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

中国输血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중국수혈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49X
  • 国内刊号: 51-13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王憬惺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去白细胞血液成分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效果评价

    作者:谢进荣;陈静;罗艳;姚泽婷

    目的 评价输注去白细胞血液成分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实际效果.方法 回顾本站2011-2015年度发给1家医疗机构临床输注合格血液成分共计70 981袋,其中:未经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22094袋,经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48 887袋,根据回报《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统计输血反应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 去白组血小板、血浆、红细胞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9%、0.02%、0.06%,未去白组分别为2.25%、0.07%、0.43%,两组间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去白组血小板、血浆、红细胞、冷沉淀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6%、0.57%、0.09%及0.09%,未去白组分别为3.60%、0.89%、0.46%、0.40%,两组间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去白血液成分能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及过敏反应发生率.

  • 两种检测模式对核酸检测试剂有效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陈少彬;何子毅;陈庆恺;余霖;王庆;魏润葵

    目的 比较两种血液检测模式下核酸检测试剂有效利用率.方法 统计本实验室2013年度执行与血液批放行设置对应的检测批于48 h内完成检测(模式1)和2015年度执行血液隔离放行“循环满架”72 h内完成检测(模式2)两个阶段的核酸试剂使用情况,比较两种模式下核酸试剂有效利用率.结果 模式2试剂总有效利用率为87.70%,显著高于模式1的81.72%(x2=34.734,P<0.05);模式2的混检阳性拆分单检试剂有效利用率为78.06%,高于模式1的70.86%(x2 =66.635,P<0.05).结论 模式2的核酸试剂有效利用率较高,混检后阳性拆分是影响试剂有效利用率的主要原因,模式2适用于本站血液检测批放行.

  •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物理外观与血脂水平相关性

    作者:吴杰敏;洪智海;程利恒;韩庆芳;詹雪梅;金慧玲

    目的 探讨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与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物理外观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尿液外观理学检查法观察血浆浑浊度,4℃静置过夜法观察血浆乳糜,全自动生化仪分析仪测定TC和TG含量.结果 1) 223份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中,32份(14.35%)血浆出现TG升高和乳糜现象,未出现TC升高现象.2)血浆清亮、轻度混浊、混浊、重度混浊组间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乳糜组与非乳糜组间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TG含量与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物理外观呈正相关,建议常规增加血浆TG含量检测,以有效降低血浆物理外观的临床报废率,保护血液资源.

  • 电荷对ssDNA与红细胞结合的影响

    作者:邓超干;吴凡;苏宇清;梁延连;张印则

    目的 改变红细胞电荷性质,克服因红细胞与单链DNA均带负电荷而引起的排斥力,达到单链DNA易与红细胞靠近并特异结合的目的.方法 以不改变红细胞电荷性质的生理盐水及低离子强度液反应介质为对照组,使用凝聚胺溶液反应介质为试验组,在室温下与ssDNA孵育30 min,并定量检测各组结合于红细胞的单链DNA拷贝数.结果 在生理盐水、LISS液、凝聚胺溶液反应介质中,与红细胞结合的单链DNA拷贝数分别为(4.22±2.17)×107/μL、(6.13±5.50)×107/μL、(8.54±2.97)×1010/μL(n=9).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P<0.05.结论 在凝聚胺溶液反应介质中,携带负电荷的ssDNA可更好地与红细胞结合.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结合于红细胞的单链DNA拷贝数量级数可提高103拷贝/μL.

  •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残留白细胞定量检测新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泰瑞;冯晨晨;卢航青;周静宇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检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残留白细胞的新方法.方法 使用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对100份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白细胞残留量进行检测,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对上述100份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并选用3个浓度白细胞残留量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对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白细胞残留量检测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 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和流式细胞仪2种方法检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残留白细胞数的相关系数r=0.921,P<0.001,2种方法检测结果具有统计学关联;重复性试验中3个浓度白细胞残留量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白细胞残留量检测CV值分别为19.1、4.1、3.8.结论 可以使用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定量检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的残留白细胞.

