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

中国输血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중국수혈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49X
  • 国内刊号: 51-13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王憬惺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血站加工和储存环境下的RFID标签数据稳定性研究

    作者:孟雅娟;王占一;段澜;袁曜;田甜;戴云

    目的 通过RFID标签在离心、辐照和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论证RFID标签在血站推广的可能性,为血站物联网化奠定基础.方法 以500张符合ISO15693标准的RFID标签为实验对象,依次全部写入全“0”、全“1”、正棋盘格和反棋盘格4组数据后,分别在贺利士Cryofuge 60000i大容量冷冻离心机、XHBRI-1000型血液辐照仪、卢森堡多美达(Dometic) MBF21血浆速冻机以及三洋MDF-V339-C低温冰箱中进行离心、辐照和低温实验,实验完毕后再次读取RFID标签中的数据,通过实验前后数据对比其一致性,验证RHD标签的数据可靠性.结果 每项实验后,每张标签的每组数据与实验前均一致.结论 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本实验采用的RHD标签能够适应血站离心、辐照加工以及低温环境,为RFID在血站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运用自配质控物比对分析干式生化仪ALT初筛结果的探讨

    作者:熊志高;谭艳阳;易征;罗燕

    目的 提高干化学法ALT检测质量,减少血液报废及血源流失.方法 采用干化学法/速率法分别检测献血者全血和血清、室间质评质控物、自配质控物.结果 干化学法检测全血、血清ALT结果基本一致;干化学法检测选用室间质评质控物,检测结果异常不可靠;自配质控物可用于干式生化仪的比对分析,每台仪器均产生不同的修正值.结论 运用自配质控物对干式生化仪ALT检测结果进行修正,是可行且必要的;通过临界值修正等措施,ALT初筛准确性提高,ALT不合格报废率从1.18%降至0.53%.

  • 四川地区血站分离血浆HIV/HBV/HCV残余风险研究

    作者:韩婷婷;刘鱼;李长清;张燕;王娅;柯玲;吴秉婷;刘桂;刘忠

    目的 评估四川地区血站分离血浆中HIV、HBV、HCV的残余风险.方法 收集2013年1-12月四川9家血站HBsAg、抗-HCV、抗-HIV筛查阳性样本,对筛查HBsAg阳性标本采用中和试验确证,对筛查抗-HCV及抗-HIV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证.采用改良的发病率-窗口期模型计算HBV,HCV,HIV残余风险.结果 四川地区血站分离血浆中HBV,HCV和HIV的残余风险分别为1/1 355,1/35 587和1/92593.结论 血站分离血浆仍存在一定残余风险,增加核酸检测等新型检测技术可进一步降低其残余风险.

  • 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陈倩;张志亮;唐秋萍

    目的 调查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本中心2010年1月-2014年6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44 148例,应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筛查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结果 344 148名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78例,阳性率0.0227%.女性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0.0431%)明显高于男性(0.0129%)(P<0.05).抗体阳性献血者,以18-24岁年龄段人群比率高,达到47.44%.检出的不规则抗体包括ABO亚型16例,抗-M 9例,抗-D 3例,抗-P11例,抗-Tja 1例,冷自身抗体20例和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28例.结论 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因此加强和重视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工作,对保障临床安全用血具有重要意义.

  • 四川省储血点设置、运行现状与对策

    作者:张平西;喻昭蓉;杨群英;彭宇;李磊;邱艳婷

    目的 为完善储血点设置与管理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查新、问卷调查、分层抽样检查和统计等方法,了解本省储血点的规划设置、运行与管理情况,着重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 全省85.7%的市州有储血点的设置规划(计划),储血点建成率88.3%,79.1%的储血点运转经费全部由所在医疗机构承担,87.5%的储血点房屋布局符合要求,32.5%的储血点储供血信息与当地血站进行了联网,储血点供给辖区内其他医疗机构的血量占25.3%,储血点为缓解血站供血压力,保障临床用血需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储血点设置欠合理,民族地区设置过少;政府资金投入少,储血点的建设相对滞后、功能发挥不够好;储血点的管理规定缺失滞后.结论 应加快储血点管理标准和规范建设,加大政府经费授入和储血点的管理.

  • 少数民族居住地居民无偿献血认知和行为的调查

    作者:周素;陆彩慧;李国强;龙安翼;何玲

    目的 了解桂林市居民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情况,探索相应的宣传模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l 627名桂林市不同民族居民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 总体上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高于未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情况,市区与县级居民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民族的居民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在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献血顾虑的前3项分别是比较忙、怕痛和担心献血会传染疾病,“献爱心”占了献血动机的68%.结论 应继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力度,壮大桂林市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健康持续发展.

