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

中国输血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중국수혈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49X
  • 国内刊号: 51-13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王憬惺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伊犁地区基层医院临床科室用血管理与评价方法探讨

    作者:田雪梅;施丽;邱芬;关灵梅

    目的 通过总结我院开展临床科室用血管理与评价工作,探讨基层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加强临床用血监管的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2-2014年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与运行情况,用血质量管理评价的指标制定及评价的方法应用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开展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后临床输血质量指标的变化,总结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工作产生的作用.结果 我院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情况得到明显好转,输血申请单各项指标的审核逐年完整规范,全年大量用血上报率达100%,全年超备血量用血人次逐年下降,全院的自体输血率逐年提高,输血适应症符合率也逐年提升.结论 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科室用血管理与评价工作,建立用于临床合理用血评价体系及方法,可有效促进了临床用血管理的持续改进,达到安全、合理用血的目的.

  • 54例无偿献血者ABO疑难血型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华洪葳;宿军;杨春晴;车玲玲;赵玲

    目的 探讨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及正确定型方法,为安全输血提供质量保障.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型仪对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对正反定型不符或者凝集强度异常的标本,分析其原因,采用不同血型血清学方法进一步试验,进行正确的ABO分型.结果 在54例ABO疑难血型标本中,不规则抗体标本26例(48.15%),其中抗-M 15例(27.78%)、抗-P1 7例(12.96%)、抗-H 2例(3.70%)、抗-A1和抗-Leb各1例(1.85%),弱A抗原8例(14.81%),弱B抗原7例(12.96%),弱抗-A 7例(12.96%),弱抗-B 6例(11.11%);终确定B型22例,A型15例,AB型14例,O型3例.结论 当ABO血型鉴定中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时,分析其原因,采用不同的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鉴定,正确判定血型,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 备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其结果分析

    作者:王晓华;樊晶

    目的 通过对本院备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发现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并分析其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微柱凝胶法及盐水法对2014年4月-2015年3月10 512例备血患者标本进行抗体的筛选及鉴定.结果 10 512例患者标本中检出不规则抗体55例(阳性率0.52%).Rh系统共有21例(38.2%):抗-D 3例,抗-E11例,抗-c1例,抗-cE 6例;MNSs系统13例,均为抗-M;lewis系统共有6例,均为Lea;自身抗体9例;自身抗体合并抗-M1例;抗体特异性未确定有5例.结论 建议将RhE和RhD血型抗原一起纳入常规血型检测,可尝试在因慢性疾病需长期输血患者中采用RhE抗原同型输注.

  • 汇集浓缩血小板并滤除白细胞后的质量指标探讨

    作者:罗晓娟;李飞

    目的 探讨浓缩血小板汇集、滤白后的质量指标,达到一血多用、节约血源的目的.方法 将160袋(2 U/袋)浓缩血小板及20例(8袋/例)浓缩血小板汇集、滤除白细胞后分别留样,检测并比较制备过程中各步骤的血小板(Plt)、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变化.结果 血细胞(个/袋),浓缩血小板汇集、滤白前:Plt 3.059×1011、RBC 4.868×109、WBC 2.030×109;汇集、滤白后:Plt 2.823×1011、RBC 3.929×109、WBC 2.221×106.结论 浓缩血小板经汇集、滤白后能有效滤除白细胞,保证血小板含量,可达到相对理想的输注效果,是解决当前血源紧张和临床供血不足的有效途径.

  • 甘南地区藏族人群中TT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刘桂娥;邢喜平;伍志伟;薛娜;苏韫;颜春鲁

    目的 通过检测甘南地区部分体检者血清中TTV,分析TTV在该地区的流行情况及特征.方法 随机收集甘南州人民医院藏族体检者血清362份,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中TTV-DNA;抽取8份阳性血清扩增产物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362份血清中,阳性血清128份(男性81份、女性47份),阳性率为35.4% (128/362),男性与女性之间TTV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8份阳性血清序列与日本参考株、北京株和深圳株对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8.7%-100%;分子进化树分析显示,8个序列分布在2个不同的分支中,7个序列与北京株、日本参考株TA278同属1个分支,1个序列与深圳株组成另1个分支,且其同源性为99.9%,提示其为同一型或亚型.结论 这一结果表明在甘南藏族人群中存在TTV感染,将为预防甘南地区TTV流行及其与其他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奠定基础.