  • 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在血型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潘海平;杨忠思;王同显

    目的 对OLYMPUS-PK7300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在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应用评价.方法 凝集法采用OLYMPUS-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本站2015年1-6月50 461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ABO血型及RhD血型检测;判读失败标本采用手工试管法定型,疑难血型送中心实验室进一步确认.结果 OLYMPUS-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判读失败849例,占1.68%(849/50 461),经分析,其中反定型判读错误590例(69.49%),1次性判读成功率98.32%(49 612/50 461),共检出RhD阴性485例(485/50 461),经中心实验室确证RhD阴性475例,Rh弱D型10例.对849例判读失败标本经手工试管法纠正831例(831/849),18(18/849)例标本正反定型不符,送中心实验室确证12例(12/18)正反定型相符,4例(4/18)为亚型,2例(2/18)为不规则抗体.A、B、O、AB 4种血型间判读失败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16.33,P<0.01),其中A型判读失败率较高.结论 OLYMPUS-PK7300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适用于无偿献血者大批量血型筛查工作,但多种因素可能造成误判,要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与手工试管法联合,有效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一种血细胞分离机不同转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

    作者:李清;廖和东;蒋迷;韩风;杨泽松;李招权

    目的 探讨1种血细胞分离机不同转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方法 229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病例依1 500、1 550、1 600、1 650、1 700、1 750 r/min分组采集,采集后分别检测干细胞采集物WBC、Hct、Plt、MNC及CD34+细胞比例,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结果提示,随转速提高,采集物WBC及Plt逐渐升高,而Hct、MNC及CD34+细胞比例则逐渐降低,与1 500 r/min组相比,除WBC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1 650 r/min组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不同转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有一定程度影响,采集时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采用较低的离心转速[(1 500-1 600)r/min],以保证采集效果.

  • 温州地区实施献血前干预措施降低HIV阳性率的效果评价

    作者:陈杰;黄国永;林杰;陈李;夏梅子;董小平

    目的 系统的评价温州市中心血站实施献血前干预措施对降低HIV阳性率的效果.方法 本站于2014年开始实施献血前干预措施,对中心血站及下属4个分支机构的业务人员进行献血前干预措施培训;定期举办献血者血液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宣传,让献血者认识“窗口期”和“高危行为”;制定主动退出和保密性弃血制度,以便献血者主动退出.对2008-2013年和2014-2015年干预前后的HIV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实施前HIV阳性率从2008年的0.008%上升至2013年0.041% (P<0.01),干预实施后2014、2015年分别为0.028%、0.027%(P>0.05),增长趋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 温州市中心血站献血前干预措施的实施有效抑制了HIV阳性率的增长,保障了血液安全.

  • 2011-2015年临夏回族自治州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调查分析

    作者:喇光忠;尤美华

    目的 调查临夏州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保障临夏州临床用血需求.方法 对2011-2015年在临夏州中心血站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结合网络查询其详细资料及登记表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献血71 168人次,男、女性别比为2.92∶1,26-45周岁占60.21%,汉族为56.88%,少数民族中回族人群比例为27.46%,初中及以下自愿无偿占63.46%,自由职业者为26.86%,公务员为17.31%,农民仅占15.59%,血型分布为O>B>A>AB,RhD阴性率为0.71%.结论 临夏州无偿献血人群存在性别差异,青壮年是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主要力量,献血者文化程度偏低,以自由职业者和单位职工为主,农村人群和少数民族人群的无偿献血工作有一定潜力,相对于其他地区,RhD阴性血资源比较丰富.