  • 青岛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筛查结果回顾性调查

    作者:杨忠思;冯秋霞;侯云;张龙穆;许雷

    目的 了解和掌握青岛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比较分析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为加强血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将本中心2013年6月14日-2014年6月14日采集的血液样本100 885人份进行血清学检测,其中99 637例ALT正常,TP抗体阴性的献血者样本进行了NAT,抗-HIV初筛阳性样本送往市疾病控制中心做确证实验,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HIV反应性59例(阳性率为0.06%),其中抗-HIV和核酸同时反应性16例(阳性率为0.016%),43例抗-HIV单项反应性,未检出HIV核酸单项反应性样本,59例经确证阳性18例(感染率为17.84/10万),1例不确定,其中16例抗-HIV和核酸同时反应性样本经确证全部HIV阳性,43例抗-HIV单项反应性确证阳性2例,1例不确定.在16例血清学反应性(S/CO值大于15)、NAT阳性样本中,核酸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100%.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8例确证阳性献血者全部为男性,未婚11例(61.11%),已婚6例(33.33%),1例不祥;首次献血者8例(44.44%),重复献血者10例(55.56%).结论 NAT的假阳性率远远低于血清学检测方法,针对HIV感染检测准确度高.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除了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HIV检测水平,我们应积极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未婚男性青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 四川地区供血浆者病毒指标筛查结果与确认试验的对比分析

    作者:罗萍;李贻娟;何学新;曾飞翔;徐燕

    目的 通过比较ELISA法筛查供血浆者血浆HBsAg、抗-HCV、抗-HIV结果和确认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检测值标本的确认阳性符合率.方法 采用进口ELISA试剂,HBsAg采用中和试验法进行确认、抗-HCV和抗-HIV采用重组免疫印迹法对ELISA筛查阳性标本208份进行确认,确认试验结果为不确定的标本采用NAT法检测,将2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国产和进口ELISA试剂检测HBsAg、抗-HCV、抗-HIV的确认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86%、94.74%和85.71%,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国产ELISA检测试剂用于供血浆者HBsAg、抗-HCV、抗-HIV 3项检测的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为假阳性供血浆者管理及ELISA检测试剂的选择提供了试验依据.

  • 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郑朝晖;冯月清;王雪飞;王佩捷

    目的 了解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筛检,筛查阳性反应者双孔复检,仍阳性反应者用核酸试验(PCR)及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结果 台州本地户籍献血者6 576名发现抗-HTLV-Ⅰ阳性2例,PCR及WB确证试验仍为阳性(阳性率0.03%),其为无症状定期献血者,均在本市有4次合格献血经历.2例HTLV-Ⅰ阳性者均分布于台州东南沿海地区.非台州.户籍献血者2193名,抗-HTLV结果均为阴性.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TLV-Ⅰ阳性率为0.023%.结论 目前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抗-HTLV感染率尚处于1个较低水平.

  • 2002-2013年福建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现状分析

    作者:王丽梅;林授;许萍

    目的 了解福建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现状,更好的制定防控策略,进一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 对2002-2013年福建省血液中心749 83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进行HIV项目常规检测,对其中HIV抗体确认阳性的95名无偿献血者的流行特征、趋势和献血史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2-2013年福建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HIV抗体确认阳性率从2010年开始阳性率呈现增长趋势始终大于1例/万,2012年和2013年更是高达2.76例/万和2.75例/万;HI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比例为88.4%;年龄分布18-30岁的比例为64.2%;初次献血者和再次献血者比例为2∶1,初次献血者比例为61.1%,再次献血者比例为38.9%;从可能的传播途径上还是性传播为主,比例为84.2%,同性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比例为1∶2;从籍贯上分本省和外省的比例为2∶1;献血地点为街头固定采血点为主,比例为87.4%.结论 福建省血滚中心的献血人群HIV感染率与我国献血人群HIV感染率持续上升的态势基本一致;HIV感染者以男性,30岁以下的献血者为主;性传播是献血者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再次献血者感染HIV的例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 36287名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及其分布

    作者:李翠莹;黄菲;肖洁;徐弘;甘新宇;于丽君;何花

    目的 对本院住院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特异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疑难输血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6年6月-2013年5月本院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相关抗体鉴定资料,分析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及人群特征.结果 本组患者血液标本共计362 87例,抗体筛选阳性571例,阳性率1.574% (571/36 287).鉴定出特异性抗体312例,阳性率0.860% (312/36 287);自身抗体259例,阳性率0.714% (259/36 287);直接抗球蛋白阳性284例,阳性率0.78%.同种特异性抗体,230例Rh系统抗体所占构成比高,为73.72%(230/312),阳性率为0.634%;其中抗-E阳性共191例,占61.22% (191/312),阳性率为0.526%;Lewis系统36例,占11.54%(36/312),阳性率为0.099%;MNSs系统34例,占10.89%(34/312),阳性率为0.094%.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01),有妊娠输血史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无妊娠、输血史者(P<0.05),血液病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居首位.结论 住院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避免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尤其是对女性,及有妊娠史、输血史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献血人群结构状况分析

    作者:李剑波

    目的 了解大理地区白族献血人群结构状况,探索大理州无偿献血工作有效途径和良性机制,为确保无偿献血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穿越血站管理信息系统中统计模块收集2011-2013年在本血站参加无偿献血的白族献血者资料,用SPSS18统计软件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大理地区白族无偿献血人群以男性居多;年龄以18-25岁、25-35岁2个年龄段为主;血型分布特征为A>O>B>AB;职业以农民为主;初中及以下学历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以白族文化为切入点,进行广泛深入的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巩固和扩大白族献血群体.