  • 惠州市55-60岁献血人群的结构与献血情况调查

    作者:李雪群;钟展华;万小春;蓝建崇;陈栋才

    目的 调查55-60岁献血人群的献血情况及献血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7月-2015年2月55-60岁501人次献血人群的资料.结果 55-60岁的献血者中,以男性为主,247人次参与过≥2次献血,占49.30%,不良反应率为0.40%,稍低于同期18-55岁献血人群的不良反应率1.41%,延缓献血率为6.18%,高于18-55岁献血人群的5.22%,不良反应率及延缓献血率与18-55岁献血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不合格率为2.59%,低于18-55岁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5-60岁人群适合继续献血.

  • 大于50%标示量的不足量血红细胞制剂储存期间溶血率调查

    作者:王泰瑞;冯晨晨;吴敏慧;梁文飚

    目的 调查50%标示量不足量血制备的MAP悬浮红细胞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间的溶血率.方法 分别采集12位志愿者的全血24 mL,在采血后4h内混合,制备正常MAP悬浮红细胞、50%标示量的不足量血悬浮红细胞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制剂并4℃保存,于0、7、14、21、28、35 d进行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检测,计算储存期间红细胞制剂的溶血率.结果 50%标示量的不足量血MAP悬浮红细胞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制剂储存期末溶血率均值为0.211%和0.153%;不足量血制剂储存期末溶血率显著高于正常红细胞制剂,而不足量悬浮红细胞和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50%标示量的不足量血制剂的储存期末溶血率低于0.8%,滤除白细胞可降低不足量血制剂储存期末溶血率.

  • 1511份临床输血病历输血相关记录规范性调查分析

    作者:王莉;高尚仁;刘海涛;张代斌;赵星星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医院输血过程和相关原始记录,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输血行为和输血相关记录,促进医院输血病历的规范管理.方法 按照临床输血相关国家法规和标准[1],对2013年本辖区九家医院输血病历1 511份逐一进行评价、统计和分析.结果 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申请、输血医嘱、配血发血记录、输血护理记录、手术室输血记录、输血疗效评价、输血病程记录不规范比例分别为13.37%、12.51%、6.82%、15.62%、32.96%、8.14%、20.25%、25.28%.结论 今后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输血过程的管理,保证输血相关记录规范和输血安全.

  • 郑州地区无偿献血者MSM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吕永磊;焦修凤

    目的 输血是HI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了解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减少HIV检测"窗口期",为有效制定无偿献血招募和阻断HIV的经输血传播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2010-2014年本中心无偿献血者905 984血液标本ELISA检测2遍,2012年5月后ELISA无反应性或单侧有反应性标本进行PCR检测,ELISA双阳性标本送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蛋白印迹法进行结果确认,对HIV阳性献血者进行统计分析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计确认HIV阳性112例,阳性率为12.36/10万,HIV感染率处于平缓期,MSM途径与其他途径差异显著,且逐年显著升高,并且呈现年轻化、高学历,有在大学生中蔓延的趋势.结论 应加强无偿献血及HIV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无偿献血前的健康征询范围,规避具有高危行为者特别是MSM人群为免费体检、化验等目的而献血行为,构建HIV疫情共享网络,通过多种措施来减少病毒检测"窗口期"的发生,确保血液安全,保障受血者健康幸福.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HBeAg及HBV-DNA定量结果的临床意义与相关性分析

    作者:戴小波;唐文志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HBeAg、HBV-DNA、ALT定量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HBeA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化学速率法检测ALT.结果 HBeAg阳性组ALT血清浓度、ALT异常率均高于HBeAg阴性组(P<0.05),但HBsAg浓度低于HBeAg阴性组(P<0.05).HBeAg阳性组组内结果分析:HBeAg血清浓度与HBV-DNA在免疫耐受期成正相关(r=0.54),HB-sAg与HBeAg、HBV-DNA成负相关(r=-0.521 2、-0.462 7),HBsAg、HBV-DNA、HBeAg与ALT之间均无相关性(r=0.008、0.02、0.0006).HBeAg阴性组组内结果分析:HBV-DNA与HBsAg无相关性(r=-0.05),HBV-DNA与ALT成正相关(r=0.39),HBsAg与ALT无相关性(r=0.008).结论 HBV-DNA、HBsAg定量、HBeAg定量检测虽然可以反映HBV复制状态,但并不能代表乙肝患者的病情演变,只有定期长时间的监测才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管理和早期发现病毒状态的变化.