  • 大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不良反应特征分析

    作者:季雯婕;孙娟

    目的 调查大理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献血反应的高发人群特征,为进一步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寻找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5年大理地区610例献血不良反应者数据信息,运用统计学分析不同年份的献血反应率及在不同献血次数、性别、年龄段献血人群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3-2015年大理地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率呈逐年递减趋势;初次献血者反应率高于再次献血者;总体男性高于女性且显著性差异体现在18-24岁和25-34岁2个年龄段;不同年龄段反应率有显著差异,以低龄段(18-24岁)反应率高为1.42%,且随年龄增加呈阶梯状下降.结论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初次献血者、男性及低年龄段献血者,加强心理护理,从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 无偿献血动机评价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作者:李忠;赵轶伦;林振平;蔡旭兵;屠小明

    目的 编制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无偿献血动机评价量表,为国内无偿献血动机研究提供量化工具.方法 1)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构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开放式讨论、焦点小组条目池评分形成量表初稿;2)随机抽取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下属5个无偿献血点开展预调查,通过项目分析、语义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条目池筛选和调整,形成第1版量表;3)随机抽取江苏省6市进行二次调查,进行不同动机因子的信度检验,得到第2版量表.结果 1)第1版量表支持一阶8因子结构,累计解释变异量为49.32%;2)二次调查中,总量表(α=0.870)、消极动机(α=0.829)、积极动机(α=0.843)及压力(α=0.807)、阻力(α=0.655)、恐惧(α=0.814)、反应代价(α=0.786)、内部奖励(α=0.794)、外部奖励(α=0.613)、自我效能(α=0.774)、严重性(α=0.612)信度良好.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无偿献血动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评价研究的工具.

  • 暂缓献血人群进行行为干预效果的研究

    作者:陈义柱;周建华;潘晔;费小英;黄晓华;施旭斌;叶玉芳

    目的 通过对暂缓献血人群再次献血情况进研究,探索影响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为指导针对性的开展干预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5年7月-12月间来参加献血但由于某种原因,暂缓献血时间不超过3个月(含)的献血者,按月份分成两组,7-9月为对照组,10-12月为观察组,对观察组中的研究对象除进行现场宣教,并在暂缓期满前1周内进行电话沟通联系,进行相应的献血知识教育,而在对照组,不采取特别的措施.结果 对照组中暂缓期满3个月内献血的比例为7.3%(121/1 658),观察组中暂缓期满3个月内献血的比例为37.5%(774/2 064).女性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比例(27.2%)显著高于男性(22.0%);不同年龄段中,在对照组随着年龄增高,暂缓期满3个月内献血率逐步增高,46-60岁年龄组高,达到12.1%;而在观察组,随着年龄增高,暂缓期满3个月内献血率逐步下降,18-25岁年龄组的再次献血的比例高为45.1%;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无论是对照组还是观察组,暂缓期满3个月内献血的比例均出现了增高的趋势,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大本段比例为高,在对照组为10.9%,而观察组为46.8%.除了研究生及以上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外,其余各类别,献血的比例都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把35周岁以下年龄组的暂缓献血者作为目标人群进行心理干预,效果为理想,对女性的干预效果好于男性.

  • 核酸检测对提高南京地区HIV检出率的分析研究

    作者:何成涛;黄敏;马贵明;傅强;郑珊峡

    目的 分析病毒核酸检测(NAT)对提高南京地区HIV检出率的有效性.方法 对2013年3月-2015年9月207 35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IV ELISA和NAT平行检测.对ELISA检测无反应性而NAT检测有反应性的献血者进行随访追踪.ELISA检测有反应性(包括随访追踪检测有反应性)标本送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认检测.结果 207 354份标本HIV ELISA检测有反应性共195份,有反应性率为0.940‰(195/207 354),NAT检测有反应性共35份,有反应性率为0.169‰(35/207 354).检出3份ELISA无反应性而NAT有反应性标本,对应献血者随访追踪血液标本均呈ELISA有反应性.所有ELISA有反应性标本经CDC确认有35份标本呈HIV抗体阳性.ELISA检测后HIV窗口检出率为1∶69 118(3/207 354).结论 病毒核酸检测可提高HIV检出率,增加输血安全性.