  • 南京市急救用血安全库存量调查

    作者:胡文静;傅强;张瑞生;陆乐;韩建香;王桂林;蔡旭兵

    目的 通过对南京市属医院的急救用血进行调查,建立针对各类抢救的血液安全库存量.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南京市各医院急救用血的病种、血型、血量分类统计,计算各病种安金库存量和急救用血占总用血比例,并分析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的病种差异.结果 多发伤、产科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主动脉瘤破裂及其它手术中意外大出血,红细胞用量分别为(8.24±5.53)U、(8.63±6.31)U、(7.30±5.0)U、(12.85±8.08)U、(8.08±8.64)U.消化道大出血红细胞用量略低于其它病种,主动脉瘤破裂的红细胞用量明显高于其它病种.结论 根据二、三级医院的病种分布不同,制定准确的应急储备血量可更好地保障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

  • 武汉地区无偿献血者用血经费异地报销的调查与探讨

    作者:张香菊;尹建平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异地报销无偿献血经费的问题.方法 比较分析2012-2013年武汉地区无偿献血者报销用血经费的本地与异地的数额,分析不同报销案例类别的差异,评估异地报销无偿献血者用血费用的现状.结果 武汉地区平均每年报销无偿献血者用血经费约180万元,无偿献血者共约3300名.用血报销案例类别中,异地、本地报销比例分别为0和100%.无偿献血者用血经费报销人数占献血总人数年平均人数的2.32%.平均年报销用血经费占年总血款收入的3.27%.结论 至今,武汉地区无偿献血者用血经费异地报销工作并未实施.其主要制约因素是有关部门权益对卫生部门的制约、地方财政管理模式的限制等.

  • 广州番禺地区开展核酸血液筛查的应用情况

    作者:蓝文莉;谢敬文

    目的 分析广州番禺地区开展核酸血液筛查以来情况,探讨核酸检测技术(NAT)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罗氏诊断Cobas S201系统对两遍酶免4项(ELISA)及ALT筛查阴性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IV-RNA、HCV-RNA和HBV-DNA 3项联合、6样本混样检测,对混样阳性的样本进行拆分实验,并对拆分阳性的标本进行分项确证实验,对确证实验HBV-DNA阳性的样本进行乙肝两对半血清学标志物的酶免检测.结果 共完成40 107例标本的核酸混样检测,拆分阳性的标本60例,阳性率为0.150% (60/40 107).对这60例样本做分项鉴别实验,结果HBV-DNA阳性47例,阳性率为0.117% (47/40 107),其余13例确认阴性.对47例分项鉴别实验HBV-DNA阳性的样的进行乙肝两对半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单独HBcAb阳性15例(31.9%),HBcAb阳性伴HBsAb弱阳性15例(31.9%)(其中有2例HBsAb较强阳性S/CO分别达到14.6、22.3),HBeAb、HBcAb阳性8例(17.0%),单独HBsAb阳性4例(8.5%),两对半全部阴性4例(8.5%),HBsAb、HBeAb、HBcAb 3项阳性的1例(2.1%).结论 血站酶免4项及ALT筛查阴性的血液仍然存在一定的输血传染残余风险,HBsAg阴性HBV-DNA阳性样本的两对半抗体阳性组合模式有6种,以单独HBcAb阳性和HBcAb阳性伴HBsAb弱阳性占比大.应用ELISA联合NAT进行血站血液筛查能更有效保障血液安全.

  • 患者输血前初、复检血型不符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调查

    作者:贲燕华;夏和凤;金勇

    目的 探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型初、复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6月,对7 751名患者采用试管法进行输血前血型初检,微柱凝胶技术进行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结果 7 751名患者中,共检出血型初、复检不符21例,其中初检错误15例(占71.4%),复检错误6例(占28.6%);不规则抗体阳性19例(检出率为0.25%).结论 输血前血型初、复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有利于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及时和有效.