  • 176例输血不良反应的分析

    作者:陈月宽;颜利江;费良芬;刘福慧;徐艳;黄美容

    目的 分析成分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回顾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57 171例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临床资料和《输血反应回报单》,统计成分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特征.结果 176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未报告其它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0.31%,其中各种血液成分输注以过敏反应高,占0.2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0.09%,其它反应占0.01%;血液成分输注发生不良反应以手工血小板高,占1.05%,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与过敏反应分别占0.26%,0.69%,其次是机采血小板,占0.56%,后是新鲜、普通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分别占0.29%、0.20%,冷沉淀不良反应低,占0.11%,未见输注洗涤红细胞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本院成分输血率占99.98%,全血使用率比较少,也未见全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导致成分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及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输注,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及输血工作者对输血不良反应知识的掌握,制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规范和认真执行输血操作规程,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障和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提升输血科工作人员的临床思维及应变能力——参加CAP PT ETME经验分享

    作者:凤婧;陈剑;王海娟;赵虹;朱凯;江咏梅

    目的 介绍CAP输血能力拓展(ETME)这类全新的能力验证(PT).方法 整理分析本实验室自2012年CAP PT ETME开展以来连续7次参加该类PT的上报结果及CAP的反馈报告,并将CAP每次考核的主题和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学习,以此提升本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临床思维及应变能力.结果 本实验室连续7次参加CAPPT的教育项目ETME,考察内容覆盖本实验开展的所有检测项目,并包括了临床病例的学习.CAP PT ETME为不评分项目,每次成绩回报后结合CAP提供的总结进行分析、自评,部分项目因延期收到,标本溶血无法完成检测,已上报结果的项目自评结果大多数与主流结果一致.结论 在参加CAP PT ETME的过程中,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病例的学习,不断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提升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 ABO血型主次要双向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型变异1例

    作者:柴旭霞

    输血前试验是临床避免输血反应的后一道实验室关口,关乎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1].完整的输血前血型相关检测包括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等,是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对本院住院患者输血前血型鉴定时,发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BO血型变异1例,报告如下.

  • 临床疑难血型抗体病例分析探讨——附报告1例

    作者:毕仕颖;苏品璨;董伟群;李毅;吴穗

    目的 通过对疑难血型患者抗-E+抗-Jkb的鉴定,阐明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对输血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盐水法、聚凝胺法、抗球及卡式法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 血清学试验表明,患者的血清与谱细胞在盐水介质中没有发生凝聚,在抗球蛋白(AHG)介质中,与谱细胞中E抗原和JKb抗原阳性细胞发生凝集,与Jkb抗原阴性细胞未发生凝集,初步判定为抗-E+抗-Jkb.结论 经过血型鉴定该患者为抗-E+抗-Jkb引起交叉配血不合,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的存在,采用多种方法学检测,以防漏检,可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性.

  • 人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2的相互作用

    作者:解彩霞;安亮;魏春华;李晓晶;杜晓红;李嘉欣;苏燕

    目的 研究人红细胞内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2(Prx2)与血红蛋白(Hb)的相互作用.方法 首先利用红细胞Hb再释放试验分离红细胞和溶血液电泳释放的4个区带,即HbA、HbA2、HbA与HbA2之间(HbA-A2)及再释放Hb,将这些区带分别切下,通过反复冻融获得各区带所合蛋白;用葡聚糖G-25浓缩后再利用SDS-PAGE分离各区带所含蛋白组分,并用抗-Prx2做免疫印迹分析;后用微量热泳动试验(MST)分别检测Prx2蛋白与HbA和HbA2之间的结合常数.结果 红细胞电泳释放的区带HbA、HbA2、HbA-A2及再释放Hb中均有Prx2;而溶血液电泳释放的Hb区带中,除HbA2外其余各Hb区带中均有Prx2.MST检测显示,Prx2蛋白与HbA的结合常数(Kd值)为(14±1.08) μmol/L,而与HbA2之间的Kd值未被检测到.结论 Prx2与Hb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但与HbA2之间可能没有相互作用.