  • 影响城市和农村固定无偿献血者招募的方法分析

    作者:陈娟;韩素英;张悦

    目的 了解影响本市城市和农村初次无偿献血者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因素,更好地探索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的招募方法,建立1支稳定、低危、安全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保证临床血液供应.方法 自行设计《固定无偿献血者献血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影响城市和农村固定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影响因素整改前和整改后,城市和农村固定无偿献血者献血比率的差异.结果 首先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61.50%)、穿刺技术水平(55.60%)和献血返还(54.20%)是影响这2地方的主要因素.交通便利(61.40%)和献血宣传(55.60%)是影响农村固定无偿献血者的因素,献血环境(46.80%)和献血礼品(45.40%)是影响城市固定无偿献血者的因素.结论依据调查分析,针对性改进工作方法后,城市固定无偿献血者稳定增长,本市农村固定无偿献血者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 河北省血液中心库存去白悬浮红细胞储存期现状分析

    作者:赵凤绵;刘晓彦;孟趁乔;王丽莎;崔玉兰;张燕;刘敬闪;李文策

    目的 对河北省血液中心2012-2015年发放的1 033 802 U去白悬浮红细胞的储存天数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库存去白悬浮红细胞库存周转量的合理性,为规范红细胞库存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计算平均每单位去白悬浮红细胞储存天数、各型去白悬浮红细胞所占血型比例,统计发放去白悬浮红细胞的单位数占全年总发血量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2015年各年度观察的A、B、O、AB血型去白悬浮红细胞所占血型比例约为24.9%、34.8%、30.3%、10.0%;各年度统计发放去白悬浮红细胞的单位数占全年发放总量的90%以上;2013年仅A型去白悬浮红细胞与4年总体A血型去白悬浮红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A、B、O、AB 4个血型以及2015年A型和B型去白悬浮红细胞与4年总体平均相应血型去白悬浮红细胞储存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站,特别是采血形势好的血站,应将红细胞库存量调控到一个适宜的水平,使库存红细胞的血型比例符合日常发放比例,以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同时保持血液成分新鲜度,进而提高临床输血效果.

  • 广州地区2010-2015年无偿献血来源及合格率分析

    作者:杜荣松;王淏;黄伯泉;姜津;李仲平;梁浩坚;郑优荣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三种主要无偿献血来源及其合格率的变化趋势,为优化采血来源,提高血液采集质量提供对策.方法 收集广州地区2010-2015年自愿无偿献血者全部献血资料,采用Joinpoint回归进行不同献血来源占献血总例的比例及其检测合格率的趋势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广州地区自愿无偿献血中,互助献血比例呈显著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0.67%上升至2015年的5.22%,年均变化率(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为50.6%(95% CI:0.3%-126%);个人献血比例显著下降,由56.53%降至46.4%,年均变化率为-4.4%(95% CI:-5.0%-3.7%);团体献血比例有所上升,但年均变化率未达显著水平(APC=1.3%,P>0.05).血液质量方面,团体献血与个人献血的合格率呈逐年上升,分别由2010年的95.65%、94.41%上升至2015年的97.3%和96.65%,合格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互助献血的合格率在90.69%-98.08%之间波动,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 近年来广州地区团体和个人献血者的检测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是献血人次增长缓慢,特别是个人献血者逐年减少导致采供血矛盾突出,亟需采取相应措施增加血液供应.

  • 区域中心城市供血紧张原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袁玉荣;高均翠;卢伟;张莉;郭毅;郑山根

    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临床安全、足量用血的根本保证.本文以湖北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宜昌为例,全面分析了该市采供血的现状,总结了导致血液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在于无偿献血基础薄弱、临床血液需求高速增长、采供血信息网络不健全、采供血事业财政投入不足等方面,提出保持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是1项由政府、血站、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