  • 杭州“7·5”公交纵火事件中血液资源管理与实践

    作者:许爱琴;王中华;潘凌凌;胡秋月;王蕾;徐健;吕杭军

    目的 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的有效运作对突发事件血液资源管理的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的启动,掌握突发事件血液资源经历应急聚积、理性控制和平稳三个阶段特征分阶段进行有效的血液安全宣传,招募引导保留血液资源.结果 7·5事件发生后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的有效运作是应对此次事件的关键.通过本次血液资源应急管理的三阶段控制步骤,有效避免血液过期浪费的风险.回顾性分析血液报废率与同期相比无明显改变,说明此次事件中的血液安全可控.结论 血站应进一步锻炼以血源和血液保障预案为核心,以后勤、信息、新闻应对等预案为辅的应急保障体系.

  • 常规血型鉴定中H抗原检测3例

    作者:张添新;原敏;胡晓明

    目的 常规血型鉴定中筛查出罕见稀有血型如孟买型、类孟买型和副孟买型.方法 运用血清学检测红细胞上的H抗原.结果 筛查出3例类孟买型,1例为类孟买A型,2例为类孟买B型.结论 血清学H抗原检测可在常规血型鉴定中应用,以筛查罕见稀有血型.

  • 抗-Tja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1例

    作者:陈倩;沈伟;唐秋萍;林青;蔡于旭;郑日大

    目的 在日常血型鉴定工作中发现1例罕见的p表型标本,对该例标本进行正确的血型鉴定.方法 采用ABO正反定型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鉴定试验等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法,分析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结果 通过血型血清学分析发现,献血者血型为罕见的p表型,其血清中存在的抗-Tja(抗-PP1Pk)干扰了血型鉴定.结论 对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结果有必要进一步确认并加以解决.个体血型的正确鉴定对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 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连续对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监测与分析

    作者:周吉成;沈德才;谭彬宾;韦喜敢;周建月;石雄英

    目的 探讨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的发生率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体系,连续监测2006年1月-2014年9月本院门诊或/和住院患者FNHTR的发病情况,对确诊的280例FNHTR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输注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及冷沉淀患者FNHTR的发生率分别为0.8‰(33/43 684)、0.42‰(156/374 343)、0.17‰(88/519460)和0.08‰(3/38 361);2)输注悬浮红细胞与少白红细胞的FNHTR的发生率分别为0.50‰(119/240 232) vs 0.28‰(37/134 111)(P<0.05);3)男性和女性FNHTR患者有输血史的比例分别为72.4% (121/167) vs 71.7% (81/113) (P>0.05).结论 引起FNHTR的血液成分主要是血小板;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可明显降低FNHTR的发生率;输血史是FNHTR的高危因素.

  • 血栓弹力图在产科原发性纤溶症诊断中的应用——附报告1例

    作者:张晓萍;赵小丽;张晓晶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产后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诊断的应用.方法 临床1例产后阴道持续出血患者,采集患者血样分别进行r-TEG(快速TEG检测)和传统凝血检测,将r-TEG检测和传统凝血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30min r-TEG检测结果ACT 931s、R值9.4min、K值无法确定、Angle 7.8.、MA值9.3 mm、分别提示患者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功能均低于正常;LY30 18%,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63.4 s,凝血酶原时间22.8 s,FDP 10 μg/ml、D-dimer0.2μg/ml,提示患者原发性纤溶亢进,依据TEG检测结果给予相应药物和血液制品对症治疗,患者术后3h凝血功能逐渐恢复,出血停止;术后24h复查TEG结果完全正常.结论 血栓弹力图检测对产后原发性纤溶亢进患者的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凝血因子Ⅺ缺乏症合并外科疾病的治疗

    作者:陆遥;李奇;林荔军

    目的 认识并探讨罕见病凝血因子Ⅺ缺乏症及其合并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复习、总结凝血因子Ⅺ缺乏症合并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并发症防治的方法,在对1名凝血因子Ⅺ缺乏症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术后继发出血、感染患者诊断后,监控APTT,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联合氨甲环酸、辅以清创、抗感染和物理治疗等.结果 该患者APTT由72.0 s缩短到43.8-51.4 s,未再出现新的并发症、痊愈.结论 凝血因子Ⅺ缺乏症合并外科疾病需手术的患者比较罕见,对其认识和及时诊断非常重要;围手术期采用FFP替代治疗,辅以氨甲环酸等,监控APTT于合理范围,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患者手术出血等并发症.