  • 聚合人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中不溶微粒含量检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陈刚;莫玲;刘嘉馨;王红;杨成民

    目的 选取5批实验室自制的HBOCs制品溶液,考察其不溶性微粒的含量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不溶性微粒规定的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对HBOCs制品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选取的5批次HBOCs制品不溶性微粒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相关要求;光阻法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显微计数法检测结果;HBOCs溶液不同梯度稀释后,显微计数法检测结果线性相关性分别为0.9095(>10 μm粒径)和0.8255(>25 μm粒径),而光阻法检测结果线性相关性分别为0.1967(>10μm粒径范围)和0.0283(>25 μm粒径范围).结论 选取的HBOCs制品不溶性微粒含量质量总体情况较好;梯度稀释法显示,显微计数法检测HBOCs不溶性微粒结果具有较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而光阻法检测结果无明显线性关系,二者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 不同渗透压对红细胞体积和溶血影响研究

    作者:张莹;张嵘;洪树青;王珏;宋宁;田力;陈强;高华方;刘忠

    目的 探讨不同渗透压下红细胞体积和溶血情况的变化,为优化人红细胞保护剂的添加和洗涤方案、冷冻干燥程序设定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梯度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提供不同的渗透压环境,加入储存4周的全血,离心法测红细胞压积(Hct)、显微镜下记录红细胞形态和直径、用冰点渗透压仪测定上清的渗透压、测定上清血红蛋白(Hb)含量,经计算得到不同渗透压下的红细胞体积及溶血率差异.结果 在低渗环境下,当渗透压(mOsm/kg)为148、154、158、171、191和236时,溶血率(%)分别为87.3±4.3、79.4±6.7、68.5±6.6、30.2±2.8、6.6±1.0和2.5±0.8,红细胞平均体积(MCV)(fL)分别为184.1±32.7、216.4±62.9、185.2±27.3、151.8±6.8、122.4±3.7和109.3±2.4;在高渗环境下,当渗透压(mOsm/kg)为810、1 073、2 460和3 033时,溶血率(%)分别为2.1±0.7、2.5±0.6、25.2±8.7和55.8±13.8,MCV(fL)分别为58.1±1.9、60.6±2.8、74.5±4.8和80.1±13.9;在等渗环境,溶血率为(1.9±0.8)%、MCV为(94.9±1.08)fL.结论 渗透压从低渗到高渗变化过程中,红细胞的体积逐渐减小,溶血率先降低后升高,当渗透压为160 mOsm/kg时,红细胞体积达到上限160fL,溶血率增加至68%;当渗透压为800 mOsm/kg时,红细胞体积达到下限为60fL,溶血率为2%.为了降低细胞溶血率,红细胞体积变化宜<1.68倍、>0.68倍原体积.

  • 人抗凝血酶Ⅲ纳米膜过滤工艺优化

    作者:张翠萍;周安;杨虎虎;马山;臧恒昌

    目的 考察Asahi Kasei(旭化成)公司纳米膜过滤人抗凝血酶Ⅲ(Human AntithrombinⅢ,ATⅢ)的回收率,优化纳米膜过滤工艺.方法 选取旭化成公司3种不同规格型号的纳米膜Planova@15N,Planova@20N和Planova@BioEX进行ATⅢ过滤回收率考察,通过留取生产工艺中不同阶段不同蛋白浓度的制品,优化过滤蛋白总量,确定纳滤米过滤工艺位置.结果 蛋白浓度16 mg/mL的ATⅢ通过Planova@20N过滤获得蛋白总量高,ATⅢ蛋白及效价回收率也较高,为佳纳滤蛋白浓度.结论 通过本研究筛选出Planova@20N,佳纳滤蛋白浓度为16 mg/mL,经去除病毒验证其对细小病毒的去除率LRV >4.0,终确定纳滤工艺在人抗凝血酶Ⅲ工艺中超滤浓缩后,既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并可获得高回收率.