  • 一例罕见Ael 08的血清学鉴定及基因测序

    作者:丁琴丽;凌止发;赖蜜;邹丽萍;邱芳

    目的 通过对本实验室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骨科患者标本进行血型鉴定,探讨ABO亚型鉴定的重要意义.方法 应用常规试验以及吸收放散试验等血清学方法和ABO基因直接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患者红细胞上含有弱A抗原,血清中检出了不规则抗-A1,ABO血型为Ael亚型,其基因型为Ael08/ O02.结论 A亚型主要的血清学特征是红细胞抗原数量的减少,红细胞与试剂血清表现为弱凝集或者不凝集,易误定为O型,给患者输血带来风险.在日常工作中重视ABO亚型的存在,能够减少临床输血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滨州地区供血者ABO血型系统亚型分析

    作者:张韦;冯智慧;张秀铮

    目的 分析滨州地区供血者ABO亚型的分子机制、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试管法对微板法筛查出的正反定型不符血样做进一步血型血清学分析,并进行亚型确认.对亚型标本进行血清学分析和DNA测序,测序结果用软件比对分析后,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从2014~2015年滨州地区无偿献血者84 394份血样中检出ABO亚型12例(检出率为1.4/万),其中A亚型3例(Ael1例、A31例、AelB1例)占25%,B亚型8例(Bel1例、Bx1例、B32例、AB34例)占66.7%,B(A)表型1例占8.3%.对12例亚型标本进行DNA测序结果显示,Ael05基因2例、B301基因1例、B303基因4例、B(A)04基因1例,但有A亚型1例、B亚型3例,6、7外显子测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ABO亚型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和地域性差异,滨州地区常见的ABO亚型为AB3或B3,常见突变基因为突变发生在第3内含子的B303基因.

  • DNA汇集法高效筛查Vel阴性稀有血型的研究

    作者:刘太香;刘衍春;马玲;赵芳;张若洋;史丽莉

    目的 通过汇集标本的方法,建立高效筛查稀有血型的试验体系.方法 根据Vel阴性(Vel-)稀有血型产生的分子机制,分别设计可特异扩增Vel血型基因SMIM1野生型序列和缺失突变序列的2组引物;合成Vel-对照质粒.将对照质粒与不同数量的随机标本进行汇集,根据扩增结果确定合适的汇集标本数;用缺失突变序列的特异性引物扩增汇集标本,如出现特异性目的条带,则用2组引物进行拆分检测参与汇集的标本,确认基因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和DNA测序用于验证筛查结果.结果 结合单个随机标本的浓度,终确定4个血样汇集的筛查体系,可将试验所用时间及检测费用降低4倍.我们在9 122例标本中筛查到1例Vel血型基因SMIMl c.64_80杂合缺失突变的个体.结论 汇集方法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筛查工作的时间和费用,可推广应用于具有类似分子机制的稀有血型的大规模筛查.

  • 增加血浆含量对血小板保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杜红梅;何天辉;陈超华;张冰;王敏芳;阮海燕

    目的 探讨增加血浆含量对血小板体外保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采集的12人双份共24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分为A、B2组,A组为观察组血浆含量为280 mL/治疗量,B组为对照组血浆含量为200 mL/治疗量,2组均放置在(22±2)℃血小板保存箱震荡保存;分别在0、1、3、5d时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pH值、血小板体外聚集反应和血小板活化率.结果 2组相比,血小板计数、MPV随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显著(P>0.05);同一时间段A组的pH值较B组下降较慢,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小板聚集反应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A组较B组下降较慢(P<0.05),保存5d时CD62p A组15.1±2.37(%),B组54.3±4.07(%),血小板活化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升高,B组比A组升高较快(P<0.05).结论 增大保存血小板血浆的含量可以提高血小板体外保存质量.