  • 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学慧;王晨;康晓宁;樊晶

    目的 探讨本院患者血小板输注情况及临床疗效观察,了解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以便做好预防工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本院312名血小板减少的肿瘤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并于输注前后检测血小板,以校正患者血小板计数增值(CCI)和24h血小板回升率,判定输注效果并讨论影响因素.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检测76名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肿瘤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统计抗体分布.结果 75.6%(236/312)的患者输注后血小板数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率明显低于实体肿瘤患者(x2=29.87,P<0.05)和其他肿瘤患者(x2=6.06,P<0.05).输注次数<2次的患者(无效率为5.1%)输注血小板无效率明显低于输注次数>7次患者(无效率为57.1%),也低于输注3-4次(无效率为39.5%)、5-7次患者(无效率为46.4%),血小板输注无效率随输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分析76名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其中免疫因素占60.5%,非免疫因素占39.5%.结论 反复输注产生血小板抗体是PTR发生的主要原因,多次输注者应进行血小板抗体的筛选,避免或减少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 血液回收自体输血用于肿瘤大手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姝颖;唐育民;张宏伟;苏娴

    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现已成为“血液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其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担忧在于引起肿瘤细胞的播散.我们从肿瘤细胞清除能力及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临床研究等方面,对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在肿瘤大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其适用范围提出建议.总之,目前研究提示,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可以安全用于某些肿瘤手术,其合理的术前评估系统有待进一步建立.

  • 白血病干细胞免疫表型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倩;彭琪;夏平方;魏姗姗;佘妙容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严重致死性疾病,其复发或耐药的根源在于白血病干细胞(LSCs)的存在,故清除LSCs成为治疗AML的关键.近年来发现一些免疫表型在LSCs上特异表达或者高表达,而在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上不表达或者低表达,这就为特异杀伤LSCs提供了靶点,因此,研究LSCs的免疫表型,有助于识别并杀伤LSCs,从而为彻底治愈白血病提供可能.本文针对近年来LSCs免疫表型在AML治疗及其预后方面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 欧盟血液机构良好实践指南与我国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比较(上)

    作者:郭永建

    2013年11月,欧洲委员会欧洲输血委员会[the European Committee on Blood Transfusion(CD-P-TS)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批准了欧洲委员会欧洲药品和医疗质量理事会(the European Directorate for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EDQM/CoE)与欧盟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专门合作制定的《符合欧盟指令(2005/62/EC)要求的血液机构和医院血库良好实践(Good Practice)指南》[1](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确定了符合《欧盟2005/62/EC指令》要求的血液机构和医疗机构血库质量体系要素.

  • 机器自动贴签核对入库模式及其电子信息化管理的建立

    作者:王飞;李一鸣;李晓武;李东鹏

    目的 通过使用自动血液贴签机完成逐袋血液贴签核对入库操作,建立自动贴签全程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提高血液贴签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方法 随机选择1 920袋合格成分血进行贴签核对入库操作,全程贴签分为人工方法和机器方法各960袋.人工方法由一人逐袋贴签,另外一人逐袋核对和入库;机器方法由一人操作机器,机器同时完成逐袋贴签和核对及批次入库,同时通过贴签机管理软件和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信息交换.结果 人工方法和机器方法全程贴签工作效率分别为(4.72±0.16)袋/min和(5.35±0.31)袋/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55P<0.05).机器方法目视检查标签内容合格率100%,五码核对合格率99.375%,在分拣原因中标签纸不规范是主要原因,占50%.通过建立机器自动贴签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追溯每袋血液全程贴签的操作者、血液去向、标签打印次数及原因和授权人等数据链.结论 贴签机能够完成血液贴签及核对和批次入库三步骤的统一,实现全程贴签电子信息化管理,符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中有关血液贴签的要求.

  • 调控miRNA成熟通路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四川汉族人群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钟慧钰;宋兴勃;周娟;胡雪姣;周易;叶远馨;陆小军;王军;周燕虹

    目的 探讨调控微小RNAs (miRNAs)成熟通路相关基因与四川汉族人群胃癌易感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7名四川汉族胃癌患者(病例组)和219名性别与年龄和病例组匹配的四川汉族人群(健康对照组).运用高分辨率熔点曲线法(HRM)做基因分型,分别检测探讨调控miRNAs成熟通路相关基因的2个SNP位点(DGCR8基因内的rs3757 G/A和AGO1基因内的rs636832A/G)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2组人群基因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2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rs3757 G/A为x2 =4.31,P=0.12;rs636832A/G为x2=0.65,P=0.72.同时,这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之间亦无明显差异:rs3757 G/A为x2 =1.22,P=0.27,OR=1.22,95% CI为0.85-1.77;rs636832A/G为x2=0.65,P=0.42,OR =0.88,95% CI =0.65为1.19.结论 本组数据并未发现调控miRNA成熟通路的相关基因的rs3757G/A和rs636832A/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四川汉族人群胃癌的易感相关.

  •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基因与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艳芳;张镏琢;张志敏;李培茂;高燕华;王佃鹏;张印则

    目的 探讨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5基因多态性与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FLOW-SSO法和PCR-SSP法对32名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病例组)做HPA-1-6,15基因分型,并将之与中国汉族人群(对照组,n=245 8)的数据比较.结果 HPA-3b等位基因频率、HPA-3基因型分布,病例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593 7 vs 0.441 4(P <0.05)及0.750 0 vs 0.506 9(P <0.01);HPA-3b等位基因相关ab/bb基因型,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88% (31/32) vs 69.49%(1 708/2 458)(P<0.01).HPA-1,2,4,5,6,15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2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可能与HPA-3基因多态性有关.