  • 细胞浓度对血型血清学试验灵敏度的影响

    作者:韩莎莎;郭忠慧;朱自严

    目的 探索在常用血型血清学试验细胞浓度范围内,浓度的上限和下限对直接血凝试验及间接抗球试验的检测灵敏度是否有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IgM及IgG抗-D分别与1%、2%、3%、4%、5%、6%的R1R2细胞反应,通过试管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体与不同浓度红细胞的反应效价,以及同一抗体浓度下不同浓度红细胞的抗体结合效率的差异.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单克隆抗体浓度进行定量.结果 单克隆IgM抗-D及IgG抗-D的效价随着红细胞浓度的下降而依次降低,在常用血清学红细胞浓度范围内,2%红细胞与两类抗体的反应效价皆是5%的4倍.在相同抗体浓度下,细胞结合抗体平均荧光强度(MFI)随细胞浓度下降而升高.其中当IgM、IgG抗-D浓度分别为(25.50±1.1) μg/mL和(2.71±0.08) mg/mL时,2%红细胞结合IgM抗-D及IgG的MFI分别比5%红细胞高出104.2%和67.8%.结论 在常用血型血清学试验细胞浓度范围内,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灵敏度随红细胞浓度下降而升高.

  • 类孟买血型的分子机制研究——附2例家系报告

    作者:廖湘成;焦伟;黎海澜;朱春丽;莫柱宁;阳子骥

    目的 对2例类孟买血型个体及其家系进行表型鉴定和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ABO、H抗原;应用PCR技术扩增FUT1、FUT2编码区序列,并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发现2名先证者红细胞与抗H血清均不凝集,为血清学分型罕见的类孟买型Ahm和Bhm.直接测序发现2名先证者FUT1基因均存在658位C→T的纯合突变.先证者1父母、姑姑、弟弟和儿子FUT1基因均存在658位C→T杂合突变;先证者2父母、弟弟和2个胞姐FUT1基因也均存在658位C→T杂合突变.另外,所有被研究标本都是分泌型,其FUT2基因都具有357位C→T的同义突变.其中先证者1和2都为Se357等位基因纯合子.结论 先证者1为Ahm型,先证者2为Bhm型,2例基因型均为h3/h3且均为分泌型.2名先证者的父母FUT1基因都是658位C→T杂合子,并都把突变的FUT1遗传给先证者,使其携带658位C→T的纯合突变,造成类孟买型的表型.

  • 汉族和维吾尔族Del型基因型及其常见等位基因差异的研究

    作者:黄铭珊;吕飘;刘持翔;卢旭玲;李慧;曹琼;周华友

    目的 比较中国汉族和维吾尔族(维族)人群Del型基因结构和遗传特点,了解二者Del型常见突变类型及其基因组合情况.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随机非血缘关系的中国222名汉族人和55名维族人的RhD血型,RhD(-)者用改良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确认;单克隆抗体鉴定Rh表型;吸收放散微柱凝胶法检测Del型;PCR-SSP方法检测RHD上游、下游和杂合Rhesus盒;PCR扩增RHD第9外显子,测序验证;PCR-SSP检测RHD基因1227位点,测序验证.结果 222例随机非血缘关系汉族血清学RhD(-)标本和55例随机非血缘关系维族血清学RhD(-)标本分别检出43例和1例Del型;汉族RhD(-)标本中,RHD基因型为RHD-/RHD-和RHD +/RHD-、RHD+/RHD+者的比例分别为70.72% (157/222)和27.03%(60/222)、2.25%(5/222);维族RhD(-)标本中,只有1例RHD基因型为RHD +/RHD+,其余98.18% (1/54)标本为RHD-/RHD-;汉族和维族RhD(-)个体RHD基因型总体分布存在差异(P<0.05);汉族和维族RhD(-)个体的RHD-/RHD-基因型呈明显差异(P<0.05);43例随机非血缘关系的汉族Del型标本RHD基因1227位点检测:1例1227G、3例1227G/A和39例1227A,结合Rhesus box检测结果,基因组合情况分别为RHD1227G/-、RHD1227G/A、RHD1227 A/-和RHD1227A/A.1例维族Del型标本等位基因组合为RHD1227A/A.所有RHD-/RHD-纯合子样本均未检测到RHD基因1227位点.吸收放散试验为Del型者93.02% (40/43)、等位基因为RHD1227A或A/G个体均携带C抗原.结论 中国汉族和维族Del型人群RHD基因型绝大部分是RHD +/RHD-杂合子,都存在RHD;中国汉族和维族Del型等位基因以RHD1227A为主,且与C抗原相关联.