  • ICU患者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附1例报告

    作者:刘静;邓晶;王嘉励;夏文杰;叶欣

    目的 探讨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在ICU患者中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广州血液中心申请血小板配型的ICU患者20例,应用ELISA的方法检测HIT抗体,HPA抗体及HLA抗体,并对阳性病例应用4Ts评分系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0例标本中发现1例HIT抗体阳性,其HLA、HPA抗体均为阴性,且4Ts评分为高发生率人群终确诊为HIT.结论 ICU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并不少见,应警惕HIT可能.实验室中HIT抗体的检出并不能直接诊断该疾病,还需与临床的4Ts系统相结合,才能有效诊断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如不能及时诊断做出不恰当的治疗方案会出现严重后果.

  • 126例2-14岁儿童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马曙轩;王孟键;张慧敏;邱立娟

    目的 探索2-14岁凝血功能正常的儿童血栓弹力图各项检测正常值范围及性别差异,与成人正常值范围的异同.方法 选取凝血功能4项结果正常的儿童126例及健康成人34例,按照年龄分为Ⅰ组(2-3岁)、Ⅱ组(4-8岁)、Ⅲ组(9-14岁)及Ⅳ组(成人18-55岁).儿童组又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仪分别测定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固角(α)、大振幅(MA)等指标.将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组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3个儿童组之间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儿童组平均值与成人组相比,组间的R值、K值、α角、MA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儿童和女性儿童间R值、K值、α角、MA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14岁中国儿童的血栓弹力图正常值范围与成人无差异,可参照成人正常值范围判读结果.男性儿童和女性儿童的血栓弹力图正常值范围相同.

  • 模拟电子交叉配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周晔;林艳;刘业;蒋天舒;陈波;唐晓峰

    目的 探讨电子交叉配血技术在我国临床输血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型仪和试管法对患者和献血者进行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患者和献血者2次血型鉴定结果一致及抗筛试验结果阴性,与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法相符,模拟进行红细胞悬液出库.结果 电子交叉配血法与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法结果相符的4435 U红细胞悬液模拟出库给2 330名患者输注,未观察到ABO/RhD血型不合的输血不良反应.电子交叉配血法与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法结果不相符,未模拟出库红细胞悬液65 U.主要原因为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漏检抗-Mur;患者直接抗球蛋白C3试验阳性需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直接抗球蛋白IgG试验阳性;献血者直接抗球蛋白IgG试验阳性.结论 在完善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试剂抗原谱和增加患者、献血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基础上,电子交叉配血技术在我国临床输血中具有可行性与安全性.为了临床输血安全,对不符合电子交叉配血条件的应采用血清学交叉配血作为补充.

  •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造血重建的影响

    作者:谭金哲;匡紫微;秦莉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患者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2015年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105例,血型相合移植53例,血型不合移植52例,其中ABO主侧不合20例,ABO次侧不合24例,ABO主次侧不合8例,统计移植后3个月内患者红细胞悬液和血小板的输注量,以及粒系和巨核系植活时间,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以ABO血型是否完全相合分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发现粒系植活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0,P<0.05).以年龄、性别分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时,各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Z值在-0.036~-1.072,P>0.05).以不同血液疾病类型采用多组间Kruskal-Wallis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x2值在0.011-3.392,P>0.05).对ABO血型主侧不合、次侧不合以及主次侧均不合的患者进行多组间Kruskal-Wallis分析,发现粒系植活时间、巨核系植活时间以及3个月内红细胞悬液输注量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分析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BO血型主侧不合组与次侧不合组之间在粒系植活时间、巨核系植活时间以及3个月内红细胞悬液输注量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发现ABO血型主侧不合组与主次侧均不合组之间在巨核系植活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O血型不合的移植在粒系的植活时间上比ABO血型相合的延迟.ABO血型主侧不合的移植在粒系植活时间、巨核系植活时间以及红系恢复上比ABO血型次侧不合的延迟.ABO血型主次侧不合的移植在巨核系植活时间比ABO血型主侧不合的延迟.