  • 单人份核酸联合ELISA血液筛查方案初探

    作者:黄敏;傅强;马贵明;柯苑;马成平;赵静

    目的 分析并探索合理的单人份核酸筛查方案,为核酸检测后的批放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的63 792份血液标本,采用2种ELISA检测试剂和1种单人份核酸检测试剂平行检测.NAT首先对HIV-1/HCV/HBV 3种病毒进行联合检测,检测结果阴性则判为NAT阴性,阳性则判为NAT阳性,血液报废.NAT初筛阳性标本中与ELISA同为阳性的标本,则直接进行鉴别检测(鉴别病毒种类),ELISA阴性的标本则进行联检2遍复试之后再鉴别.结果 63 792份标本中共NAT初筛(+)标本260例,初筛阳性率0.4%,成功复试和鉴别标本243例,总鉴别阳性率仅为64.2% (156/243).其中ELISA(+)标本的鉴别阳性率为89.0% (121/136),ELISA(-)标本的鉴别阳性率为32.7% (35/136),复试阳性率为44% (47/107).NAT初筛S/CO的均值与复试、鉴别结果具有明显相关性,初筛S/CO≤5对复试(--)且鉴别(-)结果有较强的指示作用.结论 本中心目前的核酸筛查方案能够大程度地减少病毒漏检现象,降低输血残余风险,保障临床供血安全.

  • 分离白膜后血浆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评价

    作者:李慧;刘春燕;李浩龙;张锡敏;王承琳;杨振江

    目的 对采用22℃手工制备富含血小板白膜后分离的血浆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2013年11月-2014年6月,共随机选取22℃手工制备富含血小板白膜后分离的血浆70例,将其作为原料血浆制成冷沉淀后留样(即A组).同时另随机选取4℃常规制备新鲜冰冻血浆90例,将其作为原料血浆制成冷沉淀后留样(即B组).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冷沉淀中Ⅷ因子、纤维蛋白原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2组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A组、B组Ⅷ因子含量分别为(136.96±59.32) IU、(163.53±77.33)IU(P<0.05),合格率分别为97%、99%(P>0.05).A组、B组纤维蛋白原含量为(165.68±25.73)mg/袋、(164.11±17.54)mg/袋(P>0.05),合格率分别为91%和98% (P>0.05).结论 本文试验数据显示,22℃手工制备富含血小板白膜后分离的血浆可以用于制备冷沉淀.

  • 一种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检测效果的评价

    作者:边国慧;杨春晖;高瞻;徐敏;何苗

    目的 建立一种自主研发的针对细菌16 S rDNA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并评价该方法对浓缩血小板制品中细菌污染检测的效果.方法 设计16S rDNA基因保守区引物,构建SYBR Green Real-timePCR反应体系;然后分别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以初始浓度为1CFU/mL、10 CFU/mL和100 CFU/mL接种到浓缩血小板中,经22℃保存7d后,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进行细菌检测.结果 细菌污染后的血小板在常规保存条件下,长保存期<7d,不同接种浓度的细菌生长情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所有种类的细菌均在d1、2表现出迅猛的增殖高峰,d3以后增殖趋于平缓.结论 该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可定量地检测出血小板的细菌污染的情况,可适用于血小板输注前的快速细菌污染检测.

  • 不同温度下3种血液制剂中FⅧ活性分析

    作者:梁晓浏;林正明;江建锋;杨园园;陈玲

    目的 了解新鲜冰冻血浆、亚甲蓝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融化后在不同环境温度中FⅧ活性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储存于-20℃以下1年内的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血浆和冷沉淀置于融浆机中融化后,分别于0、2、4、8和24h检测3种血液制剂率FⅧ活性[检测标本分别置于(4±2)℃冰箱和20℃恒温水浴箱中保存].结果 融化后(0 h)3种血液制剂的FⅧ的活性分别为(125.8±5.6)、(75.4±3.5)和(58.4±4.2),其中新鲜冰冻血浆中FⅧ活性明显高于亚甲蓝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P<0.001);保存于(4±2)℃和20℃中的3种血液制剂FⅧ活性在24h后分别为(76.3±5.1)、(39.1±2.9)、(35.1±3.7)和(60.3±4.1)、(35.2±3.0)、(31.7±4.6),其活性均明显下降(P<0.001).结论 3种血液制剂中新鲜冰冻血浆中的FⅧ活性较高,且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活性下降.建议在(4±2)℃保存融化后的血浆制剂,并尽快输注(好在8h内输注).