  • HCV感染献血者的血小板抗原(HPA)1-18等位基因多态性初步分析

    作者:林红;薛敏;许剑锋;胡文佳;王金花;刘衍春

    目的 探讨HCV感染与血小板抗原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114例抗-HCV ELISA双试剂检测均有反应性的献血者血清标本的RNA,做HCV RNA荧光定量检测,随访后将其分为HCV持续感染组(39例)和HCV自限清除组(75例);提取人基因组,用PCR-SSP方法对人血小板抗原(HPA)基因进行分型;比较HCV感染献血者与本地合格献血者和其他地区合格献血者HPA基因分型情况,分析HCV感染与HPA分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与合格献血者相比,HCV感染献血者的HPA分型有不同表现(P >0.05);HPA基因多态性在HCV感染不同转归献血者中明显不同(P<0.05).HCV持续感染组和对照组相比,HPA等位基因多态性有明显差异(P >0.05);HCV自限清除组和对照组的HPA-3a和HPA-3b基因频率分别为:40.70% vs 61.00%和59.30% vs 39.00%(P<0.01).结论 HPA-3的基因多态性与HCV易感性和自限清除是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 检疫期管理不合格血浆分析

    作者:付道兴;张燕;李静;曾飞翔;何学新;董蓉

    目的 分析原料血浆检疫期管理的有效性和不同类型检疫期不合格血浆的风险差异.方法 2011-2014年采用ELISA法合计检测3 257 272份原料血浆的HBsAg、抗-HCV、抗-HIV,剔除检测不合格血浆及其献血浆者的检疫期不合格血浆,供血浆90d后1年内无后续检测信息按无后续信息的检疫期不合格血浆处置,统计检疫期血浆的不合格率和HBsAg、抗-HCV、抗-HIV检测阳性追踪的以及无后续检测信息的检疫期不合格血浆比例;对2013年检疫期不合格血浆做NAT检测,比较不同类型检疫期不合格血浆风险.结果 本组2011-2014年检疫期不合格率0.025%(801/3257 272),检测不合格率0.002% (76/3 257 272)(P<0.01);不同类型检疫期不合格血浆中HBsAg和抗-HIV检测不合格追踪的检疫期不合格血浆分别占36.95%(296/801)、35.21%(282/801);2013年ELISA阴性的检疫期不合格血浆的NAT阳性率为18.62% (46/247),其中HBV、HCV、HIV分别占同类型检疫期不合格血浆的34.29%(36/105)、6.67%(2/30)、9.76%(8/82),无后续信息产生的检疫期不合格血浆的HBV/HCV/HIV NAT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检疫期管理制度能剔除窗口期漏检血浆,进一步提高原料血浆的安全性;无后续信息的检疫期不合格血浆的风险远低于检测不合格追踪的检疫期不合格血浆,后者中又以HBV风险大.

  • 低效价红细胞抗体检测方法ROC曲线分析

    作者:李君;裴银辉;侯金友

    目的 应用ROC评价4种低效价抗体的检测方法,通过正交设计优化低效价抗体检测条件.方法 分别用盐水法、聚凝胺法、木瓜酶法,微柱凝胶法对216例标本抗体筛查,绘制ROC曲线比较4种检测方法;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低效价抗体的检测条件,利用极差分析法寻找佳检测条件组合.结果 盐水法、聚凝胺法、木瓜酶法、微柱凝胶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0.93、0.90、0.96;正交试验显示,处理筛选细胞的试剂极差大,为8.0,微柱凝胶法检测低效价抗体评分高水平分别为反应时间30 min,筛查细胞浓度2%,木瓜酶处理筛选细胞和筛选细胞所含抗原为纯合子.结论 微柱凝胶法诊断效率高,优于其它3种检测方法;该法检测低效价抗体佳检测条件组合为:反应时间30 min,筛查细胞浓度2%,木瓜酶处理筛选细胞和筛选细胞所含抗原为纯合子.

  • CisAB与B(A)血型的鉴定分析——附报告5例

    作者:焦立新;于晓丽;林乾飞;杨帆;于江虹;陈琳

    目的 了解吉林地区人群中CisAB和B(A)血型的特点及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微孔板法对本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共71 200名进行ABO血型筛查鉴定,对凝集强度减弱和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样本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和亚型鉴定,对血清学检测为ABO亚型的样本再采用PCR-SBT方法对6、7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经ABO基因测序确定CisAB 3例、B(A)2例,等位基因有CisAB01、CisAB05、B(A)02、B(A)04,其中发现1例B(A)04/B(A)04纯合基因型,它们对应的血清学表型有A2B、A2Bx和AxB.结论 CisAB和B(A)血型通过血清学表型通常难以区分,经基因测序可以明确血清学特征形成的分子基础.