  • 临床患者首次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的结果分析

    作者:陈兰兰;车进;张燕华;李美霖;麻静敏;李凤;李天君

    目的 对临床患者首次进行输注前血小板交叉配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2010年6月-2016年3月在北京市通州区中心血站首次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的所有患者,每位患者分别与随机选取的5名ABO同型献血者捐献的血小板进行交叉配型试验,有阴性、弱阳性和阳性3种试验结果,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共统计了276例患者首次进行血小板进行交叉配型试验的1 380个配型试验,其中配合血小板只有317份,配合率22.97%.男性患者首次交叉配型试验配合血小板所占比例(25.60%)高于女性患者(19.84%),(P<0.05).不同血型组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不配合率(79.76%)高于其他年龄组,且平均配型次数也多于其他年龄组.不同疾病组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首次配型阴性结果比例(18.9%)低于其他疾病组.结论 不同性别、年龄、疾病患者的首次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结果有差异,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早进行输注前血小板交叉配型,以提高血小板阴性配合率,便于患者输注相合血小板提高输注疗效.

  • 2011-2015年某妇产专科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陈海江;杨旦;吴金莎;丁杰锋

    目的 了解本院输血不良反应情况,掌握妇产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特征,从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方法 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本院2011-2015年用血人次和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011-2015年共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1人次,其中异体输血47人次(3.25%),自体输血4人次(0.56%),总输血不良反应率为2.36%;非溶血性发热反应26人次(50.99%),过敏反应21人次(41.18%).悬浮红细胞引起不良反应数多(58.82%),其次为新鲜冰冻血浆(19.61%);机采血小板引起的不良反应率高(8.70%),自体血液低(0.56%).悬浮红细胞引起的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主(占80.00%),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机采血小板均只引起过敏反应.异体输血中,产科输血不良反应率为3.04%,妇科为5.44%.总输血中,产科输血不良反应率为2.22%,过敏占多数;妇科为2.74%,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主.输血量≥1 600 mL输血不良反应率5.21%,以过敏反应为主;输血量<1.600 mL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率1.9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主.结论 2011-2015年本院妇产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率高于全国平均.产科和大量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妇科患者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主,自体输血不良反应率低.在临床工作中要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不同的科别和出血量估计及输血种类进行针对性预防.

  • 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构建与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杨丽云;胡飘萍;吴承高;李松;杨鹃;邹娟;肖昆;乐爱平

    目的 构建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探讨其在输血不良反应质量管理与输血安全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按照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总体要求,在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架构基础上,对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实施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2)对智能路径应用以来本院2013年-2015年6月21 284名出院输血患者做输血不良反应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 1)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的构建,优化了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实现了临床输血过程监测的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与信息共享,有效提升了工作依从性、规范性,提高了临床用血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2)本组出院输血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2%(132/21 284),其中红细胞、血浆输注的发生率(33.33%、45.45%)明显高于血小板、冷沉淀(18.94%、2.27%)(P<0.05);过敏反应发生率(81.82%)较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高(17.42%)(P<0.05);≥18岁病例的发生率(81.06%)高于<18岁病例(18.94%)(P<0.05),有输血史病例的发生率(62.12%)高于无输血史病例(37.88%)(P<0.05),而有、无妊娠史病例间差异甚小(P>0.05);输血不良反应绝大多数(90.15%)发生在输血过程<1h,其中以输注30 min-1 h多见(P<0.05)),占68.18%.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的构建与应用实现了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与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路径化,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血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能为临床用血质量持续改进和输血安全预警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 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与输血安全预警