  • 血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析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作者:何成涛;傅强;马贵明;张立波

    目的 通过对血站ALT检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血站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方法 参照199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本实验室献血者血清ALT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 献血者血清ALT浓度为20.9 U/L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7 U/L,取95%置信水平,包含因子k=2,扩展不确定度为1.4 U/L.构成不确定的分量中,校准品浓度分量所占比例大,为96.18%.结论 该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血站实验室.

  • 献血者HBV DNA存在的确认与S蛋白变异特征分析

    作者:杨爱莲;曾劲峰;邬旭群;叶贤林;郑欣;熊文

    目的 对HBsAg阴性和阳性献血者血样HBV DNA存在的确认并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S区变异特征.方法 使用EIA/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19 397份无偿献血者血样,把109例乙肝不合格样品分成3类(HBsAg+/NAT+、HBsAg +/NAT-、HBsAg-/NAT+),通过跟踪检测,确认为OBI毒株10例、HBV窗口期感染期3例和5例缺失追踪的HBsAg-/HBV DNA+样品,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HBV病毒载量,应用Nested-PCR技术扩增S基因片段并测定序列,与B/C基因型HBsAg+/HBV DNA+阳性野毒株序列比对.结果 深圳市无偿献血者经乙肝表面抗原胶体金快速试纸筛查后的HBsAg阳性检出率为0.34% (66/19 397);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流行率范围为1∶1 939-1∶1 293,HBV窗口期感染流行率范围为1∶6 465-1∶2 424;10例OBI样品其病毒载量介于不能定量至112.0 IU/mL(中位数98.5 IU/mL).10例OBI样本在S蛋白区(nt215-710)出现随机变异,OBI样品S区氨基酸置换率显著高于野毒株(P <0.000 1),有4、2、3个OBI样品分别在CTL表位21-29、86-96、172-180出现L21S(2)、K/R24E(1)、I25M(1)、L88P(2)、S172F/L(2)、V178T(1)变异;OBI非CTL表位免疫区的氨基酸置换率亦显著高于野毒株(P<0.05);其中1个OBI样品在nt636发生缺失变异.结论 深圳献血者OBI流行率有增高趋势,OBI发生机制与乙型肝炎病毒的S蛋白区变异,特别是免疫活性区的变异密切相关.

  •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

    作者:安静娜;李冬冬;陈其霞;王婷婷;杨廷富;陶传敏

    目的 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期16 451例ELISA法检测及15 541例ECLIA法检测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的结果,并收集205名临床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2种方法检测,用Kappa检验判断各方法学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结果 ECLIA和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4.6%,92.2%,82.4%和74.6%.结论 ECLIA法与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符合率较好,但ECLIA法为半定量检测,敏感度更高,更适于在血站筛查以及临床手术等对结果极为敏感的情况下应用.

  • 甘油浓度对红细胞冻干保存效果的影响

    作者:陈奕冰;张莹;田力;宋宁;张嵘;陈强;刘忠

    目的 探讨甘油浓度浓度对红细胞冷冻干燥保存的回收率、溶血率及残余水含量的关系.方法 以甘油浓度分别为3%、6%、9%、12%、15%、18% 、21% (w/v)的冻干保护剂处理红细胞,冻干,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细胞数、分光光度计测定游离血红蛋白量,分析细胞复水后红细胞计数、溶血情况.用热重法测定冻干红细胞水分含量,分析不同保护剂组红细胞的水分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复水后红细胞形态正常,甘油浓度为9%、12%、15%时,红细胞回收率分别为(77.08±9.41)%、(84.37±3.42)%、(80.21±9.20)%,红细胞溶血率分别为(19.82±2.23)%、(17.66±1.17)%、(15.86±2.23)%,相应的冻干红细胞残余水分含量为(19.43±1.36)%、(22.89±1.57)%、(26.17±1.09)%.结论 保护剂中甘油浓度影响红细胞冻干保存的效果;甘油浓度为(9-15)%时对冻干保存的红细胞损伤较小;冻干红细胞残余水分含量随保护剂中甘油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 严重发热伴血小板下降综合征病毒核酸检测检出下限评估

    作者:曾沛斌;陈利民;马利利;曾昭萍;王憬惺

    目的 评估蜱虫病病毒(SFTSV)核酸检测体系的检出下限.方法 采用第三方(美国CDC)提供的临界浓度梯度稀释血清盘,对不同浓度梯度(10、1、0.1、0.01 pfu/mL)共346份SFTSV病毒血清标本做SFTSV RNA检测(4次/份,合计1 384次检测);统计检出的数目和扩增循环数,通过逻辑回归模型,计算该检测体系的低检出限.结果 所建立的SFTSV RNA检测体系的95%和50%低检出限浓度(pfu/ml)分别为5.4和0.8.结论 系统化评估出了SFTSV RNA体系的低检出下限,为后续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提供了技术保障.

