治疗前后做血常规、电解质、血浆蛋白检测.结果 治疗后患者球蛋白从(56.75±55.65) g/L下降至(44.52±40.11) g/L(P <0.05);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从(1.14±0.77)升高至(1.28±0.79) (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临床症状较血浆置换前减轻,脑脊液NMDA受体抗体阳性强度减弱.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抗-NMDA受体脑炎有效.

  • 伊犁地区1034例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施丽;田雪梅;何明

    目的 通过分析伊犁地区1 034例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结果,研究不同民族新生儿溶血病的检出情况,探讨不同民族患儿HDN检出率差异,不同母婴血型组合HDN检出率差异,以及性别、族别与HDN的类别的关系.方法 对1 034例疑HDN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3项实验”检测,分别采用试管盐水法检测母耍ABO血型及Rh血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新生儿游离实验及释放试验均采用试管抗球蛋白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检出HDN阳性605例,阳性检出率为58.51%,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分别为273例(74.38%)、214例(50.12%)、118例(49.16%),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汉维=49.02,x2汉哈=40.27,均为P<0.05),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维哈=0.056,P>0.05);ABO-HDN阳性检出率为女性患儿高于男性患儿,汉族高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而Rh-HDN阳性检出率为男性患儿高于女性患儿,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远高于汉族(x2族别=45.36,x2性别=4.17,均为P<0.05);不同母耍血型组合HDN检出率存在差异,按母婴O-A、O-B、母耍ABO相容组、其它母婴ABO不容组依次递减(x2=394.18,P<0.05).结论 ABO-HDN占HDN绝大多数,在ABO-HDN中汉族的发病率高,母婴血型为O-A组发病率高,Rh-HDN主要见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男性患儿.

  • 人红细胞冻干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奕冰;田力;宋宁;陈强;刘忠

    冷冻干燥法是实现红细胞长期保存的方法之一,要实现冻干,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低温和干燥是对膜产生损伤的主要因素,通过添加保护剂,优化降温速率及冻干程序、复水方法等,可以缓解冻干过程对膜的损伤.其中冻干保护剂的作用是保持细胞膜结构和减少渗透性损伤,其构成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糖类)、聚合物、蛋白类和其他一些成分.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冻干保护剂的种类、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体系的建立与运营

    作者:王明民;安润

    科学合理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体系的建立及运营,是建立与稳定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增加献血人数、提升献血数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血液紧张”问题.多年来,青岛市从创新组织结构、优化队伍、健全制度、规范志愿者行为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体系的建设,从志愿队管理者的选拔、志愿者培训、激励、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增加了志愿者队伍的凝聚力,使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增加了无偿献血人数,完善了青岛市无偿献血长效机制,保证了临床不断增长的用血需求.

  • WHO埃博拉病毒病暴发流行期间的经验治疗——埃博拉病毒病康复者全血或血浆使用指引及启示

    作者:郭永建

    目前正在西非部分地区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性疾病(Ebora virus disease,EVD)疫情是近代严重的紧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历史记载中从未有过的疫情:病原体生物安全等级如此之高(4级,高级),感染传播速度如此之快,传播范围如此之广,感染人数如此之多,病死率如此之高(3个疫区均约达70.8%),持续时间如此之久,防控措施如此之缺.

  • 血液制备信息电子一体化的探讨

    作者:李建民;张雯;戚海;何路军;沈莉;纪英姿;李玉秋;时卉丽;贾佳

    目的 实现血液制备信息电子一体化的目的,满足血液制备过程可追溯的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方法 通过设备软硬件相结合形式把血液制备中涉及的人、机、料、法、环等内容以电子信息方式记录保存.结果 将血液制备过程中生成的涉及人、机、料、法、环等内容的电子信息进行记录,这些电子记录在制备时间、相关参数、真实性等上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血液制备信息电子一体化的实现对保证血液成分质量及其相关联的事宜意义深远.

  • 血液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作者:孔长虹;孟忠华;吕杭军;裘君娜;徐烨彪

    血液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是血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标准、标准体系及信息化标准体系等相关概念入手,通过分析血液信息化标准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提出以血液领域(对象)、信息化内容(内容)和标准层次(级别)为维度的血液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三维空间模型,进而对标准体系框架内涵做了阐述,勾勒了构建血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 血站如何做好临床输血服务

    作者:谢东甫;孟妍;沈元红;向东;朱自严;朱永明

    临床输血服务是临床输血实践的技术支撑与必备条件,包括血液检测、成分制备、临床输血决策与咨询、临床输血审核与评价和患者血液管理(PBM)等.血站在此过程中应结合国际前沿输血医学理念与临床输血服务实践,为医院提供优质高效的输血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推动输血医学的发展,保障“从血管到血管”的血液安全.

  • 志愿者协助招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效果探讨

    作者:赵会霞;姜志;王作艳

    目的 探讨志愿者在单采献血者招募工作中的作用及管理,满足日益增长的单采血液成分需求.方法 选择既往献过血小板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制定招募策略:每天在市区3个固定献血点安排1-2名志愿者,印制特定的招募用小册子,发放宣传单等,针对多次献血者进行动员,针对当天紧缺的血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募,或者献血者当天填写表格后由招募志愿者定期交给单采招募人员,3个月后预约捐献单采血小板.结果 2012-2013年,参加单采献血者5 022人,采集15 269人次,采集单采血小板22 940个治疗量,采集量增长38.51%,新招募献血者比例占全年总人次的21.2%.结论 志愿者在帮助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单对多次献血者进行动员招募,一对一的讲解,有助于扩大单采献血者队伍.

  • 特色志愿队的建立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李蓓;李继明;王明民

    志愿者是无偿献血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推进以无偿献血志愿者为主体的献血宣教招募模式是保障无偿献血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多年来,青岛市无偿献血红十字志愿者总队持续以传播无偿献血理念、促进和谐社会、保障临床用血为己任,建立了5支无偿献血特色志愿者队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理念,创新开展了系列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拓宽了献血宣传招募渠道,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促进了无偿献血凝聚力,实现了服务促人气、献血聚人心的目的,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常态化及其评估机制的探讨

    作者:张慧;姜志;王明民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文明素质的提高,无偿献血志愿者在采供血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凸显,志愿服务成为无偿献血工作的常态化客观需要和重要组成部分,要保持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关注影响志愿者常态化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运用有效的激励措施,保持和稳定志愿者队伍,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定期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无偿献血事业的常态化健康发展寻找路径和保障.

中国输血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