    作者:乐爱平;刘威;曹磊;李建林;龚剑国;李劲波;向军;熊伟;范时海

    目的 通过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实时控制与用血不良事件质量持续改进,实现输血安全预警,预防临床用血不良事件发生.方法 在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中针对用血安全要素采取智能信息化检索、比对与路径化实时控制,并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平台互联互通,依据PDCA原理质量持续改进,以有效实施输血安全预警.结果 1)通过对输血前检测、评估、输血方式与治疗方案、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输血申请审核审批、输血疗效评价等路径化实时控制与多学科诊疗,有效预防了可避免的输血、输血延误或不足及血液制剂选择不正确;2)通过对血液标本路径生成、核查核对、有效时限、检测状态等运行和操作轨迹的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与操作信息提示,有效避免了血液标本错误与输血实验检测不规范;3)通过对血液库存预警和血液制剂核查核对、有效时限、检测结果比对等运行和操作轨迹的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操作与授权信息提示,预防了应急用血不及时或库存不足,有效避免了血液制剂错误或超时限输注;4)通过血液制剂与受血患者运行轨迹融合,实现了输血过程监测、输血不良反应调查报告、输血疗效评价与输血护理和病程记录的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与信息共享;5)临床用血不良事件路径与质量持续改进分析信息共享,自上线应用以来,医院临床用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x2=10.211,P<0.05),输血安全预警质量持续改进成效显著.结论 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的实时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能有效预防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的发生,为输血安全预警与决策提供循证依据,亦为覆盖整个输血链的血液预警系统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

    作者:肖昆;曹磊;李建林;龚剑国;李劲波;向军;熊伟;范时海;刘威;乐爱平

    目的 构建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中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实现临床输血全程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按照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要求,采用.NET框架的B/S/S和C/S/S相结合的模式,应用Oracle数据库技术和SOA服务技术对临床输血的设备、人员、材料、环境、法则等全程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采取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实时控制手段构建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结果 1)成功构建的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与血液制剂、血液标本及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等全程闭环智能路径间实现了智能无缝对接与信息共享;2)通过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对质量和安全要素的实时智能信息检索与路径提示的前馈控制、智能路径的现场控制及智能信息共享的反馈控制,本院实现了临床输血全程质量和安全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及质量持续改进;3)该路径具备规范、智能、全程闭环、路径实时控制及质量持续改进等特点,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应用成效明显.结论 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满足了医院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全程实时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的要求,在提高临床用血依从性,推行患者血液管理,减少输血需求,有效提升临床用血水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血液制剂全程闭环智能路径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

    作者:吴承高;曹磊;李建林;龚剑国;李劲波;向军;熊伟;范时海;乐爱平

    目的 通过构建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的血液制剂全程闭环智能路径,以实现血液制剂在临床用血全程质量和安全的实时控制、信息共享及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按照临床用血三级组织管理架构,依据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审定的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与技术指南,采用智能信息化实时控制手段对血液制剂全程质量和安全实施多部门全员参与,过程与环节控制,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结果 1)针对血液制剂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采用智能信息化实时控制手段,对血液制剂全程的基础、环节、终末质量和安全进行了闭环路径智能实时控制及质量持续改进,涵盖了自体和异体成分血的路径轨迹;2)血液制剂全程闭环路径与临床输血、血液标本、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等,全程闭环路径间智能无缝对接,信息共享,具备血液制剂轨迹与患者轨迹交叉融合,智能信息检索与实时共享,全程路径轨迹实时控制,质量持续改进等特点.结论 血液制剂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实现了血液制剂在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轨迹化的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有效保障了血液制剂质量与临床输血安全.

  • 全程闭环智能信息化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作者:杨丽云;刘威;曹磊;李建林;龚建国;李劲波;向军;熊伟;范时海;乐爱平

    目的 通过构建全程闭环智能信息化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的事前主动评价、全程实时控制和持续改进智能分析.方法 1)依据以患者为中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对临床用血全程、多部门参与人员、质量和安全进行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2)通过信息系统逻辑层支持临床用血全程质量和安全指标评价的逻辑管理,多维分析模型支持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结果 1)通过对临床用血全程操作和运行状态及轨迹的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信息共享与多维数据分析处理,采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持续改进智能分析,构建了全程闭环智能信息化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2)具有质量和安全的全面性,过程与环节控制的实时溯源性,管理方式的事前主动评价性,管理手段的智能集成性,PDCA管理方法的科学性等特点;3)临床用血质量管理指标持续改进取得显著成效.结论 全程闭环智能信息化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提升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中国输血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