  • B(A)血型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家系调查——附6例报告

    作者:武文;张业翠;姜志坚;张志波;叶明亮

    目的 探讨稀有B(A)血型的遗传特性、鉴定方法及输血策略.方法 对6例ABO定型正反不符的标本,采用试管法做血清学鉴定、流式细胞分析仪做表型鉴定、DNA序列测定方法等做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相关家系分析,研究B(A)血型的遗传学特点,并讨论B(A)血型献血者与受血者临床安全和合理用血.结果 血清学表现为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正定型为AB型,且H抗原明显增强,反定型血清中存在抗-A1,初定为AwB型.测序表明:第7外显子在B101序列的基础上,出现了B(A)02型nt700C/G的典型等位基因突变.结论 通过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分析,确定6例标本的基因型皆为B(A)02型与O01型杂合,B(A)血型患者应尽量配合性输注O型或B型洗涤红细胞及AB型血浆.

  • 不同临床科室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与分析

    作者:张秋会;胡兴斌;安群星;张婧;尹文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科室住院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及其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抗球蛋白和微柱凝胶技术对本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拟输血患者186 534例进行抗体筛查,对阳性结果进一步采用谱细胞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共检出抗体阳性2 136例,阳性率为1.15% (2 136/186 534),其中IgM类抗体848例占39.70% (848/2 136),IgG类抗体911例占42.65% (911/2 136),IgM+ IgG类抗体6例占0.28% (6/2136),自身抗体伴同种抗体251例占11.75% (251/2 136),单独自身抗体90例占4.21% (90/2 136),药物性抗体11例占0.51%(11/2 136),非特异性抗体19例占0.89% (19/2 136);此外不同性别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较,(x2=206.76,P<0.01);有既往免疫史患者与无既往免疫史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较,(x2=265.77,P<0.01);以科室为单位统计,不同临床科室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以临床免疫科患者多占10.64%、其次是肿瘤科患者占3.36%、急诊科患者占2.36%,而血液科患者占1.83%.结论 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以及分析,可预先了解患者体内血型抗体产生情况,进一步确保了临床安全用血.

  • 基于SPSS软件的临床机采血小板用量建模及预测分析

    作者:孙国栋;李俊霞;杜桂萍;燕锋;王洪

    目的 分析邯郸市机采血小板临床用量规律,依据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指导机采血小板的招募、采集和储存工作.方法 对邯郸市2007年1月-2013年12月每月向临床供应机采血小板的量进行建模.行Epidata3.0双录入数据,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 21,利用时间序列模型中专家建模器对机采血小板用量建立数学模型,并预测2014年1-12月份的临床需求量,验证模型误差.结果 专家建模器对机采血小板用量给出的模型为Winters加法模型.P>0.05,说明残差均为白噪声序列,模型提取了原序列中所有数据信息,模型诊断通过.将2014年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实际值均落入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内,且相对误差较小,所得模型为优模型.结论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补充后续数据,血液机构能够合理指导机采血小板招募、采集工作,科学规划用血趋势.

  •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应急采供血工作实践与思考

    作者:曹萌;杨文玲

    天津港"8· 12"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后,天津市血液中心紧急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采供血工作预案,通过核查库存、内部挖潜、储备物料、预约献血、信息公开、沟通医院、志愿服务等举措,全力做好血液的采集供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8· 12事故"中伤员的救治用血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同时对暴露出的如何合理调配工作人员、如何在突发事件后保留好预约献血者、如何调整血液品种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完善中心所在域内血液信息系统的联网等问题进行思考,以优化采供血应急机制的建设,保障应急状态下的血液安全.