  • 基层输血科自制室内质控品的方法与可行性探讨

    作者:袁晓阳;马晓露;陈洁

    目的 探讨如何利用基层输血科现有实验室条件,选则自制质控品对ABO血型正反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试验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输血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13次自制质控品的可靠性和特异性,评价自制质控品的临床应用效果.自制单独血浆与红细胞质控品,经亲和力、抗体效价检测、凝集强度和稳定性等验证后,按照自行设计的室内质控模式,进行ABO血型鉴定、RhD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及不规则抗体筛查等试验.结果 各检测项目共有1 780个室内质控结果,其中1次(0.06%)属于“警告”,2次(0.11%)属于“失控”;失控中随机误差1次(50%),系统误差1次(50%).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各占质控总数的比例为0.06%.结论 本院输血科自制的室内质控品,其有效性、特异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符合《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准则》中对IQC的基本要求,可以有效控制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

  • 血站实验室室间质评使用试剂与检测符合率的分析

    作者:曾劲峰;郑欣;杜鹏

    目的 通过分析深圳市血液中心参与全国范围室间质评结果,了解不同室间质评项目与试剂、检测方法的关联性,便于在工作中查找存在的问题,提高检测质量.方法 对澳大利亚国立血清学参比实验室(NRL)2013年第3次血清学酶联免疫检测(酶免)与核酸检测室间质评回报结果,及卫生部临检中心2013年全年血清学酶免检测室间质控评价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与比较各检测项目试剂使用情况、各类试剂检测符合率及假阳或假阴性率.结果 在NRL HBs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学检测室间质评中,包括电化学发光技术在内的A公司试剂为使用多的国外试剂,W公司试剂为使用多的国产试剂;W公司试剂检测HBsAg的符合率稍高于A公司,抗-HCV检测试剂符合率好的为0公司和W公司,其次为A公司;而在抗-HIV方面,使用量大的是B公司和A公司,但符合率却较低.在核酸检测方面,R公司试剂的假阳或假阴性率均高于N公司试剂.在卫生部2013年第3次室间质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实验室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特异性抗体)等项目的检测选用了X公司和W公司生产的试剂.回顾性分析检测全年HBsAg、抗-HCV、抗-HIV的数据,抗-HIV的检测假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项目.结论 通过本次全国室间质评回报结果分析,获得参评单位总体检测情况的重要数据,为提高检验质量及血液安全提供数据基础,室间质评值得进一步开展.

  • 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孙森;安润;王明民

    本文通过对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了我国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日常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转型,从而不仅促进无偿献血更好、更快的发展,保障临床用血,而且有助于公民社会的尽早建立.

  • 浅谈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多重角色

    作者:张进;王明民;安润

    目的 探索无偿献血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中诠释的多重角色.方法 根据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中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探析其角色定位.结果 无偿献血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诠释了献血者、宣传者、招募者、服务者、监督者、协调者、调解者等多重角色,满足献血者个性化的需求,提高献血者满意度与忠诚度.结论 发挥无偿献血志愿者多重角色优势,使无偿献血工作更具特色和亲和力,推动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团队文化在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任霄惠;王静;王明民

    团队文化是指团队成员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为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并为完成团队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一种潜意识文化.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优秀的团队文化对推进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意义重大,能够对无偿献血志愿者起到导向作用,约束志愿者的行为,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激励志愿者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中积极进取.

  • 无偿献血志愿队宣传招募工作新模式的建立与运营

    作者:李蓓;李继明;王明民

    志愿者是无偿献血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青岛市无偿献血红十字志愿者总队持续以传播无偿献血理念、促进和谐社会、保障临床用血为己任.志愿队建立了规范化管理文件、科学化管理体系、优秀的团队文化、多样化志愿服务模式.拥有自己的志愿者网站、微博、微信、专刊,在以献血现场服务为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大力扩充无偿献血宣传招募领域,通过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拓宽了献血宣传招募渠道,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提升了市民参与率、促进了无偿献血凝聚力,同时提升了志愿服务水平.青岛市无偿献血志愿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理念,酝酿创新开展的特色宣传招募模式,实现了服务促人气、献血聚人心的目的,促进了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和无偿献血工作的蓬勃发展.

  • 青岛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宣传招募和服务成效分析

    作者:范丽莉;孙森;王明民

    青岛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已经由单纯的“服务”拓展为了“宣传招募和服务”,这项工作扩展了无偿献血宣传途径,增强了宣传效果;增加了无偿献血人数,保证了临床不断增长的用血需求;提高了无偿献血服务满意度,促进了无偿献血长效发展.

  • 激励机制对无偿献血志愿工作的影响

    作者:张进;王明民;孙森

    目的 探讨激励机制在无偿献血志愿工作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增进与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其多元化的需求,适时有效地进行激励.结果 通过实施因人而异的多种激励措施,激发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工作热情.结论 建立充分、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无偿献血志愿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输血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