  • 英国《术前贫血识别和管理指南》主要内容及其启示

    作者:郭永建

    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BCSH)新近发布了《术前贫血识别和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术前贫血的识别和管理提出了实际可行的推荐意见,还附有术前贫血识别和管理路径示例等附录[1].《指南》以循证输血医学为基础,且充分考虑临床实际可操作性,是英国术前贫血诊断和管理的行业指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血库信息化管理中人工监管的意义

    作者:姚勇

    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采供血业务进行管理,在提高和控制血液质量和规范化管理方面起着极大作用.极大的提高了血液出入库过程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率.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员工质量意识不强,过于依赖计算机,简单的认为血液出入库工作就是血袋条码扫描操作,缺少对血液出入库过程人工控制,导致一些差错的发生或未被及时发现.通过分析人工控制在血液出入库各环节的作用,表明加强人工控制的意义.

  • 临床用血监控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作者:殷崎涛;郁义洪

    在临床供血紧张的背景下,无锡市以血站为视角,以医院血液存量为切入点,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起由医院端软件(Web网页)、血站端软件和Web服务三者协同,临床用血监控信息系统实时完成全市医院用血指标审批、血站血液出库明细获取、临床受血者信息(包括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掌握以及其他有利于血液管理事项开展等血液管理工作.该监控系统实现了血液从献血者到受血者的双向追溯,有助于医疗机构用血规范及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的提高,保证了血液质量和用血安全.为建立完整的血液管理体系奠定了信息基础.

  •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血液应急保障和后期分析追踪

    作者:刘晗;王琳;杨文玲

    2015年8月12日23时左右,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应对突发事件,天津市血液中心启动应急保障实施方案,全员参与,应急采供血,信息及时沟通发布,后勤全力保障,全过程质量监控,后期分析追踪,并对应急保障的实施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保障方案.在应急实施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对整个应急过程有些思考,供大家共同讨论,以期为更加完善、充实血液应急保障体系提供数据.

  •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后应急采供血质量保障分析

    作者:李浩泷;杨文玲

    针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天津港"8·12"爆炸事故,本中心在应急采供血工作中加强了采供血过程控制、关键设备控制及血液库存的质量控制等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应急状况下采供血液的质量安全.

  • 浅谈自媒体在采供血突发事件中的实践应用——以"天津港‘8 · 12’"事故为例

    作者:刘茜;李杰;杨文玲

    自媒体的出现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进步,无疑也是对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冲击,它的及时性、移动性和互动性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束缚,让重大新闻、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近年来,在诸多突发事件中,自媒体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能够发挥正向的处理效能,引导舆情,快速辟谣,维护社会稳定.在"天津滨海爆炸事件"的应急处理中,天津市血液中心官方自媒体(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发布官方消息,稳定民心,避免造成恐慌;搭建互动平台,接受反馈信息;正确引导市民,均衡献血,调整工作方案,保证了伤员急救用血.

  • 天津港"8·12"爆炸事件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分析

    作者:马莉;高志刚;杨文玲

    目的 分析天津市滨海新区"8·12"爆炸发生后应急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变化,为建立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做好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为开发潜力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8月13-17日爆炸期间5d天津市血液中心无偿猷血者的资料,与2012-2014年无偿献血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天津滨海新区8· 12爆炸事件发生后,无偿献血人数激增,男性占较大比例(62.87%),女性献血比例(37.13%)较日常比例有所上升;25-35岁人群所占比例升高(41.11%);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献血比例大幅度上升(59.25%);职员献血比例大幅度上升(38.83%),工人、军人、医务工作者等职业献血人群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地常住人口献血比例明显增加(90.15%);初次献血者占较大比例(70.92%),非初次献血者比例较日常有所上升(29.08%).结论 滨海新区爆炸事件发生后,男性、18-35岁人群成为献血主力军,女性、25-35岁、高学历人群、职员、本地常住人口、非初次献血者参与度升高.

  • 血液安全监测——基于事实、重在改进

    作者:谢东甫;朱永明

    血液安全监测(HV)就是持续地收集和分析与输血和献血有关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R/AE),调查AR/AE的原因和后果,从而预防其发生或再发生.HV是血液质量管理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从献血者到受血者(所谓"从血管到血管")的整个血液链.建立行之有效的HV系统要基于正确的理念与途径,至关重要的是坚持"从差错中学习"的"非惩罚性原则",也就是从理念到行动,或"从大脑到血管".国内应尽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HV的先进经验,通过制订政策、规划、模式与相关标准和指南,在我国逐步推进HV工作,进而建立HV系统.

中国输血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